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战略发展分析

更新时间:2023-12-23 13: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战略发展分析

摘 要 建立应用技术大学旨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教育结构优化、人才体系完善,是我国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选择。与大陆地区应用技术大学层次相同,台湾地区科技大学亦属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建立源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推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及职业教育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有巨大贡献。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包括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紧密深度的产学合作及成熟的技术研发与转化机制。基于此,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战略发展应明确定位,贴近行业企业,推进技术转化和学术产业化,以更好地服务我国战略发展与规划。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战略发展;台湾;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4-0030-05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社会转型进入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使命日益紧迫,我国教育发展也将处于改革、调整和整合的新阶段――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资源整合及教育类型的转型升级。我国大陆地区自2012年提出发展应用技术型大学至今,部分高校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

尚未形成系统完善、可资借鉴的经验。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广泛建立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新类型――科技大学,为台湾地区经济转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为我国大陆地区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台湾地区科技大学发展概况

(一)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建立源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0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开始出现缓慢甚至停滞状态,长期以来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台湾经济带来更强劲的动力,转型升级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80年代,台湾工业和服务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升,并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幅提升。台湾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及行业更替速度加快,要求相关从业人员不仅应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更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迁移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促使台湾的教育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和优化,培养大批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以适应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此情境下,作为培养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的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科技学院和科技大学便应运而生。 (二)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建立推进了普职融合 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长期分立影响人才体系的形成,也难以满足人才的发展需求。台湾地区职业教育与

普通教育体系长期处于分立状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渠道较少且窄,难以最大程度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开发学习者的各方面潜力。究其根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立的根本原因在于二者文化导向的差异,普通教育强调“学术导向”,注重学生研究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则强调“技术导向”,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若要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沟通、衔接乃至融合就应在两种教育类型之间搭建桥梁――构建融学术文化与技术技能文化于一体的教育机构,实现学术文化与技术技能性文化互融共享。台湾地区的科技大学,不仅涉及技术技能的传授与学习,也包括启发师生进行技术技能创新和创造的学术研究,以技术技能拓宽研究领域,以学术研究引领技术技能创新创造,在一定程度上消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文化冲突,形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重并立、上下衔接、相互沟通的教育框架,可最大程度满足学习者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 (三)推动了职业教育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台湾科技大学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为台湾教育和地区经济发展等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一方面,通过举办科技大学,台湾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当前,台湾技职教育体系不仅包括国民中学技艺学校及高级职业学校(简称“高职”,

相当于大陆的“职高”)等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等高等职业教育,其中,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一般都设立大学部和研究所,大学部有“二技”(即二年制专科)和“四技”(即四年制本科),研究所则开展职技教育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这样就形成了与普通教育并行的技职教育一贯体系。技职教育不再是终结性教育[1]。目前,台湾高中阶段职普比约为64,大学阶段职普比约为55,且接受技职教育的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2]。另一方面,最大程度上推动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一是台湾几乎每所技职类学校都有研发机构和专业实验室是台湾科技大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当企业在生产中遇到技术难题时就及时聘请学校专家、教授协同攻关,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知识和智力支撑。二是引导企业与学校合作成立了40所技术研发中心并给予重点补助,结合产学资源从事研发,带动技术升级,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三是以产业领域补助设立区域产学合作中心,以技术进步和发展推进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学校的声望[3]。

二、台湾地区科技大学战略发展经验 (一)明确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

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是决定大学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成效的关键因素,是影响教育改革成败的核心因素。作为新型本科院校,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定位与规划一方面应与台

湾地区的政策和规划要求相契合,另一方面也需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进行精准化战略定位和长远规划,从根本上保障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特色和高质发展。一是明确科技大学在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受大陆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台湾地区教育体制也长期存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离的现象,职业教育在整个台湾教育体系中亦曾经存在“终结性”教育的尴尬处境,这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诉求。尤为严重的是,普职分离导致“失业”与“用工荒”并存的社会危机――技术创新型人才短缺与低水平技术技能型工人过剩并存,造成台湾地区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严重制约了台湾经济发展与竞争力提升。基于此,建立伊始,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战略定位便锁定在增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沟通、衔接和融合,集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创造于一体,消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人才流动和职业发展提供上升空间。二是明确台湾地区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20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在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发展本科层次技术学院,90年代中期技术学院升格为科技大学,并在科技大学建立研究所,专门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至此,台湾地区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相呼应,形成了一个以技术掌握、学习、运用、创新和创造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台湾地区职业教育体系明晰的结构层次使科技大学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和人才规格定位,即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于台湾地区中高端产业的技术研发与创造,并以此为标准进行师资聘任、课程设置及相关制度体系构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57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