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近名词解释整理
更新时间:2023-10-29 17: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1、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剧增,引起封建贵族、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贵金属的渴求。而当时欧洲金银资源缺乏。《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张描绘,进一步鼓动着欧洲人的寻金热情。加之15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意大利人、新兴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传统通道,促使西欧各国统治者和商人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以便取得与东方的直接贸易联系及侵略新领土。此外,快速帆船的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及地圆学说的盛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开始组织远洋航行。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开辟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殖民掠夺的狂潮。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由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预告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2、价格革命:
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升四倍多,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上涨二至二点五倍。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其结果是从事商业的人发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封建地主的地位削弱,劳动者的生活日益下降,同时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和封建制的解体。 3、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个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英、法、德、西 等欧洲国家。一些新生的资产阶级及其 知识分子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号召下,把矛头直接指向教会神权统治,他们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强调发展个性,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迷信愚昧;表现了乐观主义,反对悲观主义。从而人文主义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也是新文化的基本内容,它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表面看来,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是,实际上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学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新的政治学、史学和教育学相继出现,产生了一大批多才多艺的代表人物,使文艺复兴时代成为硕果累累、天才辈出、灿若群星的光辉时代。 4、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于1517年1O月3O日起草的论证赎罪券功效的提纲。路德提出,教皇没有免除人的罪恶的权力,免罪权在上帝,因此赎罪券可以免罪的说法是错误的。它的意义在于对天主教关于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的说教予以公开的否定。 5、沃姆斯敕令
1521年4月,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在沃姆斯城帝国议会上颁布的一项敕令,旨在反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路德及其教义。路德本人也应召与会。皇帝的代表在会上宣读教皇颁布的关于开除路德教籍的敕令,并要求帝国议会宣布把路德置于法律保护之外,其拥护者的领地予以没收,禁止传播路德的说教。路德得到群众及一些大世俗诸侯的支持,拒不悔罪。后避入萨克森选侯腓特烈的瓦特堡。 6、斯拜尔会议
1529年神圣罗马帝国为缓和路德教派与天主教派的矛盾而召开的会议。会上天主教诸侯占优势,会议重申1521年沃姆斯会议反对异端的禁令。路德教派诸侯拒绝接受这个决定,并提出抗议,此后新教徒被称为“抗议者”。矛盾的激化终于导致了1546年路德派诸侯国与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7、奥格斯堡和约
德意志新教诸侯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缔结的和约。德国农民战争后,德皇及拥护德皇的天主教阵营同在宗教改革中获得教会土地的所谓新教诸侯之间,矛盾尖锐,几度兵戎相见。1555年,双方经谈判,在奥格斯堡签订条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所谓 “教随国定”的原则;1552年以前为新教诸侯夺去的天主教会的财产,不再退还;确立路德派新教的合法地位。此约的签订,暂时中止了新、旧教诸侯之间的战争,但进一步扩大了诸侯的权势。
8、日内瓦神权共和国
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政府。教会设立四种职务:长老、牧师、教师、执事。长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负责监督每一个人的生活。牧师为神职人员,负责解释圣经,施行圣礼。教师负责学校的领导工作,宣教事业和讲授圣经。执事主管慈善机构,负责救济和医疗工作。教会的权威机构是长老会,或称宗教法庭,负责监督圣徒的宗
1
教生活和审理宗教案件。政权的最高机构是大议会和小议会,由市民选举产生。教会机构与政府机构虽有分工,前者负责宗教信仰与思想道德等精神生活,后者负责世俗事务,但实际上二者已结合成一体,不仅人员交叉,而且职责也难截然划分。日内瓦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神权共和国。 9、三十九项信条
英国国教会的教义。又称“三十九信条”,1563年用拉丁文和英文公布,其中抽去了有关圣餐的第二十九条;1571年才将此条公布。信条略微接近加尔文教,如以《圣经》为信仰的唯一准则,否定赎罪券和圣像崇拜等,但保留天主教的主教制和天主教的许多仪式。 10、特兰托宗教会议
天主教在特兰托举行的第十九次宗教会议。历时十八年(1545—1565),时断时续,其间还在波伦亚举行过一次会议。目的是反对宗教改革运动,维护天主教的地位。耶稣会士在会上起了重要作用。会议通过的重要决议有:宣布所有新教徒为异端;天主教会的教条和仪式全部正确,必须严格遵守;教皇是教会的最高权威,位在宗教会议之上;初次开列“禁书目录”,禁止教徒阅读;创办神学院,加强对神甫的培训等。 ?11、耶 稣 会
天主教的主要修会之一。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罗耀拉创建于巴黎,1540年获罗马教皇保罗三世批准。该会旨在重振罗马教会,维护教皇的权威。会长由选举产生,长驻罗马,任职终身,对各地耶稣会有绝对统治权,故有“黑衣教皇”之称。会内有严格的军事性质的纪律,一般会士必须绝对服从会长和教皇,立绝财、绝色、绝意三誓愿,不穿僧服,不住修道院,通过开办学校、医院、担任官职等社会活动,跨教派活动和政治活动来对抗宗教改革运动,甚至不惜采用暗杀、放毒等手段对付某些政界人士。16世纪以后耶稣会的活动扩展到亚、非、美洲。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来中国活动,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抹下浓重的一笔。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葡萄牙、法国、西班牙等国曾先后取缔耶稣会。1773年,教皇克立门十四世宣布解散该会。1814年教皇庇护七世又通令恢复,其后发展为天主教最大的修会。 ?12、南特敕令
1598年4月13日,法王亨利四世为彻底平息宗教纷争,安定国内秩序,在南特城颁布的一项敕令。实为胡格诺战争结束后天主教集团和胡格诺派缔结的妥协性和约。敕令规定天主教为法国国教,同时承认胡格诺派教徒享有信仰自由。允许他们除巴黎以外在国家的许多地方举行礼拜仪式;胡格诺教徒同天主教徒享有同等的担任官职的权利,胡格诺教徒有权召集自己宗教会议和政治集会。敕令附有一项秘密条款,即允许胡格诺教徒保留约二百个设防城堡,时限8年。南特敕令是西欧第一个对异教宽容的条例。但南特敕令遭到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激烈反对。1685年被法王路易十四完全废除。 13、意大利战争
1494—1559年法国 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争夺意大利的战争,同时伴有其他西欧国家对意大利的政治干涉和意大利内部各小国之间的纷争。法国专制政府为替本国封建贵族掠夺土地和财富,并为商人巩固在地中海的贸易地位,于是发动意大利战争。意大利的四分五裂使其有机可乘。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早已把富庶的意大利看作是自己的领地,法国的入侵,必引起两国的干涉。因此意大利便成了战争的主要战场。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率军侵入意大利,但在1525年被西班牙打败。1526年签订和约,法国放弃对意大利的领土要求,但法国不久毁约,双方再战,直到1559年法国与西班牙签订《卡托·坎布累齐和约》,法国放弃在意大利所占领的大部领土,西班牙则占领了意大利领土的大部。至此,意大利战争方告结束。战争使意大利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在法国,专制王权被削弱,大贵族乘机作乱,结果又导致了三十余年的胡格诺战争。 14、圈地运动
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一种方式。以英国为典型,自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上半叶,历三百余年。15世纪末,由于英国毛织业迅速发展,引起羊毛价格不断上涨,致使养羊业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于是大贵族侵占大量公有地和农民的耕地,将土地用壕沟和栅栏圈围起来,雇佣少量工人放牧羊群。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沦为流浪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将此现象比喻为“羊吃人”。16世纪中叶,英国宗教改革过程中,圈地运动又在教产还俗的土地上广泛发展起来。圈地的发展,农民破产导致政府税收减少和兵源枯竭,亦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都铎王朝颁布了一系列“血腥立法”,残酷迫害流浪者,导致1549年罗伯特·凯特起义。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通过一系列法令,使圈地运动合法化。18世纪中叶,由于圈地运动的发展,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在英国已不复存在。19世纪上半叶,圈地运动扩及苏格兰和爱尔兰。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15、胡格诺战争
2
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手工业者、雇工接受了加尔文教思想,要求改革天主教会。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也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并且与专制君主对抗,梦想恢复往日的独立地位。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史称胡格诺战争。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最终胡格诺派首领波旁·亨利成为法国国王,称亨利四世,开始了法国波旁王朝的统治。1598年4月,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标志着胡格诺战争的结束。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长期内战给法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16、立窝尼亚战争
1558—1583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出海口对立窝尼亚进行的战争。16世纪初,俄罗斯统一国家形成。伊凡四世在位时(1533—1584年)加紧向四周扩张。立窝尼亚在波罗的海沿岸,战略地位重要。伊凡四世为夺取出海口,称霸欧洲,于1558年俄军攻入立窝尼亚。1560年俄军占领立窝尼亚大片领土。俄国的入侵引起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瑞典、波兰、立陶宛等国出兵干涉,争夺立窝尼亚的战争遂演变为国际战争。1563年后,俄军连遭失败。1579年夏,波兰与莫斯科公国进行决战,占领其大片领土,瑞士在北方发动攻势。1582年莫斯科被迫与波兰缔结十年停战协定,次年又与瑞典签订停战条约。持续25年的立窝尼亚战争终告结束。立窝尼亚被波兰和瑞典瓜分,俄国丧失了波罗的海沿岸部分领土。 ?17、尼德兰破坏圣像运动
1566年尼德兰发生的反对天主教会和西班牙统治的人民运动,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开端。1566年8月11日,弗兰德尔等城市的人民群众首先行动。他们冲进教堂和修道院,以工具作武器,捣毁圣像和遗骨,没收教会财产。起义在几周内波及布拉奔、荷兰、西兰、弗里斯兰等12个省区,参加者数万人,被毁教堂和修道院5500座,焚烧了一些契约和债据。还打开监狱,释放被囚禁的新教徒,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陷于瘫痪。 18、阿拉斯同盟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阿尔土瓦和海诺特两省的贵族于1579年1月6日在阿拉斯城缔结的反动同盟。他们公开撕毁根特协定,奉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为合法统治者,天主教为唯一宗教等。5月17日,同盟与尼德兰总督亚历山大·法尔奈塞正式妥协,于1585年共同扑灭了南方佛兰德斯和布拉奔等省的革命。 19、根特协定
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南北各省代表于1576年11月8日在根特城订立的协定。宣布恢复尼德兰的统一和各城市原有的特权,废除西班牙总督阿尔伐颁布的迫害异端没收财产的一切决定,决定各省联合,共同驱逐西班牙统治。这是一个保守的协定。没有提出尼德兰独立、宗教信仰自由和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问题。 20、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三十年战争(1618—1648)的和约。1648年10月24日在威斯特伐利亚的闵斯特城签订,由两个和约即《俄斯布鲁克和约》和《闵斯特和约》组成。根据和约,瑞典获得西波美拉尼亚全部地区和鲁根岛以及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伏林岛、波美拉尼亚湾及其沿海城市、不来梅大主教区和维斯马城划归瑞典。法国获得了阿尔萨斯大部,同时确认把1552年法国占领的梅斯图尔和凡尔登主教区划归法国。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几个大诸侯都扩充了领地,各邦诸侯享有内政、外交和自主权。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加尔文教在德国取得与天主教和路德教平等地位。和约的缔结沉重打击了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已名存实亡。 21、战国时期
日本室町末期封建领主间战乱纷起、相互吞并的一百多年。起始于应仁之乱(1467年),终止室町幕府的灭亡(1573年)。经过镰仓时期、室町前期,幕府及其高官失去对各地领主的控制力量,守护大名大部分没落,只剩武田、今川、大友、岛津等。新大名兴起。下属武士经常取代主家。各地大名对领国实行专制统治,制订“国法”,建筑城堡,使兵农分离,排除乡间武士,直接剥削农民,用测量土地和调查户口等措施控制农民。他们还开垦新田、开发矿产,整顿驿站,奖励造船,促进商品流通,形成城下町。战乱中,朝廷贵族、禅僧等四处逃散,传统文化却得以传播。佛教旧教团衰退,本愿寺势力扩展,新创的日莲宗为商人所支持。其间,屡次发生一向宗暴动、法华暴动。九州大名大内和细川争夺对明贸易专利。倭寇不断侵犯中国沿海地区。经过多次战争,剩下北条、上杉、武田、今川、织田、毛利、岛津等大名,后均被织田信长所压服。1573年,织田信长把将军足利义昭(1537—1597)逐出京都,室町幕府被推翻。这个时期,日本社会经济发生剧烈变化。 22、室町幕府
日本足利将军建立的封建政权。1338年足利尊氏任征夷大将军,建幕府于京都室町。初称足利幕府。在中央设管领,辅佐将军,总管幕府政事,其下设侍所、问注所、政所、评定众;地方设关东管领、奥州探题、羽州探题、
3
九州探题及守护。1392年,足利义满使南北朝合一,始称室町幕府,为其全盛时期。应仁之乱后,群雄割据,争战纷起,并持续发生山城暴动、一向宗暴动,幕府成了京都的地方政权。1573年织田信长把第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从京都逐出,幕府被推翻。历时二百三十五年。实际上是守护大名的联合政权,是从封建割据向中央集权的过渡政权。 23、德川家康
(1542—1616) 日本江户幕府的开创者。出生在三河国冈崎城主家庭。幼年在织田信秀、今川义元处充当人质。156O年今川战死,始回冈崎。1561年与织田信长结盟。1566年恢复德川旧姓。1563年镇压一向宗农民起义,1564年基本上控制整个三河。1566年任三河守。此后在群雄争权夺势中不断得手,至1582年成为领有五国的大名。继而与丰臣秀吉明争暗斗,于1586年双方讲和。159O年随丰臣秀吉灭后北条氏,1596年任内大臣,1598年任五大老中的首席。16OO年关原一战,确立全国的统治。16O3年任征夷大将军,建立江户幕府,成为全国合法统治者。1615年灭丰臣氏,统一全国。进而颁布“一国一城令”和《武家诸法度》等,以加强对大名的控制。1616年任太政大臣,不久病死。
24、织田信长
(1534—1582)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的封建领主。生于尾张,1546年继承家业。1560年平定尾张地区。同年狭桶间之战击败骏河大名今川义元,由是登上政治舞台。1562年与德川家康结盟,向美浓发展。1568年拥足利义昭进入京都,恢复将军地位并自掌实权。因义昭联合反织田势力反抗,1573年放逐义昭。室町幕府至此告终。其间逐步攻破京畿附近大名,消灭朝仓义景和浅景久政、长政等有势力的大名。残酷镇压一向宗(佛教教派“净土真宗”的别名)起义,在伊势长岛将俘获的二万义军及其家属烧死。之后,与毛利辉元等强敌展开最后角逐,统一大半国土。1582年织田信长受到叛变部将明智光秀袭击,被迫自杀身亡。掌权期间,撤销关卡,剥夺小领主和寺院对市场的特权,鼓励自由贸易。为打击寺院势力,允准天主教传布。其统治为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扫清了道路。 25、人文主义
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性。
? 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 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 第四,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26、世俗主义(secularism) ——现世主义
1)强调现世生活,赋予人世间生活的积极意义。 2)强调享乐主义 3)强调幸福是人的最高目的 4)重新估价财富的价值 27、红白玫瑰战争
1337年至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断续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在这百年战争中,英国的各封建贵族都建立有自己的武装。百年战争之后,英国内部各封建贵族利用自己手中握有的武装蠢蠢欲动,企图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经过一番分化组合,贵族分为两个集团,分别参加到金雀花王朝后裔的两个王室家族内部的斗争。其中,以兰开斯特家族为一方,以红蔷薇为标志;以约克家族为另一方,以白蔷薇为标志。这两个封建集团之间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自相残杀。由于这次战争以蔷薇为标志,所以称为“蔷薇战争”。玫瑰战争最终是以红玫瑰家族取胜,亨利·都铎即位,称亨利七世,建都铎王朝.翌年,都铎娶爱德华四世之女伊丽莎白(白玫瑰家族)为妻.以红白玫瑰为徽,两大家族修好. 28、星室法庭
15至17世纪英国最高司法机构。1487年英王亨利七世创设,因该法庭设立在威斯敏斯特王宫中一座屋顶饰有星形图案的大厅中,故名。当时是专门惩治不效忠国王,甚至阴谋叛乱的贵族。成员由枢密院官员、主教和高级法官组成,直接受国王操纵。其职权范围不断扩大,刑罚手段非常残酷。革命前它成为专制王权用来迫害清教徒的工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1641年7月5日,长期国会通过决议撤销这一反动机构。 29、波洛特尼科夫起义(1606—1607)
俄国农民反对沙皇封建专制制度的起义。16世纪末17世纪初,俄国封建压迫严重,加之连年饥馑,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尖锐,全俄各地发生农民起义。
1606年夏,农奴出身的波洛特尼科夫领导发动了乌克兰北部的农民大起义,号召人们“杀死贵族和所有的商人”。同时提出要一个“好皇帝”的口号。起义军声势浩大,许多市民及哥萨克纷纷响应,多次挫败沙皇军队,席卷了70多座城市,直逼莫斯科,震撼了封建统治中心。11月27日,起义军中小贵族帕科夫率众倒戈,致使起义失利,退往卡卢加。1607年5月初,义军攻占图拉城,沙皇纠集大军包围该城。英勇抵抗四个月后,因沙皇军队筑坝用洪水灌城,起义队伍弹尽粮绝,10月遭到失败。波洛特尼科夫被俘牺牲。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俄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沙
4
皇的反动统治。 30、乌特勒支同盟
南北方分裂后,北方各省以及部分南方城市于1579年1月23日成立“乌特勒支同盟”。同盟宣告北方各省为永不可分的联盟,以各省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规定统一的币制和度量衡,实行共同的军事和外交政策。 31、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十六世纪中期,尼徳兰(包括今荷兰、比利时等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但西班牙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其发展。1566年,爆发了反天主教会(西班牙在尼徳兰的主要支柱)的“圣像破坏运动”,随之掀起反西班牙统治的武装起义。尼徳兰人民组成海上(“海上乞丐”)和陆上(“森林乞丐”)的游击队,袭击敌人。1572年,尼徳兰北部爆发了人民大起义。由威廉(沉默者)领导。南方贵族慑于人民力量的壮大,迅即于西班牙国王妥协,1579年缔结了阿拉斯通盟。北方各省和南方部分城市为对抗南方贵族的叛变行为,以荷兰省为首结成“乌得勒支同盟”,继续进行斗争。1581年爆发各省宣告独立,建成资产阶级得联省共和国。1609年,西班牙被迫停战,事实上承认了尼徳兰得独立。马克思称这次革命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型。 32、新贵族
新贵族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从旧贵族内部分化出来的资产阶级化的一个阶层。大多是经营农场和牧场的大贵族,也有兼营工商业的中小贵族,还有一些获得土地和贵族称号的大富商和金融家。 33、公簿持有农
西欧各国的农奴制度在13—15 世纪先后瓦解。这是商品货币经济冲击的结果。农奴制的瓦解通常要经过一定的手续。在英国,领主和农民在庄园法庭办理手续,记录在案,写成一份正式的文件,称“公簿”。
公簿上写明农民得到人身自由;原来作为农奴时耕种的份地仍归农民使用,领主不收回。同时还要注明,农民为耕种这块土地,每年要按期向领主缴纳货币形式的贡赋(实际是地租),数量固定不变;在把土地传给下一代时,需向领主缴“死后税”;如将土地转让他人,要缴许可税;农民仍需对领主效忠,服一定的劳役。违反这些规定,要给予罚款处置。公簿存放庄园法庭,农民得到一份副本,故而被称为公簿持有农。 34、“清教徒” (Puritan)源于拉丁文Purus,意为清洁。16一17世纪英国加尔文派的信徒,主张以英国国教形式从上层深入进行宗教改革运动,要求清除国教会中保留的天主教旧传统、繁琐礼仪和教规;同时反对君主专制,厌恶王公贵族奢侈游乐生活,提倡教徒过简朴生活,因而被称为清教徒。
清教主义遂成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旗帜。由于清教徒的社会政治成分复杂,在他们中间分化出温和派和激进派。
35、红衣主教黎萨留 Richelieu ——法国历史上最伟大、最具谋略、最无情的政治家 内政(“使国王崇高”)——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各部大臣,使贵族权力机构“国务会议”形同虚设;将钦差大臣变为总督,直接听命于中央;取消巴黎高等法院的谏诤权;各地设立驿站,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剥夺胡格诺教徒的政治与军事特权;镇压乡巴佬起义和“赤足汉起义”;1635年创立法兰西学院,首创书报检查制度; 对外(“使王国荣耀”):——结束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统治,谋求法国在欧洲霸权 1635年参加三十年战争
36、投石党运动——“福隆德运动”
17世纪中叶在法国发生的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运动。“福隆德”是一种投石器的音译,故又称投石党运动。 运动可分两个时期:前期为1648~1649年高等法院福隆德运动;后期为1650~1653年亲王福隆德运动。 37、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
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国哈布斯堡皇室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皇室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38、掷出窗外事件
波希米亚于1526年并入神圣罗马帝国,自那时起,波希米亚国王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任。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提亚斯派遣耶稣会教士进入波希米亚,意图在波希米亚复兴天主教,并任命哈布斯堡皇室的斐迪南大公为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他对波希米亚的新教徒进行大规模的逼害,并禁止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他们的教堂。于是在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王宫,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两名钦差从窗口投入壕沟,并成立临时政府,由三十位成员组成,宣布波希米亚独立。 39、约瑟夫二世改革(1780-1790
第一,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重新划分全国行政区,分为15个郡。
5
第二,经济上,鼓励工商业,取消行会特权,减轻税收,建立一批国家手工工场,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1781年下令取消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帝国其他属地的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80年代,整顿土地税,规定份地贡献一律改为货币形式,还编制了新的土地册。
第三,宗教上,下令封闭天主教会,没收其财产。实行宗教宽容政策(1781年《宽容令》 ),宗教国家化政策,学校脱离教会,由国家统一管理。
此外还是艺术赞助人、德语推广者、主张官僚本土化、废除死刑、推行初级义务教育以及奖学金制度 40、容克
容克(德语Junker的音译)。原指无骑士称号的贵族子弟,后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起源于16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本消亡。在德国文献中容克被分为作战容克、宫廷容克、议院容克和乡村容克等不同类型。在德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较大作用的是乡村容克。
容克积极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因为能够给他们带来很多直接利益,原因: 第一,新的军事扩张,容克阶级就能获得新的土地和财产。 第二,容克子弟可以到新被征服的地方担任行政长官,
第三,加强军事力量,增加军人数量,也使容克子弟更容易获得军官职位。 41、腓特烈二世改革内容
第一:鼓励并保护工商业的发展,对军事工业尤为重视,采取免税甚至津贴的方式。 第二:统一币制,创办银行,建立邮政,修公路开运河,以利商业。 第三:农业上,鼓励开垦荒地,在王室领地首先废除农奴制度。 第四:文化上,重建了普鲁士科学院,重视教育,支持艺术。
第五:加强军事,常备军扩至20万,按人口比例已经占欧洲首位。 42、彼得一世改革
第一,军事上,创建新军,实行义务兵役制。每年农民和农奴要按照一定比例应征入伍,贵族也要从当兵开始才能升任军官。开办军事学校,引进外国先进武器和战略战术,建立了俄国第一支海军。到彼得当政末期,俄国陆军有20万人,海军有48艘战舰和一大批辅助舰。
第二,经济上,为了保证军备供应,他大力发展工商业。提供工场主很多优惠政策。为解决工场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他在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出卖,并以法令的形式维护农奴制不可侵犯。此外,还招聘大量外国技术专家,准许在俄国办厂,给与其相应的宗教宽容和司法特权。也派遣大批留学生去西欧学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和工程技术。
第三: 政治上,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他开始参照西方进行政治改革。他解散了杜马,1711年成立参政院,总管国家行政。下设12个院分别管理财政、司法、教育等等。他还将宗教国家化,撤销了大教长职位,把教会置于国家之下。 在地方,1708年,把全国分为8个省,省长直属中央政府。这样完整的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建立起来。他下令所有贵族从16岁起就要为沙皇服务,其中三分之二从军,三分之一任文职。1722年,他颁布“职级表”,把文武官员分为14个等级,所有官员都要从第一级做起,要通过军功或政绩才能提升,这样,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就建立起来了,而且官僚与贵族是融为一体的。
第四:文化上,为了使贵族能够胜任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彼得十分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他要求贵族子弟10—15岁期间必须上学,他开办了许多西式学校,翻译大量科技书籍,简化了俄文字母,并且倡导改变贵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如要穿戴西式衣帽,模仿西方时尚开办舞会沙龙,流行说法语,这种风气巍然成风,他发现续长胡子是俄国人落后的表现和象征,因此下令禁止留长胡子。此外,很多方面都有改革,如采用西方儒略历法,废弃东正教会历法,使用阿拉伯数字,创办科学院,建立喜剧团,兴办报纸等,各个方面都向西方学习和看齐。
对外: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控制权。1721年获得了芬兰湾和里加湾沿岸的大片领土。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43、参觐交代制
又称参勤交代制。日本江户幕府严密控制各地大名的重要措施。规定各地大名要在一定期间(每隔一年)轮流来江户参觐,替幕府将军执行政务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自己领土执行政务。 44、大觉醒运动 Great Awakening
18世纪中期北美殖民地的新教复兴运动。该运动以奋兴传道方式来激发信徒的宗教情感。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爱德华滋和怀特菲尔德均强调宗教感情和个人对上帝的爱,大大促进了宗教生活的自由化、个人化和民主化。该运动着重强调个人的悔改重生,倡导严格的道德和敬虔的生活,所以被认为是17~18世纪初德国虔敬派和英国福音奋兴派在北美的回音。
6
45、什么是邦联制?
复合制中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是保留有独立主权的若干国家为了特定的军事、贸易等共同目的建立起来的国家联合。邦联没有统一的立法机关和邦联政府,没有统一的国籍、赋税、军队和财政,只设有各成员国协商性的机构,如“邦联会议”、“邦联首脑会议”等作为各成员国议事、联系、协调的组织。邦联议事机构的决定仅供各成员国行政时参考,只有经有关成员国批准才具有约束力。各成员国除自愿根据邦联议事机构决议让与或委托给邦联机构一定权力、承担一定义务外,仍保留各自的国家主权,有充分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各方面权力,在外交、军事、财政等方面保持独立地位。各成员国有权随时收回、让与或委托给邦联机构的权力,退出邦联。因此,邦联只是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不具有真正的国家的性质。
邦联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如1781~1788年的美国, 1815~1848年的瑞士,1815~1866年的德国。随着这些国家经济和政治的不断集中和统一,适应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邦联制先后都改变为联邦制。 46、什么是总统制?
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以总统为政府首脑的政权组织形式,与内阁制相对。出现于18世纪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主要特征: (1) 总统由公民选举产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独揽行政大权,对政府工作独立负责,政府其他成员没有副署制和负连带责任制。(2) 总统对选民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3) 总统不参加议会对法案的讨论,但议会的立法须经总统签署公布才有效,总统还有对议会立法的否决权。(4) 议会可对总统行使弹劾权,但不得以不信任票迫使总统辞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5)政府其他成员由总统提名经议会同意后任命,总统有权随时撤换政府成员。(6) 政府成员均不得参加议会,议会成员亦不得兼任政府成员。政府成员只向总统负责,而不向议会负责。 47、法国1789年八月法令
法令宣布无条件地废除农奴制、封建劳役和一切人身依附关系、取消教会什一税,废除贵族和僧侣的各种封建特权。八月法令打击了封建旧制度,是革命初期的重大成就。 48、人权宣言
是一个普遍性的政治原则声明,后来成为宪法正式文本的序言。《人权宣言》宣称所有公民是自由的并且权利平等,而且把自由、私有财产、人身不可侵犯和反抗压迫列为人的基本权利,除此而外,宣言还宣布国民是所有政治权力的根源。
49、1791年宪法
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国。国王掌握行政权,有权任命政府大臣和高级军官,有权暂时否决议会的决议;立法权属于一院制立法议会;司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法官。
把全体居民按照财产资格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凡年满25岁,有财产并能交纳直接税者的男子,为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没有或很少有财产而不能交纳直接税者,称为消极公民,没有选举权。 50、1793年宪法
新宪法宣布,法国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共和国最高立法机构是普选产生的立法会议,最高执行机构是由立法会议任命的执行会议。
宪法保障人民有信仰、出版、集会、请愿乃至武装起义的权利。新宪法取消了选举资格的财产限制。凡年满二十一岁的男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于立法会议的立法,全国人民拥有否决权。任何立法在公布四十天内如遭到大多数公民的反对就自动无效。
新宪法还规定了法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法国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也决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法国内政。最后,宪法规定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意义: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史上最民主的一部宪法。对于打击敌人,动员人民的革命积极性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51、无套裤汉
又称长裤汉。原是穿华贵短套裤的贵族和富人对穿粗布长裤平民的蔑称,大革命时成为褒义词。无套裤汉的服装是红色小帽、短上衣、黑裤、三色腰带。无套裤汉在政治上指革命者、爱国者。其社会成分包括学徒、帮工、作坊主、小商人、独立手工业者、流浪者等。巴黎无套裤汗在革命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52、1795年宪法
新宪法重申法国为共和政体国家,但取消了普选权,提高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立法权由五百人院和元老院共同组成的立法团掌握。行政权由五人组成的督政府掌握。督政府拥有任命各部部长、监督法律的实施以及宣战媾和等大权。
为了防止王党分子通过选举夺取立法团的席位,国民公会又另外规定,立法团成员的三分之二必须从原国民公会中选出。
7
53、雾月政变
时间:1799年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
定义:拿破仑在大资产阶级的支持下推翻督政府的 政变。
背景:1799年秋,法国内部王党叛乱,外部强敌压 境,督政府“秋千政策”倍显软弱。需要强有力的政权帮助大资产阶级摆脱困境。
过程:拿破仑带着亲信驱散了立法机关,推翻督政府,建立了临时执政府。
意义:结束了督政府时期的动荡局面,开始了军事独裁统治,通过强力手段保卫和巩固了大革命的基本成果。 54、法国大陆封锁制度
目的: 经济上打垮英国,进而消除英国的经济优势和确立法国在欧洲的霸权。 内容:“柏林敕令”(1806年11月21日) 宣布封锁不列颠诸岛,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船只一律不得驶入帝国控制的任何港口。
“枫丹白露敕令”(1807年10月13日) “米兰敕令”(1807年11月23日和12月17日)
任何商品,必须出示原产地证明,确实不属于英国及其殖民地者,才可进入大陆;一切中立国船只,凡曾在英国靠岸者,货、船一并没收;在海上曾屈从于英国要求的中立国船只均被认为“剥夺了国籍”,可在港口甚至公海上予以捕获。
结果:大大打击了英国,但后来反而使法兰西第一帝国基础大为削弱。 55、 《提尔西特条约》(1807年7月)
法国和俄国结成同盟,反对大不列颠。沙皇承认拿破仑的所有占领。普鲁士被降低到一个无权的小国地位:普鲁士失去一半以上的居民和土地,其中包括莱茵河左岸地区;俄国吞并普鲁士占有的一部分土地;普鲁士掠夺来的绝大部分土地组成华沙公国,归萨克森国王统治,实际由法国统治。普鲁士必须支付一笔巨额战争赔款(1.5亿法郎),在赔款清偿之前,一支法国占领军驻扎在普鲁士。
《提尔西特条约》是普鲁士崩溃的标志,对于德国是莫大的耻辱,但同时又是它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点。 56、维也纳会议
定义:反法战争结束后欧洲列强为了处理战后问题而召开的重新瓜分欧洲领土的分赃会议。会议自1814年10月1日——1815年6月9日,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召开而命名。
会议的主要特点:少数大国背后的秘密交易决定了其他小国的命运(起重要作用的是俄、英、普、奥4国),是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大型持久的国际会议。 57、神圣同盟
欧洲基督教国家为了维护维也纳会议所确立的秩序,严防新的革命发生而组成的反动同盟。1815年9月26日,由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奥普三国君主在巴黎共同发表宣言,缔结“神圣同盟” 。
同盟成立后,参加镇压19世纪20-30年代的西班牙革命、意大利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由于欧洲参加国间的矛盾和民族革命运动的发展,尤其是1830年法国革命给予神圣同盟沉重打击。此后神圣同盟实际上不复存在,经过1848年革命终于彻底垮台 58、十二月党人起义
俄国贵族革命者发动的反沙皇专制农奴制的起义。1813年俄军远征欧洲,贵族军官深受法国革命民主自由思想影响,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816年成立秘密革命团体“救国协会”,1818年改为“幸福协会”。1821年解散,另组以彼斯特尔为领袖的南方协会和以穆拉维约夫为领袖的北方协会,主张发动军队起义推翻沙皇专制和废除农奴制,建立共和政体(南方协会)或立宪君主制(北方协会)。1825年12月14日(俄历),趁亚历山大一世死后向新沙皇尼古拉一世宣誓日,北方协会在彼得堡发动军队起义,被镇压。一周后南方协会在白教堂附近起义亦遭镇压。 59、俄土战争(Russo-Turkish Wars)
指17-19世纪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进行的一系列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0次。此外双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通常也被认为是第11次俄土战争。
俄土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前后共长达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奥地利、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也先后参与其中。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扩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渐衰落。 60.大地产制
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推行的大庄园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大地产者,可以买卖、转让。大地产主侵占印第安人的
8
土地,建立庄园。印第安人耕种小块土地,被迫在地主庄园中服劳役或交纳实物,有些则沦为庄园的雇农。一些印第安人无法度日,大地产主采取预付工资或赊销生活品的办法,使其无法偿付债务,成为债务奴隶。 61. 大授地制
——也译“监护制”,16至18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殖民地奴役印第安人的一种制度。西班牙国王将掠夺的美洲土地授予对征服和开拓有功的殖民者、行政官吏和教会,授与的土地可继承,但不得转让,并分给若干印第安人在其土地上劳动。规定印第安人可使用小块不良土地,但须向土地占有者服役和缴纳租赋。初期规定印第安人为自由人,不是奴隶,但大授地主却对他们实行强制劳动,服役时间最多的每年达300天。印第安人不能离开土地,依附于大授地主,受其“监护”,由监护者“拯救”其灵魂,使成为天主教徒,实际是沦为大授地主的农奴。1503年西班牙驻西印度总督奥万多开始在圣多明各实行这一制度。1509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肯定了这一制度。以后逐渐推行于新西班牙区、秘鲁区,以及其他西属美洲各殖民地中。1720年取消,由大地产制代替。 62. 米达制
西班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殖民地对印第安人实行的徭役制度。
根据米达(Mita)制,印第安村落每年要向殖民当局提供成年男性居民总数的百分之四至百分之十四的劳役,到矿场或铁路、桥梁工地、种植园作工。这是一种强制性劳动,劳动条件极其恶劣,每日劳动时间长达十八至二十二小时。被应征去矿场劳动的绝大多数印第安人,由于繁重的劳动和残酷的虐待而死去,据估计死亡率高达五分之四。因此,每当应征的印第安人离开村庄时,亲友们事前就为他们举行葬礼。 63. 宴会运动
法国二月革命前夕巴黎和其他城市为争取选举改革而掀起的群众性政治运动。
早在1839—1840年,法国反对七月王朝的各派联合起来,以举行群众性宴会的方式进行争取改革选举制度的斗争。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前夕,各种社会矛盾加剧,资产阶级反对派再度掀起宴会运动。宴会规模大小不一,有时多达1000人以上,经费由参加者自理,参加者在宴会上发表政治性祝酒词。无产阶级也积极参加了这种宴会,并且往往提议“为共和国”、“为无产阶级”、甚至“为社会主义的红色共和国”干杯的口号。 宴会运动成了法国二月革命的序幕。
9
正在阅读:
世近名词解释整理10-29
财管习题(厦门理工学院专用)04-19
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8.2货比三家word教案(1)04-05
高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3例围术期护理07-19
2014职称英语卫生C阅读理解02-02
有志者事竟成优秀作文精选9篇03-27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_test答案unit607-03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试题03-2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名词解释
- 整理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检测新人教版
- 资助倡议书
- 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 桩承台计算 - 图文
- 建筑施工技术试题库
- 离散数学作业5答案1
- 材料力学 - 陈天富 - 第8章作业解答
- 新材料科学导论期末复习题(有答案版)
- 同期系统调试报告
- hnd大三经济学报告(1)
- 中国医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2级
- 初三英语:感叹句和祈使句专题
- 稀土分离冶炼工艺流程图
- 6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习题解答
- 东大18年6月考试《管理学原理》考核作业
-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法规》第四次作业
- 5A级写字楼物业管理案例分析--安保篇
- 小学专业标准考试试卷及答案
- 选修四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1 -
-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