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3-05-22 23:1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
六年级是我们在小学的最后一年,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汇总,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整理一
1.文言文两则
1.《学奕》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奕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3.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的言行被弟子编成《论语》一书。
4.理解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第 2 页 / 总共 11 页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3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两小儿辩日》全文翻译: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从这连个故事中悟出什么道理吗?把你的感悟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第 3 页 / 总共 11 页
2
答:1《学弈》告诉我们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2《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2.匆匆
1. 《匆匆》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朱自清的作品还有《绿》、《背影》。
2. 文章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4.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5.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第 4 页 / 总共 11 页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答: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设问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答:作者运用极新奇巧妙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显得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答: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思,“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第 5 页 / 总共 11 页
答:作者把自己八千多个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6.作者是怎么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答:1作者列举了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表现出了日子来去的匆匆。
整理二
桃花心木
1.《桃花心木》的作者是林清玄,我们学过他的《和时间赛跑》。文章借树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的重要意义。
2.树的生长“不确定”指老天下雨,种树人浇水没规律。人生活的“不确定”指生活中不可预知的坎坷、曲折、磨难。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就能长成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这篇文章是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
第 6 页 / 总共 11 页
3.表达文章主旨句子是“不知是树,人也是一样,再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所作为的人。
4.朗读课文,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答:1奇怪的做法:一是来的时间不确定,隔三差五,或十几天来一次;二是浇水的量也不确定,时多时少。
2这样做的原因:模仿老天下雨,让树木适应环境,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生长。 5.读下面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打哪些“不确定”?
答:①“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②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不可预料的情况,如考试下降,家人下岗了,生病了,朋友之间闹矛盾等等……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答: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生长。如种树人所愿,现在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说明他种树成功了。
第 7 页 / 总共 11 页
6.北京的春节
1.本课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2.文章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2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庙会。3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3.课文按时间顺序,对夕阳、大年初一、元宵节三部分写得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1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2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其他略写。
3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整理三
北京的春节
1.本课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第 8 页 / 总共 11 页
2.文章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2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庙会。3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3.课文按时间顺序,对夕阳、大年初一、元宵节三部分写得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1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2详细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个春节高潮,其他略写。
3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
5.重点句理解。
1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答: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第 9 页 / 总共 11 页
2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答: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3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答: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
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4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答:“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1.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终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第 10 页 / 总共 11 页
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整篇文章显得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记在心里的感情。 2.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四件事:
1被捕前,李大钊同志坚持革命工作。 2被捕时,李大钊同志从容镇定。 3法庭上,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 4被害后,李大钊的妻儿悲伤的情形。 3.课文前后照应有多处
1 ①我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②后来听母亲说……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的更清楚,得到的印象、感受更深刻。
第 11 页 / 总共 11 页
正在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05-22
秦都区2010年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08-2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08-29
大学数学实验基础知识整理(清华大学)08-21
科技小论文800字范文4篇12-11
电子商务的就业方向06-03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执法文书样式(整理完整版2016年7月1日施行)05-14
35kV线路金具统计见表08-16
德清临杭物流园区发展规划11-24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知识点
- 下册
- 语文
- 年级
- 浅谈语文教学的本真
- 高中英语定语从句专项练习(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 2009年新课程高考化学卷科学探究能力考查的分析与思考_曾兵芳
- 初三专题复习_水与常见的溶液
- 一种个性化人脸三维建模方法
- 锌系磷化液制作原理与应用
- 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汇总
- 2015年党员学习内容6月16日 0629
- 铝镁锰合金屋面板与彩钢板的对比
- IRIS体系检查表(精)
- 关于八年级英语考试反思
- 高中英语单词表带音标之令狐文艳创作
- 高中英语固定搭配之令狐文艳创作
- 六年级英语作文开头结尾技巧
- 六年级英语寒假作文素材集锦
-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 基于精益生产的作业改善研究
- 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803西方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一级建造师历年真题(法律法规)2004-2011
- 高中英语强调句型详解及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