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6-16 05: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复习资料)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第一节 概 述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1.社会历史发展: 2.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 一词源于意大利语Rinascimento,意为再生或复兴。最早使用这个词的是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1511—1574),他在《绘画、雕刻、建筑名人传》(1550)中指出,意大利当时的造型艺术的特点是复兴古代的审美标准,艺术的目的是摹仿自然,表现人的个性,发扬人的思想感情。它与中世纪教会文艺思想,表现心灵朝向天国的哥特式建筑和抽象、象征的艺术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就文艺来说,文艺复兴意味着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的“再生”。后来此词经法语转写为Renaissance,17世纪后the Renaissance为欧洲各国通用,19世纪,西方史学界进一步把它作为14至16世纪西欧文化运动的总称。它名为复兴古代文艺和学术;其实质却是:从神本主义回到人本主义,重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的思想文化体系。由此致使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宗教、政治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

3.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教会以神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义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和它对抗。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

? 主张以“人”为本,用人权对抗神权。竭力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认为人有理性、

崇高的品质、无穷的求知能力,可以创造一切。人文主义者宣称,他们发现了“人”。“人”“神”之争,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封建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比如,哈姆莱特的著名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封建教会宣扬禁欲主义,人

文主义主张个性解放,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实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他们宣称:“财富是上帝爱护一个人的最鲜明的标志”,给“个性解放”打上鲜明的阶级烙印。比如彼特拉克宣称:“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凡人的现世幸福就是快乐、友谊、爱情、荣誉、物质享受等。莎士比亚《第十二夜》: “什么是爱情?它不在明天;/欢笑嘻游莫放过了眼前。/将来的事谁能猜得到?/不要蹉跎了大好的年华;/来吻着我吧,你双十娇娃,/转眼青春早化成衰老。”

? 崇尚理性和智慧,反对蒙昧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封建教会为了愚弄人民,宣扬蒙昧主义,

并垄断教育权。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认为,人之所以高贵在于理性的力量。比如,培根:“知识就是力量”,成为时代口号。拉伯雷《巨人传》是一部歌颂科学知识,反对蒙昧的书。最早提出人能上月球的预言。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讽刺经院哲学。 ? 宣扬自由意志,提倡人人平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卜迦丘《十日谈》:“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

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使生时同等的我们发生了贵贱之别。” 莎士比亚《终成眷属》:“要是把人的血液倾注在一起,那颜色、重量和热度都难以区分。”“善恶的差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二幕三场)

?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要求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以民族为基础的统一国家,这是人文主义

1

者主要的政治思想。

后来18世纪的启蒙主义者,也把以上思想用来作为反对神道君权的思想武器。到了19世纪,历史家才创造了“人文主义”这个名词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的世界观。

★人文主义的意义、局限与矛盾:

人文主义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思想武器,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束缚和宗教观念起着强大的冲击作用,因而在当时起过很大的进步作用。但是,人文主义者所肯定的“人”,实质上只是资产阶级自身,他们宣扬的自由、幸福、平等,实质上只是资产阶级个人的自由、幸福、平等,而这些又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掠夺之上的。而且,在深刻的人文主义作家中,有的人在当时已经看出了人性的复杂、深微和幽暗,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典型地体现出这一点。也就是说,解放之后的人是否值得信赖,这是一个问题。

此外,也有的作家认为,社会罪恶的根源在于私有财产,并提出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的社会理想。这些人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者。英国的托马斯·莫尔(1478-1535)和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1568-1634)是其主要代表。

4.宗教改革:

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一切反动势力的总代表。因此,“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恩格斯)文艺复兴是从学术文化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与教会的封建独裁相对立。宗教改革是从宗教内部戳破教皇和教会的虚伪与剥削人民的罪行。

1517 年10月31日, 德国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抨击罗马教廷出售赎罪券,矛头直指罗马教皇,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此后,宗教改革运动迅速在欧洲展开。在瑞士,出现了以加尔文、茨温利为首的激进改革;在英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反对罗马教会对各国教会的控制;反对教会占有土地,出售赎罪券;不承认教会有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不承认教士沟通神人的中介作用,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最高原则,因信即可称义,教徒能够与上帝直接相通相遇;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主张教士可以婚娶。宗教改革之后,西欧北欧各国的世俗君主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并把各国教会制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产生了脱离罗马教廷的基督教新教各宗派。

5.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概况:

这一时期欧洲又是那种文学并存:即人文主义文学、民间文学和封建文学。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意义的人文主义文学占据了主导地位,人文主义文学的巨大成就带来了欧洲文学史上一个新的繁荣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表现出较为自觉的现实主义精神,是欧洲近代文学的开端,也是继希腊文学以后的欧洲文学的又一个高峰。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主要国家的民族文学诞生的时期。随着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反映民族特色、富于民族色彩、使用民族语言的民族文学先后建立起来,有的国家还产生了本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从民间传说和语言中汲取营养,又借鉴了古典和外国的文学成就,加以革新创造,从而为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意大利文学:

1.意大利的历史文化背景: 2.意大利文学的三巨星:

1)彼特拉克(Petrarch,1304-1374),意大利抒情诗人,代表作是抒情诗集《歌集》,共300多首,主要歌咏诗人对女友劳拉的爱情,结构缜密,韵味隽永,文词淡雅,善于借景抒情,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彼特拉克对诗歌艺术的贡献是创造了十四行诗,过去也有音译为“商籁体”的。意大利语sonetto,英语、法语sonnet。十四行诗每首诗有十四行,主要描写爱情,(love sonnet)。彼特拉克体押韵的格式是 abba,abba,cde,cde。后来传到英国,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押运格式产生了变体。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2)薄伽丘(Boccaccio,1313-1375), 诗人、小说家。出生商人家庭,生活于佛罗伦萨。与彼特拉克是挚友。是当时西欧第一个掌握希腊文的人文学者;协助一位希腊文教师以拉丁文翻译了荷马史诗;写有《但丁

2

传》(1375)。代表作是短篇故事集《十日谈》。

《十日谈》(Decameron,1348-1353),卜迦丘的代表作,它的问世拉开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序幕。故事写1348年佛罗伦萨爆发瘟疫,3男7女躲避瘟疫到郊外避难。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10人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基本内容和贯穿其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揭露教会的黑暗和罪恶,抨击僧侣的奸诈和伪善;歌颂现世生活,赞美爱情;赞赏平民的聪明才智,暴露贵族的堕落和腐败;主张社会平等、男女平等。

艺术成就: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采用了独特的框形结构;奠定了意大利散文的基础;开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

四、法国文学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有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由龙沙等七人组成的七星诗社代表前者,拉伯雷代表后者。

七星社(1a Pléiade)对法国文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民族语言的统一和对民族诗歌的建立上。杜·贝雷(J.du Bellay,1522—1560)起草的《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他们的宣言书,他们主张统一法兰西民族语言,反对用拉丁语和外国语进行创作。

龙沙((P.de Ronsard,1524-1585),是七星社的最杰出的诗人。他出身贵族,出入宫廷,曾写过不少应酬之作的宫廷诗,也写过许多感情真挚的爱情诗,成为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他的诗讲究技巧、音律,反对禁欲主义,热爱现实生活,但情调常忧郁低沉。《致海伦》(十四行诗,诗集)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是他爱情诗中的珍品。

蒙田(1533-1592)是16世纪下半叶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著有《随笔集》3卷。书中的怀疑论思想,既包含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又表达了要求结束宗教内战、以克制、折中谋求和平稳定的意愿。内容包罗万象,行文旁征博引,语言平易流畅,对同时代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培根以及17世纪和18世纪的翻过文学均产生深远影响。

拉伯雷是人文主义文学在法国最杰出的代表。

五、 西班牙文学

西班牙文艺复兴在法国之后得到发展,16世纪后半期达到繁荣。16世纪初期,西班牙在地理发现中扩张世界市场,成为称霸欧美的海上强国。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经济衰退。

西班牙文学在16世纪得到发展,主要成就是小说和戏剧。小说方面创造了新体裁流浪汉小说,最著名的是《小癞子》。

小说方面的最大作家和最高成就是塞万提斯和他的《堂吉诃德》。

维伽(1562-1635), 戏剧家,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代表作《羊泉村》(1609-1613),描写农民反对贵族,杀死欺负民女的骑士团队长。全村团结一致不招供,国王被迫免于追凶。这是西方文学史最早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 主要戏剧特点是情节生动,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融合在一起。

六、 英国文学

16世纪后期,人文主义文学在英国达到顶峰。1588年英国舰队战胜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夺得了海上霸权。英国历史进入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黄金时代,最高成就是莎士比亚戏剧。

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英国文艺复兴先驱,诗人,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他出身酒商家庭,做过官吏,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两次旅行意大利,接触但丁、彼特拉克、卜迦丘作品,对他的创作产生影响。逝世后,遗体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以后围绕他的墓地成为安葬著名作家的“诗人角”。

《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1387-1400)是乔叟的代表作。作品由一个总序和24 个短篇故事组成,绝大部分是诗体。故事讲一群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香客从伦敦到坎特伯雷朝圣,客店老板建议香客路上讲故事,由此有了坎特伯雷故事集。故事集涉及爱情婚姻、教会和僧侣的欺骗、金钱的罪恶,体现了反封建倾向和人文主义思想,反映出14世纪英国的历史趋势。乔叟用伦敦方言进行创作,首创英国诗歌“双韵体”(每两行一押韵),成为英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3

莫尔(Thomas More ,1478-1535) 英国人文主义者,政治家、作家。 代表作《乌托邦》(Utopia,1561),描写一个旅行家的奇遇。他在海上发现一个海岛乌托邦,那里的居民过着共产主义式的和平生活,享有完全的平等。这是西方文学关于“理想国”的描写。“乌托邦” 一词,取古希腊文“乌有之乡”之意。作品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改革的理想。

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英国诗人,长诗《仙后》(The Faeric Queene,1589,1596),描写宫廷骑士的冒险故事和对伊丽莎白女王的歌颂。英国资产阶级的民族史诗。斯宾塞的诗富于感性描写,创造9行诗节,称“斯宾塞诗体”,韵律是抑扬格。对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影响特别大,雪莱、拜伦都采用斯宾塞诗行写诗。斯宾塞死后葬在乔叟墓旁。

16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莎士比亚之前的一批重要剧作家被统称为“大学才子派”。他们大都在牛津或剑桥大学受过教育,有较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很有才华,毕业后留伦敦进行创作。他们不仅对英国戏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而且为莎士比亚的崛起准备了条件。代表剧作家有约翰·李利、托玛斯·基德、罗伯特·格林、马洛。他们是莎士比亚的先驱剧作家,为莎士比亚的成就准备了条件。他们从语言、风格、情节方面影响了莎士比亚。

大学才子中最有才气的剧作家是马洛(1564-1593)。他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9)根据中世纪的游方术士浮士德的传说改编,塑造为一个人文主义学者形象,影响了18世纪歌德创作《浮士德》。

从1525年起共有9种《圣经》英译本问世,1611年的译本由詹姆斯一世“钦定”,成为官方认定的译本。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个译本译文质朴、严肃,发挥了英国民族语言的特长,自成风格,对英国散文创作影响很大。

第二节 拉 伯 雷

一、拉伯雷的生平和《巨人传》的成书背景: 二、《巨人传》的结构内容:

《巨人传》(1532-1564),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杰作,法国长篇小说的发端。小说共分为5卷:

第一部:写高康大的出生、受教育、抵御外敌侵略和建立特来美修道院的故事。 第二部:写庞大固埃的出生、巴黎求学和结识巴努日的经过。 第三部:就巴努日是否应该结婚的问题引出了各种奇谈妙论。(第28章,巴奴日疑心会做乌龟,约翰修士怎样安慰他,547页)

第四部:描写为探求婚姻问题的答案,庞大固埃和巴努日、约翰修士一道外出寻找“神瓶”的经历。 第五部:庞大固埃一行人继续海上航行,找到“神瓶”。在一个海岛上,有一座神殿,神瓶就浸在神殿里的一座白玉砌的七边形的水泉里,瓶上满是纯净透明的水晶。瓶里发出了一个声音:“Trinch”(德文:“喝”)

三、《巨人传》的思想价值:

“巨人”形象,表现了作家关于“人”的理想:“巨人”形象本身,就意味着对“神”的挑战和对基督教“原罪”说的反叛。“巨人”形象化地体现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代表着足以与“神”相抗衡的“人”。“巨人”,是被意识到的一种巨大的活力、一种热烈的、迫不及待的追求、一种征服自然和主宰人世的信念和雄心。作者正是要通过这一艺术形象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使人从忏悔、祈祷、期待来世的消极状态中挣脱出来,自觉地积极生活和谋求幸福。

1.肯定身体、肯定物质欲望:与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相反,《巨人传》强调,肉体的需要是人类天然合理的欲求和基本需要。他以夸张的手法,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巨人强大的生命力和惊人的物质需要:高康大婴儿时,要喝17913头奶牛的奶。《巨人传》第四部中,描写一位“世界第一艺术大师卡斯台尔(“肚子”)”,这位大师享有绝对权威,无人不对他俯首帖耳。因此,“巨人”和它的朋友们谈起饮食男女之大欲,全都理直气壮、肆无忌惮,诚实坦率,简直可以说是欲望的狂欢;而对那帮专在人前作假,教导旁人眼望来世,自己却对现世享受毫不放松的“教会中人”,则深恶痛绝。

4

2.肯定人文主义教育,反对中世纪的经院教育和神学所宣扬的蒙昧主义。

巨人在猎取知识上也显示了宏大的气魄,书的最后,巨人和他的朋友们找到了神瓶,神瓶的谕示是“喝”,神瓶的“喝”的启示,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尽情享受,也包括对知识的自由追求。

书中描写高康大早年在神学博士指导下读书,花了几十年时间,把拉丁文法、各类历书、教理伦理、考证注疏等背得滚瓜烂熟,但却变得疯疯傻傻、呆头呆脑、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后来,转到人文学者包诺克拉特门下受教育,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观察天象、收集标本,到各行各业的手工艺人那里观摩学习,还每日从事体育锻炼或军事训练??才真正成长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

3.抨击教会、宗教神学以及与宗教有关的事务,以讽刺和嘲笑使其解神圣化。

在层出不穷的笑料中,轻松俏皮地化庄严为滑稽,使宗教的神圣肃穆之气荡然无存。书中写高康大摘下巴黎圣母院的大钟做马铃铛,吓得神学博士们惊慌失措,以为大难临头;约翰修士教高康大诵读《圣经》中的“诗篇”,以便催眠,念到第二章第一句,两人便酣然入睡。

作者在塞邑修道院的修士约翰·戴·安脱摩尔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宗教改革观。约翰修士头脑健全、有胆有识,他从不禁欲,一个人顶4个人吃喝,还亲昵地将他的酒壶称作他的“小经本”;别的僧侣只知道诵经唱歌,他却在诵经时从事生产劳作;敌人入侵时,所有的僧侣都“吓得如破钟似的乱抖”,只知道“以唱颂歌和祷告来祈求和平”,他却抡起一根举十字架的棠木棍子,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约翰修士痛恨忏悔、礼拜之类虚伪礼仪,他将教士称作“粪污容纳器”,因教士专听人悔过,等于吃世人的屎尿。约翰修士杀敌有功,高康大论功行赏,决定在特来美(此名为作者杜撰,希腊文的意思是“自由的意志”)地区为他修建一座新型修道院。该修道院内无任何繁琐章程和宗教礼仪,唯一的院规是:“随心所欲,各行其是”。

特来美修道院的著名的院规,概括了人文主义者崇尚自然信仰的宗教观和追求“人性”解放的思想。由于时代的原因,当时拉伯雷所追求的,仅仅是革除旧教规,摆脱对人的束缚。他相信,人类天性善良,只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必然道德高尚、才智卓越;反之,如果定出种种清规戒律,压抑人的本性,必然导致恶念丛生。后来的卢梭的自然人性观与此是有着传承关系的。

4.中世纪的法律以及司法机构也是拉伯雷批判嘲笑的重点对象。 书中把法律比作“蜘蛛网”,“小苍蝇、小蝴蝶跑不了,大个儿的牛虻却能破网而出”。他以某案“积下的案卷四条大驴也驮不动”,“请来各国法学专家开会讨论了46个星期仍无结果”等漫画式的笔法,来描画法院的文牍主义、拖拉作风。作者有其痛恨那些收受贿赂,草菅人命的法官,将他们比喻为满爪鲜血的“穿皮袍的猫”,谁落入它们的魔爪就都猜“谜”,而“谜底”就是个“钱”字。

5.肯定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和历史作用。

巴汝奇,是后三部的重要人物,是法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市民典型”,体现出解放了的资产阶级的性格特征,他是一个“无所不为的人”。他聪明能干、机智狡猾,同时也自私、爱钱、爱享受;他不承认任何传统道德、社会礼法,从“赦罪盘”里偷钱,敢于肆无忌惮地“亵渎神圣”;他满脑子刁钻古怪的主意,捣鬼骗人,遇到危险却胆小如鼠,他不讲仁慈博爱,却有仇必报,而且手段毒辣。

四、作品的艺术特色: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是解读《巨人传》的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之一。巴赫金认为,要理解拉伯雷,就必须深入了解民间诙谐创作,必须从民间文化数千年的发展入手。

浅显地讲:《巨人传》吸取和发展了民间创作的优良传统:

1.选材上,借用了法国民间故事、民歌和笑剧中的情节和形象,加以改造;同时穿插了民间故事。 2.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民间文学作品常用的讽刺和夸张手法,貌似玩世不恭,实则寓庄于谐。 3.在语言运用上,得益于民间文学语言(如寓意词)和民间口语而又富有创造性;大量使用方言土语和行话。

4.第一个突破了民间故事和史诗的格局,为长篇小说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奠定了基础;而且率先为塑造近代小说中的“个性化”人物做出了贡献。是法国长篇小说的发端之作。

不足之处:结构不严整,情节发展逻辑性不强;人物形象刻画前后不一致——欧洲长篇小说草创时期的特点。

5

第三节塞万提斯

一、塞万提斯的生平和创作:

米盖尔·台·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1583-1585年间,写了几个剧本。其中《被围困的努曼西亚》上演后获得成功。在此期间,与一位名叫安娜·弗兰卡的有夫之妇发生了恋情。《被围困的努曼西亚》取材于西班牙人民争取独立、反抗罗马侵略者斗争中的史实,用中世纪道德剧的形式写成。奴曼西亚城被罗马军队围困,全体居民坚持抗战十四年,艰苦卓越,英勇不屈,最后他们烧掉了城里的全部财物,集体自杀殉国。剧本充分体现了西班牙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性格,在当时就是最成功的剧本之一。

1602年,55岁的塞万提斯开始撰写《堂吉诃德》。

1613年,他完成了长诗《巴纳索神山瞻礼记》和《惩恶扬善故事集》。长诗《巴尔纳斯游记》共九章,以浪漫主义笔调叙述作者的一次“梦游”。长诗的重要意义在于:作者通过它介绍了当时西班牙的重要诗人及其作品,同时通过对自己身世的叙述,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并对这些作品作出评价。这是研究塞万提斯本人和其他诗人的宝贵材料。再者,作者在诗里总结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阐述了他的现实主义理论。《惩恶扬善故事集》共收入13篇短篇小说,贯穿着作者对压迫、奴役、欺骗的憎恨,是富有独创性的杰作。著名的有:《吉卜赛姑娘》、《玻璃学士》、《林科涅德和科尔达迪略》、《忌妒的埃斯特雷马杜腊人》和《两狗对话》等。 塞万提斯的《八出喜剧和八出幕间短剧集》(1615),前者或取材于在阿尔及利亚的苦役生活,或描写西班牙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风习;后者是在正式戏剧幕间休息时演出的一种戏剧形式,情节简单,短小精悍,充满笑料。它们以诙谐的笔调和生动的语言,或描绘农民、手工业者和大学生的生活,或揭露法官的欺诈,或暴露僧侣的腐化堕落,或嘲笑人们盲从、空谈等恶习。它是一种继承了民间喜剧传统的短小精悍的社会剧。其中著名的有:《怪戏》、《萨拉曼卡山洞》、《爱吃醋的老头儿》、《两个饶舌者》等。两者都不曾忽视现实生活的反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而是赋予其一定的社会意义

二、《堂吉诃德》(内容介绍参见课本)

《堂吉诃德》全名是《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是西班牙文学“黄金时代”的艺术高峰;是一部讽刺灭亡了的骑士制度的长篇小说,宣告了骑士小说的终结;创造了一种广泛反映现实生活的长篇叙事性文体,成为欧洲近代长篇小说的奠基作。

塞万提斯创作小说的宗旨是扫除骑士小说,但是作品的客观效果远远超出了作者的主观意图。小说中出现了大约700个人物,包括贵族、教士、地主、市民、士兵、农夫、囚徒、强盗、妓女各色人物。书中描写的场面也非常广阔:从贵族的城堡到偏僻的小客店、从农村到城镇、从平原到深山、从陆地到海岛、从大陆到森林小径,完整地展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封建社会的真实面貌,揭示出从强盛到衰落的王国中的种种矛盾,表达了对平民百姓艰难处境的同情,以及对贵族阶级腐败荒淫生活的愤慨。此外,作者通过堂吉诃德之口,发表了对政治、经济、文化、道德、风俗等方面的看法,对西班牙的社会世态,人情习俗,当代重大的事件都作了反映。

堂吉诃德形象分析: 1)一个喜剧性角色:

在小说第一部中,作者着重揭示了堂吉诃德性格中的喜剧因素。他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成了巨人,把穷客店着成了豪华的城堡,把理发师的铜盆当做魔法师的头盔,把羊群当做军队,把苦役犯当做受害的骑士。他坚信骑士道,如果有谁否认游侠骑士,在他看来“就仿佛要人相信太阳不放光,冰霜不寒冷,大地不滋育万物一样。”他从来不承认失败,并想出种种可笑的理由为自己辩护,认为是魔术师跟他作对,剥夺了他的“胜利光荣”。这些都是令人感到滑稽可笑的。

2)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

堂吉诃德绝不是单纯的喜剧性的角色。作者把堂吉诃德放在种种意料不到的场合,反复突出他醉心铲除人间罪恶的这一特点,从而展示出他性格中的这一高贵品质;为了追求自己的正义理想而置自身危险于不顾,愿为社会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虽然被人当做疯子一样关在笼子里,但不以为苦,反以为荣,他不但没有失去信心,还安慰别人:“干了我们这一行,这种灾难都是免不了的。”他更不怕死,他把非洲凶狮的笼子打开,凭一把又锈又钝的短剑,敢于和狮子决一胜负。与单纯的喜剧性角色不同,他又是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一个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的“疯子”。他从善良的愿望出发,立志铲除人间的恶魔,反对压迫,锄

6

强扶弱,一往无前,无私无畏,表里如一,认真严肃。这使得读者在因为他的疯癫发笑之余会对他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感到由衷地敬佩。

3)一个具有渊博学识的人文主义者:

只要不提骑士道,堂吉诃德的谈吐应答都十分高明,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见解高出于周围的人。他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具有远见卓识,闪耀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清醒时的堂吉诃德是一个热情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者。他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不懂得什么叫做‘我的’,什么叫做‘你的’”的“黄金国土”。堂吉诃德心目中的游侠骑士是个全材,他既是一个“懂得公平分配公平交易的原则”的法学家,又是神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甚至“会钉马蹄轶和修理鞍辔”;品德上还要具有勇敢、文雅、胆大和为了“坚持真理,不惜以生命捍卫”等各种美德。这样的人正是文艺复兴时刻人文主义作家心中目的理想人物。堂吉诃德对妇女所受的侮辱与压迫也十分关注。他热情地支持美貌的玛塞拉摆脱封建偏见,追求个性解放的要求。在他支援下,牧羊青年巴西琉用妙计战胜了大财主的儿子卡麻丘依仗金钱势力夺取他恋人的霸道行为。在公爵府中,他要求桑丘破除封建的门阀等级观念,进行人道的司法改革,还要“亲自视察监狱、屠场和莱市”等等。作者借堂吉诃德之口提出的“改革社会的方案”具有人文主义的特点,他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道德高尚的贤明的统治者身上,这些带有人文主义特色的思想,反映了西班牙社会的进步要求。

桑丘·潘沙:

桑丘·潘沙与堂吉诃德是既对立又互为补充的形象,他是西班牙农民的典型。他的特点是讲求实际。他当骑士侍从不是为了建立“丰功伟业”,而是幻想通过冒险生活寻求一条摆脱穷困的生活出路。他幻想有朝一日当了总督,发了财,驼背老婆就可以坐上金光闪闪的马车。这幻想既反映了他要求改变现状的民主要求,又反映了他作为小私有者的弱点。由于长期受教会蒙蔽和封建思想影响,他眼光短浅,狭隘自私。这些弱点随着情节发展逐渐消失,而西班牙农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在桑丘身上逐渐放出光辉。他对现实有正确的判断力,常常纠正堂吉诃德,他说,风车不是巨人,“除非自己的头脑给风车转糊涂了”。他随时随地把主人从幻想世界领到人世间来。桑丘从一开始就大骂骑士制度,说他主人“是个十足的疯子”,他没得一文工资,又吃尽苦头,几次要甩手不干,但他还是没有抛弃堂吉河德,他“爱他爱得象爱自己心儿肝儿一样,随他多么疯傻也舍不得和他分手”。堂吉诃德的品德和他要扫尽人间不平的人文主义理想吸引了桑丘,他的忠诚的友情是十分感人的。

桑丘跟随堂吉诃德游侠,眼界在扩大,思想性格也在起变化。他的当总督想发财的欲望逐渐由变革现状的民主要求所代替,当他渴望已久的“海岛”(一个村镇)到手时,他对公爵夫人的叮嘱的问答是“好人我会保护,坏人决不宽容。”他爱憎分明,态度光明磊落。桑丘在当总督的日子里,他的性格显得十分完美。他断案如神,执法无私,“明鉴万里”,改革弊政,废除酷刑,“锄强扶弱”。堂吉诃德为之奋斗一生没有做到的,桑丘却做到了。他观察锐敏,办事果断。他与堂吉诃德不同,吃过苦头,绝不再蹈覆辙。经过严峻生活考验之后,他从堂吉诃德那里感染来的幻想放弃了。他做了十天总督就立即辞职:“各位先生,请让开一条路,让我回去过我逍遥自在的日子。我在这里是死路一条,得让我回去才活得了命。??请告诉公爵大人,‘我光着身子出世,如今还是个光身,我没吃亏,也没沾便宜’,换句话说,我上任没带来一文钱,卸任也没带走一文钱。这就和别处岛上的卸任总督远不相同了。”这些话显出他在道德上的真正胜利。塞万提斯不禁发出慨叹:“可惜生在这个罪恶的世纪,陷害他的势力伙同一气,就对他的灰驴儿也没肯轻饶。”通过桑丘的遭遇,作者辛辣地嘲讽了封建统治阶级,这说明真正能管理国家的普通人民不知比他们高出多少倍,但在那里却没有桑丘生存的余地,这是发人深省的。

三、艺术特色:

1.高度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着力刻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堂吉诃德的名字已经变成普通名词,成了脱离实际、耽于幻想、主观主义的同义语。他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卓越的典型人物之一。

2.把写实与荒诞、严肃与滑稽、悲剧性与喜剧性等彼此对立的因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堂吉诃德》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关系深刻的理解和概括。

3.戏拟骑士小说的写法和口吻,广泛运用民间口语、俗语和谚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叙述风格,还突出

了堂吉诃德的“疯话”和桑丘的“傻话”,造成独特的讽刺效果。 他戏拟骑士小说的写法和口吻构成了他叙述的语言和基调,他从骑士的命名、受封仪式、决斗比武到向贵夫人献殷勤,都采用讽刺模拟手法,模仿得维妙维肖,讽刺、椰揄挥洒自如,引人入胜。作者常借用堂吉诃德的疯话和桑丘的傻话讽刺、鞭挞现实社会。譬如,桑丘曾经幻想通过倒卖黑奴,买个爵位,就可以“安安逸逸地过一辈子”。这种讽刺方法往往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作者一方面取笑桑丘的如意算盘,另一方面又讽刺和鞭挞了当时封建统治者卖官鬻爵,买卖黑奴的罪恶活动。作者在许多地方故意引用骑士小说中的装腔作势的词语和实际情况对比,造成极不协调的对照。又如,堂吉诃德认为他的意中人杜尔西内仅是绝代的佳人,是娇美的公主。她的“眼睛是太阳,脸颊是玫瑰,嘴唇是珊瑚,牙齿是真珠??”。但她实际不过是一 7

4.在主要情节之外穿插了一些独立的故事,拓宽了表现范围,但有时也破坏了情节的连贯性;有些细节描写有前后矛盾之处。

第四节 莎士比亚

一、莎士比亚生平: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诗人、剧作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可以当作这个时代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来读。他的戏剧在欧洲戏剧发展史或文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二、莎士比亚创作分期:

莎士比亚的编剧工作从改编旧剧开始。自1590年起到1612年为止的20多年中,一共完成叙事长诗2部、十四行诗一卷共154首、戏剧37部(其中有一、二部很可能是与人合作)。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根据当时英国阶级斗争的情况和作者思想用发展变化,他的戏剧创作可分作三个时期。 1.历史剧-喜剧时期(1590-1600)。此时正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盛年。王权巩固,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安定。莎士比亚的创作特征是乐观主义,追求欢乐生活,反对禁欲主义。

主要成就:十四行诗154首(1592——1598);长篇叙事诗2首:《维纳斯与阿都尼》(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4)。抒发诗人对人生、爱情、友谊的理想。(中译本11卷 )历史剧9部,喜剧10部。

历史剧:9部

①《亨利六世》第二部(1590) 中译本全集6卷 ②《亨利六世》第三部(1590) 中译本全集6卷 ③《亨利六世》第一部(1591) 中译本全集6卷 ④《理查三世》(1592) 中译本全集6卷 ⑤《理查二世》(1595) 中译本全集4卷 ⑥《约翰王》(1596) 中译本全集4卷 ⑦《亨利四世》第一部(1597) 中译本全集5卷 ⑧《亨利四世》第二部(1597) 中译本全集5卷 ⑨《亨利五世》(1598) 中译本全集5卷

莎士比亚历史剧主要取材于贺林希德《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历史剧主要反映英国13世纪初至15世纪300年的历史,内容并不完全符合史实。反映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高涨的爱国情绪,表现人文主义原则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胜利。在他的优秀历史剧中,莎士比亚塑造出许多人物,从国王、贵族到士兵、农民,其中不少具有鲜明的个性,有的还成为文学史上有名的典型。

《理查三世》(1592)是他早期历史剧中的一部杰作。全剧集中描写15世纪末英国国王理查三世的暴行,通过对他一生事迹的介绍,指出暴虐无道、失去人心是他灭亡的原因,表达了对封建暴君的谴责。这个剧不仅主题突出,情节生动,而且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理查三世是莎士比亚的早期历史剧中最成功的一个暴君形象,他只问目的不择手段,也不管对象,无论是骨肉还是亲信,只要阻碍他登上王位,他都要铲锄尽净。在塑造这一暴君形象时,莎士比亚抓住理查三世野心勃勃、阴险狠毒而又言行不一、口蜜腹剑的性格特点,利用独白旁白等手法,使情节围绕着理查三世的一系列阴谋活动展开,从而达到情节集中、性格突出的效果。

《亨利四世》是其历史剧的代表作,分上、下篇。主要内容描写亨利四世篡位后,引起各封建主的不满,纷纷作乱。国王率领他的两个儿子平乱。它的主题是反对封建割据,尊重统一王权。剧本描写亨利四世在位时期,青年王子亨利(即位后叫亨利五世)的活动。剧本一方面通过描写亨利王子平定北方大贵族的叛乱, 个乡下姑娘,长得象男人一样,“身子粗粗壮壮,胸口还长着毛呢”。这种对比既讽刺了骑士小说的文风和它里面描写的矫揉造作的爱情,又嘲笑了堂吉诃德的脱离实际和无病呻吟,从而收到强烈的讽刺效果。 8

来表现统一王权对封建割据势力的胜利;另一方面描写王子同福斯塔夫一伙人始而交往,终于断绝关系的过程,来表示一个英明君主的成长。这两部戏加上《亨利五世》,集中表现亨利五世一生中的两件大事:即位前平定国内叛乱和即位后对法作战。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莎士比亚写出了一个理想君主的基本品质和成长过程。

福斯塔夫形象:《亨利四世》剧中的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出名的喜剧人物之一,他与堂吉诃德并列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喜剧形象。就出身说,福斯塔夫是一个封建关系解体时期的破落的贵族——爵士,在他身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寄生生活的特点:好酒贪杯,纵情声色,他是军人,却缺少一个封建骑士的荣誉观念和勇敢。同时,他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近代市民社会过渡的时期,他没有新兴市民阶级的进取心,却染上了他们的愉快乐观和自我享受,他利用拍马、吹牛、撒谎、偷盗、抢劫、欺骗、逗笑、取乐来谋取生活,他的优点是具有社会底层人物的乐观粗犷,机智幽默。福斯塔夫出入宫廷,混迹市井酒肆,是联结贵族和平民的纽带人物。《亨利四世》以他为中心,绘制了16世纪英国动荡社会(“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的生活图画,为剧中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内容丰富的社会背景,即恩格斯所说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

福斯塔夫有着不可抑制的幽默感,开口就引人逗笑。他的幽默感表现为4点:①坦率地承认自己是坏人,为自己的恶德辩护,自炫为美。②当面撒谎,随机应变:福斯塔夫撒谎成性,黑的可以说成白的,即使当场戳穿谎言,也不以为耻。③嘲笑世风,讽刺时政:福斯塔夫蔑视一切,常常趁着酒兴批评世情,讽刺官吏。④开自己的玩笑:福斯塔夫不仅拿别人开心取乐,同时也拿自己肥胖的身躯打趣,显示出他的幽默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福斯塔夫的幽默是他的可爱之处,具有不可抵抗的感染力。他的幽默搅活了一台戏,剧中所有人物都跟着福斯塔夫俏皮起来。

喜剧:10部 ①《错误的喜剧》(1592) 中译本全集2卷 ②《驯悍记》(1593) 中译本全集3卷 ③《维洛那二绅士》(1594) 中译本全集1卷 ④《爱的徒劳》(1595) 中译本全集2卷 ⑤《仲夏夜之梦》(1596) 中译本全集2卷 ⑥《威尼斯商人》(1596) 中译本全集3卷 ⑦《无事生非》(1578) 中译本全集2卷 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 中译本全集1卷 ⑨《皆大欢喜》(1599) 中译本全集3卷 ⑩《第十二夜》(1600) 中译本全集4卷

莎士比亚的喜剧题材,大都从异国作品取材,喜剧的故事大都发生在南欧(意大利),但反映的是英国的现实生活。基本内容是宣扬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等,歌颂爱情和友谊,以适应新兴资产阶级力求摆脱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伦理道德束缚的要求。在这些喜剧中,他塑造出许多贵族青年男女,描写他们与封建习俗、道德、传统之间的冲突,最后争取到爱情和婚姻上的幸福结局。情节结构一般是: “一见钟情——好事多磨——终成眷属”, “爱战胜一切”(Love conquers all )。莎士比亚喜剧风格乐观明朗,幽默欢快,具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性。表现人文主义生活理想在个人和家庭生活中的胜利。

《仲夏夜之梦》(1595)是一部充满幻想和浪漫色彩的抒情喜剧。《威尼斯商人》(1596)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无事生非》(1598)、《皆大欢喜》(1599)和《第十二夜》(1600)是莎士比亚抒情喜剧的代表作。情节生动丰富,富于生活气息,思想更加成熟,既宣扬了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又嘲笑了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第十二夜》),同时也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行为(《无事生非》)。

(以上剧本的内容介绍,参见课本) 悲剧:3部

①《罗密欧与朱丽叶》(1594) 中译本全集8卷 ②《裘力斯·凯撒》(1599) 中译本全集8卷 ③《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1593) 中译本全集7卷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一部悲剧,但无论主题思想还是艺术风格,都和这一时期的喜剧接近。这是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叙述一对青年恋人,由于双方家族是世仇,无法结合,终于牺牲。悲剧以两家的械斗开场,以主人公之死换来的两家和好为结束,作者以此谴责了封建家族的内讧

9

和封建的包办婚姻。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敢于不顾家族的世仇,敢于违抗父命,甚至以死殉情,这在封建社会末期,不能不说是一种反封建的进步行为,对当时和后来的反封建斗争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悲剧时期(1601-1608):王权由盛至衰,各种社会矛盾激化。资产阶级、新贵族同王室之间的暂时联盟在开始瓦解。政治的腐败和繁重的剥削引起城乡广大人民的不满。1607年,英格兰中部和伦敦附近各郡都发生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时,随着对现实认识的加深,莎士比亚深深感到现实的发展和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因而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揭露批判的力量加强了,剧作的情调和风格也发生变化,带上了悲愤沉郁的色彩。

该时期莎士比亚的创作特征是:严峻批判社会邪恶势力。主要成就是:悲剧。 3部罗马剧: ①《尤利乌斯·凯撒》

②《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 中译本全集10卷 ③《科里奥拉努斯》 中译本全集7卷 是取材于普卢塔克《希腊罗马英雄传 》的历史剧。 5部悲剧:

①《哈姆雷特》(1601) 中译本全集9卷 ②《奥瑟罗》(1604) 中译本全集9卷 ③《李尔王》(1605) 中译本全集9卷 ④《麦克白》(1606) 中译本全集8卷 ⑤《雅典的泰门》(1608) 中译本全集8卷 3部“阴暗的喜剧”或“问题剧”: ①《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1602)中译本全集7卷 ②《终成眷属》(1602) 中译本全集3卷 ③《一报还一报》(1604) 中译本全集1卷

这一时期的悲剧深刻地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义。由于剧作思想深度和现实主义深度的增强,使《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等“喜剧”也显露出阴暗的一面,笼罩着背信弃义、尔虞我诈的罪恶阴影,因而被称为“问题剧”或“阴暗的喜剧”

《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悲剧代表作。在西方戏剧史上,它又被作为“性格悲剧”的典型作品。讲述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父亲被叔父克劳迪斯谋害,篡夺王位,娶哈姆莱特的母亲为妻。哈姆莱特极度忧郁。他从父王鬼魂那里得知叔父是凶手,遂通过戏中戏证实叔父的阴谋,并以装疯掩饰自己复仇的真相。最后在决斗中与叔父同归于尽。

《奥赛罗》(1604)取材于意大利小说《一个威尼斯的摩尔人》。摩尔人奥赛罗是威尼斯大将,与白人贵族小姐苔丝狄蒙娜相爱结婚。这一结合,遭到奥赛罗的旗官伊阿古的忌妒。又因奥赛罗提拔了部属凯西奥做副将,引起伊阿古的更大忌妒和仇恨。便捏造苔丝狄蒙娜与凯西奥有私情,激起奥赛罗的忌妒,杀死妻子。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不已,拔剑自刎。伊阿古受到制裁。该剧表现了人文主义者所向往的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的关系,在不讲信义、残酷无情的现实面前遭到毁灭的悲剧。伊阿古是文艺复兴时代野心家、阴谋家形象,佛面蛇心,专搞阴谋诡计。在他身上突出地表现了忌妒。

《李尔王》(1605)故事取材古代英国历史传说,刚愎自用的不列颠国王李尔年迈体衰,决定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他根据女儿对他表达的爱来分配每人所得的一份。两个大女儿甜言蜜语博得李尔欢心,他将国土全部分给两个大女儿,剥夺了小女儿的继承权。两个大女儿得到权力后,将父亲赶出自己的家。李尔四处流浪,小女儿考狄利娅率军队讨伐两个姐姐,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考狄利娅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而死。该剧艺术地处理了权威与爱、权威与社会正义的矛盾,真诚的爱与虚伪的爱的对立,人性的善恶与大自然的善恶等问题,说明亲情关系也非金钱财产可以维系,而要靠人道的力量来支撑,因此极具概括意义和哲理性。李尔在经过极度痛苦后翻然悔悟,社会正义感复苏,显示了一个有着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转变为人文主义者的过程。“原野”的背景和葛罗斯特父子的情节都烘托了主题的普遍性。

《麦克白》(1606)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战功赫赫,受到国王邓肯的重用。三女巫预言他将做国王,使他

10

的野心蠢蠢欲动。在妻子的怂恿下,他杀死国王,篡夺王位,又派人暗杀了大臣班柯和武将麦克德夫的妻儿老小。麦克白篡位后,内心充满恐惧,良心受到谴责。麦克白夫人发疯自杀,他也被讨伐的麦克德夫杀死,老王的儿子马尔康做了国王。

人性的弱点之一是邪恶的野心。雄心与野心只差一步。权力的诱惑使麦克白放弃善良的天性,越过雄心发展野心,由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民英雄沦为弑君篡位的暴君。这是一出野心的悲剧。关键在于麦克白不加控制的野心膨胀。麦克白夫人对麦克白的野心起了推波助澜的怂恿、煽动作用,坚定了麦克白动摇的意志。她的怂恿煽动并非是隔岸观火的教唆,而是要假麦克白的手,实现她的野心。因此她是麦克白的同谋犯,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狠毒。

恐惧心理是《麦克白》最突出成功的心理描写。自谋杀国王后,麦克白夫妇一天都不得安宁。杀死国王,也杀死了自己的睡眠。麦克白说:“这是什么手!嘿!它们要挖出我的眼睛。大洋里所有的水,能够洗净我手上的血迹吗?不,恐怕我一手的血,倒要把一碧无垠的海水染成一片殷红呢。” 恐惧使麦克白产生幻觉,在宴席上,他看见班柯的鬼魂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惊恐之下只说了一句:“The table is full.”(席上已经坐满了)恐惧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理损害,麦克白夫人终于精神崩溃而疯狂。

3.传奇剧时期(1609-1612):封建王朝专制加剧,压制言论自由。戏剧界出现迎合宫廷贵族趣味的倾向,其作品只重情节的曲折和离奇,缺乏严肃的思想内容。伦敦大众化剧场的全盛时代已成过去。莎士比亚创作特征是调和现实矛盾,转向梦幻世界。

主要成就:传奇剧,充满浪漫情调,富有传奇色彩,宣扬宽恕和解。代表作《暴风雨》。 传奇剧:3部 ①《辛白林》(1609) 中译本全集10卷 ②《冬天的故事》(1610) 中译本全集4卷 ③《暴风雨》(1612) 中译本全集1卷 历史剧:1部 《亨利八世》(1612) 中译本全集7卷

在这些作品里,对现实的黑暗还有所揭露,但不再是抗议、批判的态度,而是和解、宽容的态度。他虽没有完全失去人文主义的思想,并把希望寄托于青年一代的身上;但是剧中矛盾的解决缺乏现实的基础,每每是通过道德的感化,甚至超自然的力量,促使坏人悔改。创作主题是宽恕与和解,在艺术形式上,带有传奇性质和浪漫色彩,结构多为“失散——团聚”、“诬陷——昭雪——和解”的模式。

《暴风雨》(1612)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曾被认为是莎士比亚的“诗的遗嘱”。剧中描写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他弟弟安东尼奥夺去爵位,自己带着独生女儿米兰达和魔术书流亡到了一座荒岛,在那里使用精灵,呼风唤雨。有一次,他唤来风暴,把安东尼奥、那不勒斯国王和王子所乘的船刮到荒岛上来.他凭借魔法,让恶人们受到教育,待到安东尼奥表示痛改前非后,他饶恕了安东尼奥,兄弟和解。结果他恢复了爵位,米兰达与王子结了婚,一同回到意大利去。普洛斯彼罗说:“我宁愿压伏我的愤恨而听从我的更高尚的理性;道德的行动较之仇恨的行动是可贵得多的。”剧作借“魔法书”来肯定理性的力量,试图说明经由宽恕、容忍和道德感化的方式可以使人改恶从善。剧中还通过一个大臣之口提出了作家的“理想国”主张,这是对当时现实的大胆否定。

三、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提出了“镜子说”:“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要像镜子一样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变化发展的模型。”莎士比亚按照这一现实主义原则来写剧本,反映英国16世纪的社会生活。

2.丰富的艺术典型:莎士比亚在他的剧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形象,在他们身上,莎士比亚揭示了广泛繁复的社会关系,这些形象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概括了特定阶层以及人类的某些共同特征,因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群像。

3.性格化的语言:莎剧有多少人物,就有多少不同的性格化语言。每个人物说的话都与他的性格一致。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他所使用的词汇量惊人的庞大,1974年英国马文·斯配瓦克教授借助德国电子计算机专家的力量,精确地统计出莎士比亚全部词汇量达29066个之多。莎士比亚就是利用无与伦比的庞大词汇来

11

锤炼人物的性格化语言,打动人。

4.丰富的情节线:莎士比亚的情节常常是几条平行的线索交织在一起,由此显出戏剧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比如《威尼斯商人》有三条情节线索,《哈姆莱特》也有三条复仇线索。哈姆莱特、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均有父亲被杀的仇恨。《仲夏夜之梦》的情节线索多达四条。

5.悲喜剧因素的交叉:莎剧打破了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壁垒分明的界限,悲剧中插入了喜剧的因素,喜剧中包含有悲剧因素,包含了丰富的审美韵味和审美张力。几乎在他的全部剧作里都是严肃的和可笑的人物平分秋色,而且在情节的先后发展过程中,时而引起严肃和悲伤的感情,时而令人心情轻快,大笑不止。

6.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是戏剧艺术的特性,已成为戏剧创作的原则。莎剧的戏剧冲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二是人物的内心冲突。这种内外冲突交织在一起,就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其戏剧艺术对于欧洲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哈姆雷特》(1601) 《哈姆莱特》(1601)是莎士比亚悲剧代表作,讲述13世纪的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父亲被叔父克劳迪斯谋害,篡夺王位,娶哈姆莱特的母亲为妻。哈姆莱特极度忧郁。他从父王鬼魂那里得知叔父是凶手,遂通过戏中戏证实叔父的阴谋,并以装疯掩饰自己复仇的真相。最后在决斗中与叔父同归于尽。故事来源于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亡父复仇的故事,13世纪初的《丹麦史》上就有记载,莎士比亚的再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该剧借丹麦宫廷混乱、统治集团内部彼此倾轧、社会上民怨沸腾、一触即发的历史现象,影射危机四伏的英国现实,同时,通过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集中地刻划了人文主义遭遇的困境,及其坚毅不屈的努力。

三条复仇线索:

主线1: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父王去世—叔父克劳狄斯登基—母亲乔特鲁德改嫁—恋人奥菲利娅被利用—“戏中戏”—误杀波洛涅斯—赴英国途中换信—奥菲利娅落水而死—与雷欧提斯比剑—哈、雷、克、乔同归于尽;

副线2: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为父复仇; 副线3:挪威王子小福丁布拉斯为父复仇。

哈姆雷特形象分析: (一)忧郁的王子:

1)家国巨变,遭遇不幸:他怀念英勇神武的父王,对母后守寡不到两个月就早早改嫁叔父克劳狄斯,更难以容忍各方面条件都要差的克劳狄斯当了国王,取代父亲的位置。

2)人文主义理想的动摇:哈姆雷特还是个大学生。他和好友霍拉旭同在德国维登堡大学求学。维登堡大学正是宗教改革的倡议者马丁· 路德所在的地方,新教赖以奠基的地方,人文主义的根据地。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哈姆雷特,面对家国巨变以及国内的社会现实,其人文主义理想产生了动摇:

我近来不知为了什么缘故, 一点兴致都提不起来,

什么游乐的事都懒得过问; 在这一种抑郁的心境之下, 仿佛负载万物的大地, 这一座美好的框架, 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 覆盖众生的穹苍, 这一顶壮丽的帐幕,

这一个点缀着金色火球的庄严穹宇, 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

12

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止!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可是在我看来,这一个

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什么? 人类无法使我产生兴趣…… (第二幕第二场)

3)对邪恶的忧惧:

父王鬼魂的提示,使他不得不面对奸王弑兄娶嫂的邪恶。然而,哈姆雷特之所以忧郁并不仅因为恶人害死了他的父亲,而且也因为全世界到处都笼罩着罪恶,以极其千变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哈姆雷特自己问自己“活下去还是不活”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想到的是: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 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 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 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

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 ……

(二)癲狂与理性:半是疯狂,半是掩饰。

哈姆雷特经霍拉旭等人告知,在城墙守望台见到了父王的鬼魂,获悉了父亲被叔父谋害的真相后,就告诉他的朋友们:“我今后也许有时会故意装出疯疯癲癲的样子”(第一幕第五场)。 20世纪法国思想家福柯指出:“疯癲是从人与真理的关系被搅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开始的。”在这一意义上,哈姆雷特的佯狂,除了是保护自己的策略,还进一步是探求真理的冒险。他无论是对待父亲的亡魂还是在验证奸王的罪恶时,都表现出冷静理性的求证精神。——这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一部分。

哈姆雷特的疯狂果然惊动了恶人。克劳狄斯心中有鬼,自然首当其冲,上上下下也都动员起来。首先要搞清楚疯癲的原因,再决定处置的对策。亲信大臣波洛涅斯出谋划策,两个童年时代的朋友被找来刺探消息,连哈姆雷特的恋人、波洛涅斯的女儿奥菲莉亚,也被推了出来,充当试探王子是真疯或假疯的测谎工具。然后哈姆雷特又被派往英国,差一点为借刀杀人的阴谋所暗害。所有这些,构成了然后的情节发展中戏剧矛盾的主干。

(三)延宕与思虑

在1763年托马斯·汉莫爵士提出哈姆雷特为什么不立即杀死他的叔父之前,批评家对这一剧本似乎未感到问题。但从这一年之后,众说纷纭的情况就出现了:

1. 歌德的观点:“莎士比亚要描写:一件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的身上。这出戏完全是在这个意义上写成的。”“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重了。”

2.柯勒律治《关于莎士比亚的演讲》:哈姆雷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

3. 欧纳斯特·琼斯的观点:认为他有俄狄浦斯情结,一方面要报仇,另一方面又感到克劳狄斯的所作所为正是自己潜意识中的愿望,因此心中矛盾,迟迟不能下手。

4. 威廉·赫士列特《莎士比亚与弥尔顿》《莎士比亚戏剧人物论》(1817英国):哈姆雷特之缺少英雄品质一如常人:但他是个年轻的、高贵的新手,充满了高度的热情和敏锐的感觉——他受环境的摆布,他对命运发生疑问并且使自己的感觉更加细致,他的奇怪的处境迫使他改变了性格中天生的偏颇。他似乎不能慎重地行动,而只是因当时的刺激无暇细想而匆匆地走上极端,像他刺杀波洛涅斯的那一场,……在别的时候,

13

他最需要行动时,他依然疑虑不决,玩弄他的意图,直到机会错过,又找些借口重陷于怠惰和沉思。因此,他不肯在国王做祷告时杀他,由于作恶事还讲涵养——实际上只是他自己没有决心的借口,

………… 我的观点:

1)求证需要一个过程:

2)性格原因:思想力大于行动力 “思虑过于审慎”

“三分怯懦,一分智慧”,“把后果考虑得过分周密”(第四幕第四场) 3)死亡的酝酿:

生命究竟还有没有意义?尤其是,缺乏理想光辉照耀的人生还有没有意义?这是人文主义的理想破灭后,年轻人的良知绕不开的问题。他下面这段独白也非常著名——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值得考虑的问题; 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

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 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 ……

由于敌对势力的强大以及自身的气质、性格特征,哈姆雷特预感到,一旦他实施复仇行为,那么也就意味着死亡的来临。也就是说,复仇,对于他来说,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是自杀。而“自杀的行动是在内心中默默酝酿着的,犹如酝酿一部伟大的作品”。他的延宕,正可以被解释成对死亡的酝酿。在克洛狄斯做祷告的时候,虽然明明知道他就是杀死父亲的凶手,除了剧本已经点出的原因外,或许还有一种潜意识上的深层原因:这个机会来得太突然了,他还没有来得及将那个他早已认定的死亡,在心中酝酿成熟。

(四)爱情的毁灭

1)爱情从故事开始就和宫廷阴谋纠缠在一起,也被癫狂横加阻拦,遮上了双重的阴影。

哈姆雷特对奥菲利娅怀着真实的爱:“四万名兄弟之情加起来都比不上”。另一方面,处于对于母亲的怨怒,对女人的不信任:“脆弱呵,你的名字就是女人!”(第二幕第二场)“他又对女友横加呵责。毕竟,他的呵责也是一半出于癫狂的伪装,一半出于真心的怨怒。

2)随着宫廷斗争的深入,爱情也被一步步破坏。先是奥菲利娅无意中充当了试探哈姆雷特真疯还是假疯的工具;后是她的情郎刺死了她的父亲。她承受不住这么大的打击,真的疯了。自此,哈姆雷特的爱情理想彻底破灭了。

(五)个人主义的悲剧英雄:

评论家指出:和堂·吉诃德一样,哈姆雷特交给自己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恰恰就是改造全部生活的任务。两个人都想个人单独去完成这项任务。莎士比亚指明了痛恨国王的不止是哈姆雷特一人。人民很可能支持哈姆雷特和国王斗争。但是,哈姆雷特却宁肯单独作战。最后,虽报了杀父之仇,却孤掌难鸣,未能完成“重整乾坤”的重任,抱恨而死。

《哈姆雷特》的艺术成就:

1. 剧作致力于刻划人物性格,尤其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就像以上分析过的,除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倾向和为理想而斗争的普遍特征外,还着重表现了哈姆雷特身上忧郁、柔弱、好思虑等个性。此外,还写出了克劳狄斯的阴险狠毒,波洛涅斯的昏庸老朽,奥菲利娅的天真柔弱,雷欧提斯的简单鲁莽,等等。《哈姆雷特》虽也涉及命运问题,但重点不再是人和命运的冲突,相反是人的性格的内在矛盾。

2.其次,剧本善于将多种戏剧艺术的因素揉合在一起,总体上是个悲剧,但也有其他样式的特点,如丑剧、笑剧、正剧、喜剧等。

3. 剧本在情节结构上采用多线发展,几条线索同时推进又互相交错。

三条复仇线索:哈姆雷特为父被谋杀篡权复仇,雷欧提斯为被哈姆雷特无意杀死的父亲波洛纽斯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其在战场上决斗丧生的父亲复仇。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全篇。三条线索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

14

线,其他两条为副线,交错发展而又主次分明。其中尤其重点写了哈姆雷特一家和奥菲莉娅一家的种种纠葛。

三组情爱关系:老王和王后的婚姻关系,奸王和王后的婚姻关系,哈姆雷特和奥菲莉娅的恋爱关系。这三组关系都以悲剧收场。

四组误杀:英国国王误杀丹麦国王派来的信使,哈姆雷特误杀波洛纽斯和后来的雷欧提斯,克劳狄斯误杀王后。重重误杀表现了人物与环境之间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导致的阴差阳错的悲惨结局,这是古希腊悲剧中的基本主题:人无法抗拒命运。

4. 语言丰富、生动而富有形象性:人物语言具有个性特色;运用“无韵体诗”格外娴熟。此外,在语言上,还善于把相悖的词汇组合在一起,或者形成巧妙的“双关语”(这往往需通过英语才能理解),体现出诗情与哲理的统一,形成不少精彩的格言。

5. 广阔的社会场景:并行交差的复杂情节呈现出广阔的社会场景——从宫廷到民间,从国内到国外,从陆地到海上,从人的世界到鬼魂世界,从外表世界到内心世界,从现实世界到戏剧世界(戏中戏),使得《哈姆雷特》波澜壮阔,万象环生,极为丰富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宏伟壮丽的人生画面。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2z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