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各景点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03-20 12: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中国,宫城、离宫、陵墓或私邸、佛教寺庙、道观 文庙等所有建筑都有庭园,发展了独自的环境文化。

古代,为神仙思想所倾倒的秦始皇和汉武帝所营建的、以海滨风景为主题,建有称作蓬莱山的神仙式庭园十分流行。平等院凤凰堂等日本净土庭园也受其影响。除了这种写意式庭园,还建有始于南北朝时期反映士大夫隐遁思想、注重原始自然风趣的林泉式庭园,以及隋唐时期开掘池塘和运河而形成的舟游式庭园。到了宋代,文人墨客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把诗画艺术带入造园中,即所谓文人庭园盛行,创建了如今所看到的中国庭园的原型。

西安,是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闻名遐尔的“丝绸之路”就是以西安为起点的,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世界著名历史古都。在西安短短的几天里,也将近去了十几个景点:碑林博物馆、古城楼、秦陵地宫、大唐芙蓉园、兵马俑博物馆 一幕幕看在眼里印在心里。无奇不有,让我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其中大唐芙蓉园的建筑风格让我颇为喜爱,进入其中有种‘穿越’的错觉。它有种类似于杭州的宋城,“给我一天,还你千年”西安不止是古老的,更是现在的;不止是一座拥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老城市,也是一座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西安是十六朝古都,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建筑风格。而目前西安统一建筑规划是以张锦秋大师为主导的新唐风建筑,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钟鼓楼广场,大雁塔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等的统一建筑规划。

一、碑林博物馆

1.1建筑构造

图1-1来自于自拍 图1-2来自于自拍

图1-3来自于网络

西安碑林文庙正门门楼,是一座独立于正殿之外的抱厦,三开间,重檐,“碑林”二字题额就在重檐之间,但用轴心廊与正殿相连。这章法,好像仿曲阜孔庙的杏坛设数,金代在坛上建了一座亭子,人们见不到杏坛倒也罢了,对后面巍峨的大成殿造成遮挡,令人怅望叹惋,但西安文庙正殿并不巍峨,这座抱厦挺身而出,形成制高构图,倒也功过相抵,并无喧宾夺主之嫌。

大量的石经,是碑林中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石台孝经》刻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亲自以隶书书写的,此碑由四块色如黑玉,光可鉴人,高590厘米的细石合成,碑上加方额,额上刻优美的卷云,顶上作山岳状;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三层石台四面都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茂盛的蔓草和雄浑的狮形怪兽,两种布相协调的动植物被刻画得融洽无间,整个构图给人以威武、活泼的感觉,为盛唐的艺术精华。

1.2碑林的规划

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11个展示,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石、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

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的是《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

《诗经》、《论语》、《孝经》、《春秋左氏传》等十二部经书,计六十多万字,用石一百一十四方。其中《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第二陈列室:陈列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其中僧怀仁花费了二十四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三绝碑”。

第三陈列室:由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名碑。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楷书有唐《颜勤礼碑》等,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

第四陈列室:是宋代至清代书法家苏轼、祝允明、黄庭坚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石碑。

第五陈列室:主要陈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以清代的居多。 第六陈列室:除少数是元、明人士的诗文作品外,大部分是清代的诗词歌赋。 第七陈列室:是清代用《淳化秘阁帖》复刻的碑石,共一百四十五方。石刻两面,其内容有历代封建帝王、名臣及书法家的各种字体,更有王羲之的草书字。是不可多得的名碑帖。

1.3道路和流线

图1-4来自于自拍 图1-5来自于自拍

a、人流组织

碑林博物馆入口空间馆外部分的人流大致有游客、居民、市民、碑林博物馆工作人员。就目前现状而言,碑林博物馆入口空间大致分为三种流线:一类出馆外来回经过,另两类为进入博物馆的流线,按照来向的不同又分为两类。

b、车流组织及停放

馆外部车流线:负责接待旅游巴士车、轿车、出租车大都停于碑林博物馆东门口,在转头离开或是停于门口沿街处或停于碑林博物馆一进院中或是转至碑林博物馆西门口的停车场。

馆内部车流线:与博物馆内部人行流线一致。办公的小轿车主要停于办公楼的南侧广场上,一部分停放于碑林广场东侧的小型车库中。

1.4碑林的展示及保护

图1-6来自于自拍 图1-7来自于自拍

西安碑林博物馆,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术博物馆——中国最大的碑石博物馆和最为丰富的书法艺术宝库。中国古代碑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印刷术尚不发达的年代,经籍传抄难免失正,古人不惜花费巨大代价将文字刻于石头之上,使之成为永久的经文、书法范本,而历经九百余年的历史沧桑,已集汗至民国历代的文化精华,它们叙述着人类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西安、乃至全世界的无价之宝。

碑林颇具特点的展品体系,有碑石、墓志、雕刻、造像、画石、经橦等,其中仅国宝级文物就有近二十组,一百多件人们在这里学习历史、感受文明、欣赏书法、陶冶性情,因此这里的一座座丰碑应永久展现给后人。

由于人类社会的急剧变化,为了更多的保护人类发展的实物例证,我们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的范畴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为此,在1964年从事历史文物建筑工作的建筑和技术人员国际会议(简称ICOM)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威利斯宪章》,进一步扩大了历史文物建筑作品,而且包含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品,也适用于由于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在过去比较不重要的作品。关于保护和修复文物建筑,既要当做历史见证物,也要当作艺术作品来保护。保护文物建筑务必要使它传至永久。

1.5入口空间存在的问题

目前碑林博物馆外空间主要为碑林博物馆的游览人群提供了基本通行功能,外部车流、人流在博物馆入口空间大量穿行,使入口空间成为与外界接触最为直接的穿通行“公共空间”。因此,它直接影响着博物馆及街区在西安城市中的地位,承担着传统民间文化传播的作用。但目前这个“公共入口空间”却存在着诸

多问题。

碑林博物馆入口空间既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因此碑林博物馆在满足入口空间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应满足其城市功能——公共生活使用性的需求。城市功能决定了博物馆入口空间要有一定的公共性,有一定的公共生活内容。但从考察来看,整体就缺乏城市生活的活动内容,导致了当地城市生活及旅游生活的品质都不高。

总体来说,碑林博物馆入口馆外空间的环境设施数量有限,形式普通,无任何特色可言。有的设施不能满足要求,甚至没有。馆内第一、二进院的环境设施相对入口馆要丰富一些,但不够完善,缺乏整体特色。环境设施的常用小尺度物质要素,它们是形成街道和广场的主导。但很明显,碑林博物馆入口空间的环境设施不够完善。

二、大唐芙蓉园

图2-1来自于自拍 图2-2来自于自拍

2.1建筑风格及布局

大唐芙蓉园均采用唐风国际化,建筑色彩多以,灰、白、赭、茶为主,如青瓦顶、青砖墙、白粉墙赭红或茶色木构系统,石材台基等。不宜采用琉璃瓦顶。在紫云楼等少量标志性建筑的屋脊等重要部位可施以金色,增添皇家气氛。

(1)、丰富的水景

充分利用水景作为造景的基本手段,在水面、岛景、岸景、台榭、廊曲,水生植物及水边花木,水面夜景,倒影以及水之动静变化等方面做足文章,使之成为该园鲜明的特色

(2)、古典的皇家园林

从亭、台、楼、榭山石花木到室内装饰,务求大气而精致,追求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使之成为现代大型仿古园林的经典之作。

(3)、丰富的盛唐文化

楼、堂、馆、苑中,分别设计文化主题的展、演、购、娱活动,使游客从具

体生动的参与性活动中,充分感受盛唐文化的意蕴。从器物、行为、制度、观念等四个层面揭示盛唐文化内涵。使游客从中能够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诸方面感受唐文化主题。

2.2功能及景观分区

图2-3来自于网络

以全园标志性景观建筑紫云楼南北向轴线为主轴,自南而北设置南门,九重天演艺区,山水组景,紫云楼南苑机动演示区,紫云楼北水幕电影及其他传统水上活动观览区。全园最高大的山峦位于中轴以东。山的南麓设置由两个小广场,两条小街组成的唐集市。在东区东侧较宽敞的场地上为唐民间游艺活动场。

全园在空间组织上采取以点控面的手法,结合园区的特点,在全园核心的岛上建造体量高大、严整对称、气势磅礴的紫云楼,用以俯览全园并达到控制全园的效果,运用轴线对称方式排列建筑或组织其他空间院落,藉此形成一种唐文化浩瀚宏大的气势。

至于每一处单独的空间院落,在规划设计上也采取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组织手法并结合西方的尺度层级理论,将尺度大小逐渐变化的空间院落串联在一条主环路上。可以说大唐芙蓉园的规划设计很好的将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和西方空间组织手法运用在现代主题公园建设中来,为中国以后的主题公园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先例。

2.3、大唐芙蓉园的现代技术应用

大唐芙蓉园在充分表现了西安博大精深的唐文化和环境优美的山水格局的同时,还注重了可持续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应用,从而达到了文化与艺术、技术的完美结合。

2.4灯光设计

图2-4来自于自拍 图2-5来自于自拍

根据中国古代帝王建筑的特点,在紫云楼的夜景照明设计中,以暖光为主,白光与暖光色搭配分层打亮建筑细节。使整个建筑在夜晚的效果,层次分明,结构清晰,金碧辉煌,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帝王文化的气势。

设计手法:

(1)、建筑屋顶部位满铺暖黄色LED,四光四射,张扬中国古典建筑的雄姿。

(2)、建筑的每一层走廊,用金卤灯打亮,廊柱用暖色金卤灯打亮,走廊杆用暖色冷阴极洗亮,使整个紫云楼在夜晚的结构更加清晰。

(3)、紫云楼下气势恢宏的台阶,都披上了全彩光纤。各种颜色不停地闪烁变幻,拾阶而上,就像踩在发过的彩带上。

针对芙蓉园整体建筑群,我们充分考虑到色温设定、照度分布上要充分考虑。认为其整体夜景照明的风格为:在体现“盛唐风华云水间”的主题下“于开朗处现繁华璀璨;于幽邃处见清新雅致”。的整体风格。

三、结语

一个时代或一代人离去,它们把自己最大的创造——建筑留在世上。然而,这些建筑不仅是先人留下的,还是历史的空间。许多重要的驻足于历史的事件发生于此,许多建筑的细节清晰而确凿地记忆着历史的细节。先人说过的话、脚步声、喜怒哀乐,以及呼吸的气息,全都散布在这些空间里。别以为它们只是空空的昔时的遗物,一种特定的历史生命还在其间。是啊,它们还是先人创造呢,那一代代人的审美被这些建筑鲜明地强调在自己的形态上。也许当时人们不以为然,以为那些只是一时的崇尚,但在今天看来,却是过往不复的一种特异而迷人的历史气质了。它是一种深厚的历史韵味、一种历尽沧桑而依然存在的文化精神。于此,我们不仅可以触及到远去的历史,也可以找到自己的由来。

四、参考文献

【1】冯骥才·《老门楼》—中国·深圳·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1

【2】沈福煦·《建筑历史》—中国·同济·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2m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