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才刚刚开始

更新时间:2024-02-28 02: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竞争才刚刚开始

整理/麦迦 口述/冯超文

我是2008年7月才进入汽车4S店的经营管理行业,与行业中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许多前辈比,算是一个“老的新兵”。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前,我在家电行业做了十年的冰箱市场和销售。众所周知,中国家电行业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对外资开放的行业之一,也是市场竞争最白热化的行业,各种价格战、概念战、营销战、技术战此起彼伏,竞争对手之间的合纵连横更不用说。2004年,为突破自己职业发展的瓶颈而“百战归来再读书”,以04年工商管理专业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清华大学前十的成绩,而被录取全日制研究生充电念书两年,师从中国著名市场营销专家宋学宝教授,选修市场营销方向。2006研究生毕业后,我顺利来到上海进入清华EMBA创办的一个中央空调系统集成服务企业担任总经理。2008年,与全国十佳汽车服务商的上海冠松集团结缘,加盟并就职于旗下的东风本田4S店担任总经理。

去冠松报到前,为增进对汽车经销行业的了解,我专门花了三天时间,到上海汽车经销店比较集中的区域走访了一圈。三天下来,我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中国汽车经销行业的竞争还远远没有开始。

三种现状

有三件事很有意思。

第一件,是4S店的服务接待。比如你到一家汽车4S销店观察一下,进店门后笑脸相迎、主动招呼的比例有多少?如果你开车去,会有几个人帮你指引停车、拉开车门?当你离店的时候,有几家4S店的服务人员会送你上车、再目送离开?事实是,在客户接待、流程服务、标准化体系等方面,4S店经销行业相比其他行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是三年后的今天,你到上海、北京、深圳的4S店转转,虽然服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80%以上的店的服务,还是无法与其他的行业相提并论。你可以对比一下,比如同样是服务行业的酒店餐饮业,如果保安连停车位都不给客人指引,你下次还会光顾吗?而消费者兜里装着几十万来4S店里买车和消费,得到的服务不过如此,消费者心中会是如何的感受。

第二件,是部分销售顾问对产品和竞品知识的匮乏。我大大小小走访了上海比较典型的40多家4S店,包括有获得各种服务奖项的,切身体会是,部分销

售顾问对客户需求的分析和把握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间。

第三件,是个别4S店营销手段的单一和落后,企业品牌和形象的混乱不堪。很多4S店面连基本CIS系统都没有统一,至于店头陈列、物料的设计和制作的粗糙低劣,营销活动之不知所云,都让人惊讶。

三天的实地走访,让我这个对汽车经销行业完全不了解、心怀忐忑的“外行”有了底气和自信。我觉得,拿我在家电行业的营销和服务经验,招式应该不至于落后。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判断。

竞争才刚刚开始

这是我2008年的感受,到今天,我仍然持这一观点:中国汽车经销行业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什么产品战、营销战、价格战、公关战、概念战、服务战——汽车行业现在的“战斗”,家电行业十几年前就打响了。

举了一个家电服务的例子,我家有台小天鹅牌洗衣机,用了五年了,有一天不能甩干,爱人催我给小天鹅洗衣机的客服打电话联系的时候,都晚上快11点了,我上网搜到服务电话,打过去,电话响了三声,接通,客服很细致地问了情况,致歉说今天没有办法上门,明天服务中心一定会联络。结果,第二天8点35分,服务中心的电话就来了,问清地址,10点钟准时登门。经过检查,告知我是某个部件坏了,修理还是更换,需要确认,并明示各自的收费标准,以及有无折扣等等。整个服务快捷、标准、规范,收费标准和服务承诺非常明确,执行也很到位。家电经销商也一样,你到国美、苏宁买的家电坏了,三个小时之内服务人员会上门服务,进门之前戴上塑料鞋套,维修检查时会铺上台布、地垫,结束后还要把地板擦拭干净,不抽客户一支烟,不喝客户一口水。

对比一下今天的中国汽车经销服务行业,客户一旦签单买车,如车辆的使用等出现问题,半夜打电话给经销商,试试有多少可以打通?打通了热情度高吗?至于标准话术、登门服务,更不用奢望。

从倒数第一到冠军在望

走访了解这一行业的现状后,2008年7月13号,我正式进入冠松集团旗下的东风本田项目筹备组,5天后东风本田4S店就开始试营业。1个半月的时间,在集团的各职能中心的帮助下,我大致了解4S店的运营规则,3个月后,基本掌握了管理流程。又用了约半年的时间,将这家新店带到上海8家同品牌经销店排名前三的位置;整个2009年,几乎一半以上的月销售量拿到上海第一;2010年更成为上海地区名副其实的销售服务冠军店。

怎么做到的?针对上面调研到的三种状况,我重点抓客户满意度、市场营销和管理三个环节。我的心得是:客户满意度的核心在于流程管理和待客以诚;市场营销的核心在于差异化和推陈出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管理的核心在于精细化和管理者以身作则。因为是一家刚开业的新店,除了从集团其他店借调的老员工,新人占到8成。可以说,几乎一切从零开始。这倒是我期望的——除了清洁工,所有新员工的最终面试都由我把关,这样才能招聘到符合企业经营理念做事的员工。

刚开始实施管理的时候,当然也有沟通上的问题。比如有些在其他品牌店做过的一线销售人员,什么是微笑服务都没有尝试过;有些员工甚至习惯于屁股坐在前台桌面上聊天。诸多日常行为中的细节要规范纠正,必须要把理念日复一日灌输到每个员工脑子里去:除了按照厂方和集团标准进行培训外,在内训时,我会放日本丰田20年前经销商服务客户的片子,给大家看日本汽车服务在八十年代是怎么做的。起初,很多员工可能会惊讶,觉得没必要这样做。而我则利用大早会的时间,持续不断地反复讲述为何要这么做,表扬好的现象,批评不好的行为。同时,坚持以身作则——要求下属做到的,管理者一定先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不要说。比如规定所有公司员工在展厅碰见任何客户进店,一定要微笑着打招呼,问候“您好”——首先我是这样做的。按照“现场、现地、现物”的原则,如果我发现无人没有主动迎宾,我会马上小跑着先去出迎,把客户车门打开,请进店,再找对应的销售顾问进行介绍。回头我再处罚未曾迎宾的员工:我都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

在我看来,管理层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再举个小例子,你到我们店里会发现,展厅店员都使用对讲机系统,对讲机不稀奇,很多公司都在用,但是因为总是戴着耳麦,时间长了,员工会烦,往往借口电池、耳麦坏了就摘掉不用。为了推行下去,我一上班就先挂上耳麦,在会上跟员工公开讲,谁发现我本人哪天班没挂耳麦,马上指出,我现场奖励发现者100元钱;而如果我发现谁没挂,对不起,发现一次罚款50元。很快,员工就养成了上班用对讲机的习惯。再比如,我要求员工不迟到,我肯定先做到。每天7点40分,我准时到公司,晚上八九点、十点才走。所以说,管理的关键在于精细化和标准化,而精细化需要执 行力,而管理者能否以身作则,对提升执行力至关重要。

有人说,你总经理亲自当销售员,当前台接待,是不务正业。我的理解是,作为管理者,如果对下属的实际工作不了解,怎么能管理好呢?不必成为专家,但至少要了解。

也有人说,4S店的管理和运营,厂方都有模板,照着做就行;其实,即使有模板,用的时候还得自己创新。厂方给的是教科书,但并非人人拿到教科书就能考100分。

比如在营销方式上,都说把坐等客户上门变成主动走出去,坐商变行商,行商变跑商。道理都懂,但具体怎么做,大家才愿意走出去?为何出去?出去做什么?

我们的做法是,把销售团队一分为四,电话一组,网络销售一组,外面的大客户销售一组,剩下的展厅销售。各做各的,相互不冲突不影响。举个例子,电话营销小组怎么干?比如,我们曾经和餐饮品牌“俏江南”搞过联盟——到我们店里来买车的客户,我们派发“俏江南”的限时折扣券,“俏江南”的客户,吃饭结账的时候,他们也会派发我们店的装璜、保养和购车券——通过办客户卡进行资源互换,然后根据收集到的客户数据,进行短信和电话营销。

业界一直在说精准营销的概念。我们都知道客户是谁,但是不知道在哪里去找到,怎么找。针对东风本田的定位,以及对客户样本的分析,我会寻求与我

们潜在客户交集的消费区域。以刚才的例子来说,如果我是销售宝马、奔驰的经销店,也许跟俏江南合作的效果,就不如跟LV或高尔夫会所做联盟那么好了。

日本的经销商都是上门签单,上门送车,台湾的销售顾问做到什么程度?他能对店面周围三到五公里的所有车主信息、车的品牌、使用时间、家人状况等等,了如指掌。相比而言,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

未来大有可为

汽车经销行业目前在中国还是朝阳产业。大家都忙着圈地,管理运营还不是重点,也似乎没必要在管理上精益求精——因为只要拿到好品牌的授权就稳赚不赔。管理出效益,那是在没有效益的时候才考虑;效益好的时候,跑马圈地才是重点。正因为这样,在汽车经销行业,职业经理人的价值,目前还没有被充分发掘和认可。

在台湾,一家汽车4S店总经理没有35-40岁想都不要想,而在内地,不乏20岁出头的小伙子当店长、甚至集团总经理的现象。(编者注:据《易车》调查,在上海,4S单店总经理的平均年薪约在20万上下;其他省市还有年薪7、8万的店总。)汽车行业的从业者,包括管理层收入为什么没有其他行业高?原因有二,一是市场竞争不够充分,二是很多人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就能得到果实。

只有在完全竞争和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管理的重要性和人才的价值才会凸显出来;因为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必须匹配高素质的人才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以高素质人才在市场中具有高价格。

现在国内很多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希望延揽高素质人才,但又对高素质人才的价值缺乏认可,没有创造对应的良好的生存环境。道理很简单,开一家奥迪店你赚不到三千万一年都算做得不好的。哪怕这家奥迪店让一个高中生当总经理,按照厂家的培训做就行,照样赚到几千万。何必多花冤枉钱?比如一些能力出色的台湾汽车经理人,为何到大陆就不被重视,道理同上: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合适的人才必须放到合适的土壤之中。

汽车经销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有待进一步提升。回到家电行业,十几年前在外面做销售跑市场的员工,本科学历是基本线。为什么?因为那是完全竞争市场,学历不高,文化水准不够,难有开拓性思维方式,无法把握瞬息万变的机会。而汽车经销行业,别说二三线城市,就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市来说,把所有销售顾问集中起来调查一下学历,本科学历及以上能占到多少?看看其他行业,无论是IT、化工,电信、通讯、机械、制造业、石油、银行、基金、保险、证券,哪一行入门级别不是高学历?而在中国汽车经销行业,据媒体调查,从汽车销售顾问开始学历就偏低,导致部分中层干部甚至高层管理者的综合能力都有待提升,这也是汽车经销行业营销、服务意识和管理理念跟不上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就是中国汽车经销行业的现状:当汽车4S店总经理似乎很简单,谁都可以做。但我相信,这个行业,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实际上是紧俏商品;今天不一定体现出价值,未来则肯定大有可为。 后记:

一年后,冯超文由于业绩出色,升任上海冠松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并兼任东风本田冠松4S店总经理,负责集团下属各品牌4S店的市场营销和客户管理、客户服务工作。 谈到在集团履新的感受,冯超文说,最大的变化,是视野不再局限一家店,考虑问题更全面了。

这位时年40岁、来自四川的新上海人,精力充沛,极富激情,敢想,敢做,思路清晰。我是在上海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酒吧里与冯见面。虽然迟至午夜才匆匆赶来,但畅谈如同故交,不知不觉就聊到后半夜了。此间他接妻子的电话,解释还要再迟些才能回家。我抱歉说,不好意思。他一挥手说,不要紧,明早7点,照样准点起床上班。

倒退到十几年前,冯超文在一间上市公司做技术员,却转行做起市场,后来被厂家派往东北搞销售,一直做到分公司总经理和大区总监的位置。他告诉我,因为工作关系,他亲身见证了家电行业渠道的巨变:从上世纪90年代的百货商场瓜分天下,到二十世纪初,大大小小的家电经销商几乎全被国美、苏宁等连锁巨头一统江湖,再到家电厂商话语权的彻底丧失。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汽车经销行业,也将面临巨变,幸存下来的可能只有三类企业——

一类是以庞大、广汇为代表的超级汽车经销商集团,他们跑马圈地,形成类似于国美、苏宁的模式。

二类是区域性的强者。这些区域性汽车经销商集团如果在品牌建设、企业管理和运营、客户维系、客户管理、营销创新方面保有独特优势,就可以守土为安。

三类是独自经营小市场的特色经销商。比如密布在大经销商不愿意过去的五六级市场的小经销商——虽然永远不会成为主流,但或可保衣食无忧。冯超文这个判断并不独特,但逻辑足够清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2e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