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规程摘要----汽包水位测量

更新时间:2023-04-23 11: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汽包水位测量的相关规范

汽包水位测量

国家电力公司“国电发(2001)795号”附件:

国家电力公司电站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配置、安装和使用若干规定(试行) 为了保证电站锅炉的安全运行,根据《防上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的“防上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力公司系统超高压及亚临界火力发电用汽包锅炉。

2.水位测量系统的配置

2.1新建锅炉汽包应配备2套就地水位表和3套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2套就地水位表中的1套可用电极式水位测量装置替代。在役锅炉汽包可根据现场实际和新建锅炉的配置要求进行相应的配置。

2.2锅炉汽包水位的调节、报警和保护应分别取自3个独立的差压变送器进行逻辑判断后的信号,并且该信号应进行压力、温度修正。

2.3就地水位表可采用玻璃板式、云母板式、牛眼式。

3.水位测量装置的安装

3.1每个水位测量装置都应具有独立的取样孔。不得在同一取样孔上并联多个水位测量装置;以避免相互影响,降低水位测量的可靠性。

3.2水位测量装置安装时,均应以汽包同一端的几何中心线为基准线,采用水准仪精确确定各水位测量装置的安装位置,不应以锅炉平台等物作为参比标准。

3.3安装水位测量装置取样阀门时,应使阀门阀杆处于水平位置。水位测量装置汽侧取样管与水测取样管间可加装连通管。

3.5就地水位表的安装

3.5.1就地水位表的零水位线应比汽包内的零水位线低,降

低的值取决于汽包工作压力。若现役锅炉就地水位表的零水位线

与锅炉汽包内的零水位线相一致,应根据锅炉汽包内工作压力重

新标定就地水位表的零水位线,具体降低值应由锅炉制造厂负责

提供。

3.5.2安装汽水侧取样管时。应保证管道的倾斜度不小于

100:1,对于汽侧取样管应使取样孔侧高,对于水测取洋管。使

取样孔侧低(见图1)。

3.5.3汽水侧取样管、取样阀门和连通管均应良好保温。

3.6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的安装

3.6.1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的平衡容器应为单室平衡容器,即

直径约100mm的球体或球头圆柱体(容积为300-800ml),容器前

汽水侧取样管可有连通管。

3.6.2安装汽水侧取样管时,应保证管道的倾斜度不小于100:

1,对于汽测取样管应使取样孔侧低,对必于水侧取样管应使取样孔

侧高(见图2)。

3.6.3禁止在连通管中段开取样孔作为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的

汽水侧取样点(见图3)。

3.6.4汽水侧取样管、取样阀门和连通管均应良好保温。平衡

容器及容器下部形成参比永柱的管道不得保温。引到差压变送器的两

根管道应平行敷设共同保温。并根据需要采取防冻措施。

汽包水位测量的相关规范

4.水位测量装置的运行和维护

4.1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进行温度修正所选取的参比水柱平均温度应根据现场环境温度确定,并且应定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对修正回路进行设定。

4.2锅炉启动前,应确保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参比水柱的形成。锅炉汽包水位的监视应以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显示值为准。

4.3定期(每班)核对额定汽压下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零水位与就地水位表的零水位,若其偏差过大,应以额定汽压下就地水位表的零水位为基准,校正差压水位测量装置的零水位。

5.锅炉的高、低水位保护

5.1锅炉水位保护未投入,严禁锅炉启动。

5.2锅炉汽包水位保护在锅炉启动前应进行实际传动试验,严禁用信号短接方法进行模拟试验。

5.3锅炉汽包水位保护的设置、整定值和延时值随炉型和汽包内部部件不同而异,具体数值应由锅炉制造厂负责确定,各单位不得自行确定。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电力公司 2000-9-28 发布 ) 8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

8.1 汽包锅炉应至少配置两只彼此独立的就地汽包水位计和两只远传汽包水位计。水位计的配置应采用两种以上工作原理共存的配置方式,以保证在任何运行工况下锅炉汽包水位的正确监视。

8.2 汽包水位计的安装。

8.2.1 取样管应穿过汽包内壁隔层,管口应尽量避开汽包内水汽工况不稳定区(如安全阀排汽口、汽包进水口、下降管口、汽水分离器水槽处等),若不能避开时,应在汽包内取样管口加装稳流装置。

8.2.2 汽包水位计水侧取样管孔位置应低于锅炉汽包水位停炉保护动作值,一般应有足够的裕量。

8.2.3 水位计、水位平衡容器或变送器与汽包连接的取样管,一般应至少有1:100 的斜度,汽侧取样管应向上向汽包方向倾斜,水侧取样管应向下向汽包方面倾斜。

8.2.4 新安装的机组必须核实汽包水位取样孔的位置、结构及水位计平衡容器安装尺寸,均符合要求。

8.2.5 差压式水位计严禁采用将汽水取样管引到一个连通容器(平衡容器),再在平衡容器中段引出差压水位计的汽水侧取样的方法。

8.3 对于过热器出口压力为13.5Mpa 及以上的锅炉,其汽包计应以差压式(带压力修正回路)水位计为基准。汽包水位信号采用三选中值的方式进行优选。

8.3.1 差压水位计(变送器)应采用压力补偿。汽包水位测量应充分考虑平衡容器的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必要时采用补偿措施。

8.3.2 汽包水位测量系统,应采取正确的保温、伴热及防冻措施,以保证汽包测量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正确性。

8.4 汽包就地水位计的零位应以制造厂提供的数据为准,并进行核对、标定。随着锅炉压力的升高,就地水位计指示值愈低于汽包真实水位,表8-1 给出不同压力下就地水位计的正常水位示值和汽包实际零水位的差值△h,仅供参考。

8.5 按规程要求对汽包水位计进行零位校验。当各水位计偏差大于30mm 时,就立即汇报,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当不能保证两种类型水位计正常运行时,必须停炉处理。

8.6 严格按照运行规程及各项制度,对水位计及其测量系统进行检查及维护。机组启动调试时应对汽包水位校正补偿方法进行校对、验证,并进行汽包水位计的热态调整及校核。新机

汽包水位测量的相关规范

验收时应有汽包水位计安装、调试及试运专项报告,列入验收主要项目之一。

8.7 当一套水位测量装置因故障退出运行时,应填写处理故障的工作票,工作票应写明故障原因、处理方案、危险因素预告等注项,一般应在8h 内恢复。若不能完成,应制定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允许延长工期,但最多不能超过24h,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8.8 锅炉高、低水位保护。

8.8.1 锅炉汽包水位高、低保护应采用独立测量的三取二的逻辑判断方式。当有一点因某种原因须退出运行时,应自动转为二取一的逻辑判断方式,并办理审批手续,限期(不宜超过8h)恢复;当有二点因某种原因须退出运行时,应自动转为一取一的逻辑判断方式,应制定相应的安全运行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限期(8h 以内)恢复,如逾期不能恢复,应立即停止锅炉运行。

8.8.2 锅炉汽包水位保护在锅炉启动前和停炉前应进行实际传动校检。用上水方法进行高水位保护试验、用排污门放水的方法进行低水位保护试验,严禁用信号短接方法进行模拟传动替代。

8.8.3 在确认水位保护定值时,应充分考虑因温度不同而造成的实际水位与水位计(变送器)中水位差值的影响。

8.8.4 锅炉水位保护的停退,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8.8.5 汽包锅炉水位保护是锅炉启动的必备条件之一,水位保护不完整严禁启动。

8.9 对于控制循环汽包锅炉,炉水循环泵差压保护采取二取二方式时。当有一点故障退出运行时,应自动转为一取一的逻辑判断方式,并办理审批手续,限期恢复(不宜超过8h)。当二点故障超过4h 时,应立即停止该炉水循环泵的运行。

8.10 当在运行中无法判断汽包确实水位时,应紧急停炉。

8.11 高压加热器保护装置及旁路系统应正常投入,并按规程进行试验,保证其动作可靠。当因某种原因需退出高压加热器保护装置时,应制定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并限期恢复。

8.12 给水系统中各备用设备应处于正常备用状态,按规程定期切换。当失去备用时,应制定安全运行措施,限期恢复投入备用。

8.13 建立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维修和设备缺陷档案,对各类设备缺陷进行定期分析,找出原因及处理对策,并实施消缺。

8.14 运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值班纪律,监盘思想集中,经常分析各运行参数的变化,调整要及时,准确判断及处理事故。不断加强运行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事故判断能力及操作技能。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中9.3.3

汽、水连接管接出位置与引出方式不应影响汽包水位的正确指示,能正确反映汽包的真实水位。

“汽包连结管内径不应小于25mm,当管长大于500mm或管弯曲时,其内径应不小于50mm,以防形成虚假水位。现场安装位置不能满足规程规定时,应将汽水引出管径改为内径不小于50mm的管道。”

9.2.3压力表选用和校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压力表装用前应作校验,并在刻度盘上划出明显的标记,指示该测点允许的最高工作压力;

b)工作压力小于2.45Mpa时,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

c)工作压力等于成大于2.45Mpa时,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级;

d)压力表盘面刻度极限值为正常指示值的1.5~2.0倍;

e)压力表刻度应考虑传压管液柱高度的修正;

f)压力表校验工作应结合大、小修进行,校验后铅封;

g)弹簧管压力表应有存水弯管,存水弯管内径不应小于10mm,压力表与弯管之间应装

汽包水位测量的相关规范

有阀门或旋塞。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

4.5.9“平衡容器至差压变送仪表的正、负压管应水平引出400mm后再向下 并列敷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1t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