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加减法(1)

更新时间:2024-06-20 23:49: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数学组 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教科书p59-60页:例1,想内 容 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出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口算: 15+4 8+9 20+3 7+16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出示例1的情境图。学校跳绳比赛活动,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 二、交流共享 明确问题:“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28下”是什么意思?分别怎样列式?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提问: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在此基础上,在指名说说,并适当加以点评。对于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板书。 引导学生总结两道算式的共同点,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交流中小结: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 三、反馈检测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的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 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复备: 课型 新授课 上课 时间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数学组 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第2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的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 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集体订正。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五、课堂作业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数学组 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教科书p61-62页:例2,想内 容 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其口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问实际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成果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出退位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结果。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口算。 24+45 12+75 36+18 20—7 24+49 15+75 55+18 50—20 说说“36+18和20—7”的口算方法。 2.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 23+52 35+14 69+13 54+17 说说估算方法。 二、交流共享 教学例2. 出示教材情境图: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们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退位的)56—24 (退位的)56—27 这节课我们研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 你能口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到小组里说说自己口算的方法,再听别人的算法。 全班交流。重点放在退位减上,多让学生说一说。 比较:上面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都可以先用被减数减减数十位上的数,再减个位上的数,也都可以先减个位上的数,再减十位上的数,还可以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分别相减,然后把两次减得的差合起来,?? 不同点:第一题是不退位减,第二题是退位减,特别是用第二种方法计算退位减时,要从被除数十位上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再减,?? 复备: 课型 新授课 上课 时间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数学组 小结:同学们通过合作得出了好几种不同的算法,也通过比较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电脑出示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 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2题让学生体会退位与不退位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 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教材上提出了什么要求。 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再通过计算,检验估算的情况。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五、课堂作业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数学组 课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教科书p63-64页:例3,想想内 容 做做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2.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说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领悟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思路。 教学难点:体会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用前面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实际问题。 二、交流共享 教学例3. 大家知道乘车的时候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出示例3情境图。 学生看图,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知道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吗?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汇报讨论结果: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或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列式。 小结:我们可以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也可以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大家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34+18—15或34—15+18. 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解答正确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检查?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读题,小组交流想法,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并填空。 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线段图,可以先算出,一共运来多少袋水泥?再减去用去的。 学生列式计算。 订正交流。 复备: 课型 新授课 上课 时间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数学组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情境图。提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可以怎样解答?请同学板演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120—60是什么意思,再加80什么意思,还可以怎样列式?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表格。表格告诉我们什么?(丁丁的班级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会游泳的32人,会溜冰的29人。) 提问: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实际问题,知道了增加就加,减少就减。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数学组 课题:练习六(1) 教学内 容 教科书p65页:练习六1—6。 课型 练习课 上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弄清口算时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以及加与减在方法上的异同。 2.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在交流和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领悟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思路。 教学难点:体会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投影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练习六第1题) 指名口算。 先比较前面两组每组上下两题的区别和联系。再比较前面两组每行左右两题的区别和联系。 2.揭示课题。 板书:练习六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2题。 同桌两人合作练习。 2.完成“练习六”第3题。 先明确题目要求,再交流估算方法。 在教材上用“Ο”圈出得数比50小的算式,用“□”圈出得数比50大的算式。 3.完成“练习六”第4题。 让学生直接写得数。 注意速度。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5题。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下车15人”“上车11人”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 复备: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数学组 2.完成“练习六”第6题。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用这一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数学组 课题:练习六(2) 教学内 容 教科书p66页:练习六7—13。 课型 练习课 上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提高提足的对比,进一步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 2.能正确地进行相关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和减。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和减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投影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这节课老师想知道大家计算的熟练程度,你准备好了吗? 出示课题:练习六 完成“练习六”第7题。 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地1小题,再算第2.3小题。 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 让学生说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8题。 对比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怎样变化的。减数不变,被减数变大,差又是怎样变化的。) 2.完成“练习六”第9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六”第10题。 学生读题,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求什么? 学生口答。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11题。 说说原有、卖出、还剩的之间的关系。 学生各自填表。 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六”第12题。 复备: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数学组 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说说解题过程。 3.完成“练习六”第13题。 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 独立解答。 交流并订正。 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四、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整十数、整百数加减的口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数学组 课题:练习六(3) 教学教科书p66页:练习六14—内 容 1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熟练地进行相关计算。 3.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熟练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难点:熟练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投影 教学过程: 二、知识再现 1.提问:我们前面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自己举例吗? 2.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这些知识。 板书:练习六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14题。 学生独立口算,校正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说说同一组三道题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2.完成“练习六”第15题。 学生根据加法、减法的关系填表,做完后交流。 3.完成“练习六”第16题。 学生完成在教材上,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教师评价时,表扬做得对、做得快的同学。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1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六”第18题。 看线段图,我们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指名学生口答。 3.完成“练习六”第19题。 根据条件,你能提出问题解答吗? 学生解答。 4.动脑筋想一想,完成教材第67页的“思考题”。 复备: 课型 练习课 上课 时间 扬中市兴隆中心小学数学组 四、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0j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