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3-03-15 16: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大量文献,将目前国内外对于PPP项目风险分担的研究归纳总结,并从PPP的概念界定、风险分担原则和风险分担框架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得出目前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即风险分担的研究主体主要集中在政府和私人两个部门,对于风险分担的研究过程主要集中在初步分配和全面分配阶段,从而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PPP,风险分担,综述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A Literature Review of PPP Project Risk

Allocatio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d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duction of risk allocation of 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 by means of sorting and analyzing lots of literatures. We expounded PPP’s concept, risk allocation principle and risk allocation framework, etc. and came to a conclusion on its status and the lack of research——Risk allocation research subject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two departments, and only initial allocation and overall allocation phase were mainly researched. And then we pointed out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Key words: PPP, risk allocation, literature review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引言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作为一种融合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有效方式,在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自1995年实施第一个由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的BOT试点项目以来,PPP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同时给了PPP项目新的发展空间。风险分担作为PPP项目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已经被国内外学者予以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1章 概念界定

1.1 PPP项目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这一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被提出,泛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营部门建立伙伴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方式。PPP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PPP即是期字面意思,―公私合伙制‖;而狭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TOT、DBFO等多种模式。我们这里提到的PPP主要是指狭义的PPP。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的文章中将PPP与BOT(这里只是拿BOT举例子,也有可能是其它模式如BT,BOOT等)对立起来。例如孙慧[1]在分析新建高速公路的定价与项目最优股权结构问题时,将PPP和BOT定义为两种融资模式。这种情况强调的是PPP中政府的参与程度。

1.2 风险分担的双重含义

风险分担(Risk Sharing / Risk Allocation),有时也称为风险分配,指的是由于项目的各种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在项目参与者之间的划分过程。它具有这样的双重含义:

某一风险明确的、独立的归属,即某一风险由公私双方中的一方全部承担; 某一风险没有明确的归属,由公司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在公私双方之间分摊的比例视情况而定[2]。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第2章 PPP风险识别

2.1 风险识别的意义

风险识别作为风险分担的基础,其全面正确识别,整体把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因素是接下来揭示风险,制定相应风险应对策略,确保项目各方获得合理收益和良好关系的先决条件和有力保证。有效的风险识别依赖切实可行的风险识别方法。本文总结出国内外各类期刊论文中使用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类:

2.2 风险识别的方法

有效的风险识别依赖切实可行的风险识别方法。本文总结出国内外各类期刊论文中使用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类:

2.2.1 定性分析法

(1)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风险分类后进行识别。例如,学者Li Bing[3]将风险按照其水平程度划分为宏观程度风险、中观程度风险和微观程度风险。其它还有按照风险的分布范围;风险的可控程度;项目发展顺序;风险的作用部位以及风险因素的来源等进行划分。详见表1

[4]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2)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法。WBS是一种结构分解的工具,为分级的树形结构。它划分为不同的小单元,对每个构成单元进行风险分析,从而找出其对应的风险因素。具体分解模式为:

1.识别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 2.分析可交付成果的特点。 3.确定可交付成果的构成要素。 4.检查项目是否正确分解。

(3)故障树分析法。最初由美国贝尔研究所用于导弹控制系统的设计上, 后来逐渐运用到其他领域。这种方法通过对系统故障原因的逐层分解并分析故障原因的逻辑关系从而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李建平等[5]利用此种方法对影响工程质量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

此外常见的定性分析法还包括风险列表法、流程图法等。

2.2.2 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大体可分为两种:个别案例分析和大量案例统计。杜晓君等[6]

以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失败案例为样本构建风险体系,采用的就是个别案例的分析。王守清(1999)[7]在调查过40个参与过中国BOT项目的人员后,得出中国BOT项目的关键风险,采用的就是大量案例统计的方法。

2.2.3 数学模型法

数学模型法包括人工神经网络、结构方程模型等。?乌云娜等[8]用ISM-HHM

(解析结构等级全息建模方法)方法进行PPP项目风险识别。Effah Ernest Ameyaw 等[9]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评估了发展中国家一些采用PPP模式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的风险因素和风险等级。该类方法相对复杂,因此在实际中的应用比较少。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第3章 PPP风险分担原则

风险分担的原则是指开展这一工作所应遵循的准则或标准,通常是一些定性的描述。PPP风险分担的原则需要实现这两个作用:其一, 风险分配的结果可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 降低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以及风险管理成本, 使PPP 项目对各方都具有吸引力; 其二, 在PPP项目生命周期内, 分配的结果有利于培养各方的理性和谨慎的行为, 并为项目的成功而有效地工作[10]。何伯森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他眼中的原则:哪一方能够最好的控制该风险且能产生最大的整体效益,则将该风险分配给谁[11];刘新平、王守清认为风险分担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即由对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控制相应的风险;承担的风险程度与所得回报相匹配;承担的风险要有上限[12];张水波等[13]表示风险分担没有绝对的原则,而是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划分,其基本原则包括:

? 恶意行为或渎职方负责; ? 保险购买方承担;

? 最大收益者承担(―责利‖对等); ? 预见和控制力强者承担; ? 直接受害者承担。

本文将风险分担的原则总结为以下四点:

3.1 风险收益对等原则

这一原则以―责利对等‖为宗旨,由在风险活动中获利最大的一方来承担最大

的风险。不恰当的收益分配会使激励机制缺失[14],因此风险收益对等尤为重要。但是需要注意,无论何时要激励对风险相对规避的私人合作方承担风险,他们将会要求较高的补偿作为风险溢价[15]。

3.2 有效控制原则

有效控制原则要求将风险分配给能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一方,即风险

分担应与各参与方的控制力相匹配,主要表现在财务能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方面[16], Loosemore M等也提出了风险承担者对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风险控制能力[17]。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3.3 风险上限原则

由于风险的不可预估性,当风险发生时,私人部门可能会承受自身无法承受的损失。因此业内普遍承认私人部门承受的风险应有其上限[11],邓小鹏等[18]表示,项目参与方所能承担风险上限与其承担该风险的财务能力、承担项目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等因素相关。Lam等也提出风险承担方获取的风险溢价是否合理和可以接受[19]。

3.4 动态原则

PPP项目的持续期一般较长,影响因素复杂多变,风险的类别和大小也会随

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因此,当项目内外部条件变化时,公私双方需要重新分担风险,以确保PPP项目的顺利进行。王守清2014年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要视―签订动态合同‖为关键原则。

第4章 PPP风险分担的框架和方法

4.1 风险分担的框架

在风险因素被识别出之后,一般会建立一个风险分担的框架,然后按照一定

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担。这个框架可以理解为风险分担的思路。图1和图2是两个风险分担框架的举例。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图1 [13]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图2 [20]

4.2 风险分担的阶段

一般按照风险分担的框架可以将风险分担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从阅读的文献看总共出现过两种划分方式:一是划分为初次分配和全面分配两个阶段。其中,初次分配对应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全面分配对应的是项目的投标与谈判阶段。这样分配相对不够完善,根据阅读文献的情况,只有严玲等[21]采用了这样的分配方法;二是划分为初次分配、全面分配、跟踪和再分配三个阶段。这种分配方式相对完善,也是目前学者们主流的看法。例如柯永建等[22]将其划分为准备阶段、招投标阶段、合同组织阶段、融资阶段、建造阶段、经营和移交阶段。杨秋波等[20]划分为初始风险分配、谈判分配、风险的跟踪和再分配。

4.3 风险分担的方法

本文根据所阅读的文献,将风险分的方法主要分为四点: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4.3.1 统计分析法

这里的统计分析法和风险识别中所用的统计分析法的分类理念大体相同,同样细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对大量风险分担方案统计分析得出具有共识的一般方案[23]。例如Jui-Sheng Chou,Dinar [24]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跨国合作的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情况;二是通过分析较少量的类似案例得出分担方案。

4.3.2 风险分配矩阵法

风险分配矩阵法包括政府完全承担、私人完全或双方共同承担三种可能结果。

Li Bing 等[25]通过问卷调查及对所获取数据的统计,得出英国PPP/PFI 项目风险分配矩阵。此外,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政府发布的风险分担指南即风险分配矩阵形式[2]。不过有学者指出,风险矩阵评估方法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但并没有进行具体深入的说明。所阅读文献中也没有其它学者对此方面进行过研究。

4.3.3 数学模型法

数学模型法包括博弈论的方法、模糊数学等。其中博弈论的方法运用的情况最多。例如何涛、赵国杰[26]基于随机合作博弈理论, 构建了政府与私人集团的最优合作博弈模型;朱向东等[27]建立了基于项目所有者、项目公司和项目关联方三方的风险完全由单方承担的博弈模型;李林等[28]建立参与方地位非对称条件下PPP项目风险分配的博弈模型。至于模糊数学法,有Munzia Carbonara等采用蒙塔卡罗分析方法,建立随机变量统计分布图确定比例[29];Xiao-hua Jin结合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建立高精度多元线性回归方程[30]。

4.3.4 期权法

期权作为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早在十八世纪后期就于美国和欧洲市场出现。而在项目融资中经常运用的实物期权这一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作为一种分担项目风险的方法,受到了学者们广泛的重视。杨春鹏[31]表示来更好有效地处理项目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帮助投资者在高风险项目做出正确的决策;王守清[32]指出他―提供了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随时将方案优化的可能性‖。期权法在PPP项目中的特许定价过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第5章 未来展望

5.1 风险分担主体由单方向多方发展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我们发现传统意义上的PPP项目参与主体抽象为政府和私人两个部门,风险分担模型多以这两个主体为研究对象[19],而对于与项目相关的第三方的分析较少。因此,我们预测未来关于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将由单方(这里指公私双方)向多方(不只是公私双方)发展。而这里的多方不仅包括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时也包括所建设项目的最终使用者,也就是人民群众。目前发现的比较好的例子有:葛果,侯懿[33]通过建立基于三方的动态博弈风险分担模型来研究PPP项目的风险在政府部门、银行(团)和承建商三者之间的分配情况;朱向东等[27]建立了基于三方的风险完全由单方承担的博弈模型。

5.2 风险分担阶段由初分配向再分配发展

在本文的第五章中提到目前业界学者关于风险分析框架所达成的共识,即将其划分为风险的初步分配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全面分配阶段(投标与谈判阶段)、风险再分配阶段[12][22]。但多数研究集中在前两个阶段,少数对于后一阶段也只是略有提及,研究较浅。因此未来将加强对风险的跟踪和再分配的研究,这同时也是对―动态原则‖的强调,是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的过程。

第6章 结语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的整理与分析,界定了与PPP风险分担的相关概念,总结了主要的风险分担原则、识别和分担的方法,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中的不足预计未来的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方向,即风险分担主体由单方向多方发展和风险分担阶段由初分配向再分配发展,强调其中的―动态原则‖,对未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参考文献

[1] 孙慧. PPP模式下高速公路项目最优股权结构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11,25(1):154~157

[2] 杜亚灵,尹贻林.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评述[J]. 建筑经济,2011(9):29~34 [3] Li Bing. Risk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 [D]. Communication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2007.1(6):15-20 [4]聂凌毅,邓隆添. 公私合作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识别研究[J].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10

[5]李建平, 余建星. 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在工程质量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 水利水电技术,2008,39(2)

6]杜晓君,刘赫. 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关键风险的识别研究[J]. 管理评论,2012,24(4):18~27

[7]Wang S Q, Tiong R L K, Ting S K, etc.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litical risks in China's BOT projects[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00,126(3):242-250.

[9]Effah Ernest Ameyaw, Albert P.C. Chan.Evaluation and ranking of risk factors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water supply projec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sing fuzzy syntheticevaluation approach[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5(24):5102-5116 [10]Ronsen, Oddvar S. Requirements of successful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risk allocation between the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seminar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PPP) - global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s in Russia, Moscow, 2005

[11]何伯森, 万彩芸. BOT项目的风险分担与合同管理[J]. 中国港湾建设,2001(5):63~66 [12]刘新平,王守清. 试论PPP项目的风险分配原则和框架[J]. 建筑经济,2006(2):59~63 [13]张水波,何伯森.工程项目合同双方风险分担问题的探讨[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5(3):257~261

[14]包建华,方世建. 城市公共工程公私合作项目绩效审计创新模式研究[J]. 城市经济,2012,19(10):31~36

[15] Li, B., Akintoye, A., Edwards, P.J., et al. The allocation of risk in PPP/PFI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U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5b, 23(1)

[16]高华,齐浩、朱俊文,轨道交通BT 项目风险分担研究,土木工程学报[J],2015.(3) [17] Loosemore M, Raftery J, Reilly C, etal.Risk management in projects[M].Taylor & Francis,2005

[18]邓小鹏,李启明,汪文雄,李枚.PPP模式风险分担原则综述及运用[J].建筑经济,2008,(9) [19] Lam K C,Wang D,Lee T K,et al. Modeling Risk Allocation Decision in Construction Contrac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7,25(5)

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综述(第八小组)

[20]杨秋波,侯晓文. PPP模式风险分担框架的改进研究[J]. 项目管理技术,2008,6(8):13~17

[21]严玲,赵华. 项目所有权配置下代建项目风险分担机制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1(1):121~125

[22]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 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J]. 建筑经济,2008(4):31~35 [23]Yonhjian Ke ,ShouQing Wang ,Albert P.C.Chan ,Patricky T.I.Lam.2009. Preferred risk allocation in china’s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 projects. ScienceDirect.28(2010)482-492 [24] Jui-Sheng Chou,Dinar Pramudawardhani.Cross-country comparisons of key drivers,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and risk allocation for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33 (2015) 1136–1150

[25] Li Bing, A. Akintoye,P.J. Edwards,C. Hardcastle. The allocation of risk in PPP/PFI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UK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5,23(1):25-35.

[26]何涛, 赵国杰. 基于随机合作博弈模型的PPP项目风险分担[J]. 系统工程,2011,29(4):88~92

[27]朱向东,肖翔,征娜.基于三方博弈模型的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分担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42 (2) :98-01

[28]李林,刘志华,章昆昌. 参与方地位非对称条件下PPP项目风险分配的博弈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8):1940~1948

[29 Nunzia Carbonara, Nicola Costantino, Robeta Pellegrino.2014.Concession period for PPPS A win–win model for A fair risk sharing. ScienceDirect. 32 (2014),3223-3232 [30]Xiao-hua jin.2011.Model for efficient risk allocation in privately financed public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using neuro-fuzzy techniques .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37(11): 1003-1014

[31]杨春鹏. 实物期权及其应用[M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2]梁伟,王守清. 实物期权在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决策中的应用[J]. 2012,26(2)23~27 [33]葛果,侯懿.基于风险偏好的ppp项目风险分担的三方博弈模型.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06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