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4章种群和群落必修3

更新时间:2024-06-18 17: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种群和群落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选择题

1.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稳定、波动和下降等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 C.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

D.当一种生物迁入到新的环境后,其数量的增长一定会呈“S”型曲线

2.下图表示某种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CD段兔群不存在生存斗争 D.DE段兔群的增长速率几乎为0

3.(2016年湖南衡阳一模)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某田鼠种群中,雌雄比例约为1∶1

B.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某池塘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含有150多种生物

4.下图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t1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t2时种群个体的数量与在t0时种群个体的数量相等

1

B.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N D.在t1~t2时,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6.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

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

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 mm×2 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

5

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 M×10个 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7.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 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

8.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mL 起始酵母菌数/10个 3Ⅰ 10 10 Ⅱ 5 5 Ⅲ 10 5 Ⅳ 5 10 A.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的时间Ⅳ=Ⅰ>Ⅱ=Ⅲ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9.甲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乙图为某地区30年内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甲图所示,鹰与蛇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B.甲图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用于自身呼吸和流到鼠和兔 C.乙图所示,种群数量的减少只发生在第8~15年间 D.乙图中第1~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10.对笠螺多个种群的调查,发现其体长、种群生物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A.a点个体平均生物量比b点少

B.随着种群密度增加,笠螺体长逐渐减小 C.种群密度低于a点时,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 D.笠螺种群生物量和体长呈正相关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非选择题

11.请回答下列与种群特征有关的问题。

(1)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______。若选取5个样方,种群密度分别是

2

每平方米N1、N2、N3、N4、N5(株),则该植物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株/m。

(2)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下表所示。 等级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高度/cm h≤10 10<h≤30 30<h≤100 100<h≤300 h>300 数量/株 120 62 32 16 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______。

12.(2013年重庆卷节选)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上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

3

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__;c 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__________。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一、选择题

1.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某地区将天然林全部砍伐烧毁,大量单一种植巨尾桉,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天然林替换成巨尾桉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

C.在巨尾桉林中混种其他林木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环境 D.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2.(2016年贵州贵阳一模)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两个层次,下列研究某原始森林的种群和群落所涉及的问题中,不属于群落水平研究范畴的是( ) A.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B.单位面积印度榕树的数量多少 C.各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 D.哪些种群在数量上占有优势

3.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土层/cm 0~5 5~10 10~15 物种数 11 4 3 个体总数 79 20 13 A.表中的信息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无关 C.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

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

4.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⑤→①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 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5.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4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6.(2014年江苏卷)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7.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发生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幅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8.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生存和繁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9.(2015年吉林长春一模)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会杂草丛生,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

5

各种灌木繁茂起来,最后演变成一片森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0.在某一生态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变化如下图所示,依据图中的数据推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样长期下去会使各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A物种种群大小受B物种种群控制,但B物种种群变化不受A物种种群大小的影响 C.A物种(或B物种)种群大小呈现波动现象除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迁入和迁出的因素影响

D.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非选择题 11.棉蚜虫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相关问题。 调查日期(月-日) 棉蚜数量(只/株) 6-10 0.42 6-15 4.79 6-20 41.58 6-25 261.73 6-30 7-5 7-10 7-15 7-20 1 1 2 2 2 181.94 976.96 175.63 171.46 173.23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在_________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部分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6

各种灌木繁茂起来,最后演变成一片森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0.在某一生态自然保护区中,A物种与B物种的种群变化如下图所示,依据图中的数据推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这样长期下去会使各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A物种种群大小受B物种种群控制,但B物种种群变化不受A物种种群大小的影响 C.A物种(或B物种)种群大小呈现波动现象除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迁入和迁出的因素影响

D.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斗争 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非选择题 11.棉蚜虫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相关问题。 调查日期(月-日) 棉蚜数量(只/株) 6-10 0.42 6-15 4.79 6-20 41.58 6-25 261.73 6-30 7-5 7-10 7-15 7-20 1 1 2 2 2 181.94 976.96 175.63 171.46 173.23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_______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在_________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部分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zq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