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 简答

更新时间:2023-10-13 08: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绪论

1.文化传统具有哪些特点?

答:文化传统是贯彻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其特点是,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时的产物,又是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通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2.“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是什么?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人类文化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人类文化学是以研究全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普遍规律为目的的。而中国文化概念虽然也要涉及一部分全人类文化的普遍规律,但它立足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和阐释。

4.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当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目的是不是;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

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结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5.简述中国古代利用自多大的一些失误。 答: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

(1)土地的过当开垦,收到一时之效,但造成了土地的沙化。 (2)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给北方造成了水土流失等灾难性的严重后果。

6.简述宋元时期大运河沿河中小城市的兴起。

答:随着沟通南北东西大运河体系的开通,沿海河兴起了一系列大小城市,如宋代首都开封、扬州等。元朝京杭大运河沿河岸通州、临清、济宁、淮安、高邮等志是以水运之便出现的较为繁荣的城市。

7.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几大基本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

答: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这四个地区是:“山西(即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一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

8.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大成就是什么?它体现出劳动人民的

什么精神?

答:土地的开垦、水利的兴修、运河的开凿,是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大成就。它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和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体现。

9.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有哪些?

答: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主要有:(1)窕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

(2)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渔网,以保护鱼类繁殖。而一些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都是安排在秋冬季节进行,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

(3)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滥砍滥伐的危害。

(4)皇家大量修建大规模的园囿和灵寝,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当的作用。

(5)由政府提但是和领导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

(6)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10.夏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答: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遵命”、“近人”“而”“远鬼神”。

11.商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答:商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尊神”、“事鬼”、“先鬼后礼”。 12.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上,在众多的林立的人群中,敉平了他们各自的族性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1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入世的观点。

14.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

15.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后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韩非子,他主张“法”、“术”、“势”结合在一起使用,成为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16.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

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倾向。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17.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18.春秋战国时期名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名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具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19.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答:(1)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家财在多少万以上的郡国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到长安附近的皇陵地区。

(2)任用酷吏,穷治那些地方的豪侠。

(3)“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了丞相的权力。

20.汉代士大夫阶层的作用是什么?

答:在他们身上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所以,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21.简述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布状况。

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第二,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第三,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61.中国古化关于知行关系方面主要有哪几种说法?其代表人物各是谁?

答:中国古代关于知行关系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知易行难”说,提出者为《尚书.说命上》; (2)“知轻行重”说,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荀子;

(3)“知先行后”说,提出者为宋代程颐,朱熹继承了这一主张; (4)“知行合一”说,代表人物为王阳明; (5)“行先知后”说,提出者为明清之际的王夫之。 62.中国古代原始宗教育有什么社会作用?

答: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有: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消费品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

63.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于:大乘佛教强调普度众生,认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利、利他并重,是“菩萨”之道;小乘佛教则是指坚持“四谛”等原有教义、重于自我解脱的教派。

64.佛教是什么时候正式传入中国的?是怎样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的?

答: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正式传入中国的。

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受中国经济、政消费品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代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环节有: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观念上迎合儒学;在魏晋时,佛教由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唐宋之际,佛、道、儒三教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大体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三教并行的趋势又推动了三教在思想上的合流,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65.孔子的伦理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其核心是什么?

答: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秋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

66.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 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 (1)仁爱孝悌; (2)重义轻利; (3)谦和礼让; (4)真诚有信;

67.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2)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 (3)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68.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把“明德”发扬光大,使自己始终保持向善之心;要求人们将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要求人们不懈地提高自身修养,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69.《大学》提出的教育的八个步骤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大学》提出的教育的八个步骤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就是八个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程序。其中,“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修身”是中心环节、关键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70.中国古典舞蹈有什么特点?

答: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三个特点,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71.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有: (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

(2)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 (3)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72.中国古代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答: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有:

(1)以木结构为主,这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 (2)左右对称; (3)具有强烈的人文性。

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73.文字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其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语言的产生,一个是人类已具有制造工具的能力。

74.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确立这样一个基本点?

答: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是因为民族语言是民族特征之一,民族语言问题是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民族国家里,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75.汉语有哪些特点? 答:汉语的特点有:

(1)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

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

(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 (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76.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进行思考和论争的成绩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20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进行思考和论争的成绩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重新评价汉字;第二,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77.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有什么风格特点? 答: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是:

(1)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2)传统的语言文安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

(3)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78.语言文字与民俗的关系,突出地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答:语言文字与民俗的关系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各民族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文字无疑是民俗传承的工具;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文字本身又是重要的民俗事象,各个民族都会利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形成一定的民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z4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