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更新时间:2024-06-30 20: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专业

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西南交通大学 二〇一一年三月

目录

(一)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目标 .................. 1 (二)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培养模式 ................................ 1 (三)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制与授予学位 .......... 2 (四)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毕业标准 ................ 2 (五)建筑学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 2 (六)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现矩阵 ................ 9 (七)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14 (八)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教学要求 ....................... 15 (九)建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 19

(一)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并熟练运用建筑学学科的专业理论、设计原理和相关技能,获得建筑师的职业技能训练,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组织协调、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业务熟悉、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培养模式

建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以本硕连读为主渠道,将本科和硕士培养打通,进行卓越建筑师培养。研究生阶段,进一步加强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强化设计研究型教育。2.5年包括1年理论知识、科研素养的培养, 1.5年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科研能力等的综合培养,包括职业实践环节、学位论文(设计)研究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1年(理论学习与科研素养的培养):根据建筑设计工程实践研究能力培养的需要,重点进行相关理论、设计实践方法、设计研究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掌握分析建筑设计问题和解决建筑设计问题的基本方法,同时采取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发展最新动态,保持思维活跃和理念先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0.5年(综合职业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进入具有建筑设计甲级资质机构或国外相同资质水平的建筑设计事务所进行半年实习,参与设计机构的复杂、重大工程设计项目,开展设计实践与工程研究工作。熟悉建筑设计的工作过程、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了解建筑设计前期、方案、协调各工种、汇报修改、定案、施工图以及设计实施等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与其他工种协调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密切关注工程设计实践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关键问题,为学位论文(设计)的选题做好准备和铺垫。

1年(创新实践与科研能力培养)结合工程设计实践中发现的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关键问题开展学术研究,撰写毕业论文,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建筑设计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

1

(三)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制与授予学位

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采取“4+2.5”培养模式,学制共计6.5年,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毕业授予建筑学硕士学位。

(四)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毕业标准

修完培养计划规定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实践环节等,考核合格,德、智、体达到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第一外国语考试通过并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要求。完成硕士学位论文(设计),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表明已熟练地掌握建筑学领域的专业理论、设计原理和相关技能,具有独立从事建筑学领域的设计、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等专业技术能力。

建筑学毕业生就业:能在各类建筑、规划设计单位从事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城市设计及建筑科研工作,也可到高等学校、相关政府部门、开发建设单位从事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管理、建筑工程策划及建设项目开发等工作。。

(五)建筑学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

1 人文修养、技术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1.1 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

1.1.1思想品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思想健康、品行良好,具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1.2人文与社会科学: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知识、艺术修养,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进取精神。

1.1.3外语及计算机基础:具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应用外语和计算机进行资料收集和专业学习,具有良好的对外交流和沟通能力。

1.2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

1.2.1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掌握建筑创作的原则与方法;

1.2.2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理论:熟悉城市设计理论与研究方法,熟悉现代城市规划有关理论与知识;

1.2.3建筑设计过程与方法:熟悉并掌握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基本方法。

2

1.3建筑设计相关知识

1.3.1建筑理论:熟悉当代主要建筑理论流派、主流建筑观点、代表人物与著名作品等。

1.3.2建筑与行为:深入理解场所与环境心理知识,能够正确处理建筑场所、环境与人的行为关系。

1.3.3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深入学习并掌握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关系,掌握建筑与环境整体协调的设计原则。

1.3.4建筑经济与法规:熟悉建筑的工程经济知识和相关建设法规要求,了解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以及从工程立项到设计施工的全过程。

1.4建筑技术知识

1.4.1建筑结构:能够运用建筑结构理论合理进行建筑结构选型、处理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协调问题。

1.4.2建筑技术:掌握建筑物理与环境等因素对建筑设计要求,能够熟练运用解决建筑设计相关问题。

1.4.3建筑材料与构造:能够熟练运用建筑材料与构造原理知识合理解决建筑设计相关问题。

1.4.4建筑的安全性:熟悉建筑防火、消防、稳固等有关理论和规范要求,能熟练运用解决建筑设计有关问题。

1.5建筑师执业知识

1.5.1熟悉注册建筑师制度及建筑师职业道德 1.5.2了解建筑师从业的有关法律、条令和规定。 1.5.3了解建筑工程设计程序与审批制度 1.5.4熟悉建筑工程设计前期工作 2 工程实践与设计研究能力 2.1 工程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能力 2.1.1建筑设计问题认识与捕捉: ◇问题特征及对设计影响的评估 ◇进行设计问题分类与成因探究 ◇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3

(六)、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现矩阵

硕士阶段 能力 1 人文修养、技术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1.1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 1.1.1思想品德 1.1.2人文与社会科学 1.1.3外语及计算机 1.2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 1.2.1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 1.2.2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理论 1.2.3建筑设计过程与方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 第一外国语、专业外语、硕士计算机选修课程等 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创作理论、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等。 居住区环境规划理论、城市设计研究等 建筑前期策划、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绿色建筑学、现代建筑理论与流派、建筑美学等 场所精神理论、居住区环境规划理论等 居住区环境规划理论、城市设计研究等 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等 绿色建筑学、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相关建筑技术科学领域选修课程等。 建筑策划、建筑设计实践、建筑设实现(课程名称) 1.3建筑设计相关知识 1.3.1建筑相关理论 1.3.2建筑与行为 1.3.3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 1.3.4建筑经济与法规 1.4建筑技术知识 1.4.1建筑结构 1.4.2建筑技术 1.4.3建筑材料与构造 1.4.4建筑的安全性 1.5建筑师执业知识 1.5.1熟悉注册建筑师制度及建筑师职业道德注册9

硕士阶段 能力 建筑师制度及建筑师职业道德 1.5.2了解建筑师从业的有关法律、条令和规定 1.5.3了解建筑工程设计程序与审批制度 1.5.4熟悉建筑工程设计前期工作 2 工程实践与设计研究能力 2.1 工程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能力 2.1.1建筑设计问题认识与捕捉 2.1.2 建立设计问题分析模型 2.1.3多元方案的分析与比较选择 2.1.4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2.2 工程设计实践的技能与方法 2.2.1掌握相关建筑设计资料收集的途径与方法 2.2.2合理制定中等复杂程度实际工程建筑设计工作计划 2.2.3掌握建筑设计过程与方法 2.2.4建筑设计方案制定与改进 2.2.5建筑设计实施计划 2.3建筑设计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2.3.1 创新思维培养 2.3.2创造能力培养 2.4 具备建筑设计研究能力 2.4.1 能够分析发现建筑设计相关问题 2.4.2能够运用先进的理论、技术与理念研究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 2.4.3能够运用先进的理论、技术与理念提出解决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措施与方法 2.4.4 具备建筑设计研究的革新和创造能力 2.4.5通过建筑设计个例研究能够进行理论上的系统研究与提炼 2.5 具备建筑学领域新技术、新理念的追踪能力 2.5.1 能够积极收集、分析建筑学领域最新技术、观念和理论动向 2.5.2 能够对新技术、新观念进行合理梳理、归纳,掌握其精髓 2.5.3 能够在建筑设计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借鉴和吸10

实现(课程名称) 计Ⅰ、建筑设计Ⅱ以及相关选修课程等。 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建筑策划、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等 建筑美学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等,以及参加专业竞赛、学科竞赛等 相关理论学习以及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1、教学内容注意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发展动向; 2、广泛开展前沿性学术讲座; 3、坚持对外交流与开放办学,保持教学理念的先进性。 硕士阶段 能力 收利用先进思想、技术和理念 2.5.4 具有国际化建筑师视野 实现(课程名称) 4、学生赴境外高校短期学习、参加国际竞赛活动、国际性学术会议、国外驻中国的设计机构进行建筑设计实习等; 5、邀请境外学者、知名建筑师来校讲学、授课。 3 进行项目管理及工程设计实施 3.1 工程思想、工程标准及相关法律意识 3.1.1 建立建筑设计工程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观念 3.1.2 熟悉建筑设计工程技术标准及建筑设计实施程序 3.1.3 进一步培养建筑设计相关法律、法规意识 3.2 熟悉建筑设计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与手段 3.2.1掌握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方法 3.2.2法掌握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基本方法 3.2.3掌握建筑项目的工程监理的有关知识 3.2.4熟悉建筑设计工程实施的团队构成与管理模式 3.3 具备良好的应对突发事件及危机处理的能力 3.3.1 了解建筑设计方案及实施的危机产生的可能途径 3.3.2熟悉建筑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各类可能危机的应对措施与方法 3.3.3具备危机处理的能力 3.4 具备建筑设计实施进度控制与评估能力 3.4.1 了解影响建筑设计实施进度的主要因素 3.4.2 掌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协调原则 3.4.3掌握项目实施质量的评估、评价方法 3.4.4能够针对设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临时问题根据需要合理改进建筑设计方案 4 合作与协调、沟通与交流、表达与表现能力 4.1协调能力 4.1.1熟悉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协作的工作方法 4.1.2 具有组织中等复杂工程设计的综合和协调能力 4.1.3掌握协调建筑设计诸多问题的方法 11

绿色建筑学、建筑创作理论等 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硕士阶段 能力 4.2 沟通与交流能力 4.2.1具有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4.2.2掌握较好的沟通技巧 4.2.3具有协调项目各工种设计要求的能力 4.3 表达与表现能力 4.3.1掌握建筑设计表达能力,具有进行建筑群体、单体、局部、细部设计所需的工作能力 4.3.2具有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系统的设计、操作能力 4.3.3具有不同设计阶段所需的表达能力。 4.3.4有能力用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清晰、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4.3.5 熟练掌握外国语,能够熟练收集、阅读和理解专业相关的外语资料。 4.4 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4.4.1 了解工作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初步具备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 4.4.2 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对环境适应有充分准备 4.5 团队合作 4.5.1 熟悉建筑设计项目组的组建方法 4.5.2 熟悉项目组团队工作的基本流程 4.5.3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5.4具备项目的管理与组织能力 4.5.5掌握项目运行过程中进行技术协调的原则和方法 5 建筑师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 5.1具有建筑师的职业素养与素养 5.1.1了解注册建筑师制度和建筑师从业的有关法律、条令和规定 建筑前期策划、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第一外国语、专业外语、学术讲座等。 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 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建筑美学、建筑创作、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实现(课程名称) 建筑策划、绿色建筑学、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5.1.2熟悉建筑师的工作职责 5.1.3树立可持续发展、满足大众需求的设计观念 究实践等。 5.1.4熟悉现行建筑工程设计程序与审批制度 5.1.5了解与工程建设有关的管理机构与制度 12

硕士阶段 能力 5.1.6能够结合社会需求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5.1.7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5.2理解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5.2.1熟悉建筑师对建筑安全负有的法律和道义责任 5.2.2培养服务大众的社会意识 5.2.3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 6 了解设计机构与社会环境 6.1 设计机构的管理 6.1.1 了解设计机构的经营模式 6.1.2 了解设计机构的运行管理 6.1.3 了解设计机构的发展计划 6.2设计机构的开业与创业 6.2.1了解创业学基本知识 6.2.2 了解创业规划的基本方法 6.2.3 了解创业的融资方法 6.3建筑学行业与社会关系 6.3.1 理解建筑学的工作对社会的影响 6.3.2 了解社会环境对建筑学行业的要求 6.3.3 了解建筑设计市场发展的环境状况 期刊杂志学习、学术讲座、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 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 学术讲座、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等 实现(课程名称) 13

(七) 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研究生2.5年学习过程,需完成课程学习总学分≥25,其中:公共课程≥9学分,基础课程≥4学分,专业课程≥12学分。实践环节学分≥20学分。

类 别 公 共 课 程 基 础 课 程 第一外国语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专业外语 建筑设计方法论 建筑创作理论 建筑设计Ⅰ(课堂教学) 专 业 课 程 建筑设计Ⅱ(课堂教学) 建筑策划 建筑美学 场所精神理论 居住区环境规划理论 现代建筑理论与流派 绿色建筑学 城市设计研究 建筑设计实践(校企联合培养) 实 设计创新与工程研究实践(选题) 践 (校企联合培养) 环 学术报告(至少参加5次) 节 形势与政策 课程名称 学分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0 10 0 0 开课情况 I √ √ √ √ √ √ √ √ √ √ II √ √ √ √ √ Ⅲ √ √ √ Ⅳ √ √ Ⅴ √ 注:2.5年学制。第一、二学期为理论学习阶段;第三学期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或其他具有

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设计机构完成建筑设计实践环节,为期20周;第四、五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设计)研究。

硕士阶段主要实习及工程实践环节

校企联合培养 主要实践环节 建筑设计实践 课程 学分 性质 必修 10 开设学期 研3学期 20周 研4学期 20周 设计创新与工程实践研究(选题) 必修 10 14

(八)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教学要求

序号 1 课程名称 建筑设计方法论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及相关理论,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2、培养科学的设计思维方式和逐步掌握建筑设计方法。 内 容 要 点 一、导论:1、 什么是建筑设计方法论?2、 建筑设计方法与建筑设计手法的关系 二、建筑设计方法论的演进:1、第一代、第二代建筑设计方法论,2、 建筑设计方法论的新发展 三、建筑设计方法:1、亚历山大的两种设计方法,2、勃罗德彭特的设计方法,3、公众参与的设计方法 四、建筑设计方法论研究对设计实践的作用:1、建筑设计问题的类型,2、新方法对不同类型设计问题的不同作用 五、建筑创作过程的研究:1、设计的过程,2、建筑创作的本质 六、建筑创作的构思:1、“构思”的定义与分类,2、建筑设计构思产生的前提,3、建筑设计中构思的特征 七、建筑创作的相关知识(一):1、心理学及建筑美学,2、图形研究 八、建筑创作的相关知识(二):1、建筑变异现象研究,2、建筑设计手法研究 2 建筑创作理论 建筑创作理论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研究生的学位课。本课程通过对建筑本体及建筑价值观念的探讨以及对当代建筑思想和理论的分析,对当代建筑思想及理论进行总体认识。建立更加科学、全面、开放与多元的建筑观。为建筑实践创作建立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一、绪论:1、当代建筑理论的变化及倾向,2、几个概念的解释与约定 二、建筑理论框架与“建筑创作理论”的定位:1、建筑理论的框架,2、“建筑创作理论”的定位 三、建筑本体及价值关怀:1、“建筑”考辨,2、建筑终极关怀的建立,3、“以人为本”的诠释 四、当代西方建筑思想及流派的总体架构:1、现代主义建筑探源,2、后现代的文化特征,3、流派与主义的超越,4、建设与探索的关系 五、关于中国当代建筑现象的探讨 3 建筑设计Ⅰ 要求学生能熟悉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运用正确的建筑设计方法,提高建筑设计与创作水平。 1、强调深入研究设计课题的过程、方法建筑设计I是建筑学专业硕士生重要课程,需要研究生在系统掌握基本的建筑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地、有创见地完成建筑设计。 3、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建筑创作方法。 15

序号 课程名称 与深度; 教 学 目 标 内 容 要 点 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内容:一、可持续建筑设计,二、文化建筑,三、城市设计,四、住宅设计(低层、高层),五、交通建筑,六、国际国内概念性设计竞赛 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一、可持续建筑设计,二、公共建筑设计,三、城市设计,四、文化建筑 五、交通建筑,六、国际国内概念性设计竞赛 2、创作具有相应深度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 3、对成果工作量,创作性要求以及成果表现效果的要求。 4 建筑设计Ⅱ 采用课堂教学,完成研究性建筑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各种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重视创新思维及职业能力,独立完成高质量建筑设计,检视其创作水平及设计能力。 5 建筑策划 使建筑学学生全面地掌握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明确设计的依据和过程控制,更理性合理地完成设计。 一、设计策划的起源及国内外现状 二、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 三、建筑策划的基本构架 四、建筑策划的工作方法 五、建筑策划的实际操作 6 建筑美学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专题研讨使学生了解于掌握建筑美学基本理论。 本课程使学生在较系统地学习建筑美学产生、发展的基础上,掌握当代建筑美学的思潮及东西方建筑审美的特征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把握当代建筑创作与学科发展的动态。 1、建筑美学概论 2、建筑美的历程 3、审美过程 4、当代西方建筑美学 5、东西方建筑审美特征比较 7 场所精神理论 了解场所精神理论,理解该理论是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并了解将该理论运用到有关设计中去创造具有独特个性的场所的方法。 1、场所的概念:1.1 什么是“场所”,1.2 “场所”和“空间” 2、场所理论:2.1 建筑现象学理论,2.2 场所精神,2.3 场所理论的本质 3、如何把握场所:3.1 静态的实体设施,3.2 活动,3.3 涵义 4、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中的场所理论:4.1 城市设计理论的重要性,4.2 图-底关系理论,4.3 关联耦合理论,4.4 场所-文脉分析理论,4.5 案例分析 5、影响场所的若干因素:5.1 可达性,5.2 活力,5.3 可识别性 8 居住环境规划理论 通过国内外居住环境规划理论研究,力图创造国适合我国国情的居住环境。 一、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组织;二、城市生活最小细胞探讨;三、居住环境质量评定;四、居住环境外部空间设计。 1、技术的美学:Aestheticization of Technology: Buckminster Fuller, Renzo Piano, Richard Rogers, Norman Foster, C. Pelli 2、折衷主义:模仿的结构:9 现代建筑理论与流派 通过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现代建筑运动的历程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技等方面的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指导我们的建筑创作。 16

序号 课程名称 教 学 目 标 内 容 要 点 10 绿色建筑学 Eclecticism: The Structure of Simulation: Louis Kahn, James Sterling, Robert Venturi, Michael Graves, Charles Moor, Philip Johnson, 3、纽约五人:New York Five: Peter Eisenman, Michael Graves, Charles Gwathmey, John Hejduk, Richard Mier, 4、新理性主义实践:Neo-Rationalism:H. Hertzberger, Leon Krier, Aldo Rossi; 5、日本现代建筑:Modern Japanese Architecture: Kenzo Tango, Kisho Kurokawa, Arota Isozaki, Tadao Anto, Euminiko Maki, Toyo Ito; 6、批判的地方主义:Critical Regionalism: Tadao Ando, G. Murcut, A. Siza, Mario Botta, Hassan Fathy, Charles Correa 7、解构的建筑:Deconstruction: Bernard Tschumi, Peter Eisenman, Frank Gary, Zaha Hadid, Rem Koohas 8、智能和生态建筑:Intelligent and Arco logy: 希望通过讲授和研讨学习,让学生系统1、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2、绿色建筑设计原理 掌握绿色建筑的概念,相关技术,材料,3、绿色建筑的室内外环境 设计原理和方法,运行与维护管理,以4、绿色建筑技术 及和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教学以学生5、绿色建筑中的资源有效利用 为主体,使教学内容贴合实际要求,引6、绿色建筑材料 7、绿色建筑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导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培养8、案例分析 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 12 本课程是本科教学(学生初步了解城市设计的原理、手法、历史沿革)基研 究 合十分紧密的系统理论课,该课程希望础上的综合提高与深化。 通过理论课的讲授以及通过课堂讨论关1、 回顾中西方古代城市设计实践的发展历程;2、 注当今城市设计的热点、难点与学术前沿问题。并结合城市设计调研使学生初2、 针对近五十年来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城市重建以及七十年代末以来步掌握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城市复兴运动的兴起等一系列城同时通过调查、研究、讨论等方法教学,市建设实践活动,综合介绍了西方国家关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使研究生学会一定的城市设计研究方实践探索的发展脉络; 法,并能结合实践进行综合运用。 3、 现代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目标与方法,建立初步的研究框架; 4、 通过文献搜集与实证调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5、 结合具体的设计案例,使学生完成一个从理论分析到设计成果形成的完整思维过程。 建 筑 理 论 本课将从建筑领域的各个层面上来探讨一、建筑师的声音──在文字和图形之间;The Sound Of Architect: 史 建筑理论的历史,从正式的书面历史到Between Words And Drawings 城 市 设 计 城市设计研究课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17

序号 课程名称 教 学 目 标 日常发生的研究性讨论,从维特鲁威到信息式交换,探究建筑理论在维护固有观念的同时又保持新兴生命力的原理懂得建筑理论的渊源和发展,使学生在学习建筑设计的同时,更能辩证地看待、使用、研究、发展理论而为我所用。 内 容 要 点 二、古典论文──解读维特鲁威;The Reign Of The Classical Treatise: Digesting Vitruvius 三、建筑的历史──策略的陈述;The Invention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Strategical Narratives 四、理论的武器──系统和宣言书;Theory As Weapon: System Versus Manifesto 五、现代理论的先驱;The Canonization Of Modern Theory 六、靠背上的理论──自我分析;Theory on the Couch: Self-analysis 七、建筑理论的继承;The Commodif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八、超越的理论:不安全的科学;Transgressive Theory: Science Of Insecurity 1、针对教材核心阅读资料的讲析; 2、一定量的专业外文期刊资料阅读与分析; 3、课堂听说能力训练。 13 专业外语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专业外语词汇量得到增加,能基本达到脱离工具书阅读专业外语图书资料的目的,并能进行一定量的专业外语翻译。 14 建筑设计实践 1、了解项目基本运行和组织管理方式,熟悉设计各阶段工作内容、要求设计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及相互关系。 的设计、工程实施、工程难题的研发、2、在职业建筑师的指导下从事实际项目设计的全过程,掌握实际工程项目技术攻关以及核心技术的科研工作; 2、从事实际项目的建筑设计工作,参与的调研、踏勘、方案比较、汇报与评审等运作过程,了解建筑师从业环境设计各阶段工作,了解设计师职业知识,工作状况,熟悉实际项目的工作程序;掌握设计师的工作基本内容、职责、职培养独立承担中等复杂程度设计或规业道德和责任义务等,检验在校所学的划的能力。 3、强化方案设计能力,进一步巩固建专业知识; 筑设计施工图制作方法;熟悉实际工3、独立进行建筑设计工程项目某一阶段程项目的计算机使用软件与制图方技术与管理工作,培养工程实践的领导法;熟悉设计各阶段工作内容、要求及相互关系;熟悉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组织和协调能力, 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协作工作状况,培养实际工程设计中作风; 的综合和协调的能力。 掌握实际项目中多工种专业的协调4、为后续的硕士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4、与配合机制,训练与其他相关专业配(研究型设计)进行选题工作。 合协调的工作能力;掌握设计师业务知识、工程设计与规划程序与审批制度、工程实施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流程等。 5、结合具有复杂性、创新性工程实践项目工作状况,发现关键技术难题,确定设计实践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研究目标,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做好选题准备。 1、进入建筑类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或其他 18

(九)建筑学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1.企业学习阶段的定位

建筑学专业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坚持茅以昇老校长提出的“习而学”的工程教育理念和建筑学实践性、工程性的教育内涵,综合制定。

企业学习阶段是高等工程教育不可或缺的阶段。它与学校学习阶段是有机联系的,既衔接又交叉,是整个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卓越建筑师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当前“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培养,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强调通过工程实践途径,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建筑学专业技术人才,是一项及时而又迫切的重大举措。

2.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

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方针,将课堂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与设计机构工程实践锻炼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双方优势互补,联合培养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职业素养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研究能力的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专业人才,以满足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对高素质建筑学人才的需求。

本培养方案专门针对“卓越建筑师”培养方案的设计实践环节制订,包括本科阶段的第4年、研究生阶段的第2年建筑设计实践环节的学习要求与内容安排。通过学生进入设计机构参与工程项目实践,使学生熟悉建筑设计的全过程,熟悉建筑设计各工种协同工作的基本方法,熟悉建筑师日常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培养建筑师的职业素养,提高运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设计研究能力的高级建筑学专业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

(1)理论与知识: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与理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理论,了解中外建筑的历史和理论及建筑设计相关知识,掌握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安全和建筑材料等知识,了解建筑经济与管理知识,了解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建设全过程以及建筑师的从业规定和要求。

19

(2)建筑设计实践:本科阶段,具有从事实际建筑创作所需的设计、表达、计算机运用的能力;了解建筑设计组织和协调各工种的基本方法。研究生阶段,在本科能力和要求的基础上,具有独立从事中等复杂程度实际工程的综合设计能力。

(3)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突出的建筑设计创造力,具有改进和完善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能力。

(4)法律法规:熟悉有关的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了解我国现行的建筑相关法律规定。

(5)组织与合作:具有组织及协调各工种所需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6)职业素养:了解与建筑师从业有关规定要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企业培养标准

①专业技术知识

? 进一步熟悉并掌握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基本方法;

? 进一步熟悉建筑师从业的有关法律、条令和规定,熟悉建筑工程设

计程序与审批制度; ②工程实践能力:

?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熟练应用专业技术知识解决建筑设计工程实践问

题的能力;

? 进一步提高分析及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 进一步了解建筑设计工程实践问题的研究方法; ? 培养综合分析、协调和优化改进实际建筑方案的能力;

③参与项目管理及工程设计实施

? 熟悉建筑设计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与手段;

? 培养良好的应对突发事件及危机处理的能力和建筑设计实施进度控

制与评估能力;

? 培养组织中等复杂工程设计的综合和协调能力,具备项目的管理与

组织能力;

20

④建筑设计过程与方法:

? 进一步了解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以及从工程立项到设计施工的

全过程;

? 进一步熟悉前期策划、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及工程实施等各阶段

工作内容、要求及其相互关系;

? 进一步熟悉并掌握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协作的工作方法;

⑤创新思维与研究能力:

? 通过工程设计实践与工程设计研究,进一步培养研究生设计实践的

创新意识和设计研究的创新思维

? 培养运用先进的理论、技术与理念发现、研究并解决建筑设计的相

关问题的能力;

⑥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

? 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熟悉建筑师的工作职责; ?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熟悉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 进一步熟悉设计机构的经营、运行及管理模式; ? 了解社会环境状况及对建筑学行业的要求; ? 能够结合社会需求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4.企业学习阶段培养体系

建筑学专业在进行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探索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建筑设计工程实践中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工程实践人才和工程研究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体系构建如下:校内教学体系以设计主干课程为发展主线,设置相关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原理的在课程设计中的综合应用。校外工程实践采取学生进入建筑设计机构内现场实习,参与实际工程实践项目,参加建筑设计机构的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技术难题的研发、技术攻关及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科研等工作。

校外工程实践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建立现场教学、工程实践、科研实践相互连接的“三位一体”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符合高等工程教育规律,是有实效的,也是有特色的,它将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

5.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模式

21

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企业学习阶段采取本硕贯通、多种实践衔接融汇的培养模式,即:本硕两个层次+实践教学、工程实践+工程研究+科研实践。

6.具体实施

研究生阶段在第1—2学期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第3学期安排学生进入各建筑设计机构,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工程实施、工程难题的研发、技术攻关以及核心技术的科研工作;第4学期在设计训练以及设计研究的实践培养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探索与工程实践研究工作,深入结合应用技术领域的科学技术命题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选题。

7、企业学习阶段的具体安排、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建筑学专业办学底蕴深厚。自恢复办学以来,依托本地区建筑设计机构较为集中、建筑科研单位力量雄厚的条件,形成了开放办学体系,与设计机构和科研院所长期保持着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先后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大型、知名的建筑设计机构签订了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合作协议。此外,本地区建筑设计市场化程度高,建筑事务所众多,也成为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场所。教学实践基地和众多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为“卓越建筑师”实践教学环节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建筑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学校教师、设计院所相关专业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在设计机构参与具体的工程设计实践,参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建筑的综合设计能力和职业素质,总体安排如下:

建筑学专业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阶段总体安排

类 别 实 践 环 节 课程名称 建筑设计实践 设计创新与工程实践研究(选题) 学术报告(至少参加5次) 学分 10 10 0 硕士第二学年 上学期 20周 2—3次 下学期 20周 2—3次 企业学习阶段建筑设计实践体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参见下表。

22

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建筑设计实践体系的要求与内容安排

学年 实践教学环节 校外建筑设计实践培养环节(建筑设计院实习) 总学时 20周 进度安排 学习内容 基本要求 熟悉建筑设计各阶段工作内容、要求及相互关系;熟悉建筑设计过程中各专业协作工作方法。了解项目基本运行和组织管理方式。 培养独立承担中等复杂程度设计的能力。 根据项目开展发现关键技术难题,确定设计实践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研究目标。 实践教学单位 校外签约实践教学基地; 各甲级建筑资质设计事务所等; 境外相同资质水平的设计机构。 备注 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兴趣选择某一领域项目作为主要实践内容,优选承担重大复杂工程勘察设计机构。 优选承担重大复杂工程勘察设计机构。研究生根据项目情况和个人方向选择某一核心部分作为研究方向 优选承担重大复杂工程勘察设计项目,形成相关调研资料和工作计划与成果框架。 研究型设计或设计型研究成果初稿。 研究型设计或设计型研究成果正稿。 完成研究性工程设计方案1套或应用研究论文成果1册。 8周 参与建筑设计从前期策划、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及工程实施等各阶段的工作。 4周 独立进行项目某一阶段技术与管理工作。 8周 参与建筑设计技术难题科研实践工作。 研究生第二年上 设计创新与工程实践研究 研究生第二年下 20周 4周 (国内外调研) 8周 4周 4周 依托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或从事工程设计方面的专题论文,并进行国内外相关资料调研、收集。 研究型设计或设计型研究初稿阶段 研究型设计或设计型研究修改完善阶段 研究型设计或设计型研究成果形成及审查环节 运用掌握的调研方法和积累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广泛收集资料,初步形成工作计划、成果框架。 通过此阶段,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从事建筑设计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具有较高的分析解决设计问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采取双盲评审方式,进行论文或设计的内审及外审。 通过后提交答辩委员会进行硕士学位答辩。 校内建筑设计院; 教授工作室、教师工作室 国外高校建筑学院等。 23

8、企业学习阶段的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1).考核依据

建筑学专业设计实践教学大纲、工程实践、科研实践指导书等明确考核基本要求。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效果、单位评价和成果质量等多方面评定。

(2).考核方式

采取综合评议方式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的定期提交实习小结、实习工作日志、实习总结、实习单位出具的鉴定材料、实习成果、实习单位信息登记反馈表等。实习成果包括调研报告或工程设计研究报告、科研报告或论文、建筑设计初设方案、建筑设计施工图、建筑设计投标方案等,也可以提供其它物化成果等等。

建筑学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仍是重要的考核方式,应要求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并探索形式的多样化。本环节考核采取答辩制,由多人组成答辩委员会对其毕业设计和学位论文成果进行综合评议。

(3).评分等级和标准

建筑设计实践采取等级分制,由双导师或导师小组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进行综合评定。

毕业设计及硕士学位论文评分为百分制,由答辩委员根据成果质量进行打分,计算平均分。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学生成绩被评定为“不合格”的,应当“重修”。

学生成绩优秀的,应当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成绩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可以推免攻博,或者可以根据本人意愿推荐就业。

9、实施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保证条件 (1).校企合作

? 校企之间的良好合作是实施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根本保证。 ? 学校(学院、专业)应与合作企业签订协议(协议文本另定),明确

各方的责、权、利及其应承担的义务。

? 具备条件的学院(专业)和合作企业,应建立工程实践基地,双方签

订长期协议并正式挂牌。

·24·

(2).经费支持

? 足够的经费投入是实施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重要支撑和物质保

障。

? 经费来源除学校的国拨专项资金外,学校和合作企业还应设法多方

筹措。有条件的学院(专业)可以同长期合作的企业商定设立工程实践基金。

? 实行预算、决算制度。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必须符合规定,不得违反

财经纪律。 (3).组织与管理

? 加强组织与管理是顺利实施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组织保证。 ? 学院与合作企业应联合成立工程实践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工

程实践活动。参加工程实践的学生要组成实践队、小组,由专业指导教师、班级导师、辅导员协同管理。

? 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并将维稳和安全放到第一位。

建筑学专业合作企业及建筑设计实践教学基地一览表

序号 1 合作企业名称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企业 性质 国有 私人 股份制 国有 国有 国有 企业 所在地 四川 成都 四川 成都 四川 成都 四川 成都 四川 成都 建立合作时间 2002 是否签订合作协议 是 是否建立基地(基地负责人) 受益学生人数 约40人 约15人 约30人 约20人 约10人 备注 教学实践基地(沈中伟) 否 教学实践基地(沈中伟) 教学实践基地(沈中伟) 合作培养基地(沈中伟) 2 2004 否 3 4 5 2002 2002 2006 是 是 是 说明:上述签约实习基地主要为本科建筑设计院实习服务,拟在此基础上建设工程实践中心。

2010年西南交通大学已与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正式签署建筑学科工程实践中心建设合作协议书。

(4)、实行学分制

·25·

? 建筑学专业按工程实践活动的周数折算学分,每2周计1个学分。本科阶段

学生进行设计训练和工程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年,所获得的学分数不少于30学分;研究生阶段学生进行工程实践和科研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年,所获得的学分数不得少于20学分。

? 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应适当加大实践学分在总学分中

的比重。

? 设创新教育奖励学分,调动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科研实践的主动性、积极性

和创造性。

5、实行“双导师”制

? 学校导师。由学院在建筑学专业教师中遴选,担任导师的教师原则上要求具

有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有丰富的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有责任心,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原则上2——5名学生配备1位指导教师。 ? 企业导师。经校企双方商定后,由学校(或学院)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管理干部中聘任,并签订指导合同。原则上1—2名学生配备1位企业导师。

? 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可成立指导小组,共同研究和解决进行现场教学、实

习、工程实践、科研实践中的问题,总结和积累指导经验。

? 实行“双导师”制的关键是要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学校要教育学生尊

重企业导师,要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要经常沟通信息,协调指导事宜。

10、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工程型教学人才培养具体计划 (1).教师工程实践培养 ? 平台建设:

针对建筑学科实践教学要求高的特点,大力建设校内产学研的工程实践平台,根据资源共享、相互支持的原则,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建设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分院,理顺两院关系,包括工程实践的项目管理、技术管理、人及财务员管理等,为教师从事建筑设计工程实践创造必要硬件条件。

? 轮岗培训:

应进一步增加中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的比例,并系统、深入地参与工程项目,全面提升工程素质。对于工程经验较少的中青年教师,要加强其工程实践技

·26·

能锻炼。通过工程素养实习计划开展工程技能和工程素养的培训,提高自身对工程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此学院制定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训练计划,针对不具备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的专业教师,要求在3年的工作期内完成不少于半年期的脱产工程实践锻炼,完成2——4项工程设计项目。

? 定岗要求:

修订教师岗位聘用及任职要求,教师工作由教学、科研(科研课题、论文和学术著作)以及生产实践三部分组成,增加对教师从事工程实践的成果要求,并针对不同的岗位细化工程实践工作量标准,以促进教师积极投身于工程实践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 考核措施:

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针对脱产进行轮岗培训教师,制定专门的考核标准和条件,工作考核以生产实践工作量为主,教学工作减免等制度,使教师能够安心、专心进行工程实践锻炼。

? 工程型团队建设:

教学团队内注重老-中-青师资配搭,发挥有工程实践经验教师的关键作用,开展工程教育素养和工程教育能力的传、帮、带工作,促进工程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 鼓励机制:

鼓励专业教师获得相关领域工程师执业资格(如注册建筑师、规划师、注册设备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鼓励有条件的专业教师在企业技术岗位挂职锻炼,参与施工、设计、管理领域内的实际生产或技术服务工作。鼓励中青年教师到国内高水平、综合型施工、设计、勘察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积极参与国内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2).企业教师聘用 ? 客座教授

在国内外建筑学领域聘请有国际知名的企业客座教授,以客座教授为核心,发展企业教师队伍,并进一步制定出国内企业教师多层次聘用计划。

? 兼职教授

通过必要的遴选条件和遴选程序,聘任企业的技术总负责人、总工程师等在

·27·

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家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要求其定期给建筑学院师生举办学术讲座或专题研讨会或举办学术讲座。

? 聘请企业专家担任研究生导师

按照学校的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和遴选程序,遴选出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学术底蕴的企业专家担任硕士导师,要求校外导师在校内导师的协助下完成研究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实践以及设计研究等工作。为确保企业专业完成教学指导工作,完善考核制度,对校外导师的教学工作量在年终时予以认定、并核发劳酬。

? 聘请企业业务骨干担任本科生工程实践导师

根据校企联合培养协议,接受实习生的设计机构应为实习的本科生配备单位业务骨干,如项目负责人、建筑工种负责人等,学生本着以学习为主的目的,完成企业导师安排的各项工作。为确保企业业务骨干能够认真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学校将加强校企合作机制,为工程项目的技术难题和核心技术等提供及时的技术服务,并对校外导师的教学工作量在年终时予以认定、并核发劳酬。

? 外聘企业专业参与教学工作

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硕士学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型设计或设计型研究成果)邀请校外导师,通过专题教学或不定期设计辅导等方式参与教学工作,如毕业设计的特种结构、设备、暖通等技术难题答疑等。在具体的校内课程教学中,结合教学进程需要安排企业专业进行课堂专题讲学,使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有更好的结合。积极支持企业专家开设集中授课的选修课程,将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工程实践的知识和内容。校外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在学校年终考核时予以认定、并核发劳酬。

? 聘请校外企业教师保障措施

鼓励和保障外聘企业专业参与教学工作,学校和学院将对教学工作突出的校外企业专家给予学术荣誉,优先为校外教师的深造和培训提供条件,优先为其工程实践中的技术难题、核心技术研发等提供技术服务。学校积极肯定校外教师的工作和付出,提高校外企业教师的工作待遇,提高其因教学工作产生的薪酬标准。

11、建筑学科工程实践中心建设合作协议书

·2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yy.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