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技巧

更新时间:2024-04-27 09:10:0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技巧

武威第六中学

张玉云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互动,共同发展,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在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的过程。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新的教学理念是每一位教师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最基本条件。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质量”。同时, 实践也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那怎么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谈谈本人的粗浅认识:

一、 调整老师情绪,创设良好心境,使课堂充满激情

每一天教师都要带着愉快、喜悦的心境进行教学,当你春风满面的进入教室时,学生的情绪会受到感染,精神为之振奋。同时教师会对教学内容阐述精确,表情自然,手势得当,使教学艺术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且往往还能自如控制自己的情感,体察学生心情的变化。由于良好心境的渲染作用,看“调皮生”也会觉得顺眼,对“学困生”也会格外耐心,师生关系就会融洽。这对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提高素质大有裨益。

二、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和谐氛围,使课堂轻松愉快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家波利亚在他写的世界名著《怎样解题》中也曾指出:“希望提高解题能力的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和谐、生动、自然的学习情境,能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采取适当的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

由于各种原因,政治课总是被排在上午第五节或下午第一、二节。这往往是学生们很疲惫或很困倦的时候,加之教材中一些比较抽象枯燥的内容,尽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口干舌燥,却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显然这与新教材要求格格不入。所以我尝试着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体验

与教师协作获得知识的乐趣。

1、充分的课前活动 ,使学生做好参与准备

所谓“课前活动”,就是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在老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听取时事报道或查阅历史等,为学习教材内容做好铺垫。这样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开心、舒畅和兴奋状态。例如在讲述 “维护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时,我事先安排若干组同学上网查找“藏民族发展历史”,“由于民族矛盾,导致国家分裂,战乱不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事实”,结果同学们找到了“欧、亚、非交汇点上旷日持久的民族冲突”、“民族矛盾触发所罗门群岛政变”、“当代民族冲突中的宗教问题”、“当代世界民族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材料,他们又将材料重新整理、组合,这种方式既引起了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又为教学内容提供了素材,活跃了课堂气

2、多样的课内活动,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是具有独立性的学习个体,他们各种学习活动虽然基本上是在集体中进行的,但作为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空间、心理空间和活动空间。教学活动应该提供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教师的任务是精讲、提供学习资料、指导释疑,让学生在自己选择、自己探究、自我超越的成功中体验到学习的兴奋与喜悦。老师让学生走上讲台或演讲,或辩论,各抒己见,讲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对学生所讲加以补充、修正与完善。例如在讲授《人生价值观》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示给大家。有的吟诗,有的演讲,有的朗诵散文,还有的将自己的书法、绘画、作文等成功的作品拿到班级向众人展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大有把酒论英雄之感。在这种情景下,让学生谈这些情趣给人带来的益处,由于是学生亲身感受,谈的广而深,通过讨论最后归纳出人生的意义,这种做法使学生感到政治课并不空洞乏味抽象,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从而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

3、丰富的课后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然而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照顾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使所有学生都按照统一标准达到统一发展水平,故需要延伸到课后,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予以补偿。具体做法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师为学生举例或对事例的结果不予交待,留给学生去思考、分析、综合,判断其结果,例如学习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内容后,要求学生就国家,企业,个

人怎样提高经济效益张开调查,并归纳出方法和途径。在讲述国家宏观调控后,要求同学们展开写一篇文章。分析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运用,从而加深对经济热点的理解和认识。虽然每人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同学们明白,国家经济生活离不开宏观调控,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不同手段,是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这些活动的开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宽了学生知识空间。

四、选择新颖的材料,理论结合实际,使教材具有吸引力

政治课特定的教学内容较严肃、枯燥、抽象,尽管经过改革的新教材具有许多优点,但仍然存在内容偏难、偏深以及滞后性的缺点,它与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如果教师一味注重“以本为本”,教学将会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新教材选择的教学内容都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学内容的难度过大或过小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心理学“注意”理论,要求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新颖性,吸引学生主动求知,以教学内容本身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观点实践化

所谓观点实践化,是指教师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原理或道理还原于生动、活泼、具体实际之中,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道理,接受教育。观点实践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围绕丰富生动的实际,让学生从材料中去感悟真理的内涵。每节课备课时,找相关故事、所见所闻的材料和案例,这些材料的运用,缩短了理性认识与学生理解能力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加速学生知识的内化,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2、材料生活化

所谓材料生活化是指教师选择材料时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发生在学生生活中或学生周围的事例。学生对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材料,往往有较深的体验和感受,也容易启发他们的联想,去深刻领会教材中的观点。例如,为讲述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时,只用课本中的例子缺乏趣味性,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于是我从学生吃东西丢掉好多塑料袋、包装袋的事例入手,讲述我国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超过6亿吨,其中有害的废弃物为3000—4000万吨。每年产生的城

市垃圾约1亿吨,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时生产和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的处置,全国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而同学们扔掉手机电池,每块会使三平方米土地污染一年。而后,组织同学们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自己的方案。 “并联系自己谈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前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许多同学联系自己说:“通过学习知道了污染环境、破坏环境是个大问题,一定要只争朝夕地改爱吃零食的习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决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3、生活体验化

社会实践活动,是影响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践中使学生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得以发挥和丰富,因此,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实践活动的因素,寻找实践的切入点,让学生 “走出去”进行采访调查,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和体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活动前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采访不同的对象,如采访农村的同学家长,采访建设中有突出成就的农村干部;采访事业中有成就的人物等。从中研究出新农村建设重要原因方法、途径。采访调查后在班内进行交流、总结,作为一次研究课题。它可以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上述几种,它们也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在教学中也可以交替、穿插使用,这可以使课堂更为活跃,效率更高。教师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从思想上认识:学生是学习主体,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xy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