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12-09 08: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

调 研 报 告

为准确掌握农村卫生综合改革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明确今后农村卫生发展思路。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本人于近日深入乡村,重点对新农合制度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xx个,其中县直xx个,乡镇卫生院xx个(其中中心卫生院xx个);有xx个村级卫生所(室)。

二、合作医疗工作情况

近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乡镇政府和各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新农合在我县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是参合农民人数从2006年的xx人、2007年的xx人,增加到2008年的xx人;

二是参合率从2006年的xx、2007年的xx增加到现在的xx。

三是争取到国家、省、市财政新农合补助资金共计xx万元(其中2006年为xx万元,2007年为xx万元,2008年为xx万元)。

1

四是在支付补偿金上,2006年我们共为全县农民支付补偿金xx万元,其中, 住院费用补偿xx人,补偿金额xx万元,其中达到1万元封顶线xx人,农村癌症病人补助277人(每人2000元,共计55.4万元)。2007年住院补偿参合农民xx人,补偿金额xx万元。其中,单病种补偿xx人、xx万元;按比例补偿xx人、xx万元;补偿农民中达封顶线30人,癌症 xx人。

2008年支出补偿金xx万元,其中, 住院费用补偿6951人,补偿金额xx万元,其中达到封顶线27人;农村癌症病人补助xx人(每人2000元,共计xx万元),艾滋病患者补助xx人(每人3000元,共计xx万元)

五是县卫生局提出了一系列惠农措施,主要内容是: 1、提高了封顶线。将个人年度内补偿封顶线由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

2、提高了报销比例。乡镇级为补偿比例60%(原平均为30%左右)、县级为45%(原平均为30%左右)、县外为25%。

3、调整了补偿方式。将原来的分三级分三段补偿方式(三级为乡镇级、县级、县外级,三段为2000元以下、2001元—8000元、8001元以上)调整为分三级不分段方式,简化了补偿计算方式,一目了然。

4、简化了转诊程序。简化了急诊、外地打工、外出急诊发病患者转诊程序,原程序是:县xx院或乡镇卫生院在

2

患者入院后14个工作日内受理后,出具转诊手续,再到县合管办办理签字和登记手续。现已简化为患者直接到县合管办办理即可。

5、全面实行了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制

实行了住院患者费用补偿定点医疗垫付制,即:患者在县域内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后,出院结算时由定点医疗机构按补偿办法先直接垫付应补偿费用,然后各定点医疗机构统一定期到县合管办核算。实行了门诊患者费用补偿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制,即:患者在各村卫生所(室)门诊就医时,先由村卫生所(室)垫付门诊补偿费用,然后报到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统一定期到县合管办核算。参合农民既及时得到了补偿款,又避免了多次、多方跑补偿费用的弊端,简化手续的同时,也提高了办事效率。

为方便农民看病,减少费用负担,县卫生局继续推行了各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农民实行免收挂号费、诊费减免50%、住院床费减免50%、医技检查减免10%的优惠政策,累计三年减免农民看病费用约60余万元。

新农合工作的开展,有效解决了我县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农民健康有了保障,农民看病不再难,不再贵。

三、当前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症结

3

1、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整体仍较低,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因素。农民得一次大病,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远远超过收入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有一些农民得了病靠借钱或贷款就诊和治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农村仍然存在。

2、政府对卫生投入不足,医疗单位为了生存,必然以营利为目地,导致医疗费用降不下来。

3、近年来,卫生科技发展很快,新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不断引入,且医疗收费总体较高。

4、虽然实行了药品统一招标采购制度,但部分药品价格仍高于市场调节价格。

5、近年来,随着多种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尤其是防控“非典”和“人禽流感”以后,医务人员医疗安全和自身防护意识不断增强。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医学检查和检验项目同过去相比数量增加。

四、当前农村公共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入不足,步履维艰。近几年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3%左右,相对较低,只占人员工资的近30%。卫生事业滞后于社会发展,农村卫生基础薄弱,医疗设备陈旧、落后,更新比较困难,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属于“四低”状况(即低投入、低功能、低效益、低待遇)。

2、业务用房破旧,基础设施落后。我县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多建于70年代,由于经济状况的原因,不能及时维

4

修,部分用房已成为危房,目前太平镇、腰屯乡、福利镇、集贤镇卫生院房屋尚未新改建,特别是太平镇卫生院已无业务用房。卫生院现有医疗设备尚未达到医疗机构设臵基本标准,远远满足不了当地农民的基本就医需求。

3、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尚未健全。我县农村尚未建立农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农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健康的重要制约因素。在我们走访询问的农户中,农村病人应就诊未就诊和应住院未住院约占40%。主要原因是因为经济困难,当前农民最需要的保障项目是医疗保障。调查中村医生反映,他们经常遇到一些病人不顾病情需要,只是希望医生按照他家中能拿出的几元钱来治病。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制度迫在眉睫,这是解除广大农民群众后顾之忧的重要举措。

4、我县乡镇卫生院普遍缺乏专业人才,大专学历以上人员较少,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受编制和经费等原因分不到乡镇卫生院或分去了也留不住。乡镇卫生院能正常开展的基本医疗项目受人员的因素影响,达不到国家要求。有的卫生院仅有一名返聘的退休医生,根本开展不了正常诊疗工作,更谈不上发展卫生事业。

5、地市以上级只确定了双鸭山市和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名单,比较近的周边较大型医院未明确,农民就医不方便,参合农民有意见。

5

6、我县医疗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需求,外出转诊病人较多。

7、合作医疗报销药物目录较窄,群众及医疗单位均有意见,新目录尚未下发。

五、几点建议

(一)以农村为重点,始终是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之一。目前正值新医改大好形势,因此建议党委、政府切实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将有关农村卫生工作政策落实到实处。

(二)认真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建立适合农村经济状况的筹资机制和管理体制,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自我健康保障意识。重点帮助农民抵御个人和家庭难以承担的大病风险。深入宣传合作医疗政策,实行公开办事制度,让参合农民进一步了解就诊转诊及补偿的各项规定。

(三)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我县农村已于2004年1月1实行了村级卫生机构药品统一配送制度,由县药品配送中心每月统一配送药品。下一步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严格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准入管理,禁止非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卫生技术岗位。整顿农村医疗市场,取缔非法行医。乡镇卫生院充分体现主要从事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工作职责,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新进入农村卫生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助理

6

医师及以上资格。

(四)落实和完善有关农村卫生政策

1、农村卫生工作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安排并逐年增加,增加幅度应不低于县财政支出的增加幅度。对乡镇卫生机构实行定额和定项补助(定额补助包括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和地方病控制、健康教育等;定项包括基础设施、设备购臵和离退人员费用等)。

2、乡镇卫生机构“三权”上划到县卫生局管理。目前还差财权上划问题末彻底解决。

3、转移支付资金足额落实到位。

在我省下发的农村税费改革的文件中将在农村承担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任务的防疫医生和母婴保健员,列入因公误工人员,应享受误工人员补贴。建议补偿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测算标准如下:

预防保健人员每月例会一次,全年共计12次;每月下村开展预防接种、母婴保健服务工作至少一次,全年共计12次;每年因政策性或临时性开会、开展工作等至少在6次以上,按每天每人补助20元为标准,误工天数至少在30天以上,所以补助时应不低于600元标准。另一种想法是按其服务面积、服务人口、预防保健人次、健康教育人次、母婴保健人数等服务量给予适当补助。

5、落实乡村医生补助1200元/人.年政策

6、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管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应

7

8

治必治,杜绝小病大治问题。

x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xy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