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模拟题60套论述类分类汇编

更新时间:2024-06-28 21: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届高考语文最新模拟题[论述类分类汇编]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与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可无?我?钱各融

①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去了?我?,抽去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套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

②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所谓?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③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④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人物来,要反映客观现实,又不是无所为的,不是为写张三李四而写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它是有目的的,它是为感染人、打动人而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定仍要不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这,我认为正是创作的主要之点。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来进行创作的。所以,在创作活动巾,决不可无?我?。

⑤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种创作的辩证法。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演员演岳飞就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应该像秦桧。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演员不应该完全丢掉自己。他仍应该让人透过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对他所演的角色的爱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务。

⑥对于欣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不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的。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就是叫你完全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又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之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采。所以,在欣赏活动中,也不可无?我?。

⑦艺术活动不可无?我?这一特点,可以最鲜明地从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首先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上看出来。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但在他提笔之前,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验;就是在他提笔之后,他的思维过程、创作过程,也还同样是体验的过程。他必须有一种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的感觉,才能进行创作。对于欣赏者来说,他要是不能首先体验创作者所灌注在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身上的思想感情,他就不能领会欣赏这一作品。而他的领会欣赏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体验的过程,至少是同体验的过程不可分的。总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铙乏一种?惑同身受?的态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间,那是艺术的门外汉,是既谈不上创作,也谈不上欣赏的。

(选自《钱谷融文论选》,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文学艺术作品既是以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也足在艺术世界中表现“我”。 B.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从表演艺术上来说,就是“装龙像龙,装虎像虎”,甚至使自己变成龙变成虎。 C.在艺术创作中,要在“非我”中表现“我”,就是要体现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与思想态度。 D.在艺术欣赏中,表示出你的独立思考和爱憎感情,就是从“非我”的世界中找回了“我”。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琵琶行》中,自居易叙写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创作者在“非我”中表现了“我”,

B.创作者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演员演岳飞像岳飞,演秦桧像秦桧,就是从“我”进入“非我”。

C.清代一女子迷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最终抑郁成疾而死,这是她在欣赏活动中迷失了“我”。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欣赏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无论是创作还足欣赏,首先都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态度,那是艺术的门外汉。 B.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验才能进行创作,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C.艺术活动中不可无“我”,因此对于欣赏者而言,只要表现出个人的独立态度和鲜明个性,就一定能发现艺术世界与现实地界的联系。 D.艺术活动中不可尤“我”,因此读书就是我阅读、我体会、我理解;吸收什么、摒弃什么,都有一个“我”。 1.(3分)B B项“甚至使自己变成龙变成虎”错误,而又不应该使自己变成龙,变成虎。 2.(3分)D D项错误,正因为欣赏者的积极再创作,才有了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不是迷失“我”。 3.(3分)C“只要??就”改成“只有??才”,“一定”过于绝对。 安徽省A10联盟2018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

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年11月8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围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一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B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1.(3分)B(A项,“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不正确。原文指的是“保存下来的古建筑”。项,“轻观赏价值”于文无据。D项,强加因果;且“西方古建筑”扩大范围,原文为“一座哥特式大教堂”。) 2.(3分)D(“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的说法错误。文章认为,中同传统建筑并非不如西方,两者各有特色。) 3.(3分)A(“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于文无据。)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之神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山海经>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清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最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

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吏,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端午、中秋这三大传统节日可能都与月亮的运动规律有关联,其中中秋节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多来源于古老的文化礼俗。

B.商代人、春秋战国时期人、汉代人对日月之神的称呼大同小异,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古代先民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

C.根据沂南发现的汉画像石,我们可以推测,古人认为地上的昆仑山和天上的月亮联系紧密,也能推测出嫦娥是由西王母演变而来。

D.从秦汉到明清,历代秋分时期祭祀月亮都是皇家独有的礼制,这可能与神权控制有关,日月这样的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宋时期,中秋赏月是文人的时尚,吟咏的诗句较之以前也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唐宋士人的精神气质不同,赏月的情趣大相径庭。

B.从《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等文献来看,南宋都城杭州,上自贵家如王子皇孙,下至民间如中小商户,都在中秋夜宴饮赏玩。

C.宋代时月饼已经出现,由于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可以象征团圆,所以大约到了明朝,它逐渐成为中秋时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

D.从文人赏月的雅趣,到民间拜月的情趣,再到有心吃月饼的俗趣,节俗形态的重大变化也体现了中国民众心态的不断调整与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祭祀日月的活动,大概只能由周天子及其各地的代表主持,在早晨祭祀太阳,在晚上祭祀月亮;而百姓应该没有祭祀日月的权利。

B.从商代到唐代,尽管随着人们时月亮理性认识的逐渐增强,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但是中秋赏月成为大众节日的契机还没有到来。

C.理学思想越深入人心,民间的乡族观念就会变得越强,人们对家庭的依恋情绪就更为浓烈,中秋文人赏月的常俗意义也就会变得更大。

D.宋代人在中秋节赏玩月亮,明清人把月饼作为中秋馈赠亲友的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这些节日活动也能展现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时代精神。

1.D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D项,“从秦汉到明清,历代秋分时期祭祀月亮都是皇家独有的礼制”有误;文章第二段最后说“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第三段又说“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第四段的开头说“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由此可以知道选项中“历代秋分时期祭祀月亮都是皇家独有的礼制”错误。 2.B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项,“从《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等文献来看,南宋都城??”有误;倒数第三段说的是“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东京梦华录》体现的是北宋情况。

3.C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人们对家庭的依恋情绪就更为浓烈,中秋文人赏月的常俗意义也就会变得更大”有误,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

对家庭最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社会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社会?和希腊文的?言论、学说?的结合,就其最一般的意义而言,他是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1838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首先使用?社会学?概念的,目的是要表明一种新的不同于以前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的实证社会学说。但是,由于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和不确定,使得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总是显得模糊不清和捉摸不定。

②社会学家们对社会学的分歧主要表现为:第一,社会学有没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第二,如果社会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有些社会学家根本否认社会学有特定对象,他们或者把社会学归结为方法科学,强调社会学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或者把社会学当作?剩余社会科学?。前者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学有研究对象的可能性;后者则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当作一种变化不定的东西或者是其他学科不研究的内容的大杂烩。

③显然,上述观点都否定了社会学的独立性和它在社会科学中的应有地位。因此,绝大多数社会学家都不赞成这两种看法,而肯定社会学有自己的独特研究对象。那么,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是什么?学术界又各持己见。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侧重以社会为对象,重在研究社会的结构和过程、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社会的秩序和进步等等。它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实证主义传统;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它主要体现了社会学史上的反实证主义传统。

④其实,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就是现实的、具体的、作为整体的社会。因此,社会学要研究的不是一般的抽象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是由具体的个人通过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所结成的现变的社会,以及这个现实社会的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简单地说,社会学研究对象就是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与过程不等于对社会进行包罗万象的研究,而是研究构成社会的各种要素、各个部门的结构关系以及这种结构关系的运动变化过程。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这一定义是符合社会学自身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的。

(节选自吴增基等主编《现代社会掌学》第三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捉摸不定,导致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和不确定。 B.把社会学当作方法科学或剩余社会学都悬在某种程度上否认社会学有特定对象。 C.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社会有机体,不是抽象的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 D.以个人的社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是社会学史上反实证主义传统的主要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在提出社会学概念的基础上,引出“社会学研究对象”这一关健阐述对象。 B.第三段首句评价上文内容,又引出下文话题,在论述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C.第四段紧承二、三段的两个层进式问句回答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的问题。

D.文章在论述“社会学”概念的过程中,采用总分式论述结构,最后得出其科学的定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认为社会学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家绝大多数都不赞成社会学是方法科学。 B.文章在分析社会学的存在的分歧时,对学术界的不同见解并不是都予以否定。 C.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观点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不一致的。 D.准确而科学的社会学定义是符合社会学自身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的。

1.选C。分析:A项原文第一段中“由于社会概念本身含义的广泛和不确定,使得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总是显得模糊不清和捉摸不定”,选项错把因果颠倒;B项由第二段可看出不是“某种程度上”而是“从根本上”;“方法科学”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学有研究对象的可能性;“剩余社会学”则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当作一种变化不定的东西或者其他学科不研究的内容大杂烩。D项“以个人的社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与原文“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表述不相同。

2.选D。分析:采用总分总式的论述结构,先总体提出“社会学”概念,引出“社会学研究对象”这一问题,最后在明确什么是“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得出“社会学”的科学定义。

3.选A。分析:A项中的“绝大多数”和原文中的“绝大多数”限制对象不一样;

安徽省寿县第一中学2018屇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

①宋朝给我们留下了?幽云十六州?、?檀渊之盟?、?靖康之耻?这样的负面记忆,其积贫积弱、昏聩无能的形象牢牢地刻在人们心中。然而,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乃当时世界之最。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荣景象,千年后的今天仍让西方人惊叹不已。

②宋朝靠兵变建立,为了防范武将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其政权,宋朝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千方百计削弱武将手中的权力,武将地位大大降低。实行兵将分离、将从中御,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极大阻碍了作战效能。过去由武将把持的行政、财政、司法权力交到了文臣手中。建立枢密院,削弱武将兵权,将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每次出征前,由优居深宫的皇帝和二三大臣,依据主观臆测,制定作战阵图,交给统兵作战的将领遵照执行,而这也极大抑制了武将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③统治阶级有无斗志、进取心和高明的战略,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崛起的重要因素。从宋太宗开始,过去高度重视和依赖军事与武力的传统发生转变,强军强国的意识逐渐被追求文治和稳定的思想取代,以和缓战的思想逐步形成。宋朝自太宗后期始,即不再以积极防御、开疆拓土为能事,军队转而以维护域内统治为主要任务,军队与边防的意义和价值随之降低,主流意识逐渐对战争手段产生怀疑、抵触和排斥的态度。?澶渊之盟?的缔结,使宋朝统治者自认为一劳永逸地寻找到了?化干戈为玉帛?之路,从此更倾向于以和的方式解决边患威胁。

④宋朝的军队的规模不可谓不大,国防投入不可谓不多。然而庞大的军队与慷慨的投入却没有锻造出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实力。究其原因,其兵员构成和军队组织结构上的缺陷不容忽视。宋代的兵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招募,宋代募兵的对象主要是流民和饥民。二是抓夫,在军情紧急、兵员枯竭的情况下,也实行强制征召。三是配隶,即让罪犯充军。从中可以看出,宋代士兵的来源多是三教九流之徒,各类人员混杂,士兵地位极低。致使很少有人愿意当兵,即使被迫当兵也想方设法逃亡。?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成为社会共识。军队的整体组织结构上推行禁、厢军互补的制度,随着禁、厢互补制度的异化,特别是厢军逐渐转变为吸收消化不合格禁军的重要载体,厢军成为禁军的养老之地,战斗力严重退化。

⑤安史之乱爆发到唐朝走向衰落后,中原王朝重要的战略要地辽东、河套河西走廊一带,还有蓟北之野等产马良地全部丢失。而燕云十六州地区被辽占领后,更是使宋失去了传统上最重要的防御生命线——东段和中段长城。过了幽燕十六州,便是八百里平川,北宋已经无险可守,辽突破长城阻隔后,挥师南下更为便利,因拥有长城以内农业区的各种经济资源,可为军事行动提供充足的补给,极大地增强了军事优势。

⑥历史是一面镜子,富不简单地等同于强。一个缺乏尚武精神、没有强大国防力量作后盾的民族,即使经济再强大繁荣,也同样丧权辱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朝统治者实行消极防御、以和缓战的战略,在“澶渊之盟”后,战争手段被逐渐放弃,军队与边防的意义和价值随之降低。

B. 宋朝统治阶级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大大限制了武将的权力,武将的地位大大降低,指挥的机动性也相应受到了限制。

C. 宋朝的兵员素质不高,军队组织结构僵化落后,致使宋朝兵虽多而战力弱,庞大的军队与慷慨的投入没有得到预期效果。

D. 养马场和战略要地的丧失,使宋军缺少了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和屏障;此消彼长,敌对方的资源得以丰富,军事优势增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将宋朝的经济与军事作鲜明对比,自然地将读者带入所论述的问题当中。 B. 第四段在论述宋代兵员来源时连续使用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 文章围绕历史积患和宋朝防御线之失论述了宋败于辽的重要原因,逻辑严密。 D. 阐述宋朝军弱的缘由,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分别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朝的社会繁荣和“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负面记忆,对现实都有借鉴意义,能促使我们反思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

B. 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成为当时世界之最,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策略及以和缓战思想并没起到积极作用。

C. 以文制武策略,致使武将地位下降,加之剥夺了武将行政、财政、司法等权力,极大挫伤武将戍守边关,报国杀敌的积极性。

D. 宋朝国富军弱的历史启示我们:富不简单地等同于强。我们在建设强大、繁荣经济的同时,也要建设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

1. A 试题分析:“战争手段被逐渐放弃”。 2. B 试题分析:“连续使用事例”,不是事例,只是一般的叙述。

3.B试题分析:\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策略及以和缓战思想并没起到积极作用\理解错误,对\国富\有一定积极作用。

东北育才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伏辩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中,他表示:?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鲧到底犯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山海经》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独立不迁”使屈原的人格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B.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包含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而决不随波逐流两个方面。

C.“独立不迁”贯穿于屈原的一生:坚持理想,虽遭打击而不动摇;依恋故土,虽然不被理解而不他迁,等等。 D.“独立不迁”体现了屈原和隐者截然不同的人格:隐者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决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最后投身汨罗,以死明志,这是因为楚国国君没有理解他,重用他,他的“美政”理想无法实现。 B.屈原以“无求”与“苏世”的为人准则要求自己并努力践行,这使他“独立不迁”的人格更为坚实和完美。 C.屈原认为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因而对他深表同情和赞赏,这也可以让人看出屈原自己崇高的人格。 D.全文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阐述了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的丰富内涵,结构谨严。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体现了屈原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而毫不动摇的精神。 B.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做一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这是屈原的为人准则之一。 C.文中引王逸和司马迁关于《渔父》相关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渔夫和屈原对话是真实的,史料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D.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在《离骚》《橘颂》《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等。

1.A(偷换概念原文是说“无求与苏世”使独立不迁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2.C(C“认为鲧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错,这是作者的观点.) C(文中引材料的目的是为了阐释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

甘肃省会宁县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吐谷浑道??吐蕃道??回纥道?……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

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民族的习俗。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胡葱、胡萝卜、大蒜、菠菜、芫荽、苜蓿,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习胡俗、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在唐朝著名的十部乐中,西域音乐就占五部。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乳香、硇砂、玉石、珊瑚、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未来,?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是人文交流活跃之地,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

(节选自2017年3月8日人民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是东西方之间的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

B.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对沿路各民族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各民族交流融合方面也起到了联结纽带作用。

C.游牧民族和汉族共同开拓了丝绸之路,无数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D.为了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早起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丝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多游牧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因为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B.控制了草原道的游牧民族,在与中原王朝交易时换回绸绢,除了供本国贵族享用外,还将其大量传输到西方。 C.汉代开启的丝绸之路在后世并非总是畅通无阻,它既遇到过衰败和阻遏,也曾经经历过再度的繁荣和兴盛。 D.丝绸之路的开拓以及之后的繁荣,离不开沿途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但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还是中原王朝。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原王朝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提供食宿,建立州府等加强治理,就是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B.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甚至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局限于物质方面,还有文化。 C.丝绸之路是民族沟通的渠道与交流的舞台,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 D.“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它不但描绘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画卷,还将架起东西方交流交往的桥梁。

1.D(因果关系不成立,因草原古道的开通,促进了交流,但并不一定是为了交流才开通古道。) 2.B(文中只说回纥是这样) 3.B(A还为了“经营西域”;C“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错。D“将”错,是“进一步”。原文第一段,“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桥梁”)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

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而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

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摘编自刘根生《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而设计出的“夜光自行车道”,路面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B.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因为它们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且这两种价值交相映衬,相得益彰。 C.“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与传统观念里的钢筋水泥风格格格不入,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 D.“技术的诗意”,如同庖丁解牛那样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它并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技术和艺术分别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B.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钟世镇院士在标本制作方法上大胆创新,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恐惧顿失,兴趣盎然。 C.“技术的诗意”凝聚着尊重规律、以道驭术的“真”,凝聚着简约利物、惠而不费的“善”,凝聚着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美”。

D.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的原因并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B.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还应该有“诗性思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唯宽大是从,既浪费也没有特色。

C.一切技术创新理应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多些“技术的诗意”,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

D.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这种美可观可触可感,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

1.C(“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表述有误,原文第3段的相关表述是“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 2.B(“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无中生有;“兴趣盎然”也有误,原文第3段的相关表述是“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

3.D(“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说法有误,原文最后一段相关表述是“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也有误,文中相关表述是“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广东省惠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教育永恒的支柱

肖川

文学是虚构的艺术,是想象的殿堂。无论什么时代,文学都是对于人类所面临的问题的象征性的解答,因此而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文学还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文学之于读者,是精神得以寄托于憩息的殿堂;读者之于文学,应该是走进这殿堂寻找自我的一个过程。

有作家说,小说是什么?小说是碰触人类伤口之后流出来的血。好的小说是过渡读者精神的桥梁,通过这样的桥梁,我们可以抵达广阔的精神彼岸,奔向崭新的精神天地。好的作家,会让不同的人在自己修筑的殿堂里找到恰当的座位,让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走进去流连忘返。想一想,古往今来有多少可以构筑这华美殿堂的超凡圣手。手捧他们的作品,读着读着,我们久已忘却的梦想和沉沦的激情也渐渐升起来了。想起安徒生,想起美人鱼,我们就不可避免地想起了爱与美,那是隐藏于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它们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使我们平凡的生命焕发出非凡的亮丽。

然而,我们有一种很令人沮丧的阅读习惯:人们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文学作品富有更多的社会意义,或者哲学意义,或者其他什么意义。这种功利性极强的阅读习惯由来已久,文学的艺术价值丧失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文学沦落为宣传的工具。由于这种比较浅薄和恶劣的阅读习惯,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为枯燥乏味的、模式化的流程。

在文学经典那里找到的可能是自己的形骸,也可能是一束思想、一点灵光、一把可以拾得起的记忆……莱昂内尔?特里林说:?文学是教会我们人类多样性的范围与这种多样性之价值的惟一武器。?相信人生许多感悟,就在捧卷细读之时--感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茶烟轻扬,书香浮动,风尘仆仆的心灵终于可以回家了。抑或在那幽静的夜晚,我们守在小窗前,望着那灿烂的星空,憧憬着美妙的人生境界,吟咏着自己宽广而又温柔的心灵。久而久之,我们的身心都与那广阔的星空、美妙的境界融为了一体,实现着人生的超越。

我们倡扬人文教育,其目的并不在于熟识作品名称、文人姓氏,而在于引导学生迈进价值观念、学术思想的角斗场,竞才智之技,将学生引领到广袤的时空之中,感受博大、丰富、深邃。惟其如此,人文精神方有望养成,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让学生从伟大人物的传记中、从文学作品中,去感悟生命的伟大,去感悟人性的美好,去感悟人生的创造之美、奋斗之美,去激发和推动他们追求比生活本身更高远的东西,这就是文学的教育价值。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历史、文学、人物传记,并不是能更直接地参与世界的改造,但它却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渴望改造世界的冲动和欲望,能唤起人之所以为人的自豪感受,能唤起一个人坚信自己内在的力量无坚不摧的信念。?(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文学作品,能使读者唤醒忘却的梦想,找回失落的激情。 B.文学能为生活的教科书,因为文学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很多问题。

C.文学可以成为我们的武器,是因为它教会我们人类多样性的范围与多样性的价值。 D.文学能唤起人改造世界的冲动,作为人的自豪感及对自身力量的自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读者来说,他可以在文学的殿堂实现精神寄托与憩息,也可以在其中寻找真正的自我。 B.我们不能超越时代而要求文学作品具有更多的社会意义或者哲学意义。 C.好的小说能让读者找回梦想和激情,发现爱与美,使生命焕发光彩。 D.倡扬人文教育,能养成人文精神、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小说会让不同的读者找到契合自己心灵的东西,乐意徜徉其中。

B.要求文学具有更多的文学以外的意义和功能,是过于功利化的思想在作祟。 C.文学沦为宣传工具、功利性极强的阅读习惯,两者导致语文教学枯燥和模式化。

D.熟悉作家作品名称,虽不能说完全没有价值,但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并无作用。

1.B.【对于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文学能做象征性的解答,但未必解决具体问题。】 2.D.【只有目的正确的倡扬才是。】 3.C.【文学沦为宣传工具也是功利性极强的阅读习惯造成的恶果。】

广东省六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在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中,?万物一体?论是其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这一命题的完整表述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然而以往人们在讨论这一命题时,往往容易突出?万物一体?而刊落后面的?仁?字,这就使得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历史上其他形态的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界线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有观点认为阳明此说与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观点存在某种渊源关系。为了澄清这类似是而非的观点,有必要重兄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的意蕴,以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及其思想意义。

必须指出,在?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命题中,?一体之仁?无疑是核心概念。其中,?一体?是对?仁?之特质的一种描述。具体而言,?一体?即整体义、全体义,?一体之仁?是强调?仁?,不仅是人心的德性存在——心体,更是遍在于万物而与万物融为一体的本体存在——仁体,表明宇宙存在一种基本的精神特质。我们关注?一体之仁?而非单独的?仁?字,目的在于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思想精髓。唯有用?一体之仁?的观念才能充分展现,同时也可以藉由?一体之仁?来表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有别于历史上其他形态的万物一体论,我们称之为?仁学一体论?,即仁学形态的万物一体论。

从历史上看,大致有两种形态的万物一体论,一种是先秦诸子时代的传统万物一体论,另一种是宋代道学思潮中出现的新形态的万物一体论。前者可以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庄子?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惠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庄子?天下》)为代表,后者可以程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以及?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集》)的仁者境界说为代表。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这两种理论形态都有所不同,它是建立在良知心学基础上的新形态的?仁学一体论?。

一般认为,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源自程颢。然而,宋代道学思潮中出现的以程颢为代表的万物一体论,含有?生生之仁?和仁者境界两种主要含义,强调从?须先识仁?的角度出发,以实现仁者之心的境界就是万物一体的境界,偏重于工夫指向的、主观呈现的境界论意义。然而,与程颢偏重于境界的论述不同,王阳明是从?一体之仁?的角度出发,将仁者境界的万物一体论推展至以一体之仁为核心内涵的万物一体论,这是王阳明基于?一体之仁?的本体论对万物一体论的重构。(摘编自吴震《论王阳明?一体之仁?的仁学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王阳明心学的思想体系中,“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这个命题是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 B.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与其他的万物一体论之间有着清晰的理论界线,却又容易被混淆。 C.“一体之仁”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核心概念,揭示了宇宙存在的基本精神特质。 D.王阳明推翻了先秦诸子时代的传统万物一体论,他的万物一体论是一种全新的重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意在澄清关于阳明仁学的错误观点,探讨其“一体之仁”的思想意蕴,揭示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理论特质和思想意义。

B.作者从辨析核心概念出发,揭示了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思想精髓,藉此表明阳明仁学有和其他万物一体论不同的理论特质。

C.作者列举历史上两种形态的万物一体论,意在强调阳明学的万物一体论是建立在良知心学基础上的新形态的“仁学一体论”。

D.文章结尾指出,王阳明将程颢的万物一体论推展至以一体之仁为核心内涵的万物一体论,表明王阳明是仁者境界说的继承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抛开“仁”字强调“万物一体”,就会混淆阳明万物一体论与其它万物一体论的界线。 B.要把握“一体之仁”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就要抓住“心体”和“仁体”两种特质。 C.只要关注“一体之仁”中的“仁”字,就能够揭示阳明仁学万物一体论的思想精髓。

D.研究王阳明的仁学思想,既要揭示其理论特质和思想意义,又要关注其它相关理论。

1.D(文中没有说“王阳明推翻了先秦诸子时代的传统万物一体论”。) 2.D(文中说“一般认为,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源自程颢”,而作者认为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与程颢仁者境界的万物一体论论述不同,没有说“王阳明是仁者境界说的继承者”。)

3.C(原文是说“唯有用‘一体之仁’的观念才能充分展现阳明学万物一体论的思想精髓”,因此只关注“仁”是不够的。)

广东省茂名市五大联盟学校2018届高三9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史,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牢牢控制在手中,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来实现。西周建立后推行分封制与井田制,使得王权和土地开始真正结合在一起。

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往往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商末周初的政治变革在历史上影响甚巨,其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便是最重要的代表。周初重器大盂鼎铭文中记载了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情形,就是这一制度的生动写照。作为配套制度而行的井田制在当时也举足轻重。春秋中期以后,以井田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走向瓦解,新的土地关系与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引发了政治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便抓住了土地这一关键问题,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两方面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以皇帝为主导的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

西汉中期以后,聚敛了大量土地与财富的地方豪强严重危及了中央的统治。对此,大儒董仲舒曾建议通过?限民名田?来抑制土地兼并,但未被采纳。自此以后,严重依赖地方豪强的中央政权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最终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达数百年的门阀政治。中央对所辖区域内土地与行政权力的控制越来越弱,反过来又促使中央政权对土地关系、地方行政运行机制进行调节与整顿。于是,在隋唐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与土地变革。

隋朝建立,推行均田制。这些本应在打击豪强大族势力方面效果显著的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却稍嫌操之过急,根基未稳的隋王朝也迅速覆亡。随后崛起的李唐政权在土地分配方面延续并完善了均田制。使得唐朝开始走向强大;但自天宝之后,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以此走向消亡。此后,北宋政权所进行的改革仍然是以土地的控制与分配为中心,将地方权力大都收归中央,改变了地方势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局面。

元明清三代,虽然最高统治者的民族身份不同,但他们采取的政策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与两宋时期边患屡兴相比,元明清对边疆的控制也明显加强,而?摊丁入亩?等政策之所以能够推行,依靠的正是国家对土地所有与分配体系的绝对控制。

中国古代政治变革与土地权力发展的关联使我们认识到,土地与中央集权抑或君权的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土地与君权的联动机制也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较为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与发展。而当土地与君权出现矛盾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这又促使掌权者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缓解矛盾冲突。(选自刘伟《土地问题决定中国古代政治走向》,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地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B.封建君王只要推行一些制度,将土地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就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C.商鞅抓住土地这个关键问题所推行的变法,使得中国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

D.隋朝统治者为打击那些豪强大族势力推行了均田制,可惜操之过急,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出观点,然后按朝代先后顺序列举了历代重视土地问题的材料来进行论证。

B.文中所举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事例,证明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常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

经济变革。

C.文章通过董仲舒建议未被采纳的事例,证明了中央政权如果无法抵制土地兼并,对所辖区域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弱。

D.结尾一段提出了掌权者在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时,有必要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西周建立至春秋中期这时段,井田制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井田制逐步消亡了。 B.西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依赖地方豪强,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为后来的门阀政治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C.李唐政权因在初期延续并完善隋朝的均田制走向稳定和强大,也因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走向了灭亡。

D.元明清三代除了都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外,采取的土地政策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都对土地所有权与分配体系绝对控制。

1.D(A“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B与原文不符,原文“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百姓牢牢控制在手中”。C“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犯了推断不当的错误。商鞅变法使得秦朝强大,并不是此后土地制度保持稳定的原因,保持稳定的原因应是此后的朝代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 2.D(“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理解错误,应是采取措施缓解土地与中央集权或君权之间的矛盾)

3.C(原因分析不当。李唐政权的灭亡不是由于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而是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家谱也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题的家族世系繁衍的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家谱有约3000年的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属珍贵的人文资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现今可以知道的最早的家谱雏形,是殷商时期留下的一片牛肩甲骨,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乃武丁时期所刻,是某一王室之外的显贵家族之记录。另外,商周两代,还有刻录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家谱。周代的《世本》,曾对创作《史记》有过参考作用,目前学术界公认它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名之先河。

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制度,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主要依据。与之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唐朝初年,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抬高李氏皇族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直到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为私家修谱。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以来,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的家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撰修的。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同时家谱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1.下列有关“家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谱,亦称族谱,是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繁衍的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B.家谱的最早雏形,是殷商时期留下的一片牛肩甲骨和商周两代刻录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家谱。

C.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目前学术界公认周朝的《世本》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 D.家谱至今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三大历史文献之一,目前存世的家谱大多是清以后撰修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周代的家谱《世本》,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是为了推行宗法分封制度,此制度到春秋战国趋于瓦解。

B.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家谱成了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 C.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初年,家谱的编纂都为官府垄断,直到宋代,家谱的主要编纂方式才发生改变。

D.宋代时,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出仕、联姻等政治功能而由官修变为私修,此时家谱更多是发挥其社会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脉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唐朝、五代、宋代、明清几个阶段,家谱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B.魏晋南北朝时,因为家谱对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等有重大的作用,于是出现了造假的现象,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这是利益驱动所致。

C.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它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修家谱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D.国家有史,家族有谱,家谱与国史处于同等地位。一本家谱就是一个家庭的生命史,它记录了一个家族的根脉与成长,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象征。

1.B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现今可以知道的较早的家谱雏形,是殷商时期留下的一片牛肩甲骨”,后文所言金文家谱不再是“雏形”。

2.D强加因果。宋时,并不是因为家谱失去了一些政治功能才由官修变为私修。 3.D无中生有。文中并未讲“家谱与国史处于同等地位”,且后面的“一个家庭”“一个民族”范围均不当。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的增加。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时至今日,工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不经意间,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

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比如,原来人们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人们出行的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遇见各种性格的司机。如今人们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分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给端的个人,能够有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比如,加入络商店平台的手工艺者,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作品售卖给匹配的人。伴随着?微创业?的门槛降低和个性化被鼓励,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而每个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xg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