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10 21: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动物类群有关知识

无 脊 椎 动 物 动物类主要特征 常见动物 与人类关系 群 腔肠动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水母、海葵、海海蛰可食用;珊瑚虫分泌的物质物 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蛰、珊瑚虫,水螅 构成珊瑚礁。 扁形动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涡虫、血吸虫、我国南方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物 扁平;有口无肛门。 绦虫、华枝睾吸吸虫感染引起的 虫 线形动身体细长,呈圆柱形;蛔虫、蛲虫、钩蛔虫虫卵进入人体能使人感染物 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虫、丝虫、线虫 蛔虫病。 肛门。 环节动身体圆筒形,由体节组蚯蚓、蛭、沙蚕 蛭唾液中的蛭素可生产抗血栓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药物。蚯蚓:疏松土壤、提高土体物 运动。 壤肥力、蛋白质饲料。 内软体动柔软身体表面有外套①双壳类:河蚌、①鲍的壳(石决明)和乌贼的壳膜,大多有贝壳;运动扇贝、文蛤、缢(海鳔蛸)可入药。②钉螺是日无器官是足。 蛏②石鳖、蜗牛、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乌贼、牡蛎、鲍、病的传播有关。 脊钉螺 ②蜜蜂柱 节肢动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①昆虫:蝗虫、①虾蟹等提供动物蛋白;物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蚊、蝇、蝉、蜻等昆虫传播花粉;③蜈蚣、蝎、蜓②虾、蟹、蜘蝉蜕可入药;④果蝇是经典实验蛛、蜈蚣、蝎、材料。 鼠妇 物 第 1 页 共 1 页

鱼 脊椎动物 体内有脊柱 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①淡水鱼类: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鲤鱼、鲫鱼②海洋鱼类:带鱼、鲨鱼、比目鱼等 ①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②融入人类文化。③由于过度捕捞和水污染等原因,鱼类生存面临严重威胁。 两栖动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物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爬行动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物 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鸟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牙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哺乳动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物 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分化 青蛙、蟾蜍、蝾①两栖动物是很多农田害虫的螈、大鲵(娃娃天敌。②由于环境污染及水域面鱼) 积缩减等原因,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 蜥蜴、龟、鳖、①鳖可食用,鳖甲入药;②蛇毒蛇、扬子鳄、避治病;③避役捕食昆虫。 役(变色龙) 金雕、啄木鸟、丹顶鹤、鸡、鸭、鹅 鲸、蝙蝠、鼹鼠、马、象、猕猴、兔 ①捕食农林害虫、鼠类;②鸡鸭鹅提供动物蛋白③观赏 提供动物蛋白;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人类得力助手

二、动物的体温 分类 体温是否恒定 变温动体温随环境温物 度的变化而改变 恒温动体温不随环境物 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三、代表动物

动物不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获得现成有机物,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动物类群 所有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中的鸟和哺乳动物 意义 适应环境能力差。 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第 2 页 共 2 页

㈠1、水螅生活在清洁淡水中。

2、水螅的口周围伸展着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水螅身体体形为辐射对称。便于它感知各个方向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和防御敌害。 4,①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填充胶状物。②内胚层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消化腔,用来消化食物;与口相通。③刺细胞位于外胚层,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触手处最多。刺细胞还可帮助捕获猎物。 5,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6,有口无肛门。

㈡1、涡虫身体背腹扁平,背面褐色,前端背面有可以感光的眼点。

2、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的咽可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食物在肠内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3、涡虫的身体是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身体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两侧或腹面有专门运动器官。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4、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有些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而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5、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㈢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 2、蛔虫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3、蛔虫体表包裹角质层,有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由一层细胞组成。 4、蛔虫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5、蛔虫无专门的消化器官,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6、蛔虫虫卵进入人体,使人感染蛔虫病。

第 3 页 共 3 页

㈣1、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由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2、身体分节使蚯蚓躯体运动灵活。

3、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靠刚毛和肌肉的配合运动。运动方式为蠕动。 4、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5、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

6、①依靠环带区分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身体前端有环带。②触摸蚯蚓腹面有粗糙不平的感觉。其上小突起为刚毛,作用是固定身体,帮助运动。③蚯蚓在玻璃上比在糙纸上运动慢,原因是玻璃表面光滑,不利于刚毛附着以配合运动。④蚯蚓体表有体壁分泌的黏液。⑤观察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擦蚯蚓体表,使它体表保持湿润,原因是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⑥实验后,将蚯蚓放回自然环境中。

㈤1、①河蚌、扇贝、文蛤等软体动物的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②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贝壳有保护身体的作用。③双壳类动物用足运动;用鳃呼吸;与取食有关的结构为入水管和出水管。 2、①蜗牛用足运动。②乌贼贝壳退化;用腕足捕食。

㈥1、①昆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②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③胸部是运动中心;三对足,善于跳跃;两对翅,善于飞行。④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⑤体表有气门,气体进出的门户;呼吸器官是气管。⑥体表有外骨骼,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所以昆虫需要蜕皮。通常发育为成虫后不再蜕皮⑦昆虫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

2、蜘蛛4对足用于爬行,没有翅和触角。

3、蜘蛛、蜈蚣、虾等不是昆虫,但它们是节肢动物。

㈦1、我国鱼类可分为淡水鱼类(1000多种)和海洋鱼类(2000种)两大类。四大家鱼(青鱼、鲢鱼、草鱼和鳙鱼)和鲤鱼、鲫鱼等都是淡水鱼类。带鱼、鲨鱼、比目鱼等是海洋鱼类。

第 4 页 共 4 页

2、鱼能在水中生活最重要的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3、①鱼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大部分,左右侧扁。②鱼的体形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③鱼的体表常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④鱼在水中通过尾部_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⑤鱼用鳃呼吸。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⑥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⑦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 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 碳的含量增高。⑧鱼的运动器官是鳍;运动方式是游泳。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㈧1、青蛙的幼体蝌蚪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蝌蚪发育成青蛙以后,尾和鳃都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在水中生活。

2、①青蛙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声波;②青蛙头部前端有鼻孔,是呼吸时气体的通道;③青蛙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3、青蛙能适应陆地生活,还与它能用肺呼吸密不可分。不过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还需皮肤辅助呼吸。4、青蛙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来辅助肺呼吸。

㈨1、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2、①蜥蜴头部后面有颈,使头灵活转动,便于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②蜥蜴的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迅速爬行。③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④蜥蜴的肺比青蛙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只靠肺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要。⑤蜥蜴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受精卵大,养料多并含水分,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蜥蜴(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第 5 页 共 5 页

㈩1、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

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④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⑤视觉发达,有喙无牙齿。食量大,消化快。⑥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⑦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2、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卵壳,起保护作用。

3、①气囊一端与肺相通,另一端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可暂时贮存气体,辅助呼吸。

(十一)1、①哺乳动物体表被毛,具有保温作用。是恒温动物。②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③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④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

2、①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②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这与兔的植食性生活相适应。③狼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而且犬齿发达,这与狼的肉食性生活相适应。

四、㈠1、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约120万种以上。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2、软体动物是第二大类群,约10万种以上。 3、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是鱼类,鸟类次之。

㈡1、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的生殖方式是卵生;哺乳动物是胎生。

2、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是体内受精。 ㈢1、

蚯蚓 河蚌 蝗虫 鱼类 青蛙 蜥蜴 鸟类 哺乳动物 第 6 页 共 6 页

呼体壁 吸器 鳃 气管 鳃 肺和皮肺 肤 跳跃 肺 肺 运蠕动 爬行 动方式 运刚毛 足 动器官 飞行.跳跃 游泳 爬行 飞行 行走、奔跑等 翅 足 鳍 后肢 四肢 翼 四肢

2、水螅固着在水草等物体上。蛔虫的运动方式是蠕动。

㈣鱼体表覆盖鳞片。青蛙皮肤裸露。蜥蜴皮肤覆盖鳞片。鸟体表被覆羽毛。哺乳类体表被毛。

㈤章鱼、鱿鱼和墨鱼是软体动物。娃娃鱼是两栖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一、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

2、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

3、①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②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 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③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

4、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②双手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③双手提起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5、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

6、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7、在运动中,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8、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第 7 页 共 7 页

9、①关节周围由关节囊包裹,内部形成密闭的关节腔。关节腔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②关节囊使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③关节软骨的作用是缓冲撞击,减少摩擦。④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⑤ p43关节图和p44屈伸肘图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是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2、①按功能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②按行为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①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②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③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学习行为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④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⑤尝试与错误是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次数越少。

三、社会行为

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蚂蚁、蜜蜂、猴、狒狒、鹿、象、白蚁等。

2、社会行为的特征:①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②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③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3、白蚁分为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蚁后是专职的产卵机器;蚁王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承担觅食、筑巢、照料、饲喂等工作;兵蚁是保卫蚁巢。 4、①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②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衍后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③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叫做通讯。交流信息的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④蚂蚁是通过气味、触角进行通讯的。⑤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分泌性外激素,以此来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因此,可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来诱杀农业害虫。雄虫靠

第 8 页 共 8 页

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感受性外激素的气味。

5、自然界中,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整体。

6、仿生: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战斗机——长颈鹿,人造地球卫星——蝴蝶,照相机——蝇,雷达——蝙蝠,薄壳建筑——蛋壳。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4、①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身体;有的在它们体内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同时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③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5、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黏稠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红、褐、绿、黄、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 ②高温灭菌 ③接种 ④恒温培养

3、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二、细菌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大多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

第 9 页 共 9 页

3、有些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还可以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

4、课本p73细菌结构图三、真菌

1、酵母菌(单细胞)、霉菌、蘑菇属于真菌。酵母菌细胞有细胞核,还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真菌和动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2、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青霉的孢子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呈扫帚状。 课本p77青霉结构图

3、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四、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手癣、足癣、小麦叶锈病

③与动植物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作共生,如真菌与藻类共生形成地衣。

五、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①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②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和繁殖;常用保存方法--------低温保存、高温灭菌保存(如巴氏消毒)等

③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抗生素是真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④环境保护。甲烷菌等细菌,使污水得到净化。

第五章 病毒

1、病毒的发现:伊万诺夫斯基

2、病毒的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

3、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极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2、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生物命名法: 瑞典人林奈提出的双名法,即属名+种加词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应当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

第 11 页 共 11 页

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6、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得分 批卷

长鹏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题(模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本试卷共8页,6道大题,29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说明: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

1.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下列各项不.属于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特点的是 ( A. 用鳃呼吸 B.身体呈梭形 C.用鳍协调游泳 D.以有机碎屑为食

2.蘑菇经常出现在森林中,但它却不是植物,原因是 (

第 12 页 共 12 页

) )

A.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壁 B.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C.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膜 D.蘑菇细胞中没有叶绿体

3.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 ) A.蜘蛛 B.蜜蜂 C.蜈蚣 D.蝎子

4.青霉素的发现和使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最早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是 ( ) A.弗莱明 B.巴斯德 C.林奈 D.施莱登

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A.成群的蚂蚁结成“圆球”过河 B.黑猩猩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C.养鸡厂内成群的母鸡在“咯咯”地叫 D.乌贼受到威胁时会释放墨汁

7.完成“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一实验后,小明惊奇地发现决定鱼运动的方向和产生( )

A.胸鳍 B.腹鳍 C.背鳍 D.尾鳍

8.到了冬季,生活在北方的青蛙要冬眠,而狼不需要冬眠。原因是 ( ) A.青蛙体形小,抗寒能力差 B.狼体形大,抗寒能力强 C.青蛙是变温动物,狼是恒温动物 D.狼善于奔跑,体温升高快

9.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 A.舞蹈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10.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温度适宜的黑暗密闭系统中培养乳酸菌、草履虫、蚯蚓、苔藓几

( )

A.乳酸菌 B.草履虫 C.蚯蚓 D.苔藓

11.小明的钢琴弹得非常好,老师夸他很有音乐天赋。小明弹钢琴这一行为是 (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社会行为 D.本能行为 12.在生物分类上,人属于哺乳动物。主要依据是 ( ) A.人用肺呼吸 B.人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C.人体温恒定 D.人能够直立行走

6.下面描述的生物现象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

第 13 页 共 13 页

13.生活在山上的野生植物没有人为其施肥,但长势也很好,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根能从土壤

中吸收丰富的无机盐。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来自 ( )

A.植物体流失的 B.土壤中固有的

C.雨水中含有的 D.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产生的 14.根据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雷达。下列哪项发明不是依据仿生物学 理.A.活字印刷术 B.潜水艇 C.飞机 D.冷光灯

15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 A.龟 B.蝗虫 C.海豚 D.珊瑚

得分 批卷人 ( )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6.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始终是一张一合,交替进行,这实际上是鱼在进

行 ,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 含量减少, 含量增加。

17.炎热的夏季,洗净晾干的鞋一般不会长霉,而脏鞋就容易长霉,此外真空包装的食品也

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由此可以推测,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的条件有 、 水、 和空气等。

18.从20世纪50~60年代的“剿灭麻雀”运动,到现在专家纷纷发出保护麻雀的呼吁,说

-------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9.现今常用的生物学分类的等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 、目、 、属、 。 得分 批卷人 明人们已经认识到,在生态系统中,任何一种野生动物在维持 ,促进生态系统的

三、匹配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20.(5分)请将左侧所列水生动物与其所属的类别用线连接起来

海蜇 腔肠动物 章鱼 软体动物 海豹 哺乳动物 虾 甲壳动物

第 14 页 共 14 页

鲫鱼 鱼 类

21.(5分)请将左侧所列动物与其运动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带鱼 游动 沙蚕 蠕动 袋鼠 跳跃 鸽子 行走和飞翔 猎豹 行走和奔跑

得分 批卷人 四、识图作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3分)

22.(8分)图1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认真看图并回答。

⑴ 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与真菌的细胞相比,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与植物细胞相比,相同之处是都有[2]细胞壁、[3] 细胞膜和[4] ,但没有 ,所以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⑵ 图1中[ 1 ]是 ,对细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使细菌在水中游动是[6 ] 。

⑶ 大多数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参与自然界的 -----循环。细菌对人类也有有益的一面,试举出一个例子: 。

图1

23.(7分) 从图形、数据中提取各种“信息”,对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都相当重要。

图2是伸肘动作的产生模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⑴ 一块骨骼肌由两部分组成: [1]是 ,[2]是 。

⑵ 图2中显示的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都是关节。主要由关节头、 、关节软骨、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

⑶ 伸肘时肱二头肌肱二头处于 状态, [3] 处于 状态。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 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图2

第 15 页 共 15 页

24.(8分)图3是几种植物的图片,请认真看图并回答。

君子兰 葫芦藓 银杏

肾蕨 油菜 海带

图3

⑴ 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请你试着做一个“小生物学家”,将图3中6种植物先分成两组,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每组里有哪些植物?然后将每组里的植物再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每类中有哪些植物?(用表解方式或文字表述都可)

答:它们分别是————----植物

种子植物: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又分为 ,孢子植物又分为 、 、 。

裸子植物: ; 被子植物:

藻类植物: ; 苔藓植物: ; 蕨类植物: (**你们也可以模仿教材上老师讲的用表解方式的方式来做)

⑵ 请将图3中6种植物的所属类群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起来。

⑶ 图3中属于珍稀植物的是 。

得分 批卷人 五、分析说明题(本题共4小题,共20分)

25.(7分)暑假的一个星期三,刚上小学三年级的小明买了爸爸和妈妈喜欢吃的桃子、梨等水果,并洗好装在干净的塑料袋里,放在厨柜里,准备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上海边玩

第 16 页 共 16 页

的时候吃,没想到周末拿出来一看,好多水果都烂了,还散发出一股酒味。请分析回答: ⑴ 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帮助小明分析一下造成水果腐烂的原因是什么? ⑵ 图( )

图4

4中能使腐烂的水果散发出酒味的微生物是

⑶ 腐烂的水果往往散发出酒味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果中含有酒精,腐烂后酒精流了出来 B.有人不小心将酒精洒在了水果上 C.细菌吃了水果,死亡后变成了酒精

D.酵母菌使水果发酵,将水果中的成分转化成酒精

⑷ 小明若想使水果保存较长的时间不腐烂,比较好的方法是 ( ) A.放入冰箱中 B.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入冰箱中

C.放在餐桌上 D.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在餐桌上

⑸ 请你再为小明介绍两种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 、 。 26.(5分)广场上一个小朋友仰望着天空中翱翔的鸽子,羡慕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鸽子能飞,我却不能飞?”妈妈说:“鸽子有翅膀啊!”“那么如果我有翅膀也能飞吗?”“当然可以!”

你认为妈妈的回答是否科学?请说明理由。

27.(5分)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仅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由于它可以以植

物的枯枝落叶、家畜粪便、生活垃圾等为食,所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蚯蚓还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饲料以及很好的中药材。 请分析回答:

⑴ 如果让你去挖蚯蚓,应该选择的环境是 ( ) A.清澈的小河 B.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

第 17 页 共 17 页

C.湿润的土壤 D.干燥、疏松的土壤

⑵ 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 ) A、体节 B、环节 C、环带 D、刚毛

⑶ 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

得分 批卷人 保持湿润。原因是:

⑷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三者都是

⑸ 实验完成后,应将蚯蚓 。

28.(3分)白头叶猴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如图5所示)。最早对白头叶猴进行系统科学

研究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潘文石教授,他发现由于栖息地的减少及偷猎者的双重打击,白头叶猴在野外只剩下约700只。因此,开展保护行动是当务之急。

请分析回答:

⑴ 针对造成白头叶猴数量减少的原因,应该采取的保护措施是:

。(答出两条即可) ⑵ 除了白头叶猴,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还有哪些? (至少答出三种)

图5

六、探究实验题(7分)

29.请阅读下文,并分析回答:

据新华社电:虫子也可以吃塑料而且还能消化。西安市第八中学高三学生陈重光的这一发现,作为科技成果在省市和全国连续获得大奖。

陈重光家里为饲喂小鸟而养着黄粉虫。她无意间发现铺在养黄粉虫的盒子里的泡沫塑料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是黄粉虫在吃塑料吗?陈重光在当生物教师的父亲支持下,把黄粉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喂麦麸和菜叶,实验组逐渐加喂泡沫塑料餐盒片。她发

第 18 页 共 18 页

现虫子确实在吃塑料餐盒,通过称量还证明虫子体重在增加。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验,她得出这样的结论:黄粉虫可以噬食有机塑料并能消化和吸收。

⑴ 陈重光同学通过观察提出的问题是: ⑵ 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实验设计的句子,并在句子下面画线。

⑶ 运用陈重光同学的实验结果,请你对环保部门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⑷ 有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黄粉虫吃塑料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针对这个问题,请你简要设计一个实验计划。 制定计划:

第 19 页 共 19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wu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