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期末考试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5-10 09: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期末考试复习题

考题为2道简答,必做;论述题3道,但只选做一道。 一、简答题

(一)区域投资环境

区域投资环境是指伴随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概括地说,包括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对企业来说,投资环境是不可完全控制的因素,企业必须努力认清其所处的环境,并努力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回避不利因素。

(二)简述地方政府在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职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有了迅猛快速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政府究竟应该扮演何种角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如何恰当定位政府职能,积极回应可持续发展要求是关键所在。而在政府职能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职能转变的重点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强化宏观调控职能,弱化微观管理权能。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从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考量,政府微观管理的职能将会逐步弱化,综合功能将会进一步得以强化。

2.突出政府的协调功能。市场经济的实践,政府作为典型的行政管理者,自当承担起协调之责。这种协调功能的发挥,在推进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尤为必要。如何设计好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并通过制度化予以保障,则是我们必须直接应对的现实课题。

3.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依可持续发展理论,行政主体唯有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才会更加具备发展的潜力。公共安全是秩序行政的目的,秩序行政是公共安全的保障。直接增进民众福祉、扩大民众权益固然是其原初目的,但对公共秩序的维护和对社会越轨行为的抑制,同样也是服务行政理念的表现。

4.完善政府指导机制,培育社会自治能力。市场经济的发育与成熟,需要辅之以契约精神。这势必要求政府更多地采用非强制行政。当然,行政指导依然需要受限于“依法行政”原理,以法治原则为前提,错误甚至违法指导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行政机关出尔反尔,漫不经心的随意指导,或者以指导之名滥用权力之实,仍然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淡化政府行为强制性的另一手段则是培育社会自治能力。其一,从其行为性质上分析,这显然是一种自律行为;其二、社会自治组织对于相关行业的了解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其监督相关行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契合了提高行政效率的现代法治理

念;最后,有了社会自治组织的合作,从一定程度上也减小了行政成本,缓解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压力,充分发挥了民间互动机制的效能,给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赋予了更为深蕴的法治底土。

(三)简答地方政府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依据“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新型城镇化要求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干预、规范的作用,及时有效地解决传统城镇化中的遗留问题,并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1.规划作用。制定城市规划是政府引导城市合理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建设、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地方政府应依据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人口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因时因地制宜,科学探索不同的城镇规划模式。当前地方政府应依据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合理布局城镇的空间结构,而不是不顾实际、千篇一律地大搞形象、面子工程。

2.指导作用。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有着自身利益的相对独立的投资决策主体,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依照中央政府的政策对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具体事务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要基于本地区的实际进行有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因此它的指导作用具有双重性质。

3.干预作用。地方政府应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流动人口利益受到侵害、资源利用不集约、城镇环境遭受破坏等社会问题,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进行干预,协调各群体、各部门之间的冲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城镇中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居民的和谐发展。

4.规范作用。地方政府不仅要积极推行自身行政改革,规范各部门的行为内容及方式,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还要通过经济、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在市场中的正当利益。

(四)简答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1.制定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地方政府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引导产业发展。首先要明确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确定发展规划的分步实施落实。其次要根据产业发展实际,确定产业发展政策。再次要确定发展本地经济,引进人才,技术,资金方面的重点方向和目标。最后制定良好的地方教育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相互补充。

2.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动产业发展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主要包括政府承担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公共政策,扩大社会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职能。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3.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政府管理创新

首先,将公共管理作为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凸显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其次,强化地方政府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地方政府管理的着力点。第四,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特有作用,破除行政壁垒,优化产业布局。

4.培养人们的市场意识,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地方政府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确保产业政策的严肃性、有效性、连续性以及稳定性,保障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能够依法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创造一个稳定预期收益的投资环境,给各类投资者以信心和激励,从长远的角度促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流动。

5.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从产业布局来看,由于长期受条块分割的影响,产业结构同化现象较为突出。根据产业集聚理论,由于主导产业在生产或在产品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在布局上有相同的指向性,这些产业按一定比例布局在某个优越的地区内,就可以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生产系统,改善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

(五)简答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起的作用?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有市场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因素和政策等。要克服这些因素,就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作用。

1.制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引导本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根据中央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确定发展规划的分步实施落实。其次要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确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再次要确定发展本地经济,引进人才,技术,资金方面的重点方向和目标。最后制定良好的地方教育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相互补充。

2.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主要包括政府承担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公共政策,扩大社会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职能。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3.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政府管理创新

首先,将公共管理作为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凸显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其次,强化地方政府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地方政府管理的着力点。

第四,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特有作用,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区划,破除行

政壁垒,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4.培养人们的市场意识,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市场意识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有了市场人们会有市场意识,但是市场又是依靠有市场意识的人建立起来的。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首先要转变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自我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下放权力,市场的事情依靠市场机制本身去调节。地方政府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环境,确保区域政策的严肃性、有效性、连续性以及稳定性,保障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和之间能够依法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创造一个稳定预期收益的投资环境,给各类投资者以信心和激励,从长远的角度促使资源在区域间合理流动。

5.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主导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内产业空间组合的状态,合理地利用区域资源,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求得更大的区域效益,是地方政府的最终目标。从产业布局来看,由于长期受条块分割的影响,目前区域发展中产业结构同化现象较为突出。根据区域产业集聚理论,由于区域的主导产业,在生产上或者在产品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者在布局上有相同的指向性,这些产业按一定比例布局在区域的某个优越的地区内,就可以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生产系统,改善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区域整个生产系统的总体功能大于各个企业功能之和。从企业发展方面来看,为私人部门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资金支持和财政承诺;以区域内主导产业为主建立竞争优势;设立可量化的目标以监测其进展;促进区域市场而非地方市场的发育等。

6.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完善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鼓励建立各类民间组织。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破阻碍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组建跨地区的民间组织,以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进地方政府合作,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囊机构,主要由各地的经济专家学者组成,为区域间地方政府决策提高咨询。二是培育“中间体组织”的成长。这里的“中间体组织”主要是指由市场原则与组织原则的相互渗透、盈利性组织原则与非盈利性组织原则的相互渗透、政府组织原则与民间组织原则的相互渗透所衍生出来的具有新特征的组织体。

民间组织可以对市场经济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会弥补市场组织功能作用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抑制企业组织的非市场化行为和不良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分解部分政府的经济职能,抑制政府权力无限扩张的趋势。保证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地方政府应鼓励这些民间组织发挥效用。通过这些自发的或官方促成的民间组织逐步提升企业战略、拓展市场深度和扩张市场容量,并对政府形成软约束。

二、论述题

(一)联系实际,谈谈地方政府应该怎样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的改善不仅需要有硬环境的建设,而且更需要有软环境的进步。 1.合理利用资源优势

首先要正确认识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资源依赖型战略存在突出的缺陷:一方面,资源产业往往具有成本递增的特点,随着资源的深度开发,低成本优势渐趋消失,而且,资源产品的差异度较低,进入低平均利润状态后,难以通过技术(产品)创新提高效益水平。另一方面,资源需求的增长弹性低,资源产业的价格风险和汇率风险大,即产品价格波动大,产业效益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大,汇率变动对其价格和效益的影响也很大,所以,资源产业进入国际竞争后,不稳定性较强。这样,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开发的地区往往会受到市场景气波动和国际市场动荡的不利影响。

资源依赖型战略的合理性在于充分体现了地区比较利益原则,发挥了地区比较优势的积极作用。尽管有效利用地区资源可以奠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从长远看,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其(自然)资源的丰度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资源丰度高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而资源丰度低的国家或地区同样能达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经济发展仅仅依赖比较优势(特别是资源的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比较优势必须通过竞争优势才能得以实现。

开发资源确实可以获得一些经济上的财富,问题是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以及资源开发之后怎样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历史上国内外都有这种情况:资源开发的企业可以挣到钱,但是如果不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那么资源开发就是一种短期行为,即资源开发完了以后,地方经济就会衰落。因此,只有在改善地区投资环境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才能真正发挥资源优势。否则,单纯的资源开发并不能保证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良好生态环境吸引持续投资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必须有很大一部分资金要投到生态和环境的治理中。从改善投资环境的角度来看,特别是从形成长久良好的投资环境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解决。因为,投资环境不仅仅是获得经济回报的条件,而且涉及能否持续地获得长期经济回报的条件;不仅仅是生产过程的条件,而且必须包括生存和生活的条件。所以,良好的投资环境绝不是对以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短期经济利益行为的宽容,而是要保证以持续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来吸引持续不断的投资。

3.市场运作与政府功能相结合

既要利用市场机制、又要发挥政府调控的功能,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

系,最大限度地运用市场机制。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弥补市场缺陷也不可能做得过分,从投资过程的角度看,政府实际上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直接调动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金,而须通过市场调节的过程引入更多的投资资金。政府所应该而且有能力做到的事情是,以最大的努力来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创造投资资金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自发进入区域的良好条件。

4.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必须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会遇到三个问题。第一,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怎样使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加合理?第二,基础设施建设是需要投资的,如果采用商业化的办法来融资的话,就有一个投资回报的问题,而投资的回报最后都要体现到这个地区的产品成本里,对当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生影响。第三,区位和经济特点需要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但是,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能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如果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并没有因为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而有明显的改观,那么,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就会产生投资回收和回报困难的问题,甚至导致地区财政和信用关系上的累赘。所以,应加大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积极推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同时考虑,以使两者形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良性循环。

5.吸引外资不能只靠优惠政策

必须树立正确的对外开放思想。第一,吸引外资需要有优惠政策,但是,仅仅靠优惠政策是不够的,特别是不能把优惠政策理解为待遇差别越大越好。实际上,政策的稳定性、透明性和政府效率对外资的吸引力比(优惠)待遇的差别性对外资的吸引力更大。第二,对外开放要取得长期的效果,必须保证各方都能各得其所,利益共享。所以,确保外商的正当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对于改善投资环境和获得对外开放的成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三,从对外开放中,区域应争取到的不仅仅是资金、技术,更重要的是管理、体制、观念等方面的提高。外资进入后的“示范效应”可以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对外开放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开放,也包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开放,是全方位意义上的现代化。

(二)结合实际,谈谈地方政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地方政府在企业发展中要发挥好导向,服务,促进,监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 1.战略规划。地方政府要着眼长远,做好地方发展的战略规划,着力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业收益率,积极地促成市场资金供求的对接,扶持优势产业发展;在进行战略发展定位时,要合理发展有竞争优势和资源禀赋强的产业;在规划的制定上,要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统筹规划、扬长避短、突出特色的原则,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形成资金、技术、资源的有效组合,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着眼长远,转变观念,改变地方政府行为的短期化,在发展地方

经济过程中地方政府要防止急功近利,防止数量、 速度的攀比,防止热衷于短、平、快的产业项目。要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项目,科技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实行技术创新,绝对不能因为短期的政绩,地方的财税而违背整体战略定位。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要选准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的趋势要求,有较好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可以形成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具有集群优势,绿色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

2.营造环境。打造公正诚信的政府环境,公正诚信的政府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一是地方政府要监督企业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采取垄断或不正当手段,影响市场稳定;二是要监督并清理公共部门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侵害企业的利益,要规范行政部门阳光收费,将税费减免政策落实到位,真正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三是要提高法治观念,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

3.搭建平台。构建以信息服务为主体的政府服务平台体系,加强信息的聚集与分配,从而引导资源的流向。一是建立项目库,实现与各机构的对接;二是扑捉前沿信息指导企业,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平台和基础;三是构筑交流平台,增进政企的相互了解与合作。

4.人力培养。发展培训事业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看人才,而落后的地方正是缺乏人力资源,地方政府可积极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在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等方面提供中介支持。同时,要营造引入人才大环境。通过各种技能、知识等培训,培养出高素质的企业和公共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在培训中,注重对管理人员和员工自身的观念、技能等的全面培训、全面提高和全面的发展,增强他们热爱工作、忠诚企业、服务于企业的自信心,使公共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的产出始终保持高质、高效。

5.出台政策。一是鼓励性政策,完善并实施投入考核奖励政策;二是吸引性政策,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加大发展环境的整治力度的文件,改善地方经济的发展基础;三是支持性政策。

(三)结合实际,谈谈地方政府在调整生产布局中的作用?

(四)联系实际,谈谈行政因素在本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地区之间的资源竞争促成了新的地区差别,而地区发展程度上新差别的形成又进一步促进了地区发展竞争局面的形成。

1.在市场失灵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和效果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除了区域文化和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以外还受到很多诸如人才、资本、环境等重要因素的影响,除了区域文化无法简单复制和改变外其他资源都可以通过政府行为来得到整合和改善。例如政府制定一系列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以解决

本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缺乏的问题,而所制定的吸引投资的政策又会对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产生影响,进而对本地区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对于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活的因素———人才,其争夺的主体虽然主要是企业但,问题的“瓶颈”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性手段却在政府手中。户口制度和旧经济体制是人才流动的最大障碍,这必须靠政府的政策来解决。事实也证明那些重视人才、实行有效的人才政策的地区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而这些人才也确实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另外基础设施的改善、社会福利的提高、投资环境的优化等都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有关,而所有这些因素又是息息相关的,往往会相互影响,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如何处理好这些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之间的问题需要地方政府的智慧。

2.在政府利益地方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行为有时会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为,如区域间为争夺紧俏资源而展开的资源大战,构筑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行政壁垒和区域壁垒,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阻止短缺的产品流出;二是禁止与地方政府直属企业的产品有竞争力的产品进入;三是阻止相对稀缺性较高的生产要素流出。这样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区域内大市场难以形成。目前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这些政府行为往往又是以解决失业或财政问题为借口的,其理由看似堂而皇之,但实际上却是短视的,对本区域的长远发展往往是不利的,更谈不上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五)结合本地(本乡镇、或本县、或本市)实际谈谈地方政府在调整地区产业结构中的作用?

从国际经验看,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对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发挥干预作用。而通过对美、日、德三国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首先政府应均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都以不破坏市场调节为前,其干预的范围也多是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做出必要决策”。其次,三国政府都十分注重对教育和科研开发的投资和建设,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第三,日、美两国政府在产业政策决策时注意吸收社会各利益集团(包括私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制定出来的产业政策符合社会各集团的利益,在实践中便于贯彻和执行。

目前我国各产业之间机构不协调,第一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产品加工与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后;第二产业中,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增长不协调,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足,加工业能力过剩;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发展中,

地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组织结构水平低。针对现存产业机构失衡问题,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有:

1.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改革,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政府的调控行为必须依法在范围、力度和方式上作双向的调整,在某些方而强化政府调控以纠正调控不足,在另一些方而弱化政府的调控,以纠正调控的过度。例如,为保护竞争,维护市场秩序,质量规制和打击假冒伪劣而进行的政府行为必须强化。加大力度改革不合理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尽快形成合理的投资融资机制,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真正实行“非禁即入”市场准入制度,改审批制为备案制。

2.推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调节作用。

“十五”期间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政策,应当有较大的转变和相应的改革,不仅要提出鼓励或限制的产业和产品目录,要有符合市场规律要求的经济和法律手段加以配合,而要重视加强和完善市场调节功能,使结构调整的政策手段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

3.为了加强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调节作用,需要重点推进以下几项改革: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加快以股份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全国城乡人市场,健全市场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形成合理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的规则和机制,加快优胜劣汰的进程;继续消除地区之间的割据状态,促进资源在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和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构建企业破产和职工再就业的系统工程。

(六)结合实际,谈谈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

1.提供信息。将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数据、市场环境、区域优势、发展战略、优惠政策、可选项目、投资需求、合作伙伴的资信能力等信息收集汇总、加工整理、综合编篡,提供及时、可靠、全面、完整的招商引资信息,这样,在市场信息服务尚未实现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提供信息是其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可以大大降低外来投资者的信息风险和交易成本,减少和消除外来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决策失误。

2.设定政策。政府向外来投资者提供本地特殊的优惠政策,基本导向是提供市场机会和扩大利润空间,在信贷资金、土地使用权、劳动力配置、产权等生产要素配置和产品销售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在税费负担上给予减免优惠待遇,有的地方政府在国家政策法律规定给予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又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与其他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政策方面形成了相对优势,尽管这些“土政策”有违背上级政策之嫌,但是,在招商引资之

初还是有必要的,对投资者也是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的。

3.宣传推介。通过举办会展、电子政务、新闻媒体、专门信息渠道等大力宣传,提高传播效应,引起社会关注,产生良好反响。

4.促成合作。通过牵线搭桥,沟通协调,促使区域内外的企业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 5.便捷服务。在办理有关注册登记手续方面,发挥行政服务中心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为外来投资者排忧解难。

6.维护权益。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切实保障外来投资者的经营环境和合法权益,打击和制止对外来投资者的非法侵害。有的地方将外来投资企业定为市长书记联系单位或是政府重点保护单位,虽然有点特殊保护的意味,仿佛给予本地企业以不公正待遇,但是,在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的地方,“矫枉”必须“过正”,还是有必要的。

7.奖励表彰。对于招商引资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的荣誉和物质奖励,对于外来投资者在振兴地方经济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

(七)联系实际,谈谈地方政府在环境可持续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1、环境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者

组织经济建设、管理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发展始终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以管理者的身份介入市场经济运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地方政府在主导经济发展具体过程中有两项机制对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环境发展规划。按照传统我国中央政府每5年进行一次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这其中就包括经济发展规划。地方政府紧随中央之后,将经济发展目标分解、细化,也就形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5年规划,地方政府按照这个规划来开展自己的活动。为了保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进行环境保护的短期、中期长期规划也是必须的。国家已经制定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地方政府也应制定相应的规划尤其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更需要制定这种系统的规划并通过长期的努力来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环境绩效考核。GDP指标虽然是官方文件的重要依据、经济决策重要参考,但是,GDP核算指标存在缺陷,它没有计算非市场交易的产值,没有计算地下经济的产值,也没有把一些社会成本,如环境污染损失计算在内,并不能准确反映社会福利的变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单纯的数字增长,不惜充当排污企业的保护伞,地方领导为了获得短期政绩和政治资本,也不惜以牺牲地方环境为代价,盲目地追求经济快速发展,而忽略环境绩效考核的同步进行,这种“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很显然对地方经济长期发展不利,因此,对于干部的考核不仅要考核GDP的增长,还要看资源的消耗水平、环境保护状况,确立综合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考核机制。

2、经济运行对环境影响的监管者

地方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以及规则执行的监督者,维护市场秩序,必须由政府干预出场。而经济发展到现在,大多数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很大程度上与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善和市场运行监管不到位有关。例如我国很多地方的河流都存在严重的污染,之所以长期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对相关工业行业的发展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管。

这个监管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建立政府监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管是政府解决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地方政府必须在法律框架下建立独立运行的监管机构和体系,以公正、公开、透明的方式,对行业具体事务(包括环境污染)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和控制。二是规范经济主体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经济行为。对各行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资格管理和分级管理,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的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正当行为,依法惩处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经济违法行为。

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监管,在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监督作用,那些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却不采取有效措施的企业必须受到政府严格限制,而对环境不产生危害,或者自觉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工业就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市场上也获得了“绿色”标签。环境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物质资源和能量并吸收、容纳工业生产废弃物,因此政府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监管,使环境间接得到了有效保护。在环境保护制度中,环境资源税、环境污染税或排污收费等,作为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的补充,为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提供了保障。

3、环境社会治理的主导者

政府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两者是密切相关的。环境事务管理的职能,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相对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也更直接,更具体。地方政府在管理这些公共事务的同时,也是在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一是建设优美的环境。地区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环境的竞争。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是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地方政府要把建设优美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搞好规划设计,精心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通过财政、税收、产业政策等政府行为和公共政策手段,支持补贴公共项目建设,特别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明显带有地方性的项目建设,强化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缓解基础“瓶颈”,使之从滞后达到适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环境。三是提供良好的政府服务,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不能局限于管制,而应立足于服务,要积极为企业服务,特别帮助企业遵守和落实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发挥和措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投资环境和政策环境。同时也要积极为市民服务,一切工作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

脚点,在满足人民群众各种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加强对普通群众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4、环保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市场经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利润的推动下进行各种方式的生产活动,一些企业会为了减少生产成本而不愿意在污染治理上过多投入。地方政府必须弥补市场的不足和缺陷,承担起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重任。一是当好投入者。环境保护是公共行为,政府是环境保护的投入主体。地方政府要运用环保经济政策,促进民间资本向环保领域流动;运用政府权威和组织能力,动员全社会治理污染;运用政府资金、物质等有形资产,加大环保投入,致力于环保工程。二是当好监督者。按照“三同时”的要求,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引导企业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对污染的有效控制和预防,对严重污染的企业、治污不达标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

(八)请结合本地(本乡镇、或本县、或本市)实际,谈谈地方政府在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中的作用?

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实施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政府部门发挥了对经济的间接指导性的调控作用,通过运用行政的、经济的、甚至法律的手段来引导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

主要是区域土地规划与管理,指导区域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保证区域的社会效益、维护社会公平,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者的作用,对区域空间演变进行调控。政府在区域管理中着重发挥着几个方面的引导作用:一是通过区域公共物品建设的时间、地点、规模的控制,改变不同地区整体的聚集效应;二是通过对主导产业和大型项目布点的控制,引导其相关项目的布局;三是通过规划的编制,土地建设和规划信息的管理,为投资者提供投资的方向,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四是建立区域空间结构评价的预警体系,防止区域空间结构遭到难以修复的破坏;五是借助税收手段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另外,加快区域公共物品的建设,构筑区域公共设施体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由于区域公共物品的外部性、非排他性,绝大部分的投资必须由政府来提供,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区域建设必然要求投入更多的资金,仅靠政府财政资金可能会杯水车薪,难以为继。为此,政府应该转变观念,通过对区域建设的资源进行重新规划,合理布局,完善服务,利用市场手段,从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所带来的聚集效应增加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再将这些收益投入到区域公共物品的建设中,行程区域公共物品建设的良性循环,实现区域建设的迅速发展。

(九)联系实际,谈谈地方政府在发展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关联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

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该概念目前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认识经济的新思维方式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工具之一。新竞争经济学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要想促进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就要确保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地方政府对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以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集群发展规划

任何一个产业集群的产生都是需要条件的,波特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和扶持现存的或者正在出现的产业集群,而不是凭空创建一个全新的集群,因此,如果当地尚不具备发展集群的条件,地方政府就不能强行发展集群,而是应该先按照一套评判标准来考察当地是否出现集群的雏形,如果这种雏形已出现,就需要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及时制定当地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引导集群健康有序的发展。

比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实际调查,根据本地特点选择适合当地集群发展的模式和路径,如“主导产业政策”等,也可有意识地建立特定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区,引导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在本地特定地理区域内合理集中,并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集群的发展壮大。

地方政府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良好的基础设施首先包括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也是集群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设施,包括地方政府应在集群区域内建立便利的交通通讯设施、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会展中心、生产服务设施、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其次包括软环境的建设,地方政府应着重从四个方面来入手:注重宣传力度和服务质量的建设,通过各种渠道来宣传本地经济的发展情况以扩大本地的知名度,吸引众多的企业进入集群,同时还要加强地方法律法规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注重道德文明的建设,发扬“讲究信誉”的美德,杜绝欺诈等不良行为的出现;积极实施人才战略,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多方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鼓励群内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培育群内创新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的建设,地方政府可采取多元化方式,积极培育集群创新文化与企业家精神,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企业落户,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政策,营造一个创业的氛围。

政府促进建立和完善集群的专业市场

集群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效运转的专业市场体系。以往集群专业市场的建设中政府参与度很低,大多是由个人自发建成。但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以往的那些专业市场基础设施和实际功能等很难适应集群发展的需要。因此,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其政策导向的引导作用,在原有专业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各种配套市场的建设,如物流市

场、信息咨询、交易市场、资本市场、金融体系的建设等,同时政府还应通过各种营销策略积极参与在本地和外地建立具有区域品牌的专业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这些专业市场的建设将会使得各种资源在本地得到有效配置,从而促进集群更快更好地发展。

政府促进集群开放与合作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其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尚存在很大的差距,集群更需要开放,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鼓励当地集群的开放程度,鼓励集群内的企业开拓外地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鼓励群内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产品的外销能力和质量;建立市场风险担保机构以支持群内企业向外地市场扩张。另外,地方政府还可以引导群内企业积极与外地企业或者外商企业、科研机构等进行合作,吸引外商投资或者对外投资,吸引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政府应尊重市场规律明确权利范围

地方政府应尊重市场规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进一步进行政府体制改革,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克服一些官僚主义作风,提高政府办事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建立一个生产要素、产品要素自由流动和由市场改善资源配置情况的经济环境。明确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是为集群提供公共物品和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严格控制各种随集群发展的社会成本,取消诸如乱收费、乱摊派等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环境,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市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wr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