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19 00:0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1、美学:从根本上说就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

2、美的形象性:是指美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形象的、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美是人的末质力量的对象化,凡是美都是形象,能够被人的感觉直接把握。

3、美的社会性:是指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社会内容。是美与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属性。

4、美是多层累的突创:是关于美的创造的学说,认为美的创造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所致,而是多处因素的积累,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基本含义是(1)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的绵延,相互交错,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2)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一下子整个抓住了我们。

5、毕达哥拉斯学派: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信徒组成,成员我是自然科学家。他们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认识世界就在于认识支配着世界的数。美表现于数量比例上的对称与和谐,音乐就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人体的美就在于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6、美的客观性:是指美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7、“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德国古典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的著名命题。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美的,而且美的理念要获得一种感性的显现,要表现为一定的感性形象,才成为美。

8、美在愉快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事物引起的人生理和心理的快感的美的真正本质。代表人物有休谟等。

9、美在关系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着的某种关系中,这种“关系”才是美的本质。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美学家狄德罗提出的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10、美是生活说:美的本质的一种说法,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它是由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美学家、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

11、美是理念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物质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属性,美与某种超现实存在的神秘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紧密相联,由于这种精神实体的注入或显现,才使客观事物成为美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黑格尔等。

12、移情说:是西方美学中有广泛影响的美的本质论。它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的根源和本质归结为人的移情,否定美的客观存在。它盛行于19世纪,曾经一度成为很有势力的一种美论。代表人物有立普斯等。

13、心理距离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有影响的美的本质理论之一,认为美产生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保持的适当的心理距离,否认美的客观存在。代表人物是布洛。

14、美在形式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仅在于事物的形式特征,即事物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和谐,忽视了事物内容的审美价值。如毕达哥拉斯学派。

15、美在完满说: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事物通过其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多样统一的和谐关系,同它本身的概念或内在目的相一致,并同感受它的心灵形成和谐对应关系,就是完善的,也就是美的。代表人物是莱布尼兹、鲍姆嘉登等。

16、美在无意识说:是弗洛伊德创立的关于美的本质和根源的学说。认为美属于无意识,是本能冲动的升华,美的本质就是无意识的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它夸大了无意识,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

17、美感:美感是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观照、欣赏的评价,以及由此而在内心生活中所引起的满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内心的结构所产生的和谐感,暂时摆脱了物质的束缚后精神上所得到的自由感。

18、想象:想象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

19、审美范畴:是人们在长期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审美现象的一些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概念。主要有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丑等。

20、崇高:是审美范畴之一,与优美相对。崇高是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

21、优美:又称秀美,是通常所说的狭义美,与崇高相对,是审美范畴之一。优美的审美对象在形式方面一般都具有小巧、柔和、清新、秀丽、细腻、圆润等特征,在内容方面一般都不呈现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表现为矛盾双方的暂时相对静止状态。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上则表现为十分协调、和谐统一。优美是最易为人们所接受的美的形态,给人赏心悦目的愉快之感。

22、悲剧性:审美范畴之一,与喜剧性相对。概括人的审美对象中一种重要审美属性。它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下面人物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产生审美愉悦。它与戏剧类型之一的悲剧及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涵义是不同的。

23、喜剧性:审美范畴之一,与悲剧性相对。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属性。喜剧性所引起的效果是美,是笑,但并不是生活中所有的可笑的现象都具有喜剧性。对象以倒错、自相矛盾、背理等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引起人们发笑,喜剧性的笑不但是生理性的反映,更是一种心理反应,从中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因此,从本质上说,喜剧性就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

24、丑:审美范畴之一,与美相对,具有与美相反的内涵性质的事物的属性。丑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它使人厌恶、鄙弃、反感。当人的本质力量受到窒息和排斥,而非人的本质力量却以堂皇的外观闯进了我们审美的领域,它在对象中显现出来的就是丑。在现实生活中,丑总是具体的、形象的,是对人而言的。丑的事物往往是违背自身发展规律,有碍于人生的,其外在的组合形式是凌乱的,不能怡人的。丑的审美意义就在于可以以丑衬美,而且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点化,可以转化成艺术中的美。

25、艺术丑:艺术丑作为艺术美的对应面,是对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否定,它与生活丑不同,而且艺术作品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艺术丑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伪劣,也指技巧上的失败。另外艺术丑还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美。如园林艺术中的山石以“丑”为美。

26、游戏说:游戏说首先由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者康德提出,后由席勒、斯宾塞等人发展加以完善。游戏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是由游戏发展而来的。一方面,艺术和游戏具有虚构的力量,富有拓展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它们所引起的快感是消除了一切主观偏见和现实差异的,是忘我的。席勒更认为,游戏是消除人性分裂的一种特有的理想活动。

27、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荣格发展了他的老师绰号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28、模仿说: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的本质因而是模仿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亚里士多德则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广义文艺可以说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

29、表现说:西方18、19世纪浪漫广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表现说批评模仿说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感情为主。

30、有意味的形式:本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它把通过形式组成的画面所可能有的指示、意义、记录的信息、传达的

思想、以及教化作用等现实生活的内容全部排除在外;所谓“意味”,贝尔认为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31、符号说: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不应是个人瞬间的情绪,而应表现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或情感概念,它能展示人的经验的、情感的、内心生活的动态过程,即人的“生命形式”,能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内在本质。

32、载道说:载道说,较早可追溯到孔子;而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则加以完善。他认为,古文是为了宣传儒道而存在的,并非是为了缘情。柳宗元也认为,文章因道而贵,文章家因道而尊。这样,将文置于道的约束下,先道而后文,猛烈地抨击了无情而故意以矫情为文的风气。

33、娱乐说:娱乐说可分“自娱”和“娱人”两个方面。艺术家借助于创作中的想象,在幻想世界中实现自己虽向往但在现实中却不能实现的愿望、追求、希冀和理想,从而达到“自娱”。“娱人”则是使他人产生快乐。

34、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35、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36、美育:就是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

简答题: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的做法有什么合理性?其片面性的哪里?

答: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其片面性主要有三个方面: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的本质;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但不能保证符合形式美规律的事物就是美的。因为,同样的形式也可以是构成不美或丑的因素;认为美在事物的形式特性的说法也不适合一切美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事物的美。

2、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中探求美的做法有何积极意义?又会导致什么结果?

答: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中探求美,使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与人的主观世界之间的关联,这是有合理性的。但这一求解路径会导致两方面的结果:

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各人都会从各自的心意状态出发去衡量美,甚至会出现“趣味无可争辩”的情形。如此一来,美就失去了衡量的标准。

3、狄德罗“美在关系”的论断有何历史贡献?其不足之处又在哪里?

答:锹德罗“美在关系”的说法,其最大贡献是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者某种孤立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他不仅看到了美在事物本身的关系中,而且看到了作为客体的美的事物与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的关系。他的不足之处在于,他只是从直观的形式来理解事物的关系,没有从人的实践活动来探讨这些关系是怎样产生和形成的,而且也没找到哪种关系才能产生美。

4、为什么说“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答:人生活在生活中,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在生活中,因此,对人来说,生活就是美的,这符合生活的常识。但“美是生活”的论断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因为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我们无法说凡是生活都符合人的本质,凡是生活都是美的。只能说美和人们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塑造美的形象,美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但美与生活是不同的,美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因此不能把生活和美等同起来。

5、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争论形成了哪些学说?其代表人物是谁?

答: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争论形成了四种学说: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太为代表;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

6、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何以会反对给美下定义? 答:现当代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反对给美下定义的原因是:现代西方在美和艺术的观念上发生了重大变化。1968年以来,西方现代艺术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危机,现当代艺术以更为多元化的面目出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模糊,美学家给“艺术”下定义很困难,那么给美下定义自然也很困难,美学家几乎不可能再用以往哪种统一的“美”的概念来涵盖现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国际性以及不同文化区域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也促使人们放弃原先那种给美和艺术下单一性定义的做法。

7、为什么说抛弃对美的本质的哲学探讨是不可能的?

答:这是因为,一方面美的问题不仅是学理技术上的分析问题,更是关系到整个人类情感和人生价值的问题,它既需要语义化的阐释和结构式的分析,更需要作哲学性的思悟和领会,惟有如此,才能让美这盏人类的心灵之灯精魂常在,永放异彩。尤其在当今这个高度技术化和市场化的社会,我们更应努力维护人性的高贵的一面,而美正是人性高贵的一面的表现,因此,美的本质问题和美的可定义性既不应否定,也无法回避。另一方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心灵的客观需要,人类正是凭着对人生趔的憧憬和自身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才不断地走向自我创造、自我解放,因此,美的本质问题不但无法否定,而且也是可以探讨的。

8、你认为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是否有关?人的本质属性有哪几个基本方面? 答: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有密切的联系,对美的本质的求解,有赖于对人的本质的哲学把握。人的本质属性有自然性、社会性、历史性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9、美的形成和创造依赖于哪些基本层面?

答:美的形成和创造依赖于四个方面:自然物质层,它决定了美的客观性质和感性形式;知觉表象层,它决定了美的整体形象和感情色彩;社会历史层,它决定了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心理意识层,决定了美的主观性质和丰富复杂的心理特征。

10、你认为“美在愉快“的说法有合理性吗?为什么?

答:有合理性。因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美和愉快有一定的联系,人看到美的东西感到愉快,因此把美和愉快联系在一起,不仅是有道理的,而且也是很自然的;主张美是愉快的,容易趋向于探讨人的内心反应,研究人的美感经验,这可以补救那种单纯从外物的某种属性上或形而上学的概念上来探讨美的局限性。这就把美学的研究从客体的对象上转移到主体的心理经验上;从审美欣赏来说,审美的快感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悲剧的快感问题成了美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以上说明,把美看成愉快,具有一定道理的。

11、请谈谈“美在距离”说法的合理性及缺陷。

答:美在距离的说法抓住了美虽然离不开真,但毕竟不是真,看到了欣赏和创造过程中的一些审美现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的缺陷是,没有从美本身的形成和性质上来探究美,很容易把美看面是人对现实的某种态度。

12、请谈谈“移情说”的片面性。 答:“移情说”的片面性在于:过分强调感情,只看到感情的外射,没有感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只把移情看成是一种单纯的凝神观照中感情客观化,把人与现实在实践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动态关系简单化为静态的观赏关系;只强调主观的移情,没有看到,离开了审美对象一定的性质和结构形式,是不可能产生移情现象的;感情是多种多样的,有美与丑之分,移情说忽视了对感情的具体分析,忽视了美与真、善的联系。

13、美的问题的性质是什么?

答:美的问题的性质在于:要探讨美是什么,是要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而所谓美的本质,是指凡是美的事物都必须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有了这种质的规定性,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的事物,也就是说,美的本质是使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根本原因和根据,有了它,不仅美的事物成其为美的事物,而且它能说明一切事物的美联社。

14、为什么说美是一种社会现象?

答:其原因有三:美是人类特有的欣赏对象,动物不具有美感;美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出现以前没有美的存在,自然事物的美也是在社会的一定发展分阶段产生的,自然现象还纯粹是自然现象,没有人化、变成人的现实的时候,是谈不上美的。美不是自然事物生而有之的;美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社会的共同现象,是一种社会价值。这一切决定了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的。

15、如何理解“劳动创造了美”?

答: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美是对人而言的,是依存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而人正是劳动的产物,因此,劳动为美的存在提供了前提;人的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人类劳动的产品不仅是能满足物质需求的,而且也能满足精神需求,这为美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美本身就是劳动的创造物,劳动成果体现着人们的创造力量,又表现着人的本质内容,使人类在劳动产品中直观自身,产生由衷的喜悦。因此,劳动不仅使美的产生成为可能,也在现实的创造着美。所以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

16、弗洛伊德的“美在无意识”的理论有无功贯和缺陷?

答:弗洛伊德的“美在无意识”说,揭开了无意识这个领域,深入到人类心理结构的最深处,这是他的功绩。但是他片面夸大了无意识,特别是性本能的作用,是他的缺陷。表现在:他用性欲和本能冲动来解释美和一切艺术作品,不完全符合事实;他极力抬高无意识的地位,把人还原为动物,用动物的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来解释人类的艺术和美,是非常片面的;他极力宣传性本能的作用,对西方性自由,文学艺术中的颓废倾向产生了影响。

17、为什么说“美是自由的形象”?

答: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就要有感性形式,有具体的形象,因此,凡是美都是形象。虽然美都是形象,但形象却不一定美。美的形象还应该是自由的形象,自由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因为美的理想就是自由的理想,美的规律就是自由的规律,美的内容和形式就是自由的内容和形式。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也离不开自由。因此,美是自由的形象。

18、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有哪些基本思路?其各自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有以下思路: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核心内涵是把美看成某种客观的物质属性,如毕达哥拉斯学派;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把美看成是理念、神性或理念的感性显现,如黑格尔;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把美归结为人的某种主观的心意状态,如“美在愉快说”;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求美,认为美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着的某种关系中,如锹德罗;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求美,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如车尔尼雪夫斯基;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认为劳动创造了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

19、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定义虽然比较片面,但他把生活引入症状学研究的园地,把美学研究从虚幻的想象的理念世界引向了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使美不再那么神秘,让美成为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显得可亲可爱。这是他的一大历史功绩。同时,他强调艺术美是自然美的再现,强调艺术的源泉是生生活,也有积极意义。

20、人的美感与动物快感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人的美感与动物的快感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的快感,是在自己生命力发展的过程中,追求对环境适应的一种感觉。当环境适应于动物的时候,有利于动物生命力的发展,,它就感到快适;当环境不适应于动物的时候,不利于动物的发展,它就感到不快适。动物的快感是本能性的,既无意识,也无自由,是它的种族的属性,先天地规定了它们的行动。它们世世代代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动物的快感只是它整个种族的特征,而不是个体动物的特性。因此,它与人类的美感有着质的区别。

人类的美感,不仅是一种种族的生理上的快感,而且是有个性的,是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这种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以人的种族的自然禀赋作为基础,但决不只是自然的禀赋,而是在社会历史实践的过程中,经过世代的积累,所诞生和形成起来的。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的本质力量,这种人的本质力量,与人的种族本能有着根本区别。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因此,人的美感不是人的自然禀赋,而是在人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由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

21、原始人美感的特点是什么?

答:原始人美感的特点有三方面:以模仿动物为美。这是原始人经常性的行为,也是原始艺术的中心问题;“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原始人模仿动物,以之为美,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动物,向前发展;审美意识的模糊性和朦胧性。原始人的思维有一定的混乱性,因而他们的美感也显得朦胧混沌。

22、美感产生的逻辑因素是什么?

答:从逻辑上看,美感是多种因素的因缘汇合:首先,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其次,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再次,美感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最后,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23、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答:美感作为一种特定的感觉符合感觉的基本特点,这就是:美感是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构成的。对象首先要以审美的特征对感官进行刺激;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声、味、气息和触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24、美感与动物性的感觉有何根本区别?

答:美感与动物性感觉的根本区别表现在两方面:人在感觉能力上并不一定超过动物,但人的感觉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社会性特征;动物的感觉是一次性的、缺乏积累性,不能逐步完善,而人的感觉则有连续性和积累性,因而能逐步完善。

25、人的感觉能产生美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人的感觉能产生美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感觉特别是视听感觉,能够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感觉的自由性,是产生美感的重要原因;人的感觉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所以能既是认识的器官,又是审美的器官;人的感觉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感性活动;与此相联系的,人的感觉还具有自由创造的想象力,从而把有限的感觉能力推向无限丰富的体验;人的感觉器官经过长期的训练和锻炼,从社会实践中获得了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感觉,并且使得器官变得灵敏,为人具有高度的审美能力奠定基础。

26、美感的直觉有什么特点?

答:具体说来,美感的直觉有以下四个特点:感觉的直接性;感觉的突然性;感觉的专注性;感觉的透明性。

27、知觉和表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知觉和表象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形作用。指人在知觉的瞬间,就把握客观事物完整的形象;选择作用。知觉本身不是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地选择客观世界;意向作用。在审美活动中,选择是有一定意向的。这一意向,常常决定于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爱憎的情感,乃至特定时刻的心情。

28、什么是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 答:接近联想主要指两件物象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当接近,人们习惯上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一感受到甲便自然联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相似联想主要是指两件事物之间,在性质或状貌上的某种类似,使人们习惯上把它们联系起来,从而由此物想到彼物;对比联想是指由某一种事物触发对于另一种性质、状貌截然相反、相对的事物的联想,从而强化了对两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29、审美活动中产生通感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审美活动中产生通感现象的原因是:首先,我们感受客观现实的美,不是从某一种感官出发,而是从人的整体出发;其次,为了更好地更充分地欣赏美,一种感觉器官不够用,常常需要借助其他感觉器官的帮助和补充;再次,美感有时还借助于调动联想或想象的心理活动,由一种感觉器官过渡或扩大到另一种感觉器官;最后,各种感觉器官的交互作用,常常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

30、什么是美感欣赏活动?

答:美感欣赏活动的主体对美的现象进行感受体验、观照鉴赏和评价。

31、审美欣赏活动与品味的差别是什么?

答:审美欣赏活动与品味的判别在于:品味主要是一种官能上的享受,只要官能受到刺激,它在感觉上就会引起一定的定向反应,而审美欣赏不同。它不仅是一种官能上的反应,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精神上心理上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应没有定向性,它要受人的主观情绪影响;味是物理上的事实,虽然有时也难以表达,但通过长期的实践,或者通过物理化学的分析,总可以总结出一套经验来。故而,对于品味来说,不管多么微妙,总有一套经验可以遵循和传授。而审美欣赏却没有一些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物理规律;审美欣赏和品味,都具有主观的差异性。但是,品味上的差异是物质性的,以感官的刺激为前提,不仅有限,而且固定。审美欣赏的差异是精神性的,它是各人本质力量的显现。

32、审美欣赏的特点是什么?

答:审美欣赏的特点是:它是一种精神上的,充满了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它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理事实;它是精神上的再创造,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因而主观的差异性极大。

33、直觉有哪些规律可循?

答:直觉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直觉的获得,虽然得之在瞬间,却与平日体验和修养的积累息息相关;直觉本身是在不断地深化和完善的;直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转换和流动。

34、直觉与知觉有何不同?

答:直觉与知觉主要有两点不同:直觉虽然已经经历了心灵的综合作用,但它所感受的,主要是一些分散的,个别的印象。知觉则把这些印象加以区分和概括,形成完形的整体;直觉排斥概念,完全专注于对象的外观形象,知觉则开始有了概念的活动,把一定的概念赋予事物的感性形象,从而把感性形象提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上来认识。因此,知觉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概念在感性形象中的活动。

35、什么是想象?

答:想象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

36、情感的特性和作用是什么?

答:情感的特性和作用是: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在感知的触发下,使整个审美过程浸染着情感色彩,对审美心理的总体活动起着推动作用。审美情感虽然以日常情感为

基础,在生理快感的层面上有相通之处,但审美的情感主要是满足人们高级的精神需要,要让人惬意。同时,这种情感从直观的、狭隘的个人功利中升华出来,蕴含着更为丰富、深刻的社会性的内容,并且推动着想象力在审美活动中进行创造。

37、什么是通感?

答: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感觉器官虽有分工,但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互不相通的。一种感官的变化,常会引起其他感官的变化。它们之间还有协作,还有相互的影响和沟通。这种感觉现象就是通感。

38、理解在美感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美感中不仅要有感觉和情感、想象,而且必须要有理解。我们把审美活动看成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精神活动,那么,美感就不是一种单纯的感觉,而是渗透着有意识的理解。许多诗歌的领悟就离不开理解。如果诗歌写得很美,但我们弄不懂其中的暗喻和象征,弄不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也就不能欣赏它的美,至少不能充分欣赏它的美。可见,理解对于审美特别是艺术欣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审美活动中的理解,有助于了解和熟悉所感受到的外界的符号和信息。审美活动中的理解,还有助于领悟审美对象中的深层文化意蕴。甚至于领悟大自然的情调,也离不开从人文角度去理解。

39、审美欣赏活动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答:审美欣赏活动中的心理特征有以下几方面:形象的直觉性;注意的集中性;感受的完整性;想象的生动性。

40、抽象性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抽象性在审美活动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审美活动中,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结合,主要是通过内心所引发的丰富的想象来实现的,从而创造出了物我统一的审美境界;为了强化某种感情,加强抒情性,有时需要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在形式美的表现中,抽象化使得对象获得了无穷的表现力。

41、美感的深层心理的五全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美感欣赏活动深层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以下五方面: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具象性与抽象性矛盾的统一;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矛盾的统一;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矛盾的统一。

42、谈谈优美在自然、社会、艺术中的表现。

答:优美在不同的领域中有其各自的具体特征,在自然、社会、艺术中的表现不同。自然领域中的优美,是以客体本身的外在形式美呈现出来的,表现为自然景物以光、色、形、音等

合规律的组合所呈现出的明暗、浓淡、大小、高低、刚柔在矛盾中的统一,以天然的完美和谐作用于主体的感官,使主体获得安静恬美的心理感受。

社会领域中的优美,是以真与善的和谐统一为特征,它侧重于内容。人是社会领域中的主要审美实践对象,人生的优美具体表现为作为社会性的人的个体合乎礼仪、道德规范的言行举止及其所反映的一致的思想观念,衣着打扮合适得体,内外和谐统一,给人以优美感。在社会生活中,优美则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和谐融洽,社会生活的稳定、平和。

艺术中的优美,表现为作品中反映的自然景物、社会人生或营造的氛围以其合规律、合目的性使主体感受到其中的和谐统一。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由于艺术中的优美是现实中的优美经过艺术有选择加工的产物,因而它更具感染性,给人更强烈的美的享受,更鲜明的显示出优美的美学特征。

43、试谈康德对崇高的看法。

答:康德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崇高观,并从理性的角度对崇高进行的探讨。康德认为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制或无限大,我们只能凭借超感官的理性,在心灵的想象中来把握,即崇高不能包含在任何的感性形式里,而只能涉及理性的观念。康德还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两种,并特别强调道德情操和文化教养对于崇高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崇高是人对自己伦理道德的力量、尊严的胜利的喜悦,是与理性观念直接相联系的,康德的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4、说明美学史上对崇高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答:崇高的范畴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中国古代相关的概念有“大”、“阳刚”以及类似崇高风格的“风骨”等。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崇高”这一范畴的是朗吉诺期,他在《论崇高》中论及了这一美的范畴。博克最早把优美与崇高并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崇高以痛感为基础,是痛感向快感的转变。康德进一步把崇高进行了分类,认为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两种。黑格尔则认为崇高是理念压倒形式,对崇高进行了分析。

45、说明美学史上对优美的认识。

答:在西方美学史上,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优美的品质有六种,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加以系统地对照分析,总结出了优美的形式特征。康德从哲学上阐述了崇高与优美的不同性质,否定了它们同属于审美形态的共性。黑格尔进一步区分了优美与崇高,认为优美是有限的感性形式压倒无限的理念内容。

从中国美学史上看,战国时期的《易传》的观点,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美的阴柔美与阳刚美两大基本类型。魏晋以后,我国古代的文论、画论,对优美的性质、特点有了更详尽的探讨,清代姚鼐则明确地将美概括为阳刚与阴柔两类,并对阴柔之美,即优美的特征作了典型的描述。

46、略论西方悲剧性意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答:西方悲剧性意识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命运悲剧。在古希腊的神话和悲剧中,认为人生悲哀和痉,是由神支配的,先天的,因而是无可逃避的命运;性格悲剧。文艺复兴以后,人由神本世界回到了人本世界,这时性格悲剧取代了命运悲剧;社会悲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个人与社会的矛盾成了时代的主题,社会的不合理给人造成了悲剧;叔本华,把悲剧从重大的社会矛盾推向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认为人生就是悲剧。

47、谈谈你对悲剧效果的看法。

答:悲剧是正义力量遭到摧残和毁灭,因而让人产生悲壮之感,产生痛感,但同时又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感受到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使人们在悲悯和惊赞中产生探索趔和追求进步的信念和勇气,激励人们奋进。悲剧的效果是积极的,让人正视世界的现状、生存的意义,颖悟历史性的矛盾,在悲壮之中对人生大彻大悟,最终起净化作用。悲剧让人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

48、请阐述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喜剧性产生原因的几种观点。

答:西方美学史上关于喜剧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霍布斯的“突然荣耀说”或“鄙夷说”,认为喜剧性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发现别人欠缺,对别人缺点的鄙夷,一是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所以有一种荣耀感;“乖讹说”或“预期失望说”。康德、叔本华持这种观点,认为喜剧性来源于打破现有的秩序或规律,让人的紧张的期望突然消失;柏格森的生命的机械化。认为喜剧性的产生原因,就在于动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弗洛伊德的“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认为喜剧性来自于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

49、请谈谈喜剧性的笑的特征。

答:喜剧性最显著的效果是引起人们的笑,喜剧性的笑有如下特征: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具有社会性内容的心理现象;笑的感情必须与理智作出的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笑要有共鸣。

50、谈谈丑的审美意义。

答: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丑的美学意义在于:丑是美的对立面,能以丑衬美;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现实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灵心点化,可以转化成为艺术中的美,即“化丑为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51、谈谈美与丑的辩证关系。

答:三方面:美与丑是相互对立的。二者有明确的界限,美的反面就是丑,二者在相互斗争中发展;美与丑相互储存,互为条件不可分离,没有丑就不可能有美,反之也然;美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2、为什么说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

答:丑是近代精神的产物,原因是:近代自然科学发达,一方面打破了上帝创世的神话,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看法。人开始正视自身的反人性的本质力量,正视自己本质的丑的一面;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但也是人类遭灾遭难的时代。痛定思痛,人们内心传统的美的殿堂遭到推毁,而把丑当作新的桅杆树立起来;二十世纪后,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畸形和矛盾:一方面生产高度社会化;另一方面生活又高度个人化、孤独化。在冷漠的世界中,人们要求感情和心灵的刺激。在这方面,丑更胜于美。这样,为了刺激,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人们就宁愿追求丑。因此,丑成了近代精神的产物。

53、丑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答:丑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原始时代。丑以怪诞凶恶的面貌出现,但在当时不认为是丑,而认为是美,或美丑不分,美丑混杂;古典时代。从古希腊到十九世纪,高唱美的赞歌,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美丑分明;西方现代主义时代。一方面又回到了原始时代,美丑不分;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有意识的发现丑,表现丑,把丑当作美,丑成了美。

54、为什么说丑不等于恶习?

答:丑与恶虽然有密切联系,但丑并不等于恶: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恶与功利的关系是直接的,而丑的形象和功利的关系是间接的。对丑可以从形象上把握,对恶则通过概念去把握;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可能对丑有一致的评价,而对恶可能有截然相反的标准。 55、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都出现再次,第一次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作为喜剧出现?

答:马克思的这段话深刻地提示出悲剧与喜剧的本质区别。在他看来,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的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新的社会势力开始的时候,斗争艰苦,遭受挫折,被逆历史潮流的势力所镇压,其结局是悲剧性的。而这种新的社会力量上升为统治势力后,逐渐走下坡路甚至成为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势力时,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它的失败则变成是喜剧性的,其本质是可笑、滑稽的。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56、喜剧性的本质是什么?

答:喜剧性的本质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的不协调的形式,从中肯定生活中的美的艺术、社会现象、生活现象,乃至社会历史事件。

57、艺术丑就是艺术作品中对丑的表现吗?

答:艺术丑不是艺术作品中对丑的表现。艺术丑是对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的否定,与艺术作品反映丑的对象不是一回事。艺术家表现丑的对象时,由于所塑造的形象中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作品本身可以是美的。作为艺术美的对应面,艺术丑指的是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伪劣,又指技巧上的失败。另外,艺术丑还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美。如园林艺术中的山石以“丑”为美,这里的“丑”,实际上指一种不规则的美,是一处险怪突兀的美。

58、请谈谈悲剧的本质。

答:悲剧是主人公由于坚持正义或积极进取,而与现实环境之间发生的冲突,冲突中主人公因感性生命遭到摧残和毁灭而成就了精神生命的永恒价值,从而激起悲壮之情而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提升。悲剧冲突的实持在于主体所代表的正义精神与永远不能满足的现实之间发生了矛盾。而矛盾的结果,是精神取得了胜利。恩格斯指出,悲剧的本质正是由“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所决定的,悲剧是新旧两种社会力量的尖锐矛盾以及这一矛盾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不可解决,因而导致下面人物的失败或灭亡。它通过个人的苦难和残废体现出包含在独特个性之中的不朽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东西。

59、请谈谈崇高的本质。崇高存在于哪些领域中? 答: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和压抑而获得的显现,它既是客观存在的宏大的现象,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显现,二者缺一不可。崇高是美的一种具体形态,具有感性形式,它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特征,当受到压抑的实践主体充分激发起其本质力量进而征服、掌握客体时才产生。因此,崇高不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崇高存在于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和艺术领域中。

60、谈谈生活丑与艺术美的关系。

答:艺术的美不美,不在于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的美可以成为艺术的美,生活的丑也可以成为艺术的美。生活丑经过艺术的表现,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就可以转化成艺术美;生活中的丑成为艺术中的美,不是丑变成了美,万里是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的表现,就得更典型了,暴露了丑的真实面目,让人能真实的认识丑的本质。因此变美的不是丑本身,而是艺术;生活中的丑常不以丑的面目出现,甚至把自己打扮得很美。艺术能够把生活如实地写出来,帮助人们辨别美丑,把生活中被颠倒了的美丑重新颠倒过来。

61、游戏与艺术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游戏给予人们的是纯粹的虚幻性,艺术则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真实性;游戏可以使我们沉浸在单纯的悠闲的快感中,艺术却能以其深邃而广阔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审美快感以外的人生启迪。因此,把艺术仅仅归结为游戏显然是片面的。

62、模仿说的合理性如何?根本缺陷是什么?

开放性。艺术品作为中介,不能是封闭的,而只能是两头开放的,一头向艺术家开放,一头向欣赏者开放。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只有两头开放的艺术品才成为艺术品。一方面,只有向艺术家开放,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艺术品;另一方面,艺术品只有向接受者开放,才能呈现它的基本特质。

90、为什么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

答:意象是艺术存在的核心。艺术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及其流程之中。艺术活动的开端即由意象的产生为樗。在艺术品的“创造→艺术品→接受”的流程中,贯穿始终并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艺术创造阶段艺术家意象的生成.艺术家的”人心之动”就是意象的创造和生成.其中一个”动”字包含着一个十分复杂的精神活动过程.具体来说,这个过程又可分为意象孕育与意象的生产两个阶段.

91、意象的孕育过程是怎样的?

答:意象的孕育,首先是艺术家实践的产物,是艺术家主体同客观世界的存在发生交互关系、交互作用而生成的。艺术家创造意象的过程,实质上是艺术家主体在与客观世界的存在发生相互作用时创造出一个新的精神性的“对象世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是艺术家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则是对象世界经艺术家加工改造的“人化”或“主体化”。

作为艺术创造开端的意象的孕育,必须是以主客体的相遇开始的。这种相遇是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的、不期而遇的、无法用逻辑解释的相互感动。此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因感动、感应而引起内在情感激荡的关系。光有“感动”还不够,孕育意象需要艺术家具备一种“虚静”的精神状态,以便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世界的更好交流。

艺术家的主体意识与世界相遇,在特定条件下,会撞出火花,引发艺术家的创作冲动。艺术家沉浸在一种非功利、非认识的审美状态中,通过主体与客体、意与象、情与景、内与外、质与文等反复碰撞,相互交融,不断渗透,酝酿出艺术的意象,如孕妇十月怀胎,艺术意象在不断孕育中逐步成形。

92、什么是艺术想象力?

答: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

93、灵感是神秘的吗?

答:在创作中,灵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不是来自天启,而是艺术家在自身生理—心理素质与后天深厚的生活体验和学养积累基础上综合形成的一种心理体验状态和活动。它是艺术家创造力极为旺盛、勃发时一种神思活跃、意象奔涌的心理状态。灵感往往在平凡的心理状态中突如其来地出现,有量也会在苦苦的艺术孕育中突然到来。这两种情况的出现都是意识不可把握和预测的。因为艺术意象创造本笛主要是感性的心理活动,它

的动力与运动形式主要来自于感性和潜意识层次。灵感更是如此。意识把握不到的东西突然被潜意识体悟到了,而我们却误认为是“天启”。有时意识冥思苦索不得的东西在潜意识的层次上却会突然得到。所以,这种看似神秘的现象,其实有其客观的心理机制,并不神秘。

94、为什么艺术操作是艺术创造的重要环节?

答: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生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态化和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表面看来,艺术操作纯然是一种外在的技艺,实际不然。在艺术家准备表达、操作时,心中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因此,我们不能轻视艺术操作与技巧,它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95、想象力在意象生成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艺术家在意象孕育中充分调动起自身经验中的一切可感的事物、场景、情感,甚至难以捉摸的情绪表象,紧紧围绕其艺术感悟主旨而组合为整体艺术意象的能力,就是艺术想象力。在这种想象中,由艺术第三所激发的艺术意象逐渐得以发展、鲜明和形成。

艺术想象力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可以超越抽象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

需要强调的是,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重要的是将其融会和整合。这种融合的基础就是艺术想象中基本的主体感悟主旨。艺术家通过艺术想象力把艺术感触丰富、充实起来,艺术意象的胎儿就这样通过想象力而发育成人。想象力在生产意象全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

96、什么是艺术的“技”与“道”? 答:“技”是指艺术操作的技能与技巧。“道”是指艺术意象创造与传达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97、艺术的“技”与“道”关系如何?

答:操作技能与技巧经过长期训练,娴熟时自如,艺术家就能将它们化作自己的血肉,与对象世界亲密无间,从而进入“道”的自由境界。主体在技巧的操作中,是可以体悟,把握“道”并进而达到“道”的。技与道是相通的,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道可以通过技而体现出来,而技也可以在高度娴熟时达到道。通过长期刻苦锻炼而达于“道”的技巧,能将心中所感受的立即转化为手中所操作的,这就是“心手相应”。心与手之间达到了这种自由和谐,也就意味着消除了道与技的界限。一切优秀的艺术家比重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98、为什么说艺术接受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

答:艺术接受,本质上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接受者所欣赏的仍然是艺术意象,通过意象欣赏,接受者才能获得审美愉悦和艺术体味。必须指出,艺术接受中的意象是要靠再生成的,而非直接传递的。它需由接受主体意识运动所生成。艺术品本身并非直接的艺术意象,它是艺术意象的符号化和物态化。它本身能给予意象接受者的,还只能是艺术意象的符号形式。接受者要获得意象仍然要靠自身的立体意识活动去生成。与艺术创造者不同的是,接受者的意象生成的契机来源于艺术品。艺术品的符号与意义的关系,导致了一个对符号的读解过程。符号形式提供了接受者借以获得意象的潜在可能性或暗示的轨迹。艺术品这个中介,即启动了另一个与艺术家的意象创造同样重要的艺术再生成的过程。

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他虽然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原始意象,但不能完全脱离原有意象的基础,不是一个与艺术家创造的意象毫无关系的新意象,二者之间基本是相通的。因此,意象的重建是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实质就是艺术意象的重建。

99、为什么说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 答:马克思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看成人类两种基本的生产活动,把艺术看成是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在此意义上,艺术意象的创造就是一种生产。意象的生成也是一种生产过程。艺术意象如何变为现实的艺术品,“生产”给我们提供了解答。因此从艺术意象的孕育到艺术品的物态化和物化,需要通过种种必须的技巧与与操作完成,这就属于“生产”范围。在许多其它生产中,人的意图目的要通过特定物质手段,包括制造与操作才能实现。艺术意象的生产也是这样。把“胸中之象”转化凝定为“手中之象”,这一阶段中操作与技巧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艺术生产在本质上与其它生产是一致的,同样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劳动和技巧,所不同的只是其制造与操作的特殊规律。艺术意象生产的完成就是艺术品的产生。艺术品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凝定在其中的意象;同时,艺术品作为物态化的存在,为开启艺术之链的下一阶段提供可能。

100、说说艺术中技巧与形式的审美价值。 答:“技”与“道”的本质联系在于:在技中可以发现道的真谛,道也可以在技中得到体现和表达。当技能完满地体现道时,也就达于美的境界。所以,艺术之“技”是通向艺术本体的路艺术家在技巧的操作中体验美、创造美。在此意义上,艺术技巧本身就是艺术,就是美。技巧成为艺术是在主体的艺术生产操作活动中得以实现的。艺术家在表达心中之道的同时,本身就合道,本身就成了道。在这种无限自由的操作中,艺术意象就直接转化为艺术技巧,在艺术家的操作中得到畅快的表达。这种道与技和谐的心手相应,就是主体与艺术的合一状态,就是美的运动,美的创造。

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艺术技巧所展示的美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的符号中。形式静态地表现了艺术生产的动态运动。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技巧的美。因此,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101、说说艺术鉴赏过程中的观、品、悟。

答: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接受者开始接触艺术品,首先是初步了解艺术符号的意义,借此理解,可以初步在主体意识中形成不完整或粗浅的意象。在这样的主体意识中,接受者也许直观地感受到美,但仅止于此是不够的,必须有发展。

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的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接受主体进一步把握了形式符号的深层意义,在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起来,丰富起来,完满起来。

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悟是接受主体在意象重建中的灵感,主体的意识在“品”的过程中逐渐活跃起来,意象也一步步鲜明,终于,主体的意识在一瞬间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

论述题:

1、运用“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理论来分析百般夜星空的美。

论述:我们认为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其基本含义在于:从美的形成来说,它是空间上的积累与时间上绵延,相互交替,所造成的时空复合结构;从美的产生和出现来说,它具有量变到质变的突然变化,我们还来不及分析和推理,它就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下子整个抓住了我们。夏夜星空的美,就是各种因素层层积累而突创的结果。那么,夏夜星空的美是怎样创造的呢?要有星球群的存在,才能构成满天的星斗;要有黑夜的环境,才能使星球的光照射出来。这些决定了夏夜星空美的客观性质和感性形式;要有文化历史所积累下来的关于星空的种种神话和传说,这些星球的美才富有更多的意蕴,因为人类的审美感觉既离不开历史的文化传统,又离不开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它决定了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观赏星空的人,各自所具备的心理素质、个人特征和文化修养,更会使他们在观赏同一个星空时,品味出不同的韵味和美。这是审美活动中主观方面的构成因素。夏夜星空的美是由以上各种因素和条件积累而成的,当各种条件都具备的时候,星空就会突然在我们眼前亮起来,成为美的形象,让我们惊叹不已。

2、请采用集合化的方式,以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个子命题所组成的命题群,对美的本质进行界定。

论述:从现当代西方美学的发展趋势来看,探讨美的本质无法采取简单化的原则,无法给美下单一性的定义。为了在美的可定义性问题上实现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追求,可以采取集合化的方式,以由几个具有逻辑联系的子命题所组成的命题群来对美的本质加以界定。即:人是

“世界的美”。这一命题是说,美离不开人,美是对人而言的,美是人对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世界的美”不在于自然,而在于人,因此,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因为美离不开人,因而美的本质也离不开人本质,是人的本质决定了美的本质。而人总是在生命实践活动中把身身的本质力量在客观现实中显现出来,使现实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这就意味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形象。既然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以凡是美都是形象,抽象的人的本质概念不能成为美,人的本质只有转化为具体的生命力量,在“人化的自然”中实现出来,对象化为自由的形象,这时才美,所以美是自由的形象。美在创造中。因为宇宙在创造中,人生在创造中,美自然也在创造中。而且,美的创造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所致,它是多种因素的积累,是多层累的突创。以上四个命题是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的,它们组合在一起,涵盖了美的本质。

3、试述优美的本质和特征。

论述:优美又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作为美的范畴,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的感性显现。优美是人类活动中目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最先发现、最常见到的客观世界的一种审美属性。作为美的典型表现形态,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否定,展示了主体和管体在实践中经过矛盾斗争所达到的平衡、统一的状态。优美的基本特征是和谐。具体表现在;

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存关系中。优美与崇高相反,它没有主客体斗争历程的痕迹,不是以一方压倒另一方而达到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交融无间的相对统一;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

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优美的对象不呈现为激烈的矛盾冲突,表现为矛盾双方的暂时相对静止状态,要求用郐缓、轻柔、渐次、淡雅、精致、圆润等形式表现出来,体现元首稀薄衡、对称、比例等特点。因此,优美的事物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总是互为表里、和谐完美地展示着美的形式的自由本质,从而达到交融无间、浑然一体、和谐同一。

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柔和、精致、轻盈、绚美、秀雅、圆润等品格。无论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艺术领域,优美都体现了柔和、宁静的特色,

4、举例说明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

论述:艺术丑是指艺术作品的丑,与艺术美相对应。艺术美是对艺术家的创造、智慧、力量的肯定,艺术丑则是对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否定。徇艺术作品的美丑标准不是看作品所反映的对象的美丑性质,而是看艺术家怎样去表现对象。生活丑可以成为艺术描写的对象,这是艺术创作的特性决定的。但是,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并不等于艺术丑。因为作品的美是决定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而形象的丑则是体现了客观对象的性质,是两回事。艺术家表

理性协调和交融的中介功能。情感生活的满足,人格的和谐平衡发展,对于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美育作为德育的必要前提,同时出内在地包含着德育的因素。

美育对德育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借助于美育情感体验的机制,可以克服道德说教仅仅使人“知”,不能把道德内容内化到心灵深处去的缺陷,从而使得人从内心真诚地、自发地实现道德的善。

13、美育与智育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论述:美育与智育的区别是:智育是促进认识的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旨在培养人审美能力,促进情感的表现和升华。智育过程是知识教育过程,是以概念——逻辑为特征的知识体系为教育内容。美育主要是一个培养审美能力,使人的情感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主要以形式——情感为特征的审美教育对象为教育内容,是服务于对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个体情感的表现和升华。智育本质上是自外而内的输入,缺乏内在的自发性。美育则满足了个性生命发展要求。智育的任务是促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发展,其中以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进步为核心。审美则始终不脱离激发美感的感性世界。审美能力的发展需要知识的帮助 ,胆它本质上则是愈来愈深入到具体的感性形象中去。

美育与智育的联系在于:人们的审美能力一方面内在地包含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认识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基础和有利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而是一种特殊的感悟能力。审美感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认识途径,它能使我们认识到非语言可以表达和交流的内凡情感活动。作为审美理想物化形态的艺术,更是在具有美育功能的同时双增进了人们的认识功能。在对自然的审美感悟中,也同样包含着对自然规律的生动形象的感悟和理解。这种建立在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基础上的认识,对于科学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对于智育而言,美育可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提高人的学习兴趣,并对于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4、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论述:体育既侧重于身体的教育,同时还包括以身体为基础的综合锻炼,而且体育对自身的健美的塑造,更是与美育相结合。慷的美化和肉体的健美在体育方面有其一致性。从教育的功能与性质上说,美育与体育也有着相通之处。两者都以生命活动本身为目的,不带狭隘的功利性。只是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体育以身体锻炼为主,促进着全身心的协调发展;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促进全身心的协调发展。在体育中,身体的运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在美育中,情感活动也带动着生理的发展。体育和美育共同促进着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看,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体育可以促进人体的健美,可以作为身体自由协调的活动,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体育所遵循的原则,更包括健和美两个方面。

15、谈谈美育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

论述: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我们是通过感受器官来与外界建立审美关系。因此,外物必须首先适应我们的感觉器官然后才能够美。但是,“外观”世界满足不了我们生理上的任何需要,而只是供我们观赏和品味,让我们在心理上得到快乐,在心理上构造恬适而又愉悦的境界。正是这种恬适而又愉悦的境界,转移了我们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使我们不知不觉之间提高了做人的水平和修养。

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美感活动的对象,都是个别的形象。美感活动的特点,在于通过个别的形象,从大量的偶然中得到必然,从个别的细节上升到普遍旨趣。在美感活动中,个别性虽然上升到了普遍性,但它又离不开个别性,它是在个别性的当中体会到和观照到普遍性,因而引起了对于普遍性的深思。这种观照和深思,是个别的感性形象的直观,在直观中所引起的浮想联翩。这种从个别形象上升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深思,在美育中,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转移人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首先是,在文学艺术的审美活动中,在对个别形象进行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观照和深思的时候,人们的心灵升华了,它使平凡的事物变成了不平凡;它揭开了世界的帷幕,显出那平时不为人所注意的美,从而在心灵上留下优美而又高贵的“纪念碑”。其次,直观个别,从个别飞跃到普遍性的趔,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提高一步,这就是美感活动之所以能够转移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原因。

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人有了基本的生存的保证以后,他的兴趣和乐趣,可以从占有的享受中解脱出来,转移到无所谓的旷达和赏玩中。这时,物我的界限、人我的界限,都涣然冰释,我们陶冶于这样的美感的境界中,自然会提高我们的修养和素质。

16、论社会实践特别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在美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论述:实践特别是人在劳动过程中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不仅是人类诞生的必要条件,也是美感产生的必要条件。

人源于动物,与动物有一定联系,具有兽性,又不断地力图超越兽性,发展成人性,其关键在于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通过制造工具,人对内具有了自我意识,确立了主体的世界;对外发现了客观规律,确立了客体的世界。与此同睦,人也通过使用工具的劳动实践创造了美。即把主体的意识,灌注到客体的对象中去,从而使对象成为主体意识的自我实现,或者对象化,这就是美。美感是在劳动实践把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同时产生的。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同时,人从观照和欣赏对象到自我的创造,都感到了自我不同于动物并超越动物的本质力量,这时,人从对象中观照和欣赏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物质实用上的满足,同时也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于是美感就产生了。

从猿到人的关键性一步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而人类美感的产生也同样开始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人类从动物祖先媾继承下来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人类保存并发展了这两种本能欲望。美感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由动物的快感进货而来的。动物只有用对环境的适应来产生快感,人则不仅是动物一样,适应环境的选择,而且能通过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有意识地改造环境,能动地使用环境适应着自己的需要。这样,生存本能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人类不仅活着,而且能不断地创造着、欣赏着。正因如此,人不仅具有与动物一样的适应环境的快感,而且具有欣赏周围世界的美感。人类的性选择也是这样上升为只有人类才有的社会性的高贵的情感活动。因此,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的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的本能。它是在人开始制造工具,把自己从自然中分化出来以后,对自己的生产和生殖活动所采取的观赏的态度。正是由于这种观赏性的态度,使得美感超越了物质的生理的需要,而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心理和精神的需要。

随着人类制造工具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人类逐步从自然的必然中解放出来,超越了自然的限制和自我的限制。这时,人们才能把生命的创造力量和本质力量,自由地在客观对象中展现出来,既感受到息我与外办的和谐,又感受到了自我的解放和自由。这时,人已经是充分发展了的人,真正自由的人,人的美感也才能称得上成熟的美感。

17、谈谈美感深层心理的五个基本特征。

论述:美感深层心理的五个基本特征是:

生理与心理矛盾的统一:生理是物质性的、心理是精神性的,二者的矛盾是很明显的。但是,任何心理活动都必须建立在生理活动的基础之上,美感欣赏就是通过生理上的感觉器官来与客观现实发生审美关系,并对客观现实作出审美的评价。

个性与社会性矛盾的统一:美感欣赏是一种个人的活动,极富个性色彩。个性是一个人作为一个人的樗,是人类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是一个人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的结晶。因此,一个真正有个性的人,除了个别性之外,还应具有两点,即精神上具有独立自主性和表现形式的自由性。要获得这样的个性,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锻炼,从自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审美欣赏也是如此。要获得独立自主的美感欣赏能力,形成我们独特的爱好和趣味,也必须经过长期的审美锻炼和积累,从而自由地掌握对象的形式,并能够自由地表现出我们的感受、爱好和兴趣。但是,个性要独立,要自由,而社会却要规范,要限制。要解决这一矛盾,要求在审美欣赏中,鼓励个性自由,但真实的个性必须源于社会。压抑和束缚个性的,不是符合历史前进规律的社会性,而是应当被历史淘汰的那种社会性。我们正是从这样一个角度,把个性与社会性的矛盾相统一,当成是美感欣赏时心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不过,在这一统一当中,个性是基础,我们应当沿着个性的方向,把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

具象性与抽象性矛盾的统一:审美欣赏的心理活动,不是在抽象的概念中进行,而是在具体的形象中展开。具象性与抽象性,是人类心理结构中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范畴。具象与抽象是相反相成的,尽管在通常意义上,形象的方式和概念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各自有其特殊的规律、特殊的功能,但它们都统一于人的内心结构之中。人的内心是一个整体,由这个内心所产生的形象的思维方式与概念的思维方式也就不能绝对分开。在审美欣赏的心理活动中,抽象性不仅与具象性统一在一起,而且融贯在具象性之中。在审美活动中,具象性与抽象性的结合,主要是通过内心所引发的丰富的想象来实现的,从而例行出了物我统一的审美境界。为了强化某种感情,加强抒情性,有时需要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在形式美的表现中,也可以使对象获得无穷的表现力。虽然对象的抽象性在审美欣赏中有着重要意义。但审美欣赏的本质特征则是具象性。抽象性只有在与具象性相统一时,或者能够成为具象性的助手时,

它才能成为审美欣赏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矛盾的统一:艺术创造和美感欣赏,一方面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行,另一方面却又常以不自觉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认为美感欣赏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我们内心结构中的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常常以非自觉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更容易注意它的非自觉性的一面。但是,美感欣赏出并非都是非自觉、非理性的。人是通过感觉器官欣赏美的,人的感觉器官之所以能欣赏美,能够超过动物的感觉,就是因为人的感觉是有意识的,人的感觉能力是与思维能力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审美欣赏虽然有其非自觉性的一面,但这非自觉性的一面,是与自觉的一面统一在一起的,归根到底,它是自觉的。

功利性的一面。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美感本身是实践的产物,它是适应了人类社会实践需要而产生的。社会实践本身也是有功利性的。审美欣赏的功利性,它的内容和性质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它在言辞义上却始终存在着。如果审美欣赏完全没有功利性目的,不能满足人们的任何需要,它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人们在不断发展物质利益的基础,又不断超出特定的心理结构,从而与动物有根本不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高级精神活动的审美欣赏,将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统一了起来。这就是说,审美一方面超出了个人狭隘的功利打算和利害感,不具备任何实际的物质利益和功利性;但另一方面,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水平,使人超出庸俗的个人主义的范围,从而达到把人提高到符合社会前进利益的广义的功利目的。因此,我们认为,审美活动有着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矛盾统一的特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wq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