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

更新时间:2024-07-11 22: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 ——现当代文学·作品专题

(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整

理)

第一编 小说部分

1,鲁迅:《在酒楼上》 (1),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析: 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②\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这种辩难性正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

细读小说文本,作出你自己的分析。 (2),这篇小说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是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细读这段文字,体会它的写法的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体会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3),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1956年,曹聚仁北上访问已72岁的周作人,谈到鲁迅的作品。曹聚仁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是《在酒楼上》,周作人同意曹聚仁的看法,”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参看曹聚仁:《与周启明先生》)。--你同意周作人的评价吗?能否结合文本的描写,谈谈你对\鲁迅气氛\的理解,并以这样的眼光去重读鲁迅的其他小说,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扩展性阅读书目】 《孤独者》、《伤逝》。均收《彷徨》,是《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参考书目】 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1期。 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3期。 卢今:《〈在酒楼上〉讲解》,收《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2,鲁迅:《铸剑》 (1),重点阅读(最好能朗读)小说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2),\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 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 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狂欢节 \,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请想想,小说的前后两个高潮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请细心比较前后的文字,作者的叙述语调(以及内在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或许会意识到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再去重读全篇小说,体会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并由此体味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我就是魏连殳\)。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目】 《补天》、《理水》、《非攻》。都是《故事新编》里的小说,并且都可以从\两个调子\的角度去阅读。 【参考书目】 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残雪:《艺术复仇--读〈铸剑〉》,收《21世纪:鲁迅和我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钱理群:《〈故事新编〉解说》,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高远东:《〈铸剑〉讲解》,收《走进鲁迅》(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3,废名:纸坊记〃楔子(外四篇) 选录本文及所附的《菱荡》(节 选)、《桥〃灯笼》(节 选)、《莫须有先生传〃这一回讲到三脚猫》(节 选)、《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节 选)四则文字,是为了展示废名小说语言的五度变化,废名小说创作始于1922年,终于1948年,几乎与现代文学相起讫。作为极负盛名的\文体家\,他在语言上的极端追求和极力变化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纺纸记〃楔子》背后的思想相当复杂晦涩,因而本节 的阅读仅从体会其语言特点的角度进行。

《菱荡》是废名早期短篇小说,这是一种几乎没有\故事\的小说,一切依赖于\情境\来组织,大量的景物描写和随意的人物点染是其特点,语言清新流利,运转自如,体现了很高的水平。

《桥》的创作延续十多年,是由一段段可自独立的章节 组成的长篇,在这部作品中,废名进行了艰苦的语言探索,\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极端俭省的文字使得意象既繁密又超出常理地跳跃,修辞上也有较为极端的探索,成败皆有例证。本选段中描写琴子的想象就是一个漂亮的修辞例子。

《莫须有先生传》与《桥》在语言上几乎完全相反,这个长篇用的是可以称为放肆的文字进行叙述,不衫不履,几乎毫无节 制,在这里,废名把语言试验推到另一个极端。

《纺纸记》是废名拟想中的又一个长篇,但没有完成,只留下这个《楔子》,其晦涩难懂较之《莫须有先生传》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对语言的控制上明显比后者精致,如风行水上,起落无痕,抛开其他方面不论,这则文字所达到的水平在汉语文本中是极高的。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抗战后的长篇,此时废名已宣称不写小说,专写散文,碍于约稿,乃有此作,但废名基本上是将这部小说当散文写的,由于思想经历的变化,本作返朴归真,语言极为平易,可称\无意为文\了。

前面所讲是废名作品间的\异\,实际上各期之间的\同\是不可能完全没有的,能否在所提供的文本中找到具体的句例。

[扩展性阅读书目] 《浣衣母》、《竹林的故事》、《河上柳》;《桥》\习字\、\杨柳\、\花红山\、\桥\;《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下乡\、\这一章说到不可思议\;《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买白糖\、\民国庚辰元旦\。

[参考书目] 周作人:《莫须有先生传〃序》,《周作人文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9月。 吴晓东:《背着语言的筏子--废名小说〈桥〉的诗学研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1期。

4,茅盾:《子夜》选读

重点琢磨有关吴老太爷的\都市感觉\的文字,体味语言的声、色变幻和节 奏感;并注意作者(或通过人物之口)所作的分析性文字,进而体会本节 描写的象征意义与在全书结构上的作用,从而把握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

【扩展性阅读书目】 《子夜》、《霜月红似二月花》。进一步体会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体味茅盾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语言,人物)。

【参考书目】 王中忱:《都市空间.时代性.革命现实主义--读〈子夜〉》,收《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沈从文:《边城》(节 选) (1),在了解全篇故事,把握小说的基本情调的基础上,对下列文字作逐字逐句的细读,细心体味作者笔下人的心灵,人与人关系,以及相应语言的明净的美,进而体会作者所说的他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①五月端阳之夜,翠翠与二老第一次相遇(\潭上那只白鸭慢慢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来。………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②月夜翠翠与爷爷的谈话,睡梦中听见二老唱歌的幻觉(\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祖父心里想:'做梦一辈子更好……')

(2),认真思考与分析;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感悟和情感反应?再仔细体会小说结尾(\可是到了冬天……也许'明天'回来!\)给你的感受。

(3),有学习与研究兴趣的同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边城》作进一步的解读与研究:例如,从湘西地域文化、民俗学的角度,从诗化小说与语言的角度看《边城》,或联系沈从文其他关于湘西的小说,并与他的城市小说相对照,看沈从文笔下湘西社会在现代史中的缓慢变化,以及沈从文对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的独特洞察与思考。

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扩展性阅读书目】 《边城》(全书)、《长河》、《丈夫》、《萧萧》、《新与旧》、《灯》、《湘西》、《湘行散记》。 【参考书目】 汪曾祺:《沈从文和他的〈边城〉》,《又读〈边城〉》,分别收入《汪曾祺全集》3、5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沈从文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赵园:《〈边城〉--一个关于水的故事》,收《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老舍:《骆驼祥子》节 选 (1),读老舍的作品,一定要抓住他的语言。要重点揣摩以下几个片段:

①小说开头对祥子其\人\其\车\的描写--请注意作者怎样在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注入自己的\陶醉\之情,进而体会老舍语言中的诗意;

②祥子牵着骆驼走夜路的描写--请琢磨祥子夜行的神态、心理,破晓时分天色的变化,作者观察之入微,描写之细致与层次感,进而领会老舍语言\在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的特点;

③祥子回到北京城喝馄饨、吃老豆腐,\站起来,他觉出他又像个人了\的描写--注意老舍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心理的深刻体察,传神的细节 描写,进而体会作为\北京市民诗人\的老舍的价值。

(2),有研究兴趣的同学可进一步思考与讨论:老舍与沈从文一样关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而他的独特之处在哪里?也可以尝试写一篇《老舍与北京城》的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目】 《骆驼祥子》(全书)、《离婚》、《我这一辈子》(以上中长篇小说)、《断魂枪》、《老字号》、《月牙儿》(以上短篇小说)。

【参考书目】 赵园:《永远的洋车夫--读〈骆驼祥子〉》,收《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导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樊骏:《认识老舍》(上)、(下),载《文学评论》1996年5,6期。 7,老舍:《正红旗下》(节 选) (1),在《正红旗下》里,老舍作为满族的后裔,讲述了一个满族北京市民衰败的故事。细读\大姐的公、婆和大姐夫\这一节 (特别是大姐的公公和他的儿子\放花炮\那一段),体会作者所说的\生活的意义,在他们父子看来,就是每天要玩耍,玩得细致,考究,入迷\的含义,并体味作者叙述、描写的语气与复杂心态。

(2),写得更为传神的是二哥福海,作者对他怀有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细读二哥\请安\和他安排\洗三\的两个场面,注意作者如何将对人物的描写与分析两者有机结合,注意体味老舍洗炼纯净的北京话中的幽默感与韵味。

(3),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老舍与沈从文都是少数民族的作家,是否可从这一角度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一种解读。如有兴趣,不妨一试。

【扩展性阅读书目】

可与已选入本读本的同写在五六十年代的戏剧《茶馆》对照起来读。 【阅读参考书目】 赵园:《北京:城与人》,重点阅读《旗人现象》一节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8,施蛰存:《梅雨之夕》

细心体味小说中的\我\与那位躲雨的\姑娘\邂逅相遇中\心理的过程\,注意作者怎样精细地写出\我\的精神的最微妙的变化,莫名的感觉,不由自主的行动背后隐秘的动机,并通过对作品重点段落的朗读,感受作品中淡淡的诗意与惆怅之情,进而把握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的特点。

9,萧红:《呼兰河传》(第三章)

1,这是一篇回忆体的小说:是成年的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作者的叙述出入于成年与童年的不同视角,都市与乡村的不同情境之间。根据这一特点,阅读的重点有二:一是儿童视角下的世界--可着重体味与分析以下段落:①第一节 儿童眼睛里的后花园(\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②第六节 \我\第一次走出后花园对外部世界的最初感受(\有一天,他们把我带到南河沿上去了……祖母死了,我竟聪明了\);③第七、八节 ,\我\跟祖父学诗,也即第一次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时\我\的独特反应与理解。其次,要注意小说时隐、时现(第二节 结尾,第三节 ,第四、五节 结尾……)的寂寞感,特别要细细体味全章结束时\祖父几乎抱不动我了\这一句给你的感受:这些都构成了小说的潜流,与前述充满童趣的欢乐的调子与纯真之美形成鲜明的对照,显然是成年人回顾童年时的感受。

2,四十年代出现了一批描写童年生活的回忆体小说,并且都采用了童年与成年的双重视角,如端木蕻良的《初吻》、《早春》,骆宾基的《混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这类小说作一综合性的阅读与研究。

【扩展性阅读书目】 《呼兰河传》(全书)、《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手》、《牛车上》

3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参考书目】 赵园:《论萧红小说兼及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特征》,收《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张宇凌:《论〈呼兰河传〉中的儿童视角》,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1期。 10,赵树理:《李有才板话》(节 选) (1),作者宣称,他写这篇小说是要谈谈中国农村的新变化”给大家看看解个闷\。由此决定了阅读本篇的两个重点。一是作者对中国农民的关怀--读这篇《板话》,就要像小福的表兄一样,走进农民的土窑,认识与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他们的愿望、追求、命运。二是作者自觉地用农闲时农民最爱听的\评书\的方式来写他的小说--试从\评书\体的小说这一角度来分析赵树理这篇小说在结构、描写、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并进而体会中国农民的智慧,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对现代小说写作的影响与渗透。在阅读中,可对以下几个片段作重点分析:①作者怎样介绍阎疑降慕ㄖ窬钟氤莆降模竣谧髡咴跹栊蠢钣胁诺囊ざ矗竣圩髡咴跹凑鸥9蟮某龀。约叭嗣堑姆从Φ模空庖欢味曰懊栊从惺裁刺氐悖?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就\赵树理与中国乡土小说\这一题目,进行比较性的阅读与研究。例如将赵树理的小说与二三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如鲁迅的《故乡》、《祝福》,台静农的《红灯》,茅盾的《春蚕》,沈从文的《边城》作比较,与同时代同在解放区的孙犁的《白洋淀》、《吴召儿》作比较,还可以与赵树理自己在49年以后的作品作比较,甚至与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作比较。

【扩展性阅读书目】 《李有才板话》(全书)、《小二黑结婚》、《传家宝》、《孟祥英翻身》。 【参考书目】 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收《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编,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 孙犁:《谈赵树理》,收《赵树理研究资料》,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 11,张爱玲:《倾城之恋》(节 选) (1)、《倾城之恋》写的是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恋故事。是香港沦陷这一偶然因素改变了两人的关系,但小说为何要说\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颠覆了\,并将这一故事称为\传奇\?注意结合小说的叙述视点(即白流苏的视角)和两人关系的不对等,来理解这一点。

(2)、小说中多处出现\墙\这一意象。范柳原在对白流苏表白时说”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侯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思考这段话,并仔细阅读小说中关于香港被轰炸的那一段落,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题目所谓的\倾城\。你认为所谓\城\或\墙\的象征意义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3)、注意从\胡琴伊咿呀呀拉着\、\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墙是冷而粗糙,死的颜色\、\楼上品字式的三间屋……没有人影儿,一间又一间,呼喊着的空虚…”、\这里是什么都完了,剩下点断墙颓垣\等意象的描写中,联系第二个问题,体会小说所谓\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的\苍凉\。而小说的大部分篇幅都在精巧地呈现白流苏和范柳原近乎\调情\的恋爱过程,并在结尾时写到白流苏\笑吟吟\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在\笑吟吟\和\苍凉\的并臵间,小说呈现了怎样的叙述风格?

(4)、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金锁记》是一个关于\禁锢\的故事,而《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比较阅读《金锁记》。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试结合作品来进行分析。

[扩展性阅读书目]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红玫瑰白玫瑰》。 [参考书目]

孟悦、戴锦华合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第十四章\张爱玲:苍凉的莞尔一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胡兰成:《评张爱玲》,收入萧南选编的《贵族才女张爱玲》,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 12,汪曾祺:《故里三陈》 (1)、《故里三陈》由三个独立的短篇构成,每篇写一位有特殊技能的故乡人物。小说并没有关于人物的性格、心理的直接描写,更没有刻意设计情节 和矛盾冲突来加强故事性,但人物的基本特征却并没有因此淡化,反而呈现出更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此,汪曾祺曾认为\气氛即人物。一篇小说要在字里行间都浸透了人物。作品的风格,就是人物性格\(《〈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选择另外一些写人物的小说来与《故里三陈》比较,领会这篇小说在表现人物上的独特手法。

(2)、第二篇《陈四》直接写到人物的部分非常少,大量的笔墨都在描写迎神赛会的情景,详细地介绍了\迎会\的各个队列安排、着装、表演等,对于陈四的介绍只限于小说结尾的段落。你怎么理解小说的这种安排?你认为民间风俗是否可以作为小说的独立因素?--结合这些问题来理解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扩展性阅读书目]

汪曾祺写人物的其他小说,如《岁寒三友》、《故乡人》、《云致秋行状》等。 汪曾祺的创作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和《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与施叔青合写)

4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上海文学》1988年第4期)。

[参考书目] 季红真:《传统的生活与文化铸造的性格》,收入《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

胡河清:《汪曾祺论》,收入《灵地的缅想》学林出版社。 13,*王蒙:《春之声》 (1)、题目\春之声\,取自小说中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这一标题也蕴涵着80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指认方式。思考小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因素来代表\春天\,并与小说对于\历史\现实\,\过去\现在\、\未来\,\落后\文明\等关于时间的对立思维方式联系起来考虑。

(2)、注意小说中两种\空间\形式的对比:一是\像沙丁鱼挤在罐头盒子里\一样的闷罐子火车里的狭窄而拥挤的现实空间,一是小说主人公岳之峰海阔天空地自由联想的心理空间。你认为将这两种空间形式并臵于作品之中有怎样的特殊意味?

1、小说的基本结构方式是主人公的\意识流\。试选取不同的段落,分析连接主人公跳跃性思维的线索,并比较这”意识流\与西方现代小说的意识流之间的异同。

14,阿城:《棋王》(节 选) (1)、小说主人公王一生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下棋\。你如何理解作品的这种安排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注意联系作品写作的背景来思考。

(2)、小说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简洁的白描,略带幽默感,避免情感的过分外露。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作品大量使用动词,很少用形容词;句式简短,避免用长句有关。试以相关段落为例,分析这种语言风格。

[扩展性阅读书目]

阿城的小说《孩子王》和《树王》。 [参考书目] 朱伟:《接近阿城》,《钟山》1991年第3期。 15,*莫言:《透明的红萝卜》(节 选) (1)、小说的核心意象是第三节 出现于黑孩幻觉中的\金色的红萝卜\。联系这一意象

感受小说所传达的情绪、感觉。注意体味小说结尾时直接透露出的情感--\他恍惚看到阳光下的萝卜地一片通红,好象遍地是火苗子\……\他看到一个孩子正跪在那里,举着一个大萝卜望太阳。孩子的眼睛是那么大,那么亮,看着让人难受\……\黑孩钻进了黄麻地,象一条鱼游进了大海。扑簌簌黄麻叶儿抖,明晃晃秋天阳光照。黑孩--黑孩--。\由\阳光\、\通红\的土地、\孩子\以及\寻找\的动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的画面,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区别于一般以\故事\为主的小说,这篇小说着重表达的是\感觉\。这主要是通过小精灵般的黑孩的眼睛和感官印象呈现出来的。这使小说具有\超现实\的诗化色彩。但与此同时,小说并没有放弃关于现实的描写,如小石匠、菊儿、小铁匠、老铁匠等人的故事。你认为将\透明的红萝卜\呈现于这样的现实中有何意味?

[参考书目] 万千:《莫言:一个物化时代的感伤诗人--读莫言的几个近作》,收入《怀抱鲜花的女人--莫言小说近作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6,王安忆:《纪实和虚构》(节 选) (1)、《纪实和虚构》是一篇被王安忆称为\虚构自己\的小说,即以\小说\这一艺术虚构形式讲述作家本人的故事。注意小说整体结构安排上的\装饰感\:即第一、三、五、七、九章从横向上讲述作家个人的成长经历,第二、四、六、八、十章从纵向上讲述母系、父系的家族历史。基本的叙事方式,是为\有限的个体经验性存在\寻求\无限的抽象关联\,或者说,是为\具体的景观\寻找\抽象的虚构\。比如,在谈及个人的爱情经历时,小说不断地上升为对\爱情关系\的抽象议论。你如何理解这一试图融汇写实/象征、纪实/虚构、经验/理性的\古典主义\创作倾向?

(2)、《纪实和虚构》可以被称为\自传性\小说。但与其他的同类小说不同的是,这篇小说不仅仅是对个人经验的虚构,同时有对虚构行为的纪实性呈现。即,它不仅告诉我们她经历了什么,而且告诉我们她在如何\叙述\这一经历。找一两篇自传性小说,进行分析比较。

(3)、重点阅读\第九章\。体味小说的标题\纪实和虚构\以及副标题\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这既是对作家创作经历的反省,也是对\写作\这一行为的思考和反省。\写作\为什么被称为\在纸上造房子\,同时又被称为\带有自传性的记录\?

[扩展性阅读书目]

阅读王安忆的小说《乌托邦诗篇》,比较在触及同样的个人经历时王安忆在处理方式上的不同。 阅读与《纪实和虚构》同一时期发表的自传体小说,如陈染的《与往事干杯》或《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试比较自传体小说写作方式的不同。

17,*铁凝:《孕妇与牛》

5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的透视效果。

[扩展性阅读书目]

贾平凹的散文《商州初录》和《商州再录》。 [参考书目] 许子东:《寻根文学中的贾平凹和阿城》,收入《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1,*张承志:《离别西海固》

《离别西海固》是一篇带有强烈抒情色彩的散文,这种抒情色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精神信仰的坚守和追求,另一是\自发\式的宣泄的表达方式,这两者统一于占据文章核心位臵的抒情主体\我\的存在中。

要求理清文章的线索。即\我\被哲合忍耶\强硬的反叛之美\所吸引,继而感到在强大的精神感召下的犹豫和退却,但从一场大雪中体验到\天命般的神秘\,最后以完成《心灵史》的形式获得某种再生--这样一种精神体验的过程。在这样的前提下,理解作品所谓\在路上\的心态,即离别西海固的缘由。

要求细心地体味作品以何种方式传递出巨大的内心震撼,将无形的精神体验转化为有形的文字和形态。采取第二人称的叙述即直接对\你\的倾诉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对大自然情景作了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描绘(如千山万壑的旱渴荒凉、悲怆的大雪、漆黑的夜色等)。42,史铁生:《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地坛\既是具体的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又等同于\世界\或\人生\。注意这一空间的象征性。

体味文章的叙述风格。其一是倾诉的语气。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但到第七节 ,倾诉的对象忽然转为地坛。注意这种因为情感强度的加重而导致的叙述方式的变化。其二是冥想的氛围。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这篇文章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对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追问和思考。认真思考文中涉及的健全/残疾、幸运/不幸、生/死、苦难/救赎等一系列生存悖论。尤其注意第五、六、七节 中表现出的一种广漠而悲悯的类宗教情怀,这是作者超越困境的方式,也是作者借以俯瞰(回顾)人生和人世的立足点。也可以说,这是这篇文章得以产生的原因。

[扩展性阅读书目]

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和散文《游戏〃平等〃墓地》、《对话四则》。 [参考书目] 吴俊:《当代西绪福斯神话--史铁生小说的心理透视》,《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陈顺馨:《反思、建构与解构--论史铁生的精神历程》,收入《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3,*韩少功:《灵魂的声音》

这是韩少功写于1991年的一篇议论性的随笔,在对小说创作的整体现状做了一番描述和评价之后,作者认为对于小说来说真正重要的是\重新获得灵魂\和\精神自由\。这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90年代社会心态和文化氛围的颇为尖锐的批判。注意作者在作出类似描述时所采取的基本立场及其所持的文学观念,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文章提到了当代两位作家张承志和史铁生,可参考其中的观点来加深你对这两位作家的理解。

44,*王小波:《思维的乐趣》

这篇随笔和王小波的大部分文章一样,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即针对具体的社会、思想问题而发,并在戏噱笑骂间表明自己的态度。注意体味文章的这种批判性。

注意论述过程中议论和叙述的有机结合。文中有大量随机引入的个人经历或有趣的故事,论述者的观点和态度即蕴涵在这些叙述性的段落之中。

注意体会作者如何游刃有余地使用多种\反讽\性语言。例如\我承认,我在抵御这种痛苦方面的确是不够坚强,但我绝不是最差的一个\略带夸张的形容词\痛苦\、\坚强\等,调侃性的语意转换:\的确不够……但绝不是……\,共同构成\反讽\的多意性和暧昧性。

45,*苇岸:《大地上的事情》

这篇散文由许多札记式的片段组成,记录自然界或作者身边的种种事物,并记录了作者的哲理式感悟和评价。文章所谓的\大地上的事情\,比如蚂蚁窝的样子、熊蜂的尸体、一只飞翔的鸽子、空地上的孩子、黎明时鸟的叫声、五月的麦田、阳台上的两只麻雀等,都是一些往往被人群忽略的事物。但文章的描述方式,却使我们仿佛第一次看到这些事物,兴致盎然地去观察虽微小却蕴涵着生命的庄严和奇妙的自然界。注意体味每一段落中白描--以简洁的文字勾勒事物的行状,取喻--采用拟人或比喻,议论--从普通事物中挖掘出意义,这三者的融合,从而使每一段文字既是对实物的描绘也是充满诗意的哲理性片段。

1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46,*刘亮程:《寒风吹彻》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但既非纯粹地写景也非直接抒发情感,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情境与情感联系起来。寒冷的冬天,在光线暗淡的屋内围抱火炉,散漫地回想一些人与事--从一次寒夜的经历、一个冻死的陌生人、在冬天死去的亲人和年迈的艰难地抵御着冬天寒冷的母亲,直至黑夜完全降临。这是散文的主要内容,但它所传递的内涵却是某种关于生命的抽象体验。这种效果的获得,主要是因为文章始终是在双重涵义上使用\雪\、\冬天\和\寒冷\这些字眼。\雪\、\冬天\、\寒冷\在这篇文章中,既是对真实情境的描绘,也蕴涵了叙述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对生命中的冷漠、孤单、衰老等的体验。文章开始时写到:\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象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联系整篇文章,理解这里所谓的\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指的是什么?

第三编 诗歌部分

47,*郭沫若:《天狗》

要抓住本诗无羁的想象,无羁的思想--在民间传说中的\天狗\形象中寄予彻底的否定与破坏(直至自我否定与破坏)的现代精神,无羁的形式(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由此显示的诗人无羁的创造力;并进而感受五四的时代精神。

48,*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1,要抓住本诗形式上的追求:前三句完全重复,第四句变化中有重复(1、5节 ,2、4节 ,3、6节 末句句式一一对应),形成\依洄\吟唱的风格;精心选用灰韵(吹,洄,醉,辉,悲,碎),营造一种阴柔感。--请在反复吟诵中感受本诗的韵味。

2,可以徐诗与郭诗比较,进而领悟徐志摩及新月派诗人\使诗的内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的努力与贡献(于赓虞:《志摩的诗》)。

【扩展性阅读书目】 《志摩的诗》、《猛虎集》,或其中的《雪花的快乐》、《残诗》、《太平景象》、《再别康桥》、《黄鹂》等。

【参考书目】

《徐志摩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49,闻一多诗二首 《发现》 (1),要抓住本诗的艺术构思:诗人满怀爱国激情从海外赶回祖国,国家的现状却使他极度失望,于是就有了写诗的冲动。但诗人却把感情的酝酿、发展过程全部压缩掉,只从感情的爆发点起笔,连声高呼:\我来了\、\我来了\、\不对\、\不对\,先声夺人地把悲愤、绝望的情绪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仿佛郁积已久的火山突然爆发。

(2),同样引人注目的是这首诗形式上的整齐:每行字数基本一致,两行一韵。这不仅体现了闻一”建筑美\的追求,更是将奔放的情感收敛于谨严的形式中,形成闻诗所特具的沉郁的风格。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1),这首诗在闻一多先生的诗中,是颇为特别的,甚至在现代新诗中都不多见;很多关于闻诗与新诗的选本中,也很少被选录。它的价值大概也在这里:通过这首诗的阅读,你对闻一多先生其人其诗有什么新的体认?

(2),在注释中,提到了本诗收入诗集时,对在报刊上发表的文本有所改动。试对这些改动作出你的分析。

【扩展性阅读书目】 《红烛》、《死水》,或选读其中的李白之死》、《太阳吟》、《忆菊》、《口供》、《也许--葬歌》、《忘掉她》、《死水》、《心跳》等。

【参考书目】

《闻一多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50,戴望舒诗二首 《寻梦者》

读本诗要抓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将现代人的\寻梦\思绪寄寓在一个\寻找金色的贝\的民间故事里,一虚一实,巧妙交织为一体。--细读全诗,体会诗人怎样把他这一艺术构思转化为外在的形式特点:将类似民歌的夸饰、复沓与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一体;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然后,反复吟诵全诗,体味流动其间的诗情与诗绪:既是明朗的(表现了追求理想的执著),又是迷惘、感伤的(表现追求中的疲倦与苍老)。

《乐园鸟》

欣赏本诗本要从形式上的一个特点入手:全诗四节 ,每节 五句,第三句将全诗分为两段,而且是同一句:\华羽的乐园鸟\,仿佛在反复地呼唤与寻问;本诗正是向着这只宗教里的天堂中的华美的鸟连续发出了五个问题。因此,可以把这首《乐园鸟》看作是现代人的\天问\。再进一步琢磨,还

1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可以发现,这只\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地\飞着\的\乐园鸟\也就是诗人自己,他们合二为一,\天问\就是\自问\。仔细琢磨诗中的\五问\,想一想:诗人对人(自己)无休止地的理想追求提出了怎样的疑问,这反映了现代人(作者)的怎样一种矛盾的心境?

【扩展性阅读书目】 《戴望舒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或选集,或单篇,如《雨巷》、《我底记忆》、《印象》、《对于天的怀乡病》、《单恋者》、《秋天的梦》、《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参考书目】 孙玉石:《去寻找无价之宝吧--读戴望舒的〈寻梦者〉》,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刘孟沐:《求索者的脚印--读戴望舒的〈乐园鸟〉》,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1,何其芳:《预言》

读这首诗要抓住全诗构思与结构上的特点:前五节 充满青春激情的对爱情的竭力渲染与铺写,与最后一节 的突然翻跌,形成强烈对比:这不过是\无语而来,无语而去\的梦。抓住这一\全局\之后,再去细读各节 诗,就可以发现,最后的\突转\,其实前面早有蛛丝马迹,形成一股青春激流底下的感伤的潜流,最后才喷发出来。了然于此,再去吟诵全诗,就会读出两种诗情明暗、虚实、起伏之间的丰厚的韵味。

【参考书目】 孙玉石:《梦中升起的小花--何其芳〈预言〉浅析》,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2,卞之琳诗二首 《尺八》

1935年春,诗人乘一艘名叫\长安丸\的船来到日本,住在日本古都京都的东北郊,夜半听楼下房东吹奏\尺八\一种类似箫的乐器,相传于唐朝时传入日本,因长度定为一尺八寸,故称\尺八\;后来据周作人考证,尺八起于印度,传入中国,于宋代传到日本,在中国本土反而失传--,因而引发出无限乡愁,同时渗透着\对祖国式微的哀愁\(卞之琳语)。

要抓住本诗抒情方式的变化,诗的小说化与戏剧化的努力。要注意诗人怎样将直接的抒情转化为一种叙述,特别要把握全诗叙述角度的变化:前三句客观叙述尺八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历史;四五句将诗人客观化为一个\海西客\,叙述由历史时空进入现实时空;六至十句则通过\海西客\(即诗人自己)的想象,重现唐代的日本\番客\从长安\访取\尺八传入日本的历史。十一至十三句括号里的设问与\归去也\的呼唤,可以看作是诗人直接发出的声音,也是全诗的点题之笔:诗人正是从日本在\年红灯\(霓红灯)所象征的现代化的繁荣中仍然保留着中国古代的传统(\还漂着一缕凄凉的古香\)里,感受到了不可扼制的乡愁与中国落后的式微感。

《断章》

本诗只有短短四行,却可以引发出读者与评论者的多样阐释。 有读者将本诗读解为人生不过是一种别人的\装饰\。

作者却表示他并不看重\装饰\的意思,\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强调事物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你\在看风景,\你\也在\看风景人\的视野中成为风景,两者互为风景,又都是观看者,处于\看\与\被看\的关系和情境中。

也有人把《断章》看作是\一首情诗\,或者说是\想写的情诗中的片断\:它\写出了'人'对'情'的无奈,及'情'对'人'的捉弄\。

请细细捉摸本诗,对前述\释义\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另作解读。 【扩展性阅读书目】 《雕虫纪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或选读《古镇的梦》、《航海》、《雨同我》、《白螺壳》等篇。 【参考书目】 何志云:《层层叠叠\梦之根\读卞之琳的〈尺八〉》,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孙玉石:《小景物中有大哲学--读卞之琳的〈断章〉》,收《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53,艾青诗三首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注意本诗音乐式的结构:起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平缓,低沉,倾诉式的叙述语调,形成全诗”主旋律\;接着精心安排三个乐段,由诗人与土地上的\人\北国林间赶车的农夫,南方乌篷船里的农妇,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的\土地的垦殖者\,进行对话,在如怨如恕的倾诉中,不断深化刻骨铭心的\寒冷感\,并作抽象的概括提升:\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中国的苦痛和灾难芟裾庋┮挂谎憷致ぱ”,突现了全诗的象征意义。在这三个乐段之间,主旋律乐句不断重现,将诗人悲苦、忧郁的情感逐渐推向高潮。而最后的尾句却又给人

13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以\些许的温”,有如余音袅袅,耐人遐想。

《乞丐》

注意本诗”造型\的特点:乞丐\凝视着你\的\固执的眼\,\永不缩回\的\乌黑的手\,具有极强的雕塑感与概括性,诗人的同情与愤激全都凝定其中;这正是\诗\与\画\的相通。

《黎明的通知》

注意本诗\呼唤式\的叙述语调,可与《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相比较。诗人着意运用两行一节 的快节 奏,精心选用排比句式,以造成一浪推一浪的气势,全诗充满了动感,意境也十分开阔。请在朗读中体会诗人对光明的渴求,以及历史黎明期的欢乐感。

【扩展性阅读书目】

《艾青全集》第1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或选读《透明的夜》、《马赛》、《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手推车》、《向太阳》、《我爱这土地》、《树》等。可尝试写《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

【参考书目】 《艾青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 洪子诚:《〈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分析》,收《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4,冯至诗二首

《十四行集》之十六

读冯至的《十四行诗集》要抓住\生命的体验\这一环节 。在本诗里,诗人选取了一个特定的视角--高高的山巅,站在那里,于一呼一吸之间,体验着风吹水流式的生命感应。试还原诗的情境,想象自己也身处于高高的山巅,细细体验:自我生命怎样融化入大自然,达”物我一体\的境界;那流动着的生命(水,风,云,雾……)如何凝定在生命的静态(山,平原,路,树,蹊径……)之中……

《十四行集》之二十六

这是另一种生命体验:如何看待我们自以为已经熟知的外部与自我世界?阅读此诗要抓住几个关键词语:诗的一开始就提出\熟路\这样一个意象,然后不断以\隐藏\、\生疏\、\迷途\这样的抽象词语加以颠覆,自然引出第三节 的意念提升:对\身边\的\事物\要保持一种新鲜的紧张感,不断有\新的发现\;最后一节 更是引向\自己\:连自己的发肤属于谁都是可以提”疑问\的。

反复吟诵这两首诗,以体会\诗与思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 【扩展性阅读书目】 《十四行集》,或选读《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原野的小路》、《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深夜又是深山》、《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等篇。

【参考书目】 解志熙:《诗与思--冯至三首十四行诗解读》,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3期。 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1925-1949)》关于《十四行集》细读部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5,穆旦诗三首 《赞美》

1938年2月,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年仅20岁的西南联大学生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和部分师生一起,从长沙出发,跨越湘、黔、滇三省,将学校迁往昆明,行程三千里。诗人第一次感受到自我生命与生养自己的土地、土地上的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思考着民族的未来。于是,诗泉喷涌,写下了以后在现代诗歌史上很有影响的《赞美》等诗篇。

这是诗人的切身经验、生命体验与理性思考的结合,是现实、象征与玄思的结合,表现在诗歌语言上就是具象与抽象的结合。--阅读《赞美》应该在总体把握全诗的思绪、情调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本诗的语言。

试以诗的第一段为例:头两句\走不尽的……\数不尽的……\这都是具体的现实的描写;第三句总体的具象描写中,出现了\亚洲的\这样的修饰语,赋予眼前的\土地\以更广阔的意义;第五句中叙述性的\东流的水\前出现了\单调\这一抽象词语,就于客观形象中加入了主观感受;第六句就达到了抽象的提升,这里的\森林\已不是森林本身,而具有一种历史的象征意义,而读者也因此领悟:这整段的描写都具有某种象征性,或者说是写实与象征的结合。

请对下面的诗句也作这样的具体分析。 《出发》

全诗充满了对立的概念:\和平\与\杀戮\;\欢喜\与\可厌;\人\与\机械\、\野兽\;\新的美\与\失去了自由\;\希望\与\失望\以至\死\;\善感\与\僵硬\;\个人的哀喜\与\被蔑视、被否定\……。前者是人们告知与许诺给予的,后者是诗人的眼睛与心灵所看见与感知的;正是在这对立两极间的渗透,纠结,缠绕,跳跃,猛进与突转,造成一种陌生与生涩的奇峻、冷峭、惊异的美,显示了诗人\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郑敏语),诗人与我们读者也就从中收获了\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诗八首》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达了他对爱情这一人类与文学的永恒主题的独特的现代体验。依然是相互矛

14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文学基础]科复习资料

盾的感受与概念对立、渗透,纠结为一团:一”上帝\、\我的主\(诗人郑敏认为,\上帝\是\代表命运和客观世界\的)在冷冷地观察、支配着\我\和\你\。要从总体上去把握,不要试图作逐字逐句地落实性的解读,那是徒然的。初读者可以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如\我们相隔如重山\、\爱了一个暂时的你\(第一首);\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危险\(第二首);\我越过你大理石的理智殿堂\(第三首);\那可能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第四首);\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一切在它过程中流露的美\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第五首);\相同和相同溶为怠倦,\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第六首);\让我在你的怀里得到安憩\(第七首);\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第八首),但仍要还原为对每一首诗的思绪、情感的整体把握。

【扩展性阅读书目】 《穆旦诗全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或选读《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春》、《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五月》、《还原作用》、《控诉》、《幻想的乘客》、《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冬》等篇。可尝试写一篇《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与穆旦〈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的比较》。

【参考书目】 郑敏:《诗人与矛盾》,收《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1925-1949)》关于《诗八首》的细读部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6,牛汉:《悼念一棵枫树》

这首诗借助一棵被伐倒的枫树,寄托诗人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具有咏物诗的传统表现方式。但是诗的情感,与作为情感、经验的寄托和构形物的枫树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比喻性质的关系,而能够在主观与客观的相互投射中,带领读者进入一种复杂的情境之中。注意领会这首诗如何以客观的物象表现主观情感,从而”伐倒了/一棵枫树\在诗句的结尾时上升为\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

[扩展性阅读书目]

阅读牛汉的诗《华南虎》等,进一步体会\咏物诗\的特点。 [参考书目]

参阅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或《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的相关部分。

57,昌耀:《凶年逸稿》

这首写于1961-1962年,是当代中国历史上的灾荒年代,副标题\在饥谨的年代\即源于此。联系作品的写作年代需要关注的有两点:一是作品对时代的评价,注意领会诗中\这是一个被称作绝少孕妇的年代。/我们的绿色希望以语言形式盛在餐盘/任人下箸。我们习惯了精神会餐\这样的句子;另一是,与同一时期的诗歌如\政治抒情诗\等进行比较,以领会昌耀诗歌创作的独特性。而从昌耀个人的经历来看,写作这首诗时,正是他被打为\右派\后在祁连山区服苦役的时期。在大多数有类似经历的作家停止创作的时候,昌耀不仅坚持创作,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创作力,并没有因为时代或经历的酷烈而丧失发现诗意的能力,或降低诗歌创作的水平。在这一点上,昌耀是非常独特的。

本诗分为9部分。各个部分大致可以描述为:沉思--回忆--荒芜--困惑--希望的萌动--憧憬--感恩(对土地和人民)--领悟(勇敢者的生存)--希望和对生的赞美。每一段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各部分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连续,最后上升为对生存之美的赞叹。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诗中对苦难的思考以及面对苦难的英雄主义态度。注意领会\我在沉默中感受了生存的全部壮烈。/如果我不是这土地的儿子,将不能/在冥思中同样勾勒出这土地的锋刃\等诗句所传达的内涵。

另外,这首的意象以及语词组织方式,也值得认真体味。这些意象和语词不仅摆脱了60年代的通行模式,而且既明朗又富于质感。认真体味诗中的这些句子:\听古城墙上泥土簌簌剥落如铭文流失于金石\、\我感觉他开裂的指爪已迫近我单薄的马甲\、\听风中的激越的嘶鸣迂回穿插/有着瞬息万变。有着钢丝般的柔韧\、\看它们如何互相威胁、挖苦、嘲讽。/看它们又如何挤眉弄眼紧紧地拥抱\等。

[扩展性阅读书目]

《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阅读《高车》、《慈航》、《斯人》等。 58,北岛:《走向冬天》、《古寺》

注意体会诗歌意象的象征性内涵,如\冬天\、\乌鸦\、\月亮\、\石头\、\钟声\等。这些意象在诗中往往蕴涵着某种对比性的价值取向,如\理想\现实\、\合理的人/\破坏人性的力量\等。意象间的对比和撞击造成了一种悖论性的情境,以表达叙说者复杂的精神内涵和心理冲突。

结合诗歌写作的背景,理解为何在《走向冬天》的结尾处,要以\而冰山连绵不断/成为一代人的雕像\来概括全诗表达的情绪。《古寺》写到了荒凉古寺中的蛛网、暗哑的铃铛、荒草、残缺的石碑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一个废墟场景。注意体味其中的象征内涵。

[扩展性阅读书目]

北岛、江河、舒婷、顾城、杨炼的合集《五人诗选》中的北岛部分,作家出版社,1986年。可延伸阅读《走吧》、《红罂粟》等。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w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