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更新时间:2023-09-19 00:40: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浅析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姓名:

日期

浅析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内容提要: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面积682.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和60余个小岛组成,总人口460多万,是一个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依靠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加坡经济不断发展。但在知识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新加坡政府已认识到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新加坡加速发展以文化艺术、设计和媒体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将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之一。目前新加坡已经成为亚洲创意枢纽,并极大提升了城市创新能力。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

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但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像力,借助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

一、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综述

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依靠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新加坡经济不断发展。但在知识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新加坡政府已认识到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新加坡近年来大力发展潜力巨大的创意产业,以期创造“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奇迹。

文化创意产业在新加坡的发展

在新加坡,创意产业主要集中在艺术、设计和媒体等领域。新加坡政府看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2012年之前将该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翻一番,从过去的3%左右增加到6%,使其与教育和医疗保健并驾齐驱,成为新加坡未来重点开拓的3个主要领域。

创意不但是创造艺术的必要元素,也能带来无限商机。1986年至2000年,创意产业在新加坡的年综合增长率为13.4%,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0.6%的增长率。从事创意产业的公司有8000多家,从业者超过7万人。2002年,创意产业收入约48亿新元(1美元约合1.5新元),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

目前,新加坡的创意产业收入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8%,直接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约9.1万人。

政府保障创意产业发展

从1998年起,新加坡政府将创意产业作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出台了《创意新加坡》计划和《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加大了对文化领域的投入。2003年,新加坡经济检讨委员会确认创意产业的潜能,在新闻、通讯和艺术部内增设了专门负责协调创意产业发展的机构创意产业司。

传媒、设计和艺术的创意产业开发、规划分别由新加坡新闻、通讯和艺术部下属的法定机构国家艺术理事会、新加坡设计理事会和媒体发展管理局来分别组织实施。为此,新加坡采取了一系列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在吸引全球各种资本来新加坡投资发展创意产业的同时,政府还致力于帮助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的各类创意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新加坡还专门成立了创意产业行动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组成。2003年至2008年,新加坡政府对创意产业投入2亿新元。在未来几年中,新加坡将注重包括传媒、设计和艺术的创意产业开发。

政府对创意社群组织的发展也十分重视,新加坡有500多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政府每年拨1000万新元给国家艺术理事会,采取演出补贴、剧场补贴等方式扶持这些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关键在人才

要发展创意产业关键在于人才。新加坡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把积极培养各类创意产业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创意产业策略的重要支撑。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新加坡许多理工学院及大专院校都增设了创意产业课程。

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闻、通讯和艺术部2006年曾举办一系列“追求创意,再创未来”活动,为创意产业提供宣传及交流平台。其举办的“创意社区计划节”、各类展览会、研讨会和表演等活动积极吸引创意产业人士、学生及一般公众参与。

目前,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以出口贸易为主导的新加坡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新加坡政府更加注重创意产业发展。2009年2月27日,首次由新加坡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创意产业博览会已拉开帷幕,旨在为有志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士提供就业及职业培训的机会,受到了新加坡民众的欢迎。

二、新加坡创意产业重心

新加坡主要以三个重心来发展创意产业:

1、 文艺复兴城市

“文艺复兴城市”旨在将新加坡发展成为拥有众多高度创新思维人才和文化艺术型人才的国际都市。它建议公共部门集中资源以发展文化艺术基础建设,藉此培养创意人才与观众,由几个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开发文化艺术活动的经济潜力。除了公共部门的参与外,该计划还建议发展“创意市镇”,以整合艺术、商业及科技的概念来规划地方发展,同时推广艺术与文化创业精神。 主要涉及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文学艺术、摄影艺术、手工艺、图书馆、博物馆、画廊、档案、拍卖、文物遗址、艺术表演场所、各种艺术节及其他艺术辅助事业等行业。如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位于滨海公园,占地6公顷,包括戏剧院、音乐厅、小剧场、音乐室、户外剧场及三层楼高的购物中心。它代表了新加坡努力于提升文化艺术气息的成果,是与世界接轨的文化桥梁,也代表形塑新加坡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性艺术城市的象征。

2、 设计新加坡

“设计新加坡”旨在通过对产品、内容和服务的设计包装,将新加坡打造成为在工作、生活和娱乐等各方面都渗透着设计意识与创造力的中心城市。政府成立国家设计局以鼓励设计专才;商业界积极发展使用设计,自上而下产生协同效应,提升设计能力与质量,形成有力的设计网络。主要涉及广告、建筑、网络和软件、制图、工业产品、时装、室内外装修等行业。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作为一个很小的亚洲国家,本土的设计师与创意产品,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市场和知名度,像创新科技及傲胜这些著名国际品牌原来都是来自新加坡。

3、 媒体21

“媒体21”是指将新发展成具有很强辐射能力的媒体城,发展高附加价值的媒体研发与制作,同时定位为媒体的交易中心,以各种优惠方案吸引媒体资本进驻。 主要涉及广播(包括电台、电视台和有线广播)、数字媒体(包括软件和电脑服务)、电影和录像、唱片发行和媒体印刷等行业。2005年2月底至4月初,在伦敦举办了新加坡迄今为止海外最大规模的推介新加坡艺术和创造力的“新加坡季在伦敦”活动,以表演艺术为主,把新加坡创意能力和水平呈现在英国及欧洲的创意工业领袖和世界面前。

三、新加坡如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新加坡一直以投资经济战略为主导,依靠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本国经济。随着以创新为驱动力的经济时代的来临,新加坡政府适时提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将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正在加速发展以文化艺术、设计和媒体为主体的创意产业。

2000年,新加坡有关政府部门提出一份《文艺复兴城市报告:文艺复兴新加坡的文化与艺术》,提出“新加坡的发展前景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级文化城市”。报告列出近期发展目标是要成为像澳大利亚墨尔本和中国香港这样的地区性文化中心,其远期目标是要成为像英国伦敦、美国纽约这样的世界级文化资本都市,并提出要从文化硬件基础建设阶段进入到文化软件建设阶段。 2001年底,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创意工作小组,专门分析创意产业的现状、确定发展战略和政府的对策。经过9个月的研究,工作小组公布了第一份针对新加坡而拟定的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报告——《创意产业发展战略》,要将新加坡建成一个全球的文化和设计业中心。该报告提出了“创意聚落”(Creative Cluster)的概念,并确定了发展本地创意产业的三个重点领域:即“文艺复兴城市”、“设计新加坡”及“媒体21”。

新加坡政府还将创意产业作为创新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政府机构设置方面给予了政策倾斜。新加坡设立了“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总理任主席,成员包括私营企业家、科学界和学术界的代表及内阁部长。同时,新加坡还在财政上大力资助创意产业。政府从开始每年拨出1000万新元,到2004年增加到每年1200万新元,并在以后的3年里每年拨出1550万新元,加大艺术文化的发展力度。

新加坡政府负责创意产业总体规划的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李文献新表示:“设计、艺术和媒体是本地创意工业群的三大支柱。”新加坡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比重呈现出逐年增长势头。在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间,创意产业的产值平均年增长超过8%,高于全国5%的年均经济增长幅度。2005年,创意产业实现产值76亿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增长率为8%。2005年,当地从事创意产业的公司有8000多家,就业员工超过10万人,比5年前的4007万人增长了一倍多。

新加坡目标是2012年将创意产业的生产总值翻一番,从2002年占全国GDP约3%的经济贡献率提高到6%,从而打造出一个“新亚洲创意中心”。

四、针对我国的国情,借鉴新加坡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我国目前面临创意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汹涌澎湃的世界产业变革浪潮,面对全球创意产业的兴起,笔者认为可从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几点启示:

1.政府应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全面规划其发展战略

政府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有责任营造一个适宜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遵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应当把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产业的高度,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制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政府首先要从法律和制度方面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资产,是文化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其次还需给予投身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财税政策方面的倾斜,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中,形成产业集聚的效应。此外,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筹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资金,按照“集中与选择”的原则,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在经费上确保产业的发展。另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要加强院校中专门创意人才的培养,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专业资格培训,加强与外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在实际发展中,政府既是文化创意产业最大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也应是文化创意产品最大的需求者,政府应该不断扩大政府采购的份额,从市场上采

购各种公共创意产品和服务。一个产业要形成国家竞争优势往往需要10年或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政府一定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给予持续的支持。 2.从源头入手,加强创意人才的培养以及营造适宜培养创意人才

及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今天的创意产业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述国民经济中从事于利用人们的“智力资本”进行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是建立在教育的高度发展基础之上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依托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国民创造力的激励发扬。因此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的创作和设计人才,更需要的是加强所有国民的艺术和文化修养,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中渗透着创造力的火花。创造性的教育与开发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基础。我国应学习新加坡在全体国民中提出培育创意能力,将设计、媒体、艺术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在著名的大学中设立艺术、设计和媒体学院,加强和领域中顶尖学校的合作;建立媒体实验室,鼓励专业人士互相合作并加强和国外专家交流等等。此外,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产品的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其实就是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力的价值。必须将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战略高度,在社会中形成保护和尊重个人作品和个人创造力的氛围。除了在法律上进行保障外,政府还应该积极刺激创意产品的市场需求。在这方面,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政府带头使用优秀的创意作品,在公众场合和公众节日积极采用艺术和文化作品来装扮和设计;实施“创意社区”计划,通过将艺术、文化、设计、商业、技术等整合进社区的发展计划,来激发居民的创造力和激情;设立媒体城,将高增值的媒体制作公司和有关的科研行业集中在一个地方,以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创造更多的图书馆空间、建设现代和当代艺术博物馆、筹建新加坡艺术双年展等等。这些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3.注重区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产业的发展,有一个共同的特色是都会有聚集于某一地区的现象。产业的地理集聚现象,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同样表现出这一特征。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我国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和遗产,国内许多地区都有自己历史传统深厚的特色产业,如以刺绣闻名的苏州、以浓郁的茶文化享誉海外的杭州、以瓷器知名的景德镇等,还有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文化创意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除了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发展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还包括:美化与活化区域环境、提供就业、吸引居民与观光、提高房地产价值、吸引高端人才等。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还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产品利润,促进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往往根植于特色,在特色之下,自然会有

产业集群化的显现。各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应对自身的优势、劣势有清醒的客观认识,克服急功近利、浮躁的心态。地方政府应该就其地区的人文、自然、产业等资源做出全盘性的调查,再由地方政府统一对外宣传。地方政府在对资源与特色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可以从宏观上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区域竞争比较优势、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做出规划和计划。高科技产业园可以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地方政府应积极创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链,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建设方针一般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支持,动员民间参与。

综上所述,我国应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进经验,着眼于新世纪的文化建设,倡导前瞻思考,加强战略研究,为21世纪的文化工作理清思路,制定符合本国发展的策略。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和宣传,引导全社会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系统地把握这一新兴产业的战略地位和发展趋势,培育新型的产业观念、创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打破思想枷锁和陈规陋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一切创造潜能和聪明才智竞相迸发。切实加强领导,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未来10到20年的发展目标和中长期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化、先进理念和科技成果,注重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的统一,传统继承和时代创新的统一,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统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文化推动力。

参考文献:

① 金元浦:《世界步入创意时代》,《瞭望》,

② 参见杨荣斌、陈超:《世界城市文化发展趋向——以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为例》,http://www.china.org.cn/chinese/index.htm, 2004—02。 ③ 李业岩:《新加坡文化创意产业》,

http://www.ccmedu.com./bbs/index.asp,2005—11—0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w8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