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知识总结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08 16: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土地经济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 绪论

土地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地、人地关系及其经济问题的科学。

内容安排:土地的综合概念和特性功能;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的概念和内涵;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义。

本章要点:土地的概念;土地的特性功能;人地关系内涵;土地问题内涵

第一节 土地的综合概念和特性功能 一.土地的综合概念

不同时期、不同学科门类和不同研究目的对土地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土地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复合系统,需要逐步地认识其实质内涵,因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分为四个层次。

1. 土地作为自然物质,是大自然提供的,先于生命系统而存在的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要素(自然性)

2. 土地是劳动对象、人工生态环境和最基本自然资源(资源资产性)。作为纯粹自然资源的土地一旦被国家社会和个人占有而成为排他性的财产时,土地所有权就具有了经济和法制的意义,使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和特性功能。

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是指土地是生产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 土地资产(land assets or real estate property)则是国家社会或个

人占有土地作为其财产的权利。

联系:土地资源是土地物质对人类社会需要的不可替代性决定的,是土地称

为资产的基础,作为不动产资产的土地资源就包含了自然经济社会法律的综合属性,土地作为商品和经济要素,具有自然、空间、生产要素、消费财贷、位置、财产和资本的多种含义。

3. 国土,又称领土,国土资源。

国土是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及其上面的领空,是自然综合体加上人工的产物。

4. 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

自然、经济和人文、社会的综合特性的基本功能。

二.土地的综合特性与功能

土地的综合特性 1. 土地的自然特性

原始性,面积总量的绝对有限性,不可搬动性,质量的差异性,耐用性和生产潜力的无限性,生态整体性、多宜性和多用性 2. 土地的经济特性

经济供给的稀缺性,用途和价格变动的滞缓性,合理利用的集约度,适度规模性,投资效益的积累性和扩散性,土地市场的特殊性,经济区位的可选择性、价值的二元性 3. 土地的人文社会特性

土地利用的社会性、社会经济位置的变动性、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三.土地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1.作为“万物基础”的承载功能

2.生育或生产功能

3.可耕功能

4.资源功能(仓储功能)

5.其他功能和用途(生态功能、社会化与多元化、资产积蓄和增值功能、景观功能)

第二节 人地关系、土地问题的概念与内涵 一.人地关系的概念与内涵

人地关系的概念:人地关系泛指人与自然关系,其实质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

人地关系的内涵:人与地(主要的,直接的) 人与人(衍生的,间接的) 三层含义:基本层次:人地比率

中间层次: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人与资源

综合层次:人、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问题的概念与内涵

1. 土地问题的概念:土地问题是指人地关系失调所产生的问题,是人地关系失调所出现的经济问题。

2. 土地问题的内涵:土地利用问题(主体)——人与地的关系问题,如土地

生产问题

土地分配问题(从属)——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如土地制度、

土地社会问题

3. 土地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

土地的自然经济特性(位置不可移动性:发展交通、土地稀缺、集约利用) 土地制度(如我国的农地制度)

土地利用方法(掠夺式经营、森林砍伐) 人口持续增加

4.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土地问题 土地数量、质量与生态管理问题 耕地保护与利用管理问题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问题 土地市场建设问题

土地不动产金融与税收问题 土地法治建设与贯彻问题

第三节 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与定义

1. 土地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生产要素经济的应用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人地关系中与土地利用直接相关的生产力组织问题与土地分配相关的生产关系调节问题。

2. 研究对象:土地整体特性功能的经济意义和土地问题的经济方面,以及人地关系,而以人地关系为核心。

第二章 人地关系原理与土地的供给和需求

人地关系原理是土地经济学研究的首要的基本原理。本章系统论述人地关系中土

地和人口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内容涵盖人地关系理论和人口理论及土地的供给和需求理论,以及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分析。

内容安排: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趋向;人口发展与人口可持续发展原理;土地的供给和需求;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本章要点:从系统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内涵,以及人地关系理论演变历史;土地供给与需求的内涵;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趋向

一.我国古代关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主要观点 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人地和谐相处 二.西方关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主要观点

(1)孟德斯鸠等地理环境决定论--自然条件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人是地理环境的产物

(2)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强调人口增殖对社会发展的抑制作用 (3)马克思主义对人口经济关系的认识: 1.提出“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并存)“两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两个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口生产是人口发展和人口问题的基础)的原理

2.揭示了人口经济的发展规律,即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规律,也就是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协调发展的规律。

3.指出了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发展和人口经济的决定作用。 4.认为人口发展只有相对的人口过剩,不存在人口绝对过剩

5.预见到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口发展必须与物质生产相适应,所以要实行计划生育 (4)经济适度人口理论—认识到人口不足与人口过剩同样不利于经济发展,强调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

(5)现代人口经济理论—适应论、协调论、可持续发展 三.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趋向结论

人地关系理论的提出及其涵义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内人们对土地需求程度不同,以及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不同,因而研究问题所涉及的领域及相关因素也不尽相同,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在早期研究中,立足于向土地索取食物。

2.随着人口增加,人类对土地需求多样化,改造自然能力提高,研究主要重视人地关系中人与自然及人口经济问题。

3.近期,将人地关系的内涵扩展到“人口-资源-粮食-能源-环境”的总体框架与多元联系,研究落实到寻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总体协调上。 第二节 土地的供给和需求

一.土地供给与需求的概念和运行机制

土地供给与需求是指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一种经济活动,它是通过市场机 制运行的,并表现为一定的价格,而商品的市场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 土地不是一般的商品,土地的供给与需求的制约因素不仅限于自然生态条件,而且涉及到许多人文、社会、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其自然供给量不取决于市场,而

受自然因素制约,需要通过政府管理加以调节,以协调土地供求关系。土地市场机制必须与政府管理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基础作用。 二.土地供给与需求的理论分析 (一)土地的供给

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 用的和未利用的后备土地储量的总和。土地的供给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两种。

1. 土地的自然供给及其制约因素

土地以其自然固有的属性供给人类利用,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称为土地的自然供给。土地自然供给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无弹性。

制约因素:气候条件;地貌条件;土地有用性合乎经济开发条件;交通运输条件 2. 土地的经济供给及其制约因素

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土地在自然供给及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

间和地区因用途利益与价格变化而形成的土地供给数量。土地的经济供给是可变的,有弹性的,但变动不是无限的。 制约因素:各种土地的自然供给量;人们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交通运输条件;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需求的改变 (二)土地的需求

土地的需求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需求,包含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两大类。

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在无线增长。 决定土地需求的因素:人地比例或人口密度;土地品质;人们利用土地的知识与技能;生活质量;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消费者支付能力;消费者对土地价格和收入的预期。

(三)土地的供求关系与规律

1. 土地这种特殊商品既受一般商品供求规律的制约,又表现出与一般商品不同的特殊供求形式。土地供求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从实践看,由于土地经常表现为供不应求的现象,因而地价总是呈上升趋势。

2. 当土地的供给价格与土地的需求一致时,就会形成土地这种商品的均衡价格点。 3. 土地的供求关系不能通过土地供求价格的均衡来解决。土地价格无法解决土地自然供给数量的有限性。因而,从长期看,缓解土地供求矛盾,必须缓解人地矛盾,从总体的人地关系上来协调解决,这有赖于政府管理的协调。 三.土地供求关系的调控

1.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 单纯的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政府干预过多与“政府失效” 2. 政府功能规范管理:

土地规划制度(初次配置)、土地用途管理制度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建立土地市场,规范土地市场机制(价格、供求、竞争机制) 第三节 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分析 一.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对耕地资源的压力;对林地和森林资源的压力;对草地资源的压力;对水面和水资源的压力;对能源矿产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vu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