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见鬼》教学设计(王松林)

更新时间:2024-07-11 21: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都高新区庆安小学语文第十册 第九单元 破除迷信

简讯

为有效地探索高段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2012年11

月12日,王松林老师在学校多功能室执教了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活见鬼》。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现场观摩,并对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在教学中,王老师激情的讲解,学生充分朗读。教师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思维。

1

成都高新区庆安小学语文第十册 第九单元 破除迷信

活见鬼(学习卡)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能根据译文、工具书理解内容,在反复诵读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3、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我会自学】

一、我会预习。

1、认真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家长评:( ) 2、搜集作者冯梦龙的资料。 家长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朗读展示。 自评:( ) 他评:( ) 三、自学课文后我的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通过下列习题展示自学成果。自评:( ) 他评:( ) 1.给下列字注音:

( )( )( )( )( )( )

趋 撩 亟 踉 跄 愕 2.多音字组词。

撩 号 ____ ( )( ) ____ ( )( ) ____ ( )( ) ____ ( )( )

3.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照译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赴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愈益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俄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愕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踉跄而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辨是非,判断正误。

1)赴酒宴后夜深回家的人自己并没有带伞。 ( ) 2)在路旁屋檐下躲雨的人不是鬼。 ( ) 3)两个人一起走,都不说话,是因为他们其中有一个是哑巴。 ( ) 4)原先在房屋檐下躲雨的人在桥上把赴酒宴后回家的人挤下桥去。 ( ) 6.小练笔:根据课文想象赴饮者和投伞者的心理(二者选一) (赴饮者)

2

成都高新区庆安小学语文第十册 第九单元 破除迷信

走了那么久,对方却不说话,他心生疑虑,想——

于是他用脚撩试对方,却没有碰着,心就开始慌了,他想——

于是,他——(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投伞者)

久之,不语,他想——

对方以足撩之,他我想——

对方奋力挤之桥下,他想——

当他从河水中挣扎上岸的时候,他想——

【我会探学】

1、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自评:( ) 同桌评:( ) 2、两人为什么会?相识愕然,不觉大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背诵这则文言文。 同桌评价:( ) 【我会延学】 一、冯梦龙的名言。

①富贵无根本,尽从勤中得。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③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二、冯梦龙其人其事。

冯梦龙(1574一1646),字犹龙,又字公鱼、子犹,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他使用的其他笔名还更多。这一时期处出现了许多以他们惊世骇俗的见解,鲜明的个性特色,卓绝的艺术成就,写下了我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璀璨的篇章的文人。其中冯梦龙以其对小说、戏曲、民歌、笑话等通俗文学的创作、搜集、整理、编辑,为我国文学做出了独异的贡献。

冯梦龙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籍长洲(今苏州)人,出身名门世家,与其兄弟三人被称为“吴下三冯”。其兄梦桂是画家,其弟梦熊是太学生,作品均已不传。冯梦龙自己的诗集今也不存,但值得庆幸的是由他编纂的三十种著作得以传世,为我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一批不朽的珍宝。包括世人皆知的“三言”外《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还有《智囊》、《古今谈概》、《情史》“三部曲”,《智囊》之旨在“益智”、《古今谈概》之旨在“疗腐”、《情史》之旨在“情教”,均表达了冯梦龙对世事的关心。本文就选自其作品《古今谈概》。

三、学完课文后,你解决了哪些疑问?有无新的疑问

3

成都高新区庆安小学语文第十册 第九单元 破除迷信

《活见鬼》教学设计

庆安小学 王松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读出古文的韵味,感受与现代文的不同,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现代文、字典理解文章内容,读懂课文讲述的故事;练习复述,正确使用人称代词?他?

3.情感与态度:思考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要疑神疑鬼的,要反对迷信、相信科学;

教学重难点:能理解全文意思,并领悟文中道理。 教学准备:

1、教师根据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带工具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1.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猜个字谜(课件1:?鬼?字),你为什么猜它是一个?鬼?字呢?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带有这个字,(课件2出示,师板书课题),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概括(害怕、恐怖??)。如果让你用一个标点符号来体现你此时的心情,你会打上?(!)能读出这个味吗?

3.其实今天我们口头上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活见鬼?在生活中也随时使用(刚刚明明放在桌上的钢笔一转身就不见了,你一定会惊讶地说出—— 刚才还是艳阳高照,收拾好东西正要出门去玩,转眼却下起大雨,你会失望地说上一句—— )

4. 这三个字就出自于这篇文言文,古人认为,?鬼?是似人非人的怪物。早在四百多年的明代,人们特别信神信鬼,面对人们的迷信、腐朽的思想,有一个叫冯梦龙的人决定用自己的文章来为当时腐朽的人们?疗腐?。 5.简介作者(课件3\\4展示)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代表作有 ‘三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

一个故事如何治疗古人的腐朽思想,打开课文,让我们走进《活见鬼》 二、初读疏通,整体感知。

1.预习中你遇到哪些困难?(字音、字义、读不通??) 2.读通读顺

4

成都高新区庆安小学语文第十册 第九单元 破除迷信

(1)谁来为大家读读课文(指名初读),(真好,但是大家有没有听出一点点小问题,倾听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正音,读正确。

(2)大家能不能大声读读这些文言句子(课件5,学生练习读,指名读,齐读) 课件6出示?踉跄?: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之处,与什么有关?怎样走路才算是?踉跄?呢?生字条旁写三遍。

课件7、8出示撩与亟字字音和字义,正音。 再次齐读带生字的句子,读流利。课件9

课件10出示全文,学生展示读,要求流利。全班齐读。 3.文白对读,读懂课文 (1)指导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要经常抑扬顿挫地诵读○2读译文来理解古文。 ○

3边读古文边看译文的解释。○4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

(2)结合课文下的译文,同桌合作弄懂文意。

师范读、生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进行检查;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文白对读品味文言

师生合作读古文和译文,挑两人接着往下对读(课件11、12、13出示文言文和译文对照内容)

(4)思考:从文白对读你有什么发现?(总结过渡:对,文言文语言简洁凝练,那就让我一起有滋有味地来读读简洁凝练的文言文吧!) 三、深入研读,读出滋味。

1.语速放慢些,试试看。一名学生个别读(课件14)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2.读了这个故事,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好笑?用直线画出来。 课件15出示:?值炊糕者晨起???

那谁能读出可笑呢?指名读,学生评价。他读出可笑了吗?那谁能读出这种味道?指名读你,学生评价,那有什么好方法读出可笑呢?(抓关键词:亟、奔入、踉跄、号呼?)指名再读,读读译文再指名读。

请大家想象画面:第一个闯入者是谁?(板书:撑伞者)是什么样的?进门可能说什么? 最搞笑的还不是第一个,第二个闯入者他又是谁?(板书:投伞者)想象一下他是什么样子的?进门可能喊什么?

5

成都高新区庆安小学语文第十册 第九单元 破除迷信

引读:都被吓得魂不附体,我们就把这种感觉带入文中读一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课件16出示:?久之不语??

这两人可笑吧,为什么这么可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漆黑、大雨的深夜,两个人同行了好一会,撑伞者面对这个不明身份的来者实在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恐惧,于是出现了这样一幕: 课件16出示:?久之不语??(生个别读)

引导想象(课件17):走了那么久,对方却不说话,撑伞者顿生疑惑,他在想—— 于是用脚撩试对方,却没有碰着,心里就开始慌了,他在想—— 怎么办?还是先下手为强!于是,撑伞者——(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引读:好一个先下手为强的撑伞者,居然把?鬼?挤下了桥——(齐读:久之,不语??)

师:两个人一起走,作者只关注了撑伞者的内心恐慌,投伞者有事怎么想的呢? (久之,不语,他在想—— 对方以足撩之,他在想—— 被对方挤下桥,他在想—— ,从河里爬上岸的时候,他可能在想—— ) 3.两个人见面后表情怎样?齐读最后一句。(课件18)

1?愕然?什么意思? ○

2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原来他们都把对方当成了鬼。) ○

4.你想赴宴者和落水者会笑着说些什么?

5.教师:是啊,两人最终闹了个笑话,但作者冯梦龙只是想给我们讲一个笑话吗,他其实想告诉我们什么?

6.教师总结寓意,送名言。世上究竟有没有鬼呢?(板书:世上本无鬼,庸人自扰之) 7.学生齐背全文 四、作业

1、回家后,你可以把这则笑话绘声绘色地站在不同的角度(炊糕者 投伞者 赴饮者)讲给你的家人听。

2、积累有关“鬼”的词语,积累有关“鬼”的句子。 3、读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即《古今笑史》。 五、板书设计:

活见鬼

(明)冯梦龙

撑伞者 投伞者 世上本无鬼 庸人自扰之

6

成都高新区庆安小学语文第十册 第九单元 破除迷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地研究了教材和学生,精心地做了准备,较为成功地组织了本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成功之处

1、《活见鬼》是明朝冯梦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说理文,为了让学生理解课题,在上这课之前我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将教室所有灯关掉营造一种幽森氛围,然后拿捏出鬼故事的声腔给大家讲《夜半惊魂》这个鬼故事。故事毕,再来解析?见鬼?的含义,如此,学生对?活见鬼?的内涵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再引入文中的故事。

《活见鬼》这短短的一百字小文,足足让学生用自由读、班级齐读、教师范读、小组赛读、学生领读等多元化形式朗读了一节课。这么多遍的读下来,我很惊奇的发现,学生没有厌倦,尤其是学生领读当小老师这环节,跃跃欲试的人此起彼伏,乃至下课铃响还欲罢不能。第二节课我采取的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前后桌进行交流字义和心得,然后派代表进行汇报,学生似乎比以前积极多了,整个课堂都活跃起来了。

2、重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是为了不教 ?,我帮助学生总结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且让学生根据制定的学习目标,按照总结的学习方法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汇报交流,教师导学释疑,为学生以后自主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3、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把重视生字教学,让学生带读生字,提醒学生注意间架结构,书写时的注意点。到位地指导朗读:先自读,画节奏、确定重音,然后范读,学生对照,再个别读、齐读;指导时有整体上的把握,又抓住重点句进行个性化的朗读指导。还安排了复述课文活动,力求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训练富有层次性,复述故事时,第一个学生可以看书,参照注释,第二、三个学生就要求其复述,要求逐步提高,富有挑战性。

4、重视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如引导学生读懂?笑?字的教学,让学生明白这笑声中有笑自己傻,为什么没有多加考究就断定对方是鬼;笑自己闹出笑话,疑心太重,疑神疑鬼,这世界哪有鬼啊;这笑声中有对封建迷信的讥讽。再如,对?活见鬼?这个词语的意思的理解,要求学生运用?活见鬼?说一句话等。

5、在语文课堂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围绕为什么?疑为鬼也?、为什么要?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为什么?两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等三个问题的探究,最后得到结论: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二、努力方向

本节课教学,虽然取得较大的成功,但是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7

成都高新区庆安小学语文第十册 第九单元 破除迷信

1、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应该加强。虽然教师动用了多种评价方式,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对缺乏,造成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不够的问题。

2、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要进行检测。可以在课堂的结尾进行回顾,对照开始确定的目标,是否达成;也可以通过小测验,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v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