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下历史复习题资料(整理后)

更新时间:2024-06-19 20: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课:开运河 创科举

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废北周皇帝,建立以长安为都城的隋朝,年号为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南北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隋文帝统治期间,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2、大运河的开凿:

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全长2000多千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和促进南北交通。

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科举制的创立

隋文帝时,改革选拔官吏的办法,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创立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3、列举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主要贡献。

①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②开凿大运河。③创立科举制。 4、比较隋朝和秦朝,看看他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①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

②两个朝代存在时间都不长,都是二世而亡。 ③都修建了伟大的工程:长城和大运河。

④都制定了重要的制度,并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统一文字度量衡和创立科举制。 ⑤都因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5、隋为什么能统一南北?

①在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中,人民渴望统一;

②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使统一成为必然趋势; ③隋建立后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 ④南朝陈后主腐败无能,国力软。

图片:隋文帝 大运河图

第二课 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不久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做了皇帝,李世民就是唐太宗,627-649唐太宗统治期间,改年号为“贞观”。

2、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还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为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和能征善战的大将李靖、李勣等。

3、唐朝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贞观年间,增加了宰相人数,针对当时民少吏多的情况,唐太宗合并州县,大力精简机构,街上财政开支,提高行政效率。 中书省(起草政令) 吏部 户部 皇帝 尚书省(行政实施) 礼部 兵部 门下省(负责审核) 刑部 工部 4、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5、什么是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步强盛。史称为“贞观之治”。 6、贞观之治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①轻徭薄赋,重视发展生产,大力提倡节俭。 ②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③加强中央权力,沿用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合并州县,精简机构。 ④完善科举制度,设立明经科和进士科。 ⑤大兴学校,发展教育。

⑥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图片:唐太宗 魏征

第三课:“开元盛世

1、武则天的政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政期间,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为唐朝进入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期间,励精图治,政绩卓著。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相,大力发展生产。还整顿吏治,严格执法。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4、唐朝农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褤犁和筒车,全国耕地和人口大大超过前代。唐朝都城长安建筑宏伟,布局严整,商业繁荣。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5、科举制度: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出现: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

正式诞生: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

科举完善:①唐太宗时常设科目为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考试诗赋和政论。②武则天时期开始殿试和武举。创立自荐求官制度。③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度的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图片:武则天 无字碑 筒车 曲辕犁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1、唐朝的疆域空前广大,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2、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称为:“天可汗“

3、吐蕃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的杰出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强大的政权。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他成亲。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8世纪初,唐蕃再次和亲。唐中宗派金城公主入藏与吐蕃首领尺带珠丹成亲。

4、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盟约里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唐蕃会盟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的象征。 5、列举唐朝与吐蕃密切交往的两个事例。

①唐蕃和亲,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 ②唐蕃会盟。

图片: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唐蕃会盟碑

第五课:唐代的中外交往

1、市舶司的设立: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广州是唐朝最大的贸易港口,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2、对外友好往来:

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70多个。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政府先后13次派遣使者到唐朝进行交流,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

3、鉴真东渡: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约请,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第六次才成功,鉴真在日本传播佛教,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日本奈良设计建造的唐招提寺,反映了当时唐朝建筑技术的最新成就。

4、玄奘西行: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不畏艰险,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回到长安后,经过19年的努力,译出佛经1300多卷,他在长安慈恩寺主持修造了大雁塔,把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珍藏在里面。

5、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 ①唐朝先进经济文化对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②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③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

6、鉴真和玄奘有哪些共同点?

①都具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

②都以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受到人们的尊敬。

③都对传播中国文化、密切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图片:唐招提寺 鉴真 玄奘 《大唐西域记》 大雁塔

第六课:隋唐的科学技术

1、赵州桥: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今河北赵县城南的洨河上,是宽跨度、低弧度、单拱跨河石桥,大拱两肩各有两个小拱,造型坚固而且美观。 2、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我国已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晚期,雕版印刷业已比较旺盛。成都、洛阳等地成为著名的印刷中心,大量刻印佛经、日历、诗集和医术。晚唐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3、僧一行测自午线:

僧一行主持测量子午线是世界上对子午线的首次实测,他根据实测数据修订了历法中的一些错误,制定出《大衍历》,形成了我国古代成熟的历法体系;他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移动现象,比英国早近1000年左右。 4、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医德高尚,对患者有同情心,不论贵贱亲疏,一视同仁。他总结经验,纠正古代医术的错误,编成了《千金方》一书。 5、列举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①世界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

②雕版印刷术的兴旺,以及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③僧一行主持世界上首次对子午线的实测,并制定《太衍历》。 ④孙思邈编成《千金方》。

图片:赵州桥 金刚经 僧一行 孙思邈

第七课:隋唐的文学艺术

1、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就有近5万首。唐诗成就很高,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唐代诗坛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李白被称为“诗仙”,主要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望庐山瀑布》。杜甫被称为“诗圣”,主要作品“三吏”“三别”,白居易是唐代诗歌作品最多的诗人,《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琵琶行》等。 2、书法与绘画:

唐朝时,书法艺术高度繁荣,异彩纷呈。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各成一体。张旭被后世称为“草圣”。

隋唐时期,绘画创作达到新的高峰。唐初画家阎立本以人物故事画著名。盛唐画家吴道子,人物画和山水画的造诣很高,被后人尊为“画圣”,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3、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有千多个佛洞,又称千佛洞,大部分开凿于隋唐时期。坐落在今天甘肃敦煌,窟内有无数的塑像和大量的壁画,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最为优秀的作品是凌空飞舞的飞天和反弹琵琶、载歌载舞的仙女。

4、隋朝的万家常和唐朝的李龟年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隋唐时期的舞蹈有雄劲的健舞和柔和婉转的软舞。唐朝的《秦王破阵舞》和《霓裳羽衣舞》是其中的代表。

图片:李白 杜甫 玄秘塔碑 多宝塔 自叙帖 天王送子图 敦煌壁画 莫高窟雕塑

第九课:辽、夏与北宋的和战

1、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916年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来改国号为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夏在宋的西北,史称西夏。

2、1004年秋,辽军大举南下攻宋,逼近黄河北岸澶州,真宗在寇准的建议下御驾亲征,击退辽军。第二年初,辽宋在澶州达成和议,双方约定各守边界,这就是“澶渊之盟”。宋辽之间100多年保持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未取得进展,北宋也无力进击。1044年,宋夏订立和议,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第十课:宋金对峙

1、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国,定都会宁。1125年,金灭辽。随后南下大局攻宋,1127年,金兵攻破东京,宋钦宗投降,金兵北撤,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2、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宋高宗赵构即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被人们称为岳家军。1140年,金朝派兀朮(wù zhú)为主帅,率军攻宋,岳家军在郾城打败兀朮主力骑兵。不久,投降派秦桧等无限岳飞唆使部下谋反,将他杀害。岳飞墓前用生铁浇筑秦桧跪像,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5、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以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界,宋向金称臣,形成了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

图片:赵匡胤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岳飞 秦桧

第十一课:宋代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并且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秧马”,还出现了牛转翻车;原产越南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南方已普遍种植小麦,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推广到淮河流域。

3、宋代丝织业在民间出现了经营专业户,苏州、杭州、成都的官营织锦院各有工匠几千人。

4、宋朝时,陶瓷业的制作更加精美,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

5、宋朝采煤技术领先世界,许多地方煤已大量用于居民生活。河南鹤壁发现一座北宋晚期的煤矿遗址。

6、宋朝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海船上已装有指南针。

7、宋朝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商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商标。 8、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9、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均有上百万人口,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当时海外贸易兴盛,泉州、广州、明州(宁波)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

10、宋代城市中已打破居民区和商业区的界限,出现了众多的服务性行业,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喝茶、饮酒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宋代民间传统节日有:元旦、元宵、寒食、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 11、宋朝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②唐末、五代以来,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③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12、宋朝时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表现: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②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南以南地区。③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图片:秧马 织机 瓷器 宋朝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 纸币——交子 宋代海船

第十二课: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1、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都城为和林,结束长期混战的局面。

2、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抗元斗争中涌现文天祥等著名将领。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

3、元朝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了行省制度,并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4、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5、元朝时,用棉花纺纱织布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主要家庭副业。松江农家妇女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6、元大都(北京)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7、元朝时,不少汉族人外迁,边疆各族大量内迁,加上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各族人民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当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

国,同维、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8、元朝民族融合的特点:吸收前代基础,在更广的范围内,更高程度的融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推动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图片:成吉思汗 忽必烈 黄道婆

第十三课:宋元的科学技术

1、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定向工具。宋朝时,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法,制成了指南针,用于海上交通。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2、唐代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开始用火药制造武器。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出现了火箭、突火枪、火炮和火铳(chōng)等火药武器。同时,人们也用火药制成各种焰火和鞭炮。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

3、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用黏土制成陶活字排印,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早了约400年。元代又发明了木活字、锡活字。元人王祯发明元转轮排字盘。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灵活、经济、省时,很快便得到推广。

4、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5、四大发明的影响是什么?

答: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对欧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片:司南 指南针 火箭 火铳 突火枪 毕昇 北宋泥活字版 元转轮排字盘

第十四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全书近300卷,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取材广泛,考证严密,叙事明晰,文笔生动,是我国古代史书中的典范。

2、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其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李清照是两宋之际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南宋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轼的词风,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

3、元曲是元杂剧与散曲的合称,是元代文学创作的主流。元代有众多优秀的剧作家,最杰出的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元代著名散曲作家有马致远等,代表作《天净沙·秋思》。

4、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梁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元朝的赵孟頫(fǔ)是当时画坛领袖。名作有《秋郊饮马图》。

图片:司马光 资治通鉴 苏轼 李清照

第十六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1、元末为什么会爆发红巾起义?

答:元末社会,社会矛盾激化,加上连年天灾,农民无法生活下去,爆发红巾军起义。

2、朱元璋为什么能在红巾军中不断壮大?

答:(1)注意招揽人才;(2)采纳谋士策略;(3)建立基地,发展生产;(4)军纪严明。

3、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4、明朝建立后,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在地方,废行省,分权于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三司地位平等、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

5、明太祖为监视官吏,镇压人民,设立锦衣卫。后来,明朝又先后设东厂和西厂,厂卫都由皇帝直接控制。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

6、明朝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7、明太祖为加强思想控制,还大兴文字狱。

8、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废丞相,设三司:厂卫制度;八股取士;文字狱

①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②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三司地位平等、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

③厂卫制度:明太祖为监视官吏,镇压人民,设立锦衣卫。后来,明朝又先后设东厂和西厂,厂卫都由皇帝直接控制。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

④八股取士:明朝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⑤明太祖为加强思想控制,还大兴文字狱。

第十七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2、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影响?

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1405-1433年间,明成祖派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次数和人数多,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2、戚继光抗倭:

明朝初年,日本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16世纪中期,明朝派戚继光率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俞大猷(yóu)共同作战,取得了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第十八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

1、明朝后期,建州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辽宁新宾西老城)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洲。明末农民起义军形成了由李自成和张献忠率领的两支主力。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建立了大顺政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推翻了明朝。1644年,清统治者联合吴三桂进入关内,大败李自成,占领了北京。

2、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旗兵平时耕猎为民,战时则披甲当兵。这种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3、清朝强化专制统治 ,进一步加强皇权。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4、清朝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对反清思想严加防范和压制。清朝前期不少人因文字而招来杀身之祸,这就是文字狱。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强化了集权统治,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5、清朝的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有何异同?

①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强化专制皇权。 ②影响相同,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③手段不同,一个是焚书坑儒,一个是大兴文字狱。。 6、比较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明朝:废丞相,设三司,建立厂卫制度,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图片:努尔哈赤 军机处

第十九课:抗击西方殖民者入侵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1、16世纪开始,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殖民者相继侵入我国东南沿海。葡萄牙是最早侵入我国的西方国家。17世纪初,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相继占领台湾北部和南部。1624年,荷兰殖民者打败西班牙,独占台湾。

2、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3、明末,沙俄侵略者闯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685年、1686年清军连续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俄军。

4、1689年,清朝与沙俄通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是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5、郑成功和康熙帝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答:他们都是抗击了外国侵略者,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言,因此他们都是民族英雄。

6、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 时间 台湾名称 事件 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 三国 夷洲 隋朝 流求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元朝 琉球 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 明朝 琉球 沿用旧制管理台湾、澎湖。 清朝 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

表格里的事实充分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任何个人和集团企图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都是背历史和人民而行,都将受到遣责。

图片:郑成功 神武无敌大将军炮

第二十课: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1683年清军攻取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设置台湾府的作用: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海防的巩固。 3、经过八年战争,康熙帝平定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4、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葛尔丹。乾隆时,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

5、乾隆帝派兵平息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接着,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6、明朝末年,土尔扈特部17万人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到祖国,受到乾隆帝的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7、清初,达赖五世到北京召见顺治帝,被册封为“达赖喇叭”。后来,康熙帝又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 由此形成册封制度,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雍正时,在拉萨设驻藏大臣。乾隆时,明确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4、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抵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5、为什么说西藏、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1)唐朝时称西藏为吐蕃,唐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嫁入藏,821年唐蕃会盟“和同为一家”。元时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清确立了由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和建立“金瓶掣签制”,加强了西藏的管辖。由此可见,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2)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有: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加强。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新疆正式归入中央政府管辖。唐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直接管辖新疆一带。清设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因此,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6、清朝前期为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

(1)确立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签制”; (2)妥善安置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3)设置五个将军辖区和两个办事大臣辖区以及内蒙古等盟旗,在中央设置理藩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

《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 金瓶(抽取“灵童”)

第二十二课:盛世危机

1、清朝前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都积极吸收汉文化,勤于政事,奖励农桑,兴修水利,严惩贪污,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康乾盛世”局面。

2、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厉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对外通商,后只开放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

3、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有哪些影响?

闭关锁国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社会危机:

从乾隆后期起,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统治集团吏治腐败,财政匮乏,军备废弛,土地集中,赋税繁重,各地人民起义不断(白莲教起义)。

第二十三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科学技术

1、明朝时,在古长城的基础上,历时200多年,修筑北边的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依山起伏,全长约6300千米。明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2、明成祖时期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营造北京,作为都城。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部分组成,周长20千米,雄伟壮丽,布局严整,街道笔直宽广。城中心紫禁城内的皇宫建筑群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北京城的建筑体现了我国古代都市建筑的最高成就,是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3、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用毕生精力,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西方国家称它为“东方医学巨典”。 4、明末清初的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详尽地记述了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还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手工作坊的生产面貌。该书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的有何异同?

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加强北方的防御,秦时的防御对象是匈奴族,明时的防御对象是蒙古族。

异:明长城在东部的重要地段,多用石条或巨砖砌成,十分坚固,如八达岭、山海关就是明长城的代表;而秦长城相对简陋些,防御重点也在西部。 6、《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治学精神?

(1)善于总结前人经验而又勇于创新,敢于发现过去权威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2)严谨求实,潜心钻研,躬行实践,;

(3)厚积薄发,实事求是,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4)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为科学面献身,经过了27年的努力。

图片:李时珍 《天工开物》插图 明长城图 山海关图 明北京城平面图

第二十四课:明朝和清朝的小说和艺术

1、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是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以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糅合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戏曲等,加工创作而成。 2、元末明初施耐庵著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农民起义的素材,经艺术加工而成,是我国英雄传奇中最杰出的作品。

3、明朝中期吴承恩著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魔小说。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加工而成的。

4、清朝曹雪芹著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5、明清绘画以山水、花鸟为主,以诗、书、画三结合为特色。画家徐渭创泼墨花卉,代表作有《墨葡萄》。清朝中期,出现了以郑板桥为首的扬州八怪,郑板桥的画以竹、兰最富盛名。

6、京剧的形成:同治、光绪年间形成京剧。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剧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v4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