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更新时间:2024-04-21 17: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社会学与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讲 我们身边的社会学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指对社会行为以及人类群体所进行有系统的研究的一门学科 。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运用社会学的视野和观点,透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发现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规律。 ?提高社会洞察力,从而能更理性、更客观、更成熟地看待社会,为今后顺利走进职场,使我们能更好地按规律来处理我们社会生活各方面不断发生的变化,迈向美好人生打下基础。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社会学创始时间地点和创始人
19世纪30年代欧洲 孔德 《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 西方社会学经典人物简介 1、孔德(法国)
称这门学科为“实证哲学”
认为社会学目的是:发现社会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秩序。 2、斯宾塞(英国)
社会进化论创始人,认为社会的进化与生物进化一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3、迪尔凯姆(涂尔干)(法国)
认为社会学主要关注社会事实,是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学的社会学家。 代表性著作:《劳动分工论》 《自杀论》 4、马克斯?韦伯(德国)
对社会的大的方面感兴趣,比如社会组织、社会制度。 贡献之一------科层制
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 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1891康有为最早在广州万木草堂讲解群学 ?1897年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20世纪初我国高校出现社会学课程 ?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发展迅速。 ?1952年中央政府取消社会学
?1979年邓小平指出社会学“需要赶快补课”
?目前我国社会学正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和专业开设了社会学 我国当代知名社会学者
李培林 陆学艺 李银河 王思斌 郑杭生 孙立平
?学科研究特点:
一、注重实证研究的一门学科
二、为了了解社会行为,社会学家还依赖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思考方式------社会学的想像力(社会学想像力是一种对个人与社会之间所存在关系的灵敏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 参考书:
?《社会学与生活》 (美)谢弗 著 刘鹤群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
1
?《社会学大纲新编 》 周运清 著 ?《社会学》 冯钢 著 ?《社会学》 波普诺 著
第二讲 社会互动
一、什么是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
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重要特征:
?人类不只对彼此做出反应,人类是在“定义”他人的行为。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A 按形式区分 直接互动 间接互动 B 按主体区分 个体互动 群体互动 C 按性质区分
合作;竞争;顺应;冲突;集体行为 三、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2、先赋角色3、自致角色4、角色冲突5、角色失败6、角色退出 四、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戏剧理论(拟剧论)
?戈夫曼(Goffman): 代表人物
?这种理论把人们看成是戏剧中的演员,人们在按照社会剧本的要求表演着各种角色,社会生活
就象场戏。
戏剧理论的两个相关词语: A 印象管理
目的:抢得先机,如果他能够控制他人的行为,那么,他就常常能从中获益。 B前台与后台
(二)俗民方法论(本土方法论)
?它是一种专门分析人们日常生活所遵循的规则的社会学理论。 ?加芬克尔(Garfinkel)的俗民方法论实验
(三)符号互动论
?创始者----米德:主要观点:借助“共享的符号意义,使得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有秩序和可预
测。”
?两个关键词:符号和情景
案例:
打了一巴掌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意义 (四)社会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与布劳 ?布劳(Blau)和霍曼斯(Homans)等认为: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是一种交换关系所决定的交换过程。 ?互惠是社会互动的最基本形式,互惠赋予社会生活秩序和可预测性。
案例:城市拆迁问题 几点思考:
2
?第一 确立正义原则 ?第二 强化利益表达机制
第三讲 人的社会化
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概念: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显著特点:
?人的双性特征,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抛弃生物性,增加社会性过程,也就是不能以生物性的冲
动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人为什么要社会化? ——个体需要
——社会需要 人为什么能够社会化?
A.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B.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C.人有语言能力D.人有思维能力 社会化的历程 1、基本社会化
婴儿—学龄初期的社会化;少年期社会化;青年社会化 2、 继续社会化
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社会化过程 3、再社会化
原来的社会化失败,重新进行教化学习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的内容
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技能社会化: 社会化的机构、影响因素 1、家庭 2、同辈群体 3、学校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媒 6、社区
案例:独生子女成长社会化问题
第四讲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概念
社会组织: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 组织的构成要素
一定数量的成员;特定的活动目标;明确的规章制度;权威的领导体系;一定的物质设施 社会组织的分类:
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 社会组织有什么主要特征
?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社会组织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起来的群体。 ?社会组织的目标比较简单、明确。 社会组织的管理 ?一、家长制
?思考:凭着你的个人经验,你认为什么是家长制?
3
二、科层制
1、科层制的含义:
也称官僚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2、科层制的特征 ——明确的分工
——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 ——量才用人
——管理权力依附职位,而非个人 ——稳定的规章制度
——公务关系与私人关系分开(公事公办) 3、科层制的优缺点 ?优点:高效率 标准化 连续性强
公私分明 例:新加坡政府
?缺点:容易导致官僚主义和使社会缺少个性
——科层制官僚主义表现:浮夸习气、墨守成规、繁文缛节、文山会海、例行公事、打官腔。
社会组织的演变
虚拟组织、网络组织
特征:通过契约的关系把组织基本职能都移交给外部力量,组织的核心只是一小群管理人员。
思考:社会会变得“麦当劳化”吗? ?《麦当劳梦魇:社会的麦当劳化》 ? 作者:(美)里泽 著,容冰 译
?作者认为整个社会正在向麦当劳式的高度标准化和控制化的完成事情的模式转化。
?作者担心理性化对人类精神和创造力不利。他提出麦当劳化正在使社会变得更具有同质性,更加严格而且很少具有个性。
第五讲 社会分层与社会阶层
?1912年4月15日清晨,世界上最大的客轮泰坦尼克号在其首航冰山林立的北大西洋途中沉
没。
?同时人们还发现: ?三等舱26%; ?二等舱44%; ?头等舱是60%。
?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一、社会分层及其相关概念
?1、社会分层
?指依据某种社会标准将社会成员分属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2、社会阶层
4
?指在社会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群体。
?两者的关系:社会分层使每个人归属在某一社会阶层。
二、社会分层的理论与实践
?1、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阶层的三重标准:
财富——经济标准 权力——政治标准 声望——社会标准 资料卡: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简介:
在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中,他认为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和声望---社会标准。韦伯认为,财富是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会。这种生活机会实际上是人们在市场上以其经济收入和财富来交换商品和劳务的能力,即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社会分层的政治标准是权力。在他看来,权力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即使在遇到反对时也能实现自己的意志的可能性。声望是社会分层的社会标准。声望是指个人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他认为,声望与人们的身份有关,也与知识教养、生活方式有关。韦伯认为,上述社会分层的标准有时是相互联系,有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财富上的差别可能与权力上差别直接相关,市场机会也与声望有某种关系。但是,这三个标准又是相互独立的,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当然,这种相对独立性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三者都同等重要。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被称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 2、吉登斯的观点
社会根据三种“市场能力”划分为三种阶层: ?掌握生产资料的市场能力的上层阶级 ?具有教育和技能的市场能力的中产阶级 ?具有体力劳动的市场能力的下层阶级
3、职业分层
职业分层或职业评价是指通过人们对某种职业所对应的经济收入、权利地位和社会声威进行评价,从而对多种职业进行排序的分层方法。
三、当前中国的社会分层
在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表现为职业的分化。
陆学艺等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中国当代的十大社会
阶层是: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2.1%) ?2、经理人员阶层(1.5%) ?3、私营企业主阶层(0.6%)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5.1%) ?5、办事人员阶层(4.8%) ?6、个体工商户阶层(4.2%)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12%) ?8、产业工人阶层(22.6%) ?9、农业劳动者阶层(44.1%)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3.1%)
5
思考:
?按陆学艺的方法,你的父母(你的家庭)属于哪一阶层?对三种资源的拥有程度如何?
四、社会分层结构出现定型化的趋势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表现在 : ?第一,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阶层之间边界的形成,是阶层结构定型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内部认同的形成。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是与阶层之间的边界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 ?“我爸是李刚”的事件?
思考:
?你希望你将来属于哪一阶层?为什么?怎么办?
第三节 社会流动
?一、社会流动的涵义
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的转变。 二、社会流动的类型
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代内流动(一生流动)与代际流动;群体流动和个人流动 三、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1、社会结构的性质(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 ?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 ?3、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4、家庭背景
?5、社会网络资源
通过社会流动,提升社会地位主要途径:
?以建国前后为例: ?参军 ?经商
?读书 古代 士 农 工 商
? 建国后 干部 知识分子 工人 农民 ? ?总结:教育
?注意:古代 封闭式流动 混合式流动 ? 建国后 开放式流动 ?1、历史的视角
?2、当前,社会流动的门坎提高
?参军 和平年代 流动机会↓ ?经商 偶然因素较多 流动机会↓ ?读书(教育)主渠道 流动机会?
出现一些阻碍的因素(高等教育为观测点)
?一、大学高收费影响民众对教育的期望
6
?二、教育的城乡差别影响农民对教育的期望 ?三、就业风险影响农民对教育的期望 ?这意味着通过教育,高考:
?农村孩子上大学的绝对数量将会减少。 ?农村孩子向上流动的渠道将会缩窄。 ?农村孩子社会流动积极性↓?
?影响社会各阶层间的有序流动及整个社会的结构的稳定。
对策与思考
?1、面对社会竞争时,从制度上保证民众参与的机会均等。
?2、政府须确保社会、经济平稳向前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六讲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越轨行为 (一)越轨行为的涵义
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案例:福建南平血案的社会影响与产生的原因 社会学解释 ?标签理论
?代表人物:H.贝克尔 ?标签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越轨的定义。
2、人们变为越轨者的过程。 (1)对越轨的定义
?H.贝克尔认为越轨与非越轨的区别,不在于越轨行为本身的物质,只是在于人们对前者贴上
了“越轨”的标签。越轨是社会定义的产物,是别人对此行为反应的产物。 (2)人们变为越轨者的过程
?标签论者认为,一旦一个人被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他就可能以“自我履行预言”的方式行事,进一步表现出那些被认为是越轨的行为。 心理学解释
?反社会人格 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等。 ?表现:行为背离社会规范的倾向,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的报复社会。 (二)越轨行为的分类
?1、不同程度的越轨行为(按程度不同) ?2、个人越轨与群体越轨(按主体特征不同) ?3、正向越轨与负向越轨(按性质不同) 严重的越轨行为 ?犯罪
?有组织犯罪
?中国有黑社会吗?
?案例:1、公安部导演“无间道”剿灭广东两大黑帮 2、食品安全 ?对越轨行为发生的解释 ?1.生物学解释
7
?认为越轨是由于遗传而得来的生物学上的变态的结果。
2.心理学解释
?以弗洛伊德(S.Frud)为代表:本能
?认为越轨是人人具有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 3.社会学解释 ?失范理论
?代表人物:涂尔干、 罗伯特·默顿
?主要观点:对规范认同的分歧(即失范)会导致越轨 资料卡:
罗伯特·默顿失范理论简介:
?罗伯特·默顿认为,对规范认同的分歧(即失范)会导致越轨。社会作为一个文化体系为每一个人社会成员都规定了目标,但是社会在结构的安排上并没有为每一个人提供达到上述目标的合法手段。在社会为人们提出的文化目标(在美国主要是高的物质成就;)与达到目的的合法手段(制度化手段)不配套、不统一时,人们就可能有五种行为方式:(1)认同文化目标,也遵从制度化手段,这是遵从;(2)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为创新;(3)放弃文化目标,但遵从制度化手段,此系形式主义;(4)既不认同文化目标,也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消极退缩,这是逃避行为;(5)用新的目标和手段代替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这是反叛。这样,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创新、形式主义、逃避、反叛都对社会的要求发生了一定的偏离,属越轨行为。默顿的失范理论也被称为“手段—目标论”。
在我国,人们普遍接受了经济上致富的社会改革目标或文化目标,但致富的机会很不相同。这时,有些低收入人群靠合法手段不能致富,就可能靠不合法的手段获取财富,就是一种越轨行为。
第二节 社会控制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dward.A.Ross)在他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提出的 。
社会控制就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的行动实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社会过程。
(二)社会控制的手段
1.习俗 2.道德 3.宗教 4.纪律5.法律6.社会舆论
第七讲 城市化、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社区的含义
是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 ?农村社区的涵义
主要以农业活动为基础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 ?城市社区的涵义
是指在社会学中,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一、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涵义
社会学中把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二)城市化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四个方面
第一、人口集中;第二、地域转化;第三、产业转型;第四、生活方式变革 ?例:东莞
?资料一:东莞的人口变化 ?资料二:东莞莞城的区域变化
8
资料三:东莞的产业结构变化 资料四:东莞人的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 城市化的动力
1、城乡差别2、城市的中心作用3、工业化4、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及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 (四)城市化引发问题
?1、人口大量、急速集聚,引发城市的治安问题
?2、人口大量、急速集聚,引发城市新居民二代教育资源等公共资源供给不足 ?上海 火灾
?3、人口大量、急速集聚,引发生态失衡 中国的情况: 日本的情况:
?一、社会变迁的定义和分类 ?(一)社会变迁的定义
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二)社会变迁的分类
?从规模看,划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 ?从速度看,划分为社会进化和社会革命 ?从方向看,划分为社会进步和社会倒退 ?从人们对社会变迁的参与与控制看,划分为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二、社会变迁的理论简介 1、社会进化论 主要观点:
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的过程,表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 代表人物:
孔德,斯宾塞 2、循环论
主要观点:社会变迁是没有特定方向的,是从成长到成熟再到衰落的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 ?代表人物:德国历史哲学家斯本格勒,美国社会学家所罗金
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涵义
?字面意义:成为现代的过程
?狭义:十七八世纪从欧洲起源,之后逐渐扩散到全球的、一种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新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是从“传统社会”向新型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转变(变迁)的过程。 三、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环境变化 ?人口变动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的变化 ?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文化) ?社会制度和社会运动 案例:
?从收容遣送制度到社会求助制度
收容遣送制度 建立:1982 废除:2003 孙志刚事件 ?富士康事件 几点思考:
9
工作重复使人成机器;生活简单,社会关系疏离;80、90后打工者(民二代)生存的迷惘
?目前劳动就业存在的问题
问题:劳动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使隐性失业显性化,带来下岗和失业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到保护。 几点思考:
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发展服务业,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第八讲 初级社会群体
一、初级社会群体
(一)初级社会群体的概念:
初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规模 初级群体的人数较少,通常是小型群体。 ?结构 面对面的直接互动。
?功能 成员角色不易替代,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和基本场所。 ?规范 规范以非正式规范为主
(三) 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
朋友圈子;儿童游玩群体;邻居;家庭 二、初级群体的典型——家庭 (一)家庭的涵义
通过婚姻或血缘关系结成的以分享共同生活场域为最主要特征的初级群体。 (二)现代家庭类型
1、联合家庭2、主干家庭3、核心家庭4、夫妻家庭5、隔代家庭6、单亲家庭 7、其他家庭 (三)家庭发展趋势分析 1、离婚率上升↑
中国离婚案 1990年81万多件, 1994年103万多件,1997年124万多件,2009年,共有171.3万,同比增长10.3%
2、单亲家庭和继父母家庭增加↑ 3、生育率下降↓
?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已出现60万个自愿不育的“丁克家庭”
上海市妇联最近调查,“丁克家庭”已经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若选取20岁-40岁年龄段的样本,“丁克家庭”的比例会更高。 4、未婚同居者增加↑ 5、单身户增加↑
6、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 (四)现代家庭功能 生物功能 经济功能
抚育功能(社会化功能) 赡养功能
精神生活功能
10
《社会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3.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构)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4、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5、文化:社会学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是这个群体的、人造的生活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产品。这些产品,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6、优势需要: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需要,但其中只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势需要。
7、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8、角色冲突:是在角色份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这些角色又对他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角色冲突常使他感到左右为难。
11
9、角色扮演:是社会成员具体实践他所担当的角色的过程。
10、“镜中自我”:是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11、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认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12、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13、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性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4、再社会化:是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社会化,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过程。
15、社会群体:是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靠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人群。
16、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17、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它包括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成。
12
18、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在这里,前者是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19、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20、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管理者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无规章制度,或有规章而不循。
21、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2、人文区位学:又称人类生态学,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同人群在地域空间上的居住与活动分布,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它是与农村社区不同的号一类人类居住空间和生活组织形式。
24、过渡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流入城市的人口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叫过度城市化。
25、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26、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13
27、阶级: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8、剥削:所谓剥削,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无偿地占有另一个部分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甚至一部分必要劳动。
29、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社会学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30、制度化优先:是指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规的社会规范占优先地位,这种现象称为制度化优先。
31、规则系统:社会制度都包含着一整套活动规则即规范系统,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相互关系(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等)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式。
32、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束。
33、社会舆论:也称公意,是社会上众人以言论形式表现的对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大致相同的看法,是公众对于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或非的评价。社会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行为,发挥社会控制的作用。
34、越轨行为: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越轨行为是针对具体条件下的既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而言的,它是对社会或群体所期望的角色行为的偏高。
14
35、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问题。
36、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乃至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它是与社会整合相对应的概念。
37、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38、贫穷文化论:从文化的角度解释贫穷现象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穷人之所以长期和世代贫穷,是因为他们拥有特有有贫穷文化。
39、社会保障:也叫社会安全,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40、社区组织:也称社区组织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居民、团体或机构认识社区需要,组成社区行动体系,进行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
41、社区发展:也称社区发展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区,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发挥社区合作精神、动员社区内外资源、有计划地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42、社会工作:是指帮助社会生活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43、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式的变动过程。
15
44、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与特征。
45、社会流动:可以有广义、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46、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
47、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48、世界体系论:该理论是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社会学家沃勒斯坦首先提出。它提出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世界资体主义经济体系”。它认为在整个世界体系内,西方发达国家是通过经济联系和不平等的贸易来剥削和掠夺不发达国家。
49、“第三次浪潮”:社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人类从农业革命文明,进入工业革命文明,现在又进入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的新的文明时期,他称之为“第三次浪潮”。也有人称之为“第四次产业革命”。
50、社会趋同论:该理论最早是由荷兰著名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61年提出来的。其观点是: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的社会起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具体条件也不尽一样,经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城市化和世俗化,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会变得越来越相似。
二、简答及论述题:
1、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关生活费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第二个论点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自身,创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组成了不同于其他动物靠本能而结合的社会;
16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的第三个论点是: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社会学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的整体观、系统观和以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入手的方法论,导致社会学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3、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答: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渊源已久。现根据我们认识,二者关系可以基本上以下述三点作一个较全面地表述:1)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2)社会学历史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哲学的历史观,属于哲学的范畴,而社会学是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哲学的的角度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社会学则是对社会现象,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找出社会构成和发展的具体规律。3)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源泉之一。历史唯物主义只有不断吸取具体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扎根于具体科学之中,和能更加充实地发展自己。二者是一般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4、社会学的功能。
答:社会学的特点: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看待;社会学的研究是从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会行为入手的;社会研究方法上的综合性;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容、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行研究;社会学非常重视社会调查研究。
17
5、社会需要的涵义。
答: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人的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人们的社会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就哲学意义说,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其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6、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答: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表现在: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人的行为追求一定的目的,包括物质利益、成长条件、社会关系和精神食粮,这些目的构成人们行为的动力,构成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进取的、积极的动力源泉;社会需要是人们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社会需要与人的劳动、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7、社会交往的意义。
答:人类离不开交往;社会交往是人个成长的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习得知识、形成自我概念并认识自己;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同代人交往可以扩大文化的享用范围,不同世代间的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社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8、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P63
答:揭示了社会交往的物质条件;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分析了社会交往的层次,指出经济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
9、符号相互作用论。8
18
答:符号相互作用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强调人类交往中的象征、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媒介符号。人们通过运用大家都能够懂的、表示共同意义的符号进行交往与沟通;语言是主要的符号系统,人们的交往主要借助语言进行;社会学家布卢默总结了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第一人们是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他所采取的行动的。第二,人们所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人们在交往时对所处的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一种内部的解释,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10、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P68
答:首先,双方需求的互补性影响了个人之间的交往;第二,态度的类似性;第三,双方距离的远近;第四,交往频率。
11、举例说明角色扮演及扮演过程。P76
答:角色扮演是指某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这一角色的规范行事。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了解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培养角色意识和实践角色规范三个过程;在角色扮演时会出现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失败等问题。
12、社会化的基本涵义及实质。P88
答:指把分散的个体生产(劳动)转变为由社会分工和协作联结起来的,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或共同劳动的过程。
1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2
答:传授生活技能。包括基本生活的各种动作技巧,社会交往的技能,即学习语言和其他文化;谋求一定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教导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19
它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的关系、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先于个人存在,一个人要参与社会生活必须学习这些规范,才能同他人交往共事。指点生活目标。生活目标即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观对于他的一生有重大影响。因此,如何通过社会化指点青年人生观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提供角色人选。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社会角色人选。
14、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和特殊社会化的异同。13
答:继续社会化:是指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进行教化的过程。特殊社会化:是指对于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们而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
三者的不同点:第一,继续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肯定的,而再社会化对前一段社会化是否定的,而特殊社会人在正常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第二,继续社会化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是强制性的,特殊社会化是专门化的。
15、社会化对个性形成的影响。P115
答: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受以下条件的限制:个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础。先天的遗传,人的身体方面的因素对个性形成是有影响的;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制约,更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在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会因素为中介发挥作用。因此人的个性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是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16、社会群体的特征。15
20
答:具有直接、明确、持久的成员关系;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群体意识;群体成员具有某种共同的行为期待与行动能力。
17、初级社会群体的涵义、特征及功能。15、16
答: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其特征有:它是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形成是说不是靠外力有目的组织,家庭的建立是要履行一定的手续,但子女的加入却近乎是自然的;成员之间具有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人格。在长期交往中成员之间形成多种角色关系,淡化了角色间的界线。打破了角色间的严格分工,个人通常将自己的个性全部投入,表现全部人格。在初级群体中,成员是作为一个具有完整个性的人而存在的;一般靠非正式的控制来维持,在初级群体中,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而靠个人的自觉性来维持关系;成员关系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人际关系亲密。这是初级群体最重要的特征。亲密是指情感上的依赖,这种依赖使初级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具有不可替代性;把满足成员需求放在首位。对于那些正式组织中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初级社会群体总是想方设法加以满足;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同正式组织比较,从满足个人需要的角度来看,初级群体的满足手段是多方面的。
功能: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场所;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人们为了需要结成群体;人们走向社会的桥梁;初级群体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人们对初级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愿意自我约束,不做有损于本社会群体的事,这就在客观上维持了社会秩序。
18、家庭的功能。P131
答:家庭的功能:指家庭对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休息和娱乐的功能。
19、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
21
答:传统中国社会婚姻家庭的特征: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采取包办的方式缔结婚姻;强调“门当户对”,注重经济利益;推崇“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权力原则;婚姻家庭的建立必须遵守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生物功能的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之后,人民物质生活由政府提供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多生育子女的重要性,再加上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及人们更强调自我发展,使得家庭生育子女数量逐渐降低;经济功能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合作化、集体化的实行,农村家庭基本变为生活单位,而丧失了生产功能,农民成为生产集体的成员;抚养教育子女功能的变化。随着子女数量的减少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这些传统或者发生了变化,或者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赡养功能的变化。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主干家庭之外,对老人的赡养大多采取家庭网络支持模式,即子女家庭虽然与父母家庭独立,但保持密切关系,以较自由的方式解决对老年父母的关照与赡养问题。 P135、138
20、目前我国家庭中存在的问题。P140
答: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早婚和违法婚姻问题严重;儿生子女问题;老人赡养问题。
21、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18
答:社会组织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基本特征:社会组织是有目的组织起来的群体;社会组织的目标简单、明确;成员间的关系不那么亲密;成员的关系、行为常由事本主义的、对事不对人的规则指导和调节;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22、组织与环境的关系。P151
22
答:开放的组织观;社会组织与环境的交换关系。组织环境的涵义:社会组织的环境是与该社会组织的存在、运行和变化有关的社会现象的总和。环境与组织之间的交换关系;环境对社会组织变化的影响。组织中应有专门处理同环境关系的部门,环境变化时社会组织的内部结构也会随之变化。
23、社会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19
答:社会组织目标简称组织目标,它是该组织努力争取希望达到的未来状态。它包括组织的使命、目的对象、时限和指标几部分内容。社会组织目标的意义在于:第一,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合理化的根据,是组织承担社会职能的集中体现。组织只有承担有利于社会的职能,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帮助,也才能正常运转。第二,目标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准。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组织,只有通过其目标才能区分其性质与职能。第三,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各个社会组织根据其目标给其成员下达各种工作任务,形成工作关系。第四,目标是团结和鼓舞社会成员的力量。成员加入组织都是抱有某种目的,因而组织目标就成为引导、鼓舞成员努力工作的力量。第五,目标是衡量社会组织活动成效的尺度。组织成员通过工作实现的状态与目标规定的希望状态的吻合程度,来衡量其活动成效的高低。
24、怎样理解组织目标是一个系统?P159
首先,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一个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协作就无从发生。
其次,组织目标必须为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组织不仅应当有目标,而且其目标必须为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倘若组织目标不能为组织的成员所理解和接受,也就无法统一行动和决策。再次,对组织目标的协作性理解与个人性理解必须基本一致。对于组织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意愿性理解和个人性理解组织目标。协作性理解指组织成员脱离个人立场而站在组织整体利益的立场去客观地理解组织的共同目标;而个人性理解则是指组织成员站在个人立
23
场上主观地理解组织目标。这两种理解往往是矛盾的。当目标简单具体时,两者的矛盾越小。这当目标简单复杂抽象时,两者产生矛盾的可能性较大。一个目标只有当组织成员认为他们彼此的理解没有太大差异时,才能成为协作系统的基础。最后,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不是一回事,必须使组织组织目标成为个人目标实现的途径。必须区分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一个人之所以愿意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并不是因为组织目标就是个人目标,而是因为实现组织目标将有助于达成个人目标。因此,个人目标的实现是个人参与组织活动的决策基础。如何协调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差异是主管者另一重要的任务。
25、科层制及功能分析。
答: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征: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规定;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组织成员都具备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科层制作为一种组织和管理方式,对无规则低效率的传统管理方式来讲是一种进步。它可以推动、保障组织和机构的顺利运行,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科层制的最大优点在于高效率。但是,韦伯的科层制不是现实的,而是纯粹理想型的,实际上,社会组织的环境与加入组织的成员都在不断变化,预先的详细规定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从而束缚了人的积极性,影响组织效率。因此,科层制一方面具有提高组织效率的功能;另一方面又产生降低组织效率的负功能。这就要求尽量发挥其功能而避免其负功能,即通过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制定规则来促进组织运行,但又不造成对组织成员积极性、主动性的限制。
26、社区的构成要素。
24
答: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一定的有界线的地域;共同的社会生活;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27、城市社区的特征。
答:城市社区是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大多数从事工商业或其他非农产业的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特征:城市社区人口聚居规模大,高密度;居民以工商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职业和谋生方式;成员的异质性高;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际交往中情感色彩淡薄;居民的组织程度高,组织结构复杂。
28、城市化的动力。
答:工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准备了基础,工业化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城乡差别。城市中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吸引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城市的中心作用。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及信息中心,对农村有辐射作用,对农村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29、试述城乡关系的发展及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答:我国城乡关系解放前是对立的,解放后,城市关系由对立转变为差别,城市优于农村,为了缩小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实行“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燕尾服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政策;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沟通。城乡之间广泛进行劳动力、资源、技术、产品的效流,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城乡结合,城市支援农村。实行扶贫计划,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知识、服务等方式帮助落后农村地区发展。国家鼓励城乡联合办企业,帮助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应该指出的是,农村城市化有着丰富的涵义,即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只要农村发展达到较高水平,农民也可以在农村过上城里人的富裕健康、丰富多
25
彩的生活。农村发展了,减轻了城市的压力,城乡可以互相结合、互相促进,从而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
30、农村社区的特征。
答:农村社区是指以农业为主要活动聚集起来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它的特征有:居住特征:从农村社会的区位结构来看,农村社区基本上采取了大聚居、小分居的居住方式;产业特征:农村社区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包括农田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社会关系特征: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是农村社
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生活特征:农村人的生活特征是与其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生活节奏慢,自给性强,生活水平低,农村生活的同质性高。
31、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工的关系。
答: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分工造成了社会的大分化。历史上三次大分工,使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三次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因而一般说来社会分工引起社会分化,社会分工越精细,社会分化就越复杂;但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分化并不一定都是由社会分工造成的,因为同一职业的内部也有分化。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
32、社会分层的具体标准。
答:财富即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声望即指在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声誉与尊敬;权力即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者,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这三个标准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也可以在不同情况下作独立考虑。另外,在社会分层的研究中,常见的还有职业的评价,这对社会分层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26
33、社会分层需要论。
答:社会分层需要论:需要论认为社会分层存在于任何社会,长期存在并发挥一定效能,是基于四个先决条件:组织中有效的角色分配;必须有一定分配位置来表现他们;担任角色的人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这些角色是自觉地表现自己的。需要论的观点认为,衡量分层位置上的重要性有两个;第一,功能不可替代;第二,地位联系别人的程度,联系程度越大,重要性越大。
34、社会制度的基本涵义。
答:社会制度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在一定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其涵义有三:一,是指社会形态或体系意义上的制度,是对制度大尺度的宏观观察,常用来区别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二,是一个社会中的具体制度,它以具体的组织机构、制度设施作为自己的实体,常用来分析不同的社会关系和在研究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里的问题时使用;三,是指各种社会组织群体中的规章制度,用来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办事程序。社会学主要是在中等层次上来使用社会制度这一概念的。
35、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答;社会制度是一个系统,它是由各种不同的要素组成的综合体。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概念系统,它是说明该社会制度存在的理由,及它所起的作用的一套理论;规则系统是一整套用来指导人们行为的规则;组织系统是检查和推动社会制度运行的机构和组织体系,它是社会制度的实体;设备系统是该社会制度正常运行所依赖的物质资源。社会制度的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形成一个现实的功能系统。在这四个要素中,概念系统、规则系统是社会制度的“灵魂”,组织系统、设备系统是其“驱体”。
36、社会制度的功能。
27
答:社会制度满足着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具体说来,社会制度的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提供社会化和社会选择机制;对社会起整合作用;传递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37、社会控制的功能。
答:维持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正常运行;维持正常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社会控制的反功能:不合理的社会控制不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所以在发挥社会控制积极功能的同时,要注意它的反功能。
38、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
答: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善恶、正义和非正义、正当与不正当进行评价的标准。道德与习俗不同,它包含着对一个人人格进行优劣评价的因素。道德的行为会受到社会的赞扬。不道德的行为则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行为者思想心理上会受到压力。这样,道德比起习俗来有更强蝗约束和控制力。
39、习俗与道德、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答:习俗与道德的区别在两点上:约束力不同;义务感不同;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在三点:二者作用的范围不同;二者被支持的力量不同;二者作用的性质和控制的强度不同。
40、判断越轨行为的标准。P284
答:首先,越轨行为的判定与文化类型有关;另外,同一社会由对不同群体的不同规定也对判定越轨行为发生影响;还有,同一行为主体的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评价。由此看来,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适用于行为者的群体或社会的规范,这里要考虑许多具体因素。这样判定标准就是在具体时间、具体情境下行为者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28
41、试述社会失范论。
答:社会失范是指社会失去行为规范而出现的反常状态。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正常状态是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处于整合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社会规范的指导和约束下相互适应,正常生活。然而在社会迅速变动的时代,当文化价值,社会结构以不同的速率转变时,原来的某些指导和约束人的行动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手足无措,处于无所遵循的迷茫状态,从而做出各种越轨行为。
42、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及解决的办法。
答: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人口问题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应。表现: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素质低。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人的文化和精神素质。成因:政治原因。在“人多热情高,干劲大”口号的鼓舞下,我国人口严重失控;人口惯性。我国1953—1957年,1963—1973年两次生育高峰,为我国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影响: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我国人口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我国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的影响。
解决办法: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少生优生,不早育超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强化管理。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文化素质;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就业压力,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矛盾。
43、劳动就业问题的实质及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措施。
29
答:劳动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源同生产资料不能合理配置。
我国解决劳动就业的措施:发展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广开就业渠道;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建立待业、失业保险制度。
44、为什么说社会问题阻碍社会发展?
答:社会问题加大了社会运行的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社会问题直接给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以威胁,以致造成痛苦;社会问题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
45、社会保障的特点、功能。
答:特点:经济保障;社会性;合法性;人道主义。功能: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社会保障的反功能:第一,社会保障实行初期,某些国家和政府通过此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未能保障其合理的权利。第二,在实行高福利制度的情况下,使一些人滋生了懒汉心理,不利于人潜在能力的发挥。
46、社会工作的功能。
答: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人个生活;挖掘潜能,促进其发展;发扬互助精神,促进社会整合;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
47、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答: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共同点.起源相同。 目的相同。对象相同。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不同点.实施主体不同。 发展轨迹不同。
30
48、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方向。
答:特点: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性;城市社会保障的包办性和农村社会保障的自助性;行政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由各类国家干部、公职人员承担。
改革方向:改革城市原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区服务。
49、社会保险。P327
答: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迈、疾病、伤残或由于其他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从而生活发生困难时,向其提供物质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保障制度。
50、社会流动类型及划分的意义。
答:社会流动可以有广义、狭义两方面涵义。从广义讲是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会流动一般仅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流动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类型:按照流动的主体划分,有个人流动、家庭流动、群体流动;按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按流动参照物划分,有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
5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
答: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主要论题之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变迁的经典性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点: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要发生变革;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改变着生活方式,也就改变
31
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相反,当它所维护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或破坏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发展就起着阻滞作用。这就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概括的结论。
52、社会变迁的原因。
答:自然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变迁的最主要的最原始的因素之一;人口的变动。人口是社会的主体,是人类社会组织的基础。人口的发展变化,对社会必然带来一定的影响;文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最终引起社会的变迁;社会生产力的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原始因素。
53、历史循环论。
答:历史循环论是中外古今社会思想中一直存在着极为普遍的论点。历史循环论认为社会、历史的活动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就是按着产生、增长、衰落和死亡的历史轨迹循环往复。主要理论有: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维科的“历史三阶段”说、施本格勒的“生物有机体”说、汤恩比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压力”说,索罗金的“文化类型”说。
54、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重大历史事件。
答: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灭了延续数千年的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55、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和特征。
答:内容: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科学技术、思想道德现代化;城乡社区现代化;群体组织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特征: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涉及到社会生
32
活各方面的,内容广泛的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必须以近、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教育不发达,就不具备现代化的基本条件;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长远的追求。
56、社会趋同论。
答:社会趋同论:是一些学者用来解释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遵循同一规律的理论。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61年提出。
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尽管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来越相似。
评价:社会趋同论认为社会变迁是由工业化、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由于工业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所以无论什么国家和社会,只要现代化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出现相似的特征;没有看到社会趋异是更重要的方面。在趋同中也包含一些不同。
57、依附理论。
答:依附理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学者用来解释不发达国家发展不起来之原因理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队员根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普雷毕什提出的核心与边陲国家不平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经济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由核心和边陲构成(即由西方发达国家和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关系,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剥削不发达国家,从而导致后者不发达。结论是不发达国家必须割断同发达国家的联系,自力更生,才能摆脱不发达的境地。
58、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决策。
33
答:追求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几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崇高目标。中国的现代化的目标在20世纪50年代已确定,并在以后逐渐明确分三步走的战略。
从满足人民的需要的角度来理解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有以下几点:党的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战略布署,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马克思主义需要学说的光辉体现。人们的社会需要是推动个人或社会集体前进的重要的动力,重要的激励因素;“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较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我们应善于掌握这个规律,为我们社会义义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34
正在阅读:
社会学04-21
2015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第3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03-13
写材料必备_关于志向与坚持的格言警句02-23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项目 -10-09
asp考试资料08-21
七下英语外研版module1综合测试题10-11
1:100万土壤数据说明11-04
借条的格式【最新10篇】03-23
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研究09-18
火电厂燃料运行专业试卷(含答案)10-0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以大型人工浮岛为基础 举国之力 将三沙市建设成南海经济特区 -
- 四川省竞赛赛前测试及答案(第二次)
- 123《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和溶解度曲线的绘制》设计实验
- 实验二 Java类编程练习(汽院含答案)
- 张家界2017年国家小儿推拿师证报考时间
- 《专题复习:病句修改》教学设计与反思
- QMS注册审核员考前总复习题C(含参考答案)
- 英语语法基本句型SVoO中和of搭配的动词
- 儿子与情人英语本科论文
- SAP ABAP-常用BAPI
- 基于目标导向的“三维一体”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 中考数学大题练习
- 液压计算题总题库
- 三年级英语词汇过关
- 深圳教师考试结构化面试题目
- 灯具供货安装合同
- unit6~10听力选择答案(1)
- 2015严禁教师有偿补课工作计划
- 穿透原则
- 地铁工程中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