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工业化_低碳城镇化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_王萱

更新时间:2023-08-09 11: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低碳经济,有必要且很可行的举措就是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 本文分析了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定义与内涵,并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特区经济101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低碳经济,有必要且很可行的举措就是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 本文分析了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定义与内涵,并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来源。从工业来看,工业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数据,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05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59.76亿吨,其中能源活动排放54.04亿吨,占90.4%;工业生产过程排放5.69亿吨,占9.

体,承载着为人们改善经济环境、提供美好生活的发展重任。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此过程中强调建设低碳城市、强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三,结合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来看,低碳工业化与低碳城镇化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低碳工业化为低碳城镇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和和低碳社会关系,推动着低碳城镇化的发展;反过来,低碳城镇化为低碳工业化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等,刺激着低碳工业化的发展。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必须以低碳工业化带动低碳城镇化,以低碳城镇化支撑低碳工业化,通过这两个车轮的平稳前进,促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可行性

我国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就是要通过低碳的发展方式,突破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的固有阶段,穿过传统路线碳排放的“高峰”,以更少的碳排放谋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西

5%。而在能源活动中,工业又是能源的消费大户,根据《中国统计

年鉴2011》数据,2009年,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工业消费

219197万吨标准煤,占48%。从城市来看,城市作为生产和人口

密集的场所,也成为了碳排放的集中地。我国当前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50%,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住宅建筑和交通出行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势必会推动城市能源消费量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总的来说,我国工业创造了大量财富,但也耗用了大量能源,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我国大量人口和生产聚集在城市,推动着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走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之路,是我国实现低碳减排的重要抓手。

3.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

之计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必经的过程,工业和城市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曾经所处的环境不同,我国当前工业和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更为严峻,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持续,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以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为前提,以符合人类发展利益为导向,走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第一,从低碳工业化来看,低碳工业化是对传统工业化方式的一种革新。低碳工业化旨在以更为低碳的生产方式和低碳产业获取更好的经济发展,其主要途径包括对传统高碳产业的调整改造、对新兴低碳产业的开发利用、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能源结构的调整完善等,最终摆脱资源环境的多重约束,实现经济发展和能源及碳排放的脱钩。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仍然偏重、工业耗能以煤为主、高碳产业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凸显,在这种环境下,低碳工业化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例如,在低碳经济模式下,我国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地区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开发与应用清洁能源,引进和创新低碳节能技术,把低碳工业打造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加快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第二,从低碳城镇化来看,低碳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一种改进。低碳城镇化旨在以低碳的生活方式和低碳城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其主要途径包括打造低碳交通、发展绿色建筑、加强碳汇建设、倡导低碳生活、开展低碳试点示范等,从而建立起宜业宜居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城市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

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较晚、发展较后,但我国作为后来者,既有绕开其他国家所犯错误的可能,又有创新自身发展模式的机会,具备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可行性。

1.低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

根据后发优势理论,一些后进国家虽然发展较晚,但却可能在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通过直接模仿和借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经验,从而能从一个较高起点发展而跨越先进国家的一些必经发展阶段。而根据“蛙跳模型”,一些先进国家可能由于“技术”的锁定效应而不愿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而后发国家则更有可能直接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从而实现跨越和赶超。例如,十九世纪,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后发国家赶超了工业革命的先行者英国;二十世纪,作为一个后发国家的日本赶超了老牌发达国家。这些历史事实表明了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甚至赶超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主要是建立在对先进技术模仿、创新和应用基础之上。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从高碳向低碳的转型,可以通过对发达国家先进低碳技术的吸收、引进、创新和应用,以更高的起点、以更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另外,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技术领域都有“代差”,比如我国的航空技术、信息技术、医药技术等等,与欧美国家相比就差了不止一代;但在新能源领域,在低碳技术方面,我国与欧美国家之间却相差不多,彼此的起步时间相近,可以说只有“年差”而没有“代差”(熊焰,2011)。如果我国能抓住眼下新能源革命和低碳革命的机会取得技术上的突破,凭借我国巨大市场和投资能力,完

年9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低碳经济,有必要且很可行的举措就是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 本文分析了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定义与内涵,并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全有可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随着低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国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是行得通的。

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012年12月中共十八大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些提法和低碳工业化、低碳城镇化在低消耗、低污染本质上是一致的,尤其是在低碳经济被纳入未来发展目标后,我国自上而下掀起了一股“低碳潮”。近年来我国在低碳领域的国家政策和地方实践为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碳减排国际合作机制为我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带

来资金、技术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碳减排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为促进碳减排的国际间合作,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提出了“联合履行”、“清洁发展机制”和“国际排放权交易”等三种市场化减排机制。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与发展中国家直接相关,其核心内容在于容许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级的合作。我国是碳交易市场中最大的提供方,有着较好的谈判地位,可以通过“市场换技术”引进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和低碳投资,促进技术的升级,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CDM提供方,占据国际市场领先地位。截至2013年1月23日,我国政府已批准4893个CDM项目,其中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成功注册的CDM项目有3140个,占全球注册数目的47.9%;已获得CERs签发的CDM项目有1128个,占全球签发数目的53.8%。在CDM项目的实践中,我国不仅获得了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基于市场的碳减排实践经验。碳减排国际合作机制,也有助于催生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寻觅市场新机,促进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化的发展。

注:本文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0BJL034)和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宋德勇,卢忠宝.低碳工业化的现实考察:权宜之计抑或治本之策[J].改革,2009,(07):72-76.

[2]马凯.驳“中国能源威胁论”[J].求是,2006,(21):51-54.——中国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N].光明日[3]弋振立.低碳城镇化—报,2010-04-25.

[4]郭万达,等.低碳城市化:我国城市发展新坐标[J].开放导报,2010,(02):20-25.

[5]熊焰.低碳转型路线图:国际经验、中国选择与地方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6]杨国锐.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制度创新[J].城市问题,2010,(07):44-48.

[7]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3.国家政策与地方实践为我国实施低碳工业化和低碳城镇

化打下良好基础

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了转型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积极探索推进中。

作者简介:王萱(1987年-),男,汉,安徽安庆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

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

月特区经济10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uk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