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理论

更新时间:2023-10-18 15: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和联系

一、什么是宣传(propaganda)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李良荣,新闻学导论,P39)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P1) ◆拉斯维尔:“它仅仅指通过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但是不那么准确地说,就是通过故事、谣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其他形式,来控制意见。”“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的行动。” ★定义:运用符号传播一定观念,以影响人们思想,引导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活动;基本职能是传播观念。

宣传者,接受者,宣传内容,宣传语境,宣传方法。 宣传包含五要素:

(1)主体:政党、政府机构、社会组织、个人

(2)内容:事实与观念(知识、道理、思想、价值) (3)媒体:传单、宣传栏、书籍、音像、大众传媒 (4)形式:文字、图画、声音、影像等 (5)对象:目标个人或群体 宣传的特点

1.说服性传播目的明确,说服受众,使之改变看法和行为 2.多样性思想理论宣传,文艺宣传,广告宣传,标语宣传

传播内容和形态的多样性

3.倾向性宣传主体以不同方式表现其倾向和意见

摆事实,讲道理

宣传的主要作用包括:

1.传播政治主张(方针、政策、路线) 2.改变社会观念,移风易俗 3.形象塑造

塑造政党、政府的形象塑造社会团体的形象塑造企业和产品形象塑造个人形象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传播目的:告知/劝服;

传播效果:认知效果/态度改变与行动; 传播内容:事实信息/思想观念; 传播方式:新异/重复;沟通/操纵;

1.宣传重符号,新闻重信息; 2.宣传重观点,新闻重事实; 3.宣传需重复,新闻重新意; 4.新闻重事宜,新闻重时效;

5.宣传重操纵,新闻重沟通; 6.宣传有重点,新闻讲平衡;

(参见《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展江、田青,译者序)

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处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去追逐受众;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受众理解它、接受它,宣传者有强烈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新闻发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外,无明显的主观意图,供受众自己去分析判断,做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传播忌重复;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4)传播的要求不同:新闻信息传播要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宣传要求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确鲜明,材料要真实典型。

尽管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又出现一定的复合现象。

◆媒介的所有者(私人、集团、政党、阶级)或新闻工作者自身处于某种目的,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

◆“新闻宣传”包含在广义宣传之中,具备广义宣传的一部分特质,属于社会传播活动,旨在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新闻宣传是通过报道和评述事实进行的宣传。 新闻宣传既有新闻性,又有宣传性。

一、对外新闻宣传的地位

◆对外新闻宣传是指通过新闻媒体向国际社会传播有关中国的信息和中国对国际事务的认识、观点、态度。

◆对外新闻宣传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形势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我国对外新闻宣传在维护国家安全、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改善国际舆论环境、增进与别国的相互了解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广泛和紧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因素相互交织,对外新闻宣传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通过对外新闻宣传来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

二、我国对外新闻宣传的基本任务 (一)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 (二)展示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 (四)增进了解,消除误解

(二)新闻编辑部坚持党性原则怎么理解? 中国新闻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中国新闻业的基本性质:党、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体系:

1、中国新闻业的最高宗旨:为人民服务。

2、新闻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无条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3、新闻业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工作路线。

4、新闻业是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的格局。 5、新闻业属于国有资产,全民所有。

6、新闻业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 7、新闻事业和媒体产业的剥离,媒体产业“转制改企”。

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

1.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党的任何新闻媒介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领导,无条件的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议、决定。 2.党性原则是我国新闻事业的行为准则,它要求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或主办的新闻舆论工具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贯彻和表达本党的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

3.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包括思想意志、政治要求和组织原则三个方面的内涵:

(1)在思想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 (2)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在组织上,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贯彻民主集中制,遵守党的纪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党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应和体现。

1.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2.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4.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5.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6.坚持团结、稳定鼓励、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准确及时地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

一、喉舌观二、党性观三、真实观四、效益观五、自由观

(三)精确新闻学理论应用价值 精确新闻学(Precision Journalism)

精确新闻,也称精确新闻报道、精确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

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以及查证事实,以报道新闻。 目前新闻界最经常使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民意调查。

在大陆,也有人认为广义的精确新闻泛指以各种民意调查结果进行的新闻报道。

“精确新闻学”的诞生

“精确新闻学”这个术语产生于1971年,发明人是Everette E. Dennis,他建议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系教授梅耶(Philip Meyer)把“精确新闻学”作为他即将出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一书的书名。 1973年,Philip Meyer的《精确新闻学》(Precision Journalism)一书出版,他也因此被公认为开创精确新闻报道风气的人,《精确新闻学》成为这个领域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各大学新闻学院采用的教科书。

经Philip Meyer大力倡导,精确新闻报道在美国逐渐受到重视。1975年以后,美国各大学的新闻系陆续开设有关精确新闻的课程,民意测验受到媒体的支持,无数新闻记者和传播学者研究精确新闻的写作。

台湾地区的新闻机构,在1983年左右,开始采用精确新闻的报道技巧报道新闻。《联合报》和《中国时报》先后成立民意调查小组,经常对各种政治、财经以及社会问题进行民意调查。由于这两家报社的推动,目前精确新闻报道在台湾地区,普遍受到新闻界的重视

大陆“精确新闻学”

大陆于1983年1月29日在英文版《中国日报》(China Daily)刊登了1982年完成的北京市受众调查结果。此后,类似报道在一些报纸中出现。90年代新闻改革的深入,推动了精确新闻报道,1996年1月3日《北京青年报》将其公众调查专版冠以“精确新闻”,拉开了我国媒体科学、规范的精确新闻报道的序幕。

目前国内已有几十家报刊定期或不定期地刊登精确新闻报道,如《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观察”版、《北京青年报》的“精确新闻”版、《南方周末》的“社会观察”版等。

精确新闻的操作原则

30多年来,精确新闻获得了媒介和受众的认可。但随着精确新闻越来越多,学者们对精确新闻的质量不断提出质疑。为了确保精确新闻报道的水平和可信度,有关组织机构提出,媒介报道民意调查应该列出有关调查本身的一些信息。 下表所列的分别是美联社执行编辑协会、美国民意调查研究协会和美国全国民意测验评议会建议或规定的大众媒体报道民意调查的公布原则。 □各个组织机构建议的民意调查的公布原则大同小异,都涉及民意调查的技术性说明,有学者建议公布原则应加上抽样方法和样本结构。

精确新闻学的价值

由于以社会调查为基础的新闻报道日渐增多,有人宣称,我们开始进入了“数据新闻”的时代。

1.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认识社会。 2.改变我们与现实生活不符的观念。 3.帮助我们发现还未发现的事实。

4.表达民意,帮助政府做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决策。

(四)新闻选择的判断依据把关标准 一)新闻选择 ■选择的原因:

新闻的双重属性:意识形态和商品; ?阶级、种族、性别;

新闻的双重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传播政治经济学。

1.新闻价值 2.宣传价值

◆战争新闻;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媒体。 3.新闻政策 4.新闻法律

◆如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 5.公序良俗(伦理道德)

6.其他:媒体定位,经济利益,主观意志等。

新闻选择是指记者根据新闻价值、自身媒体的定位或版面(时段)需要对已发现的新闻进行取舍和安排。新闻选择有两个主要标准:一是新闻价值标准,一个是新闻政策标准。只有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政策标准的和谐统一,才是新闻的最佳选择。 简介

所谓新闻选择,是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择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新闻选择贯穿采写编评全过程,其实质则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

三种类型 内迫性选择

世界上任何一种新闻媒介都不可能把客观世界的每一个变化都反映到版面和节目中。这是因为版面和节目有时空的限制。而且每一家报纸和广播电视台在一段时期内版面篇幅、节目时段是相对固定的,一般不随新闻总量的增加而扩充。从这个角度看,版面和节目是封闭系统,要想多刊播某些类别的新闻,就必须同时减少和压缩其他类别的新闻。即使媒介得到的新闻都是值得发表的,在篇幅超负载的情形下,“把关人”也只能舍弃其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这是一种受制于媒介内部技术条件而进行的选择,可称为内迫性选择。 需要性选择

新闻传播媒介要根据对受众已知需要的认识和未来需要的预期进行新闻选择。新闻价值就是这种认识的结晶,并经常被作为新闻选择的重要依据。 需要性选择还包括根据系统论诸原理所作的选择。 外迫性选择

新闻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必然受到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制约。这种受外来因素的限制下对新闻事实的取舍,就是我们所说的外迫性选择。 主体

新闻选择的主体是“把关人”。“把关人”(又译“守门人”)一词是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家库尔特?卢因创造的,通常指传播系统中筛选、删改信息的个人。在新闻传播系统中对新闻进行筛选、删改的把关人,是新闻选择的主体。

而应该对那些重要的公共问题保持更长时间的关注,直到这些问题的所有方面都为公众了解,并且使他们能够认真地思考和作出决策。

三是深刻地解析引导我们生活的社会系统的愿望。仅仅关注事件本身的报道,不仅在时间跨度上是受限制的,而且在内容挖掘上也是肤浅的,不能帮助读者看到事实背后所潜在的社会问题的根源。

四是对中间部分的更多关注和少走极端。从概率统计学角度说,绝大多数的人,以及他们的行动,是处于中间部分的,而不是处于极端的少数。但传统的新闻报道往往只是关注处于“极端”的反常情况。

五是有关政治争论的报道应重视内容,而不是技巧。如总统大选类的报道,应该更多关注的是这类选举对公众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不是竞选活动本身及竞选者的表演。 六是培养公共思考能力的一种愿望。因为表述自己的观点固然重要,但了解他人的看法也同样重要。新闻媒介应该帮助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去了解他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这是“公共新闻”的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这些对公共新闻学内涵描述性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共新闻学赋予媒体全新的功能。按照公共新闻学的要求,媒体不仅仅提供信息,也不仅仅设置议题,而且还要往前再进一步;引导或发起社会公众来讨论问题,达成共识,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

“最为理想的是,这种协商或讨论要以公众判断而告终,问题的解决应建立在广泛参与、明达辩论以及尽可能地达到共识的基础之上。”公共新闻学的核心概念是两个关键词:公共利益和民主。媒体必须承认并把维护社会效益置于自己工作的首位,而不是把谋求媒体的自身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而且媒体要唤起公众对自身社会效益的关注,积极投身于社区的民主协商中去。

公共新闻学的兴起,源于新闻界对于自身危机的反思。“公共新闻的概念起始于对新闻与民主处于危机中的共识”。这个危机是指公众对于公共事务和对于媒体的逐渐疏远和冷漠。美国参加总统大选的选民逐年下降,在20世纪90年代,参加大选的选民只有“二战”前的50%,而且与自己社会也渐行渐远。并非公民不关心国家利益、自身利益,而在于他们感到纵使关心也于事无补,无法发挥作用,人微言轻,对政治进程、改革社区生活难有作为。公众对于政治生活和社区生活热情的下降直接导致了他们对于新闻报道兴趣的减弱。读报的人数在逐年下降,据1995年的一份统计,90年代只有45%的美国人每天读报,而在1965年,这一数字是71%。至于公众对新闻报道的兴趣逐年衰退,传媒业的应对并不是改革新闻报道,而是以娱乐化来应对,一浪高过一浪的娱乐浪潮,从新闻娱乐化到脱口秀、真人秀,从情景剧到怪诞剧,怪招迭出,这使公众更加疏远新闻报道。这引起新闻学有识之士的忧虑和反思。公共新闻学的提出就是这种反思的新理论。公共新闻学的倡导者希望报道贴近公民生活、关乎公民切身利益的新闻来重新唤起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维护自己利益的热情。从而也使媒体尤其是报纸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重新焕发报纸的活力。从这一点上看,公共新闻学是积极的。公共新闻学的兴起还得益于新技术即互联网的运用。公民可以依据报纸上提供的信息和议题,通过互联网展开网上讨论,在广泛互动中达成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新闻学是植根于互联网的事业。

4公共新闻学的理论冲击

公共新闻学,有学者称之为美国新闻学的第四种理论模式。

前三种模式是:鼓吹模式,传媒业依附于政党或其他政治团体、宗教、社会运动,称为其宣传机构,传达并鼓吹一种政治主张。在西方各国的新闻史上称为“政党报”时期。托管人模

式,传媒业是公众托管给专业人士经营的一项事业。因此,它必须代表公众的利益,成为公众的“看门狗”。其职责主要就是监测环境,监督政府。 传媒业必须及时准确地告知公众信息,进行可靠的和批判性的判断,客观性称为新闻业的专业标准。市场模式,传媒业以赢利为最高目标,并把受众当做消费者,以迎合消费者的需要来吸引受众,最后取悦广告商。公共新闻学摒弃了鼓吹模式和市场模式,而在托管人模式的基础上向前跨出一大步。

公共新闻学要求记者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并要求对信息进行深入的详细的解读,使公众能理解这些信息的内涵。但公共新闻学却摒弃了托管人模式中记者仅仅是信息的告知者、事件的旁观者和中立者的角色。公共新闻学主张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发挥能动作用。

第一,对于是否存在积极的大众参与和讨论,或社区是否正视遇到的问题这样的议题,记者不应假装包吃中立。对自己的职业至关重要的某些基本价值,如言论自由,记者从不声称要保持中立。公众新闻可以看成是这一价值的延伸。

第二,一旦公众达成共识以后,公共新闻就可以积极倡导对某一问题的政策性解决方案。但公共新闻学在托管人模式基础上向前跨越一步,却动摇了托管人模式的专业标准即客观性原则。传媒业不再是旁观者、中立者,不再独立于任何社会运动之外,而成为社区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可以说,这是自新新闻主义运动以来,客观性原则再次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也正是客观性原则受到挑战而引发美国进而是整个西方新闻学界的辩论。 从公共新闻学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共新闻学实践的局限:

(1)公共新闻学的实践都在美国县一级的小城镇范围内,人口一般都在10万人以下。像纽约、华盛顿、洛杉矶那样大城市或州一级行政区域内还没有展开公共新闻学实践的个案。 (2)与此相一致,公共新闻学的实践都在城镇一级的媒体(而且基本上是报纸)展开,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大报不但不支持,而且成为公共新闻学的最强烈的反对者。因为这些大报的合法性和声望很大程度上归于客观性原则。

(3)公共新闻学实践的议题基本上是环绕着民生问题诸如,社区安全、邻里关系、吸毒犯罪、环境保护等展开,也有地方选举案例。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公众切身利益,而且也容易达成共识,很少涉及美国体制性问题,例如美国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反恐,但至今还没有就此问题展开讨论的个案。毫无疑问,从实践的结果看,美国的公共新闻学运动对于缓解社区矛盾、整合社区资源、协调社区建设产生了积极意义。同时,也加强了报纸和公众沟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报纸赢得了社区公众的信任。公共新闻学的倡导者期望以一种新的理论唤醒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从而赋予报纸新的活力,这些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效果,必须加以肯定。但公共新闻学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无法解决的两大盲区。 动摇了客观性原则

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新闻媒体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也是传递信息。信息传播必须真实、及时、准确、可靠,这必须以客观性原则来保证。从这个意义上将,整个新闻媒体是建立在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动摇客观性原则,就可能导致整个新闻媒体的崩溃。客观性原则作为新闻媒体的生命线,对它的任何非议都势必引起新闻界的强烈反弹。正是这一点,预示着公共新闻学难有大的作为。 低估了社区共识的复杂性

公共新闻学以维护公众利益为诉求,以社区公众的共识为解决社区问题的途径,这个意愿无疑是好的。但一个社区,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一个社区内因职业、文化程度、种族、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收入等而分成不同群体,它们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的群体利益,有些问题,比如社区安全、邻里关系、犯罪等因为利益一致而容易取得共识,但有些问题,比如社区建设规划、阶级以及种族不平等、妇女流产等问题要取得共识就相当艰难,有些问题则根本不可能取得共识。公共新闻学运动只能避重就轻,设置一些不冒犯群体利益的话题

来达成表面上的共识。

5公共新闻学的实践和困惑编辑在美国,新闻业界已对公共新闻学做了不少探索性的实践,有不少成功的个案。 1993年,纽约州的《夏洛特观察者》日报在报道一场当地居民间与种族分裂相关的冲突时,没有着力去抓取那些很有刺激性的冲突场景和故事,而是对这个地区的居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包括对冲突双方当事人、目击者、白人家庭、少数民族居民,还有与这个地区相邻地带的居民们进行访问,请他们就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报社为此进行了大规模的专题报道,所有群体的观点都在报纸上得到了客观的反映。在报社的努力下,居民们开始选派代表组成代理机构,专门讨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拿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最终使这场冲突没有进一步激化,社会生活重新回到正常轨道。

1996年,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先锋报》开始了名为“更安全的城市”的计划,他们资助了资深记者理查德深入圣保罗犯罪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佛罗格城进行采访并发表了他的观察报道。理查德写到:“我们并不是待在办公室,通过电话采访我们熟悉的新闻渠道写出这些报道的??除非我们到那里去进行采访,那么类似佛罗格城的地方仅仅是我们驱车回家或者其他地方采访时挡风玻璃外一闪而过的景象而以。”有些人对公共新闻学表现出由衷的赞赏。美国斯坦福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Theodore L Glasser在总结“公共新闻”的目标是提出,“及时地重新树立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介的信赖,重新建立与正在流失中的受众的联系,重新完善新闻报道者的职业理想??”这番话,表达了美国新闻界热衷于“公共新闻”的理由和目的。有些人却有些困惑和担忧,正如热衷于公共新闻学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菲利普·迈耶在一篇论文中谈到,对“公共新闻学”最大的困惑是认为这个理论是与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相矛盾,因为理论的初创者们没有对公共新闻这个概念给出定义,而且在理论框架上也是比较模糊的。而有些人则对公共新闻学表现出不屑。《华盛顿邮报》主编Leonard Downie认为,这个被称作“公共新闻”的东西,更多的像是报社发展推广部门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记者应该做的事。

但不管人们对公共新闻学持何种态度,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美国新闻界对“公共新闻”的实践探索和学术争议,是美国社会发展和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构,它表现了美国新闻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媒介社会责任的新的思考和努力。

美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理论。斯坦利·巴兰等人认为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的定义是——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有时也称为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②公共新闻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该理论提供了一些关于新闻报道实践的新视角和新技巧;新闻媒介应该担当起更加积极的角色,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组织和推动公共讨论和复兴公共生活,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付社会问题,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普通公众对事件的认识与专家们对事件的认识是同样有价值的,应该同等看待等等。孙旭培教授把公共新闻概括成四句话:“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

美国“公共新闻”尚在发展之中,因此专家们都拒绝为其下一个定义,但是这样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可以大致展现出“公共新闻”的含义——“公共新闻,在美国又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其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谢尔顿·刚那拉特尼从不同来源为其提出定义: (1)纸质媒体和广播媒体记者的一种努力

(2)通过自觉的给公民更多的声音,创造出更多积极的公众参与的运动 (3)将新闻业驶向公共生活的一种运动 ①蔡雯:《美国新闻界关于“公共新闻”的实践与争论》,《新闻战线》2004年第4期。 ②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大从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P117(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

公共新闻运动肇始于各地方性中小报刊,并非由《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这样的美国著名权威主流媒体领导展开,因此没有显著的新闻事件作为整个公共新闻运动产生的导火索。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两件事作为公共新闻运动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第一件是1990年,堪萨斯州《威奇托鹰报》(The Wichita Eagle)主编戴维斯·梅里特(Davis Merritt)认为该报以往的选举报道充斥着候选人的相互攻讦以及枯燥的民意测验数字,没有触及到实质性的问题,当地选民的参选率非常低,为此他联合当地电视台KAKE—Tv对选民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大量调查并组织了系列报道,同时该报还成立辅导班对选民进行选举知识的教育,并鼓励他们参加投票,这些活动在当时取得了很大的反响。另一件引起轰动的事是佐治亚州哥伦布市《哥伦布记事问询报》(ColumbusLedger.Enquirer)主编杰克·斯威夫特(Jack Swift)对当地的种族主义进行相关调查后,形成了一项改革现状的议案,他还利用报纸组织了一系列旨在促成该项议案通过的公共集会,但是他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争议,而他也在争议中自杀了,这件事在当时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①

之所以公共新闻运动最先产生于中小媒体之中主要基于两个原因:首先,中小媒体由于资金少,经营压力大,因此特别在意媒体的报道能否吸引受众,并注重总结经验。锐意求新;其次,中小媒体注重社区事务报道,贴近受众生活,更能体会到美国社会公共生活的困境以及媒体现有报道方式的弊端。

随着公共新闻的星星之火在一些中小城市燃起,美国很多大中型城市,例如夏洛特、西雅图、旧金山、波特兰、费城等地的媒体也在政治选举和其他地方公共事务的报道中进行了公共新闻的试验,并有所创新和发展,这在当时的美国新闻界掀起了一场改革公共事务报道的热潮。根据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截至2002年底,美国所有的1500家日报中,至少有322家,也就是五分之一以上在1994年至2001年间,进行了类似的公共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几乎所有报刊相信这对当地社区产生了积极影响。② 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地方报刊的公共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都得到了某些基金会的资助。例如皮尤(Pew)、奈特(Knight)和凯特林(Kettedng)等,其他还包括一些非赢利机构以及社区的公共机构。其中奈特一里德(Knight Ridder’s)公司在已故总裁詹姆斯·巴藤(James Batten)的领导下成为最有力的资助者,③学者们将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这场公共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称为公共新闻运动。

公共新闻运动在地方性的报刊中开展得如火如荼。由皮尤(Pew)基金会赞助的公共新闻研究中心对公共新闻运动进程展开了跟踪研究,名为“Measuring CivicJournalism’s Progress”的研究项目收集了1994年到2002年美国各地媒体上出现的651个公共新闻报道策划并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新闻运动已经波及到全美47个州.220个城市,其中75%的报道计划是由发行量不超过25万份的地方性报刊发起的:45%的报刊发行量不超过10万份。而45%的公共新闻报道刊登在城市地铁中发行的报纸上。④

公共新闻运动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90年代早期,公共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主要日的是为了增强民众对政治选举的关注程度,提高选民的参选率。创造机会让选民和候选人就选民关注的公共问题进行对话。以《夏洛特观察报》举例。如果地方选举中候选人拒绝回答选民的提问.当地报纸就会在该候选人的竞选宣言版面上留下一处空白.这让候选人很快明白他必须在选民关心的问题上表明立场: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中期,公共新闻运动致力于通过大量的公共事务报道策划来探讨社区公共生活,公共安全以及杜区教育中的公共事务,报道的落脚点不仅仅是发生了什么新闻,更重要的是这些社区公共领域内的新闻是如何发生的,比如在探讨为何社区学校教育效果不佳的时候,许多地方媒体都通过讨论发现这和社区人口流动速率以及少数民族学生数量的多少有关:

第三个阶段90年代后期至今公共新闻报道的新趋势则是通过新兴科技手段,与受众就更广泛的公共话题、公共政策展开互动,比如能源的选择利用,通过受众的主动参与加深对公共事务的理解。如果说前两个阶段主要是由媒体来引导议题的发展方向,第三阶段受众的意见则成了公共新闻报道的主角。例如WXXI--TV在2002年通过网络互动,开展了一次“我来划区”的活动,让普通观众自己选择不同的立法区划分方案来更好地理解现有行政立法区划分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

在技术层面上。第一阶段的运动重点是将媒体定位于民主政治的推进器,运用一些早已成熟的媒体操作手法比如议程设置、民意测验,读者聚焦等等对候选人以及选举讨论的话题进行广泛深入地分析:

第二阶段,到1995年,报纸媒体开始认识到在日常工作中引入新报道方式的重要性,报纸更加关注传播效果和与读者的互动,与此同时,Interact这一新的互动工具得到了应用; 到了第三阶段的公共新闻事件报道中,例如互联网上的电子公告牌(BBS),论坛,以及博客、动态数据库、网络民意调查和测验等形式得到了广泛运用,受众可以非常方便地参与到公共事件的报道中来,并且可以迅速地给媒体以反馈。 纵观公共新闻运动的整个发展过程,公共新闻运动的主要理念是提倡新闻媒体从普通民众中发现选题,给予普通民众就公共事务发表观点的机会,激发普通民众参与重要事件的公共讨论,引导民众探讨解决社会矛盾的办法,协助民众监督公共事务的发展进程。 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公共新闻运动和传统新闻报道方式在观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汤姆·瓦霍沃副教授曾经在公共新闻运动的著名报刊《弗吉尼亚人向导报》工作过,绝将公共新闻运动中体现出的新闻学思想称作“公共新闻学”,并从9个角度与传统新闻学观念进行了比较(见下表)。⑤

传统新闻学公共新闻学

意见立场寻找人们两极化的意见寻找人们温和的意见 新闻语境政治或公共政策的语境人们日常生活体验的语境 强调重点观点的冲突和公共争执观点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信息来源以专家作为最有知识价值的信息来源普通公民与专家的观点具有同样的知识价值加以引用

写作目的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强调公民在事件中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利益 写作方法使用感性描写作为报道中的色彩,表现人们对于问题的感受使用感性描写表现人们如何做出决定,刻画解决问题的障碍所在

语气使用决策者的语气,以“人们观点”为点缀被影响者的语气,以“人们的观点”代替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u5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