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更新时间:2023-09-10 23: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的课堂提问对开启学生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从而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技巧

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是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适当的课堂提问对开启学生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从而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课堂提问要把握住提问的时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了提问把握住时机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把握提问时机。如果提问早于恰当时机,学生会因为准备不充分,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如果提问晚于恰当时机,解决了问题,提问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要想把握住提问的时机,就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把握住提问的恰当时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讲授《春江晚景》这首诗时,有学生根据文中注释,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河豚要浮上水面,那不是成了死鱼了吗?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提前预想到,要随机应变给出恰当的理由,有一定的难度。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此问题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问:这首诗是题画诗,那它的内容是紧扣画面的,大家想想画面上究竟有没有海豚呢?这个问题能启发学生想象,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画面上没有必要显现出海豚,这一句体现出了苏轼题画诗的核心所在。这样创设问题,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

课堂提问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

充分的自主权,引导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由课文内容的关键处提问。这里所说的关键处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词、句、段,在关键处提问,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如学习《詹天佑》这一内容时,学习全文的关键在于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再引导学生根据中心句提出一些问题,如课文主要写了哪些问题?其中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是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出来的?这些问题都是根据中心句提出的,可以让学生学会提问。二是由课文内容的空白处提问。一些作者为了体现行文的简洁特点,会使用简略、省略等写作方法,给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如讲授《丰碑》一文时,有一处写到:有人告诉将军,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后,将军愣住了,久久站在雪地里。将军站在雪地里在做什么?想什么?读者没有明说,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教师要从空白处提问,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课堂提问要注意问题的多元性

课堂提出问题的多元性是说问题的多方面、提问对象的多层次及问题解决的多角度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还可以是作者提出的。精读课文时,可以在预习、思考、练习环节设计一些问题,阅读课文时可以在阅读提示中设计适当的问题。问题的涉及面要广,可以涉及课文内容,也可以涉及课文中心。教师要利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对象的多层次,是说一些教师在提问时比较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好学生的回答容易和教师的答案一致。其实,会造成课堂互动的不平衡,一些学生会频繁的受教师注意,但同时也会忽略其他学生。提问对象的多层次,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以便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基础较差的、胆小怕事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难易度适当的问题,让学生稍加思索能得出答案;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深思获取答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多角度解决问题是说一个问题能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答案不是唯一的。如要理解重点句子,可以让学生查字典来理解,也能让

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只要和原文的意思相差不大,能把握住中心意思就可以了。

四、

课堂提问要把握提问的“度”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要把握提问的难易度。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领域主要有识记、领会、应用、创新等层次。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规律,把握问题的难易度。如学习《狐狸和乌鸦》时,可以先设计识记型的问题,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狐狸见到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后,它对乌鸦说了什么话?乌鸦对此是如何反应的?再设计理解型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狐狸用什么方法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你如何看待狐狸?最后设计创新型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乌鸦发现自己被骗后,会想些什么呢?同时还要把握时间度。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要急于评价,给其他学生留出评价的时间,然后再评价学生的回答。

五、

课堂提问要突出问题的创新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难易度适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欲。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常会出现一些“幼稚”的想法,有些想法就是天方夜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这种思维,提高学生突破定势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问:为什么一到晚上太阳就不见了?学生可能会说:太阳去睡觉了;雪融化后,会是什么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是春天。这些想法是创新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以赞扬与鼓励,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董会彩,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初探,素质教育论坛,200710 2杨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之浅见,中国西部科技,201009 3祖云鹏,试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提问,考试周刊,20102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te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