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5-21 03: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第十课。这是一篇叙事性较强的课文。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课文的篇幅较长,加之课后又有复述的要求,因此教学时一定要以读为主,读悟结合。课文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分别从郑和受命扬帆启航、与所到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和航行途中战胜各种凶险三方面写的。第二部分简要介绍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有过七次远航。

【教学目标】

这是一篇叙事性较强的课文。课文的篇幅较长,加之课后又有复述的要求,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严阵以待”“化险为夷”“惊叹不已”等词语。

3.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4.学习作者的描述方法,初步感知“列数字”说明法。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郑和第一次远航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难点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郑和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这是一篇叙事性较强的课文。课文的篇幅较长,加之课后又有复述的要求,因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严阵以待”“化险为夷”“惊叹不已”等词语。

3.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郑和第一次远航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难点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家,比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中国的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叫郑和。(板书:郑和。) 你对郑和了解多少,说说看。(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郑和的资料) 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课前搜集工作后,谈话将课题板书完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随郑和去远航,板书:远航。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注意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的词句圈画下来,可以自己借助工具书解决,也可以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我们一起来探讨。

2.检查生字词:

⑴万里无云、人山人海、迎风招展、派遣、雄伟壮观、仪器、浩浩荡荡(反映启航时壮观场面的词语)

⑵赠送礼品、友好交往、热烈欢迎、扶老携幼、争相、惊叹不已、纷纷、换取、乐意(写郑和与所到国家友好交往的词语)

⑶呼啸、撕裂、镇定自若、化险为夷、海盗、袭击、严阵以待、包围、俘虏(写下西洋途中战胜种种凶险的词语)

出示:自由读这三组词,从每一组词中,你分别知道了什么?综合读读这三组词,你又知道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第一次。

【既检查了学生生字新词的自学情况,又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尤其是

重点内容进行了初步了解,为完成目标中的“复述第一次远航”这一要求打下基础。】

3.读通长句子:

⑴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

⑵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4.小结过渡:就让我们跟随郑和开始第一次远航吧! 三、精读课文,诵读领悟 ㈠第一次远航

师: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郑和扬帆启航时的场面?(一至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一至三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预设:场面热烈、宝船宏伟壮观、规模大。学生回答后教师相机板书:规模大 】 ⑴ 自由地读1—3自然段,圈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读一读。 ⑵ 交流。

A、相机出示句子:“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 ① 指读。随着学生的读,教师将句中的数字点击成红色。

② 共同渲染、感受宝船的大:让我们来想象一下,以我们所在的这幢教学楼来作比,宝船大概有这么大——三个教学楼叠起来那么高,两幢教学楼连起来那么长,两座教学楼那么宽!仅驾船人数就是相当于我们全校的学生,乘坐的人数大约是我们全校学生数的3倍!听到这里,你想说些什么?”(不愧是“宝船”啊!)

③ 指导朗读:谁来读出宝船的雄伟壮观? 师点拨:如果你能把这些数字读好,宝船的气势肯定会更雄伟!

小结过渡:这些船规模之大,仪器之先进,真不愧是宝船呀!接着交流,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B、句子: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① 指读,自己读读,你读懂了什么?(明确:人多,从“两万七千八百多人”可以看出来;分工明确,从“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可以看出来。)

② 谁能读一读这句话?指导:数字加重语气。

小结过渡:是啊,这次远航不仅随行人数多,分工也非常明确。还有哪些语句也能看出这一点?

C、①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②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⑶教师总结并感情升华:如果你就是送行人群中的一员,看到郑和率领的远航船队规模这么大,你想说些什么?你又想对郑和说些什么?

过渡:听到祖国人民的祝福和期望,郑和该用怎样的语气喊出“启航”?(指导朗读,读出郑和的自信、意气风发。)就这样,郑和带着祖国人民的期望和祝福启航了。途中会发生什么事呢,接着往下看4、5自然段。

2.友好交往和战胜凶险:

⑴自学4、5自然段,小组讨论解决: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⑵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⑶交流自学情况:

A、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 ①指名交流(互赠礼物,换取产品)。

②出示“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个个惊叹不已。”指读,再自己读读,从中你读懂了什么?(相机理解感悟“扶老携幼”“惊叹不已”。)学生理解了“惊叹不已”这个词的意思是赞叹个不停时,教师随机追问引导想象:想一想,各国君臣、老百姓和商人都会发出怎样的赞叹?郑和又会怎么说?【进一步体会友好交往】

③指导朗读,读出各国人民的对郑和船队的欢迎和友好。

④小结: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然而,这次航行除了这些愉快的事情外,还充满了凶险。

B、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①交流:他们在途中遇到风浪,海盗。郑和是这样克服的…… ②随学生回答出示写“风浪及郑和如何克服困难”的句子。

“在大海上,……一次次化险为夷。” 指读,自己再读读,你读懂了什么?(风浪的险恶和郑和的机智勇敢)

句中的“化险为夷”是什么意思?“险”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夷”又指什么?

朗读指导。

③出示写“面对海盗的袭击,郑和是怎样做的”句子。(指读) ④自己再完整地读读第5自然段,你对郑和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⑷小结:是啊,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战胜了凶险,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3.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景吧。默读课文1——5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中呈现当时的画面。【为复述第一次远航做好坚实的铺垫】

㈡七次远航

1.师:这样充满凶险的航行,换成别人或许一次就够了。而郑和总共出洋七次。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郑和远航,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意义重大。)板书:时间长、范围广、意义大

出示郑和下西洋线路图,感受范围之广。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体会远航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 3.师补充说明:郑和在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已是61岁高龄,在返航途中以身殉职。

㈢感情升华:课文学到这里,你想对郑和说些什么? ㈣让我们带着对郑和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再来朗读课文。 五、作业

回家把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扬帆启航 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 郑 和 远 航 友好交往 七次 战胜凶险 促 进 交 流 和 往 来

[课后反思]

习,学习这种开拓进取,勇于探究的精神,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郑和远航。

(设计意图:最后再次朗读课题,凸显文章的中心,将学生的情感升华与迸发。) 五、作业

搜集资料,向别人介绍郑和的事迹,介绍他的远航壮举。

【板书设计】

扬帆启航

郑和远航

战胜风险

友好交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td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