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本科 72学时

更新时间:2023-11-05 13:43: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心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72,其中,理论学时72 ,实践学时0。 学分:2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本科)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四、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

课程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课程目标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包括:

第一,使学生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框架结构、内容体系、发展历史与趋势、教育心理学的定量与质性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学与课程改革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探究态度和技能、开放的思维方式。

第二,使学生了解学习的联结、认知、人本、建构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把握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并能运用有关学习理论分析和解释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第三,使学生掌握动机激发、知识建构、问题解决、学习策略培养、技能形成和规范获得的基本学习规律,并能运用有关学习规律自觉改进自己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第四,使学生了解教学设计、教学测评、课堂管理和教师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并能明确这些策略与方法的学习理论与学习规律基础,并能初步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案,提高教学的科学性,为今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这两个与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问题,通过教学心理的探讨,以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他们贯彻实施和灵活运用学习原理和培养教学策略。

五、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各章标题名称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学生心理 教师心理 学习心理导论 理论 学时 2 4 4 4 实验(训)学时 0 0 0 0 实习 学时 0 0 0 0 自主学习学时 0 0 0 0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行为学习心理 认知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动机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学习 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 学习策略 品德的形成 教学设计 课堂管理 学习评定 六、课程教学内容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作用。 2.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3.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1.1 教育心理肚饿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1.1.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1.2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1.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2.1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2.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1.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3.1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步骤 1.3.3 研究的有效性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结构。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价值。

3.教育心理学的简要发展历程和一般趋势。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程序和主要方法。

难点: 1. 教育心理学的简要发展历程和一般趋势。

第二章 学生心理(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掌握了解皮亚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 2.了解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发在,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 3.懂得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教学内容 2.1 学生的认知发展 2.1.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2.1.2 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2.2 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2.2.1 个性与社会化发展 2.2.2 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自尊 2.3 学生的个体差异 2.3.1 个体的智力差异 2.3.2 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2.3.3 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2.自我意识的概念; 3.学生的个体差异。 难点: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2.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教师心理(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懂得教师的角色和特征,理解教师的专业品质;

2.使学生理解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教师的教学沟通能力,形成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3.掌握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培养路径,预防教师职业倦怠。 (二)教学内容 3.1 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3.1.1 教师的角色 3.1.2 教师的特征 3.2 教师的专业品质 3.2.1 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3.2.2 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3.2.3 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3.3 师生互动

3.3.1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3.3.2 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3.3.3师生的相互作用 3.4 教师的成长和培养 3.4.1 教师的专业发展 3.4.2 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3.5教师的职业倦怠 3.5.1 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3.5.2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使学生理解教师的专业品质,以及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2.掌握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和教师成长、培养的途径。 难点:1.使学生理解教师的专业品质,以及师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2.掌握教师专业成长的概念和教师成长、培养的途径。

第四章 学习心理导论(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懂得学习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使学生理解学习与脑的关系; 3.了解学习理论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 4.1 学习及其分类 4.1.1 学习的界定 4.1.2 学习的作用 4.1.3 学习的分类 4.1.4 学习的相关概念 4.2 教师学习与脑

4.2.1 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 4.2.2 脑的特异化与学习 4.2.3 学习与脑的可塑性 4.3 学习理论发展

4.3.1 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4.3.2 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懂得学习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使学生理解学习与脑的关系;

3.了解学习理论的发展。

难点:1.学习的概念、作用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

第五章 行为学习理论(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了解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联结主义理论。

2.了解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行为主义新进展。 (二)教学内容 5.1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5.1.1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5.1.2 华生的行为主义 5.2 联结主义理论

5.2.1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论 5.2.2 桑代克的学习律 5.3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5.3.1 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5.3.2 强化理论 5.3.3行为的学习

5.4 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 5.4.1 社会认知理论 5.4.2 观察学习 5.4.3 行为主义新进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了解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联结主义理论。

2.了解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行为主义新进展。

难点: 1.了解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联结主义理论。

2.了解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行为主义新进展。

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

1.了解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的学习理论、符号学习理论。 2.了解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学习信息加工理论。 (二)教学内容

6.1 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6.1.1 格式塔的学习理论 6.2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t8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