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书生的

更新时间:2024-05-08 08: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魏书生的《乐在民主教育中》有感

读了魏老师的《乐在民主育人中》一书,真是受益匪浅。朴实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谈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方面应具备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步骤,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践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从魏老师的育人篇中我体会到:为师者,须孜孜以求,无时无刻实践和汲取书本中的营养,获得真知,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以真心和真才换取学生的真诚对待,并在教育过程中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教师是平凡的,但平凡中却见伟大。魏老师常说:“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作为教师,最关键的是处理好与职业的关系 ,尊重学生的情感是实现平等、民主的前提。魏书生老师说“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教师要努力读懂它。”每个学生对事物理解角度不同,他们所表露出的情感也会不同,教师要给予不同情感尊重,杜绝使用刺激性、挖苦性等不良语言或及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感情,这样会降低学生自信心,使学生产生自卑感,还会对教师产生厌恶抵触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等不良现象,挫伤了学生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主体的发挥。在尊重的基础上平等民主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但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而且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管理能力等诸多能力得以发展,让他们在一个班级里,一个教室,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得到了无限的展示机会。在这个基础上,老师给予了积极的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也同时得到了发展和张扬。

魏书生老师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爱”字在老师的班级管理中无时无刻地体现着。

他的爱不仅体现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与学生的心灵沟通上。魏书生认为: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钻研,了解每个学生,特别是了解班中的单亲孩子、家庭贫困孩子和暂时落后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的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掌握他们的心态,他们的思想动机,找到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以便对症下药,制定良策,做到真正为学生负责,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另一方面,魏书生认为,教师必须设法让学生了解教

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魏书生说:“教师的心灵对学生如果是一个未知世界,那么就谈不上教学民主。教师应该把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班级管理的看法都真诚地和学生倾谈,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无保留地谈他们的看法。这样,师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正因为魏老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产生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他才能去融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 改变一个又一个双差生。

是啊,作为班主任,尽管我们天天生活在学生中间,但如果缺少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我们就只能看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表面现象,而无法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就不能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书中鲜活的实例证明:走进学生心灵是以人为本、科学育人的“源头活水”

魏老师的书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在他的班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每人管一件事,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这种民主管理能够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律和自治。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的人格,品格,参与自身思想品德塑造,从他律逐步过渡到自律。

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体现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学生学会寻找教育,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在制造机械,而是在造就人。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把德育思考的角度从教师的一厢情愿转为一切从满足学生需要入手,在育人中真正体现人的教育、生命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情感的教育。

魏书生老师说“世上没有改变不了的学生,只有不善教的老师”。 魏老师的这一教育思想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即面向

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这不仅仅是口号,它应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其次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发掘个性、发展个性。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和自身的优点,并鼓励每一个学生树立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责,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读着教育家的书,通过与“过去的我”、“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我颇感惭愧。我在二十八年的教学生涯和二十六年的班主任体验中,自己也曾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在班级管理中也曾试着“民主与科学育人”,但只是简单地模仿魏老师做法的一招一式。其实,我没有真正领悟到教育专家的教育思想精髓,在班级管理中也投有真正贯彻教学民主、科学相结合的教育思想。正如魏书生所说,“在采用这些方法时,自始至终都要有民主的思想,都要有为学生服务,尊重学生,同学生一起商量教学改革的态度。如果是思想上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不尊重学生,主观片面地压制、强迫学生,那么,多好的方法也都会被用糟的,都不会收到好效果的。”

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班级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它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主体”,还是一种教育力量。它一旦形成,就能发挥凝聚、同化、驱动等重要效应。这不仅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教师在思想、观念的改变,方法正确、合理的引导。魏书生说:“不能奢望在学生荒芜的心田上撒几粒种子,淌几滴汗水,就能收获丰硕的自我教育的果实,只有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地坚持下去,学生自我教育的步子才会越来越坚实”。

魏书生老师说道:“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我们的

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乐在民主教育中吧!

处理好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个辩证关系

下面我们继续讨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个辩证关系。 1.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我们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怎么来摆好教学的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从实现教学目标的角度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里面有点辩证法,提出来和大家探讨。我们过去的传统课程比较多的是重视结论,就是我这一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于是就落实到关于字词句篇和内容表达的结论。长此以往,就造成我们会比较关注那些确定的、有时候是抽象化的结论,认为那是重要的。但新课程倡导过程,新的对于课程的解释是引导学生在跑道上跑,非常重视过程。而小语教材基本上都是文选式教材,文选式教材有优点,但也有个问题,它对教学过程的展开,它的层次,它的阶梯没有做很多的规定和设计,是需要我们教师来设计的。有的老师,就非常重视阅读过程的展开,对学生阅读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静静地读课文的多了,指导学生勾画批注的多了,带着问题边思考边阅读的多了,引导孩子在语境中学习体会词语句子表达含义的多了,带着个人感受去阅读的多了。这些,其实都是教学过程的展开,这是最让学生受惠的。那么结论还要不要呢?结论还是要的。教学有目标,有定向的目标,有确定的目标;但也有不定向、不确定的目标。我觉得,结论是在过程展开的前提下,是在孩子充分读懂文章并有了自己的感受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这里边有个非常好的例子,一位老师,要求学生边读边批注,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自己或者用一个词语或者用一个句子,概括自己的阅读感受。那篇文章是关于环保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最后孩子们的概括都指向破坏环境的问题,最后老师点了点,结论就出来了。我觉得我们要防止急于把结论告诉孩子,让孩子钻套子,或者防止把学习的

结论变成干枯的仅仅让学生机械记忆的知识点。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结论是建立在学生真切、充分、丰富的阅读感受基础上的。 2.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阅读教学中的个性与共性的问题,这个关系应该怎么摆?这是一个从学习主体的角度思考的问题。现在都非常突出个性化阅读,因为它在新课改中被强调了。但是,平时个人化的阅读,和小学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不完全是一回事。课堂阅读教学是在一个教学共同体中进行的,而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共同体,有一定的共同教学目标,这就是阅读教学的共性目标。问题在于:我们如果仅仅强调个性化阅读,而教师在课堂上不作点拨、补充、引导,也就是不把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引导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上去,那么这样的个性化阅读我觉得就有一定问题。反过来,当我们在强调或者思考要落实在一个教学共同体中的共性目标时,我觉得我们老师要有这么一根弦,要以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作为它的前提。如果没有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个人的阅读感受,你不去重视他的阅读初感,不去触摸每个孩子在阅读中的鲜活跳动的灵魂,那么你的共性目标就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是没有生命的。所以我觉得,我们是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集体共同学习探讨,最后完成共同的目标。比如教《修鞋姑娘》,抓住文中“吧吧吧”敲钉子的细节,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给我很深的印象。老师的指导思想非常好,他就是强化个性化阅读。这告诉我们,个性化阅读不仅仅是一个对文本主题或写作特点的总的理解,它也可以体现在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的感受上。抓“吧吧吧”三个字,孩子们有三种读法,有点遗憾的是,我认为这三种读法有的比较合理,有的不太合理,因为他脱离了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感情和故事的情境。对此老师却没有点拨,我觉得这是小小的遗憾。老师的指导思想是引领学生通过“吧吧吧”去揣摩人物的心理,读进人物的心灵,但是这些不同的读法里边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再点一下,共性的目标就能达成,做到两全其美。有的老师执教《一个村庄的故事》,非常重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孩子们回答“绿色消退了”“大气然被毁灭了”“这是无法挽回的悲剧”,这个结论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但我觉得老师在这方面花的时间过多了。个性和共性关系的处理上,当共性的目标已经深入孩子的心时,我觉得就可以少花些时间,花到其他地方去。 3.聚合与发散的关系。

思维方面的聚合与发散,这也是当前阅读教学引起我思考的问题,是关于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方面的问题。平时教学如何避免面面俱到,避免没有重点,特别是在引导学

生思维训练方面防止平面展开,没有层次地推进。我们很多老师做得很好,但我认为有些课有个共同的毛病,老师跟着课文内容的思路走,没有从课文中跳出来,没有对教材做大的处理,因此他的思维是平面的。我认为有两位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启发。 一位老师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他的教学思路总体来说就是先集中,再发散,再集中。所谓先集中,是根据文本中“美丽”这个核心的词,抓住这个“文眼”,从课文中找出六段话,这六段话都是作者对于居里夫人的“美丽”的一种理解的表述,然后让学生读这六段话,这是聚合性的思维方式,我看他的做法是以读带感,以感促思。接下来他要求孩子们自己选择六段话中的一段,这是发散;再根据全文内容,介绍居里夫人的“美丽”,这不是又从发散走向聚合了吗?既让大家有个人化的理解,又必须指向“美丽”这个文眼,所以这堂课在“收”与“放”的方面做得很好。还有老师教《画杨桃》一文,重点放在文中三处对话上,从“不像”,到“像”,到“像五角星”,好像文字有点简单重复,但是文章对话所用句式、标点、语气都不同,表达的含义与情感就发生了变化。她就通过这三处对话把课堂串起来了,把重点抓住了。还有就是抓住两个词语,前面一个“神情严肃”,后面一个“和颜悦色”,“收”与“放”处理得非常好,这就是“教”与“学”一体。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老师们寻找课文的切入点,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有的老师开头也想“收”,比如有一位老师教季羡林的文章《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老师抓得很准,为什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呢?这不符合中国习惯,老师抛出这个问题,问题很好,这可以说是聚合。但是我个人认为老师后面对文章的理解有点问题,引导得像是读一篇写景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看到的花是如何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等等,最后没有回到那个问题——他们养的花不是给自己看的,是给别人看的,没有收。这样光“放”而不“收”,是因为老师对课文的理解有偏差,我认为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缺陷。 4.充实与空灵的关系。

就是“实”和“虚”的关系,这是涉及到教学内容处理的一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学该实的必须实,字词句的教学要实,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实,铁板钉钉,毫不含糊。这一点我们多数选手做得非常好,这是这次课堂教学大赛非常成功的地方。因为儿童要夯实基础,这让他们终身受用。但是教学还要讲空灵。教学的空灵是对儿童思维和情感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的一种考量,所以,我认为有的老师在“实”的方面做得很好,要正字音(多音字的教学),辨字形,有的老师教“裸”字的时候拉进了一个“裹”;比如词义教学,教“翘首”的时候,“翘首”在文中是实义,但这个词更多的是虚义——期盼、

盼望,老师自己造了个句子,做了对比,这都非常“实”。我觉得阅读感受也要实,阅读感受也不能浮泛,讲空话,要表达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不同文体教学内容的“实”也不一样,这些我就不举例了。但是,有时候该实的没有实,如教《种一片太阳花》,这篇课文描写太阳花的美丽用了很多文字,语段。但是这篇课文精彩在哪里?在“一片”,太阳花的伟大、珍贵不在一朵小花,而是成片,这样平凡才成了伟大。但是老师对课文标题中“一片”这个关键词没有抓住,而语段中间的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是对太阳花的描写的字和句的排列组合,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排列,选择短句的句式,有非常强烈的表达作用。但是执教老师没有抓住,该实的没有实。有时候又应该化实为虚,或者化虚为实,促使充实与空灵两者的转化。我个人认为,老师引导阅读分析是实,让学生静静地默读、思考是虚;抓文本中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是实,利用文本的意义空白引导学生拓展想象是虚。比如教《卖木雕的少年》,这位老师处理得非常好,关于中非友谊,我认为可能是孩子认知上的空白,老师在这么短的准备时间里,组合了关于中非友谊的图片资料用多媒体展示,我发现孩子们前面有了充分感受,有了“虚”以后,他们在看图片时非常认真,神情专注,因为这些具体的图片填补了他们认知的空白,造成情感的冲击力,这就是实,化虚为实。学生对文本的真切感受,我们要珍视,但还要做适当的拓展想象。此外,确定性的目标是实,模糊性的、不确定的目标是虚。我想在这方面处理好也是一种辩证法。

我讲的这四点可能都是空话,但是我希望老师们能够来共同探讨在教学中怎样辩证处理这些关系。小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要讲究辩证法。有大追求的老师要志存高远,我这些问题向各位请教,也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敬意!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方智范

(原载《教师论坛》2010年第5期)

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专题一 制定阅读目标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既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在课程标准中确定关于阅读的目标和内容,遵

循了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阅读和阅读教学是对话过程

课标对阅读目标的确定,吸纳了现代阅读理念,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现代“以人为本”思想和对话理论的基础上,应对学生和教师重新定位,那就是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应成为阅读中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同时又承担着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责任。语文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语文课程注重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联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我们的整个的教学活动应围着学生转,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我们特别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感受、体验,特别是有个人色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在对话中间的地位与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教师是权威,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是接受者、聆听者。现在教师要处于跟学生平等的地位,教师的作用是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平等地对话。但是,教师毕竟要承担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引领和促进的责任。 2.阅读目标中应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

阅读目标不仅仅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对学生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诉求。这是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课程标准更强化了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对学生,特别是少年儿童精神成长的影响作用,具有涵养化育的功能。学生阅读活动与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紧密相关,学生喜欢读什么,不喜欢读什么,决定着自己的文化选择。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知识与能力等各方面是整合在一起的。而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起着引领的作用。有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某省举办的一次教学活动。一位老师教学课文《在大海中永生》。那篇课文写***同志去世以后,他的亲人和部下、战友为他送行,把骨灰撒向大海。课文里面有这样的句子:鲜花的花瓣,拌着骨灰撒向大海。教材里面那个“拌”字是个动词,拌和着骨灰撒向大海。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学生情感投入了,他举手发言。他说这个“拌”字不对,应该改成陪伴的“伴”,鲜花有幸陪伴着***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这一字之改体现出这个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放进去了,把自己的价值判断放进去了。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 3.重视阅读过程和阅读方法

第三个原则就是要重视阅读的过程和阅读方法。传统的课程与新课程对课程的理

解有一个本质性的区别。我们过去理解的课程,如果打一个比喻的话,就好像看运动员在操场上比赛。观看刘翔跑世界田径锦标赛,我们关注的是13秒,还是13秒19、13秒21,我们关注最后的成绩。至于比赛的过程,训练的过程,我们是很少关注的。新课程就是关注“运动员在跑道上跑”的过程的。这反映出这样一个思想,就是学习过程和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所以,现在的课程标准在定义语文课程性质时加了一句话,“语文课程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只能在阅读实践中进行。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

重视知识在阅读中的实际运用。课标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应打破过去脱离阅读实践、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系统传授的思路,努力创造条件,促成学生把与阅读有关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真正有用的实际阅读能力。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不能把知识作为“知识点”,作为学习的终结目标去学习,而是为了运用去学习。语文课程里面的相关知识,几乎不是在语言学的范围之内进行讨论的,而是在语用学里面讨论的。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语言运用,是如何把它转化为阅读能力。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环境里,就是在一定的语境里理解词句。这个语言环境就会让学生联系过去的积累、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上下文去猜想。例如,某版本教科书有一篇课文《春笋》,里面有这样一个句子,“一声惊雷唤醒了春笋”。这是一个拟人化的写法。老师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有个学生对“唤醒”这个动词总是读得很平淡。后来老师就启发那个学生,说你早晨在睡梦中,妈妈来叫醒你起床,要上学了,妈妈叫你是非常亲切的,她怎么唤醒你呢?这个学生的经验被调动起来了,他再读的时候,“唤醒”就读得慢了,加重了。这就是把一种情感传达出来了。在具体的语境里,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之后,学生对词语就理解得深透了。

专题二 根据阅读是对话的认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如何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课标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对话的基础是平等,对话的有效途径是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对话是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心灵的相约,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

学相长情境下的学生之间的切磋和探讨。阅读教学的对话涉及以下四对关系。 1.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而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作为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是对话的参与者,教师要放下身段参与到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还是对话活动的组织者,要组织、运作、控制对话过程;教师还应该是对话的引导者,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把握住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或激发兴趣,或启迪思维,或引导点拨,给学生倾注浓浓的人文关怀。具体说来,上课伊始,可以设计简短而又富有情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也可以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初读阶段,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感知文本的内容;精读阶段,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走进文本,交流感受,既得意又得言。 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是阅读教学中最有生命活力的过程。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争辩、相互激励、相互分享,这些活动最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是最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也是以文本为媒介而进行的。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评价别人的意见或与别人争辩。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学生身处于一个学习共同体中,互通有无,联手合作,共享成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地创造学生相互之间平等对话的和谐氛围。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多重对话关系中的核心,归根结底阅读教学要落实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中。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身的体验和理解融入到文本的表达之中,进入到文本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本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融通。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甘于寂寞”,要有一种意识,就是要把时间、把阅读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亲近文本,老师不要越俎代庖,不要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教师特别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去圈去批去画。一位教师在教学《夜莺之歌》一课时,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去做批画。教师让学生围绕着“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的话题,让学生在文中画出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在课文旁边做批注。实践证明,学生通过阅读完全能够从文本中、从关键词句中,感受到小夜莺的勇敢、机智和爱国品格。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师也认识

到千万不要小看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要“甘于寂寞”,但“甘于寂寞”不等于完全袖手旁观,完全不闻不问。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也需要教师适度的点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的过程不是自然发生的,需要借助文本的词句,借助文本精彩的段落来进行。所以,教师特别要指导学生通过文章的重要词句来理解,达到理解文本和文本对话的目的。

初读课文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初读课文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因为文本是先于阅读而存在的一种凝固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形态只是一些线性排列、静止不动的文字符号。阅读主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去辨认这些文字符号,再按语义单位对它们进行分割组合并用发音器官顺畅地读出来,这才是初步完成了阅读。在精读阶段,必须要设法激活文本的全部话语因子,让它们代表作者与学生对话,进行心灵沟通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站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采用读、背、说、写、画、演、做等形式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4.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教材的结构,课文的选择,课后的设练,无不体现着教科书编者的眼力和智慧。一篇文章为什么放在这儿,而不放在那儿;一篇文章为什么这样改;单元的组合、课文之间的联系、文章的导读提示、课后练习的编写等,这些无不渗透着教材编者的思想。一篇文章在没有进入教学之前,只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作品,一旦选入教材,它就会增加教学价值。教材的编者在选了这篇文章时更重视的是它的教学价值。教材编选的目的是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能够从前后课文获取相关信息,把握单元主题,关注导读提示和课后习题等,使语文学习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把课文的例子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学生与文本对话实际上就是学生和作者之间的一种对话,就是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走近作者,实现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刚开始引导学生做这件事的时候,教师要有更多耐心,从点滴做起,让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学会关注单元主题、前后课文的联系、导读提示、课后习题等方面的因素,切实地与教科书编者进行有效对话,不断提高对话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

对话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阅读过程是“三颗心一起跳动”。所谓“三颗心”,一个是文本作者那一颗心,因为文学作品也好,一般的文章也好,都有作者的思想观念、

观点和感情的显现。再一个是教师的一颗心,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要钻研文本,他也有一个跟文本对话的过程。最后是学生的一颗心,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阅读的对话过程。阅读过程的最好境界,就是文本作者和我们的师生的三颗心一起跳动。西方有一句名言,“阅读是什么呢,阅读是在你中发现我”,这个“你”可以是教科书,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习共同体里面的其他的同学。 专题三 怎样理解阅读能力的综合性特点

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标准作了这样的表述:“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烦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这些都是新增加的内容。看来,新课标对教师学会善于整合教学内容、打通听说读写、提高语文实践活动质量有很高的期待。

感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阅读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要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隔离开来。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我们首先要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阅读中的感受能力是以感性作为基础的,所以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缺乏感性,是过去阅读教学中人文资源严重流失、语文课走向自然科学化造成的弊端。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没有一种思维,即使是最纯的,能不借助于我们一般感性形式而进行,只有在这些感性形式中我们才能理解和把握住思维。”面对工业时代精神贫困化的社会病,要实现人性的完善,现代思想家们更强调人应该参与感性活动,因为感性活动更为天然,更诉诸直觉,个体可以密切介入,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更是如此。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理智状态中认知事物多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方式,但这种理性的方式只体现了人与事物的一种关系,如拘泥于理性的逻辑的认知,很容易陷于对人与事物关系认识的唯一性,而忽略了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世界存在的丰富多彩。据此,我们认为,让学生感性地揣摩课文——体验情感、感受形象、触摸语言,是一切理解、探究的基础。在文章解读活动中,逻辑的抽象是必要的,但必须以感性为基础。 阅读能力必须以感性作为基础,如果没有感性,对文章中的情感、形象、语言就不能很好地感受,那么我们阅读课就可能上成自然科学课。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国际上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的语文课逐渐走向自然科学化,导致语文课程缺乏感性。

我们往往更关注人、事、物的确定性,而忽视了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的世界的多样性。所以,课程标准强调感性,让学生感性地接触文本,体验情感,感受形象,琢磨语言。但是阅读不可能没有理性,阅读也要理解、领悟,也要分析评价,包括鉴赏活动,这些都有理性活动的。这种所谓的理性,用有些学者的话来说,是一种“抽象的稀薄的理性”。如果我们过于关注对文章分析的结论,比如说,分成几段,每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写作特点是什么,这些都是抽象的;如果我们离开文本有血有肉的那些东西,单单教给学生这样一些抽象的结论,考试就考这些抽象的结论,这样的阅读教学,就是一种无用的教学。这样的阅读课越上越枯燥乏味。

阅读能力的综合性还表现在不能把理解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分割开来,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课标“教学建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里都强调了创造性阅读,因为阅读不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话、创造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发现、探索、质疑、探究,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重视对这方面的评价,是符合阅读的价值和自身规律的。不过,课标指出创造性阅读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即与理解性阅读统一起来,两者不是对立或取代的关系。作为基础教育,既要确信阅读作为一种体验,各人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同时又要承认教材中的文本解读,应该有相对确定的理解,那种离开了文本的规定性,“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的倾向,也是要不得的,应该防止。

比较好的境界是什么呢,是感性与理性统一,这就体现了阅读能力综合性,像一幅画,它是由线条和色彩构成的,一旦它成为艺术品以后,就不是对线条和色彩的机械分析了,它就有生命了。对阅读能力的理解有了这么一个指导思想以后,老师在设计阅读课教学的时候,就能够正确地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综合和分析的关系。 专题四 怎样理解课标关于阅读方法技能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维度,并与知识与能力维度融为一体,这在阅读目标系列中体现得很明显,其旨归在于,主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的展开与阅读方法技能的运用中,获得真正阅读的能力,而有关阅读的知识则成为培养能力的支撑。归结起来,课标的阅读目标中共涉及朗读、默读、略读、浏览、诵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运用。

1.朗读技能的目标

课程标准对朗读的方法及目标的规定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学段)。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为小学要求的目标,第四学段为初中朗读方法技能目标,后一学段的目标自然涵盖前面各个学段的目标。

从上引可见,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要求的核心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所谓“正确”,是要求朗读时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吐字清楚、声音响亮,尽可能没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不重复,不唱读;所谓“流利”,是要求朗读时语气比较连贯,能读出句读和段落之间的停顿,节奏自然、速度适当;所谓“有感情”,是要求朗读时通过轻重、抑扬、停顿等变化,把所阅读文本的感情传达出来,能读出陈述、感叹、疑问等不同语气,同时有主体的感情参与其中。朗读作为一种技能,以上这三个要求不能分割,它们是一体化的;当然,相对而言,用普通话“正确”朗读是一种基础要求,而“流利”和“有感情”则是进一步的要求。所以,从第一学段朗读的起始要求,就从这三方面提出。

粗略地看,四个学段的朗读目标十分相似,但仔细推敲起来,要求是有差别的。第一学段只提“学习用”,是初步尝试学习用普通话朗读,强调的是老师的指导、示范,重视学习朗读的过程,这显然是起步阶段的要求。这个阶段强调的是老师的指导和示范的作用,重视的是学习朗读的过程。有一位教师他在执教《咏华山》一课的时候,开始时学生读得比较快,没有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老师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指导,也不失时机地做了示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有了明显的进步。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用”,强调的是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的实践过程,里面已经含有培养相关习惯的意思。第三学段是“能用”,强调能力的达成度,要求基本具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水平。再从用来朗读的材料看,这些目标表述上也有差异:前三个学段朗读的文本限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这些课文往往都是在老师指导下精读的材料,朗读的练习机会自然多,目标要求也容易达到;第四学段打破了这个规限,扩大到课文以外的其他阅读材料,文本类型和内容、表达、语言都更复杂了,对朗读水平的要求自然也相应提高了。这是初中与小学两个阶段在朗读目标上较为明显的区别。

课程标准除了对不同学段朗读的的侧重点有不同的要求之外,还特别强调了朗读语调的自然。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课标之所以特别提出朗读要自然的要求,也是由于很多地方、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指导中,

特别过分地注重了学生拿腔拿调朗读、过分夸张的表演。朗读的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理解,是“入乎文,入乎心,入乎情”,是一种自然的娓娓道来,不是拿腔拿调,矫情做作的。所以,朗读应该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2.默读技能的目标

课程标准规定的默读目标:一是学习默读(第一学段);二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三是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三学段);四是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第四学段)。同样,后一学段的目标包含前面学段的目标。

对默读的要求同样贯串四个学段。课标的大体思路是,在起始阶段要求“学习”默读方法,再要求“初步学会”这种方法,“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就是要脱离朗读,是默读的具体要求。然后是讲求默读速度,最后要求速度加快,而且养成习惯。与原实验稿课标对比,这次修订作了一个小的调整:把对默读的具体要求“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从第一学段移至第二学段,作为初步学会默读的一个具体标志,这一改动相信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的实际状况,并且降低了难度。

朗读和默读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经过十几年的课改,老师们对朗读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另外一个倾向,就是学生真正静下心来认真读书,静思默想的机会少了,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这种机会就更少。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很难落实重视阅读的体验、阅读的感悟的要求。默读是有利于学生的体验和品位的,所以,我们的课堂上应该有的时候书声琅琅,有的时候就要鸦雀无声,让默读和朗读各有所用,缺一不可。 3.略读和浏览技能的目标

掌握略读和浏览这两种阅读方法,是过去语文大纲中相对忽视的方面,但这恰恰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的阅读环境和阅读需求中提高公民阅读能力的迫切需要。课程标准从第二学段开始,提出了这方面的目标要求:一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二学段);二是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第三学段);三是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第四学段)。

略读是与课堂最常用的精读方法(包括朗读和默读)相对应的阅读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最为常用。老师看到略读和浏览这两个词,一定觉得两者都是粗知大意的意思,从字面上看好像区别不大。实际上“浏览”一词的原初意思就是“约略地看、泛观”,浏览更强调获取信息,它是我们现代社会更加迫切需求的一种能力。我们平常生活中,

常用到的浏览多采用扫读、跳读、快速读的方法,尤其是特别注意书名、篇章名,从书名以及大小标题或者段落的起结,包括图表的提示信息当中,捕捉适合自己的信息。特别是我们现在阅读报刊杂志,阅读网上信息的时候,需要快速提取信息,了解时政新闻,只要看看标题就行,内容不一定详细看,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儿,利比亚卡扎菲死掉了,首都的黎波里给攻下来了,知道这个消息,详细内容就不看了。“略读”是粗知文本大意,即古人所谓的“观其大略”。略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就是观其大略。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不逐字逐句地去读,观其大略,这就是略读的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特别要注重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4.诵读技能的目标

课标还特意提出了诵读方法,而且在这方面规定得很具体。一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一学段);二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二学段);三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三学段);四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第四学段)。 诵读从字面意义看,就是反复地去吟读,然后自然地成诵。诵读有助于语言知识的积累。一些抒情诗文、文言文就比较适合诵读。诵读更加有助于读者从声韵气律角度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体会其中的丰富内涵和情感。诵读又不像朗诵那样有表演的性质在里面。诵读就是把自己的感情通过吟诵抒发出来,这样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和情感的投入,达到语文潜移默化熏陶的目的。曾国藩就曾经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壮,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诵读和朗读各有所长。这里说的“密咏恬吟”,其实就是诵读。运用这样的方法确实能够有利于学生沉下心来,细心地体察诗文深远的内在的韵味。

对诵读技能目标可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从诵读的材料看,第一学段以儿歌、儿童诗和浅近古诗为宜,因为这些材料篇幅短小,有节奏、韵律感,朗朗上口,故宜于低年级儿童诵读。原实验稿中的“童谣”,在修订时改成了“儿童诗”,因为“童谣”与“儿歌”接近,而“儿童诗”既包括民间流传的童谣,也包括了作家专为儿童创作的诗歌,更加准确一些。到第二、第三学段,则以一般诗文为诵读材料,其阅读范围和诵读难度都有增加。第四学段将古代诗词专提出来,文言文则另提要求。再从诵读的实施要求看,第一、第二学段侧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以体验情感和想象情境的心理活动为通道,达到

感受语言、领悟大意的目的;第三学段强调能够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形式要素去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运用诵读方法阅读理解作品的自觉程度逐渐增强,诵读要求也更趋细化;而第四学段的诵读应该是综合以上各种要素的实践活动了。

老师对诵读、朗读、朗诵等概念觉得难以区别。第一个区别,从材料方面看,所有的文学作品都适合朗读,无论它是叙事性的、说明性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适合诵读和朗诵,如抒情诗文、文言文,这些情感比较丰富的材料更适合诵读和朗诵。第二个区别,朗诵是一个具有表演性的艺术活动,而朗读和诵读更是一种教学的行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朗读和诵读的方法往往显得比较高亢雄伟,而诵读比较强调沉潜,是沉下去体会感情。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位寿镜吾老先生在读古文的时候,摇头晃脑,不顾一切,忘掉外面的存在那种得意劲,就是诵读。 专题五 怎样理解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

这里所说的关于文章的一般阅读,就是阅读各类文章时一些共通的基本要求。有一部分阅读目标是跨越各种文体的,既跨越实用性文体,也跨越文学作品,我们称之为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

课程标准从第二学段开始,提出了关于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一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学段)。二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学段)。三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第四学段)。

这些目标要求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思想情感方面的思想内容,如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还有就是文章表达方面的要求,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些是课标中所提出来的一般性阅读目标。在解读一般阅读目标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阅读文章的前提是从文章的整体出发

这些目标表述中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要求阅读行为从文章的整体出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感知”。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感知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对对

象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总和的反映,它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首先具有直观性特征,同时也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如我们初见一个陌生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怎么产生的?肯定是直观得来的整体印象、综合印象,不会得之于对他的面部五官等作个别的具体的分析。而在感知基础上进入的理解,虽然更多是一种理性思考,但它始终伴随着对文本的具体感受,伴随着与文本情感相交织、相应和的情感活动。所以,理解也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而且往往是个人化的。 2.“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学段提出“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就是建立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的,它并不需要像过去流行的对文章进行分段解剖、逐层归纳,再概括一个中心思想的思路,不追求抽象的理性结论。这一把握文章内容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学生心志充分投入的过程,是与“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须臾不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得到的常常不是关于文章的抽象结论,而是对文章的总体印象,包括文章的主体事件、形象、情感、基调等,以及对文章某一方面的特别感受和体验。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要求能结合课文语句所描述的充满着感性因素的内容和情境来实现。须知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绝不是抽象的判断可以概括穷尽的,其中始终伴随着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过去与这一条要求相对应的提法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现改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两者的区别是:一是概括需要理性的判断,而且“言传”出来,“体会”更多地伴随着感性的把握,表现形式也较自由;二是概括注重阅读的结果,体会更注重阅读的过程;最后,概括往往强调规范、统一,难以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体会则强调自主性,鼓励自由的个性化的表达,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而且“思想感情”的外延比“中心思想”大得多,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阐释。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顺其自然地先从整体去把握文章,从整体出发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在以往的教学中有很多老师,课文讲解得非常细致,甚至过分地肢解了这个文章。在分析文章的时候,有的老师执著地追求对文本语词句的理解,对于句子的分析,对于篇章的逻辑结构的分析,这样的分析脱离了文本的实际,最后得出一个抽象的结论给学生。这样就是忽略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所以,这次课程标准就特别提出了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得到的肯定不是老师所给的关于文章的一些抽象的结论,而是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对文章的一个总体的印象。如关于主体事件、文章的形象、文章的情感基调等,以

及对文章的一些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虽然我们强调整体感知,强调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整体感知和具体分析并不矛盾。在阅读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先从文章的整体把握,然后在需要的时候,也是可以对各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的。

老师们也不要误解,不要以为语文课程反对概括。实际上概括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对一篇课文,要有一个基本把握,要言传,要表达自己的基本理解,可以用一个词语,用一个句子把它概括出来。我们反对把概括当成抽象的结论,让学生离开文本的生动活泼的内容和感情,去记住它。有的老师,特别是高年段的老师,在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他会要求学生在每一段的空白处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的意思,然后师生一起来讨论,一起来修正。我觉得这个做法非常好,这是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一个基础。

当前小学语文界有这样一些观点,就是上海师范大学王文生、吴中华教授在一系列文章中突出的一个问题,阅读教学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是教课文还是教阅读。这个问题在老师的观念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老师纷纷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文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而我们现在很多阅读教学中,是老师跟着课文内容走,他的思维被作者牵住,他的教学设计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这对于培养小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肯定是需要的,但有的文章把握主要内容相对比较容易,有的课文可能就不容易。在这方面,我们的共识是:第一,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第二,内容是基础,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内容是不能丢弃的,还需要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第三,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老师要更加关注文章的表达。 3.了解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第三学段提出“了解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还有第四学段“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这里所说的“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表达方式”,不是拿相关的文章学知识点作为起点,也不是最终归结为一些程式化的抽象表述,而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感受、思考、揣摩,对文章表达上的特殊性、与文章内容的有机联系获得自己的认识。

“理清思路,分析内容,推敲词句”,是对文章在整体上有了印象,对内容有了基本把握后,进行比较理性的分析,但这种理性分析还是离不开学生对文章的具体感受和体验的。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这些要求,都是强调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质疑、合作、探究,是把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引向深入的标志,最后得以在群体阅读的条件下,师生相互促进,共享阅读成果,提高阅读水平。 4.关于阅读中实现质疑、合作、探究能力的目标

在第三学段提出“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第四学段提出“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这些要求是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质疑、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的目标。通过这个途径,教师把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引向深入,最后在群体合作的条件下,师生共享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水平。有一个《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的教学课例,讲的是季羡林老先生在德国访问回来写的一篇文章,德国人家家阳台上都有花,花是放在沿街的阳台上,让路人看而不是自己欣赏。这篇文章就涉及民族文化的特点,这跟中国人的习惯不一样。学生学这篇文章以后,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提了很多问题,老师把学生提出的关于词语的问题、句子的问题、内容的问题、表达的问题,都罗列在黑板上。然后针对某些问题合作探究,有些问题解决了,就把它擦去,最后留下两三个问题难度比较大,都涉及对这个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德国人为什么这样做,这几个问题老师就留给学生共同探索解决,这个做法很好。学生在读完之后,在学习过程之后,又生成了新的问题,然后老师给他们充分的发言权,让他们去提,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正是有价值的教学问题。 专题六 课标对实用性文章阅读的教学有哪些要求

所谓实用性阅读,是相对于文学性阅读而言的。文学性阅读是为了培养审美能力,实用性阅读旨在培养一种为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而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实用性阅读的阅读材料主要涉及这几类文章:说明性文章、新闻、科技作品、非连续文本、简单的议论文。课标从第三学段开始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和非连续文本。初中阶段,实用性阅读的文本更为多样,加上了新闻、简单议论文、科技作品等。这里重点说一说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兼及其他实用性文章。 1.说明性文章阅读的目标

课程标准把文章分成了两类,第一类是所谓的文学性文章,第二类是所谓的实用性文章,也就是非文学性文章。在小学阶段,实用性文章包括一些基本的说明文体,如说明性的文章、小议论文、新闻报道、科普科技文章、基本的常用的应用文以及非连续

性的文本。

说明性文章,是在向人们传达关于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严谨的、科学的,是不容臆造的。在语文教材中,实用性文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介绍景点及景物特征为主的写景文章,如《三亚落日》;一类是以介绍科普知识为主的科学小品文,如《恐龙》。

关于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课标在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第四学段目标要求:“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由此可见,说明性文章的教学最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和“获取主要信息”。 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关于文章要点的把握,要求对这些文章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把握。第二层意思是对说明方法的了解,就是这样的文章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表达方法去说明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关注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了解说明的顺序。文本的表达顺序,是作者叙述思路的表征,是作者独具匠心的体现,这同样需要读者去认真地发现,并形成读者、作者间的认知共鸣。教学说明性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体会事物的特点和知识的理趣。

第二,要了解说明的要点。任何一篇说明性的文章都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作者总是从几方面抓住几个要点来加以说明的。教学时,要通过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来把握课文的说明要点,并在此基础上读好人物的对话。

第三,要了解说明的方法。说明事物有多种方法。教学说明性文章,除了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介绍说明的那种事物的特征、本质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说明性文章的教学,这些说明方法的渗透是很重要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明白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用这些方法来说明什么,使用这些说明方法好在哪里等。 第四,要了解词句的运用。说明性文章的语言确切、简洁、通俗,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句子与句子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把握顺序,抓住要点,了解方法,品味语言,这是说明性文章的主要教学内容。只要有了这些方面的发掘与解读,学生自然就会对此类课文产生兴趣,文本中的知识理趣和语文味道,也就会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 2.说明性文章的教学建议

如何教学说明性文章,这是老师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说明性文章是说明事理、阐明问题的一类文学作品,它的文字往往显得比较平实、平白,它不像文学性文章那样有滋味、“有嚼头”,所以在公开课上老师大多不喜欢选择说明性文章。但是,并不能因此说明我们可以忽略说明性文章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说明性文章往往运用得更多一些。在教学说明性文章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的兴趣。这类文章的信息量比较大,或者说信息量比较集中。阅读这样的文章对增长学生的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多阅读这样的文章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很有好处。老师可以从这样的角度多激发学生对这样的文章阅读的期待、阅读的兴趣。

第二,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这样的文章教出“语文味”,把握这类文章的文体特点、文本特点,关注文本的语言,挖掘这类文章里面包含的语文元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容易把这样的课教成常识课、自然课。一位老师教学《蝙蝠和雷达》一课,课堂上的主要时间是播放一个科学家研究蝙蝠飞行试验过程的动画片。蝙蝠被捂住嘴、捂住耳朵,然后看蝙蝠怎样飞行,怎样掉下来。这个过程非常生动,非常有趣,学生看得非常高兴。学生在语文课上能看动画片,肯定特别高兴。但是静下心来反思这个教学过程,就会发现,动画片中的语言非常浅显,显示的道理也非常简单,学生的兴趣大都集中在蝙蝠怎样飞上,对于这样写则一无所知。与其说这节课是一节语文课,倒不如说它更像一节科学课。另一位老师是另一种上法。他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特别是课文第三自然段,就是蝙蝠飞行特点这一段。通过阅读,学生发现作者在表现蝙蝠飞行特点的时候,用到了一些特别关键的词。如“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这个“还”字让感受到一个递进的关系,它不但能在夜里飞,还能在这么黑的情况下捉那么小的飞蛾和蚊子。接下来又说,“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过”。这又提高了难度,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接下来他又说,“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老师抓住了“还”、“无论”和“即使??也”等词语,让学生了解层层递进的说明方法,感受到蝙蝠飞行本领特别高。我们认为,这样的课把这种科普性的小说明文上出语文味来了。我们知道,说明文的语言当然要生动,但是前提是准确。第二个案例挖掘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找到限制词,找到程度性副词,“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既表现了文章的生动性,又表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为了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看看第三个老师是怎样上这节课的。这位老师为了对这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他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填写。这个表格就是填写蝙

蝠飞行原理的表格,而不是填写语言文字和表达方法的表格,这个环节就把语文课变成自然科学课了。因为他的落脚点有问题,落脚点在知识上,而不是在语言上。 第三,对这类课文作一些适度的拓展。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开发和利用一些相关的资源。通过这样的过程关注读写的迁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以致用。 3.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教学

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一个新的词汇——非连续文本。但没有对非连续文本的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确定,关于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连续文本,也就是以句子或段落组成的连续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如统计图表、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等。这样的材料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实用性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的应用非常广泛,与日常生活形影不离。如开发票,发票就是一个非连续文本。到医院看病有病历卡,有处方,这也是非连续文本。 长期以来我们对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教学缺乏重视。2009年上海市代表我们国家参加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组织的一个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它是对世界范围的几十个国家15岁年龄段的学生的学业进行的评估。令人非常高兴的是,在阅读素养评估项目中,上海市排在第一位,超过了美国、韩国,也超过了日本。西方各大媒体觉得很震惊。但是我们要看到,在非连续文本学习内容的测试中,我们的得分非常低,排在后面几名。非连续性文本的测试题共有四种类型,在整个测试试题中占30%。这个结果说明了我国语文教学还没有充分重视非连续文本的阅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不强,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均匀,或者说语文教学内容现代化还没有充分实现。所以,课程标准修订时加上这个内容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课程标准对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要求是:(1)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学段);(2)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第四学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目标主要是筛选信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取主要信息。各种阅读材料,如统计图表、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等,它们蕴涵的信息是不同的。信息有虚实、隐显之分,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要引导学生善于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还有,要会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 专题七 课标对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和评价有哪些要求

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关于文学阅读的教学没有专门提出具体建议,但其基

本要求应与对整体的阅读能力培养,即“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是完全一致的,可以说已经包含在其中。而在“评价建议”中,文学阅读的评价在表述上则具体得多,不仅在总体上提出了评价的重点“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还在修订时把各个学段评价的侧重点作了明确的表述:第一学段侧重考查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查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可以看出,第一学段的评价要求是“大体感受”,评价的依凭是与儿童心智水平相适合的朗读和想象;第二学段进了一步,评价的要求是“具体感受”,评价的依凭是重点细读;第三、四学段是通过学生自己的“领悟”和“体验”来考查,对阅读中思维水平的要求更高了。不管是哪个学段,文学阅读的评价重点都落在形象(包括情境)、情感、语言(包括节奏、韵味)几个要素上面。 1.文学阅读要鼓励个性化

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思维活动,所以,我们特别要重视对这些思维活动个性化的感受和理解,文学阅读一定要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美国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海明威说,文学作品是什么,文学作品就是一座大冰山,能够直接感知的形象语言只是冰山一角,是露出水面的部分,文学作品很多丰富的意蕴隐藏在水面之下。所以,我们要提倡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以及对作品的个性理解。 钱学森先生在去世之前经常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先生怎么会提这个问题呢?看他的有关的文章和通信,我们会发现他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关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问题,因为形象思维包含着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艺术欣赏和文学阅读,所以,要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加强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我们过去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与一般文章阅读教学思路是差不多的,不论什么课文在我这里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有很多特殊性,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很难追求标准答案,即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教学中的个性理解是有前提的,它是基于对作品的理解,然后才有个性的感受和理解。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文学阅读的评价建议里有这样一段话:“文学作品阅读的

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就是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强调个性化的感受和理解。 2.叙事性作品的学习重在感受和体验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阅读的过程,就是发现作品意义的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应是阅读行为的主体,应该让学生直接与作品进行对话,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阅读。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弃指导的作用,而是说,教师读,教师带领学生读,教师学生一起读,说到底,都是为学生学会自己读服务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有个人的“期待视野”,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积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拓宽生活面,丰富人生体验,以使自己的期待视野的品位得到提升,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浓厚兴趣。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就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甚至允许学生“突发奇想”,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对各种成说进行批判、质疑的精神。对作品的解读,不要去追求唯一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文学阅读的重要途径,是体验、领悟和品味。

首先要“体验”。课标对体验是十分重视的,这一关键词前后出现过多次。之所以重视体验,较多是从文学作品的生动情境和感性形象出发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投入与阅读者的情感活动联系紧密,反对完全抽象地对待文学作品。体验要求亲身经历,当然在阅读中只能是我们常说的“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强调感性是阅读的基础。过去的语文课程只关注概括而不重体验,体验就是把心放进去,把情感放进去。当教学过程变成知识结构的过程的时候,就往往排除了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只有概括只有抽象思维而没有情感没有形象思维,这样的教育离开儿童的精神世界,离开儿童的精神发育,是干瘪的东西。

其次要“领悟”。如果说,小学阶段的文学作品阅读主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多还在文本的感性层面,到初中阶段提出“领悟”,就有从感性出发上升到理性把握的意思,着重在对作品内涵的把握,从生动的形象或情境中,获得理性的启示,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当然,领悟的程度可以有深浅之分,对初中生来说,这种领悟还是初步的。这个“领悟”大致相当于我们常说的理解、领会,但不排除有一定的本质性感悟的成分在内,理性成分居多,它与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心理特点是相适应的。

最后要“品味”。品味语言,从某种角度说是以上“体验”和“领悟”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必然是从触摸语言开始的,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这种语言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是同步的,始终与体验、领悟相伴随,两者很难说孰先孰后。文学作品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精粹,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有人称其为“情感语言”。具体说来,它最感性、最鲜活、最具个性光彩,与作家活泼的生命气息相关;因而,对文学语言的品味可以说是语言学习的捷径,对领悟汉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其作用可能很难替代。 3.学习诗歌重点在把握诗意、想象情境、体会情感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从诗歌艺术中汲取精神素养,这对于儿童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诗歌的阅读重点是把握诗意、想象情境、体会情感。我们这里讲的诗歌基本上是抒情诗,而不是叙述诗和哲理诗。在第三学段的目标里面对诗歌教学要求指出,阅读诗歌要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我把这段目标提炼出来,概括为把握诗意、想象情境、体会情感。诗歌的语言是形象的语言,又是情感的语言,体会情感是诗歌教学的重点。诗歌的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有人把形象思维叫做有情思维,就是有情感的思维。所以阅读诗歌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情感投入,要受到感染。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具体生动的阅读诗歌的过程,在阅读诗歌中的情感投入,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常常不是依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通过情感体验达到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体验和感染,比那种头头是道的条分缕析的理性阅读更加重要。在课标里面,这一类目标一般不是达成性目标,它是展开性目标,强调过程,强调表现性目标,看学生受到情感感染的程度。 第一,诵读。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策略。这是由诗歌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因为诗歌的语言是凝练含蓄的,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所以,诗歌教学唯有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充分感受作品的韵律之美,增强语感,促进思维。这是其一。其二,诗无达诂。有很多诗歌的意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老师的讲解如何精辟,教学技巧如何精湛,而是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诵读,在诵读中明晓诗意,在诵读中复现画面,在诵读中体悟感情,让诗情画意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流淌出来,流淌到学生的心灵深处,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第二,想象。诗歌教学需要想象的介入,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的“境”,还原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这样,诗歌中的文字才会活起来,学生的眼前才会浮现出空灵高远的意境;诗歌中的情感才会流溢出来,学生的心灵才会与诗人的心灵相通相融。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制定课程标准阅读目标的一项是( )。 ①阅读和阅读教学是对话过程 ②应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 ③重视阅读过程和阅读方法 ④应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 ⑤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 答案:④

2.自然界的物体其色彩是由什么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而组成的?( ) ①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②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③师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答案:④

3.所谓“教学策略”,即是:( )。 ①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②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 ③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 ④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答案:④

4.下列各项中,属于课标“教学建议”提出的组成学生阅读综合性能力的是( ①感受能力 ②复述能力

)

③理解能力 ④欣赏能力 ⑤评价能力 答案:① ③ ④ ⑤

5.让学生感性地揣摩课文是阅读的基础,这表现在( ) ①体验情感 ②归纳段落大意 ③感受形象 ④解释词语 ⑤触摸语言 答案:① ③ ⑤

6.下列各项不属于课标提出的阅读方法技能目标的是( ) ①诵读 ②略读 ③背诵 ④浏览 ⑤朗读 答案:③

7.“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标在哪个学段提出的目标( )

①第一学段 ②第二学段 ③第三学段 ④第四学段 答案:③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课标规定的理解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的是( ) ①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④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⑤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答案:④

9.课标所说的实用性文章,主要是指( ) ①叙事散文 ②说明性文章 ③非连续文本 ④小论文 ⑤日常应用文 答案:② ③ ④ ⑤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连续文本的是( ) ①图表 ②使用说明书 ③地图 ④广告 ⑤演讲词 答案:⑤

11.课标评价建议认为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特别要加以鼓励的是( ①对艺术特点的把握 ②对中心思想的理解

③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 ④对标准答案的追求 ⑤对作品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答案:⑤

12.在小学阶段学习诗歌,重要的途径是( ) ①诵读和想象 ②理解和分析 ③质疑和评论 ④浏览和复述 答案:①

)。

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专题一 制定阅读目标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学习内容,它既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在课程标准中确定关于阅读的目标和内容,遵循了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阅读和阅读教学是对话过程

课标对阅读目标的确定,吸纳了现代阅读理念,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现代“以人为本”思想和对话理论的基础上,应对学生和教师重新定位,那就是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应成为阅读中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同时又承担着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责任。语文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语文课程注重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联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我们的整个的教学活动应围着学生转,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我们特别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感受、体验,特别是有个人色彩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教师在对话中间的地位与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过去的教师是权威,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是接受者、聆听者。现在教师要处于跟学生平等的地位,教师的作用是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平等地对话。但是,教师毕竟要承担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引领和促进的责任。 2.阅读目标中应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

阅读目标不仅仅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阅读教学中要渗透对学生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诉求。这是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课程标准更强化了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对学生,特别是少年儿童精神成长的影响作用,具有涵养化育的功能。学生阅读活动与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紧密相关,学生喜欢读什么,不喜欢读什么,决定着自己的文化选择。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知识与能力等各方面是整合在一起的。而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起着引领的作用。有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某省举办的一次教学活动。一位老师教学课文《在大海中永生》。那篇课文写***同志去世以后,他的亲人和部下、战友为他送行,把骨灰撒向大海。课文里面有这样的句子:鲜花的花瓣,拌着骨灰撒向大海。教材里面那个“拌”字是个动词,拌和着骨灰撒向大海。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学

生情感投入了,他举手发言。他说这个“拌”字不对,应该改成陪伴的“伴”,鲜花有幸陪伴着***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这一字之改体现出这个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放进去了,把自己的价值判断放进去了。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 3.重视阅读过程和阅读方法

第三个原则就是要重视阅读的过程和阅读方法。传统的课程与新课程对课程的理解有一个本质性的区别。我们过去理解的课程,如果打一个比喻的话,就好像看运动员在操场上比赛。观看刘翔跑世界田径锦标赛,我们关注的是13秒,还是13秒19、13秒21,我们关注最后的成绩。至于比赛的过程,训练的过程,我们是很少关注的。新课程就是关注“运动员在跑道上跑”的过程的。这反映出这样一个思想,就是学习过程和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所以,现在的课程标准在定义语文课程性质时加了一句话,“语文课程是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只能在阅读实践中进行。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

重视知识在阅读中的实际运用。课标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应打破过去脱离阅读实践、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系统传授的思路,努力创造条件,促成学生把与阅读有关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真正有用的实际阅读能力。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不能把知识作为“知识点”,作为学习的终结目标去学习,而是为了运用去学习。语文课程里面的相关知识,几乎不是在语言学的范围之内进行讨论的,而是在语用学里面讨论的。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语言运用,是如何把它转化为阅读能力。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环境里,就是在一定的语境里理解词句。这个语言环境就会让学生联系过去的积累、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上下文去猜想。例如,某版本教科书有一篇课文《春笋》,里面有这样一个句子,“一声惊雷唤醒了春笋”。这是一个拟人化的写法。老师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有个学生对“唤醒”这个动词总是读得很平淡。后来老师就启发那个学生,说你早晨在睡梦中,妈妈来叫醒你起床,要上学了,妈妈叫你是非常亲切的,她怎么唤醒你呢?这个学生的经验被调动起来了,他再读的时候,“唤醒”就读得慢了,加重了。这就是把一种情感传达出来了。在具体的语境里,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之后,学生对词语就理解得深透了。

专题二 根据阅读是对话的认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如何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课标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对话的基础是平等,对话的有效途径是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对话是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心灵的相约,是相互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学生之间的切磋和探讨。阅读教学的对话涉及以下四对关系。 1.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而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作为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是对话的参与者,教师要放下身段参与到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还是对话活动的组织者,要组织、运作、控制对话过程;教师还应该是对话的引导者,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把握住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或激发兴趣,或启迪思维,或引导点拨,给学生倾注浓浓的人文关怀。具体说来,上课伊始,可以设计简短而又富有情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也可以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初读阶段,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感知文本的内容;精读阶段,在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启发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走进文本,交流感受,既得意又得言。 2.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是阅读教学中最有生命活力的过程。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相互讨论、相互争辩、相互激励、相互分享,这些活动最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是最有教育价值的活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也是以文本为媒介而进行的。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见解或提出自己的疑问,可以评价别人的意见或与别人争辩。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学生身处于一个学习共同体中,互通有无,联手合作,共享成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与合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努力地创造学生相互之间平等对话的和谐氛围。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多重对话关系中的核心,归根结底阅读教学要落实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之中。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敞开自己的心扉,将自身的体验和理解融入到文本的表达之中,进入到文本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文本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融通。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甘于寂寞”,要有一种意识,就

是要把时间、把阅读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亲近文本,老师不要越俎代庖,不要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教师特别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去圈去批去画。一位教师在教学《夜莺之歌》一课时,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悟、去做批画。教师让学生围绕着“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的话题,让学生在文中画出关键词语、关键句子,在课文旁边做批注。实践证明,学生通过阅读完全能够从文本中、从关键词句中,感受到小夜莺的勇敢、机智和爱国品格。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师也认识到千万不要小看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要“甘于寂寞”,但“甘于寂寞”不等于完全袖手旁观,完全不闻不问。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也需要教师适度的点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的过程不是自然发生的,需要借助文本的词句,借助文本精彩的段落来进行。所以,教师特别要指导学生通过文章的重要词句来理解,达到理解文本和文本对话的目的。

初读课文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初读课文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因为文本是先于阅读而存在的一种凝固的物质形态,这种物质形态只是一些线性排列、静止不动的文字符号。阅读主体必须积极主动地去辨认这些文字符号,再按语义单位对它们进行分割组合并用发音器官顺畅地读出来,这才是初步完成了阅读。在精读阶段,必须要设法激活文本的全部话语因子,让它们代表作者与学生对话,进行心灵沟通与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着力引导学生站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采用读、背、说、写、画、演、做等形式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4.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教材的结构,课文的选择,课后的设练,无不体现着教科书编者的眼力和智慧。一篇文章为什么放在这儿,而不放在那儿;一篇文章为什么这样改;单元的组合、课文之间的联系、文章的导读提示、课后练习的编写等,这些无不渗透着教材编者的思想。一篇文章在没有进入教学之前,只是一个单纯的文学作品,一旦选入教材,它就会增加教学价值。教材的编者在选了这篇文章时更重视的是它的教学价值。教材编选的目的是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能够从前后课文获取相关信息,把握单元主题,关注导读提示和课后习题等,使语文学习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把课文的例子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学生与文本对话实际上就是学生和作者之间的一种对话,就是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在这个对话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走近作

者,实现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刚开始引导学生做这件事的时候,教师要有更多耐心,从点滴做起,让学生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学会关注单元主题、前后课文的联系、导读提示、课后习题等方面的因素,切实地与教科书编者进行有效对话,不断提高对话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

对话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阅读过程是“三颗心一起跳动”。所谓“三颗心”,一个是文本作者那一颗心,因为文学作品也好,一般的文章也好,都有作者的思想观念、观点和感情的显现。再一个是教师的一颗心,教师为了教学的需要要钻研文本,他也有一个跟文本对话的过程。最后是学生的一颗心,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阅读的对话过程。阅读过程的最好境界,就是文本作者和我们的师生的三颗心一起跳动。西方有一句名言,“阅读是什么呢,阅读是在你中发现我”,这个“你”可以是教科书,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习共同体里面的其他的同学。 专题三 怎样理解阅读能力的综合性特点

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课程标准作了这样的表述:“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烦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这些都是新增加的内容。看来,新课标对教师学会善于整合教学内容、打通听说读写、提高语文实践活动质量有很高的期待。

感性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对阅读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要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隔离开来。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我们首先要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阅读中的感受能力是以感性作为基础的,所以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感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缺乏感性,是过去阅读教学中人文资源严重流失、语文课走向自然科学化造成的弊端。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没有一种思维,即使是最纯的,能不借助于我们一般感性形式而进行,只有在这些感性形式中我们才能理解和把握住思维。”面对工业时代精神贫困化的社会病,要实现人性的完善,现代思想家们更强调人应该参与感性活动,因为感性活动更为天然,更诉诸直觉,个体可以密切介入,在艺术审美活动中更是如此。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在理智状态中认知事物多采取理性的逻辑的方式,但这种理性的方式只体现了人与事物的一种关系,如拘泥于理性的逻辑的认知,很容易陷于对人与事物关

系认识的唯一性,而忽略了世界向我们展现的更多可能性,也就是世界存在的丰富多彩。据此,我们认为,让学生感性地揣摩课文——体验情感、感受形象、触摸语言,是一切理解、探究的基础。在文章解读活动中,逻辑的抽象是必要的,但必须以感性为基础。 阅读能力必须以感性作为基础,如果没有感性,对文章中的情感、形象、语言就不能很好地感受,那么我们阅读课就可能上成自然科学课。20世纪50年代以后,受国际上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的语文课逐渐走向自然科学化,导致语文课程缺乏感性。我们往往更关注人、事、物的确定性,而忽视了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的世界的多样性。所以,课程标准强调感性,让学生感性地接触文本,体验情感,感受形象,琢磨语言。但是阅读不可能没有理性,阅读也要理解、领悟,也要分析评价,包括鉴赏活动,这些都有理性活动的。这种所谓的理性,用有些学者的话来说,是一种“抽象的稀薄的理性”。如果我们过于关注对文章分析的结论,比如说,分成几段,每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全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写作特点是什么,这些都是抽象的;如果我们离开文本有血有肉的那些东西,单单教给学生这样一些抽象的结论,考试就考这些抽象的结论,这样的阅读教学,就是一种无用的教学。这样的阅读课越上越枯燥乏味。

阅读能力的综合性还表现在不能把理解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分割开来,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课标“教学建议”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里都强调了创造性阅读,因为阅读不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话、创造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发现、探索、质疑、探究,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重视对这方面的评价,是符合阅读的价值和自身规律的。不过,课标指出创造性阅读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即与理解性阅读统一起来,两者不是对立或取代的关系。作为基础教育,既要确信阅读作为一种体验,各人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同时又要承认教材中的文本解读,应该有相对确定的理解,那种离开了文本的规定性,“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的倾向,也是要不得的,应该防止。

比较好的境界是什么呢,是感性与理性统一,这就体现了阅读能力综合性,像一幅画,它是由线条和色彩构成的,一旦它成为艺术品以后,就不是对线条和色彩的机械分析了,它就有生命了。对阅读能力的理解有了这么一个指导思想以后,老师在设计阅读课教学的时候,就能够正确地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综合和分析的关系。 专题四 怎样理解课标关于阅读方法技能的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维度,并与知识与能力维度融为一体,这在阅读目标系列中体现得很明显,其旨归在于,主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的展开与阅读方法技能的运用中,获得真正阅读的能力,而有关阅读的知识则成为培养能力的支撑。归结起来,课标的阅读目标中共涉及朗读、默读、略读、浏览、诵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运用。

1.朗读技能的目标

课程标准对朗读的方法及目标的规定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学段)。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为小学要求的目标,第四学段为初中朗读方法技能目标,后一学段的目标自然涵盖前面各个学段的目标。

从上引可见,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要求的核心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所谓“正确”,是要求朗读时用普通话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吐字清楚、声音响亮,尽可能没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不重复,不唱读;所谓“流利”,是要求朗读时语气比较连贯,能读出句读和段落之间的停顿,节奏自然、速度适当;所谓“有感情”,是要求朗读时通过轻重、抑扬、停顿等变化,把所阅读文本的感情传达出来,能读出陈述、感叹、疑问等不同语气,同时有主体的感情参与其中。朗读作为一种技能,以上这三个要求不能分割,它们是一体化的;当然,相对而言,用普通话“正确”朗读是一种基础要求,而“流利”和“有感情”则是进一步的要求。所以,从第一学段朗读的起始要求,就从这三方面提出。

粗略地看,四个学段的朗读目标十分相似,但仔细推敲起来,要求是有差别的。第一学段只提“学习用”,是初步尝试学习用普通话朗读,强调的是老师的指导、示范,重视学习朗读的过程,这显然是起步阶段的要求。这个阶段强调的是老师的指导和示范的作用,重视的是学习朗读的过程。有一位教师他在执教《咏华山》一课的时候,开始时学生读得比较快,没有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老师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指导,也不失时机地做了示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有了明显的进步。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用”,强调的是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的实践过程,里面已经含有培养相关习惯的意思。第三学段是“能用”,强调能力的达成度,要求基本具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水平。再从用来朗读的材料看,这些目标表述上也有差异:前三个学段朗读的文本限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这些课文往往都是在老师指导下精读的材料,朗读的

练习机会自然多,目标要求也容易达到;第四学段打破了这个规限,扩大到课文以外的其他阅读材料,文本类型和内容、表达、语言都更复杂了,对朗读水平的要求自然也相应提高了。这是初中与小学两个阶段在朗读目标上较为明显的区别。

课程标准除了对不同学段朗读的的侧重点有不同的要求之外,还特别强调了朗读语调的自然。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课标之所以特别提出朗读要自然的要求,也是由于很多地方、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指导中,特别过分地注重了学生拿腔拿调朗读、过分夸张的表演。朗读的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理解,是“入乎文,入乎心,入乎情”,是一种自然的娓娓道来,不是拿腔拿调,矫情做作的。所以,朗读应该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2.默读技能的目标

课程标准规定的默读目标:一是学习默读(第一学段);二是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三是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三学段);四是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第四学段)。同样,后一学段的目标包含前面学段的目标。

对默读的要求同样贯串四个学段。课标的大体思路是,在起始阶段要求“学习”默读方法,再要求“初步学会”这种方法,“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就是要脱离朗读,是默读的具体要求。然后是讲求默读速度,最后要求速度加快,而且养成习惯。与原实验稿课标对比,这次修订作了一个小的调整:把对默读的具体要求“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从第一学段移至第二学段,作为初步学会默读的一个具体标志,这一改动相信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的实际状况,并且降低了难度。

朗读和默读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经过十几年的课改,老师们对朗读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另外一个倾向,就是学生真正静下心来认真读书,静思默想的机会少了,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这种机会就更少。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很难落实重视阅读的体验、阅读的感悟的要求。默读是有利于学生的体验和品位的,所以,我们的课堂上应该有的时候书声琅琅,有的时候就要鸦雀无声,让默读和朗读各有所用,缺一不可。 3.略读和浏览技能的目标

掌握略读和浏览这两种阅读方法,是过去语文大纲中相对忽视的方面,但这恰恰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的阅读环境和阅读需求中提高公民阅读能力的迫切需要。课程标准从第二学段开始,提出了这方面的目标要求:一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二学段);

二是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第三学段);三是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第四学段)。

略读是与课堂最常用的精读方法(包括朗读和默读)相对应的阅读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最为常用。老师看到略读和浏览这两个词,一定觉得两者都是粗知大意的意思,从字面上看好像区别不大。实际上“浏览”一词的原初意思就是“约略地看、泛观”,浏览更强调获取信息,它是我们现代社会更加迫切需求的一种能力。我们平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浏览多采用扫读、跳读、快速读的方法,尤其是特别注意书名、篇章名,从书名以及大小标题或者段落的起结,包括图表的提示信息当中,捕捉适合自己的信息。特别是我们现在阅读报刊杂志,阅读网上信息的时候,需要快速提取信息,了解时政新闻,只要看看标题就行,内容不一定详细看,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儿,利比亚卡扎菲死掉了,首都的黎波里给攻下来了,知道这个消息,详细内容就不看了。“略读”是粗知文本大意,即古人所谓的“观其大略”。略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就是观其大略。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求甚解,不逐字逐句地去读,观其大略,这就是略读的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特别要注重略读和浏览的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4.诵读技能的目标

课标还特意提出了诵读方法,而且在这方面规定得很具体。一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一学段);二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二学段);三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三学段);四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第四学段)。 诵读从字面意义看,就是反复地去吟读,然后自然地成诵。诵读有助于语言知识的积累。一些抒情诗文、文言文就比较适合诵读。诵读更加有助于读者从声韵气律角度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体会其中的丰富内涵和情感。诵读又不像朗诵那样有表演的性质在里面。诵读就是把自己的感情通过吟诵抒发出来,这样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和情感的投入,达到语文潜移默化熏陶的目的。曾国藩就曾经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壮,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诵读和朗读各有所长。这里说的“密咏恬吟”,其实就是诵读。运用这样的方法确实能够有利于学生沉下心来,细心地体察诗文深远的内在的韵味。

对诵读技能目标可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从诵读的材料看,第一学段以儿歌、儿童

诗和浅近古诗为宜,因为这些材料篇幅短小,有节奏、韵律感,朗朗上口,故宜于低年级儿童诵读。原实验稿中的“童谣”,在修订时改成了“儿童诗”,因为“童谣”与“儿歌”接近,而“儿童诗”既包括民间流传的童谣,也包括了作家专为儿童创作的诗歌,更加准确一些。到第二、第三学段,则以一般诗文为诵读材料,其阅读范围和诵读难度都有增加。第四学段将古代诗词专提出来,文言文则另提要求。再从诵读的实施要求看,第一、第二学段侧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以体验情感和想象情境的心理活动为通道,达到感受语言、领悟大意的目的;第三学段强调能够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形式要素去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运用诵读方法阅读理解作品的自觉程度逐渐增强,诵读要求也更趋细化;而第四学段的诵读应该是综合以上各种要素的实践活动了。

老师对诵读、朗读、朗诵等概念觉得难以区别。第一个区别,从材料方面看,所有的文学作品都适合朗读,无论它是叙事性的、说明性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适合诵读和朗诵,如抒情诗文、文言文,这些情感比较丰富的材料更适合诵读和朗诵。第二个区别,朗诵是一个具有表演性的艺术活动,而朗读和诵读更是一种教学的行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朗读和诵读的方法往往显得比较高亢雄伟,而诵读比较强调沉潜,是沉下去体会感情。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位寿镜吾老先生在读古文的时候,摇头晃脑,不顾一切,忘掉外面的存在那种得意劲,就是诵读。 专题五 怎样理解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

这里所说的关于文章的一般阅读,就是阅读各类文章时一些共通的基本要求。有一部分阅读目标是跨越各种文体的,既跨越实用性文体,也跨越文学作品,我们称之为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

课程标准从第二学段开始,提出了关于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一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学段)。二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学段)。三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第四学段)。

这些目标要求概括起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就是思想情感方面的思想内容,如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

质疑。还有就是文章表达方面的要求,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些是课标中所提出来的一般性阅读目标。在解读一般阅读目标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阅读文章的前提是从文章的整体出发

这些目标表述中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要求阅读行为从文章的整体出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感知”。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感知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对对象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总和的反映,它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首先具有直观性特征,同时也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如我们初见一个陌生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怎么产生的?肯定是直观得来的整体印象、综合印象,不会得之于对他的面部五官等作个别的具体的分析。而在感知基础上进入的理解,虽然更多是一种理性思考,但它始终伴随着对文本的具体感受,伴随着与文本情感相交织、相应和的情感活动。所以,理解也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而且往往是个人化的。 2.“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学段提出“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就是建立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的,它并不需要像过去流行的对文章进行分段解剖、逐层归纳,再概括一个中心思想的思路,不追求抽象的理性结论。这一把握文章内容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学生心志充分投入的过程,是与“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须臾不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得到的常常不是关于文章的抽象结论,而是对文章的总体印象,包括文章的主体事件、形象、情感、基调等,以及对文章某一方面的特别感受和体验。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要求能结合课文语句所描述的充满着感性因素的内容和情境来实现。须知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绝不是抽象的判断可以概括穷尽的,其中始终伴随着读者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过去与这一条要求相对应的提法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现改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两者的区别是:一是概括需要理性的判断,而且“言传”出来,“体会”更多地伴随着感性的把握,表现形式也较自由;二是概括注重阅读的结果,体会更注重阅读的过程;最后,概括往往强调规范、统一,难以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体会则强调自主性,鼓励自由的个性化的表达,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而且“思想感情”的外延比“中心思想”大得多,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阐释。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顺其自然地先从整体去把握文章,从整体出发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建立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在以往的教学中有很多老师,课文讲解得非常细致,甚至过分地肢解了这个文章。在分析文章的时候,有的老师执著地追求对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sw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