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定位思路谈

更新时间:2023-03-29 07:31:01 阅读量: 建筑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前沿报告【我是谁】

基于“读者导向”的定位思想,读者爱看的内容,即便不赚钱甚至赔钱,也必须做,还要做好。

新京报定位思路谈

● 武云溥

论一张报纸的定位是个老话题,也是每张报纸创办之初必须解决

者偏重权威性和影响力,但不免高高在上;后者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同,也容易沦为平庸。于是,在2003年南方报业集团和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商讨合作办报时,“第三条道路”就成了新京报定位的共识。如果要下个定义,那就是“新型时政类主流城市日报”。

这个定义有点拗口,那么解释一下:新京报坚定要做时政为主的新闻,瞄准主流阶层读者,这点与传统党报无异。与此同时,既然身处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我们相信市民对一张报纸的格

调与亲和力都具有很高的需求,他们既不喜欢板着面孔的说教,也不会满足于“枕头加拳头”的阅读噱头。所以,新京报要提供客观真实的新闻、理性大气的观点,并据此倡导高品质的生活。之所以讲“第三条道路”,以及新京报之“新”,就在于努力实现“主流舆论导向+读者导向+市场导向”的融合。

具体而言,新京报的读者囊括了北京地区政府公务员、国内外大中型企业驻京管理阶层、泛文化产业有成就的专业人士、商场上的成功人士、各国驻华

的首要问题。新京报创刊至今将满八年,很多当时首创或率先实践的办报理念,如今已成业界共识。

比如所谓“第三条道路”,新京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并且真的过了河的先行者。在一些创刊元老的回忆中,2003年之前的中国报业,有两种业已成熟的办报模式——要么做一份严肃的时政报纸,即“党报模式”;要么做一份通俗的市井报纸,即“小报模式”。前

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办刊宗旨,正如创刊语中所写:“不为标榜什么,只为与同道者共勉——多一点怀疑,少一点苟同”,《大道周刊》正是在这种立场下奋力前行。这个立场不仅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周刊的内容中,而且贯彻在选题、组稿以及对稿件的取舍等各个环节。

在清晰的办报理念指引下,“《大道周刊》围绕社会热点话题深思、质疑、探问,内容既有厚重浓郁的文化底色,又有犀利刚直的批判色彩,特立独行。如5月15日以故宫失窃案为引子刊发有关故宫的系列文章,5月22日《大道周刊》关注中国教育出路,回顾民国大学之精神和学人人格魅力。在关注热点话题之外,《大道周刊》也不忘在历史长河里淘漉那些逝去的声音,被虚掩的异质思维,蒙尘的真相等等”(著名民营教育家信力建语)。

革新需要依托时代背景

《大道周刊》和通常的报纸有什么不同?它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推出?

我们想到了当年梁启超办的报纸,是一份“有论说而无新闻”的报纸,不做新闻,而是提供观点,提供思想。某种形式上的相似说明了一点,就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是很需要专门、集中地提供思想和观点的报纸的。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而近30多年来,中国更是处在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之中,这样空前深刻的体制变革和社会变迁,需要同样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种种阻碍发展进步的陈旧思想要破除,变革时期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要研究、要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提供思想和观点的报纸就大有用武之地。它如果能深刻认知世界和中国发展进步的大趋势,进而顺应时代潮流传播现代文明理念,就一

定会形成与日俱增的影响力。

在人才培养方面,办报就需要能真心实意好好读书的人。今天,在注重政治意识的同时,应当特别强调学者办报、文化人办报。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政治上的错误或失当,根子在办报者的学识学养不够,因此,只一味强调政治家办报是片面的。办报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在如何把报纸办好的问题上,我们现在很需要一种文化上的觉醒。

中国的传媒业正在酝酿着一场重大的改革与突破,同质化竞争的激烈局面也仅是暂时的,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和痛苦,事实上都是新生命降临前的一种阵痛,只要坚持不懈地培养传媒竞争力,充分意识到“差异就是市场,创新才有出路”,并不断地在实践中找准定位,以受众为中心,我们终将跳出同质化竞争的泥潭。

(作者为新快报《马桶周刊》主编、《大道周刊》执行主编)

Vanguard Report

前沿报告【我是谁】

使馆外交人员、有房有车的市民、收入可观的自由职业者、奋发向上的有为青年和大学生、海内外来京办事出差旅游并且养成了看报习惯的人士……他们年富力强,充满活力,是推动这个社会向上生长的力量,他们就是新京报的目标读者。

我们为这样的读者准备了什么?在2003年的北京,乃至全国报业市场,新京报是最早开设单独评论版的都市报之一,也是最早每日刊发社论的都市报,更是最早设立“评论周刊”的都市报——这是一张“有观点”的报纸,而非简单陈述新闻。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加上本报评论员队伍,他们通过这张报纸发出的声音,多次深刻地影响了变革中的中国社会。这里仅举一例: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三天之后的5月15日,新京报号外刊发评论《面对灾难,让我们启动哀悼仪式》,呼吁政府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这个观点在5月19日成为现实:国务院发布“全国哀悼日”公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从制度上为自然灾害死难的普通百姓降半旗致哀。”(出自新京报2008年5月19日社论《为苍生泣血,我们举国致哀》)

同时,我们坚持“新闻与评论分开,采编与经营分开”,在新闻报道版面最大限度地排除外界因素干扰,坚持做独

立的第一手消息,尤其是调查性报道。八年来,“核心报道”版面(报社内部称“深度报道”)成为了新京报树立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王牌。

据IRI监测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由新京报最先披露并引发网络热议的事件占比达12.5%,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包括广西苍梧征地纠纷引发冲突、山东威海看守所“针刺死”、江苏邳州征地血案、石家庄原团市委副书记王亚丽骗官案、河南睢县“茶杯门”、江苏九旬翁携子自焚阻止强拆、陕西渭南进京抓作家、蜱虫咬人致死、山西太原入室强拆致死等。依靠这些过硬的调查性报道,新京报成为2010年网络热点及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源头第一位,排在新华社、新浪微博、天涯网和中新社之前。

如果把调查性报道和评论,称为新京报的“硬实力”,那么我们还具备独特的“软实力”:以《书评周刊》(文化)、《地球周刊》(国际)、《星期五周刊》(娱乐)、《赛道周刊》(体育)为代表的几大周刊内容设置,保证读者每天能读到一份“人无我有”的个性化、专业化报纸。从传统的市场营销和成本核算角度看,这些周刊可能不容易吸引广告,投入巨大而回报较少——比如《书评周刊》每周有16个整版,介绍的图书也相对高端。出版市场不景气已是现实,新京报为何还要坚持做这样的内容?事实上,根据

我们多次市场调查和评估,正是这类内容产品,极大地提高了新京报的社会美誉度和阅读品位。基于“读者导向”的定位思想,读者爱看的内容,即便不赚钱甚至赔钱,也必须做,还要做好。

除了符合报纸定位的内容,新京报可能还是全国报业同行里,对视觉设计最为重视、标准也最苛刻的报纸。我们相信好内容更需要好包装,作为一份日均80个版的“厚报”,如何在视觉层面尽可能减轻读者负担,提供优雅的设计和轻松的观感,是新京报人一直思考并反复改进的问题。新京报坚持每年改版,不断创新版式,而且对细节要求十分精确——今年最近的一次改版,进一步加大图片和制图的运用,减少文字量,每个版面硬性规定不得超过2600字。看起来这是没必要的“折腾”,其实正是这样的细节苛求,使新京报成为首次摘得美国新闻媒体视觉设计协会(SND)“全球最佳报纸设计奖”的中国报纸(2007年)。

这篇文章开头说报纸定位是首要问题,说到最后发现,“定位”贯穿在一张报纸的发展历程中,而且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继续做负责任的报纸、不断创新的报纸、立足北京影响中国的报纸——因为一个伟大的城市,需要一份伟大的报纸。

(作者为新京报传媒研究部主任)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ru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