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精编优题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Word

更新时间:2024-06-27 03: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学年

本试卷分连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长30分钟,满分100分。

24.据史载,年幼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辅温馨提金榜题名,高考必胜!蝉鸣声里勾起高考记忆三年的生活,每天睡眠不足六个小时,十二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加上早晚自习,每天可以用完一支中性笔,在无数杯速溶咖啡的刺激下,依然活蹦乱跳,当我穿过昏暗的清晨走向教学楼时,我看到了远方地平线上渐渐升起的黎明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很多考生失利不是输在知识技能上而是败在信心上,觉得自己不行。临近考试前可以设置完成一些小目标,比如说今天走1万步等,考试之前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我一定行”! 示:多少汗水曾洒下,多少期待曾播种,终是在高考交卷的一刹尘埃落地,多少记忆梦中惦记,多少青春付与流水,人生,总有一次这样的成败,才算长大。高考保持心平气和,不要紧张,像对待平时考试一样去做题,做完检查一下题目,不要直接交卷,检查下有没有错的地方,然后耐心等待考试结束。 政的周公人贺,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周公曰:“天子不可戏。”遂封叔虞于唐。这反

映出当时

A.周公权倾朝野飞扬跋扈 B.注重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 C.分封制度己经遭到破坏 D.己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礼乐秩序 25.读图1,图示现象反映了西汉时期

A.各学派思想逐渐融合 B.研究儒家思想有利获取功名 C.儒学的社会地位提高 D.儒学对社会基层影响力增强

26.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形态,从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

成为世族经济,进入隋唐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门阀政治依赖于世族经济 B.士绅经济强化了农民人身依附关系 C.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 D.士商合流表明隋唐放弃了重农抑商 27. l844年,英国驻广州领事报告说,广州市场对英国棉纺织品有巨大需求。1845年初,

广州市场上的英国纺织产品明显积压,价格下降,进口总额只及1844年的2/3。事实上,1844年后的4年间,进口总额都不及1844年。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中国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B.英国出口中国的商品质量粗糙 C.协定关税后英国商品价格低廉 D.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落固

28.“兵匪互换”是北洋政府期间军队与土匪的非制度关系的主要表现。朱执信有云:“古

人寓兵于农,近人寓兵于匪”,黎元洪总统在一次通电中亦称:“遣之则兵散为匪,招之则匪聚为兵”。该现象的出现 A.根源在于自然经济分散性的消极作用 B.反映了北洋政府时期在职业选择上的自由性 C.反映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政治动荡 D.说明了中华民族正统的文化心理困扰的解除

29.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有人感概,我们抛弃了“中学”中过去以“六艺”为核

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而代之以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系列现代学科范筹。这反映出

A.近代中学发展缺乏稳固根基 B.西学冲击了中国人认知思维 C.中国学术分类体系渐趋成熟 D.中国传统儒学发展陷入困境

30. 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规定:“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全国力量,

集中全国之思虑与识见,以利国策之决定与推行;实行以县为单位,改善并健全民众之自卫组织,施以训练,加强其能力。”该纲领的颁布有助于 A.发动群众实施全民族抗战 B.限制中共敌后抗战力量 C.扭转相待阶段的坑战形势 D.防止乡镇政权结构变动 31.读表1,从表中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聚优势 B.国家工业化战咯取得明吕成效 C.国家逐步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生产企业和产品种类大幅增加

32.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迅即被与酒会联系在一起。报案者称,虽然没有

目睹神像被毁的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有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到有罪。材料表明在古代雅典城邦

A.私人生活空间不被尊重 B.个人都有参与城坏管理的权利 C.雅典民主政治问题严重 D.私人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举行

33.戴维·弗罗姆金在《世界大历史》一书中拍出:政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存在的。美国独

立革命为的是宣扬个人至上的理念;法国大革命乃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而战;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是要让工业社会的劳动阶级出入头地;纳粹德国的诉求是保护优等民族,拥护纳粹领袖希特勒。对于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人民共同的政治理想是政治行为的根源 B.为了实现理想而进行的政治行为都是合理的 C.各国不同的政治理想体现出世界政治发展方式的不同 D.政治行为的实施体现行动者的追求和理想

34. 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索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

有50%卖给苏联。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O%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B.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 C.经济危机淡化了愈识形态的冲突 D.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 35.“他们挣脱古典主义的理性对文艺创作的束缚,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思想提到首要地

位。”下列属于此文艺创作风格的是

40.(25分)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法典,是唐律的典型代表。据《旧庸书·刑法法》记载,唐太宋贞观年间有同州人房强,弟弟在岷州任通军。因为谋反伏诛:按照当时的法律,房强应当国为连坐处死。太宗得知此案,怜悯其将死,于是对大巨们说:“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这不是庶人的过错,怎么能因此遭施重刑呢?这更显得君主不德。??怎么晓不察其原本而一概加以诛罚呢,这违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这对《唐律疏议》的修订产生了影响,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 更为“情理切害”。后来以其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继承,在东亚被其他国家所接受。

——据陶舒亚《中国法制史》等

材料二 《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无527——公元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书名取自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大法学家盖尤斯(Gaius)、保罗(Paulus).乌尔比安(Uipianus)以及其他法学家弗伟伦丁 ( Florentinus)和马其安(Marcicnus)的同名著作。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但《法学阶梯》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淹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直到人类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时,其命运又发生了变化。

——据徐国栋译《法学阶梯》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罗马法的立法思想,并指出它们产生的背景。(1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前两部法律命运不同的原因。(9分)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曾撰文指出,血腥的20世纪目睹了“西方的没落”和朝向东方的“世界重新定向”。现实主义者进一步注意到,随着中国力量的日益强大,以及美国地位的逐渐削弱,有两件事很可能会发生:其一,中国将充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重塑国际体系的规则制度,以更好地满足其利益需要;其二,这个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霸主——将把中国看作一个日益严峻的威胁。现实主义者预测,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将出现紧张、不信任和冲突这类权力转移过程中的典型现象。照这种观点,中国的崛起,会导致日益强大的中国与逐渐衰弱的美国为国际体系规则和领导地位产生声势浩大的争斗。

——约翰·伊肯伯里《中国崛起与西方世界的未来:自由体系能否继续维持?》

提炼材料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50字左右。)

44. (15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形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英国文官制度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面临重新塑造的严峻课题,促使改革的动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其自身发展存在的特殊因素。1871年文官人数仅有53874人,1965年文官人数高达698000人,规模庞大的文官体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1964年威尔逊出任英国首相,任命以富尔顿为首的十二人委员会,对文官制度进行研究,并制定改革计划。1968年,委员会提出一项报告,通称“富尔顿报告”。报告认为在现代化社会中,各个行政部门的工作都已成为专门职业,因此,文官队伍中需要大量专业化人员。今后录用文官要注意考查其专业知识,而不仅只考试古典文化和历史。报告建议取消专业人员服从行政人员的组织体制,打破各级各类的界限,使行政人员和专业人员统意为一个整体,各个职位都向具备最佳资格的人开放,他们或是专家式的行政人员,或是具有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员。开放结构不仅适用于高级文官,也适用于中下级文官。此外,它还要求扩大录用范围,从社会上招收人才。为更新文官素质,富尔顿委员会建议设立文官学院,为名级行政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同时为科技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培训。将原来的文官委员会和财政部的工资管理部门合并,成立文官事务部,负责文官的人事管理,推动改革的进行。

——摘偏自李治国等《富尔顿文官改革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富尔顿文官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富尔顿文官改革的措施。(9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ra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