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试讲教案

更新时间:2024-03-31 17: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案设计: 陈亿兰

一、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

1、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炼字、修辞、对比阅读) 三、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二、四、教学程序:

三、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下面就由老师带领大家去领略朱自清笔下独具匠心的,别有一番风味的《荷塘月色》。 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 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当时的诗坛。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194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课文背景:

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课文分析: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请同学来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 )写“夜赏缘起”(情)——“心里颇不宁静 ” 第二部分(第2—6段)写“漫步荷塘”(景)——“另有一番样子”

月色下的荷塘 ----------→水墨荷叶图

荷塘月色图 荷塘上的月色 ----------→光影素淡图 荷塘四周月色 ----------→蝉唱蛙鼓图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月下遐思”(情)——“到底惦着江南”

详细赏析:看课文第4自然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

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色下的荷塘

荷塘 荷叶 荷花 静态

曲曲折折 田田 袅娜羞涩 ↓

清香 颤动 脉脉 动态

再来看下一段: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上的月色

月光 月影

如流水泻在叶子上 像画在荷叶上 ↓ ↓ 流动之美 倩影之美 ↓ ↓

素淡朦胧 参差斑驳

另外,看看,作者朱自清对于写散文,写得美好之处,除了对于美的画面之美,还有炼字的精到之处。 “泻”“浮”二字的审美情趣:(讨论)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漂”替代“浮”呢?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漂”给人流动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课后作业: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参考答案:“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读第6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问题一:第6自然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自然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自然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第6自然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远,写了树色、烟雾、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 问题二:第6自然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学生阅读后回答)

参考: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小结: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再来看看文中的特殊的新的修辞手法)

思考:以下两个句子有何特点?(提示:从感觉入手)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答案:这两句是两种感觉的相通,即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

清香(嗅觉) ← 相通 → 歌声(听觉) ↓

时断时续,隐隐约约

光影(视觉) ← 相通 → 名曲(听觉) ↓ 和谐

答案:通感: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给人的感受时,依据生活的逻辑,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起来,凭借各种感觉的相通,互相映照,互相补充,从而具体表达感受,以增强语言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方法。

总结:荷塘月色中的画面是美丽的,气氛是宁静的,格调是雅致的。总结为三个字“美”、“静”、“雅”。

作业: 思考

在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有,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总结变化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r1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