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4-02-03 04: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节 无菌术

概念

1.无菌术 即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和一定的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2.灭菌 系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3.消毒 系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4.无菌术中的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则是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的物品、已行无菌准备的手术人员或手术区不再被污染,以免引起伤口感染的办法。 【练习题】 A1型题

1.关于无菌术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无菌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范

B.无菌术就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C.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D.消毒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E.灭菌和消毒都必须能杀死所有病原微生物和其它有害微生物 2.高压蒸气灭菌,欲杀灭带芽胞的细菌至少需

A.蒸气压力15~20ibf/in2,温度121~126℃,维持10分钟 B.蒸气压力15~20ibf/in2,温度121~126℃,维持20分钟 C.蒸气压力15~20ibf/in,温度121~126℃,维持30分钟 D.蒸气压力15~20ibf/in2,温度121~126℃,维持45分钟 E.蒸气压力15~20ibf/in2,温度121~126℃,维持60分钟 3.高压消毒后的物品,超过下列时间不能使用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4天 4.下列哪种物品不宜用高压蒸气灭菌法

A.手术剪 B.导尿管 C.内窥镜 D.瓶装溶液 E.玻璃注射器 5.煮沸消毒法,杀死带芽胞细菌所需的时间为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60分钟 E.2小时 6.用0.1%新洁尔灭浸泡器械,浸泡时间不少于

2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7.关于碘附刷手法,哪项是错误的

A.所用浓度一般为0.5%(有效碘) B.应先用肥皂水刷手、前臂及肘上10cm 2遍,共5分钟

C.肥皂刷手后,以碘附纱布擦手和前臂2遍 D.凉干后仍需穿手术衣及戴手套参加手术

E.碘附的杀菌力强,可以杀死皮肤深层的细菌 A3型题

(8~10题共用题干)

手术人员已洗好手,进行手术区域皮肤消毒、铺单后,穿戴好无菌手术衣及手套,上台准备手术。

8.在开始切皮前,主刀医师应注意

A.器械是否清点对数 B.麻醉平面是否已达到手术要求,病人血压、脉搏是否稳定

C.病人神志是否清醒 D.是否已输血 E.胃管是否插好 9.手术进行中,术者前臂碰确了有菌地方,此时应

A.更换另一手套 B.重新洗手穿无菌衣、戴手套 C.用70%酒精消毒术者前臂衣袖

D.加穿上另一无菌袖套 E.重新更换手术无菌单 10.手术结束关腹前应注意

A.用碘附消毒伤口一遍 B.伤口内应用70%酒精消毒 C.请麻醉师注射一次麻药后再关腹

D.洗手护士核对器械敷料对数后才能关腹 E.待病人麻醉清醒后再关腹 【练习题答案】

1.D 2.C 3.E 4.C 5.D 6.D 7.E 8.B 9.D 10.D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一、概述

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电解质,它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成年男性的体液量一般为体重的60%,成年女性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55%。细胞内液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肌群中,在男性约占体重的40%,女性约占体重的35%。

细胞外液量均占体重的20%,细胞外液又可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两部分。血浆量约占体重的5%,组织间液量约占体重的15%。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主要的阴离子是Cl-、HCO3-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K和Mg。主要阴离子是HPO4 和蛋白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一般为290~310mmol/L。

1.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 机体主要通过肾来维持体液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肾的调节功能受神经和内分泌反应的影响。一般先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来恢复和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然后通过肾素-醛固酮系统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但是,血容量锐减时,机体将以牺牲体液渗透压的维持为代价,优先保持和恢复血容量,使重要生命器官的灌流得到保证,维持生命。

2.酸碱平衡的维持 正常人的体液保持着一定的H+浓度,也即是保持着一定的pH值(动脉血浆的pH值为7.40 〒0.05),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和代谢功能。人体在代谢过程中,既产酸也产碱,但人体能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排泄作用,使血液内H+浓度仅在小范围内变动,保持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血液中的HCO3和H2CO3是最重要的一对缓冲物质。肺通过呼出CO2,可使血中PaCO2下降,也即调节了血中的H2CO3。肾调节酸碱平衡的机理是:①H

2+

2-

-Na+的交换;②HCO3-的重吸收;③分泌NH3与H+结合成NH4+排出;④尿的酸化

而排出H+。

二、体液代谢的失调 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1)等渗性缺水 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常见的病因有: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病人有尿少、厌食、恶心、乏力、舌干燥,但不口渴等,皮肤干燥、松驰。短期内体液的丧失达到体重的5%时,可出现血容量不足的症状。

治疗:针对细胞外液量的减少,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尽快补充血容量,并尽可能地处理引起等渗性缺水的原因。平衡盐溶液的电解质含量和血浆内含量相仿,用来治疗缺水比较理想。目前常用的平衡盐溶液有乳酸钠和复方氯化钠溶液(1.86%乳酸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之比为1:2)与碳酸氢钠和等渗盐水溶液(1.25%碳酸氢钠溶液和等渗盐水之比为1:2)两种。

(2)低渗性缺水 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失钠,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主要病因有: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②大创面慢性渗液;③肾排出水和钠过多;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常分为:①轻度缺钠(血清Na在135mmol/L以下)者感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尿中Na+减少;②中度缺钠(血清Na+在130mmol/L以下)者尚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脉压变小,站立性晕倒,尿量少,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③重度缺钠(血清Na+在120mmol/L以下)者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木僵,休克等。

治疗:积极处理致病原因,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输注,一般可按下列公式计算需要补充的钠盐量:

需补充的钠盐量(mmol)=[血钠的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 〓0.60(女性为0.50)。

按17mmol Na+相当于1g钠盐计算补给氯化钠的量。当天补给一半和日需量4.5g,其中2/3的量以5%氯化钠溶液输给,其余量以等渗盐水补给。以后可测定血清Na、K、Cl和作血气分析,作为进一步治疗时的参考。

(3)高渗性缺水 水和钠虽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主要病因为:①摄入水分不够;②水分丧失过多。常分为:①轻度缺水(缺水量为体重的2%~4%)者仅有口渴;②中度缺水(缺水量为体重的4%~6%)者极度口渴、乏力、皮肤弹性差,常出现烦躁,尿少和尿比重增高;③重度缺水(缺水量超过体重的6%) 者还出现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的症状。

治疗:应尽早去除病因,不能口服的病人,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或0.45%氯化钠溶液,以补充已丧失的液体。可根据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或公式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L)-血钠正常值(mmol/L)]〓体重(kg)〓4确定补液量。当日先给补水量的一半,余下的一半在次日补给。此外,还应补给日需要量2000ml。有低钾时,应在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 (4)水中毒 系指机体入水总量超过排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病因有①肾功能不全;②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接受过多的静脉输液等。急性水中毒可因脑细胞肿胀和脑组织水肿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慢性水中毒往往被原发疾病的症状所掩盖,可有软弱无力、嗜睡等,

-+

病人的体重明显增加,皮肤苍白而湿润。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压积和血浆蛋白量均降低。

对水中毒病人,应立即停止水分摄入。在机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后,程度较轻者,水中毒即可解除。程度较重者,除禁水外,用利尿剂促进水分排出。

2.钾的异常

(1)低钾血症 血清钾的正常值为3.5~5.5mmol/L。低于3.5mmol/L表示有低钾血症。低钾血症的常见原因有:①钾的摄入过少;②应用利尿剂、盐皮质激素过多,使钾从肾排出过多;③钾从肾外途径丧失,如呕吐、持续胃肠减压等;④钾向组织内转移;⑤补液病人长期接受不含钾的液体。表现为四肢肌软弱无力,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口苦、恶心、呕吐和肠麻痹等胃肠功能改变的症状。

治疗:应尽早治疗造成低钾血症的病因,以减少或中止钾的继续丧失。补钾量可参考血清钾降低程度,每天补钾40~80mmol(相当于3~6g氯化钾)。每升液体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相当于氯化钾3g),补钾的速度一般不宜超过20mmol/h,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100~200mmol。

(2)高钾血症 血清钾超过5.5mmol/L时,即称高钾血症。常见原因有:①摄入钾过多;②肾排钾功能减退;③细胞内的钾移出。表现为轻度神志模糊或淡漠等。严重高钾血症可出现心跳缓慢或心律不齐,甚至发生心搏骤停。典型的心电图改变为早期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增宽,PR间期延长。

治疗:①停用一切含有钾的药物或溶液;②降低血清钾浓度:a.使K+暂时转入细胞内:静脉滴注5%SB100~200ml或25%GS100~200ml,按每5g糖加入胰岛素1U静脉滴注等。b.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每日口服4次,每次15g,可从消化道携带走较多的钾离子。c.透析疗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用于上述疗法仍不能降低血清钾浓度时;③对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钙与钾有对抗作用,能缓解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三、酸碱平衡的失调

1.代谢性酸中毒 由体内HCO3-减少所引起。病因: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如腹泻、消化道瘘等使HCO3丧失过多;②肾功能不全造成HCO3吸收减少或(和)内生性H+不能排出体外;③酸性物质生成过多,如失血性及感染性休克,组织缺氧,脂肪分解等使有机酸生成过多。最突出的表现是面部潮红及呼吸深而快,呼出气可带有酮味。血气分析示血pH值<7.35及BE<-5。

治疗:常用5%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成1.25%溶液,先给予100~250ml,2~4小时后根据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测定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补碱。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纠治可能出现的低钾血症或低钙血症。

2.代谢性碱中毒 由体内HCO3增多所引起。病因有:①酸性胃液丧失过多;②低钾血症及应用利尿药;③碱性物质摄入过多。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时可有呼吸变浅、变慢或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血气分析示pH值>7.65,BE>+5。

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对丧失胃液所致的代谢性碱中毒,可输注等渗盐水或葡萄糖盐水,恢复细胞外液量和补充Cl-,纠正低氯性碱中毒。伴发低钾血症,应同时补给KCl。重症可用0.1mol/L等渗盐酸溶液100~150ml+5%葡萄糖溶液500ml,从中心静脉输入。

3.呼吸性酸中毒 系指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血液PaCO2增高,引起高碳酸血症。原因有全身麻醉过深、镇静剂过量、心搏骤停、气胸、急性肺水肿、支气管痉挛、喉痉挛和呼吸机使用不当等。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紫绀,重症可有血压下降、谵妄、昏迷等。血气分析显示血液 pH值明显下降,PaCO2>6.7kPa(50mmHg),BE正常。

治疗:关键是尽快改善病人的通气及换气功能,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使用呼吸机。

4.呼吸性碱中毒 系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CO2排出过多,以致血的PaCO2

降低,引起低碳酸血症。原因较多,如癔病、精神过度紧张、发热、创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使用呼吸机不当等。多数病人有呼吸急促,手、足和口周麻木和针刺感,肌震颤,手足抽搐,心跳加速等。血液pH值增高,PaCO2<4.0kPa(30mmHg)。

治疗:积极处理原发疾病。用纸袋罩住口鼻,增加呼吸道死腔,减少CO2的呼出和丧失,以提高血液PaCO2。如系呼吸机使用不当所造成的通气过度,应调整呼吸机。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可消除手足抽搐。 【练习题】 A1型题

1.细胞外液中的主要离子是

A.Na+、CI-、HCO3-和蛋白质 B.Na+、CI-、HCO3- C.Na+、K+、CI-、HPO42

和蛋白质

D.K+、Na+、Mg2+、HPO42-、HCO3-和蛋白质 E.Na+、H+、HPO42-和蛋白质 2.下列有关体液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成年女性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 B.血浆约占体重的10% C.细胞内液量在男性约占体重的40%,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肌中 D.脑脊液、关节液、消化液等都属功能性细胞外液 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一般为260~280mmol/L 3.下列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年龄越小,体内液体成分占体重的比例越大

B.和成人比较,新生儿体液组成中细胞外液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C.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比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D.液体需要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E.按体重比例计算,小儿的体表面积大于成人

4.醛固酮是调节血容量和细胞外液的重要激素,其主要作用部位是

A.肾小球囊 B.近曲小管 C.远曲小管 D.髓襻 E.以上都不是

5.等渗性缺水的主要病理基础是

A.细胞内液低渗 B.细胞外液低渗 C.细胞内液高渗 D.细胞外液高渗 E.细胞外液量骤减 6.等渗性缺水病人,大量输入生理盐水可导致

A.高钾血症 B.低钾血症 C.低氯血症 D.高钙血症 E.高氯血症

7.重度等渗性缺水时补液常用

A.平衡盐溶液 B.等渗盐水 C.5%碳酸氢钠溶液 D.右旋糖酐 E.全血

8.常用的平衡盐溶液配方为

A.复方氯化钠溶液 B.1.25%碳酸氢钠和等渗盐水之比为1:2 C.5%葡萄糖盐水和1.86%乳酸钠溶液之比为1:2 D.乳酸钠林格氏液 E.5%碳酸氢钠和等渗盐水之比为1:2

9.下列哪项不是等渗性缺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低钾血症的原因

A.尿量增多,肾脏排钾增多 B.血清K+大量移入组织间液 C.由于细胞外

液增多,血K+浓度稀释 D.补充碱性液使K+大量转移入细胞内 E.细胞内K+外移停止

10.低渗性缺水引起血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低血钠导致血管张力降低 B.细胞内外液同时有大量丢失 C.低钠和低钾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细胞外液量更减少 E.细胞外液量急剧减少导致循环血量降低

11.当外科病人出现痉挛性疼痛、腱反射减弱、神志不清,神志昏迷时,应首先考虑

A.并发脑血管意外 B.低血钾 C.高血钠 D.高血镁 E.低血钠 12.低渗性缺水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但应除外

A.手足麻木 B.恶心呕吐 C.视力模糊 D.明显口渴 E.脉压变小

13.低渗性缺水、重度缺钠出现休克时,应快速输入

A.5%氯化钠溶液 B.复方氯化钠溶液 C.平衡盐溶液 D.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 E.晶体溶液和升压药物 14.高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是

A.急性胃肠炎 B.感染性休克 C.肠梗阻 D.高热大量出汗 E.甲状腺功能亢进

15.关于高渗性缺水,下列错误的是

A.早期的主要症状为口渴 B.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能使醛固酮分泌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E.对不能口服的患者,给予平衡盐溶液静脉滴注

16.下列哪项不是高渗性缺水的诊断依据

A.口渴 B.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 C.尿量减少,尿比重大于1.030

D.血清Na+>150mmol/L E.心电图示T波高尖,QT间期延长,QRS波群增宽

17.急性水中毒时,影响最大、危害最重的组织是

A.肾上腺皮质 B.肾上腺髓质 C.脑神经组织 D.周围神经组织 E.肾小管

18.低钾血症最初的表现是

A.口苦 B.恶心、呕吐 C.肌无力 D.肠麻痹 E.心电图出现T波降低、变宽、倒臵等

19.关于低钾血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低钾血症常见于胃肠道失液 B.低钾病人常出现腹胀及肠麻痹 C.应自静脉内迅速大量补充钾溶液 D.肾衰竭时应限制补钾 E.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与血清钾的测定 20.补钾时液体的安全配制为

A.10%氯化钾15ml+5%葡萄糖溶液500ml B.15%氯化钾20ml+5%葡萄糖溶液500ml

C.15%氯化钾30ml+5%葡萄糖溶液1000ml D.10%氯化钾30ml+10%葡萄糖溶液500ml

E.10%氯化钾15ml+5%葡萄糖溶液250ml 21.符合低钾血症的是

A.临床上常表现为精神亢奋、肢体抽搐 B.机体总钾量总是减少的 C.心

电图表现为T波高尖 D.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E.严重时可有心脏受累发生传导阻滞 22.低钾血症的表现是

A.腱反射亢进 B.腹胀和肠鸣音亢进 C.谵妄,躁动,精神亢奋

D.心脏于舒张期停搏 E.心电图T波改变及U波的出现 23.下列防治低钾血症的措施,错误的是

A.禁食的成年患者一般应每日从静脉内补充3g氯化钾

B.补钾常用10%氯化钾10ml加入500ml溶液中静滴 C.输入钾量应控制在20mmol/h以下

D.用排钾类利尿剂的患者,宜适当补钾 E.输注10%葡萄糖溶液时常规加入胰岛素

24.用5%碳酸氢钠溶液处理高钾血症不是因为

A.增加血容量以稀释血钾浓度 B.促使K+大量移入细胞内 C.碱化尿液使K+从尿中排出增多 D.有助于酸中毒的治疗 E.可长期降低血钾浓度

25.治疗高钾血症的措施中,下列哪项不正确

A.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 B.输注高渗葡萄糖溶液加胰岛素 C.输注碳酸氢钠溶液

D.输注高渗盐水或甘露醇 E.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

26.代谢性酸中毒可引起血钾增高,但在纠正酸中毒后需及时补钾,理由是

A.钾从细胞内转移至细胞外,部分从尿中排出

B.酸中毒纠正后,细胞内、外H-K交换停止,而尿排钾仍在继续 C.钾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钾从尿中排出,细胞外钾被稀释

D.酸中毒时体内总钾实际上并不增高,而是减少 E.为了防止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27.关于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发生于呼吸道梗阻 B.主要由于体内HCO3减少 C.当循环与组织灌注不足时可以发生

D.可发生于急性肾衰竭 E.可发生于肠道液体大量丧失时 28.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症状是

A.呼吸又深又快,呼气时有酮味 B.唇干舌燥,眼窝凹陷 C.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D.呼吸浅慢,呼气时有烂苹果气味 E.全身乏力、眩晕 29.符合代谢性酸中毒的是

A.尿液呈碱性 B.呼吸快而浅 C.呼吸慢而浅 D.呼吸深而快 E.钾离子进入细胞内

30.纠正轻度代谢性碱中毒常用

A.0.9%氯化钠溶液 B.2%氯化铵溶液 C.0.1mol/L盐酸溶液

D.0.2mol/L盐酸溶液 E.10%氯化钾溶液 31.长期应用速尿易导致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低氯性碱中

+

+

毒 E.低氯性酸中毒

32.以下哪项不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

A.全身麻醉过深 B.镇静剂过量 C.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D.剧烈疼痛 E.气胸

33.治疗呼吸性碱中毒主要是

A.输2%氯化铵液 B.输0.1mol/L盐酸溶液 C.输等渗氯化钠液

D.输平衡盐溶液 E.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A2型题

34.男,26岁,十二指肠残端瘘15天,病人进食少、乏力,起立时容易晕倒。

血清K+3mmol/L, Na+125mmol/L。其体液代谢失调应为

A.低钾血症,高渗性缺水 B.低钾血症,重度低渗性缺水 C.低钾血症,等渗性缺水

D.低钾血症,中度低渗性缺水 E.低钾血症,轻度低渗性缺水

35.慢性肠梗阻患者,10天来每天呕吐大量胃肠液,每天给其输液为:10%葡萄

糖溶液3000ml,5%葡萄糖盐水500ml。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共济失调,噪动,昏迷。应考虑出现

A.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B.肺水肿 C.水中毒 D.低钾血症 E.低钙血症

36.患者女性,体重60kg,因幽门梗阻入院,查血清钠为130mmol/L(正常值为

142mmol/L),其第1日补氯化钠量应是

A.6g B.10.5g C.15g D.21g E.25.5g

37.男,46岁,因急性肠梗阻3天入院,患者诉舌干、乏力,不能起坐。查:脉

搏120次/分,血压70/60mmHg,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松弛,尿比重1.025,血清Na+134mmol/L。最可能存在

A.高渗性缺水 B.等渗性缺水 C.低渗性缺水 D.缺钠性休克 E.继发性缺水

38.一肠梗阻术后患者,血清Na+130mmol/L,K+3mmol/L,CI-98mmol/L,BUN

8mmol/L。应考虑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

A.补充了大量等渗盐水 B.水分补充不足 C.补充了大量葡萄糖溶液

D.补充了足量的钾盐 E.肾功能不全

39.男,56岁,因食管癌进饮食困难20余天入院,口渴严重,血清Na+157mmol/L。补液宜选用

A.0.45%氯化钠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 C.5%氯化钠溶液 D.平衡盐溶液 E.血浆 A3型题

(40~41题共用题干)

男,20岁,肠梗阻3天入院。查:呼吸28次/分,血压75/60mmHg,血清钠130mmol/L,钾3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19mmol/L。 40.目前诊断中不应包括

A.休克 B.低钠血症 C.低钾血症 D.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碱中毒

41.治疗程序应首先是

A.输全血 B.纠正酸中毒 C.补钾 D.急诊手术,解除肠梗阻 E.抗休克,补充血容量 (42~44题共用题干)

男,56岁,幽门梗阻7天,行胃肠减压和输液治疗后,出现全身乏力,脉搏细数,120次/分。血清钠125mmol/L,氯88mmol/L,钾2.8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32mmol/L。 42.其体液代谢失调应为

A.低钾血症,高渗性缺水 B.高钾血症,重度低渗性缺水 C.低钾血症,等渗性缺水

D.低钾血症,中度低渗性缺水 E.低钾血症,重度低渗性缺水 43.最可能同时存在哪种酸碱失衡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以上均不可能

44.患者可能发生哪种与上述诊断相关的表现

A.肺水肿 B.脑水肿 C.贫血 D.站立性晕倒 E.心电图上T波高尖

【练习题答案】

1.A 2.C 3.D 4.C 5.E 6.E 7.A 8.B 9.B 10.E 11.E 12.D 13.D 14.D 15.E 16.E 17.C 18.C 19.C 20.A 21.E 22.E 23.E 24.E 25.D 26.C 27.A 28.A 29.D 30.A 31.D 32.D 33.E 34.D 35.C 36.C 37.B 38.C 39.A 40.D 41.E 42.D 43.D 44.D

输血

现代输血主张能不输者坚决不输,能少输者决不多输,能成分输血者尽可能不输全血。输血的主要途径有静脉输血和动脉输血。输血速度成人一般在5~10ml/分钟,老年或心脏病病人约1ml/分钟,小儿10滴/分钟左右。失血性休克则应快速输入所需的血量。

一、输血适应证

1.急性大量失血 一般指成人急性失血量超过1000ml(超过总血容量的20%),这时常可出现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的下降。通常以HCT 30%~35%作为出现缺氧的临界值,此时除输入晶体或胶体溶液补充血容量外,还应输入浓缩红细胞(concentrated red blood cells,CRBC),以提高携氧能力。原则上出血量达总血容量的30%以下时,不必输全血,超过30%时,可输全血与CRBC各半,再配合晶体和胶体及血浆,以补充血容量。

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应输给浓缩红细胞、血浆或白蛋白。 3.重症感染 提供抗体、补体等,以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 4.凝血异常 根据凝血异常的原因输给相关的血液成分。 二、输血并发症及其防治

1.发热反应 常由于免疫反应、血中致热原、血被细菌污染或溶血引起。症状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重者应停止输血。

2.过敏反应 仅有局限性皮肤瘙痒或荨麻疹时,不必停止输血,反应严重时立即停止输血,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1000,0.5~1ml)和(或)静滴糖皮质激素。

3.溶血反应 多为误输入ABO血型不合的血液引起。典型的症状为输入十几毫升血型不合血后,立即出现高热、寒战、腰背酸痛、呼吸困难、低血压、心动过速、血红蛋白尿等;术中病人最早的征象为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及术野渗血。延迟性溶血性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7~14天,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

发现溶血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后血浆呈粉红色即证明有溶血。其治疗包括抗休克、保护肾功能、抗DIC及血浆交换治疗。

4.细菌污染反应 应终止输血,作细菌培养,采用有效抗生素。

5.循环超负荷 由于输血速度过快、过急,引起急性心衰和肺水肿。对于慢性贫血、婴幼儿、老年心肺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输血量和输血速度。其治疗为立即停止输血,让患者取半坐位,吸氧,强心、利尿以迅速降低血容量。

6.疾病传播 常见肝炎、艾滋病、疟疾等。

7.其他 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抑制,大量输血的影响导致低体温、碱中毒、暂时性低血钙、高血钾、出血倾向等。 四、自体输血

是指收集自体血液,在需要时再输还本人。目前外科自体输血有三种:回收式自体输血;稀释式自体输血;预存式自体输血。

五、血液成分制品

1.血细胞成分 ①浓缩红细胞(HCT 70%~80%),每袋含200ml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主要用于各种急性失血,慢性贫血及心功能不全者输血;②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是移去了90%白细胞,适于多次输血后产生白细胞凝集抗体者和预期需要长期或反复输血者;③洗涤红细胞,200ml中含红细胞170~190ml,内含少量血浆、无功能白细胞及血小板,适应证与去白细胞的红细胞相同,还适用于器官移植、尿毒症、血液透析的贫血病人;④白细胞制剂 主要有浓缩白细胞 ,已少应用;⑤浓缩血小板,治疗输大量库血或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血小板锐减及其他血小板减少所引起的出血。

2.血浆成分 ①新鲜冰冻血浆(FFP)和冰冻血浆(FP),FFP是全血采集后6小时内分离并立即臵于-20~-30℃保存的血浆;FP是FFP4℃下融解时除去冷沉淀成分的上清血浆制品。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的缺乏;②冷沉淀,是FFP在4℃下融解时不融的沉淀物。适用于血友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等。

3.血浆蛋白成分 ①白蛋白,常用的5%溶液可提高血浆蛋白、补充血容量;②免疫球蛋白;③浓缩凝血因子,有抗血友病因子(AHF)、浓缩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制剂等,适用于血友病和各种有关凝血因子缺乏症。 【练习题】 A1型题

1.失血量达何种程度时开始出现临床症状

A.达循环血量的5% B.达循环血量的10% C.达循环血量的15%

D.达循环血量的20% E.达循环血量的30%

2.健康成人一次失血不超过多少毫升,可通过机体自身组织间液向血循环的转移而得到代偿使之逐渐恢复

A.500ml B.800ml C.1000ml D.1200ml E.1500ml 3.原则上失血量超过血容量的多少时才需要输全血

A.10% B.20% C.30% D.40% E.50% 4.关于输血,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成人一般控制在5~10ml/分 B.老年人或心功能较差者1ml/分钟 C.小儿应10滴/分

D.急性大出血时,可经加压输血器快速输入 E.非紧急情况下,一次输血的时间应不超过8小时

5.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大多随储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只有下列哪一项例外

A.红细胞的存活力 B.钾离子浓度 C.pH值 D.血小板的活性 E.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

6.输血可能引起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出血倾向

7.一肝癌患者,输血几毫升后,突然咳嗽,面色潮红,腹泻,疑发生了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其处理宜

A.立即减慢输血速度+肌肉注射异丙嗪 B.立即停止输血、半坐位、吸氧

C.立即停止输血并应用肝素治疗 D.停止输血+口服阿斯匹林 E.立刻中止输血并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8.以下哪项不是输血所致的过敏反应

A.发热 B.面色潮红,皮肤瘙痒 C.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D.支气管痉挛 E.过敏性休克

9.一位病人输血约40ml时发生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腰痛等症状,通常提示

A.溶血反应 B.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C.细菌污染 D.变态反应 E.枸橼酸盐的毒性

10.下列何为溶血反应的特征性表现

A.网织红细胞增高 B.外周血出现粒红细胞 C.尿呈深黄色、尿胆原强阳性

D.尿呈酱油色,隐血试验阳性 E.骨髓幼红细胞明显增生 11.在处理循环超负荷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立即停止输血 B.吸氧 C.让病人平卧,头侧一边,防止血性泡沫痰误吸

D.强心、利尿 E.病人取半卧位

12.输血过程中如出现细菌污染反应,最快速的诊断方法是

A.取血袋内剩血作细菌培养 B.取病人血作细菌培养 C.取病

人血作白细胞计数

D.取血袋内剩血作涂片染色检查 E.取病人血作涂片染色检查 13.大量输注库存血后引起的并发症不包括A

A.溶血反应 B.高血钾症 C.氨中毒 D.肺水肿 E.出血倾向

14.输血可以传播下列哪一种疾病

A.结核 B.伤寒 C.疟疾 D.钩虫病 E.甲型肝炎

15.下列哪种疾病与输血无关

A.AIDS B.丙型肝炎 C.疟疾 D.乙型肝炎 E.淋病 【练习题答案】

1.B 2.A 3.C 4.E 5.B 6.C 7.E 8.A 9.A 10.D 11.C 12.D 13.A 14.C 15.E

外科休克

休克(shock)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氧供给不足或需求增加是休克的本质,产生炎症介质是休克的特征。现代的观点将休克视为一

个序贯性事件,是一个从亚临床阶段的组织灌注不足向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发展的连续过程。

外科休克可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休克五类。低血容量性和感染性休克在外科最常见。

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及组织灌注不足,以及产生炎症介质是各类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其他与休克发生有关的病理生理过程还包括微循环改变、代谢变化和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一、临床表现

1.休克代偿期 神志清楚,精神紧张、烦燥不安,皮肤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而快、尿量减少,口渴,脉压缩小。估计失血量800ml以下。

2.休克抑制期 神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逐渐模糊或昏迷。出冷汗,口唇或肢端发绀,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严重时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尿少或无尿,甚至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

二、诊断

早期诊断包括:①血压升高而脉压差减少;②心率增快;③口渴;④皮肤潮湿、黏膜发白、肢端发凉;⑤皮肤静脉萎陷;⑥尿量减少(25~30ml/h)。

确定诊断:有下列征象可确定诊断 ①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②表情淡漠、烦燥不安、肢体湿冷、皮肤苍白或发绀等;③尿量明显减少(<25ml/h);④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三、休克的监测 1.一般监测

(1)精神状态 是脑组织血液灌流或全身循环状况的反映,神志的改变先于血压下降。

(2)皮肤温度、色泽 休克时四肢皮肤湿冷、苍白,如转为温暖、干燥和色红表示休克好转。

(3)血压 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是休克存在的证据,血压回升、脉压增大表示休克好转。

(4)脉率 休克时脉率加快,比血压下降出现得早。常用脉率/收缩压(mmHg)计算休克指数,指数为0.5提示无休克;大于1.0~1.5提示有休克;大于2.0为严重休克。

(5)尿量 休克时尿量小于25ml/小时,尿量大于30ml/小时表示休克基本纠正。

2.特殊监测

(1)中心静脉压(CVP) 正常值0.49~0.98kPa(5~10cmH2O),当CVP低于0.49kPa(5cmH2O)提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47kPa(15cmH2O)提示心功能不全,超过1.96kPa(20cmH2O)提示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2)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正常值0.8~2kPa(6~15mmHg)。增高时,虽CVP正常,仍应限制输液量,以避免肺水肿的发生。

(3)心排出量(C0)和心脏指数(CI) CO是心率和每搏排出量的乘积,成人正常值为4~6L/min,CI系单位体表面积上的心排出量,正常值为2.5~3.5L/min?m2。对治疗心源性休克十分重要。

(4)动脉血气分析 正常值PaO2=10.7~13kPa(80~100mmHg),PaCO2

=4.8~5.8kPa(36~44mmHg)。PaCO2在吸氧后仍高于8.0kPa(60mmHg)是ARDS的先兆。通过监测 pH、BE、BB、SB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了解休克时酸碱平衡的情况。

(5)动脉血乳酸盐 正常值为1~2mmol/L。休克时间越长、越严重,血乳酸盐值越高。

(6)DIC的检测 以下有三项以上异常者,结合临床即可诊断DIC:①血小板计数低于80〓109/L;②纤维蛋白原<1.5g/L;③凝血酶原时间超过正常值3秒以上;④3P试验阳性;⑤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超过2%。

四、治疗

治疗休克的重点是恢复灌注和对组织提供足够的氧。

1.一般紧急措施 立即控制活动性大出血,一般采取头和胸部抬高20~30度,下肢抬高15~20度的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间断吸氧,必要时可作气管插管,注意保暖。

2.补充血容量 是抗休克的基本措施。应在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尿量及CVP值基础上,结合病人温度、末梢循环、脉博幅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微循环情况,判断补充血容量的效果。通常先输入晶体液(如平衡盐溶液)和人工胶体液复苏,必要时进行成分输血。

3.积极处理原发病 如内脏出血的控制,消化道穿孔的修补,坏死肠袢切除和脓液的引流等。在紧急止血方面,可先用暂时性止血措施,待休克初步纠正后,再进行根本的止血手术。若暂时性止血措施难以控制出血,应一面补充血容量,一面进行手术止血。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目前对酸碱平衡的处理多主张宁酸毋碱,酸性环境能增加氧与血红蛋白的解离从而增加向组织释氧,对复苏有利。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在充分容量复苏的前提下需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脏器灌注。

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 对诊断明确的DIC,可用肝素抗凝,一般1.0mg/kg,6小时1次,成人首次可用10000U(1mg相当于125U左右)。有时还使用抗纤溶药如氨甲苯酸、氨基己酸,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阿司匹林、潘生丁和小分子右旋糖酐。

7.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皮质类固醇可用于感染性休克和其他较严重的休克。其作用主要有:①阻断α-受体兴奋作用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②保护细胞内溶酶体,防治溶酶体破裂;③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④增进线粒体功能和防止白细胞凝集;⑤促进糖异生,使乳酸转化为葡萄糖,减轻酸中毒。一般主张应用大剂量,静脉滴注,一次滴完,为了防止多用皮质类固醇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一般只用1~2次。

五、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引起。由大血管破裂或脏器出血引起的称失血性休克;各种损伤或大手术后同时具有失血及血浆丢失而发生的称创伤性休克。

1.失血性休克 急性大量出血(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脾破裂、宫外孕及外伤性大出血等)引起,通常在迅速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0%时,即可出现休克。治疗主要包括补充血容量和止血。

(1)补充血容量 首先,可经静脉快速滴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45分钟内输入1000~2000ml。若病人血压恢复正常,并能继续维持时,表明失血量较小且已不再继续出血。若病人的血细胞比容>30%,则仍可继续输给上述溶液(补充量可达估计失血量的3倍),不必输血。如失血量大或继续有失血,上述治疗仍不能维持循环容量时,应接着输入已配好的血液。

(2)止血 对于肝脾破裂、急性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应在保持血容量的同时积极进行手术准备,及早施行手术止血。

2.创伤性休克 严重创伤(如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引起,主要原因为除出血外,损伤处炎性肿胀和体液渗出,导致低血容量。受损机体内可出现组胺、蛋白酶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微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致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损伤可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疼痛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影响心血管功能;有的创伤如胸部伤可直接影响心肺,截瘫可使回心血量暂时减少,颅脑伤有时可使血压下降,等等。所以损伤性休克的病情常比较复杂。治疗基本与失血性休克相同,但必须准确估计失液量。同时还应积极处理原发伤,预防感染。

六、感染性休克

是外科多见和治疗困难的一类休克。继发于以释放内毒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称为内毒素性休克。

在确诊为感染性休克的病人中,可能未见明显的感染病灶,但具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为 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4.3kPa;④白细胞计数>12×10/L或<4×10/L,或未成熟白细胞>10%。

1.分型 其血流动力学有两种。

(1)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 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心排出量正常或升高。病人皮肤比较温暖干燥,又称暖休克。较少见,仅是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早期休克。

(2)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 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和心排出量减少。病人皮肤湿冷,又称冷休克。较多见,可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休克加重时也可成为冷休克。

2.治疗 原则是在休克未纠正前,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则应着重治疗感染。

(1)补充血容量 以输注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当的胶体液、血浆或全血,恢复足够的循环血量。

(2)控制感染 主要措施是应用抗菌药物和处理原发感染灶。

9

9

(3)纠正酸碱失衡 常伴有严重的酸中毒,可经另一静脉通路滴注5%碳酸氢钠200ml。

(4)心血管药物的应用 经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而休克未见好转时,应采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多巴胺和间羟胺,并酌情使用西地兰强心。

(5)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多种炎性介质的释放和稳定溶酶体膜,缓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6)其他 如营养支持、对DIC的处理等。 【练习题】 A1型题

1.关于对休克的认识,哪项是正确的

A.休克是动脉血压下降的情况 B.休克是心排血量减少的情况 C.休克是心力衰竭

D.休克是组织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的结果 E.休克是遭受打击后意识丧失

2.各类休克的共同点为

A.血压下降 B.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减少 C.皮肤苍白 D.四肢湿冷 E.烦躁不安

3.关于休克的叙述,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休克时机体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B.休克代偿期时冠状动脉收缩不明显

C.休克时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D.休克的本质是血压下降 E.休克抑制期微循环的病理改变是毛细血管容积增大 4.关于休克指标的监测,哪项不正确

A.精神状态:反映脑灌流情况 B.肢体温度,色泽:反映体表灌流情况 C.收缩压低于90mmHg,脉压小于20mmHg是休克的表现 D.尿量少于40ml/小时,可诊断早期休克

E.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0.49~0.98kPa(5~10cmH2O) 5.了解肺通气/灌流比值改变程度的最常用方法为

A.动脉血气分析 B.静脉血氧饱和度测量 C.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气分析

D.股动脉血氧饱和度 E.肺静脉血气分析 6.反映组织灌流最有价值的检测指标之一是

A.静脉血氧测定 B.动脉血气分析 C.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D.二氧化碳结合力 E.红细胞压积

7.下列哪项检查可反映病人的细胞缺氧情况

A.红细胞压积 B.尿比重 C.中心静脉压 D.动脉血乳酸盐/丙酮酸盐比值 E.肺毛细血管楔压

8.休克时常用一系列特殊监测,下列哪项有助于估计休克及复苏的变化趋势

A.中心静脉压 B.肺毛细血管楔压 C.动脉血气分析 D.动脉血乳酸盐测定 E.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

9.下列哪项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最小

A.血容量 B.静脉血管张力 C.肺动脉楔压 D.静脉回心血量 E.右心室排血能力

10.关于肺毛细血管楔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肺毛细血管楔压的正常值为6~15mmHg B.肺毛细血管楔压可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及左心室压

C.肺毛细血管楔压低于正常值反应血容量不足 D.肺毛细血管楔压升高常见于肺循环阻力增高

E.肺毛细血管楔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正常时,应加快输液速度 11.治疗休克的首要措施是

A.补充血容量 B.去除休克病因 C.纠正酸中毒 D.应用缩血管升压药 E.应用心脏兴奋剂

12.休克治疗时,观察内脏血液灌注状态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

A.口渴的严重程度 B.中心静脉压的高低 C.血压的高低及脉压差的大小

D.脉搏的快慢及强弱程度 E.尿量多少 13.休克病人采取何种体位最为合理

A.头低15°,足高25° B.平卧位 C.下肢低垂10~15° D.头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E.侧卧位 14.纠正休克并发的酸中毒,关键在于

A.及时应用大量纠正酸中毒的药物 B.改善组织灌注 C.过度通气 D.利尿排酸 E.提高血压 15.应用血管扩张剂前应注意

A.测血压 B.了解尿量 C.控制输液 D.补足血容量 E.调整体位

16.休克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心脏前负荷 B.增加心脏后负荷 C.增加心肌收缩力

D.提高组织的血液灌流量 E.降低组织代谢

17.皮质类固醇用于感染性休克或严重休克时,其作用有以下几点,其中哪项是错误的

A.利用其水钠潴留作用使血容量增加 B.保护细胞内溶酶体,防止它破裂 C.促进糖异生减轻酸中毒

D.增强细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 E.阻断α受体兴奋作用,使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

18.失血性休克病人,在等待血型鉴定和配血期间,补充下列哪一种液体更为合适

A.5%葡萄糖液 B.乳酸林格液 C.5%葡萄糖盐水 D.生理盐水 E.5%碳酸氢钠溶液

19.补液试验为取等渗盐水250ml,一般于多少分钟内经静脉注入

A.5~10分钟 B.<5分钟 C.30分钟 D.60分钟 E.45分钟 20.如患者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而不能肯定是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时,应进行下列哪项处理

A.减慢输液 B.暂停输液 C.强心治疗 D.补液试验 E.继续观察

21.在治疗失血性休克中补充血容量时,最优越的晶体液为

A.5%葡萄糖溶液 B.5%葡萄糖盐水 C.平衡盐溶液 D.10%葡萄糖溶液 E.5%碳酸氢钠溶液 22.高动力型休克最常见于

A.失血性休克 B.损伤性休克 C.感染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23.暖休克以哪种微生物感染所致居多

A.革兰阴性细菌 B.病毒 C.大肠杆菌 D.革兰阳性细菌 E.螺旋体 A2型题

24.女,36岁,肠扭转致广泛小肠坏死、休克,作小肠切除,术后休克有好转。

对该病人做以下监护项目中哪项是不必要的

A.精神状态 B.观察皮色、皮温 C.血压、脉搏、尿量 D.心电监护 E.脑电图监护

25.女,28岁,因颈外侧部切割伤大出血引起休克,已作了抢救,反映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临床指标是

A.口渴减轻 B.动脉血氧分压上升 C.血红蛋白浓度上升 D.尿量增加 E.呼吸频率、脉率减慢A3型题 (26~27题共用题干)

抗休克时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之一,小剂量时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并扩张肾和胃肠道等内脏器官血管,大剂量时具有α受体作用可增加外周阻力。 26.此药物是

A.异丙肾上腺素 B.间羟胺 C.苄胺唑啉 D.多巴胺 E.去甲肾上腺素

27.抗休克时,主要是取其

A.扩张内脏血管的作用 B.收缩外周血管的作用 C.强心作用

D.强心作用和扩张内脏血管的作用 E.强心、扩张内脏血管的作用及收缩外周血管的作用 (28~30题共用题干)

患儿10岁,被汽枪击中左前胸,当即倒地,来院时血压测不到,神志不清,躁动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微绀,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左锁骨中线第4肋间有一直径0.5cm创口,少许渗血。 28.此时首选的诊断方法是

A.心电图 B.胸部X线摄片 C.超声心动图 D.胸腔穿刺

E.心包穿刺

29.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张力性气胸 B.失血性休克 C.神经性休克 D.心源性休克 E.损伤性休克 30.最合适的处理是

A.快速输血 B.止痛 C.缝合胸壁伤口 D.紧急开胸探查 E.吸氧

【练习题答案】

1.D 2.B 3.D 4.D 5.C 6.C 7.D 8.D 9.C 10.E 11.A 12.E 13.D 14.B 15.D 16.D 17.A 18.D 19.A 20.D 21.C 22.C 23.D 24.E 25.D 26.D 27.D 28.E 29.D 30.D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一、概论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是指急性疾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 1.病因 ①各种外科感染引起的脓毒症;②严重的创伤、烧伤或大手术致失血、缺水;③各种原因的休克,或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④各种原因导致的肢体、大面积的组织或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⑤合并脏器坏死或感染的急腹症;⑥输血、输液、药物或机械通气。

2.发病机制 目前未完全明了。但已认识到各种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的参与加剧了SIRS并导致MODS。

3.临床表现 临床上MODS有两种类型。

(1)速发型 是指原发急症发病24小时后有两个或更多的器官系统同时发生功能障碍。

(2)迟发型 是先发生一个重要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如心血管、肾或肺的功能障碍,经过一段较稳定的维持时间,继而发生更多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

4.预防和治疗 ①积极治疗原发病;②重点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③防治感染;④改善全身情况和免疫调理治疗;⑤保护肠黏膜的屏障作用;⑥及早治疗首先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

手术后,应按时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体温、脉率、血压、呼吸频率、每小时尿量,记出入水量。

中小手术后,饮食不需严格的限制。择期胃肠道手术,待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后(约需2~3天),可开始饮水,逐步恢复正常饮食。禁食及少量流质饮食期间,应经静脉输液供给水、电解质和营养。

局麻下的一般性手术,只要病情允许,术后应尽量早的开始活动,重病人和大手术后的病人,次日即可在医护人员指导和帮助下,作深呼吸运动和四肢的伸屈运动,并逐步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

引流物留臵的时间差异较大,确实达到治疗目的后,才能考虑拔管。乳胶片引流一般在术后1~2日拔出,烟卷式引流在2~3日拔除。

缝线拆除的时间:一般头面颈部4~5日,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减张缝线14日。

三、各种不适的处理

1.切口疼痛 在术后24小时内最剧烈,2~3日后疼痛明显减轻。切口持续疼痛,或在减轻后再度加重,可能是切口血肿、炎症乃至脓肿形成。疼痛剧烈者常需用哌替啶作肌肉或皮下注射(婴儿禁用),必要时可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

2.发热 术后一般体温升高幅度1.0℃左右。术后3~6日的发热,要警惕感染的可能;如果发热持续不退,要密切注意是否由更为严重的并发症所引起,如腹腔内术后残余脓肿等。

3.腹胀 术后早期腹胀一般是由于胃肠道蠕动受抑制所致。如手术后已数日而仍有腹胀,没有肠鸣音,可能是腹膜炎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肠麻痹。如腹胀伴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亢进,甚至出现气过水声或金属音者,是早期肠粘连或其他原因(如腹内疝等)所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处理原则:可应用持续胃肠减压,放臵肛管,以及高渗溶液低压灌肠等。

4.尿潴留 凡是手术后6~8小时尚未排尿,下腹部耻骨上区作叩诊发现有明显浊音区,即表明有尿潴留。可采取协助病人坐于床沿或立起排尿,下腹部热敷等措施。如无效,则可在严格无菌技术下进行导尿。尿潴留时间过长,导尿时尿液量超过500ml者,应留臵导尿管1~2日。

5.恶心、呕吐 多为麻醉药物反应,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应用镇静剂。

6.呃逆 可能是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受刺激所致。可压迫眶上缘或胃肠减压,给予镇静解痉药物。上腹部手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要警惕膈下感染可能。

四、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1.术后出血 手术后早期,若病人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各种临床表现;或有大量呕血或便血;或从原来放臵的引流管中不断有多量血性液体流出,如胸腔手术以后,从胸腔引流管内,每小时引流出血液量持续超过100ml,就提示有内出血;中心静脉压低于0.49kPa(5cmH20),每小时尿量少于15ml,在输给足够的血液和液体后,休克征象和监测指标均无好转,或继续加重,或一度好转后又恶化者,往往表示有手术后大出血的可能。

如出血量不大,可先采用输血、全身或局部应用止血剂;出血量大者,应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从原有的切口进入,寻找出血部位,给予相应的止血。

手术时严格止血是预防术后出血的关键。

2.切口感染 术后3~4日,切口疼痛加重,或减轻后又加重,并伴有体温升高,脉率加速,白细胞计数增高,即提示切口可能感染。预防应着重于:①严格遵守无菌技术;②手术操作轻柔精细;③严格止血,避免切口渗血、血肿;④加强手术前后处理,增进病人抗感染能力。

已形成脓肿者,应予切开引流,待创面清洁时,可考虑行二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

3.切口裂开 多见于腹部及肢体邻近关节部位的手术后,主要原因有:①营养不良,组织愈合能力差;②切口缝合技术有缺点,如缝线打结不紧,组织对合不全等;③腹腔内压力突然增高的动作,如剧烈咳嗽等。

切口完全破裂时,要立刻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口,送手术室,在良好的麻醉条件下重予缝合,同时加用减张缝线。

4.肺不张 常发生在胸、腹部大手术后,多见于老年人、长期吸烟和患有急、慢性呼吸道感染者。术后并发肺不张,要鼓励病人深吸气,帮助病人多翻身,解除支气管阻塞,使不张肺重新膨胀。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5.尿路感染 尿潴留是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基本原因。治疗主要是应用有效抗生素,维持充分的尿量,以及保持排尿通畅。 【练习题】 A1型题

1.下列哪种手术不属择期手术

A.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胃大部分切除术 B.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C.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 D.先心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E.贲门癌根治术

2.硬膜外麻醉下行非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前应禁食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3.胃肠道手术,术前禁食的主要目的

A.避免造成手术困难 B.避免术后腹胀 C.预防麻醉或手术中呕吐造成窒息

D.防止术后吻合口瘘 E.早期恢复胃肠蠕动 4.下列关于术前准备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A.术前应学会正确咳嗽和咯痰的方法 B.术前应练习在床上大、小便 C.对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术前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D.术前4小时开始禁止饮水

E.有吸烟习惯的病人应于术前1周开始停止吸 5.下列哪项术前准备项目是没有必要的

A.营养不良者要尽可能纠正 B.慢性肾病者尿常规正常,也要作肾功能检查

C.即使无明显肝病病史者,术前亦应作各项肝功能检查

D.高血压者服用降压药直至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E.使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在5.6~11.2mmol/L

6.病人术后的处理中哪项不正确

A.胃肠道手术病人肛门排气后,可开始进食 B.腹部的减张缝线一般在术后2周拆除

C.伤口的乳胶片引流一般在术后4~7日拔除 D.一般性手术后的病人,应鼓励早期活动

E.术后尿潴留导尿量超过500ml者,应留臵导尿管1~2日 7.胃肠道手术后,开始进流质饮食的时间是

A.腹痛消失后 B.病人思食 C.恶心、呕吐消失后 D.肛门排气后 E.

体温在37.5℃以下

8.下列术后引流管的处理方法中,哪项是错误的

A.对各种引流管应注意有无堵塞、扭曲、脱出 B.注意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

C.臵于胆道的“T”形管引流应在术后第2天拔出 D.胃肠减压管在胃肠功能恢复后拔出

E.乳胶片引流多在术后24~48小时拔出 9.下列哪项不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

A.术中过多使用电灼止血 B.伤口的张力过大 C.止血不充分 D.留臵引

流 E.伤口边缘内翻

10.关于手术后拆线时间,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四肢10~12天 B.下腹部5~6天 C.减张缝合2周 D.胸、上腹部7~8天 E.头、颈部4~5天

11.下列哪个选项是引起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

A.颅内压增高 B.急性胃扩张 C.麻醉反应 D.肠梗阻 E糖尿病酸中毒 12.术后腹胀主要是由于

A.细菌代谢产生的气体 B.血液内的气体弥散到肠腔内 C.胃肠功能受抑制

D.组织代谢产生的气体 E.腹膜后血肿 13.手术后尿路感染的基本原因是

A.尿潴留 B.膀胱炎 C.肾盂肾炎 D.尿道炎 E.前列腺炎 14.腹部手术后发生尿潴留常见的原因应除外

A.麻醉后排尿反射受抑制 B.切口疼痛 C.尿道括约肌痉挛 D.手术易引起前列腺充血 E.病人不习惯在床上排尿 15.下列哪项防治术后尿潴留的措施不妥

A.术前练习卧床小便 B.术前或术后常规放臵导尿管 C.及时恰当地镇静、止痛

D.下腹部热敷、轻柔按摩 E.情况允许可坐起或站立小便 16.下列哪项对确诊腹部手术后腹腔内出血意义最大

A.腹胀逐渐加重 B.病人烦躁不安 C.中心静脉压0.49kPa(5cmH2O)

D.尿量<25ml/h E.诊断性腹腔穿刺 17.下列哪项对诊断术后胸腔内出血意义最大

A.血压低于80/60mmHg B.中心静脉压0.49kPa(5cmH2O) C.尿量每小时1ml/kg

D.胸腔闭式引流,持续数小时引出血性液每小时>100ml E.X线检查示有胸腔积液

18.预防切口感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严格无菌操作 B.严密止血 C.做好术前准备,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D.手术病人均应使用抗菌药物 E.估计术后感染机会大,应放引流物 19.在预防术后腹部切口裂开的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应在良好麻醉、腹壁松弛条件下缝合切口 B.缝合切口时根据情况,加用全层腹壁减张缝线

C.术后及时处理腹胀 D.适当的腹部加压包扎 E.咳嗽时最好取半卧位

20.术后肺不张的防治哪项是错误的

A.术前锻炼深呼吸 B.鼓励咳痰,利用体位或药物使支气管分泌物利于排出

C.防止手术后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的误吸入 D.及时应用镇咳药 E.手术后避免限制呼吸的固定或绑扎

21.因胃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切口血肿,但尚未化脓,则该病人的切口愈合为

A.Ⅰ类切口/丙级愈合 B.Ⅱ类切口/乙级愈合 C.Ⅱ类切口/丙级愈合

D.Ⅲ类切口/乙级愈合 E.Ⅲ类切口/丙级愈合 A3型题

(22~24题共用题干)

男,18岁,因固定性右下腹痛18小时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证实为坏疽

3.治疗 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

十、外科应用抗菌药的原则

1.适应证 ①较严重的感染;②潜在继发感染率高者,如严重创伤,结肠手术。有效合理的用药应在术前1小时或麻醉开始时自静脉滴入。

2.药物的选择 ①结合感染部位判断细菌的种类;②根据局部情况分析;③结合病情分析;④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 【练习题】 A1型题

1.以下哪项属特异性感染

A.金黄葡萄球菌感染 B.变形杆菌感染 C.绿脓杆菌感染 D.球菌感染 E.破伤风梭菌感染

2.外科感染一般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关于人体受感染的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

A.致病菌的毒力、数量 B.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的情况 C.全身性抗感染能力降低

D.管道阻塞使内容物淤积 E.全身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及数量 3.关于外科感染分类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丹毒、急性阑尾炎、急性乳腺炎等均属特异性感染 B.急性感染是指病程在3周以内

C.条件性感染是指平时的非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乘机而入所引起的感染

D.二重感染是一种条件性感染 E.病程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感染 4.关于外科感染,下列哪项不正确

A.局部组织血流障碍或缺血的伤口易继发感染 B.病菌的致病作用与其产生的毒素密切相关

C.院内感染的病菌一般比医院外的同类有较强的毒性和耐药性

D.感染扩散可因炎性介质失控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E.外科感染均需要手术治疗

5.关于外科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疖是指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B.痈是指多个不同部位散在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C.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 D.甲沟炎是指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感染

E.脓性指头炎是指手指末节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6.关于新生儿皮下坏疽下列哪项不恰当

A.病变多发生在背部及臀部 B.患儿表现为发热、哭闹 C.早期皮肤

发红、质地稍变硬

D.病变部位可触到捻发音 E.晚期病变皮肤出现局部坏死变为灰褐色 7.丹毒的治疗措施中哪项不正确

A.应用抗生素 B.应同时治疗足癣 C.局部用金黄散涂敷

D.必要时应行手术治疗 E.患肢抬高,尽量减少活动 8.下列疾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但应除外

A.痈 B.疖 C.切口感染 D.胃肠炎 E.急性骨髓炎 9.口底及颌下的急性蜂窝织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是

A.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B.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呼吸困难,窒息 C.纵隔化脓性感染 D.化脓性心包炎 E.脓毒症 10.对脓毒症的认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脓毒症就是败血症 B.系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 C.常有高热、寒战等临床表现

D.血液细菌培养可阴性 E.也可由真菌引起 11.对脓毒症的病人,抽血送培养的时间最好选择在

A.发热开始时 B.发热最高峰时 C.寒战初起时 D.寒战结束时 E.预计寒战、高热前

12.革兰染色阴性杆菌脓毒症所致休克的特点为

A.发生较晚,持续时间短 B.发生较早,持续时间长 C.较少见 D.发生较晚,持续时间长 E.发生较早,持续时间短 13.下列哪项不是真菌性脓毒症的特点

A.临床表现酷似革兰染色阴性杆菌脓毒症

B.多发生在原有细菌感染经广谱抗菌素治疗的基础上,白细胞计数不升高 C.周围血象常可呈类白血病样反应,休克发生早 D.常见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

E.真菌可经血行播散,一般血液培养较容易发现 14.破伤风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由于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

A.伤口内进入破伤风梭菌 B.破伤风梭菌在伤口内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

C.破伤风梭菌在伤口内生长繁殖产生内毒素 D.全身免疫力低下 E.病人伤口受风引起

15.关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哪项是正确的

A.典型的肌肉收缩,最初始于面部表情肌 B.抽搐不伴有口吐白沫 C.一般伴有持续高热

D.膀胱逼尿肌痉挛可引起尿失禁 E.发作时病人表情虽然痛苦,但神志是清醒的

16.破伤风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A.苦笑面容 B.颈项强直 C.张口困难 D.角弓反张 E.手足抽搐

17.破伤风患者注射大量破伤风抗毒素目的是

A.控制和解除痉挛 B.抑制破伤风梭菌的生长 C.减少毒素的产生

D.中和游离毒素 E.中和结合的毒素 18.破伤风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

A.消除破伤风毒素的作用 B.破坏破伤风梭菌的芽胞 C.抑制破伤风梭菌

D.中和破伤风内毒素 E.中和破伤风外毒素 19.气性坏疽的临床特点是

A.局部红、肿、热、痛不明显 B.一般白细胞不升高 C.体温正常

D.休克发生早 E.局部肌肉坏死,有血性分泌物,恶臭 20.关于气性坏疽的诊断要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伤口剧烈疼痛,局部肿胀明显 B.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C.伤口周围可扪及捻发音

D.X线检查患处软组织间积气 E.伤口分泌物涂片发现革兰染色阴性细菌 A2型题

21.一民工在工地干活,踩到一生锈铁钉,刺破右足,来院就诊。见伤口血已自

止,边缘略肿胀,伤处及周围有泥土等污物,宜进行的处理是 A.清洁去污并清理伤口 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C.选用抗生素 D.减少活动、抬高患肢 E.以上各项均正确

22.男,31岁,大面积烧伤病人,烧伤后第5天,突然发生寒战,继而高烧,不

久,又出现体温不升,白细胞升高不明显,四肢冰凉,尿少,脉快。根据以上临床表现,诊断为

A.革兰染色阳性细菌脓毒症 B.革兰染色阴性细菌脓毒症 C.革兰染色阳性杆菌脓毒症

D.真菌性感染 E.以上都不是 A3型题

(23~25题共用题干)

男,8岁,额部多发性疖肿10余天,不慎碰伤额部,致使局部红肿扩大,弛张性高热,4天后臀部皮下又发现一肿块,疼痛、压痛明显,且有波动感。 23.此肿块最可能是什么情况

A.皮脂腺囊肿 B.自发性血肿 C.转移性脓肿 D.肛瘘 E.急性蜂窝织炎

24.进一步确诊的方法是

A.胸部X线摄片检查 B.臀部肿块B超检查 C.臀部X线摄片检查 D.血白细胞检查 E.臀部肿块诊断性穿刺 25.下一步治疗措施首先应

A.臀部肿块择期手术切除 B.对臀部肿块进行频谱照射使其吸收

C.臀部脓肿切开引流及联合应用抗生素 D.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 E.综合应用多种抗菌药物促使肿块逐渐消退

【练习题答案】

1.E 2.E 3.A 4.E 5.B 6.D 7.D 8.D 9.B 10.A 11.E 12.B 13.E 14.B 15.E 16.C 17.D 18.C 19.E 20.E 21.E 22.B 23.C 24.E 25.C

创伤

创伤(trauma)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①按致伤因素可分锐器伤、钝器伤、切割伤、火器伤、冲击伤;②按受伤部位可分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肢体伤;③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无皮肤破损者为闭合伤,如挫伤、扭伤、冲击伤、挤压伤等;有皮肤破损者为开放伤,如擦伤、切割伤、裂伤、刺伤、撕脱伤等;④按伤情轻重一般分为轻、中、重伤。

一、创伤的修复

创伤的修复过程可分:①局部炎症反应阶段;②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③组织塑形阶段。

骨折的愈合过程主要经历局部血管反应及血肿形成、骨折断端骨组织的坏死和吸收、细胞增殖和骨痂形成及改建或重塑几个阶段。

不利于创伤修复的因素有:①感染;②异物存留或失活组织过多;③血液循环障碍;④局部制动不够;⑤全身性因素如营养不良、使用皮质激素、患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等。

创伤愈合类型:①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原来细胞为主,愈后功能良好;②二期愈合,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愈后功能不良。

二、创伤的诊断

创伤的局部表现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开放性创伤有伤口或创面。全身表现有体温增高,脉搏、血压和呼吸的改变,口渴、尿少、失眠、食欲不振等。创伤可合并多种并发症,如化脓性感染、创伤性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应激性溃疡等。

询问病史时,应注意致伤原因、部位、时间、方式、姿势、伤后出现的症状及演变过程、处理经过,尤其是止血带使用时间。体格检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迅速查明有无危及生命的因素。

辅助检查包括 ①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红细胞压积、尿常规、血生化、

肝功能、血气等;②穿刺:胸穿、腹穿等;③影像学检查:X线、CT、B超等。 三、创伤的处理

1.急救 治疗创伤的目的是修复损伤的组织器官和恢复生理功能,首要的是抢救生命。必须优先抢救的急症有:心跳、呼吸骤停,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和休克等。其次是固定骨折,有伤口者应予包扎,不使组织外露。常用的急救技术主要有复苏、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后送等。

闭合伤一般采用对症处理,如局部休息,抬高患肢,制动,早期用冷敷以减轻肿胀,1~2日后用热敷、理疗等。开放伤处理原则为:清洁伤口经对合缝合,即可达一期愈合;新鲜污染伤口应早期彻底清创;对感染伤口要保持引流通畅,换药直到愈合。

注意事项:①抢救积极,保持镇定,工作有序;②不可忽视沉默的伤员;③防止再次损伤;④防止医源性损伤。

2.止血 开放性创伤时,根据伤口的局部情况,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成年人出血达800~1000ml,就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制止外伤出血是现场急救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出血血管的种类可分为:①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呈搏动性涌出,危险性大;②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流出的速度稍慢,也有一定危险性;③毛细血管出血:血色也是鲜红的,血液由整个创面慢慢渗出,危险性较小。常用的止血方法:

(1)指压法 用手指将出血部位动脉的近心端,用力压在邻近的骨骼上,阻断血运来源,是对外伤出血常用的急救方法。

(2)加压包扎法 用拇指、手掌衬垫敷料(消毒敷料或干净巾、布料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紧压创口的出血处,或塞入创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能达到伤口止血又不影响其远端血运为宜。

(3)止血带法 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创伤性出血,且采用加压包扎不能有效止血时。 【练习题】 A1型题

1.关于创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 B.伤后皮肤保持完整者为闭合性创伤

C.伤后有皮肤破损者为开放性创伤 D.切线动力造成的创伤称之为挫伤

E.伤后出现呼吸、循环、意识障碍者为重伤 2.开放性创伤不包括

A.擦伤 B.挫伤 C.切割伤 D.裂伤 E.皮肤撕脱伤 3.下列哪项因素有利于创伤修复和伤口愈合

A.细菌感染 B.血液循环障碍 C.异物存留或失活组织过多

D.局部制动 E.服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4.创伤修复过程中出现瘢痕过硬,其主要原因是

A.个体差异因素 B.皮肤缝合时对合较差 C.肉芽组织增生过多所致

D.成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E.瘢痕内胶原量过多所致 5.关于创伤的急救,下列哪项有错

A.较重或重症创伤必须从现场着手急救 B.抢救重症创伤应首先处理气道、呼吸、循环障碍

C.应特别注意优先抢救重危剧痛、呻吟病人,再抢救安静病人 D.骨折合并休克时,应先抢救休克

E.防止抢救中再次损伤

6.感染是妨碍创伤愈合的常见原因,其主要预防措施有

A.遵循无菌术原则 B.施行必要的手术处理 C.增加敷料交换的次数

D.应用抗生素 E.开放性创伤还须应用破伤风抗毒素 7.以下哪项不是创伤后并发休克的原因

A.失血过多 B.神经系统受到强烈刺激 C.急性肾衰竭 D.脊髓受损 E.伤后并发严重的脓毒症

8.伤口边缘一般比较平整,出血可呈渗溢状或涌溢状,也可因小动脉破裂出血呈喷射状。此伤为

A.裂伤 B.刺伤 C.擦伤 D.皮肤撕脱伤 E.切割伤 9.关于清创缝合,哪项不正确

A.一般可在伤口内作局部浸润麻醉 B.清除污物,异物,切除失活组织,彻底止血

C.仅有皮肤或皮下裂开者可作单层缝合

D.伤口污染较重者,皮肤缝线可暂不结扎,24小时后无感染再行结扎对合 E.如伤口已感染,则应取下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

10.对污染较重的伤口,清创后暂不予缝合,观察24~48小时后如无明显感染,再行缝合,这种缝合称

A.一期缝合 B.二期缝合 C.延期缝合 D.减张缝合 E.以上都不是

11.伤口内肉芽组织生长过多,有碍创缘上皮新生,宜用

A.10%硝酸银棉签烧灼,然后用等渗盐水洗净 B.苯氧乙醇湿敷 C.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 D.用高渗盐水湿敷 E.用呋喃西林湿敷

12.关于止血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指压法仅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 B.指压法止血主要是阻断毛细血管出血

C.压迫包扎法包扎要松紧适度 D.止血带法主要用于暂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四肢出血

E.填塞法止血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还可增加感染的机会 A2型题

13.男,24岁,因车祸伤急诊入院。经体检及辅助检查初步诊断为:骨盆骨折合

并尿道损伤和损伤性休克。对该病人的处理顺序应该是 A.先行骨盆骨折牵引固定,其次抗休克,然后处理尿道损伤 B.先抗休克,其次处理尿道损伤,然后行骨盆骨折牵引固定 C.先抗休克,其次行骨盆骨折牵引固定,然后处理尿道损伤 D.先处理尿道损伤,其次抗休克,然后行骨盆骨折牵引固定 E.先处理尿道损伤,其次行骨盆骨折牵引固定,然后抗休克 A3型题

(14~16题共用题干)

男,18岁,车祸致伤,即来院急诊。检查:神志朦胧,咯血,口鼻均有泥

沙夹血外溢,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左侧胸壁严重擦伤、肿胀,心率98次/分,血压120/90mmHg,四肢尚能自主活动,左大腿中下段中度肿胀、瘀斑和严重擦伤。

14.此时最紧迫的抢救措施是

A.请胸外科医师会诊处理 B.清除上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C.输血

D.吸氧 E.左下肢夹板固定 15.下列哪项诊断可不予考虑

A.颅脑创伤 B.鼻骨骨折 C.肋骨骨折 D.左股骨骨折 E.血气胸

16.最合适的处理是

A.输血、输氧、留观 B.颅脑与胸部、左股骨X线摄片 C.多科会诊处理

D.左下肢包扎固定 E.紧急必要检查处理后收住院治疗 (17~18题共用题干)

女,26岁,因飞机座位上方的行李滑下,致使其面部皮肤被拉链搭扣划开8小时,检查见左面颊部皮肤全层裂开,约2.5cm,边缘较平整,有血痂。 17.此病人的伤口属于

A.清洁伤口 B.污染伤口 C.感染伤口 D.无菌伤口 E.一般伤口

18.此时,局部处理原则是

A.伤口清创后不缝合 B.清创后延期缝合 C.清创后一期缝合

D.不清创,伤口处理后每天换药 E.伤口内应用抗生素 【练习题答案】

1.D 2.B 3.D 4.E 5.C 6.C 7.C 8.E 9.A 10.C 11.A 12.B 13.B 14.B 15.D 16.E 17.B 18.C

烧伤

一、热力烧伤

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烧伤(burn)。

1.烧伤面积的估算

⑴ 中国九分法(表5-10-1)

表5-10-1 人体表面积估计的中国九分法

部位 分部位 成人体表面积(%) 儿童体表面积(%)

发 部 3

头颈 颈 部 3 9×1 9+(12-年龄)

面 部 3

手 5(2.5×2)

上肢 前 臂 6(3×2) 9×2 9×2

上 臂 7(3.5×2)

躯干前 13

躯干 躯干后 13 9×3 9×3

会阴部 1

臀 部 5(2.5×2)

下肢 足 7(3.5×2) 9×5+1 5×9+1-(12-年龄)

小 腿 13(6.5×2) 大 腿 21(10.5×2) 注:成年女性的臀部和双足各占6%

(2)手掌法 不论年龄大小与性别,伤员五指并拢,手掌面积即占其全身体表面积的1%。

对小面积的烧伤直接以手掌法来计算;大面积烧伤则以手掌法减去未烧伤的面积,使用更为方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qt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