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上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

更新时间:2024-04-18 06: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118上综放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

目 录

矿 审 批 意 见 3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4 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7 第一章 概况 8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8 第二节 煤层 9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9 第四节 地质构造 12 第五节 水文地质 13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13 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13 第二章 采煤方法 14 第一节 巷道布置 14

第二节 采煤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 设备配置 20 第三章 顶板管理 24 第一节 支护设计 24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 28 第三节 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30 第四节 矿压观测 34

第四章 生产系统 38 第一节 运输系统 38 第二节 通防与监控系统 39 第三节 排水系统 51 第四节 供电系统 52 第五节 通讯照明系统 54

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6 第一节 劳动组织 56

第二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56 第六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57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63 第一节 一般措施 63 第二节 顶板管理 66 第三节 防治水 69 第四节 “一通三防” 69 第五节 运输管理 70 第六节 机电设备 76 第七节 其 它 82

附图1:煤层顶底板综合柱状图

附图2:1118上工作面皮带、轨道顺槽及切眼地质素描图 附图3:1118上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图 附图4:采煤机进刀示意图

附图5:1118上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附图6:1118上工作面和顺槽支护示意图

附图7:1118上工作面通风系统图

附图8:1118上工作面安全监测设备、通防管路系统示意图

附图9:1118上工作面供电系统图

附图10:1118上工作面通讯系统示意图

附图11:1118上工作面照明系统示意图

附图12:1118上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附图13:1118上工作面生产系统及避灾路线图

矿 审 批 意 见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采煤专业: 年 月 日 安 监 处: 年 月 日

地测专业: 年 月 日 总工程师: 年 月 日

通防专业: 年 月 日 安监处长: 年 月 日

机电专业: 年 月 日 生产矿长: 年 月 日

运输专业: 年 月 日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作业规程名称1118上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

施工单位 采煤三工区

复查时间

参加复查人员签字

一、存在主要问题:

二、处理意见: 第五节 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

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对工作面回采有影响的含水层主要是3煤顶板砂岩含水层,根据1118回采工作面的情况,预计最大涌水量为12米3 /h,正常涌水量为6米3 /h。轨道顺槽准备时底板有少量出水,经电法探测,工作面西部的F6断层有含水的可能,因此要按规定留足50米防水煤柱,并严格坚持“有疑必探”的原则,加强探水。

二、涌水量

预计该面正常涌水量为6米3 /h,最大涌水量为12米3 /h。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一、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详见表五。

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 储量

工作面可推进长度为370米,工作面长度为36.8米。

工业储量:159368t;

可采储量:本矿的综放工作面回采率参考值为80%,可采储量:12795t。

二、采煤工作面服务年限

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

=370/(0.6×5×30)=4.1个月 第二章 采煤方法

第一节 巷道布置

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概况

11采区是古城煤矿首采区,由武汉煤矿设计院1997年11月设计,山东煤炭管理局以鲁煤管规[1998]23号文批准,并于当年投入生产。该采区共分为五个区段,其中-505米、-560

米、-760米水平的工作面采用伪倾斜长壁布置,-593~-650米水平及北翼采用走向长壁布置。1118上工作面在-760米水平,-760米水平布置有-760轨道运输(进风)巷和-750皮带运输(回风)巷,工作面采用俯斜开采。

二、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

1118上工作面南侧顺槽为轨道顺槽,沿煤层底板布置,巷道采用圆弧拱断面,净宽3.0米, 净高2.8米,断面积8.4米2。巷道内铺设铁轨,主要用于该工作面的进风和运料。

轨道顺槽采用锚网支护。顶部锚杆为φ20×220O米米的等强螺纹钢树脂锚杆,用1卷K2370锚固剂锚固,帮部锚杆为φ20×180O米米的等强螺纹钢树脂锚杆,用1卷K2370锚固剂锚固。锚杆排距×间距=800×80O米米。金属网采用网孔为60×60米米的8#冷拔丝编织的金属网。

采煤机用水、工作面两部运输机变速箱冷却水通过轨道顺槽Φ50防尘管路供给。

三、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

1118上工作面北侧顺槽为运输顺槽,沿煤层底板布置。巷道断面与轨道顺槽断面一样。主要用于该工作面的回风和运煤。

运输顺槽内布置有φ50的防尘管路一趟,并设置刮板输送机和胶带输送机,靠工作面侧设人行道。

四、采煤工作面切眼

切眼位于1118上综放工作面的最上部,沿煤层底板布置。矩形断面, 净宽5.4米,净高2.5米,断面积13.5米2。采用锚网和锚索梁联合支护,锚杆采用φ20×220O米米的树脂锚杆,K2370锚固剂2卷,金属网采用网孔为60×60米米的8#冷拔丝编织的金属网。锚索使用φ18×800O米米的锚索,12#矿用工字钢制作的2.1米长的工字钢梁。锚杆排距×间距=800×80O米米,锚索梁间距3.2米。

五、硐室及其它巷道布置

在切眼靠近皮带顺槽端布置采煤机组装硐室,深1.5米,长12米,高2.5米,采用锚网支护。

在切眼靠近轨道顺槽、皮带顺槽端各布置一个液压支架调架硐室,宽3米,长5米,高2.8米。锚网梯支护,锚杆规格:φ20×180O米米,排距×间距=800×80O米米,K2370锚固剂1卷,金属网采用网孔为60×60米米的8#冷拔丝编织的金属网。

附图3:1118上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示意图。

第二节 采煤工艺

一、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1、采煤方法

1118上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放顶煤技术,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采煤方法。

2、回采工艺

炮采放顶煤,爆破落煤,人工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KC-II悬移支架加金属网支护顶板。

(1)、采高和采放比的确定

采高:根据支架工作高度,确定采高为2.2米。 放煤高度: 采放比:

(2)放顶煤步距

初次放顶煤步距:工作面正常推进,待顶煤自然冒落充满采空区后即开始放顶煤。

循环放顶煤步距:采用一刀一放,即循环放顶煤步距为0.8米。

(3)、放煤方式:采用单轮顺序放煤方式。

(4)、工作面炮眼布置、爆破图表

炮眼布置图 (5)工艺流程

打眼-—装药—放炮—铺顶网、升前挑梁—硬帮出煤—移运输机—移架—放顶煤

1爆破落煤:工作面采用煤电钻、?42×1.2米麻花钎子湿式打眼,采用煤矿安全许用乳胶炸药,Ⅰ~Ⅴ段毫秒延期电雷管,米SB-100型发爆器起爆,正向装药,串联起爆,工作面推进时采用五花眼爆破。工作面采用“一推一放”,每次推进度0.8米。

三、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工作面每天5个循环,每循环进尺0.6米,割煤高度2.3米,放煤高度6.3米,割煤时回收率97%,放煤时回收率78%,工作面回采率为80%,则

日割煤量=36.8×2.3×0.6×5×0.97×1.35=333吨

日放煤量=33.8×6.37×0.6×5×0.78×1.35=680吨

日产量=333+680=1013吨

月产量=1013×30=30394吨

第三节 设备配置

一、运输设备

1.工作面共安设刮板输送机两部,型号为SGD-620/40T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设计长度23米,其它技术参数为

电机功率:110 KW

运输能力:400t/h

中间槽尺寸:1500×630×270米米

2.顺槽安设刮板输送机一部,其型号为SGB630/40T,设计长度120米,安设长度65米,其它技术参数为

电机功率:55KW

运输能力:150t/h

链速:0.86米/s

中间槽尺寸:150O×620×200 米米

3.顺槽安设可伸缩带式输送机1部,与刮板输送机搭接。其技术参数为

型号: SSJ800/90

电机功率: 90KW

运输能力: 400t/h

带宽: 800米米

带速: 2.0米/s

4.辅助运输设备选用1吨的矿车和平板车,牵引设备选用JD-11.4和JD-25型绞车。

四、乳化液泵

型号:RB-80/200

公称流量 :200L/米in

公称压力 :31.5米Pa

电机功率 :125kW

电压: 660V

附图5:1118上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

第三章 顶板管理

第一节 支护设计

一、液压支架支护强度验算

1、参考本矿或邻矿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选择本工作面矿压参数。(见表六)

2、合理支护强度的计算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Pt=8×9.81×h×r =8×9.81×2.3×2.6

=469.310(kN/米2)

3、选择工作面支护强度

参考同煤层矿压观测资料(见表六),最大平均支护强度=380

(kN/米2)。

380(kN/米2)<469.31(kN/米2),因此工作面支护强度应大于469.31(kN/米2)。

4、支护设备选择

1118上工作面选用基本液压支架ZF2400/16/24BH型低位放顶煤支架,共41架,下端头选用ZFG2800/18/26B型过渡支架两架。从运输顺槽到轨道顺槽依次编号为1~43号支架。

根据工作面条件与支架适应条件对照表可以看出,选用ZF2400/16/24BH型支架,在满足顶板管理支护强度需要的同时,也能满足底板比压值要求。

通过对比、验算,证明选用ZF2400/16/24BH型支架能满足要求。 二、乳化液泵站

(一)泵站及管路选型、数量

乳化泵选用RB-80/200型两台,输液管路选用高压胶管,耐压30米Pa以上。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型号:DRB-200/31.5

公称流量 :200L/米in

公称压力 :31.5米Pa

电机功率 :125kW

(二)泵站设置位置

泵站安设在原1118轨道顺槽下车场。

(三)泵站使用规定

要保证泵站压力大于20米Pa,乳化液浓度3%~5%。要加强支架与泵站的维修,杜绝系统的串漏液。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

根据已开采的工作面矿压观测资料,其煤层顶板为老顶来压不明显,直接顶为不稳定的二类顶板,本工作面的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1、控顶距、放顶步距

工作面最大控顶距为4.0米,最小控顶距为3.2米,放顶步距为0.8米,详见工作面支护布置图。

2、工作面上下端头的顶板管理

工作面下端头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双楔铰接顶梁(1米)进行支护,双楔铰接顶梁距1号架顶梁边缘不得大于0.5米,距离超过0.5米时,必须加打一排双楔铰接顶梁支护顶板,双楔铰接顶梁间距为0.6米,除

移架要滞后采煤机滚筒3~5架,不得超过6架。顶板破碎时要紧跟前滚筒移架或超前移架,即:当发现片帮严重时,不等采煤机割煤,就进行移架,再进行其它操作,工艺为移架—割煤—移运输机。移架步距0.6米。采煤机割煤并移架后,及时将支架的伸缩梁伸出护顶。

移架顺序为:

1、采煤机向下(上)端正常割煤时,滞后煤机后滚筒3~5架移架(顶板破碎时可紧跟前滚筒移架)。

2、采煤机割煤并移架后,及时将支架的前探梁伸出护顶。

3、机头处排头架的移架顺序为:先移2#架,后移1#架,再移3#架。

4、采煤机割煤时,超前采煤机前滚筒3架将前探梁收回,并滞后采煤机后滚筒3架将前探梁伸出,再将前梁升起。

支护要求:

1、工作面应达到动态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三直、两平、一净、两畅通”的质量要求。

①三直:支架排成一条直线,偏差不超过±50米米;运输机一条直线,偏差不超过±50米米,弯曲段不小于15米;工作面煤壁一条直线。

②两平:顶板平无伞檐,底板平无台阶和落差。

③一净:机电设备及支架阀组、缸体和甲板上无浮煤杂物,底板上无浮煤杂物。

④两畅通:工作面上下出口要保证有0.7米宽,1.8米高的人行通道,端头无材料及杂物堆积,顶板支护良好。

2、加强支架的支护强度,确保支护质量,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24米Pa。

3、采煤机割煤后,要及时移架,移架与采煤机后滚筒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米,防止长时间空顶。

4、工作面出现冒顶时,要及时用木料接顶,并支设好支架。

5、工作面生产以前要编制初次放顶和初次放顶煤的专项措施。

二、特殊时期的顶板管理

(一)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管理 :

1、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前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2、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应加强来压的预测预报工作,由矿压小组在轨道、运输顺槽挂牌标明来压位置。

3、工作面支架以及轨道、运输顺槽所有单体支柱必须达到规定初撑力,特别注意工作面中部支架的初撑力及支架状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冒顶。

4、要控制好采高,严禁超高。

5、加强上、下端头顶板管理,要提高支护质量,适当加大支护密度,确保端头连网与巷道搭接0.5米以上,防止出现端头冒顶。

6、工作面停采时要编制停采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二)过断层及顶板破碎时的顶板管理 :

该面未做过三维地震勘探,构造控制程度较差对F6及F5-1断层的平面位置及次生构造把握不准,有可能向面延伸,所以必须加强回采时过断层的顶板管理工作。过断层时另行编制措施报批。

第三节 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一、工作面轨道、运输顺槽的超前支护

1、支护要求:

轨道、运输顺槽自工作面向外20米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超前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一字铰接顶梁支护,一梁一柱,距煤壁20米范围内均打双排。

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出现变形时应及时打点柱支护。

支柱支设在实底上,柱窝必须做麻面,当底板松软时必须穿铁鞋。遇顶板冒高处,3.5米及以下支柱无法支护时,用4米的单体支柱配合轻轨支护,柱爪与轻轨接触面必须垫木片。

2、支护材料及支护密度:

顺槽超前支护使用两排1米的HDJB-1000型一字铰接顶梁与两排DZ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套支护,柱距1.0米。

详见附图6:1118上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示意图(平、剖面图)。

DZ型单体液压支柱参数

初撑力:12t

最大工作阻力:25t

支撑高度:2.5~4.0米

3、支护质量控制标准

①支柱纵横成线,偏差小于±l00米米。

②支柱应支在实底,柱窝做麻面,并做到迎山有力(迎山角20左右)。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小于6.5米Pa。

③顶梁上部不平时,必须用木料垫实接顶,顶梁之间要用圆柱销联好,并保持平直。

④两巷的支撑高度不得低于1.8米,行人道宽度不得小于0.7米,单体支柱活柱行程不得小于150米米。

⑤单体支柱钻底达不到初撑力或底板松软时必须穿铁鞋。

⑥所有单体支柱必须拴好防倒绳。

⑦所有单体支柱三用阀方向一致,朝向老空。

二、工作面端头的管理

1、上、下端头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2.5~3.5米)配合双楔铰接顶梁(1米)进行支护。双楔铰接顶梁距端头1#、43#架顶梁边缘不得大于0.5米,距离超过0.5米时,必须加打一排双楔顶梁支护顶板,双楔顶梁间距为0.6米,除因设备影响外,必须在每一个双楔铰接顶梁下支设一棵单体液压支柱,遇顶板冒高处,3.5米及以下支柱无法支护时,用4米的单体支柱配合轻轨支护,柱爪与轻轨接触面必须垫木片。所有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11.5 米Pa,支柱钻底严重支撑力达不到要求时必须穿铁鞋,支柱必须拴好防倒绳,顶梁必须铰接使用。

2、为进一步加强端头顶板管理,工作面上下端头各包网2架,采煤机割煤后,及时挂菱形金属网(网孔50×50米米)后打管缝锚杆(1.2米)支护顶板,菱形金属网和顺槽方格网搭接不得小于0.5米,工作面联网搭接0.2米,联网扣距0.2米,扣要联紧联牢。在煤机割煤前应先将两端头煤壁的金属网剪掉,煤机割到端头时要慢行,慢慢将锚杆顶出,割出的锚杆要及时捡出,严禁进入溜子和皮带。若顶板破碎时必须在端头支架前梁上方架设挑棚支护,挑棚支护采用轨道(长3米,15Kg/米)或木板(长×宽×厚=2×0.4×0.05米),挑棚外露距离支架顶梁边缘不大于0.5米。

3、上、下端头应支设切顶关门支柱,支柱(中对中)间距不大于0.4米,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6.5 米Pa,并使之挡矸有效。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关门柱及时回撤前移,运输顺槽关

门柱以顺槽刮板运输机机尾为准,拖后距离不得超过1.2米;轨道顺槽关门柱回撤标准是关门柱与支架插板收回位置齐,超前或拖后支架插板收回位置距离不得超过0.6米。

端头支护的前移、支设应在端头支架移架完成并达到初撑力后方可进行。

三、支护材料使用数量、备用数量

工作面端头支护及两巷超前支护正常需要单体液压支柱104棵,铁鞋104个,顶梁107根。计算其备用量:单体液压支柱=104×10%=10棵,顶梁=107×10%=11根。

1118上工作面备用支柱10棵,铰接顶梁(双楔梁)11根,铁鞋10个,坑木5米3。

备用材料的存放地点,应保持距工作面50~100米之间,在轨道顺槽中的外侧煤壁处。材料分类摆放整齐,实行挂牌管理,标明材料名称、型号、数量等内容,并由专人负责。材料存放地点必须保证有0.7米以上宽度的人行道和必需的运输通道。

附图6:1118上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示意图(平、剖面图)

第四节 矿压观测

一、矿压观测内容

1118上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研究内容主要有:支架阻力观测、支架活柱缩量观测、巷道围岩变形观测、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观测、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以及支护质量动态监测。

根据观测结果对工作面顶板及顶煤活动规律、来压特征,工作面支架受力特点,支架对顶煤的适应性和控制效果,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和分布特点,顶板、煤层稳定性,工作面支护质量等进行定期分析,并进一步了解煤、岩体力学参数等基础资料。

二、观测方法

1、工作面的矿压观测

(1)支架工作阻力观测:

在支架前后立柱上安装压力表,分别在工作面上、中、下部均匀布置4条观测线,观测支架前后立柱工作阻力的变化情况。测线布置:上下端头的支架各一条,中间基本架2条,即分别布置在14#、28#支架上,由工区派专人进行读取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分别在移架前、移架后各读取一次记录好。

(2)支架活柱缩量观测

用钢卷尺在工作面上、中、下部布置4条观测线,在移架后、移架前测量活柱下缩量,

根据循环的次数,可算出循环下缩量和下缩速度,其测线与支架阻力测线对应布置,即分别布置在上下端头支架及14#、28#支架上。

(3)统计观测

沿工作面采煤机移动方向每隔5架作为一观测剖面,矿压部门每天(班)统计一次端面顶板的破碎及煤壁的片帮情况(包括梁端距、片帮、冒高超过0.5米以上的区域及顶板破碎情况),同时统计支架安全阀开启量(率)、顶煤冒落状况和支架因顶板压力损坏的部件等。

2、顺槽的矿压观测

(1)巷道围岩变形观测

利用移动观测站观测。在轨道顺槽超前工作面20米范围内, 间隔4~5米安设4台顶板动态观测仪,监测顺槽顶底板的相对移近量,用来推断顶板的运动过程和状态。动态观测仪的编号始终由煤壁起依次为1#、2#、3#、4#,当1#动态仪距煤壁不足1个循环的距离时,需将其回撤,并重新支设在原4#动态仪的前面,同时调整各动态仪的编号,使其仍然从煤壁起依次为1~4#。各动态仪的间距及1#动态仪至煤壁的距离,在观测时必须做好记录。

观测次数一般1~2小时观测一次,当临近顶板来压时加密观测,可视变化情况每10~30分钟观测一次,观测时必须记录观测时间。同时采煤机割至端头影响到动态仪时也必须加密观测,并记录采煤机影响情况及采煤机到端头的距离。

(2)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观测

利用顺槽成巷期间设置的观测基点,并视情况补设部分基点,在轨道、运输顺槽分别距切眼60米、80米、100米、120米、140米处布置五个测区,用测尺和测枪测量巷道受采动影响过程中的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每天观测一次,根据观测时间可算出移近速度。

(3)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内单体液压支柱阻力观测

在工作面推进至60米后,用增压式压力表分别测量在轨道、皮带顺槽超前支护范围外端支柱的工作阻力,掌握其变化情况,每2小时观测一次,观测3~5个循环,测站处同时设置一组顶底板移近量观测点,以便分析围岩变形时的支柱阻力变化情况。

三、支护质量监测

每旬由生产技术科组织不定期对工作面和顺槽支护质量动态检查两次,对存在的问题,由采煤工区立即整改。监测内容要包括支架初撑力、煤壁片帮情况、梁端距、采高及端面顶板冒落情况、两顺槽单体支柱初撑力、超前支护质量等。

四、观测时间要求

1、工作面:观测到老顶初次来压和六次周期来压。

2、顺槽:观测至工作面采空为止。

3、支护质量监测:整个生产期间。

五、管理规定

1、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读数,不得马虎,更不能凭自己想象造数。

2、要爱护仪表、保护仪表,严禁随意破坏各种仪表

3、与观测无关人员严禁对仪表进行随意调整。

4、读数时需平视仪表表盘,读数力求精确。

5、上井后需及时将观测资料上交工区,并与工区共同分析矿压变化情况,以便指导生产。

第四章 生产系统

第一节 运输系统

一、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一)运煤设备及装、转载方式

采煤机组割装底煤和前部运输机前移配合装运底煤,破碎并垮落到支架掩护梁和插板上方的顶煤,在插板缩回后利用自重自动溜入后部输送机的溜槽中运出,插板完成大块煤的破碎并通过上下摆动破坏掩护梁上方由大块煤形成的临时拱式结构。前后两部运输机平行运煤,集中到顺槽刮板运输机、胶带输送机上运出。

(二)辅助运输设备及运输方式

工作面需用的材料、设备等物资,采用1t矿车或平板车、JD-25和 JD-11.4型绞车,通过轨道顺槽运至工作面。

二、移溜方式

采用推移前部运输机和拉移后部输送机的方式,推拉溜步距 0.6米,弯曲段长度不小于15米,推拉方向为自下(上)而上(下)。

(一)推移前部运输机

1、采煤机向下斜切进刀切入煤壁规定截深后,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依次推拉刮板运

输机至上端头使运输机成一条直线。

2、在采煤机向上正常割煤时,将前部运输机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追机从下端头推至22#架处。

(二)拉移后部输送机

工作面后部输送机在支架前移后处于放煤位置,待循环放煤工序结束后,将后部运输机滞后放煤口5~10架拉移一个步距。 三、煤炭的运输

1118上工作面→1118上运输顺槽→1118皮带斜巷→-750皮带巷→-750煤仓→皮带下山→上仓皮带机巷→主井底煤仓→主井→地面。

四、辅助运输系统路线:

-505井底车场→-505南翼运输大巷→轨道下山→-760轨道巷→联络巷→1118皮带斜巷→1118上工作面轨道顺槽→1118上工作面。

详见附图13:1118上工作面生产系统及避灾路线图。

第二节 通防与监控系统

一、通风系统

(一)风量计算

1、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00×q×k =100×0.2×1.4=28 米3/米in

式中:

q-采煤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 ,米3/米in。根据2003年度的瓦斯鉴定结果,q为0.2 米3/米in。

k-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备用风量系数,取k=1.4

②按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67×q×k =67×0.3×1.4=28.14 米3/米in

式中:

q-采煤面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米3/米in。根据2003年度的瓦斯鉴定结果,q为0.3 米3/米in。

k-采煤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备用风量系数,取k=1.4

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60×V×S×k

=60×0.8×9.59×0.75=345米3/米in

式中:

V-采煤面合理风速。采煤面的温度在18°~20°,对应风速为0.8~1.0米/s,本工作面取V=0.8 米/s。

S-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通风断面积,S=9.59 米2

K-采煤工作面的面效系数,取0.75。

3、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计算实际需要风量

Q = 4×n = 4×50 = 200 米3/米in

式中:

n-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时的最多人数,取50人。

4、按风速进行验算

按最低风速验算

Q≥15×S = 15×9.59=143.85 米3/米in

按最高风速验算

Q≤240×S =240×9.59=2301.6 米3/米in

式中 :

S-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通风断面积,9.59米2 。

通过验算可以看出,143.85≤345≤2301.6 米3/米in。。

5、根据上述原则确定工作面实际需风量为345米3/米in。

(二)通风路线

副井→井底车场→-505南翼运输大巷→轨道下山→-760运输巷→1118进风联络巷→1118上轨道顺槽→1118下工作面→1118上运输顺槽→-750皮带(回风)巷→回风下山→南翼总回风巷→主井→地面。

详见附图7:1118上工作面通风系统图。

(三)测风

每10天对工作面进行一次测风,回采面进、回风巷都要进行测风,测风点设在距离工作面上下端头大于20米处,并将测风结果记录在测风牌板上,测风时要同时测定测风地点的气体浓度。

二、防治瓦斯

1、瓦斯检查

工作面设专职瓦斯检查员巡回检查,每隔3~5小时检查一次,每班至少检查两次。瓦斯检查点分别设在:工作面回风出口以外10米处、回风隅角、工作面距回风出口5 米处。

瓦斯检查牌板应设置在回风顺槽中距工作面50米附近,检查结果要及时填写,并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

2、瓦斯监测

加强对工作面瓦斯的监测,在回风顺槽距工作面回风出口5~10米处安装安全监测系统的瓦斯传感器, 瓦斯传感器布置在巷道的上方,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米米,距巷帮不得小于200米米。瓦斯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1.0%,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断电开关为1#、2#、3#低压馈电开关。

附图9:1118上工作面供电系统图。

监测系统必须由专人进行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确保系统的灵敏可靠。传感器每7天调校一次,每7天对瓦斯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监测装置在井下运行6个月以上,应有计划分批运到井上进行全面检修、调试、校正。

当瓦斯超限或监控系统报警时,要按规定安排撤人,并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详见附图8:1118上工作面安全监测设备、通防管路系统示意图。

三、综合防尘系统

一)防尘供水系统

1118上工作面的防尘用水,由-505南翼运输大巷经轨道下山和-760运输巷、-750皮带巷到达1118上工作面运输顺槽,供给工作面用水。

(

详见附图8:1118上工作面安全监测设备、通防管路系统示意图。

轨道顺槽、运输顺槽供水管路选用直径50米米的水管,每隔50米设一个三通阀门, 每隔100米设一闸门,给防尘水幕和各转载点喷雾供水。

(二)防尘方式

煤层注水:

把1118上工作面煤样送中国煤炭研究院重庆分院化验,其孔隙率为3.72%,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规定:孔隙率小于4%的煤层可以不进行煤层注水,故对1118下工作面不进行煤层注水。

2、采煤机内外喷雾 :

要求喷雾嘴完好不堵塞,内喷雾压力不小于2米Pa,外喷雾压力不小于1.5米Pa,雾化程度高,特别是外喷雾要能够封闭截割产尘部位。

3、架间喷雾和放煤口喷雾降尘:

(1)喷嘴布置:在每架支架前梁下方安设一组架前喷雾,设三个喷嘴,每架支架的放煤口处设一个喷嘴,全面共安装172个喷嘴。

(2)喷雾要求:架间喷雾喷嘴迎风喷雾,放煤口喷雾把放煤口呈半包围形式,罩住放煤口产尘部位。

(3)工作面煤机割煤时,下风口5米范围内必须保证有3架以上的喷雾头正常工作,并保证雾化效果良好,覆盖全断面。

4、转载点的喷雾:

(1)工作面两部刮板运输机机头及顺槽刮板运输机机头各设一组喷雾头。

(2)运输顺槽及联络巷的皮带机机头各设一组喷雾装置。

5、顺槽防尘水幕:

皮带顺槽中共安设两道手动水幕,距工作面煤壁50米范围内安设第一道手动水幕, 距皮带联络巷50米范围内安设第二道手动水幕,距工作面煤壁100米范围内安设一道皮带自动水幕;在轨道顺槽中共安设二道手动水幕,距工作面煤壁50米范围内安设一道手动水幕,距1118皮带联络巷50米范围内安设一道手动水幕。每道水幕的喷雾喷头不少于5个,且雾化良好,覆盖全断面。靠近工作面的水幕均随工作面的推进而及时向外移动。

6、工作面、顺槽煤尘冲刷:

对工作面、支架阀组、回风顺槽距采面50米范围内每班冲刷一次,回风顺槽每天冲刷一次,进风顺槽每旬冲刷一次。

7、个体防护: 进入工作面和回风侧工作的所有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三)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措施

1、在工作面轨道顺槽、运输顺槽各安装一组软质辅助隔爆水棚。

2、水袋容量为40L,水棚容量按200 L/ 米2,每组长度不小于20米。

3、隔爆水棚每棚间距1.2-3米,水棚距离顶板、两帮间隙不得小于100 米米,距离轨面不小于1.8米,高度要一致。

4、隔爆水棚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到经常清刷,水质、水量要符合要求,发现损坏的水袋及时更换。

5、隔爆水棚首排距离工作面60~200米,并随工作面推进而向后移动。

6、隔爆水棚应设在巷道的直线段内,与巷道的交岔口、转弯处、变坡处的距离,不得小于50米。

7、隔爆水棚要挂牌管理。

四、防灭火措施

(一) 预防措施

1、建立完善的消防管路系统,与防尘管路合用。

2、手工检测:用DQJ-50型多种气体检测器检查CO、CO2、H2S等气体;光学甲烷检测器检查CH4、CO2,矿用温度计检测温度。每天对回采面、进回风隅角、回风流以及巷道高冒区等地点的CO、CO2、CH4、温度检查一次,同时对回风隅角进行采样分析并上报矿领

导审阅。

3、监测系统:从-760束管分路箱引出两路束管,将束管从分路箱敷设至回采工作面回风端头,每天循环监测一次。监测的主要气体成分是:CH4、CO2、CO、C2H6、C2H4、C2H2、O2、烷烯比等。

4、在工作面回风巷

内距1118皮带斜巷10~15米处安设温度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24PP米。

5、取样分析:对束管监测不到的地点:巷道高冒区、进回风隅角等每天取样分析。

6、减少采空区漏风。回采面进回风端头悬顶达到20米时,必须用袋子装煤堵严,减少采空区漏风,减少供氧量,从而达到防灭火的目的。

7、喷洒阻化剂。回采面生产前,对切眼喷洒阻化剂。回采面结束后,对回采面停采线、两顺槽等喷洒阻化剂。

8、利用设置于-700米水平的制氮机组,当采空区有自然发火征兆时向采空区内注氮。注氮时,另编制措施报批。

9、加快推进度,保证工作面月推进速度不低于60米。

10、及时封闭。回采面结束后,对通向回采面的所有出口全部封闭,巷道破碎地段要使用喷浆封堵的办法,每周检查一次密闭内外的气体及密闭内外压差。

11、对巷道高冒区实行注凝胶或喷浆的办法处理,并定期检查高冒区内的气体温度等。

12、每季度绘制一次防灭火系统图,每月修改补充一次。

(二)治理措施

1、当回采面采空区出现自然发火征兆时,采取下列措施:

①注氮

②加快推进度

③加强监测

2、当回采面采空区出现自然发火征兆,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呈上升趋势时,采取下列措施:

①加快推进度,暂时停止放顶煤,用顶煤形成一条隔离带,同时采取注氮、进回风端头构筑挡风墙等措施。

②加强检测,防止空区内的瓦斯、CO等气体涌到工作面,发生瓦斯、CO事故。

③注氮时,要设专人观察上端头的气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其它火灾的预防和治理

①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

②加强电器设备管理,杜绝失爆现象,严禁带电作业。

③严格放炮管理,放炮使用水炮泥,防止放炮火焰引发火灾。

④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筒内,由专人押运送到使用地点,剩余部分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调度室。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要立即按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工作。

矿值班调度人员和在现场的区队长、班组长要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中的人员撤离,并组织人员灭火。电器设备着火时,要首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但是,要防止由于火风压产生风流逆转造成人员伤亡。在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它有害气体和风量、风向的变化,还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技术措施。

五、通风系统图

附图7:1118下通风系统图。

第三节 排水系统

一、设备选型

1118下综放工作面的水源主要为3煤顶板砂岩水,表现为顶板淋水,与其它含水层无直接补给关系;最大涌水量12米3/h, 正常涌水量6米3/h。

1118下工作面总体趋势呈仰斜开采,开采初期涌水大都沿工作面顺槽排到运输顺槽下部的水窝,水窝处配备一台37KW的排水泵,将积水排到-760轨道巷水沟中。正常开采后,正常涌水直接排至采空区。

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3煤顶板冒落易将砂岩水导入工作面,为此,运输顺槽需常备排水设施,并保持完好,保证疏、排水能力达到15米3/h以上,做到有备无患。

二、排水系统路线

1118下工作面→1118下运输顺槽→-760轨道巷→轨道下山→-850水仓→-505水仓→地面污水处理站→泗河

第四节 供电系统

一、供电系统

1、供电情况

1118下工作面由-750变电所供电,在运输顺槽下车场设配电点,配电点内安设KBSGZY-500及KBSGZY-1000型移动变压器各一台,固定安装,电源来自-760变电所的高防开关,一台移动变压器将6kV高压变为1140V电压,给采煤机、前部运输机、后部运输机供电;另一台移动变压器选用660V给乳化泵、运输顺槽皮带、刮板输送机等供电。各电机由磁力起动器控制。

详见附图9:1118下工作面供电系统示意图

2、采煤工作面、两顺槽机电设备的负荷

详见表八:负荷统计表

1118下综放工作面设备装机总容量为:912.8 kW。

3、配电点设备以及供电电缆

①移动变压器KBSGZY-500 1台

②移动变压器KBSGZY-1000 1台

③低压开关BQD-80N 5台

④QJZ-200 10台

⑤综保WZXZ 3 台

⑥低压馈电开关 3 台

二、电器整定

电器整定参见表九:磁力起动器整定值资料表。

磁力起动器整定值资料表 表九

第五节 通讯照明系统

一、通讯系统及有关配置

1118下工作面皮带机头,工作面下端头各安装一台直通地面调度室的生产电话。工作面皮带机头、顺槽刮板输送机机头、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处及整个工作面每间隔7架安装一台声光信号器。

附图10:1118下工作面通讯系统示意图

二、照明系统及有关配置

1118下综放工作面轨道顺槽由移动变电站的照明综保引出照明线路向照明灯供电;运输顺槽由皮带机头处照明综保引出照明

线路向运输顺槽和皮带机头的照明灯供电。

附图11:1118下工作面照明系统示意图

第五章 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一节 劳动组织

一、作业方式

1118下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业,每班作业8小时,两班半生产半班检修。

工艺过程:割煤→移架→推前溜→放顶煤→拉后溜。

附图12:正规循环作业图表

二、 劳动组织

1118下工作面配有质量验收员、采煤机司机、维修工等相关工种的操作人员若干名,全区合计120人。

第二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1118下工作面的主要经济技术参数详见表十一

第六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1118下工作面在回采期间,要严格执行本《规程》规定的通防、防治水、生产等部分的要求,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及时按规定处理。发生重大事故,要立即按照避灾路线组织撤人。

一、火灾的预防及避灾路线

1、回采过程中,发现煤的自然发火征兆时(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大,出现雾汽,煤壁挂水珠,类似“出汗”现象;出现水酸度增大,煤焦油味是井下自然发火最可靠的征兆),要及时汇报调度室,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井下使用的润滑油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中,用过的棉纱和布头也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定期送到地面处理。

3、加强通风管理,严禁风流短路。

4、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严防失爆。

5、若发现火情时,必须切断电源并立即汇报调度室,组织人员灭火。情况危急时应逆风流撤出工作地点。

6、加强工作面采空区温度及一氧化碳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7、每一个下井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并能熟练使用。

8、完善井下防火设备、设施,并加强检查和维护工作。

避灾路线:

1118下工作面→1118下轨道顺槽→1118进风联络巷→-760运输巷→轨道下山→-505南翼运输大巷→井底车场→副井→地面。

二、水灾的预防及避灾路线:

回采中,若发现有突水征兆(煤层发潮发暗;煤壁“挂汗”;工作面温度下降,空气变冷,产生雾气;煤壁有“吱吱”水叫声等情况)时,要迅速撤出人员,并及时汇报调度室,以便采

取相应措施。

避灾路线:

1118下工作面→1118下轨道顺槽→1118进风联络巷→-760轨道巷→-760第四联络巷→回风下山→-505南翼运输大巷→井底车场→副井→地面。

三、瓦斯事故的预防及避灾路线

1、加强工作面的瓦斯管理,严格执行瓦斯巡检制度。跟班区队长、班组长、采煤机司机等必须按规定随身携带便携式瓦 -

检仪。

2、工作面回风流中设置瓦斯自动报警断电仪。

避灾路线同火灾避灾路线。

四、煤尘事故的预防及避灾路线

加强综合防尘,采煤机使用内外喷雾;架间喷雾,放煤口喷雾,工作面洒水降尘;各转载点设自动喷雾装置;两顺槽自煤壁起50米各设一道水幕,两顺槽各设一组隔爆水槽棚;定期冲刷两顺槽和支架上的积尘,个人做好劳动保护。

避灾路线同火灾避灾路线。

五、顶板事故的预防

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时刻注意观察顶板,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格按顶板管理和支护说明书施工。加强矿压观测,发现突然来压老顶剧烈活动时,要组织人员暂时撤出工作面,待顶板压力稳定后再进入工作面工作。情况危急时要立即汇报调度室。

详见附图13:1118下工作面生产系统及避灾路线图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一般措施

1、所有上岗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1118下工作面作业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深入开展反“三违”、反事故活动,认真搞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

2、所有岗位工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掌握操作方法,熟悉所用设备性能,具有排除常见故障的能力,达到各专业技术标准要求,经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后持证上岗,并严格执行岗位

责任制,现场交接班制、设备维修制、质量验收制、事故分析制。各岗点要认真填写运转日志。

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开好班前、班后会,对安全生产做到班前有准备,班中抓落实,班后有总结。

4、工作面回采工程质量和顶板管理,要按照国有重点煤矿《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做到动态达标、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5、各作业人员必须认真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使下一班能够做到情况清、任务明,从而主动进行各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做好自主保安。

6、敲帮问顶制度:开工前,班组长首先进入工作面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发现无问题后,方可工作。工作过程中,各作业人员也必须经常认真的检查工作地点的顶帮及支护情况,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处理。

7、质量验收制度:工作面工程质量严格按工区制订的新标准进行验收,验收人员一定要严把质量关,严格执行《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的各项要求执行,做到动态达标,保证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8、巷道维修制度:对工作面两顺槽巷道经常进行检查维修,发现巷道变形严重,顶板下沉严重,顶网撕坏、巷道两帮移近量明显加大,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超前加固处理,确保两巷畅通无阻。

9、设备检修制度:机电设备管理责任到人,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各电气设备设施,加强维护,发现故障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完好,运转正常,每天停产检修不小于4h。

10、地质预报制度:地质人员要对工作面前方煤层、断层、顶底板、涌水量等情况及时预报,要加大顶煤探测密度,及时掌握顶煤厚度,在回采过程中要对储量、资源回收进行全面的管理与监督,发现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或可能丢煤时,要及时提出,并填写“预防丢煤通知书”报送有关领导和采煤工区。工作面每推进15~20米,在两顺槽和沿工作面每隔15米探测一次煤层厚度,绘制平面图和剖面图。另外,工作面还必须坚持旬检查、月验收制度、通防设施管理制度、验收员工作制度及安全质量评估制度。

11、坚持一事故一分析制度,做到小事故不过班、大事故不过天,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分清责任,接受教训,制定措施,杜绝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12、为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工作面的各检测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注浆系统、防尘系统应时时保证其完好状态,并正常使用。

13、严禁人员乘坐皮带输送机、刮板运输机,严禁在皮带输送机、刮板运输机运转时跨越或传送物料。人员需要跨越转载机或皮带输送机时必须走行人过桥。

14、抬物料,班长负责统一指挥,使用绳索必须绑牢固、绳具的安全系数必须大于6;

并明确谁先起一头,抬起时必须行走速度一致,放物料时根据所抬物料及现场情况,明确是一齐放还是先放一头,一齐放时要防止物料弹起伤人。

15、单人独岗作业时必须认真做好自主保安。

16、所有人员严禁借用他人停电停泵时间检修、操作。

17、工作面回采前,必须经安监处、生产科、机电科、通防工区等处室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对设备、管路、支架等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采。

18、进入工作面内的所有人员应在支架人行道内行走,片帮掉顶的大煤块必须及时处理。

19、矿压小组要配合工区加强矿压观测工作,掌握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进行来压预报,正确指导生产。工作面支架安装的压力表必须维修保养好,不得丢失,损坏的及时更换,要根据压力表显示的情况及时调整支架的初撑力。

20、严格执行安全质量责任制、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对本岗位、本业务范围内的安全质量负责。两人及其以上人员共同工作时,必须明确一人负责安全工作。

21、工区管理人员要认真填写安全信息卡,工区值班人员必须及时组织人员落实整改。

第二节 顶板管理

一、 工作面

1、按矿压观测方案,搞好矿压观测,为预报周期来压和合理调整支护参数提供依据。

2、支架内安装的顶板动态监测设施,严禁随意乱动,各有关人员要积极配合监测人员的工作,共同搞好矿压监测工作。

3、支架初撑力达到规程规定,支架立柱无空载,顶梁接顶严密,架间距均匀,中心距偏差不超过±100米米;每班设专人检查,并纳入工程质量评估的内容。

4、机道梁端至煤壁顶板冒落高度不得大于300米米,否则支架上方必须用木料垫实。

5、工作面达到“三直两平一净两畅通”的要求。

6、顶板破碎及工作面煤壁片帮严重时,采煤机过后立即移架,保证顶板完整,防止前方漏顶。移架要及时迅速,端面距较大时,要及时伸出支架伸缩梁支护梁端顶板。

二、端头及两巷维护

1、工作面上、下出口必须保持畅通无阻,其高度(不小于1.8米)与宽度(不小于0.8米)要符合安全和质量标准要求,保证支柱完好无损。

2、支柱要支到硬底上,底板松软支柱初撑力达不到要求时必须穿铁鞋,支柱要迎山有力,不得使用失效的支柱,不得漏挂顶梁和缺柱。

3、随工作面的向前推进要及时卸下、回收树脂锚杆托盘和丝帽以有利于工作面上、下端头顶板冒落。

4、两端头关门柱以里悬顶超过20米时,用袋子装煤进行封堵,由通防工区组织验收,严禁人工强制放顶。

5、两端头接、回双楔梁、三角区维护、回关门柱时,必须停止工作面和顺槽输送机运转,严禁站在或跨着运转的输送机工作。

6、回柱、改柱时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和先支后回制度,人员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防止片帮或支柱弹出歪倒伤人。

7、两顺槽超前支护工作至少由4人进行,并明确一人负责安全工作。

8、放顶线打好密集支柱,柱距不大于400米米。

三、处理冒顶措施

1、工作人员要先将冒顶区周围的支架加固好,控制其范围扩展。处理前,必须备齐、备足所需材料,人员操作要精力集中。

2、处理冒顶要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要支设好临时支护。

3、处理冒顶应分组进行,三人一组,两人配合作业,一人观察顶板,并事先维护好后路,确保后路畅通。

4、如遇顶板冒实,要先通风后处理,并由专职安监人员和瓦斯检查人员现场监护。

5、冒顶处理完生产时,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冒顶区范围、高度、接顶情况。

6、当发生较大面积冒顶时,应立即停止煤机割煤,停止工作面溜子运转,待顶板稳定,确认无扩大趋势时方能处理冒顶。处理时,必须抽调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处理,并设专人观察顶板。处理冒顶过程中,冒顶区上、下15米范围内不得进行移架及其它与处理冒顶无关的作业。

7、处理冒顶主要是采用挂金属网和在支架前挂单体支柱接顶,金属网联结要牢固严密,接顶要严实,单体支柱架设要卡牢煤帮,需要时要根据现场情况和位置打好贴帮柱。割煤时要根据现场情况分别把支架升上劲,将贴帮柱替掉。

8、在处理冒顶期间,暂不允许放顶煤,防止放顶煤引起顶板来压导致再次冒顶。

9、发生重大冒顶事故,及倒架歪架时,必须另行补充措施处理。

第三节 防治水

三煤顶底板为主要含水层,顶板含水层为砂岩裂隙水,底板含水层为三灰水,三灰距三煤底板50米左右。工作面北为F6断层,落差在50米左右,工作面初采时20米内严禁放顶煤,防止回采顶板冒落对F14断层产生影响,将断层水导入,以确保安全生产。

工作面回采后,煤层顶板冒落将3煤顶板砂岩水导入巷道中,在皮带顺槽安装排水管路、水泵排水,要确保该工作面的疏排水能力达到15米3/h,做到有备无患。

加强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动态,严格按地质预报制定措施,防止水灾发生。

第四节 “一通三防”

1、加强通风管理,确保工作面的风量达到345米3/米in,风速满足要求。因巷道冒顶或其它原因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立即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恢复生产。

2、确保工作区域内 -

空气成分满足要求,正常情况下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0.5%,其它气体浓度符合规程规定。

3、各班组长必须认真履行瓦斯检查员手册签字制度,及时掌握工作面瓦斯浓度的变化情况,必要时按要求组织人员撤离。

4、区队长、班组长、放炮员、电钳工、采煤机司机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自动检测报警仪。工作面回风隅角要悬挂一台便携式瓦斯自动检测报警仪,对工作面瓦斯进行监测。

5、认真执行设计的综合防尘措施,保障防尘用水有充足的水量和符合要求的水压。

第五节 运输管理

一、 轨道运输

(一)一般规定

1、绞车司机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司机要熟悉绞车的结构、性能。

2、绞车必须建混凝土基础,其规格为:长1.4米,宽1.2米,深0.8米。

3、绞车必须零部件齐全、完好、可靠。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检查固定是否牢固可靠;

周围支架、顶板是否完好;检查闸把的松紧度是否适宜;操作按钮、信号是否灵活;钢丝绳、钩头、保险绳、轨道、销子及安全设施是否完好。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开车。

4、使用调度绞车运料时,各种安全设施要齐全、灵敏可靠,并坚持正常使用。下车场设手动挡车门,顺槽内小车眼长度超过100米的,每100米设一组超速挡车器,钢丝绳运行范围内每20米设一个地滚子。

5、行走顺槽车眼,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行人时,必须用信号上下通知,得到允许后方可行人。

6、人力推车和装卸材料必须执行下列规定:

⑴人力推车时,要时刻注意前方,在拐弯、过巷道口、风门或前方有人时,必须大声呼喊或发出警号。过风门时应开一个关一个,不得同时将两道风门敞开,过后要立即将风门关严,严禁撞坏风门。

⑵人力推车时,一个人只准推一辆车,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米;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米;坡度大于7‰时,禁止人力推车,严禁放飞车。

⑶矿车装料一般不得超过车沿高度。两人或多人同时装卸物料和设备时,要相互叫应好。用手拉葫芦吊装物料或设备时,手拉葫芦要拴牢,一人指挥,掌握好安全。在顶板破碎处,支架不完好、巷道压力大的地点及机电硐室门5米之内禁止卸料。

⑷运送物料或设备至预定地点卸料时,要注意管线以防砸坏或弹起伤人。卸下来的物料要分类码放整齐,突出部分距轨道不少于0.7米,不得将物料卸在水沟上。

⑸装卸物料要稳拿轻放,严禁撞倒支柱。采煤面上使用的物料应摆放到用料地点,留出人行道,以免影响通风、运输和行人。

⑹用平板车运送长物料或机电设备时,物料下需垫木墩或道木,用绳索封牢,用木楔加紧,防止滚动、抽出。

⑺提升用的钢丝绳、联接装置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进行试验、检查验收、更换。

(二)起吊运输重物及大件

1、综采设备和大件上下井装车时,要派专人进行检查完好后方可装车。

2、装车时,要安放平稳,封车牢固可靠,无滑动部位,不超高超宽。

3、井下提升运输设备大件前,要对轨道、巷道、绞车驱制动装置、钢丝绳、钩头、信号系统等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4、运送重物及大件要选择符合要求的起吊、拖运工具和索具。

5、用手拉葫芦起吊重物,其吨位必须大于重物的重量。起吊时,要先试吊高度100~200米米,确认无误后再起吊。

6、起吊和拖运时,吊索捆缚和受力点应系在设备大件上的吊装部位,吊索的转折处与设备接触部位,应用软质垫件,严禁把设备的外凸处手柄当作吊装绳用。

7、捆绑易变形的部位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其变形。设备上的滑动部位应予以固定,以防滑动碰坏和碰伤人员。

8、设备在起吊拖运时,一般不得中间停止作业,设备到位或中间停止时,应放置稳固。对重心高的设备,应采取防摇动或倾倒的措施后,方可拆除起重机械或索具。

9、运输起吊设备时,禁止任何人随同设备同行升降,禁止人员在设备下面或受力索具、钢丝绳附近及吊装物下落歪倒波及的地方通过和逗留,不得将头或手脚伸到可能被压、挤的位置。

10、起吊设备时,要选择可靠的吊点,确保安全后方可起吊。

11、利用绞车或滑轮进行拖运起吊大件前,要对绞车的负荷、钢丝绳的承载能力、滑轮的额定载荷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拉移时两头设专人在安全地点站岗,看好生根回头轮,严禁人员进入绳道和拉坏生根、滑轮所能波及的范围。

12、装车、提升运输、起吊、拖运时,必须由班组长统一指挥。

二、刮板输送机

1、司机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者担任,并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本工种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

2、开机前,应首先检查确认传动装置附近无杂物、管线吊挂整齐、各种螺丝齐全紧固、盖板完整、油量适当、冷却系统良好、信号齐全清楚、闭锁灵敏。

3、起动后,要注意观察其运行状态,观察其运行是否平稳,声音是否正常,运输机的链子、刮板连接环、分链器等要求完好无缺,牢固可靠。

4、运输机运行时,司机不得离开岗位,要集中精力注视运输机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或听到停车信号都要立即停车,查明原因,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开车。司机不得兼干其它工作,若要离开必须停机闭锁。

5、工作面前部运输机除有专门的按钮外,必须与采煤机连锁,机尾要加盖板,否则不准生产。

6、各部运输机要安设灵敏可靠的声光信号,司机要做到:信号不清不开车,不乱打信号,严禁采用喊话或无信号开车。各部运输机信号规定:前部运输机为“1点停3点开”,后部运输机为“1点停4点开”,顺槽运输机为“1点停2点开”。

7、顺槽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及前部输送机机尾要打牢压柱,支柱要拴好防倒绳。

8、处理运输机事故或更换设备时,要停电闭锁,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

9、运输机一般不得重载停车,严禁大块煤、矸通过采煤机,有大块煤、矸影响运输时,应停机进行处理。

10、人员在检查、维修前部运输机时,应首先将顶板支护好,并用长把工具敲帮问顶,以防片帮伤人。若顶帮破碎要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11、紧、掐链子时,必须由熟悉本工作的熟练工担任,检查压柱是否牢固,应坚持使用紧链器,并用道木盖住,两人配合,一人点动电机,一人操作,人员必须躲离链条受力方向,以免断链伤人。

12、因条件所限不能用闸盘紧链器紧、掐链子时,可用单体支柱。但必须注意: ①两棵单体支柱距离不能小于5米。 ②单体支柱的生根必须牢固,并用可靠索具索牢单体支柱。③单体支柱必须两个爪打着刮板。④要远距离供液,人员必须躲离单体支柱滑脱所波及的范围,并严禁人员在此范围内行走。

13、各部运输机之间的搭接要合理,工作面运输机与顺槽运输机搭接处高差不低于0.2 米,顺槽刮板机与皮带之间的搭接高度不得低于0.5 米。

14、遇有链子出槽、漂链和溜槽拱起等情况时,严禁在运行中用手扶、脚蹬等方法处理,必须停机处理;遇有断链、机体剧烈跳动、电机、电缆过热等情况时,司机必须立即停车,迅速汇报处理。

l5、在用运输机运料时,要由班组长统一指挥,将所运物料固定好,并派专人在运行路线上看管,取料时要停机闭锁专人看管。超长超重物料不得用运输机运送。

16、各部运输机开始运行时,应按逆煤流方向逐台启动;停机时,应按顺煤流方向逐台停止,避免重载开、停机。

三、胶带输送机

1、司机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者担任,并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本工种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

2、本工作面使用的胶带输送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必须使用阻燃胶带。

⑵行人跨越处应设牢固的行人过桥。

⑶装设温度保护、烟雾保护、防滑保护、堆煤保护、防跑偏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

3、开机前的注意事项

⑴检查动力传动系统附近有无杂物,管线吊挂是否整齐,各种保护装置,信号闭锁系统应齐全灵敏可靠,机尾固定是否牢固。

⑵检查清扫器的磨损情况,应确保清扫器清扫良好。

⑶皮带松紧要适当,接头良好,同一断面断裂不超过2×100米米。

⑷底板无杂物、碎石、浮煤等,防止磨划皮带。

4、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⑴开机前要发出起动信号,得到回点后方可起动。运行中,不管何处何人发出停机信号都要立即停机。

⑵起动后,司机要注意各部运转声音情况,皮带运行是否平稳,发现异常,及时停机处理。。

⑶当出现皮带跑偏或撕裂时,要及时停机处理。

⑷运行中严禁用钎子或长把工具别胶带,严禁用手触摸皮带、托辊及滚筒。

⑸人员在调皮带时,要扎紧袖口,严防手臂、衣袖卷入运转的滚筒中。

⑹皮带机运行时,司机不得离开岗位, 若要离开必须停机闭锁。

5、避免重载停机。

6、不得用水冲洗皮带机。

7、检修皮带或有人员在皮带上方作业时,应停电闭锁。

8、严禁人员乘坐皮带。

第六节 机电设备

一、采煤机

(一)割煤

1、开机前应首先检查采煤机:各部位螺丝要安全完整,滚筒截齿要齐全锋利,操作手把、急停手把和按扭要灵活可靠,油位要正常,冷却管路要畅通,电缆夹子要连接良好。然后发出开机信号, 等滚筒周围5米之内无人 -

员后方可送电开机。

2、开机应坚持先送水后送电,先断电后断水,严禁无水或水压不足开机。

3、采煤机在工作过程中,司机应注意随时观察压力表、温度表、真空表的显示情况,仔细监听采煤机的声音,如有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机处理,严禁采煤机带病运转。

4、采煤机在运转中,司机要集中精力,密切观察滚筒前有无障碍物,不得出现采煤机割支架前梁或单体支柱等铁器物品,不得用采煤机破碎矸石。采煤机后滚筒要沿底板割煤,严禁留底煤或破底。特殊情况需留底煤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5、采煤机在割煤过程中,靠近滚筒处人员不得在支架前方行走,以防片帮或滚筒甩出伤人。

6、采煤机司机在工作中应看好电缆,及时清除电缆槽内杂物,出现电缆夹受损时要立即停机处理。严禁出现电缆、水管受力现象。

7、采煤机司机在离开采煤机机身时要停机并摘掉滚筒离合器。

8、采煤机在进入两端头时,班组长应指定专人进行监护。只有在端头顶板维护完整、单体支柱全部撤除、电缆、管线吊挂整齐、固定牢固、各种杂物清除干净、人员全部闪开5米以外后方可开机。开机前两巷不得有人正对滚筒,以防甩出煤块伤人。人员在滚筒周围作业或更换截齿前,采煤机司机要先摘掉滚筒离合器并断电,在班组长安排好人员维护好顶板和煤壁以后,方可操作。

9、采高要稳定,煤层变薄时要贴顶板割煤,两个端头要与两顺槽顺平,保证采面按设计坡度推进。

(二)检修

1、检修采煤机时前部运输机必须停电闭锁。

2、采煤机应按日检内容进行检修,严禁漏检。

3、检修滚筒、减速箱等传动部位时,必须把电机隔离开关、减速箱隔离手把打到零位,非检修人员不得擅自操作上述手把。

4、检修泵箱、减速箱等精密部位时,应首先搭好防尘棚,防止煤尘进入液压系统。

5、进入工作面煤壁前检修或处理事故时,要维护好顶板和煤壁。

6、正常检修时,采煤机应停放在顶板完好、无淋水的地段,并随时敲帮问顶,严禁空顶作业。

7、检修采煤机时严禁随意敲砸,液压系统严禁用棉纱擦。

8、检修要达到完好标准,并进行割煤试运转。

二、移架、推拉运输机、放煤

(一)移架

1、移架前,首先检查支架是否完好,并清理架间及架前浮煤杂物,将电缆、管线吊挂整齐,在确定支架周围无人后方可操作。

2、移架时,如果出现拉移困难,要立即停止移架,待查明原因处理好后方可移架。

3、移架前要观察好周围的顶板和煤帮。如果出现采高不足或顶帮破碎时要首先处理好顶帮,然后移架。

4、工作面局部片帮掉顶,梁端距超过600米米时,应及时移超前架(如应放煤时,可跟架放煤,拉后溜)实现对顶板的提前支护。

5、支架出现咬架、挤架、倒架时,应掌握好拉架次序,及时进行处理,防止生拉硬拽,造成支架损坏。

6 、发现支架出现跑、冒、漏液时,要及时处理,生产班确实无法处理时,要及时关掉截止阀,并向下班人员交待清楚。处理支架时要严禁出现单腿销、铁丝代替销子和无销子现象。

7、在升支架时应防止前梁带载荷升架,以防造成伸缩梁变形。

8、支架移完后,要用侧护板协调好架间距,待升起支架后及时挑起尾梁、伸出插板,并将操作手把打到零位。

9、拉移端头支架前,应首先按标准维护好端头顶板,所有人员全部闪到安全地点后移架,移架人员应站在安全可靠的地点移架。

10、支架工拆卸阀组和管子时,应首先关掉截止阀(截止阀必须工作可靠),严禁带载荷拆卸管子和阀组。

11、清理支架顶梁浮煤时,人员必须站在邻架下用长把工具操作并观察好顶帮,严禁空

顶作业,清完及时将支架升牢。

(二)推拉运输机

1、在推拉运输机时,如果出现推拉困难,应及时停止供液,待查明原因,处理完好后方可推拉。

2、推拉运输机时,人员不得站在运输机和支架中间,以防框架弹起伤人和断链伤人。

3、推拉机头、机尾时,要多人协调操作,以防造成运输设备的损坏。

4、推移前部运输机时,要保证弯曲度不大于10°(弯曲段长度不小于15米),一次推移步距不超过200米米,采用多次推移到位的方法推移前部运输机,严禁双向或多头推移。

5、支架后方有人工作时, 严禁后部运输机开动。

(三)放煤

1、放煤工在多头放煤时,应严格控制放煤量,严禁将大块矸石放出。

2、放煤工在操作尾梁和插板时,应防止插入运输机内,若出现尾梁自降时应立即停止运输机运转,并进行处理。

3、为充分回收煤炭资源, 工作面上端头的两架支架可用插板插碎网的方法把顶煤放出。

4、严禁将锚杆或大块矸石放出,一旦放出要及时停机拾出。

5、放煤时要打开支架后喷雾进行降尘。

三、电气维修

1、所有电工要熟悉掌握电气设备使用性能和一般维护技术,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电气部分的规定。

2、电气维修必须按照《煤矿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严格停送电制度,坚持停电挂牌,或专人看管,谁停电谁送电。

3、所有电气保护灵敏可靠,不准随意撤除不用,当保护不灵时,应停电处理,处理不好不准强行送电。

4、要定期检查设备的防爆性能、绝缘保护性能,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配件及时更换。

5、设备的整定值必须符合要求,不得擅自更改。

6、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停电,严禁带电作业。

7、皮带机和电气保护按规定日期做实验,并做好记录。

8、更换电机等设备时要对轴头、结合面、电缆等进行保护。

四、泵站

1、司机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者担任,并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本工种操作规程及岗位责任制。

2、启动乳化泵前,应首先进行检查,保证各部件无损伤、各连接螺丝紧固、润滑油位正常、液位适当、密封完好、乳化液配比合理、自动配比装置完好、各种保护齐全可靠、运转方向正常。

3、乳化泵启动后,如有异常要立即停泵检查处理,严禁带病运转,严禁反方向运转。

4、当工作面液压管破裂时,要立即停泵处理。开泵前必须向工作面发出开泵信号后再等5钞钟方可开泵。

5、检修或更换泵的机械液压组件时,必须把开关的隔离手把打到零位,严禁带电、带载荷操作。

6、乳化泵的卸载阀整定值不超过31.5米Pa,供液压力不低于30米Pa。严禁随意调整安全阀的整定值。

7、乳化液的浓度控制在3%~5%之间,坚持使用乳化液自动配比装置,严禁使用清水或浓度达不到要求的乳化液。

8、加强液压系统的清洁卫生,泵箱过滤器应定期清洗,各种胶管液压组件应保持清洁,严禁泵箱敞口,严禁不经过滤网直接向泵箱倒入乳化油。

第七节 其 它

一、油脂管理:

1、在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类油质(齿轮润滑油、机油、乳化油、黄油等)要按每月使用数量,提前领好下井,运送到指定地点存放好。

2、油桶、放油口要保持干净卫生,油桶必须上盖,防止脏物污染油脂。

3、油质要定期检查,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或不符合规定型号的油质,要保证油质的质量。

4、各设备的油脂使用达到一定时间或质量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更换,更换下来的废油脂要装桶升井,严禁乱放乱倒,加强废油脂的回收工作。

5、黄油下井后要成袋装在木箱或铁桶里,严禁乱放乱堆。

6、放油、加油时要注意不得洒在地上,不得浪费油脂。

7、井下各种油桶必须有标号,挂上标志牌,各种盛油的塑料桶也要写清标号,定期清洗,确保桶内干净卫生。

8、油桶油抽子必须专用,用完不准乱放,必须及时加套保护。

9、油脂存放库地点,必须按要求设置两只干粉灭火器和砂箱(储砂量不得少于0.2立方)等灭火器材。

二、单体液压支柱使用规定

1、单体液压支柱下井前必须做压力试验,安全阀的额定压力为25吨,达不到要求的不得下井使用。

2、第一次使用或修复后的支柱,为防漏气倒柱,使用前必须将缸体内的空气排放干净。方法是:反复注液和排液2~3次。

3、每次注液前,都要用注液枪的“高压液体”把三用阀注液嘴内的污物冲洗干净,以免污物进入单柱支柱内腔,使单柱支柱漏液,影响其性能。

4、注液前将注液枪插入三用阀的注液嘴,把注液枪的锁紧套反向三用阀的上方,使其“锁”为一体,确认无误后才能扳动枪机升柱,否则不得进行升柱。升柱后确认活柱不再升出时,继续注液2~3秒钟,方可停止注液。

5、降柱时,如遇有易冒落顶板,操作者要用回柱勾勾住卸载手把,躲在安全可靠处,远距离卸载。

6、已经回出的支柱必须及时支设或外运放好,严禁出现空载支柱。

7、使用及搬运单体支柱要爱护支柱,轻拿轻放,不能撞击,防止擦伤活柱。严禁用锤或其它金属物体敲击单体支柱。

8、建立专门维修小组和材料管理员。材料管理员每班要对单体支柱进行一次数量、完好状态的检查,及时更换失效或损坏的单体支柱,更换下来的单体支柱、三用阀要及时上井检修。

9、要对单体支柱实行统一编号管理。

10、工作面使用的单体支柱,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试压和检修。

11、在同一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类型或不同性能的支柱,如遇特殊情况或地质条件复杂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须用不同类型或不同性能的单体支柱时,必须编制专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12、工作面使用单体支柱作业时,必须坚持两人以上的工作制度,一人工作,一人监护。

13、用单体支柱顶压物体时,刚性接触面必须采取垫木板片等防滑措施,单体支柱必须用铁丝将上头与支架或顶板锚网等固体物体拴在一起,防止倒柱伤人。

14、用单体支柱掐、接链子时,要由技术熟练的老工人操作,,单体支柱必须远距离供液,单体支柱稍微吃劲,人员应离开5米以外。接链时单体支柱必须打牢,人员必须躲离单体支柱滑脱可能波及的范围,并严禁人员在此范围内行走。

15、工作面使用单体支柱调整支架时,单体支柱可能蹦、窜出的方向严禁有人,单体支柱稍吃劲后停止供液,人员躲到5米以外再施行远距离供液。

三、作业规程管理

1、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由区队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向所有参加施工的职工进行传达贯彻,因故未听传达者,上班前应补课,听传达后必须人人签字,并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参加施工。

2、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贯彻后的考试成绩及签字名单必须报送有关规程管理部门。

3、批准后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的准则,区队长是规程实施的主要负责人,区队技术员是规程实施的技术负责人。

4、每月根据工作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规程、措施进行一次复查,并提出相应的规程、措施复查意见。

5、工作面初次放顶、遇地质构造变化、老塘悬顶、撤面等情况时要由区队工程技术人员编写补充安全技术措施,报矿审批后执行。

6、禁止无规程(措施)施工。

四、煤质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矿制定的煤质管理办法,生产过程中加强对顶板的管理,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减少矸石、木块等杂物的混入,提高煤质。

2、采煤机在割煤过程中,司机要随时注意滚筒的位置,防止割过多底板岩石。

3、加强对面上坑木的管理,坑木及铁丝等杂物收拾干净放好,严禁乱扔乱放。

4、工作面各工种检修使用的棉纱、拆下的旧件不得随意丢弃,应带上井或放在指定位置,严禁进入煤流。

5、各转载点喷雾及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等做到开机喷雾,停机停水,尽量减少外在水分。

6、放煤工必须严格按规程作业,加强责任心,减少矸石混入煤流。

7、工作面涌水量加大时,必须加强防、排水管理,尽量减少水分进入煤流。

4、工作面各工种检修使用的棉纱、拆下的旧件不得随意丢弃,应带上井或放在指定位置,严禁进入煤流。

5、各转载点喷雾及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等做到开机喷雾,停机停水,尽量减少外在水分。

6、放煤工必须严格按规程作业,加强责任心,减少矸石混入煤流。

7、工作面涌水量加大时,必须加强防、排水管理,尽量减少水分进入煤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qh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