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

更新时间:2024-02-15 08:58: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现代农艺技术专业 建设方案

(一)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1. 专业一:现代农艺技术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

(1)需求论证

①产业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充分发挥科技在集约经营、增产提质、转化增值、提升拓展等方面的潜力,使农业发展由零散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科技型转变,这也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首要任务。河南地处中部,气候适宜,水热资源丰富,适合温、寒、亚热带多种植物的生长。河南省作为著名的农业大省和重要的农副产品产区,粮食总产量及小麦、芝麻、黄红麻产量居全国第1位;棉花、油料、烟叶产量居全国第2位,林果资源丰富,中药材久负盛名。近年来,河南省在发挥地理优势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经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农业发展特色,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河南的农业和粮食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和河南省出台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都提出了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依托黄淮海平原等产粮大县(市、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明显的粮食主产区。文件又着重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企业向主产区集聚,建设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通过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改善条件、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夯实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基础,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确保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300亿斤。同时建设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突出特色、科技提升、品种带动,加快特色优势花卉品种的区域化布局和基地化生产。着力打造郑州、许昌、洛阳、开封等花卉生产核心区,发展高档花卉和鲜切花生产,壮大观赏苗木产业。大力发展棉花、油料、烟叶等大

宗经济作物,加快发展林果业、蔬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形成区域品牌效应。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支持驻马店、周口、商丘、濮阳等地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正确认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计划有目的的建设精锐的农业科技培训单位,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会操作的高素质农业技术劳动者,这是河南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种植业在河南农业中占主导地位,以粮食、林果、花卉和设施植物生产为主的现代农艺技术已成为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

②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

二、三产业转移,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多为妇女和老人,加上农户耕种面积小而分散,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农业发展出现了缺人、缺钱、缺技术、缺装备的局面。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培养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以现代农艺技术为支撑的粮油、果蔬、花卉等现代农业已成为河南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濮阳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市鲜切花发展到4万亩,高档盆花发展到1万亩;食用菌达到年产18万吨;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15万亩,总产量达到245万吨;水果生产基地发展到10万亩。而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文化层次较低、缺乏专业技能,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据调查,濮阳市急需现代农技人员近10万人。

③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2011年以前我市农业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种植效益较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对人才需求量总体较少,总供给及有效供给均较低;2011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的集约经营管理,特别是受“乡村统一土地规划,分片合作经营,统一技术管理,专职技术服务”形势的影响,急需培养一大批现代农艺技术人才,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人才供求情况如下表: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人才需求 2000 2200 2300 2500 3000 8000 9600 15000 16000 20000 总 供 给 900 920 920 1500 2386 2133 2563 5000 5500 6000 有效供给率 0.05 0.08 0.1 0.16 0.17 0.22 0.3 0.35 0.5 0.53 有效供给 45 73 92 240 405 469 769 1750 2750 3180 人才缺口 1955 2126.4 2208 2260 2594.38 7530.74 8831.1 13250 13250 16820

濮阳市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人才供求情况调查表 2016 22000 7000 0.55 3850 18150

④专业定位

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使学生掌握农艺专业岗位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科学生产、规范操作、绿色环保的意识,能够吃苦耐劳,在传统粮食作物、蔬菜、花卉、果树等生产第一线从事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引进、推广服务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⑤现有基础

A.师资队伍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在我校己有26年历史,我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通过选聘优秀本科毕业生、从企业引进兼职教师、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到企业实践锻炼等形式,建成了一支理论扎实、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2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中学高级教师10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3人参加过国家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教研成果丰硕、整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

B.实训基地及实习基地

我校具有750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和60亩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健全。与濮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濮阳市诚农蔬菜有限公司、濮阳市世锦公司、濮阳神农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C.教材

本专业项目建设组成员参与编写了《园艺植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现代农艺基础》省级规划教材3部。自2001年以来,一直承担着河南省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对口升学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及《复习指导》的编写工作。

D.“双证率”与就业率

自1985年以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培养了4700多名职高生,除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外,直接在当地就业的有2900多名。近年来,我校坚持升学与就业兼顾的办学思路,狠抓学生专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在2010年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农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荣获2个一等奖和3个二等奖。近五年来,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连续取得团体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所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技能操作娴熟,毕业生“双证率”达97%以上,学生的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稳定就业率达94%以上。

E.教研教改

本专业教师教研教改成绩显著,所主持参与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综合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等职业教育“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研究》、《加强和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省级试题库的建立与应用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验》、《农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验》、《中等职业教育种植专业全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专业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等8项教研课题,先后荣获河南省一、二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F.社会评价

我校作为“科教兴农”的典型,其“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在河南省享有较高声誉。据不完全统计,仅1985年以来,我校就派出专家教师科技服务团、科技小分队500多人次深入农村进行科技服务,举办各种培训班180多期,培训各级各类人员150多万人次,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150多项,建立科技示范村、点20多个,培育科技示范户100多个,印发科技资料2万多份,为农民发放《农家指导》、《农村科技》杂志5000余册,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本专业(原种植专业)于2002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重点专业点,我校于2004年加入河南农业职业教育集团。

⑥存在问题

A.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式和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其运行机制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开发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B.本专业教师创建整理的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C.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还需加强。

D.课程及教材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缺乏一批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不能完全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建设目标

①建设思路

A.总体目标

以学校现有条件为起点,充分发挥现有办学成果优势,加强改革创新,提高本专业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把本专业建成与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面向传统粮食作物、蔬菜、花卉、果树生产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使本专业在人才培养、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B.具体目标

a.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的办学思想,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未来两年内,通过“送学入企”和“引企入校”的形式,实现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师资队伍、共同开展技术项目研发、共同制定规章制度的目标,促进校企协同管理和资源共享;形成“企业生产场所与学校实训基地一体、企业技术员与教师一体、企业员工与学生一体的办学模式”,实现“校企双赢”的三个“一体化”办学目标,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b.创新教学内容、加强校本教材开发

完善一体化课程体系,推动课程优化、师资培养、管理模式与评价体系改革,编写适合当地农业生产需求的校本教材。

c.完善“三环六步”产学一体教学模式

秉承“培养实用技能人才,服务濮阳经济建设”的宗旨,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迫切需求,我们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三环六步”产学一体的新型专业教学模式。

d.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构建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技能名师组成的专业教师团队,专职教师均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

e.继续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进一步加大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巩固与农业生产科研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社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能够参加实践锻炼、技能训练提供保障,实现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

f.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篇二:朴门农艺简介

朴门是一整套的生活设计体系,由比尔-墨立森(Bill Mollison)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构想,它是一个支持地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有益于所有物种,并满足人类的一切基本需求,我们现在的生态系统已经千疮百孔,资源枯竭、保水问题、自然景观恶化、食物短缺、气候剧变。。。。。。所有这些看起来都是负面消息。但我们却无需把关注的焦点完全放在消极的方面,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积极地运用一些设计方法,去解脱我们目前的困境,怎样才能找到那些解决办法,它们既能供应我们的一切所需,又对环境有利,而且还会创造出无限的丰足,这正是本片要向您描绘的蓝图。一个助你满怀信心踏向积极未来的设计体系,一项你能全身心投入的志业,并能从中体尝到生活的真义。我们希望您观看本片后,能对朴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喜欢上这种感觉。

朴门是一条通往自由的大道,现在就让我们放开双手,到这个自我管理的天地里尽情驰骋吧。 朴门永续设计介绍

朴门的伦理观

朴门这个设计体系,最初是有一些伦理观念发展而来的,它是人们从道德伦理思索层面开始的一场运动。朴门的伦理观起源于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世界各地的人们一直以来正是借助这些观念去规范自身行为的。现在我们将朴门的伦理浓缩一下简要地归纳为三点:关爱地球,要保护和照顾地球,以及地球上一切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系统,其核心观念在于这样一个生命伦理。一切事物均有其固有的内在价值,以人为本,对人的关怀与照料,朴门是围绕“人”这个核心因素开展设计的。从而希望达到以可永续的方式去满足自身需求的目的,具有可永续性的设计,朴门的核心思想是:可持续性,可永续性,如果某件事情里缺乏对人的关怀,如果它给生活制造困难,或者造成人们受奴役受控制的局面,抑或仅仅是创造出种种的障碍与混乱,那么这件事很可能跟朴门不沾边。朴门还意味着同时眷顾对人与地球的照护。第三个朴门伦理观,回馈盈余,公平的分享,将有所剩余的产品,能源、需求、时间和信息均返还到系统循环中。系统中任何有所盈余的部分都应该回馈至上述的头两个理念中去,再没有比将盈余的资源用在对地球和对人的照顾上更有价值的了。当我们都这样做的时候,世界就会成为丰足富饶的地方。理解上述观念是我们要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必须意识到走朴门的路是需要理念先行的。

朴门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大地景观,崭新的人类社会,全新的土地使用与资源利用方式。那不仅仅是周围多了一点绿色,不仅仅是生活改变了点皮毛,也不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轻微调整。那是一个人人远不止于温饱的世界,一个持续丰足富饶的世界,朴门将带领我们走向何方,它带领我们走向无限的富足。朴门是关于什么的?它是科学与伦理的结合。 朴门设计中的概念与主题

朴门是永续的,可持续性是它的灵魂,我们需要对“可持续性”有个清晰的定义。一个可持续的系统,其产生的能源不其消耗的能源要大,在一个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富余的能源都大到足以维持整个系统的运作和更新,以及足够维持系统内各组成部分的运作与更替。因此,说到永续型系统包括哪些例子,我们能找出各种生命体系,自然循环体系,那些以太阳能作为燃料的系统,地球上一切生命能量的来源。太阳,是最具可持续性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中找出一些模型,找到实例,在那些自然体系中,可以说存在着真正的资源。那些可以再生的活的资源,那些只要太阳继续照耀,便可以无限期的再生的资源,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去担忧。这些资源是否能够再生,因为能量的损耗,那些消耗了的能量、那些熵那些被遏制的能量、被耗费的能量、实际上都能通过有生命力的系统得到增强。只要我们设计出能“截获”太阳能的系统,我们非常强调,以自然角度所定义的资源,自然产出。一个系统的各种相关产物,因此我们即可以为一个系统规划长期的产出,也可以规划短期快速的产出。我们是模仿自然的,仿生系统的设计者,设计出与自然体系模式相同的系统。看看各种自然体系,它们里头都是极为多元化的,在自然界中,多样性是与稳定性息息相关的。稳定性于是创造出丰饶,

而丰饶则带给我们那计划中的高生产力。多样性并非只是许多东西的集合,多样性包含着互动,互动性,那多种元素各自之间的互动,产生出一种类似生态系统的生命网络型的稳定性。我们的主题设计,便是将重中之重放在那样的模型上。因此,我们要学习的系统,我们的老师,就是大自然体系。在系统中建立多层面的多样性,通过设计,为我们储存并创造能量富余,但我们不仅仅是在进行,物质的堆叠,我们事实上还着眼于时间层面上的积累。通过交替轮种建立的时间层积系统,看看自然体系中的各种交替更迭,它的自我修复机制,大自然的运作机制,我们可以复制那些系统。但我们其实还可以改良它们,在自然的基础上改良是可行的,只要我们真正处于积极正面的行为模式中,并且去增益大自然固有的自我修复更能。我们可以在空间和时间的层面上进行资源的积累,这是一个很激动人心的想法。我知道这里长满了真菌类,我现在只是随便拔出一根木头,呵呵,上面长着各种各样的真菌,所有东西最终都要回归到土壤中。它们只是简单的腐烂掉,半年前这跟木头还是一棵树呢,我们故意把砍下的木头,放回到土地上,工作便完成了,时间会完成积累堆叠的工作。我们利用这覆盖物已经6年了,木头被砍下并充当土地的覆盖物,发挥价值一段时间之后,现在它的这个使命完成了,可以回归土壤了。即使在这木头落地之前,真菌便已经开始分解它了,因此,如果我现在踢它一下,它便很容易掉下来。好了,我只是要将它弄到地上,可见,朴门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多元化的系统集合。它包含许多不同因素,而这些不同因素也互相层叠积累起来。这个作用不止发生一次,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衍神出新的功能,我们要学习的正是这些系统。如何去设计,我们必需深入这些理念,注意到大自然就是这样运作的。我们如何通过顺应自然界的功能去改良生活,这基本上就是朴门设计要做的事。从多样性中获得高产,不是一种猎取战利品的心理,不是要在我们挑选的物种里头种出哪种最粗壮的庄稼。它不是大片种植单一作物的农业形态,不是一片地只种植一种作物,每次收割也只能获得一种农产品。朴门设计是具有很高能源效益的,因此它的重点之一就是你投入了多少能量并从中生产出多少能量。换句话,你为得到某一产出所发费的努力,透过所有元素间的互动,通过一个区域的产出物,在时间上进行的所有层叠积累,一个极为高效的系统便成型了。我们能够多次地获得多重的产出,只需花费很少的投入,便能得到很高的产出。我们这里紧挨着一个水循环系统,这个水系统靠近一片食物森林,也同时邻近一个种养池塘,还有竹林带,我们这个农场是遵循混合种植原则设计的。在这里收获是随时随地的,几乎每天的每个时刻,一年里的每一天都在收获。同一区域内的生产效率,相对于其能源投入来说是非常高的,这是由于该系统对大自然是有利的。由于它能给我们的自然景观锦上添花,完全如自然体系对景观产生的作用那样,做到这些就是好的设计。重点不在于系统中每个元素的产出量,重点在于同一区域内的产出量。与创造该产量所需消耗能源的比值,许多这样的系统最终都达到了。能以最低的能源投入进行独立生产的状态,事实上这些系统最终将能够经常性的不借助任何外部能源投入及人工养护,便能自行生产,它们只需很少的能量投入来维持自身运作。这是个特定的理解,因此在朴门系统中你很可能会花100个小时进行建设性的思考,然而从事1小时建设性的体力劳动,而不是倒过来进行100小时无意义的体力劳动后再花1小时去思考。朴门是一个效率高得多的系统,一个让人们身在其中能更加愉快的工作与生活的系统,我们以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世界的方式去满足自身需求。这是我们增近社会稳定的途径,也是我们稳固地球生态环境的途径。

朴门设计方法

在自然设计系统中,每个元素均发挥着不止一项功用,实际上每个元素都拥有多项功能。而每种功能也透过多个元素中得到体现,因此,当我们说到设计方法的时候,我们应用的技术,只是如何去做某事的途径。它是个一维的单面向的元素,仅仅是一种技术,但如果我们更进一步连同时间因素一起考虑的话,那就表示我们在运用策略了。策略,就是我们如何以及何时做某事,它是二维的,然而从我们设计科学的角度出发,朴门是一种对模式的设计。在模

式设计中,我们运用多重的功能,多重的元素,而且我们强调各元素间的联系。因此,朴门设计是多维度,多面向的,这就是朴门设计。为此,我们需要分析各个元素,需要用到各种设计手法,兼顾各种将会应用到的因素。动物,蔬菜、建筑、结构、植物、树木、动物生态系统,这些方面全都要分析。由此,我们便了解这些因素需要哪些投入,它们会有哪些产出,以及它们大体上的个性特点,它们内在固有的特性。这就是分析的过程,这样我们便能给各种元素的集合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

现在我们谈谈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当你研究一只动物,你看到它能够繁殖的特性,当你分析一种结构,你关注它的性能,材质,以及材质的能量表现方式。而当你观察那些植物,你看到它们共同生长的现象,它们的功能,它们来自哪个气候带,以及它们的适应性,这个过程就是对元素的分析。以养鸡为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朴门对某个元素是怎样进行分析的,这也是很常用的一个例子,养鸡时我们会问:鸡需要什么东西过活?很明显,鸡需要食物,需要适宜的空气,气候潮湿时它们需要良好的空气流通,在寒冷气候下它们则需要温暖的空气,这样的环境有助于纾解它们的生活压力。一只鸡需要其它鸡的陪伴,去繁殖更多的小鸡,它们还需要砂砾,因为它们的喉咙里长有砂囊,要吞下砂砾来帮助磨碎吃下去的坚硬种子。鸡还需要尘土,它们喜欢洗泥沙浴,它们也需要质量好的水源,因为它们很容易把自己喝的水能得泥泞不堪,满是粪便。鸡还需要人的管理,如果你不去管它们它们便会自行解决在你的院子里播种什么东西。它们会在你设计好的各个功能区域间游荡,在你不希望松土的地方松土。除此之外,鸡还需要安全保护措施,因为它们很容易成为其它动物的猎物,母鸡还需要健康的公鸡,它们要有下蛋的地方,这些都是鸡的必要生活条件,然后我们继续分析鸡的产出物,以及它们的行为模式。它们显然能下蛋,为我们提供鸡肉,还有鸡粪,非常好的肥料。它们还产出鸡毛,其蛋白质含量很高,在堆肥过程中能转化为氮肥,另外由于鸡是温血动物,它们还产出热量。一大群鸡能够让一个居室,一间玻璃房或者一片种植区域温暖起来。用爪子翻土是鸡的习性之一,它们会撕碎土壤覆盖物,在覆盖物上排便。它们吃植物种子,帮助清除杂草,还吃掉害虫的幼虫,综上所述,我们便总结出了鸡的固有特性。这是Barnevelder鸡,一个独特的品种,它们特别擅长下蛋,肉质也不错是一种多功能的家禽。某些品种的家禽它们的肉特别好吃,而另一些品种则更加适合产蛋,这些就是家禽这个元素的固有因素。它们的品种所固有的特性,以上就是元素分析的一个经典例子。现在我们便可以举一反三,用这种方法去细查设计中的所有元素了。系统中关于动物的,关于植物的,关于建筑的所有元素,它们都有各自的需求,产出以及固有特性。以这种方法我们便能够挑选出与其它元素有着正面联系的各种有利元素。当我们研究那些元素的产出物时,这些产出物必须是能被自身系统利用的。所有那些不能重新投入生产过程的剩余产品,都将引发系统的混乱,假如系统中存在这类型的剩余产品,那么它们就相当于污染物了。可见,我们设计的目标是:让系统里的所有产出物均能够被该系统自身利用,而且该系统也能满足其自身各个元素的一切需求。由此,这个系统便成为一个自我支持的闭合型系统,一个独立自主的生态系统,它能在自身之内循环运作。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的大地景观,农场、城区、都市地貌,通过优良的设计分析,都能变得像独立生命体一样,能够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仅仅是设计的方法之一,我们还可以用其它方法,如果我们对薪柴的需求很大,这里我们还要探讨一下,观察以观察为基础的设计。

我们对大自然的观察,以及由观察总结出的自然系统之运作原理,引导我们设计出和谐高效的人为系统。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即使在城市中,乡村里,我们都能找到能启发优秀设计的范例。好的设计能让系统高效运作,为我们带来高生产力,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自然系统既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教材和行为规范。在这些秋葵中间,长着一种我们本地的野草,别看这披满钉状突起的小家伙不起眼,它可是一种苋属植物呢。它的顶端已经结出了谷状种籽了,这种苋属植物的出现,暗示此地适宜种植苋菜。

于是苋菜便成为了我们这里的主要谷类作物之一,后面那块地里你能见到红苋菜,黄金苋菜都长得很茂盛。杂草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苋菜的野草长在这里,正是在提醒我们这是种苋菜的好地方。这便是观察自然,从自然中学习的例子,周围不时会有一些标示物,我们要做的只是留心观察,大胆做出假设和猜测。并用实践去检验假设,这些探索通常都会成功的。区域规划

我们将一块地划分成一系列的区域,首先从第一区开始,这是系统中最靠近能源中心的核心区域。通常是住人的房子,或者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区域,第一区是系统中最频繁的被探访被使用的区域。其中的元素也最多样化,该区域包含一些特殊的元素,它们对系统有着重要价值,也是要花许多精力去管理的区域。第二区,是第一区外围延伸出去的下一个区域,直接地它比第一区大,第二区面积更宽广,包含较少的元素,需要较少的精力去维护。第二区里有我们的食物森林,我们的饲料作物区,即种粮草给动物吃的地方,我们主要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或者说我们的主粮,就是从这个区域生产出来的,所以,这是我们的主粮园地。不是种菜的那种小后院,而是面积较大的主粮生产基地,在某些气候带,例如:较寒冷的地区,第二区也可用来生产和堆放薪柴,从第二区在延伸出去,我们便进入第三区,一片面积更广的区域。这里建立的是农场型的,较大规模的土地使用系统,我们在这个范围内放牧,种植大规模的防风林带。还可以营建较大型的,水库或者低洼地,这一区的土地覆盖系统是粗放型的,相应地我们也用较粗大的材料来做覆盖物。如:大树枝、木棍和树桩,在第三区里我们养殖各种动物,大范围混种树木,以及大面积地培育某些主要的大型作物。如果我们对柴薪的需求很大,第三区里也可以同时种植生火木材,这是一个广大的区域,继续延伸出去便是第四区。第四区便是畜牧林区,其林区类型因地制宜,而且多种类型并存,不仅仅用于生产木料,还生产建筑梁柱、木工原料、养蜜蜂以及建立动物群落。动物以落在树林地上各种食物维生,还有真菌群落,这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林木系统。第四区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林区,一个简化的森林系统,它有潜力发展成一个规模更大的系统。继续延伸下去便成为第五区了,第五区是自然荒野一个野生系统,大自然系统,我们在第五区里要做的事情极少,仅仅进行一些不破坏生态平衡的食物采集和狩猎活动。另外,有两个因素会影响到区域划分,土地的坡度和方位,它们都会改变所划分区域的形状和形态。区域一、二、三、四它们会随着上述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土地的坡度有多大?它朝向哪个方位?是正对太阳还是处于隐蔽处?是朝西还是朝东?从区域的能源需求入手,合理地设定该区域的方位,将给整个区域的面貌带来重大改变。有关人的元素,在土地上做功的元素,或者于土地互动的元素,同样会改变其所在区域的大小及形态。假如,在房子或住所的能源中心附近有一个陡峭的斜坡,那么这个区域会很快跃升过渡到它外部的下一个区域。因为在那个坡度上劳作需投入较大的能量,每个具体区域在形式或大小比例上都不尽相同。不过在确定它们的方位这一步骤上,都得从土地特质以及人的使用因素入手,这是一种由内及外的高效率的能规划法。在进行区域规划和区域内各元素的定位时,我们会展开一个分析过程,考量那个元素每一年里将计划接触多少为参观者。这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便能够确定把该元素安排在区域内的哪一位置最为适当,以及它能与其它哪些元素互相配合。这样,元素间便能展开互动,我们也能在同一层次工作的能量通路上完成兼具多重目的的各种互动。我们考量各元素每年有多少项能源需求,在此基础上将它们按照相互间的关系放置在一起。同时也考量这些元素被探访的次数,这是一种能创造极高能源效益的规划方法。

扇形分析

扇形分析是一种观察某地之能量活动的方法,适用于采取任何设计风格的基地。我们观察能量在整个基地内的流动状况,这可以是看看冬天太阳的角度,在日出,日落和正午分别是什么样子,同样在日出,日落和正午进行观察,哪个方向吹季风,哪里景色优美,哪里景色稍逊、哪里有噪音或灰尘、哪个方向的风肯能需要挡掉、哪里的积水或霜降可能会对我

们有用。无论它有没有特定的用途,还有冬季的寒风等等因素,所有这些都是在任何地点都会存在的潜在能源。将它们纳入设计之中,将改变各个分区的面貌减轻整个基地的压力,也因此能强化整个系统,提高系统的生命力。人为创造的区域性小气候,可以许多不同方式透过各种事物体现出来。例如:观察树冠顺风生长的态势,我们可得知季风的走向,我们还需要搜集一些档案、资料、还有本地知识。这实在很简单,我们有两种选择,选择一:好,我们想要利用这种能量,然后我们将它引入基地,并且支持它的发展。选择二:我们不想要这种能量,它对我们没有益处,我们希望将它阻挡在外,这些选择都将有利于我们的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因此,把这张扇形分析能量地图叠加在分区地图上会很合适。它更改分区地图的样貌,我们能从中获得一个新的设计样式,正是?扇形能量?与?分区能效?这两个元素的整合互动,在基地上创造出有益的微气候环境,并大大降低基地可能面临的各种压力。现在我们正身处一个经典的第一区园圃里,这个园圃是被精心建设起来的。它的能源效益非常之高,这里距离住宅只有几米之遥,我们铺设了高度功能化的人行小径,它们全都在有用的土地覆盖物的遮蔽下发挥功效。我们有富余的土地覆盖物产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覆盖物,它们都是柔软舒适又富含矿物质的园圃好材料。我们还在这里周围饲养动物,用它们的排泄物给园圃施肥,这真是个非常经典的第一区范例。第一区里头的景观,我们实际上正在穿过一片长满西番莲(百香果)和其它食物的区域,一片很地道的搭在家门口的棚架。人行小径都被食物簇拥着,可食用的巴西菠菜(brazilian spinach)、草莓、木瓜、姜黄、姜,各种可食用的边缘护栏植物和丛生植物,可随时采摘的各色香草,这是一片可食地景(foodscape),却同时兼具很高的观赏性。我们继续在各区之间以及区域之内穿行,这里正长着豆蔻,在我们头上有佛手瓜(choko),旁边有一个烤披萨饼的炉子,很有用的建造物,各种幼苗正在长高,在这里头有个小池塘,长着各种观赏性植物,还有更多的西番莲,西番莲和佛手瓜再次出现在我们头上。往窗外看去,那仿佛镶在画框中的美景正是这片高产的可食地景的一隅,这就是第一区的样貌。它是通过种植的密度及多样性来加以管理的,这是永续型人类的城市居所,我们必须明白这一点,这是我们对人为建筑有生命高产量可永续的食物。以及功能性土地景观的整合,这是我们未来的生活品供应线。这里长着一棵针叶樱桃,它是一种水果,维生素C含量居水果之冠,它在这里恰如一颗长在房子旁边的维生素C丸。沿着小径往下走,在香草的簇拥下来到一个天然离子水的游泳池,这可是不经任何氯处理的水哦!就在紧挨着水池的岸边长着许多可食用植物,我看到其中长着一丛通菜,学名Ipomoea Aquatica是一种生于热带的天然菠菜属植物。另外还有灯笼椒、辣椒、蔓藤葡萄当它们在冬天里叶子落光,阳光便可以穿透下来,而夏天时这里将长出一整片浓密的绿荫。此为这片植物的功能性特征之一,在下面我们有塔希提菠菜就长在门外,它是一种很好的亚热带绿叶植物,如此一来我们便拥有了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近水楼台,取食方便。第一区之规划,这里置入了一些人类友好的元素,像花园桌椅更多的鸟类澡池,小池塘,也有多样化的动物栖所,如食肉动物的栖息地,青蛙池,为蜥蜴准备的假山,让鸟儿站立的栖木,还有用于吸引各种鸟类的小鸟澡池,对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栖居地。这里有一棵硕大的南美番荔枝,就在我身后这儿有一棵柑橘树,还有西番莲,小豆蔻,木瓜,食物就这样层层叠叠地生长着。它们包括根类作物,丛生作物,各种香草,多得我都说不完,占据这些空间的全是透过多元化来实现的稳定性。大自然系统,你会感到自己的生命与健康是有保障的,而且它还如此生机勃勃,甚至如此趣味盎然,充满美感。这不是一片凌乱的土地,它很优美,而且对你和其它生物而言都非常非常健康,这片土地不排外。它不是一个我们不得不与杂草或虫子战斗的地方,所有这一切均和谐共存,而我们的生产盈余则成为满足我们自身需求的补给线。在这个基地我们应用太阳能,并将产生的多余电力送回电网上,我们有太阳能热水和太阳能电力,屋顶上有个天然通风口,用来降温。我们甚至还有一架蝶形卫星天线,我们不会将科技当成某种敌人那样排斥,我们以恰当的方式与科技互动。这就是一个以朴门原则设计出的系统,一个真正奏效的系统,

篇三:现代农艺技术

1.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A. 礼仪B. 理想 C.作风 D.行为

2.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有()

A. 内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B. 内容的稳定性和无限性

C. 内容的不稳定性和连续性D. 内容的时代性和连续性

3. 爱岗敬业就是(干一行,爱一行)

4. 农业技术指导员是从事农业技术指导、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开发和信息服务的(人员)。

5. 职业道德的特点是:具有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强烈的纪律性。

6. (职业素质)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

7. (职业)是指由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专业和专门职责,并以所得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工作。

8.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

9. 农业技术指导员的职业守则是:爱岗敬业,服务三农 尊重科学,求真务实 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10.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细胞器中进行的。

11.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细胞内的(叶绿体)中进行。

12. 叶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繁殖作用和呼吸作用)

13.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14. (玉米)是属于C4植物

15.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的条件是(温度、ATP、二氧化碳)

16.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并储藏能量

17.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中,(氮磷钾)等为大量元素。

18. 植物必需上矿质元素中,微量元素有(8)种。

19. 植物的生长是指植物体的(体积和质量)增加及数量增多。

20. 由于细胞的分生和增大,导致植物体在体积上和重量上不可逆增加成为(生长)。

21. 植物根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22. 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是(直根系)’

23. 一朵典型的花的组成包括:花冠、雌蕊和雄蕊。

24. 授粉最适宜的时间一般是:每日开花最盛的时间。

25. 常异花授粉的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一般为:5%-50%。

26. 甘薯、大蒜和甘蔗属于无性繁殖的作物。

27. 种子的萌发是植物生长的开始,其过程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

28.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在因素是:水分不足,内在因素:胚未发育成熟、中皮厚,透性差或一些抑制物质的存在。

29. 作物营养临界期一般多在:苗期。

30. 土壤质地的类型通常划分为:砂土、壤土、黏壤土和黏土。

31. 单位容积原状土的干重称为(土壤容重)。

32.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之一(D)

A 少量施用化肥 B 深施化肥 C 集中施化肥 D 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

33. 与大气组成成分相比,土壤空气中:氧气少,二氧化碳和水汽多

34. 土壤养分中,(复杂的有机物质)为植物的迟效养分。

35. 耕性较好的土壤是(壤土)。

36. 土壤中,(毛管水)是提供作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有效水’

37. 动植物、微生物的残体和施入的有机肥料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

38. 施用有机肥、合理灌溉和正确的耕作是创造土壤团粒结构的主要措施。

39. 有机肥主要用作(基肥)。

40. 通常把水、肥、气、热称为土壤肥力的四大因素。

41. 土壤耕作是指使用农具以改善土壤耕层构造和(地面状况)等的综合技术。

42. 深松耕也叫深松土,是利用无壁犁或深松铲进行(不翻土)的耕作。

43.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具有(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的作用。

45. 配方施肥是以(无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进行的综合性科学施肥技术。

46. 基肥又称底肥,是指播种前或移栽前施用的肥料,一般以施用(速效行的无机肥料)为主。

47. 作物施肥包括:基肥、(种肥)和追肥三种方法。

48. 全层施肥的作用:加速土壤熟化;满足农作物全生育期养分的需求;促进作物根系向下延伸。

51. 土壤的酸碱度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在pH为(6.0-7.5)时,磷的有效性最大。

52. 生产上一般把(氮磷钾)称作“肥料三要素”。

53. 绿肥类在生产中的作用是:促进土壤中团粒结构的形成;促进土壤的熟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54.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55.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浸种)。

56. (水稻白叶枯病)是细菌引起的病害。

57. 病毒病传播的主要方式(昆虫)。

58. 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真菌病)。

60. 玉米瘤黑粉病属于(真菌病害)。

61. 叶蝉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粘虫、螟虫和玉米螟都是完全变态昆虫。

62. 水稻潜叶蝇幼虫是:乳白色或黄色,稍扁平且轮生黑色短刺。

63. 药剂拌种)可以防治玉米苗期地老虎。

64. 玉米螟幼虫有(趋糖、趋湿和怕光)的习性。

65. 玉米螟以(幼虫)在玉米茎杆或穗轴内越冬。

66. 玉米矮花叶病防治的方法有:清除田间杂草,拔除感病弱苗,选用壮苗移栽,减少病原;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药剂治蚜防病。

67. 粘虫的卵多产在枯黄的(卷叶尖内)。

68. 粉剂农药主要用于(喷粉和掺入细土撒施)。

69. 许多虫害在(三)龄前食量小,抗药力差,容易死亡。之后食量增大,危害重,抗药性显著增强。因此,掌握幼虫的虫龄和龄期,对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意义重大。

70. 为发挥农药最大药效,一般用药要在幼虫(3)龄以前为准。

71. 利用性诱剂消灭害虫,称为(诱杀法)。

72. 化学防治又叫(植物化学保护)。

73. 长期持续使用单一化学药剂防治,会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

74. 不完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虫态。

75. 杀菌剂根据对病原作用原理,可分为(治疗剂和保护剂)两大类。

76. 通过呼吸系统以毒气进入虫害体内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是(熏蒸剂)。

77. 影响虫害发生和数量消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气候、土壤和生物)三个因素。

78.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或侵染性病害发生)可分为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三个时期。

80. 昆虫的个体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成虫)。

81. 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习性称为(群集性)。

82. 昆虫在胚后发育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新陈代谢,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等方面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幼虫状态改变为成虫状态,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83. 昆虫成群从一个发生地飞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特性称为(迁飞性)。

84. 病虫若产生了抗药性就(降低)了化学防治的效果。

85. 根据病虫发生消长规律,对影响病虫发生的多种因素进行调查,取得数据结合资料和气象预报,进行分析评估的工作过程(预测)。

86. 把病虫预测的结果,编写成情报送到有关单位叫(预报)。

87. 采用防病栽培技术效应是(降低流行速度)。

88. 除草剂选择原理包括:(生理选择、生化选择和时差位差选择)。

89. 选择农药剂型要注意:影响农药持久性;药效;对环境的潜在危险。

90. 化学防治包括:种子处理、药液灌根、土壤处理等。

91. 防治玉米叶斑病,药剂防治的关键期是(抽雄灌浆期)。

92. 防治稻瘟病,叶面喷雾的最佳药剂为(稻瘟灵)。

93. 根据授粉方式不同,农作物可分为: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

94. 凡是对(人类有利)而由人工栽培的植物称为作物。

95. 农产品贮运不属于狭义的作物生产环节。作物、环境、措施

96. 作物生产的特点包括:过程的实践性、生长的季节性、生产的连续性和系统的复杂性。

97. 在昼短夜长的条件下,生育期缩短的作物是(短日照作物)。

99. 一朵花的花粉给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上另一朵花的雌蕊授粉的作物称为(自花授粉作物)。

100. 作物水分临界期是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也是由于水分的亏缺或过多,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时期。

101. 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收获量是(经济产量)。

102. 农产品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

103. 农产品污染的种类包括:农药污染、重金属含量超标、硝酸盐超标等。

104. 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种植作物的种类、面积及其配置的总称叫做(作物布局)。 105. 复种是指(一年)内同一田地上收获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06. 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前作物中后期,于其行间或株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叫套作。

107. 在同一块田上,在一定年限内依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几种(不同种类)作物的方式叫做轮作。

108. 育苗移栽的作用:延长生育期增加复种指数、幼苗集中生产占地少且便于精细管理、增加根量,增强根系吸收能力。

109. 确定播种量的一般原则:植株高大、分枝性强、生育期短的农作物或品种,播种量要大些;农作物生长季节气候条件适宜,播种量宜少;土壤肥沃、施肥水平高,播种量宜少。

110. 一般施(磷肥)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

111. 水稻从幼穗分化到抽穗这段时间是(长穗期)。

112. 水稻从抽穗到谷粒成熟是(开花结果期)。

113. 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丁颖将水稻幼穗分化划分为(8)个时期。

114. 水稻在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高温使生育期缩短,低温使生育期延长的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称为(感温性)。

115. 三叶期对水稻进行施肥叫做(断奶肥)。

116. 水稻秧田于移栽前3~4天重施(起身肥)。

117. 移栽7~10天,对水稻进行施肥叫(分蘖肥)。

118. 在水稻秧苗期,育好足够数量的健壮幼苗,(株数)决定于插秧的密度及移栽成活率。 119. 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期,田间水分管理应该是(保持一定水层)。

120. 水稻抽穗后的合理灌溉应采取(浅水间歇灌溉)。

121. 平均气温22~24℃作为(优质稻米)形成所要求的抽穗、灌浆、结实的最佳界线温度。 123. 水稻种子催芽的标准是种子破胸露白,芽长不超过(0.2)cm。

124. 水稻分蘖期是指幼苗第(四)片完全叶起到分蘖终止的一段生育期。

125. 塑盘育秧最后一次浇水应在抛秧前的(2~3天)。

126. 通常稻谷吸水量达到种子干重的(40%)左右时才能正常发芽。

127. 早稻当气温稳定通过(15)℃时可进行移栽。

128.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田达到有效苗数的(80%)时,应及时晒田控苗。

129. 水稻秧苗出叶快而多,在进入无效分蘖期后,叶色墨绿,叶鞘细长。叶片软弱,株型松散,这样的秧苗属于(徒长苗)。

130. 水稻结实期叶色枯黄,剑叶叶尖早枯,先出早衰现象,秕谷多,这样的植株属于(瘦弱株)。

131. 水稻稻穗穗顶露出剑叶叶鞘10%为(始穗期)。见穗期、始穗期、盛穗期、齐穗期。 132. 玉米有(饲料之王)之称。

133. 叶片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穗位叶)。 顶叶、正一叶、倒二叶、穗位叶。 134. 玉米地膜覆盖种植密度,一般紧凑型品种可在(72000)株/hm2左右。

135. 春玉米播种期应在5~10cm土层的地温稳定在(10~12℃)以上,土壤湿度为60%时进行。

136. 玉米施攻苞肥的最佳时期是(雌穗小穗至小花分化期)。

137. 玉米拔节后5~7天所施用的肥料称作(攻杆肥)。

138. 覆盖地膜具有(提高地温的)作用。

139. 玉米地膜覆盖选用良种宜采用(单交种)。

140. 观呼吸目前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宜采用(双行单株)的种植方式。

141. 温度为(25~30℃),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左右、天气晴朗、无大风雨时对玉米抽穗开花有利。

142. 玉米授粉后(20)天左右,是决定籽粒体积大小的关键期,也是促粒大的关键期。 143. 玉米头五片叶在胚中形成叫(胚叶),后期枯死。

144. 玉米苗当雄穗分化到伸长期,靠近地面用手能摸到茎节,茎节总长度2~3cm左右时,称为(拔节)。

145. 玉米生育期后,土壤水分呈(湿润)状态时,有利于防止植株早衰。

146. 玉米在(苗期)缺磷表现最明显。

147. 大喇叭口期时玉米一生中的需水临界期,此期遇旱一定要浇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

148. 玉米前期幼苗下部叶片的叶尖发黄,并向中脉发展,严重时整个叶片都变黄,这样的幼苗属于(弱苗)。

149. 玉米中期茎叶繁茂,叶色暗绿,组织质嫩,机械组织差,这样的植株属于(旺株)。 150. 玉米成熟期记载标准是全田(90%)以上植株籽粒硬化,并呈现成熟时固有颜色的日期。

151. 玉米最佳收获期特征为:粒质变硬,出现褐色层。

152. 甘蔗上部锤度与下部锤度之比为0.95~1是甘蔗(工艺成熟期)。

153. 长距离调运甘蔗茎种首先要考虑(蔗种含水量的变化)。

154. 甘蔗生理需水临界期为(伸长期)。

155. 甘蔗三片真叶前养分的主要来源是靠(蔗种)。

156. 甘蔗分蘖的实质是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两种激素对抗作用的结果。

157. 甘蔗在伸长初期施用的肥料称作(攻茎肥)。

158. 一般当地表10cm内土温稳定在(10℃)以上时,甘蔗便可下种。

159. 一般1 hm2甘蔗用宽度为40~50cm,厚度为0.005~0.008mm的地膜约(30)kg左右。 160. 甘蔗砍种时,种茎切口要平整,在蔗芽(上方节间的 1/3处)砍下。

161. 甘蔗大培土的培土高度要求在(20cm)以上,以防倒伏。

162. 宿根甘蔗破垄松蔸要求甘蔗头基部(3~4cm)泥土不动,以保护根系的吸收能力。 163. 一般春植蔗每米植沟下种(12~14)个芽,以品字形或铁轨式双行窄幅排放,芽向两侧。 164. 施用有机肥过多会造成广西花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165. 花生中(根瘤细菌)能够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素。

166. 花生根瘤菌固氮量达到高峰的时期是(盛花期至结荚初期)。

167. 作物的品种一般具有(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三个基本特征。

168. 优良品种应具备的条件是(高产、稳产、优质)、适宜生育期、适宜农业机械化。 169. 杂交品种通常只利用(杂交一代)。

170. 通过营养器官繁殖后代的品种是属于(无性系品种)。

171. 高产是优良品种的基本条件。一般要求新品种比当地同类型的主推品种的产量水平提高,其中杂交新品种要求增产(15)%以上。

172. 审定未通过的农作物品种,申请人有异议的,可以向(原审定委员会或者上一级审定委员会)申请复审。

173. 造成品种混杂退化的根本原因是不严格按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来生产良种。

174. 关于原种种子: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175. 品种生物学混杂的主要原因(未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176. 防治品种生物学混杂的措施:不同品种的花期前后错开而实行隔离。

177. 由于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其中混油其它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可能)导致机械混杂。 178. 容易造成机械混杂的主要环节有:脱粒、晾晒、贮藏。

179. 能够引起机械混杂的原因:晒场干燥过程中风吹引起的混杂;播种作业过程中操作不当;种子处理过程中操作不当。

180. 防止机械混杂的措施有:种子处理和播种时,用具必需清洁干净,并有专人负责;不同品种不得在同一晒场上同时脱粒、晾晒。

181. 杂交制种成败的首要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的进行(错期播种)。

182. 杂交水稻制种田周围(50)米之内不能种植其它与制种田同期抽穗扬花的水稻品种,考虑到风力影响,在风头处隔离应有(100)米。

183. “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的主要特点:常日不育。

184. 杂交水稻制种去杂去劣的最关键时期是:抽穗初期。较佳时期是:秧田期、始穗期、成熟期。

185. 杂交水稻制种田花期相遇的标准是(母本比父本早1~2天始穗),做到“头花不空,盛花相逢,尾花不丢,花期全遇”。

187. 水稻幼穗发育进程中第八期的形态特征是(穗变绿)。

188. 普通玉米之中采用空间隔离,要求与其它玉米花粉来源地不少于(300)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qf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