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服饰习俗的变迁
更新时间:2023-04-15 20: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山东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民国服饰习俗的变迁姓名:张华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近现代史指导教师:刘培平
2002.5.19
—?----—..—一一当奎奎主璧圭兰簦兰兰
内容提要
服饰习俗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又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民国时期的服饰习俗除了具有历代社会风俗习惯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它自身的特点。在民国政府统治区域里,服饰习俗在民国初期和20年代以后都发生了转折性的变迁,本文的第一部分从官场服饰、时尚服饰、标志服饰和民间服饰四个方面对民国时期的服饰变迁进行了全面概述,从而对这一时期服饰变迁概况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在这个基础上,本文在第二部分分析了产生这种变迁的各种原因。其中,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即洋布洋纱的普及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服饰变迁起到决定作用,政治的变迁和政府的强制对服饰变迁起到了由旧向新的导向作用,思想解放的运动使人们的思想、政治观念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人们群体性的社会心理、社会上的流行效应以及新旧服饰的差异等也是服饰变迁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第三部分论述了这一时期服饰变迁所呈现出的不平衡性,趋于平民化、实用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变迁程度深、速度快等几个特点。服饰习俗的变迁不仅促进了民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成为人们生活近代化、国际化的起点,而且丰富了我国服饰史的内容,为当今的服饰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所以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按照服饰习俗自身演化的规律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促使服饰文化向更合理和更完善的趋势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关键词:民国时期服饰习俗社会变迁
ABSTRCT
lntheareagovernedbytheMingo.costumecustomexperienced
aseriesofcrucialtransitionsatthebeginningofdemocratic
governmentandsince1920’S.办ispaperhasacomprehensive
summaryincludingofficial、faddy、emblematicalandfolk?costume.Basedonthesummary,thistextanalyzesavafietyof
reasonsthatcausedthesetransitions.Theseincludethecrucial
effeCtSthatcaused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nationa】capitalistic
economy,theeffectofgovernmentinvolvementandinstruction,the
impellentofpeople’Srevolutionaryliberationinwaysofthinkingas
wellassocialpsychologicalelementsamongthepeople.Inaddition,
thetextdepictedtheimbalance,generalization,pragmatism,
modernizationandinternationalcharacterizationofgarment
revolution.Thecostume’revolutionnotonlypromotedthe
developmentofeconomyandthechangesinwaysofthinkingamong
thepeopleinthisparticularperiod,butalsoenrichedthegarment
historyofourcountry.Furthermore,thegarmentrevolutionalso
constitutedtheindispensablefoundationforflourishingthecm-rent
costumeculture.Thus.inthecurrentsociety,weshallmakealIefforts
tOputcostumecultureontotherighttrack.inaccordancewimitsown
attributesandtherequirementsofthedevelopmentofpolitics,
economyandculture,inordertoservebeaerthesocialismenterprise
ofourcountry.
Words:MingoPeriodCostumeconvention
Key
Socialvicissitude
2
—e————.....。一.当奎奎兰要主兰笙笙耋
引论
学术界对于中国历代服饰习俗的变迁有大量的论述和系统的研究,对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的服饰习俗变迁却没有完整的论述。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认识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更深刻地认识民国时期的社会意识,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报纸、杂志以及有关的档案资料,试图对这一时期的服饰变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服饰习俗,从它所反映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看,是一种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和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文化创造与发展一样,服饰文化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和人类社会生活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人们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遗产。服饰习俗和其他习俗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各个不同时代的革新性与创造性。它是风俗习惯中最活跃、最表层的物质风俗,及时地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面貌,这对于了解它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变迁都有重要意义。所以,研究服饰民俗,不能把它仅仅看成单一的服饰样式的传承。它本身就包含了广泛的社会内容,往往和众多的文化事项相联系,渗透在当时人们的情感、意愿、习俗、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之中,逐渐积淀而成一种符合时代特点的消费观念,进而成为一种反映社会普遍心理和民族精神实质的亚文化形态。这种观念和亚文化形态更贴近人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人类复杂的社会意识。“衣服盖以蔽体彰身也,而式制所存,则一国之文野系焉。见其人,审其衣服,而其国政俗教化之高下,固已昭然若揭。”①因此研究服饰民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的服饰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一身农衫从头到脚包括质料、色彩、款式、花纹无不被历代“礼制”所规范,赋以天道、伦理和身份地位的诸多涵义,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和符号,由此形成了衣冠之制的
①陈嘉庚:‘复兴民族与服制',载‘东方杂志)第三十四卷第一号t1938年1月,第29页.
3
一当奎奎耋堡圭兰簦兰奎
规章和制度,体现了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成为古代统治阶级赖以划分等级、统治人民的重要手段。因而,近代以前的统治阶级内部及民间形成了带有封建色彩的服饰传统习惯。官僚权责、士农工商的衣服都有明文的规定,冒犯的被认为“僭礼逾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穿衣不当而获罪的史不绝书。所以古人的衣冠服饰不仅是防寒、实用、审美的消费用品,更是等级序列、伦理政治的物化形态。所以,变异服饰并不仅仅是个人志趣爱好问题,而是政治斗争和文化冲突的一种外在表现。它的更新,往往是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重要标记。正因为如此,近代一些力主革新的进步人士常常把易服饰同政治变革相联系。清王朝垮台后,皇家垄断了数百年的明黄颜色得到了解禁而归回民间;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服制法规,也成为历史的陈迹。移风易俗从放足、断发、易服发端。到民国初年,随着帝制的推翻,中国人首次从封建文化的躯壳中蜕身而出。服饰作为一种制度的标志得风气之先,理所当然地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包括发饰、服装、鞋袜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在“百目称帝”时期,虽然再次制了衮服,登基时戴了天平冠,身着帝服,不久就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入殓时,因身体浮肿而穿了一件龙袍装进棺材。这标志着历时两千年的龙袍衮服至此被埋葬,中国人民的服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几十年中,封建时代的长袍马褂仍然在社会上占据着正统的地位,官方政府尤为严重,西装革履只是作为长袍马褂为大宗的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点缀,仅为一些主张革新的开明人士所效仿。辛亥革命胜利后,旧式服饰依旧存在,但西式服饰得到了普及,一些既保持着传统服饰的某些特色,又明显借鉴了西方服饰风格的新的服饰样式也开始出现,人民开始寻找中西服饰合适的结合点,以适应中国国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这些完全不同于封建时代的新式服饰在民国初期首次得到了政府的承认,从而使中国服饰演变发生了质的上升。所以说辛亥革命成为中国服饰一个根本的断裂和转折点。由于社会政治的变化、经济的发展,服饰呈现出平民化、实用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特点,反过来它又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如观念的更新等。民国时期服饰的发展变化成为中国服饰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
4
—-—e—————...一。当耋奎兰堡主兰竺笙三
一、民国服饰变迁的概况
由于受政治变迁的影响,民国服饰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民国初年服饰由传统向近代过渡的阶段;“五四运动,,后,近代服饰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在过渡阶段,服饰的变迁由于时代本身的特点呈现出盲目的模仿性、不确定性和无规律性;在形成和发展阶段,由于政府的积极倡导和人们消费观念的逐步成熟等种种因素,服饰的变迁有了新的表现。
(一)服饰变迁的先导一一放足与剪辫
作为服饰变化和打破旧观念的表征首先集中体现在男人的辫子和女人的小脚上。所以放足和剪辫对于民国时期服饰的变迁具有开先河之作用。
女人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俗。民国建立后妇女逐渐摆脱缠足恶习,进而演变为~种政治观念,这主要是与人们的社会道德心理及现代生活观念的变迁有关。辫子却与清朝统治有关,代表守旧还是革新。因此在这两种服饰习俗的割除中;废小脚相对容易,基本上是一个从开明先进者到观望守旧者,从城市到乡村逐步推广的过程。“上海到1920年,‘近观女界多属天足’,北京到1928年统计,全邑女小脚只剩7294双,仅占北京人口的0.66%。当时在这些城市青年女子的观念中现在反以缠足为耻,天足为荣。有人回忆说,辛亥革命后,‘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定,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河北阳原县‘民国以后,全县妇女皆放足。幼女皆天足’……”①与放足相比,剪辫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因为清人入关就演过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强行蓄发的历史惨剧。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剪辫、假剪辫、不剪辫,就成了革命、不革命、反革命的标志。“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子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
①张静如、刘志强主编:‘北洋军阔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第297页.
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子于就任民国大总统之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①民国伊始,一方面,革命在一地成功,革命党人就同时动员民众剪辫: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发布命令,用行政手段推动剪辫。~时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剪辫运动的社会舆论。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令内务部:“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己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仰内务部通行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悉知。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违法论。”@在军、警、政、学等界基本上实现了剪辫之后,与政体转变相伴随的,是一个全范围的剪辫“运动”。有主动剪辫的壮丽景观,如广东“实行反正即决,无论老弱少壮之男子以及士农工商兵,罔不争先恐后,纷将天然锁链剪去……统计是日剪辫者,尽又20余万人”@。有郑重剪辫的举态,“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郑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来庆祝”@。强制剪辫又是一大景观,“军、警或少数热心剪辫者,沿途设号,强行剪辫”。在南京,革命部队“带着剪刀作武器,在各个主要街道游行,对他们遇到的所有那些仍然蓄辫的中国人,一律用剪刀剪去辫子。他们不分老幼贫富,所有人的辫子都遭到同样的命运”@。新观念与旧习俗的冲突在剪辫运动中典型地表现出来,大多数地方的民众以消极的态度对付剪辫。然而,封建政体大势已去,剪辫者和留辫者都将之作为政治态度的辫子,虽然不是立刻,也终于消亡了。到1935年,京城内外,仍蓄发辫的男子仅余8723人,约占总数的千分之几。那些固守旧俗的男子汉,主要居住在偏僻的郊区。城区拖长辫的男人,仅为总数的万分之六,几乎绝迹。@剪辫之后自然是短发的普及。年岁大的人,头发前半部仍剃光,后半部留至耳门;青壮年则多剃平头。后又以西洋发式为时髦,有的人每逢立夏,依然剪平头,每逢立秋,依例留分头。上海青年有的留学生头,有
④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22页.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犏:‘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辛亥革命资料',第456页,转引自‘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第67页.
④许金诚:‘民国野史),转引自‘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第67页.
⑤‘荚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转引自‘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第67页.
@‘北京市政府公安局户口统计图表'(1935年),第19页,转引自‘北京社会科学'!993年第l期,第107~108页.
6
=—。—一当奎奎兰翌主兰竺鎏塞
的剪成“美观而分头路的”,特请文明理发匠执行其事。剪辫放足直接的促
使Tfl&.饰的变迁。
(二)民初服饰近代化的趋势
政治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使民国初年服饰变迁
呈现出由封闭到开放、由一元到多元,由繁锁到简单,由注重政治含义到
注重平等、实用的等近代化的趋势。服饰变迁的近代化首先表现为对清朝
满洲服饰进行的否定。1912年民国建立后,独立各省都有明文规定。湖北军
政府宣布:“国民制服,除满清官服应行禁止穿戴外,一切便服悉暂照旧,以
节经费而便商民。”∞在北京,“宫廷内外,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
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罾。武汉,经营满式服饰的帽庄、靴店、衣庄,
因剪辫易服而门前冷落。随着社会的变革、思想的开放,社会上很快形成
了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后,使一直遵
循清朝统一服制的人们~时不知所措。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
以式样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西装、中山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
穿的,上身是西装,下身则是绑腿裤,颇为滑稽。总之“自革命以后,人
民服饰,糜所适从,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以色彩论,“洋洋洒洒,陆离光怪,如入五都之市,令人目不暇给”@。这
种现象,是新旧事物交替过程中必不可免的。一是因为在民国肇兴,刚废
止清朝服制,还来不及制订新的服制,各级政府常有变通的方法,或“除
大褂冠顶禁用外一律听便”@,或官员服民国礼服,民间听便,以致公私集
会,章服不~。因此,西式服装的畅行是传统服饰被弃置后的一种必要的
补充,也是在没有“适当之服式”,以代替传统服饰的情况下必然出现的社
会现象。二是有些人或习惯成自然,或无瓷添办新装,仍沿用前清冠裳:
有些人出于对逊清的留恋,继续服用满装表示忠诚。在一些家庭里,老~
①‘内务部关于一律剪发暂不茹服的告示’,‘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第721页,转引白严昌洪:‘中国近
代杜会风俗史),第228页.
②胡朴安:《中华全嗣风俗志》下编,河北人民出版杜1986年版,第17页.
@(大公报》1912年9月8日.
④‘申报'1912年9月14日。
⑤‘禁满装),载‘申报'1912年2月21日.
’
——一一当奎奎兰璺主主簦笙塞
辈的可能坚持长衫马褂,保留传统;晚一辈的可能西装革履,追踪时髦,使得家庭生活亦古亦今、又中又西。三是长期受传统礼俗压抑的人们,特别是青年,一旦开禁,出于好奇和趋时的心理,什么服装也拿来试~下,力图通过自己服饰上的多样性和赶时髦,来表现自己的独立人格,以至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平民模仿官僚,官僚穿起民服,“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似妓女”o的怪现象。四是社会的改革和开放使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相应的中国服装也处于由传统到近代的转型时期,各种传统的、欧美的、日本的服装促进了民国时期服装的多样化。这反映了中国服饰界打破君臣世庶“衣服有制”的封建传统、敢于锐意创新,但还未走上正轨的现实,也说明了民众在穿衣上的大胆尝试和不拘~格。但民国初期服装界出现的主流是对洋服的盲目效仿,即西化现象。这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商埠以及靠近这些通商大邑的乡村比较明显,城市人的时髦打扮多为:男子,西装、大衣、西帽、革履、手杖、花球、夹鼻眼镜;女子,尖头高底上等皮鞋、紫貂手筒、金刚钻宝石扣针、白绒绳、皮围巾、金丝边新式眼镜、弯形牙梳、丝巾等。罾在北京,一些上层人物也紧追西化时尚,就连有些村民也对洋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洋布、洋伞、洋鞋、呢帽之类的洋货,日益充斥农村的市场。全国上下大有一种全盘西化的趋向,洋装热充斥了整个民国初期。辛亥革命前后,从日本传来了一种女装,上衣下裙,衣衫瘦长,长长的黑裙很朴素,上面没有花纹,当时人们称之为“文明新装”,它的影响相当广泛,领一代服装革新之风气,但是到了20年代这种文明装慢慢过时了。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不仅没有取代中国的服装,反而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
(三)20年代后服饰变迁的概况
20年代起,服饰的演变在经历了过渡时期以后就进入形成和发展阶段,为了较为详细地了解整个社会服饰变迁的大致情况,本文从官场服饰、时间服饰、标志服饰、民间服饰四个方面分别阐述。
I.官场服饰官场服饰指政界、军界等各级官员在正式场合穿着的
①《申报)1912年9月20日.
②‘申报)1912年1月6El。
—-?--.—-一坐奎銮兰罂圭耋竺笙苎
服装,包括礼服和制服,它是一个朝代和政权的象征。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辨等次,昭名分”的宫廷服饰也一去不再复返。历届国民政府先后制定了若干服饰条例,使活跃于社会各界的各级官员对服饰有了更多选择。用做礼服的不仅仅是中装即长袍马褂,更多的穿起西装和中山装。和清代相比,民国时期的长袍马褂更注重“量体裁衣”,清代兴宽肥,民国偏窄瘦。长袍一般是大襟右衽,长至脚踝上两寸。马褂只有对襟,钉五颗纽扣,长至腹部,下脚左右两侧各开一小衩,袖与长袍袖齐平。此外,春秋两季人们还喜欢穿马甲。根据季节的不同,长袍外或罩马褂,或套马甲。马褂和马甲均为立领,对襟五粒纽扣,其样式与清代已经有所不同。
西服的引进大大动摇了长袍马褂~统男子服饰之天下的地位。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是1904年在上海的“王兴昌记”诞生的,西装的流行则是民国建立以后的事。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礼教的彻底崩溃,人们不必顾及所谓“服色正朔”;二是对西洋文明的崇尚,爱屋及乌。民国期间,中国人似乎都知道了西洋文化的好处,大家非学它们不可了,于是乎,阿猫阿狗,就都着起了西装,穿上了皮靴,提起了手杖,以为这就是西洋文化的一切。
最初的西装绝大多数是进口货,二三十年代在上海、广州等沿海大都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创下了中国自己的品牌。报纸、杂志等一些大众传媒也纷纷开辟专栏,介绍西式服装。潮流之下,西装从开始的星星点点到与中装平分秋色,并有后来者居上之势。但这种趋势并没有持续太久,人们对于外来的事物要有一个选择的过程。开始由于受西方民主自由思想以及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对洋服的盲目消费现象。服饰更新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实用价值为保证,当时人们在伦理观上对洋式打扮的接受程度和在经济上对洋服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在短时期内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实际上不可能普遍洋化。反之,在经过冷静比较中西服装的优劣之后,人们发现中国服装也有其优越的地方。如:可用国产丝帛、布匹做原料,某些服式具有东方美的特色,中式常服比洋装西服简便而不显拘束等。加之国人对西服制作尚不得要领,穿起来反觉不便。在洋服热渐渐冷下去的同时,服饰的演变由以“西化为主、各式服装并存”的阶段进入了“中西结合为主”的阶段。
.省奎态耋翌圭耋笙笙兰.中国人根据自己的国情,将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西装穿出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亦中亦西的式样来。一方面,中西合璧。在一个人同一时期所穿的衣服中,西服与长袍不再是冰炭不熔炉,而是和谐地统一起来,成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典型。这种一个人同时穿中服和西装的穿法一般搭配如下:有身份地位的大人物,如国民党和政府要员、商人、银行家一般是绸缎长袍、西服裤(必须是昵子一类较考究的料子),脚穿黑色或黄自相间的皮鞋,头戴礼帽,并架一副金丝边眼镜,既有民族色彩,又跟随时代潮流。大学生和大中学教师,上身穿阴丹士林长袍,下身是西式裤子,脚下穿布鞋,这种装束成了知识分子的“品牌”。另一方面,人们找到了中西服饰的结合点,即中山装。中山装来源于西式原型的改造,1923年孙中山感到传统的中装不能体现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而西装也不大适合中国人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实用要求,于是他主张以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为基础,在原先单层企领上加一条翻领,代替西装的硬领,这样一件上衣兼有西装上衣、衬衣和硬领的作用,同时叉将“企领文装”上农的三个暗袋改为四个明袋,下面两个明袋裁成了可以随放进物品多少而胀缩的“琴袋”式样,四个口袋都加有倒山字形软盖。同时孙中山还参照西装裤的式样设计了中山装裤子,从而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简便服装。经过中山先生的大力提倡,中山装一时举国崇尚,蔚为成风。1929年国民党制定宪法时,将其规定为礼服,并规定凡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级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示奉先生之法。中山装的颜色也随着季节有所变化,春、秋、冬季用黑色,夏季用白色。不久,中山装便成了一种官民合一的、各种场合中男士均喜欢的流行服装。它之所以受到官民的欢迎,是因为这种服装有很多优点。中山装作为一种具有西方审美原则又不失中国特色的服装,可谓是服饰中“洋为中用”的典型。它的造型有西装的大方、干练,又多了中装的内向、持重,用料既可以是高级面料,又可以为~般面料,与西服一样具有一种民主的普适性;既可作礼服,又可作常服,具有一种灵活的通变性;既可作单衣,又可作春、秋、冬的罩衣,四季皆宜,能于外在的变化中保持~种不变的恒常性。这种中西合璧的装束,一直延续到现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辈革命家在郑重场合都着中山装。很明显,这是时代折射到服装上的反映。
.当奎查兰要主兰竺笙兰
2.时尚服饰时装是近代以来的新生事物。特别是民国成立以后,在当时那种宽松的文化背景之下,人们不再按照服饰制度来穿衣戴帽,而是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或创造适合个人情趣的服饰。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及个人审美情趣的时装,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从服饰文化角度看,凡是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审美情趣,反映人们的着装时尚的服饰都可以称之为时装。如果说传统服装的文化内涵主要集中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讲究服装与人的社会关系;那么,时装的文化内涵主要集中在审美方面,讲究服装对人体美的表现和突出。因而时装比一般服装更具有修饰性和随意性。”∞民国初年,女子的服饰基本上还保持着上衣下裙的形制。由于受东洋女装的影响,上衣往往是窄而修长的衫袄,衫袄低矮的圆领也换成高耸的元宝领,下穿黑色长裙,这是民初女装的时尚。20年代初期,女装变为宽袖圆摆的式样。高耸的元宝领低了下去,裙子也短了几寸,女性可以毫无顾忌地露出双脚。随着清朝礼崩乐坏以及西方生活的影响,过去在服饰上对广大妇女的限制与规定被民主和自由之风冲击的七零八落。表露在服装上,首先是知识女性对包裹的严严实实风雨不透的旧款衣饰进行大胆改革和对自由、开放潮流的追求。从而导致女子服饰的日趋华丽,并出现了各种奇异的服装。
自唐朝以后,中国妇女服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的方法,胸、肩、臀部全是平直状态,没有明显的曲线变化。到了20年代末,这种传统的制衣方法则被改变。女装更多地追求曲线美,不但源源引进了大量的海外新款,出现了短袖连衣裙、背带式连衣裙、西式礼服、翻领短袖连衣裙等大胆表现女性体态的各式裙装,而且连本民族旧有的服饰样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原来的基础上翻新出各种款式。最为典型的当属旗袍。
旗袍原是满族妇女的服装,曾被汉人不屑一顾,更不愿与之同流。进入20年代以后,旗袍作为一种传统的服装经过西方审美原则的改造,成为新时代的象征。旗袍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妇女的普遍喜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便利。以前妇女从上到下一套服装,需要置办衣、裤、裙等很多名堂,而旗袍一袭就能代替之,在用料及做工方面也大大减少了工本e二是美观适体。由于旗袍上下连属,合为一体,就较为容易地衬托出妇女
①祁嘉华:‘九十年代服装审美新春》,载<现代服装'1995年第3期?
ll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_l--——__l_Il______-_-_-_____●__I__●__●__●●_,日|●●-●_—●___-●_______●___●的形体,加上当时高跟鞋的流行,更好地体现出妇女的秀美身姿。如果说中山装更多地带有政治和文化意义中的稳健和中庸,那么女士的旗袍则有着更多生活方面和审美方面的内涵。旗袍与传统的关系只是一种块面性和图案性的传承,但它把以传统为突出图案的平面造型转为以女性形体为核心的立体曲线美,这种有图案的旗袍,图案服从于女体的美形;无图案的,也无损于旗袍的美韵。在突出女性曲线美的总原则下,它从20年代开始流行,到30年代后期基本达到了高峰期。十多年来它的样式一直在变:领的高低和有无显示了不同的仪态;袖的有无和长短,展现出不同的风姿;下部开衩的不同部位和高低,呈现出不同的韵昧。它以各种细小的变动来适应各类审美和个性的追求。中山装所具有的恒常性、普适性、通变性无不为旗袍所具有。传统旗袍在新时代服饰美学思想的改造召唤下焕发了青春,俨然成为时装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中山装的政治象征性不同,旗袍带有更明显的审美象征性。它象征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原则向现代服饰审美原则的根本性转变。只是这种转变完全被赋予了中国特色的意义。中山装和旗袍是中国现代服装史上的两大经典,它们包含了非常深厚的内容,一为男装,一为女装,前者是伟人的创造,后者是群众的智慧。
@
中
一
牡
台
骑
■
童
叠喇
胎窃1930年1931年
1934年1935年n36年1938年
篪狂的变迁
12禽飘一
淑强一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0年代妇女服饰与30年代相比除了穿旗袍外,大城市如北京、上海、
虽然较为简便,但也有不少样式。天津等地的妇女,在服装上还紧随
欧美潮流,不断变换衣服款式,特别是上海,作为民国时期全国妇女的服装中心,更是走在前头。当时有船只航行到欧洲各大名城,因此巴黎等地的新式服装三四个月后就可流行于上海。在领导时装新潮流方面,电影演员、模特、交际花走在最前,作用也晟大,上流社会的妇女趋而从之。什么“番花”女西装、西式裘皮大衣、百褶裙、好莱坞不断变换的明星服等都在上海、北京、天津各大城市流行过。不仅报刊杂志对此推波助澜、大加报道,各时装公司、百货公司也纷纷假大饭店举办“时装表演”,尤其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达到高潮。1929年在天津,一家大饭店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服装跳舞会”。会上的时装表演精彩纷呈,中、美、英、法、德、日等国各种款式的时装均在此展示,令人眼花缭乱。上海的时装表演更多姿多彩,干脆男女同台,服装从礼服、常服到晨服、晚服应有尽有,种类非常齐全。到40年代,妇女的服饰与30年代相比,式样趋向于简单化,但除了旗袍外,披风、大衣、西装、马甲、绒线衫长裙等也很流行。披风是一种无袖上衣,又叫斗篷,是民国时期时髦妇女常备服装,除了夏季外,其他季节都可以穿着。披风的长度大多在腹部以下,走路时用手抓住衣襟,以这种特殊的姿势显示风度。20年代前后,西式大衣进入妇女的生活,根据季节的不同,大衣面料有毛、呢、皮等,最常见的穿法是里面一件旗袍,外加一件大衣。此外还有围巾、手笼、胸花、别针、耳环、手镯、戒指等配饰也构成时尚女装的一部分。
3.标志服饰标志服饰是职业的象征。不同的年龄、职业分工决定了不同行业的人有不同的服饰风格。人们的穿着衣物往往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的便利为要求。民国时期比较明显的标志服饰主要包括工人服饰、学生服装、军警服饰和婚丧服饰。
清末民初各行各业的工作服仍是长袍马褂,但在式样和颜色上有所变化。凡是柜台售货的伙计或店员,都是男性,包括布铺、绒线铺、南纸铺、香蜡铺、茶叶铺等等,一律以长袍马褂作外罩(冬天为深色,春、夏、秋为浅色),头上要戴瓜皮小帽或帽头儿,腿底下一律扎绑腿,绑上裤脚,白布袜子或粗线洋袜,双脸青布鞋或圆口青便鞋。只有易于油污售货员自身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行业,如油盐店、猪肉杠等伙计的身上才加挂围裙,胳膊上加藏套袖,脚上加“鞋护”。汽车行业的司机、宅门里的厨子、听差、使唤小子等一般在工作时穿长袍,不允许穿短装。年轻的在长袍外边加青坎肩,头上戴上美式礼帽,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洋穿戴。属于社会下层服务行业的体力劳动者,如北方的人力车夫则在春、夏、秋三季一律短装,冬天穿件大棉袄。在二三十年代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除去穿这种老式的、中式的、传统的“土”工作服外,新型的“洋”工作服也逐渐通过广告、漫画以及其它渠道渗入到现实生活中。三四十年代常见的“洋”工作服大致有三种。一是三紧夹克式的上衣,谣式筒裤;二是三紧夹克与裤子连接于一起的大连衣裤,皆为蓝色厚料所制,多用于重工业上。前者又逐渐走出车间和工厂而进入社会,演化为青少年们的便服,夹克的样式日趋简单化、色彩多样,质料也有所变化。三是多用于轻工业的工装裤,其前有兜兜,后有十字交叉的背带,穿上衣时将其衣摆放在裤子里边,以起到劳动保护的意义。与城市相比,农村各行业的工作服则显的鄙陋。基本是速衣避体,沿袭古制,靠近城市的村镇稍微有所改变。.
与各式各样的工作服比较,学生服则显得整齐划一。中国的教育历史悠久,但历朝历代的学生几乎都没有专门的服装,直到清代末年依然如此。民国建立,开一代新学之风,不仅有更多的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还有了专门的学生服装。中小学生都习惯于穿学生装,他们善于服从校规校令。男学生装是中山装。校方告诉学生: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前襟五个扣子表示五权宪法;袖口三个扣子表示三民主义,以教育学生要爱党爱国.女学生服多为素色衣裙,上衣窄小,裙子长至膝下。进入中学和大学的学生已经渐渐进入成年人的行列,其服装和当时流行时尚趋于一致。一般来说,男生除着中山装以外,多着中装(长衫)、西装、学生装,女生则是袄裙、旗袍、裙装等。所不同的是他们在校园里所穿服饰的面料非常普通,样式也较为朴素,没有花哨的饰物,而且大多数为一种经过文化渲染的清纯粲然的面容和淑女风度,这是教育上的规定和她们以提高知识为主的要求决定其服饰上风度的缘故。‘武阳镇志'记载:。早期。男生夏天穿白色、冬天穿黑色的三包学生服,头戴宽盘制帽:后期中小学生穿童子军服,戴船形帽,男生短裤,女生系黑裙,衣服为草绿色,所系领巾为兰白两色对
4
——..——一省奎奎兰鎏主兰簦笙兰
镶。一九四七年我镇的县立师范学校(高中级)男生穿麻制服(中山装),上、下装一色,腰系皮带,脚扎绑腿,女生穿中长旗袍(兰色,阴丹布);男女生~律黑色鞋袜。”@民国建立后,政府向西方学>-3,也成立了童子军,对儿童进行纪律、礼节、操法、救护、炊事、露营等方面的训练,训练时有政府规定的统一服装,即童子军服。分为男女两式,~般只是裤子和裙子的区别。抗战前,一律用国产黄褐色斜纹布制成。男女上衣皆为西式连领式样,两肩各有肩章带,胸前有两只带盖的口袋,纽扣一律为古铜色,上有军徽图案。冬、夏一律为长及手腕的紧袖。腰扎皮腰带。男学生于春、秋、冬三季,一律为紧腿的“灯笼裤”,夏天为短裤。1948年后改为西装裤。女学生于抗战前,下身~律穿藏青色的短裙,长及膝盖。军帽为圆形大沿帽,近似于现代的太阳帽。抗战胜利后,制服改为土黄色,军帽则是国际帽,并有古铜色的童子军军徽。无论男生女生,按规定一律为黑线长筒袜,夏天可以赤脚,穿黑帆布、橡胶底的运动鞋。童子军服虽然是成人军装的模式,但又不完全照搬,而是将少年儿童的朝气、活泼与成人军装的威武、严肃融合在一起,使之更加艺术化、装饰化、稚气化,基本上符合了少年的审美观点,因此大受童子军的欢迎。
30年代初,中国的大学界按世界上通行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制授予学生学位,获得学位的学生在毕业典礼上要穿学位服。学位服虽然是舶来品,但因为是学历和知识的标志,所以具有特殊意义。留学生的服饰则是清一色的西服,极少一部分学生着企领文装。随着社会的开放和观念的更新,不少女性也加入了留学生行列。她们的服饰或传统、或西化、或中西合璧,比男子服装更加丰富多彩。
民国初年由于迅急的思想观念变革,婚丧服饰也受到冲击。在文明婚礼中,一般情况下,新郎的衣着分为两种:一种为中西合璧式样,长袍马褂、青缎或礼服昵的方口便鞋(如果穿西裤就穿皮鞋)、白丝线袜、头戴美式礼帽;另~种则是西式服装的装扮,黑色燕尾大礼服、白衬衫、系黑领花、带白手套、持高筒礼帽(不戴)、皮鞋,礼服的左上角小兜掖一折成三角形的白手绢,并佩戴白茉莉花一串,谓之“挂花儿”。新娘或者穿白软缎
①‘武阳镇志)(十四篇?一九八三年铅印本)。丁世蘸、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辩汇编》
西南卷上,北京圈馆出版杜1997年版,第83页.
1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礼服长裙、戴白手套、脚穿皮鞋或白软缎皮底绣花鞋,或者穿旗袍、披白纱、穿高跟鞋等。伴娘和拉纱的小男孩、小女孩都是西式礼服、皮鞋。据《申报》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风冠霞帔锦衣绣裙红绿袜一概不用。”∞“民国初年以后,提倡新式婚礼,称?文明结婚,。行结婚仪式时,新郎穿西服,新娘穿旗袍,披白纱,双方脾前佩戴红花,行鞠躬礼;邀请地方知名人士作证婚人,双方家长为主婚人,媒人称介绍人。此种文明结婚当时仅机关公务人员及教育界人士举行,人数极少,一般人仍沿袭旧式婚礼。”圆北平在举行“文明婚礼”时对新娘、新郎的礼服做了统一的规定。新郎一般穿中国常礼服,即长袍马褂、昵帽、便鞋和白色袜子;新娘礼服为简单的西式礼服,系用白软缎制成,披着四码长头纱,带素色头花,脚穿高跟鞋、长筒袜,手戴白手套并捧花。这种以白色为主的西式婚礼服,传入中国后虽然受到守旧老人的反对,在新派青年中却很受欢迎。色彩在服饰习俗中有两种性质,一种是它所标志的信仰方面的性质,一种是它所标志的装饰美的性质。古老中国的传统以红色为吉利,而白色为丧事所服,所以对于服饰的颜色更看重子它所代表的信仰方面的意义。民国时期新派青年敢于打破陈旧习俗的束缚,大胆接受西方以白色为吉利的审美观点,这是人们服饰观念上的一种变化。丧服传统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披麻戴孝的风俗,即五服制。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遵照着《周礼》所传统下来的定制和‘大清会典》中《宗亲丧服图》的穿孝、戴孝,孝服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1912年10月3日公布的‘服制》有规定,遇丧服礼服时,男子左腕围以黑纱,女子胸际缀以黑纱结。加上清末民初由于大量洋白布倾销中国,价格低于麻布,“丧家自斩衰而下诸服皆以洋白布为服”,时人感叹古代服麻礼制的沦落,“礼意亦寝失矣”@。北京丧服也有仿效西俗以黑纱缠臂为服,而弃去历来斩衰功缌麻制。“凡遇丧礼,应服礼服。时于左腕围黑纱结,或胸系黑纱结,凡服旨用中国丝织品。”@
①‘自由女子新婚谈’,载‘申报)1912年9月19日.
②‘武阳镇志)(十四篇?一九)k----年铅印本),丁世良、赵放主编:‘中用地方击民俗资辩汇编)西
南卷上,北京图馆出舨社1997年版,第77页.
③程大璋:‘中国方志丛书'?第131号,‘桂平县击'(民国九年铅印本)。成文出版社印行。
④‘巴县志’【二十三卷?民国二十八年刻本).T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忘民俗资料汇编'
西南卷上,北京图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16
—一。省奎查兰鎏主兰簦堡苎
另外,民国时期的军警服饰也具有其时代的特征。1912年1月5日,孙中山对军士服作了规定:“军衣、军帽无阶级,一律黄色,惟肩、领章及补口按阶级分为五色。”①后来,军阀混战,争霸一方,形成了直、奉、皖三大军事集团,军队成为政治斗争的砝码。这种现实反映在服饰上,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军服。军服以英式为主,配有各种镶嵌花边和饰物,并挂有勋章、绶带,帽顶缀着长缀,这种服装一般在就职、授勋和外交场合穿。衣服的颜色有两种,将官以上为海蓝色,校官以下为绿色。国民党军服分为礼服和便服两种:礼服为大盖帽、翻领、美式口袋,饰领带、腰扎皮带;便服作战时用,制服领,无腰带。宪兵头戴白盔。警察黑衣黑帽,外加白帽箍,白裹腿,此为辛亥革命遗制,以示执法严肃。
开创行业制的服饰改革是对等级服饰的彻底否定,是社会分工代替等级社会思想在服饰上的反映。
4.民间服饰20年代国民政府颁布的《服制条例》和初期所颁布的相比,除了对军政公职人员和男女礼服作了一些详细的规定外,对人们平时的服饰并没有具体要求。这一时期,男子平常穿的服装主要有西服、中山装、长袍、马褂等;也有的长袍外不用马褂,而加一件马甲的。其形式分为前期和后期两种:前期马甲为一字襟,后期则以对襟为主。此外,长袍长衫的穿着也很普遍,而且能配以西方的穿着形式,中西合璧。如长袍与西裤、礼帽、皮鞋的配合,是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男子装束。这种穿着形式大凡都市城镇都可见到。男式的裤子变化多集中在裤管上,民国初期裤式宽松,裤脚处用绸带系扎,形成宽与窄的强烈对比。20年代此样式被废除:30年代裤管渐趋小,脚口恢复扎带,但此带不是外加之物,而是缝在裤管上,使之成为裤子的有机组成部分。三四十年代,人们穿短服的较多,一是由于政府的提倡,二也是因为短服方便。由于交通上和经济上的落后,与城市相比,小城镇、边远的山村以及部分农村的人们绝大多数仍然是上穿衫袄、下穿裤子,贫苦人家仅能够遮体御寒。他们对于西化、国际化、现代化、时装化之类的东西,是完全陌生的。这从工农家庭衣着费用及衣着状况中可以看出。中国工人家庭衣着费用一般占全年总支出的6%~10%,如“上海一般工人家庭衣着费用是一年总支出的7.5%,天津手工艺家庭的为6.1%,北平工人及人力车夫家庭的为6.9%,塘沽制盐工①上海<民立报'第447号,1912年元月7日?
.当耋奎兰要圭耋笪兰
e一。。
人家庭的占9.5%”①等。这对于低收入的劳工来说,实在是少的可怜。工人的衣服大多是购买廉价的布匹自己缝制,购成衣的家庭仅十之一二。衣能遮体是农民的普遍要求。他们的衣服往往是棉改单,单改棉,一年四季轮换穿,棉衣补丁贴补丁,一代传一代。
与清朝相比,民国时期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平民百姓的服饰还是有一些变化的。其变化的深度虽然有限,即材质、样式、颜色在较小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但有极阔的广度,几乎涉及到从头到脚所有服饰。从材质上看,大多数人仍以棉布、土布、粗布、大布等国货作为衣服的主要面料。这与国家提倡使用国货运动有关,主要是由于受人们当时生活水平的限制。这类面料的衣服多为农家妇女自纺自制,结实耐用。只有稍富足的地主、乡绅富豪和城镇富裕人,才穿绸缎绫罗面料或穿洋布制成的衣服。男服颜色多为蓝色、青色,黑色,女服多为红、绿或者蓝色。样式不管衣袖还是裤管渐由窄长变为宽短,虽说四季衣服,但实际上春、夏、秋穿同样的衣服,即多尚短衣,冬则常穿长袍。贫者则终年一身衣服,仅互易其棉夹。即冬天在夏季穿的衣服里放些御寒的棉花之类的东西而已。华北《霸县新志》有记载:“普通衣料,率为粗布。纱自外来,布乃自织。宽面者制衣服,窄面者做鞋袜,坚韧耐久,价值且廉。春、夏、秋,农民多著短服,以便工作。冬著长袍,用御风寒。夹袍、长褂,概不多见。妇女亦系短衣,右襟裙不常著。男子上农多对襟,腰巾、腿带多沿旧制。”②顺义县“衣普通以棉布为之,色尚蓝、黑,灰次之。邑人不纺织,多仰给他省县(山东、高阳、香河、宝坻等处)。一衣破而补,补而烂;单而夹,夹而棉。富者间著长袍,或预备丝、葛、麻、裘一袭,为吊贺事服。女子多不著裙”固。据1933年《续安阳县志》记载,“境内习尚,认简朴为美德,以装饰为浮夸。除资产阶级、官僚家庭以洋布为衣料,间或着绫罗锦缎外,余则均以自织之棉布加以颜色裁为服裳,一袭成就,间季浣濯,直至破烂而后已”鲫。
由于受洋货洋纱充斥市场之缘故,在一些地方穿洋布者渐多。样式也
①上海市政府社会局编:‘上海工人生活程度’,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8页.
②‘霸县新志)(八卷?民国二十三年天津文竹斋铅印本)。‘中国地方民俗资料忙编’华北卷,书目
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289页.
⑤‘顺义县志'(十六卷?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中国地方民俗簧辩jc蝙)华北卷,书目文献出版
社1989年版,第23页.
④‘续安阳县志)(十六卷?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丁世良、赵放主蝙;‘中国地方去民俗资料汇编)
中南卷上,北京图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18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_I_l_●___●___●____l_●-_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I_l●一有所变更,甚至有穿西装、旗袍者;用洋布、丝绢者渐多,甚至还有皮毛质地;颜色开始多样,除去青、蓝、黑、红、绿外,比较明显的是尚白色,花色等。或嘉县“近则洋货充斥,花样日新,价值高低不等,民间购服者亦曰增,服饰之风较前略侈”①。灵台县“嗣于民国十年后,乡间或有自行织纺,专用棉而不用丝,制造亦属紧密。近者民风渐开,多尚新式,其间趋好外表标致之家购用丝绢,然十中仅见一二”@。太康则“衣以棉布为丰。普通衣服之形式,宽窄长短随时变更,总不过夏单冬棉而已。其尤著者,夏葛冬裘,绫缎锦绣,然所用纯系国货。自中外通商,洋货输入渐广,人心见异思迁,而衣服乃争以洋货为美观,近亦间有服西装者。虽云习俗所趋,而损益盈虚之数,不可不察也”@。另外,距铁路线较近的农民变化也很明显。“徐水俗尚俭朴,普通民众多衣布衣,以土产棉纱为原料,以旧式木机织成之。……近数十年来,洋布亦颇畅行,盛夏之际亦多有服用湘、J11所产之夏布者。”∞哈尔滨江对岸的呼兰县,呼(兰)海(伦)铁路过境,“富者”,“服洋服、履革履者亦日多”@。北宁铁路锦朝支线过境的义县,
城内服饰“较为时髦”,“妇女更服短衣短裙,为文明之装束”@。
民国时期的人们既是旧生活、旧规范的受害者,又是旧规范、旧观念的载体。他们希望变革旧的民俗,一旦旧的民俗嘎然而止,新的民俗异军突起,他们又瞠乎其后,在变化的社会生活中感到惶惑、徘徊和痛苦。河北怀安县修方志的作者,就是怀着一种复杂的心理:怀俗“百数年来,无大变更也。近十数年中(指民初),因受外界之影响,装饰骤然大便,剪其发而放其足,傅淡粉而施朱,头不挂丝,耳不戴环,色彩尚素。形状忽宽忽窄无定式,且有农旗袍而乳臀毕现,风飘裙而膝肉外露,盖非此不足以
①(或嘉县志》(十七卷?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
中南卷上.北京图馆出版杜1997年版,第70页.
②<重任灵台县志)(四卷?民国二十四年南京东华印书馆铅印本),丁世良、赵放主蝙:‘中国地方
志民俗资料汇编’西北卷,北京图馆出敝社1997年敷,第t84页.
③‘太康县志)(十二卷?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蝙’
中南卷上,北京图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一182页.
④‘徐水县新志)风俗志,民国二十年铅印本,转引自李占才:‘铁路与中国近代的民俗嬗变),戴
<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第56页.
⑤‘呼兰县志'风俗志,民国九年哈尔滨铅印本,转引自转引自李占才:载‘铁路与中国近代的民
俗嬗变’,‘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第56页.
⑥‘义县志)风俗志,民国十五年铅印本,转引自转引白李占才:载t铁路与中胃近代的民俗嬗变'
‘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第56页.
1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__l__-_I|_III_●_-_●__●_-●●__●_●-__●表现曲线矣。然此特属摩登女子之装饰,在社会上亦属少数耳。至普通一般剪发者,青年亦多,中年妇女虽未剪发,而首饰皆无形取消矣。足穿平底素鞋,上穿半身小袄,下围黑裙,较之昔日简单多矣。其卖笑者流,率皆短发,其装束亦竭力仿效时髦,然皆不适中,类属非驴非马,加以举动特殊,一见即知非良家妇女也”∞。
另外,与服装变迁相一致的是鞋帽发饰的变化。前面零散的涉及到某些鞋帽的变化,在此作一补充。中国人原来穿的鞋,种类虽多,结构却不大合理,鞋头过尖,通风性差,不仅压迫脚,而且常常使人生脚病。女子放足后,革履、布鞋、高跟皮鞋逐渐推广。皮鞋真正被国人接受是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洋式皮鞋无法与各种形式的民族服装配套,所以国人的皮鞋都是经过“中国化”了的洋式皮鞋,即,以便鞋皮底做皮鞋鞋底,以牛皮或羊皮做鞋面,分男、女两款,每种款式又分不同的式样。穿这种鞋的人多是青年公务员,或者公司、洋行、银行内的青年职员。有的与各种款式的西装、中山装、学生服配套而穿:有的与荚式礼帽、长袍马褂、西服裤配套.来个“两头洋、中间士”的打扮。这种打扮曾一度成为民国时期社交场合的礼服,得到社会上的广泛认可。农民的鞋比城镇上居民的朴实、简单。鞋的品种有棉与夹、男与女之分。从式样上有单片鞋、偏袢鞋、袜鞋、尖足包头鞋、瓜帮鞋等:从鞋的布料上分,妇女放足以后,多穿平底坤鞋,缎面鞋、布面鞋、绒面鞋,时髦者穿高跟鞋,但极少。男式有帆布鞋、平底方口布鞋、土面布鞋、洋布面鞋、冲服呢面鞋等,棉鞋为半截靴、三片扣两种,富裕人家或地主豪绅也开始穿改造后的中国式皮鞋。民国初期鞋子多为家制,与清代没有太大区别,到了中后期集市上出现了鞋摊或鞋“斋”,鞋的样式比家制的精巧、美观。20年代以来球鞋在市面上广受青年的欢迎,样式颇多。
鞋在服饰配套中是不可缺少、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什么季节穿什么鞋,什么服装配什么鞋都是极讲究的。当时一些报纸杂志根据厂家的各种设计和生产出的鞋子,发行布鞋、皮鞋流行款式的宣传广告。市场上各种颜色、各种材质、各种样式的鞋子琳琅满目,满足了消费者在不同季节、
载‘中国地方民俗资料忙编'华北卷,书目文献
①‘怀安县吉)(十卷?民国=十三年铅印本)?
出版社1989年版,第194页.
20
正在阅读:
民国服饰习俗的变迁04-15
管理会计习题及答案11-30
物流设计大赛案例05-25
2013二级建造师机电实务真题04-20
水吸收丙酮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 - 图文10-30
中小学生学习注意力测试题04-13
2018年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819有机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04-26
开幕式邀请函02-17
浅谈项目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06-27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习俗
- 民国
- 变迁
- 服饰
- 厂区车辆雷达测速抓拍系统措施介绍
- PRO-E绘制巴雷特狙击步枪
- 有理数分类专项练习题及有理数加减练习题
- 2022-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基于MATLAB的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DSP实现
- 双轴搅拌桩施工方案45974
- 杭州朗众文化创意有限公司_中标190920
- 初中英语演讲稿——My Dream2篇
- 2022年国家对挂车的新政策标准
- 2009-2010上海所有新开楼盘目录表
- 三相可控硅整流电路的单片机控制
- 第五单元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 2022年办公室助理工作计划范文
- 外观设计委托合同标准范本
-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练习题
-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鉴权中心接口规范-VAC与增值系统接口分册-1212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备课资料
- 关于乐于助人的优秀演讲稿
- 如何制定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方案
- 建筑201201公寓餐厅 泰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