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名胜古迹

更新时间:2024-06-16 08:4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云南的名胜古迹

历史文化名城——昆明

远在旧石器时代,滇池地区就有古人类居住。一九七七年,在呈贡县龙潭山洞穴中发现了两颗人类牙齿化石,这是目前昆明地区所发现最早的居民遗物。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滇池周围已经有许多人类文化遗址。此时,昆明地区的居民从事农业,种植稻谷,制造陶器,捕捞鱼螺。尚无阶级分化。

西汉时期,滇池地区出现了滇国。这个奴隶制国家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滇族建立的,以制造精美的青铜器而著称。滇王并接受了西汉中央王朝赐发的金印“滇王之印”。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一零九年),汉武帝在云南设置益州郡,该郡所辖谷昌县是现今昆明市辖区内建立最早的郡县。三国时期,云南属蜀汉管辖,谷昌县改隶蜀汉建宁郡治理。

隋代,在滇池地区设置昆州,今昆明属昆州所辖之益宁县。唐开元二十六年,皮罗阁建南诏政权,统治中心在洱海地区。为了开拓东疆,皮罗阁之孙凤伽异在今昆明建“拓东城”,后来又称“鄯阐城”,这是唐代云南第二大城(第一大城是南诏首府太和城、羊苴咩城,即今之大理城)。宋代,云南出现了农奴制地方政权——大理国。昆明属大理国鄯阐府管辖。唐宋时期的昆明城——拓东、鄯阐在今昆明市区南部,遗迹已压在今昆明市地下而不可寻。

元代建云南行省,省会设在今昆明,称“鸭池城”或“押赤城”,并正式使用“昆明”作为滇池地区的城市名称,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清在今昆明地区置昆明县,作为云南府府治所在地。

昆明圆通寺

圆通古寺,坐落在圆通山南,前临圆通街,后衔圆通山,属圆通公园一部。始建于唐代南诏王异牟寻时代,原名“补陀罗寺”,元延祐年间(公元一三一四至一三二零年)扩建,更名圆通寺。

圆通寺是我省古代优秀艺术建筑之一。主体建筑有圆通宝殿、八角亭、“圆通胜境”牌坊等。布局严谨、对称,主体突出,要而不繁。殿宇结构彩重檐“歇山式”,屋面用琉璃宝顶,飞藻、挂落、吊檐皆为镂法雕刻,肥梁胖柱,富丽堂皇。八角亭伫立池中,前后以桥津相接。圆通宝殿气势雄伟,殿内有元塑佛像,明塑青黄二龙。龙各盘一柱,高十来米,二龙相向,舞爪咧须,作欲斗状。殿后为圆通山峭壁,名“衲霞屏”,其上多有古人题咏石刻;有“咒蛟台”,相传是清初大观楼著名长联作者孙髯翁卖卜糊口的地方。

解放后,圆通寺曾一度作为“云南省博物馆”,近年翻修彩绘,增设了曲廊、花架、假山,面貌焕然一新,已于近期开放,供人们游览。

圆通山

圆通山位于昆明市区东北隅,因山色深碧,巨石盘旋,有如螺髻,故又名螺峰山。“螺峰叠翠”为明、清时昆明八景之一。

元代的圆通山在城外,延祐七年(一三二零年)在其南侧建圆通寺,因寺而得名;明初改建昆明城,山被划入城内,开始成为登高赏景的地方,清初建“衲霞亭”于盘坤、补陀罗二崖之上。崖壁上的前人题刻颇多。山下有潮音、幽谷二洞(今已淤塞);相传元时潮音洞有蛟为害,盘龙寺僧念咒而平息,清代诗人孙髯翁曾隐居于此,卜易为生,号“咒蛟老人”。今咒蛟台遗址尚存。

解放后拆除了圆通山北面的城墙,扩大了园址,将山辟为动物公园,饲养动物多达一百一十多种。此外,还增建了亭台阁榭、假山水池。每年二月底三月初,满山的云南樱花、

日本樱花、垂丝海棠和碧桃一齐怒放,灿如云霞,游人如织,争相观赏,真个是花山人海,热闹非常。

昆明五华山

五华山古称悯忠山,位于昆明市中心北面,海拨一千九百二十米,东接祖遍山,北连螺峰山,面临翠湖,秀拥五华。公元一二七七年,云南王忽哥赤、平章事赛典赤,在山上建五华大殿称悯忠寺,内塑如来佛像,至公元一三六三年毁于战火,一三六八年重修,改名五华寺。

百年前的五华山,古木参天,古刹红墙掩映林中,成群白鹭盘旋树梢,成为昆明著名的八景之一“五华莺绕”。

五华山为昆明市区最高点,从元代开始,历代在上面造寺、庙、庵、祠、亭、坊。相传南诏时高智升宅建于其上,后改建万寿宫,即明永历帝驻滇故宫。公元一六六二年,吴三桂在逼死坡(今华山西路)逼死永历皇帝,因有功而被封平西王,将故宫址改为王邸,增饰宏丽。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反出长沙,抗命十七年,戊午称伪周,当年称昭武,王邸又改置“龙延”,并有朝房。每逢清帝“万寿”之日或元旦,文武官吏,例行齐集朝贺;光绪戊申(一九零八年)于其地改造成两级师范学堂时,曾掘出永历帝玉玺。

此外,山上还有拜云亭,系总督范承勋于康熙二十六年建,为地方官员初一、十五习仪之所。

辛亥革命成功,云南省都督府衙门由制台衙门(现在的胜利堂)迁至五华山办公,原优级师范学堂大楼改称光复楼,历届云南海里政府就设在这里。

一九四七年,光复楼被大火毁尽,一九四八年卢汉任省主席时修复。解放后,为云南省人民政府驻地。

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云南电视台设于光复楼内。

赛典赤.赡思丁纪念冢

在今昆明市拓东路五里多小学的操场上,有一座立方体的石砌高冢,这就是元代第一任云南平章政事(相当于省长职务)赛典赤.赡思丁的纪念冢,是昆明地区的一项重要历史文物。

冢的正面刻着“元咸阳王赡思丁墓”,左面刻《元史、赛典赤.赡思丁传》,右面刻袁嘉谷撰写的《重修咸阳王陵记》,冢上有石刻屋檐盖板。赛典赤.赡思丁是西北回回人,于至元十一年(公元一二七四年)到云南任职五年间,奖励农耕,兴修水利,发展工商业和文教事业,史书载,公元一二七九年,赛典赤.死于昆明,“王葬之日,百姓巷哭”。元帝追封他为“咸阳王”。他的真墓在北郊马耳山。

五里多,旧名“兀尔朵”。元时,这一带是统治者梁王别墅,其形如蒙古包,故蒙语为“兀尔朵”。因“滇人思慕于王”为便于“赡拜凭眺”,在旧梁王别墅地立庙建冢,以纪念对云南的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的赛典赤.赡思丁。

人民胜利堂

在昆明市光华街中段北侧、云瑞东路和云瑞西路之间,矗立着一座庄严壮观的建筑物,这就是人民胜利堂。它是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举行重要会议的场所。

人民胜利堂于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动工修建,一九四六年底建成,当时称抗战胜利堂。原址系清朝云贵总督所在地。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云南省第一次各族各界代表会议召开期间,经代表提出方案,并得到大会一致通过,将抗战胜利堂改称为人民胜利堂。这次大会还决定

将原拟建于近日公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改建在人民胜利堂公园内。一九五一年一月二日会议闭幕后,就在公园花圃中间立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基石。

人民胜利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厅堂造型典雅,琉璃瓦屋面,飞檐凌空,是一所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宽阔的花园内,竹木葱茏,绿树挺拨,四季花卉争妍斗艳,环境清幽宜人。

筇竹寺及五百罗汉塑像

筇竹寺在昆明市西郊玉案山上。寺内的五百罗汉塑像,是我省古代泥塑艺术珍品,早已名闻遐迩,著称于世,是我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相传,宋代(大理国)时,有鄯阐(今昆明)侯高光、高智两兄弟狩猎,从西山追逐一头犀牛至玉案山,犀牛突然失踪。这时只见几位僧人从云中飘然落地,往前一看,见僧所持筇竹杖数根插立于地,力不能拨,随后生笋成林,故在此建寺,取名筇竹寺。

据寺内碑文记载,该寺是元代有名的佛教学者、第一个传播佛学禅宗到云南的高僧雄辩法师创建的;明永乐十七年(公元一四一九年)被毁,永乐二十年(公元一四二二年)重建;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一六八四年)重修,现存的殿宇是清光绪九至十六年(一八八三至一八九零年)重修的。就在这次重修时,有四川民间雕塑家黎广修(字德生),应邀来寺,带着六个徒弟,历时七年,完成了驰名中外的五百罗汉泥塑像。

五百罗汉塑像分别塑在寺内的大雄宝殿和天台来阁、梵音阁两庑内。每殿六排,每排三层。塑像高约一米,髹以彩泥,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它虽是宗教题材,但能摆脱塑造佛像的固定程式。众多的罗汉形象源于当时现实生活中不同阶层的人物性格、神态和思想感情。有面容慈祥的菩萨,有骠悍怒目的金刚,有勤劳的赤足行者,有袒胸诙谐的弥陀,有俯首沉思的比丘,有欣然相顾的尊者??。入堂观览,真切动人,形象逼真。塑像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元《筇竹寺圣旨碑》

在昆明筇竹寺大殿内左侧,竖立着一块石碑,它就是著名的筇竹寺圣旨碑。元延佑三年(一三一四年),仁宗皇帝从大都(今北京)发来一道“圣旨”给筇竹寺,寺僧便把它刻文。此碑在历史、地理、语言学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碑文主要内容是仁宗命该寺住持和尚立教法门,护持藏经;并令地方官府保护寺产,免征赋役。但其中涉及到的材料不少,例如碑文中称昆明为“鸭池城”,它与《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记录的名称相符。碑文还记载了当时的筇竹寺,是拥有大量田地、人口、马匹、商店、当铺、澡塘等产业的寺院,故在圣旨中规定不论任何人,一律不得依势侵占。它不仅享有官府保护权,而且有置田出佃、经商开店、优免赋役等特权。由此可见,自元代第一次在云南建立行省后,使远在西南而长期闭塞的云南与内地统一起来了。当时从碑的汉文来看,其中有白话汉字,如“龙儿年”,即元延佑五年(一三一六年);有直译的蒙族语,如“达鲁不花”,意为“长官”;还有白族语,如“地双”之“双”是南诏、大理时期的亩积单位。这说明了当时蒙、汉、白等民族之间,在语言文字上正在互相交流,互相吸收。

此碑在书法、刻工上虽欠佳,且有个别错字,但均无损其价值。象这类用当时通行的白话写出的碑文,在全国为数甚少。

昆明大观公园

在昆明,大观公园是中秋赏月的胜地。这里临水傍田,地势开阔,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皓月之下,楼廓亭榭、柳堤花坞,衬以湖光山色、田畴农舍,别是一番韵味。每年中秋节之夜,游人云涌而至,热闹非常。

这里又名“近华浦”,意为与太华山相近。清康熙二十一年,湖北一个名叫乾印的云游 僧 人在这里盖了一个茅庵讲经,这里遂成了昆明近郊的一处名胜;二十五年,云南巡抚王继文倡建大观楼。同治二年,大观楼因军事遭焚,八年重建。一九三一年重修,增设假山长堤,辟为公园。解放后又几经修葺扩建,成了人们喜爱的游乐之地。

大观公园以自然风光闻名。前临青草湖,萍藻浮波,菰莆连岸,遥对西山,青翠如黛,风帆沙鸥,出入烟云碧浪间,正是:朝云暮霭,可添画意;风帆堤柳,尽是诗情。

大观楼为三层木结桔构建筑,形式古雅。楼前湖中有古鼓三,是仿照杭州西湖三潭映月设置的景物,楼临湖一面挂有清代寒士孙髯翁作的“长联”。全长一百八十字,上联写滇池风物,下联写云南历史,状物写情,令人叫绝,被文人学士和人民群众推崇为“古今第一长联”。“长联”愈使大观楼名扬全国。一九六一年,郭老登大观楼,凭栏远眺,即席赋诗一首,亦兴叹“果然一大观”。

昆明市大观公园新建的楼外楼,建在公园东南角大观河入草海口岸原楼外楼旧址。原楼外楼建于一九三七年前后,先建草房,后改建为一楼一底瓦房。因建造简陋,年久失修,被有关部门于一九五二年拆除。

新楼外楼建筑群,造型象一巨大船舫浮在水面,“船”头有长方亭,亭外穿拱门,绕过造景假山,沿着柳堤可到东园。“船”身由长廊、临水曲廊、花架组成。“船”尾为二层歇山式建筑,黄、绿色琉璃屋面,飞檐展翅欲飞,梁柱油漆彩绘,具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特色。登楼远眺,太华山峰苍翠起伏,浓淡协调;水网河道,交织在风帆、烟树、四围香稻之中。倚栏观鱼,花影、人影、楼影、云影尽映水中。楼外楼的庭园内百花争艳,桂花、兰花飘香。楼外楼占地二千八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七百三十八平方米。它的建成给大观公园增添了色彩,为游客提供了美好的游览场所。

翠湖公园

翠湖公园原名“菜海子”,又叫“九龙池”。据《昆明县志》载:“九龙池,即沐氏别业名柳营者也,修于康熙三十一年,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构亭建楼,备极清迥。其池沿五华山之右贯城西南,陬达滇池。”翠湖初建于一三九零年,当时是明代镇守国公沐英的别墅,湖面宽阔,与滇池相通。清初,盘踞云南的吴三桂填湖修筑王府,到他的孙子吴世璠时又把翠湖西部辟为御花园,翠湖面积锐减。康熙三十一年(公元一六九二年),王继文命人在湖中小洲上建“碧漪亭”(即今之湖心亭),还在北岸建了“来爽楼”。道光年间,云贵总督阮元又命人筑了一道贯通南北的长堤。一九一九年,军阀唐继尧再筑横贯东西的长堤。这样,翠湖的轮廓大体上就形成了。解放前的几十年间,翠湖变化不大。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疏挖,沿湖周围砌了栏杆,修建了九曲桥、儿童乐园、溜冰场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又先后拨款一百二十多万元,广植奇花异卉,增建溜冰场、儿童乐园,整修桥梁道路及其他设施。其中,新建的“观鱼楼”一组工程,占地虽然不多,但设计奇巧,布局严谨,楼、廊、亭、台,飞彩流霞,鲜花争奇斗妍,点缀其间,池中鱼儿欢跃。被誉为“园中之园”,“景中之景”,终日游人不绝。

翠湖令人难忘的正在于那个“翠”字。阳春三月,漫步入内,扑面而来的是一片翠色。浓荫夹道,柳丝低垂,一池碧波,还有那万绿丛中透过来的斑斑点点“胭脂”;亭间,花前,树下,水边,都是乘兴而来的游人。青年男女沐浴着融融的春意,泛舟湖上,尽情游耍,让人处处感触到勃勃的生机。

宋代经幢

在昆明拓东路原古幢公园内,至今尚屹立着一座宋代大理国时建造的雕刻精美、别具一格的石幢,因镌有汉文、梵文佛经,故称宋大理国经幢或古幢。

经幢共七级,高约八米。下面八方须弥座和浮雕八龙圆座礅。第一级为八方形,镌有、汉文“造幢记”、“大日尊法愿”、“发四宏誓愿”,其上雕刻手持斧钺宝剑、身披甲胃的四天王足踏鬼奴像。其中一天王着草鞋,为一鬼奴两掌承托,两侧又各有一鬼奴。在四天王之间镌有古梵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上各级,或为八方形,或为四方形,或为圆形,除佛像外,还有飞禽、殿宇等雕刻,其中有两个在云端凌空飞翔的飞神。顶为莲瓣承托的圆球。在八米高的七级砂石宝幢上,共有各种神像二百六十二尊,形象生动,精湛回殊,且具地方民族特色,被推为“滇中艺术,此其极品也”。

经幢的建造者是大理国议事布燮(宰相)袁豆光。袁在造幢记中称赞鄯阐侯高明生的文武功德,也表明自已曾出使宋朝,愿效法大宋天子和效忠大理国主,反映了大理地方政权与宋朝的亲密关系。此幢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已列为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东寺塔和西寺塔

东寺塔和西寺塔位于昆明市南面,一东一西,隔东寺街遥相对峙。它是昆明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在现代新式楼房的衬托下,更显其古雅风姿。

据文献记载,这两座塔始建于唐代,由名匠尉迟敬德监造。西寺塔原在慧光寺内,故又名慧光寺塔,高三十六米,四方形,为十三级密檐式空心砖塔。塔内设有木梯可攀登至塔顶。塔砖上印有梵文、汉文佛咒。它的形制与磊理三塔中的主塔相似,虽历代均作较大修补,但仍不失昔日面貌。东寺塔原在长乐寺内,故又名长乐寺塔,高四十一米,道光十三年(公元一八三三年)因地震面倒塌。现存塔为光绪八年(公元一八八三年)在距原塔基以东数百步处,仿西寺塔的规模和形式重建。一九七九年,该塔基的塔刹被大风吹落,后经有关部门按原样修复。

东、西寺塔是唐代拓东城的遗物,雄伟壮观,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造塔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是研究南诏建筑史的珍贵资料。

金殿

在昆明市东北角七公里的呜凤山上,有完全用青铜铸造的铜殿,在骄阳下殿宇熠熠生辉,耀眼夺目,故人们称为金殿,是我省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金殿创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年(公元一六三七年),被巡抚张凤翮移往宾川鸡足山。清代康熙九年(公元一六七零年),吴三桂在镇压农民起义后,率师进踞昆明,重建金殿。现在金殿大梁上尚可看到“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大吕月(即十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铜铸字样。里面的佛像、匾联、梁柱、层面、门窗、盘龙、装饰等均用铜铸成。殿前有铜铸小亭和一面铜旗,名七星旗,是真武祖师用的。此外还有重二十七公斤的铜剑和大刀,铜剑名七星剑,其意与七星旗相同。金殿的阶梯、地板、栏杆均是别致的大理石镶砌。整个殿宇宏伟庄严,美观大方。殿外筑有城墙、城门、城垛。城上有楼。在殿后侧,有粗逾合抱的山茶一株和紫薇两株,相传是明代种的,山茶枝过殿顶,每年春节前后,数千朵茶花怒放,花红似火。

马哈只碑

“马哈只碑”是和国大航每家郑和于永乐三年(公元一四零五年)给他父亲马哈只立的墓碑,现存昆阳城畔月山西坡。墓碑为红砂石质料刻成,高一点六米,宽零点九三米,碑头顶帽呈半圆形,上有篆刻“故马公墓志铭”六字,俗称“马哈只碑”。碑前平地旁立有石狮,正碑两侧的青石碑皆是后人撰写的郑和传及郑和太公墓志铭跋。碑四周刻有卷草纹饰,碑脚压一大沙石龟。碑文昌郑和在第一次出使西洋前约一个月,请当时著名的大学士李至刚在京撰写,由郑和带回家乡勒石刻碑的。此碑虽经近六百年的风雨剥蚀,但至今仍纹理坚致,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一零九年),汉武帝在云南设置益州郡,该郡所辖叶榆县是在今大理最早设置的县。县治在今大理县喜洲公社,城址已淹没。东汉时期,叶榆县改属永昌郡管辖。三国时期,今云南省隶属蜀汉,叶榆县属新设之云南郡管辖,入晋仍如此。南朝时置东河阳郡,下属二县,其一为叶榆。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七三八年),皮逻阁统一洱海地区,建南诏政权,受唐玄宗之封为云南王。正式以今大理太和村西的太和城为王都,太和城至今遗址尚存南、北两道城墙,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公元七七九年,南诏王异牟寻将都城由太和城迁至羊苴咩城(遗址在今大理县城西三塔附近)。

公元九零二年南诏政权亡,继之而起的郑买嗣,杨干贞、赵善政、段思平建立的四个云南地方政权均以羊苴咩城为首府。段思平建立的政权,其国名、首府名均以“大理”命名。

元朝结束了南诏、大理国五百多年的地方割据,建立云南行中书省,行省首府设在押赤城(今昆明市),大理城在唐宋五百年间作为云南行政中心的地位遂告结束。但大理还是云南行省大理路军民总管府及新建的太和县治所,仍不失为滇西第一大城。明代仍以大理城为大理府治和太和县治,在今天大理城的位置上修筑了方围十二里的砖石结构的新大理府城,清代规模仍基本如此。

太和城遗址及南诏德化碑

太和城是南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后,于唐玄宗开二十六年(公元七三八年)扩建的都城。它位于大理市与大理县城之间的太和村周围。当时的太和城是南诏政治、文化中心。唐天宝二年,南诏王阁逻凤另筑羊苴咩城(今大理县城),此城渐废。

太和城的南、北两道城墙残垣,从苍山下的鹤顶峰延山直伸至洱海边,至今还清晰可见。在城墙内立有著名的南诏德化碑。碑文叙述了南诏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对唐的友好团结愿望。尤其重要的是碑文真实地记隶了当时云南各民族的分布、融合情况。从碑阴题名的一百多人的民族系属上,可以看出南诏政权是由各地各民族的人参加组成的。碑文作者是南诏汉族清平官(相当于中原皇朝的宰相)郑回撰写,唐朝流寓在南诏的御史杜光庭书写的。他们在促使南诏与唐朝和好,加强与中原文化交流方面作出过一定贡献。它是研究南诏史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文章和书法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

大理三塔

大理县城西北,矗立着三座高大的砖塔,即是有名的崇圣寺三塔。当中的大塔名千寻塔,方形,高六十九点一三米,共十六层,为密檐式建筑;南、北两座小塔各高三十八米,左右,是一对八角形空心塔。千寻塔修建于南诏丰祐时期(公元八二三至八五九年),其造型风格颇类唐代建筑的西安小雁塔,说明唐代祖国内地人民和边疆云南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南、北两座小塔年代稍晚于大塔,是五代时期的建筑。由于大理三塔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两年来,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拨专款对千寻塔进行维修,在维修过程中,发现了几百件文物,其中有金、银、铁、铜等金属制品;有骨、牙、木、瓷、漆、丝制的古代工艺品;还有珍珠、玛瑙、水晶、琥珀、翡翠、云母等中药药材和珠宝。这批珍贵文物是解放以来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的一次最重要发现。

洱海公园

大理市郊,洱海南岸,有座不高的山,名叫团山,现已辟为洱海公园,正在建设之中。山上青松苍翠,遍植颇负盛名的山茶花、杜鹃花以及樱 花、缅桂。山顶建有临海楼,凭栏远眺,浩瀚洱海尽收眼底,湛蓝的海面,晴朗的天空,水逦起伏,西望苍山十九峰如屏矗立,

有名的大理三塔寺轮廓清晰可见。临海一面,有三百多级石阶可达海滨。海滨绿草茵茵,海水清澈透明,是理想的天然游泳场所。

团山亦称登龙山,唐代称息龙山,为南诏养鹿场。“蛮书”载:“息龙山南诏养鹿处,要则取之”,“龙足鹿白昼三十、五十群行衔草”。当时山上有阁称珠海阁,为洱海名胜四大阁之一。赵州志载:珠海阁踞登龙山,北与水月相对,天镜、浩然东西夹辅,山脉尽处峰峦突起如龙献珠,故名。明代云南学者李元阳有诗云:“此海分明有夜珠”,“团山平列树遮涂”。

龙首关——上关

上关,古称“龙首关”,亦叫“龙口城”民。位于大理点苍山云弄峰及洱海源头,与南面洱海出水口的“龙尾关”(下关),构成苍山洱海的“珠联壁合”,如两把锁把大理锁住,明代白族诗人杨黼曾有“南北金锁把天关”的诗句,形容两关之重要。此关为云南通往西藏、川西之要道。

龙首关建于公元八世纪初,是当时南诏、大理国都城北面的防戍要塞,也是发兵必经之关隘。南诏盛时,联吐蕃(今西藏一带)攻蜀北上发展,即取此道;元世祖忽必烈跨革囊下大理,亦由此道来;明蓝玉克大理后,亦由此分军北上,取鹤庆,夺丽江。由于 龙首关在军事上的重要 性,自唐至清,各朝都作修理,清咸丰、同治年间,杜文秀在大理设元帅府时,还作了一次大修。

龙首关除为军事要地外,还以花著称。传说中的“朝珠花”更为神奇,每花为十二瓣,一个月开一瓣,闰年则开十三瓣,相传为仙家所栽。白族有该花的大本曲流传。一九六一年诗人郭沫若到大理,专为“朝珠花”写过一首诗,诗文如下:“大理花中有异花,月开一瓣如莲大。闰年则开十三瓣,传闻令我生惊讶。今来探访无人见,但言此花种自仙。结实可以为朝珠,昔在周城仅一株。一珠已死种不传,只知花状颇如莲。花名今亦难言定,朝珠木莲唯所命。始知耳食了非真,奇花虽奇不足信。”这种花如郭老所说“不足信”,因为传说毕竟是传说,但“上关花”是被列为大理有名的“风花雪月”四景之一的。

龙尾关——下关

下关,在古代叫“龙尾关”,又称“龙尾城”。“山为城郭海为池,一卒当关万卒窥”。这是古人《入龙尾关》诗中的两句。

龙尾城建于唐代。据“蛮书”记载:“龙尾城,阁逻凤所筑,萦抱玷苍南麓数里,城门临洱水下。”唐代的龙尾城(下关)和龙口城(上关)一南一北,遥遥相对,是扼守大理的要塞,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唐宋时期的龙尾城,只是具有军事作用的“关城”而已。明、清时期的下关旧城,虽有民居,但极简陋。今日下关,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这里工厂众多、街道整齐、楼房栉比鳞次、商店连楹接栋,已成为滇西重镇。

大理蛇骨塔

蛇骨塔又名灵塔,屹立在大理点苍山斜阳峰下。有关此塔,白族民间有着一段很有意义的传说:南诏时,洱海有巨蟒兴洪水为患,淹没了田地和村庄;龙尾关(今下关)外,巨蟒还吞食了许多人畜,诏王劝利晟无能平息 。白族青年段赤诚挺身而出,他身缚 刀丛,手执利剑入海与蟒搏斗,被蟒吞于腹中,于蟒腹中来回翻滚刺杀,最后与巨蟒同归于尽。段赤诚虽然牺牲了,但为民除了一大害。人们为纪念这位勇士,剖 蟒腹取其尸祭而葬之,并建塔于冢上,焚蟒骨灰填于塔脚,故名蛇骨塔。

塔高三十九米,共十三级,为多层密檐式方形砖塔,上有葫芦形青铜宝顶。创建于何时无考。它的结构和造型与大理三塔 中的千寻塔 一样,古雅秀丽,气势轩昂,保持着唐代

的风格,是我省现存较早的古代建筑之一。

弘圣寺塔

在历史名城大理县城西南的苍山之麓,矗立着一座挺拔秀丽的佛塔。这就是弘圣寺塔,又称一塔。它与北面的崇圣寺三塔,南面的蛇骨塔遥相对峙,给“银苍玉洱”的绮丽风光增色不少。

弘圣寺早已无存。其塔高约四十米,四方形,为十六级密檐式空心砖塔,顶安置着铜制覆钵及铜葫芦,上盖有八角形铜伞。据<<大理县志稿>>记载:弘圣寺塔“世传周时阿育王建,明李元阳重修。”阿育王建塔,乃属传说附会,不可信。从塔的造型看,与崇圣寺三塔中的千寻塔相似,具有唐塔风格。塔砖上有梵文和汉文铭刻,所以它的建筑年代可能属南诏晚期或大理国初期。

相传,明代学者杨升菴游弘圣寺时,见寺前有一棵高耸的青松,便随口吟 诗曰 :“松在东而塔在西,松高不与塔齐。塔高有定松无定,翌日松高塔又低。”寺前青松,今已不存,但此诗脍 炙人口,流传了数百年之久。

元世祖平云南碑

大理县城北苍山脚下三月街上的碑亭内,保存着一块高大的石碑,这就是有名的元<<世祖皇帝平云南碑>>。碑由上、下两石相接而成。碑额篆书:“世祖皇帝平云南碑”,署名为“翰林院臣程文海撰”,大德八年(一三零四年)平章政事也速答儿建言立碑。

碑文内容是颂扬忽必烈的功绩:叙述了元宪宗二年(一二五二年)蒙哥命忽必烈率领大将兀良合台等远征云南,打败了大理国主段兴智,追钉杀相国高太祥于姚州(今姚安),段氏逃鄯阐(今昆明),元兵攻克鄯阐,段兴智被俘,历时不足两年,就结束了统治云南达三百多年的大理地方政权的分裂割据局面,其战功是显赫的。它为元王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奠定了基础。碑文称:“立中书省于中庆以统之”。这是云南建省的最早记录。中庆即今昆明。从此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由大理转移到昆明。此碑叙述史事甚详,可校正史书的缺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我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蝴蝶泉

蝴蝶泉头蝴蝶树, 蝴蝶飞来千万数。 首尾联接数公尺, 自树下垂疑花序。

这是一九六一年郭沫若同志游览大理蝴蝶泉时赋诗的开头两句,是对大理蝴蝶泉一年一度“蝴蝶会”的真实写照。

蝴蝶泉原名无底潭,位于大理点苍山云弄峰下。泉水清澈明亮,珍珠般的水泡从泉底冉冉升起,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圈;四周,绿树环抱,苍翠欲滴;厅特而古老的蝴蝶树举臂泉上,倒影水中,与洁白无瑕的大理石拦杆争相辉映;山茶、红梅笑立花台泉畔,亭廓、楼宇沉于绿树丛中。

相传很久以前,无底潭边住着父女俩二人,父亲勤劳敦厚,女儿雯姑善良美丽。一天,父女俩上山砍柴,路上忽然有一只带箭的小鹿跑来伏于他们面前求救。雯姑向青年猎手霞郎求情,霞郎应允不伤鹿命。因此,二人结识相爱,定下终身。地方霸主虞王慕雯姑娘貌美,欲纳遭拒,于是抢走雯姑,杀害了雯姑的父亲。小鹿奔上苍山找到霞郎,救出雯姑,不料官兵追至,走投无路,便双双跳进潭中,小鹿亦以身相殉。顷刻,天怒雷吼,暴雨倾盆,虞王逃去。雨后天晴,花香鸟语,一对彩蝶从潭中翩翩飞起,金黄小蝶依依相随,四方众蝶亦尽

相飞来,首尾相衔,舞为蝶会。这就是蝴蝶泉、蝴蝶会的来历。其实,据植物学家研究,“蝴蝶会”的形成主要是在春末夏初,古老的蝴蝶树分泌出一种物质,散发出特殊的气味,吸引了四周的蝴蝶。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几天,众多彩蝶“聚会”,品种繁多,大的如手掌,小的似钱币,五彩斑谰,异常美丽。也就在这段时间,成群穿红着绿的白族青年男女聚集蝴蝶泉边,双双对对,观花赏蝶,谈情说爱,欢歌笑语。

感通寺

在大理县城南苍山圣应峰脚下的斑山上,有一座古寺名为感通寺(一名荡山寺_)。感通寺峰峦环顾,林木葱茜,有三十六院,规模宏丽,殿宇轩昂,是滇 西著名的宝刹之一。

相传,感通寺为唐代(南诏)时高僧 李成眉所建,后历代曾多次重修。明代初年,有该寺住持无极和尚向太祖朱元璋献山茶花树一株、白马一匹,太祖赐诗十八章。明嘉靖年间,著名学者杨升庵曾住寺内,写 下音韵学著作《转注古音略》一书流传于世。时有白族学者李元阳题升庵住房名:“写韵楼”。后大旅行家徐霞客访问过这个故址。到清代初年,著名画家担当和尚,因爷慕升庵品学,故重修写韵楼作为自己的住所。寺内有楹联称:“奇花龙女传千古;名士高僧共一楼。”传为古今佳话。寺后有担当墓。据载:写韵楼前有白茶花树一株“高数十丈,大数十围,花如玉兰,心殷红”,十分可爱,后毁兵燹。

鸡足山览胜

鸡足山又名九曲岩、滇巅台,位于宾川县城西约二十公里的炼洞公社境内。因山势背西而面向东南,前伸三支,后出一“趾”,状似鸡爪,故名鸡足山。鸡足山山势雄伟,气势磅礴,方圆百里,左靠金沙江,右临大理洱海,与点苍山遥遥相望。山上景色优美,千岩竟秀,奇峰四起,百涧 争鸣,古树参天。别具风格的三十六寺、七十二庵,隐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真可谓名山胜景,是我国有名的教圣地和风景览区。

鸡足山的庙宇始建于唐代,相传古印度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饮光迦叶僧来到云南传播佛教,住在鸡足山,建寺修庙。到光绪年间,鸡足山已发展成为祝圣寺为中心的一百零八所寺庙。这些建筑造型优美,其中有建在万丈悬岩上的金顶寺;有高达四十米的楞严方塔、美丽的姐妹塔和尊胜院的喇嘛塔;还有重达三千余的的青铜巨鼎。金顶铜阁的铜瓦、铜柱、铜墙、铜门和两米多高的大香炉,煮饭可供千人以上吃的两口大铜锅,以及祝圣寺的五百罗汉,悉檀寺的透雕木刻,华云寺的斗拱重叠、屋角飞翘等建筑别具风格。

“文化大革命”期间,这座名山庙宇遭到严重破坏。现在,党和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祝圣寺、铜佛殿和金顶。这里自然风光秀丽,登上海拔三千一百二十四米的天主峰,可东观日出,西睹洱海,南望祥云,北看丽江玉龙雪山,是优美的风景游览区。

鸡足山圣寺铜佛

宾川鸡足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进入山门,高大的照壁上绘制了鸡足山全景图。过了前院池塘中的八角亭,就是巍峨耸立的大雄宝殿。殿内塑有如来佛像,殿后为禅堂、僧室、藏经楼等。在幽静的禅堂内供有三尊高五尺的铜铸佛像。右边一立佛,形象端庄,比例适度,袈裟线条流畅,双手相握于胸,不作“合十”状,原系迦叶尊者。据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迦叶承佛旨住持正法,结集至尽二十年,将入定灭,乃往鸡足山”。从此,鸡足山成为迦叶尊者的布道场所,故山上庙宇多供奉迦叶尊者。

一九六六年前,鸡足山各庙宇存在铜铸佛像甚多。据统计高五尺以上铜佛有四百余尊,二尺至四尺铜佛有二百余尊,五寸至二尺铜佛有一千多尊,可惜这些稀世珍品已被破坏殆尽。祝圣寺现存的三尊铜像,是县文化馆的同志,在“浩劫”余灰中的大士阁内发现的,后移至

祝圣寺。这三尊铜佛已不能配套,但作为古代雕塑艺术品,能够保留下来,也算十分不容易了。

石钟山石窟

位于剑川县城西南约三十公里的石钟山石窟,是南诏、大理国时期公元六四九至一零九四年)云南白族人民的艺术杰作之一。主要分布于石钟寺、狮子关、沙登村三个地区,已发现的共十六窟。这里山峦起伏,林海茫茫,殿宇清幽,山岩上的石刻象一幅幅古老的图画展现在旅游者的眼前,引起人们的惊讶和赞叹。

在石钟寺区,有两窟古代王者的雕像,一窟是反映南诏王阁逻凤出巡时的情况;一窟是南诏王异牟寻的雕像。这两个王子,对发展南诏的经济、文化和加强与汉族人民间的友好往来,起了不少作用。

其余多数为佛教和婆罗门教神像。这些神像的造型是深目高鼻、粗臂赤足、挽螺丝髻。但整个石窟佛像的组合形式,和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的组合大体一样。菩萨面部丰满,气度娴雅,表现了秀丽、温柔和智慧;天王和力士则表现出刚毅、威武和勇猛。这些都是中原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

由于石窟具有高度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解放后,中央和地方曾数次拔款修建了保护石窟的重檐楼阁,使石窟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钟山石窟中的阁逻凤造像

剑川石钟山石窟中,有一窟雕刻十四个人像,是人数最多的一窟。此窟外檐雕三重,第一重是瓣状花纹;第二重连珠纹;第三重垂幛纹。其下雕成卷起的人字形幔帐,整座石窟显得象一座雍容华贵的大厅。石窟内中央放一把双龙头椅,其上端坐一人,此人 面貌威严,神态端庄,这就是著名的南诏王阁逻凤。国王坐椅前卧两只狗,左侧雕六人,右侧雕七人,其中一人是南诏史上有名的阁陂和尚。阁逻凤前侧左右各坐一位清平官,可惜头部早年即被盗凿,无法判明年龄、相貌。此外,窟内雕出持扇侍从、执旗武士、抱剑童子以及官吏等人,各人神态不一 ,栩栩如生。此窟场面宏大,人数众多,是当年南诏官廷生活的真实写照。这座石窟雕刻枝艺精湛,刀法娴熟,充分表现了古代白族人民的高超的艺术水平,同时,也是研究南诏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石钟山石窟中的异牟寻造像

剑川县石钟山石窟第一窟共雕刻九个人像,中坐者是一位着圆领宽袖偏襟长袍的南诏王。右方站立侍从三人,分别持剑、扛扇、长柄麈尾;左方站立侍二人,一人背斗笠,手持长藤杖,另一人拜会盒。窟门左右两侧对坐文官二人。王者前有童子一人。

据考证,这位王者就是南诘王异牟寻。在唐朝和南诏友好关系中,他曾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公元七九四年,异牟寻派其子寻阁劝和唐朝官员崔佐时在大理会盟,使南诏在天宝战争后重新归附唐朝。翌年,唐朝皇帝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派祠部郎中袁滋到大理,赐异牟寻金册——贞元册南诏印。异牟寻在促进祖国各民族团结方面有一定的功绩。

金华山石刻睡佛

剑川金华山,如翠屏障于城西,前临剑湖,登山东望,市井烟村,历历在目。金华山腰刻有石将军的巨石,离石将军像约半里许,便见一巨岩,石岩上刻有睡佛。睡佛体宽约二米,长约四米,微笑着睡在金颗银颗上。睡佛的面庞泛红,乃雕刻者利用石岩中所含的两个苹果大的红岩刻成;鸡蛋鸭蛋大的金颗、银颗,又利用石岩天生的黄白部分所精琢。真是恰

如其分,巧夺天工。睡佛的手、裳、脚等,运用线雕和浮雕相结合,把各种刀法溶合一体,形成艺术统一和对称美,和剑川石钟山的石窟造像群艺术手法相似。

佛旁,题有一首古诗:

古佛在深山,不眠微微笑, 高枕金子山,经年达亿万。

剑川灵宝塔

灵宝塔坐落在剑川城西永丰河畔,气势轩昂,古雅庄严。原塔建于清乾隆辛末年(一七八三年)重建。高十八米余,为九层叠檐方形石塔。灵宝塔选料精良,全部用整齐的五面石砌成,实心,从第二层开始,每层四面均各砌有一个佛龛,龛内共雕三十尊佛像。整个建筑布局严谨,造形挺拔,古朴雅致,保持着我国清代典型的塔式风格。

沙溪兴教寺

在剑川县城南三十多公里的沙溪公社,有一座古寺掩映在苍松古柏之中,这就是沙溪兴教寺。

沙溪兴教寺为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一四一五年)所建。四周合抱的三十二棵柱子,显得古朴雄伟。寺内四周墙壁上至今尚存着部分佛教故事壁画。寺内原还有海棠花树,当春暧花开时,灿若云霞。不少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游观之余,吟诗作对。在兴教寺殿庑内,还悬挂着文人杨升庵、李元阳、师荔菲的题诗匾额。其中,杨升庵的诗写道:“两树繁花占上春,多情谁是惜芳人。京华一朵千金价,肯信空山委路尘。”流露了诗人对朝迁的不满。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兴教寺古建筑极为重视,拨专款进行修茸。对殿内十余幅残存的壁画进行临摹拍照,并把古寺列为大理白族自治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华石将军

剑川石窟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雕刻艺术瑰丽的花朵。它的主要造像多在沙溪公社石钟山上,而石将军却单独雕刻在距离石钟山三十余里的金华山上,常被人忽略,石将军和石钟山的石窟造像群风格一致,建造年代相同,均属南诏、大理时期的艺术作品。

石将军是剑川石刻中最大的一座造像,它雕刻在金华山腰一块独立突兀的石壁上。石座上共刻有三具石像,即天王像(俗称石将军),二供养人像。石雕总高约五米,宽约六米,几乎占满了整块石岩。居中的天王像,脸部扁平,鼻宽嘴闭,双目圆睁,大如铜钤,头戴宝冠,全身戎装,右手持戟,左手擎塔,上身微向后仰,腰身以下前倾。

古代艺术家们巧妙地利用石岩居高临下之势,彩高浮雕和手法,突出了人休下部,从下向上,越往高处,浮雕越浅,到了头盔部位,几乎成了线刻。用这种表现手法,恰如其分地刻化出了石将军后仰的神态:有如山屹立、威武不屈的英姿。

这组石刻形象准确,栩栩如生,有裳裙飘带凌空飞舞的动感。其衣褶重叠,线条疏密有致,生动流畅,使人叹为观止。

巍山城古楼

巍山县城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古楼,南北、面城楼上的横匾分别写着“魁雄六诏”、“万里”八个大字。

古楼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约六百年历史。巍山原名蒙化,据《蒙化志稿》载:“蒙化南诏发迹故墟”,“太宗威成王子皮逻阁立,开元十八年王诏自称南诏王”。之后建古城,并分别在城东、西、南、北、中建 五座古楼。今之古楼为北楼,名曰:“拱辰北楼”。由于历代人口不断增长,街道逐步向北延伸,故北门古楼成了今天的县城中心。

古楼高二十三点五米,长四十七点一米,宽二十四点六米,下舌城墙高八点三米。楼架由二十八棵大柱支撑,由东、西两道小门登级而上。极自远眺,整 个巍山坝子全收眼底,十分壮观。

十年动乱中,古楼遭到破坏。粉碎“四人帮”后,州、县党委和政府拨出专款进行修茸,使古楼面貌焕然一新。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县文化馆还在楼上设立图书阅览室、电视收看室;楼下建起了公园,各种花草树木、喷池盆景引人入胜,是各族群众游览之也。

巍山圆觉寺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圆觉寺林木掩映,风景秀丽,是巍山人民的游览胜地。

圆觉寺的建筑距今有五百多年。据《蒙化府志》记载,明成化初(约公元一四六五年)

曾重修过。明代文学家杨升庵曾寓居此地,在大殿上题了两副对联,一副是: “一水抱孤城,烟渺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群峰朝殿阁,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另一副是:“高阁高悬,低阁低悬,僧在画中看画;远峰远刊,近峰近刊,人来山由观山。”

圆觉寺前参天的古柏林中有双塔耸立,塔高约十五米,有九层,上有宝顶,是方形密檐式砖塔。圆觉寺背山面城,从山门拾级而上,一进三院,步步登高,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共三个大殿;大雄宝殿两侧建有侧殿,共有五个天井。整 个寺的建筑结构严谨,安排得体,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里林深树密,流水潺潺,鸟鸣花香,环境幽静,每日游 人不绝。

巍山的巍宝山

巍山县由县城东南的巍宝山得名。巍宝山象一头前蹲后坐的青狮,回首俯瞰着如印的县城与似带的瓜江;山脚那宏伟的黄栗嘴水库,巍峨的大坝好似狮子的梳妆台,银盘似的水面宛如狮子的穿衣镜。巍宝山是南诏蒙舍诏细奴罗发迹之地,前山的巡山殿相传是其家庙。沿前山蜿蜓而上,诸多庙宇直连山顶的斗阁;西下后山,则是以道教为主系统的名胜建筑。如今建筑保存完善者前山有龙塘殿、玉皇阁、老尊殿;后山有倍鹤楼、道园宫和藏春洞。有名的龙池春柳、青霞古观、观书台、古洞藏春,是游人神往而留连忘返之在。

南诏铁柱

南诏铁柱,又名天尊柱,在弥渡县城西六公里的铁柱庙内。柱高三点三零米,周长一点零五米,直列题识一行,阳评语正书:“维建极十三年岁次壬辰四月庚午朔十四日癸丑建立”。“建极”是南诏景庄蒙世隆的年号。“建极十三年”,相当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即公元 八七二年),可知,此柱为唐代遣物,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建柱的说法颇多,而有文字记载较早的为元代。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说:“白崖甸(今弥渡红岩)西南有古庙,中有铁柱高七尺五寸,径二尺八寸,乃昔时蒙氏十一主景庄王所造。”徐嘉瑞同志在《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中说:“此柱文字,不言武侯,亦不言重铸,足见纯为世隆所立,且为唐代遣物,其可贵程度不在南诏碑下”。《云南通志》称:“滇中金石文字,元以后颇多,而宋以前绝少。此柱文出于唐时,最为稀有”。这是我们研究南诏历史唐代冶炼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已列为云南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曾拔专款,对铁柱庙进行修茸,以供人们游览参观!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立于大理国段素顺明政三年(公元九七一年),康熙十八年在曲靖城北石城旧址出土。初置于城北外武侯祠,道光二十九年移于城内奎阁,嵌之壁间。一九二七年,县城迭遭兵祸,庙宇多被毁坏,此碑亦暴露于风雨之中。一九三七年,始由旧教育

厅拨款于曲靖中学内建一脾亭,将此碑及晋爨宝子碑移置亭内。此碑记述了以大理国三军都统长皇叔布燮段子XX(白族)为首的官员,奉旨率军安抚和平定了延众镇等地的叛乱后,到石城(今曲靖)召集三十七部的彝族首领、将领会盟的情况,是研究我省民族历史的珍贵文物。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良千佛塔

陆良县城南真理街的大觉寺内有卒千佛塔,又名大觉寺塔、金鸡塔。 据<<县志稿>>载:大觉寺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代万历年间。寺:“前面则楼建鼓钟,东偏则塔装作霄汉。”邙,大殿、鼓楼沿存,钟楼已毁,塔仍高耸云端。

塔为七级六角形实心砖塔,高约十五米。从塔基向上逐层收缩,每级有六个面,每面均用砖砌成若千个方形小佛龛,每个龛内有泥塑佛像一尊。整座塔的佛龛共计有一千六百四十个,故俗称千佛塔。塔顶南向两角各立铜铸金鸡一只,塔刹为石雕宝葫芦。

千佛塔的造型,均由大、小不同的正方形佛龛组成,给人以工整优美的感觉。这种造型特殊的古塔,在我省别无二例。

小爨碑和大爨碑

东汉以后,在云南的汉族和兄弟民族中出现了一批号称“南中大姓”的统治集团。聚居在东北部的少数民族,首领是爨(音窜)氏家族,爨宝子和爨龙颜是这个家庭的两个成员。

小爨碑即爨宝子碑,为晋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的墓碑,立于东晋义熙元年(公元四零五年),清乾隆四十三年(一七七八年),出土于南宁县(今曲靖县)城南杨旗田,咸丰时移置城中武侯祠(今曲靖一中)。碑末的职官题名,可见当时建宁太守的属官名称,有的连《晋书.官职志》都无记载,是有用的史料。

大爨碑即爨龙颜碑,为宋龙骧将军扩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龙颜之碑,立于宋大明二年(四五八年),清道光年间阮元访得始著于世,现在存陆良县贞元堡小学内。碑文记述了爨氏家族的渊源及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反映了当时我国各民族间的融合情况。

“二爨”碑皆为正书,书法刚健古朴,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是由隶到楷的典型实物,在汉字书法史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过去有的金石家谓之“神品”,道“此碑文体书法,皆汉晋正传,求之北地亦不可多得,乃云南第一古石。”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将“二爨”碑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胜境关

胜境关俗称界关,在富源县城东八公里的云、贵两省交界处的山梁上。建有“胜境”界坊一座,高约十二米、宽十米,八楹柱,重檐翘角,雄伟壮观,系明景泰中所立。其东不远的古城堡,明、清两代是哨兵驻所。位于两山之间的古驿道从城堡与木牌坊下通过,地势十分险 要,为古代滇、黔间往来之要道。附近的石虬亭,明万历年建,清康熙年重修。因其旁有一条露出地表的形状如龙的石灰岩石,而得名。此亭系约三米见方的四角楼亭,由每一角四柱,共十六根木柱落地支撑,结构精巧。

界坊中间楹柱前的两对石狮,分别向两省。面向贵州的一对身复青苔,面向云南的一对身披红土,见者无不称奇。原来这里有一条南北向的小溪,两侧土壤截然两色,东为黑赭,西为赤褐,成为云、贵两省的天然界线。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流放云南时,见此奇景曰:“西肓则山平天豁,还观则箐雾瘴云,此天限二方也。”

丽江名胜——玉泉

丽江玉泉,俗名黑龙潭,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北象山脚下。清乾隆二年,纳西族人

民在这里建了“玉泉龙王庙”,乾隆皇帝敕封“玉泉龙神”的封号,玉泉的名声因此而远播。泉池周围,碧树蓊郁,绿树含烟;泉水清洌,莹莹如玉,玉龙雪峰倒喘其中,似瑶岛晶宫,为憩游胜地。

一九六三年,玉泉得月楼重建落成,郭沫若同志应请题“得月楼”三字,并题对联两副,远从北京寄来。一副为丽江县文化工作者辑毛主席诗词句: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另一副为郭老撰书:龙潭倒映十三峰,潜龙在天,飞龙在地;玉水纵横半里许,墨玉为体,苍玉为神。此二幅对联,极尽玉泉之妙,书法遒劲而洒脱奔放,为玉泉胜景增色不少。

玉泉之北,新建了一座“法云阁”。这是丽江县委为了保护文物古迹,从十一公里 外的芝山上迁来重建的。“法云阁”初建 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零一年),明熹宗朱由校御赐藏经一部收藏于辣内,因以得名。明崇祯十二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阁里住了八天。阁为塔式飞檐多角木结构,一楼八个檐角,二楼十二个檐角,三楼四个檐角,结构精巧,技艺较高。

丽江五凤楼

丽江名胜古迹五凤楼,又称“法云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零一年)。此楼是“福国寺”的主要建筑,高二十米,为飞檐式三叠楼台,楼基正方飞檐出八角,三共二十四角,从四面看都象五办展翅欲飞的凤凰,故称“五凤楼”。造型宏伟壮丽,雕刻靖致,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建筑 艺术精湛,功夫颇深,楼柱插入蓝天,金光灿灿。

五凤楼原在丽江城北三十里的的芝山上。因离城较远,游 客罕至。一九七七年搬迁至丽江黑龙潭公园,并翻修一新,使古老的明代建筑重放异彩,与“得月楼”相媲美,辉映于清如明境的玉泉之中。院内,百花怒放,姹紫嫣红。如今五凤楼内,陈列着纳西族象形文字《东巴经》和东巴教具等,还陈列着红军长征路过丽江时的革命文物。

明代丽江壁画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以山水雄奇、风景秀丽著称。这里珍藏着许多珍贵的文化 艺术遗产,绚烂多彩的明代丽江壁画就是其中的一个“国之瑰宝”。

丽江壁画除少数为清代重修时改绘外,多数是明永乐至万历年间(公元一四零三至一六二零年)陆续兴建、绘制的,分散在白沙的大宝积宫、琉璃殿与大定阁,龙泉的大觉宫,芝山的福国寺护法堂,大研镇的皈依堂,漾西的万德宫,雪松村的雪松寺,岩脚村木氏老庄院等处。万德宫、雪松寺、木氏老庄院三处,解放前由于反动政府的漠视,无人保护,已圮毁湮灭。现在的丽江壁画,规模最大的是大宝积宫的壁画共十二壁,最大的高二点零七米、宽四点四八米。壁画现存五百五十八个佛像,中间是释迦牟尼坐像,上列十八尊者,两侧是道教神像,周围是密宗三金刚和四大天王。这些宗教题材画中,佛教、道教、红教喇嘛并存,甚至三教揉合。壁画的乐舞、木工、纺织、打铁、砍柴、杀猪等百工之一神,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人物的性格形象鲜明突出。

丽江壁画用笔细腻流畅,设色精丽,绰约多姿。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聘请了马啸仙为首的一批汉族画家,古昌等一批藏族画家,还有白族画家,东巴教子弟和道教子弟参加了壁画的绘制工作。壁画中融合了汉、藏、白、纳西等民族的艺术风格,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交流的证实,是历史上民族团结的象征,一九六五年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第二条“丝绸之路”——西南丝道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出产的丝绸品就举世闻名,誉满全球。著名的“丝绸之路”,是

汉唐时我国丝绸输出的主要道路。但是,在这条道路还末开辟之前,就有一条由四川经云南至缅甸、印度等国的西南丝道。它和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对世界文明曾作出过伟大的贡献。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一二二年,张骞出使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见从印度输入的四川蜀布及邛竹杖,得知四川商人早已从云南经缅甸到印度去从事贸易活动了。此后,汉王朝排除了洱海地区“昆明”族的阻挠,从内地广征士卒,在滇西大规模地开辟博南道。这条道经今下关、永平,过澜沧江至保山,由腾冲入缅甸而至印度等国。到唐代,这条丝道更加兴旺发达,经久不衰。至今,古道上还有不少遗迹可寻。永平著名的博南山上,石砌的古道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澜沧江边的霁虹桥附近,是著名的西汉古渡口。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六九年),在今保山设置永昌郡,使此道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一九八二年,在怒江与高黎贡山之间,今滇缅公路附近发现一块记载“潞江八湾、塘子寨二站为通腾越、龙陵、缅甸通衢”的古驿站碑,就是最好的实物证据。

汉唐之际,通过这条交通线,密切了我国同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关系;这条道路的开辟,对发展西南边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也提供了重要条件。

我省最早建成的铁索桥——霁虹桥

“悬崖奇渡”——霁虹桥,横跨在保山县水寨公社和永平县杉阳公社交界处的澜沧江上,是我省最早建成的铁索桥。

据记载,这里古称“兰津渡”。汉武帝开发西南夷,走“博南”,渡“兰津”,汉兵就由此通过。

兰津渡古为舟筏渡口,继而为藤竹软桥,后来以木为桥。现存的铁索桥,于明成化十一年(公元一四七五年)建成,定名“霁虹桥”。此桥用十七根铁索挂于江上东西对崎的悬崖上,桥面用铁链连接,跨径为六十米,每链一百七十六扣,现有铁链十五根,铁连环扣每扣长一市尺,重七、八市斤。桥面宽四米,铺垫木板通行。

桥东岸(永平地界),建有雄伟的御书楼,悬挂着清康熙皇帝的手书“飞虹彼岸”的金匾。其旁有武侯祠,曾塑有诸葛亮的烫金铜像。桥西岸(保山地界),建有观音阁。这些建筑,或就悬岩起檐,或于陡坡立亭,蔚为壮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以及明永历皇帝等,都曾游历到此。在西岸普陀岩石壁上,历代名人游士留下了不少刻字和题词,有“悬岩奇渡”、“沧水飞虹”、“天南锁钥”、“金齿咽喉”等。

霁虹桥建成至今已有五百余年,比驰名中外的大渡河铁索桥——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一七零五年)早二百多年。所以,霁虹桥也被称为我国西南第一桥,对研究我国建桥史有较高的价值,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虹溪文笔塔

弥勒县虹溪镇南三家村后的文笔山上,矗立着一座造型奇特的古塔,远远望去,宛如一枚即将发射的火箭直指云天,颇为壮观,这就是虹溪文笔塔。

塔为砖石结构,方形,边长七米,高二十余米。塔座及下部塔身为方石砌成,上部为砖砌成。石砌部分实心,砖砌部分空心,正南面开有上下两券门,可攀登入内。塔刹为圆锥形,顶为铜尖顶。塔北壁上,镌刻着“天开方运”四个大字。据塔上刻记载,塔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公元一七四七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文笔塔,是我国明、清两代出现的一种砖石塔。它是根据“风水”学说建造的。这一类塔,已摆脱建造佛塔的章法,结构无系统性,反映了佛教的衰落。虹溪文笔塔,正是这种情况的典型实例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pz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