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

更新时间:2023-04-14 07: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 61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1df059d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f5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

第14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的历史事实?

答:(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制度变革的基本原理

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苏联和中国等落后国家发生并取得成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落后国家建立,是国际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这种基本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使其具备了发生革命的全部客观依据的必然结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验证和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背离和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违反,其原因分析如下:

①从苏联、中国等国家当时的国内情况看,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从手工作坊向大工业发展,由此造就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产阶级;另一方面,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落后国家遇到了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严重阻碍。

②从国际条件看,一方面,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资本主义的力量;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国家的残酷压迫和疯狂掠夺,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

2 / 61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1df059d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f5 阶级、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交织、激化,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这里爆发就是在那里爆发的特定国际环境。国际、国内条件的共同作用,再加上马克思主义在这些国家的广泛传播,给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送来了思想武器,共产党的建立和对革命运动的正确领导,所有这些都使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不可避免,并取得了成功。 ③从历史上,经济落后国家越过特定的发展阶段,跳跃式地进入更高的历史阶段并不少见,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所表现出的是一种特定的跳跃方式。

2.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答:(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产生的一系列困难,并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与艰巨性。

(2)决定和影响因素

具体分析,这种长期性和艰巨性是由以下一些因素决定的:

①生产力落后因素的制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都发生过长期的帝国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以及国内各种力量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使原本落后的生产力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更加落后。小农意识、自给自足和闭关锁国,导致了长期处于市场不发达,市场体系不完善,经济发展裹足不前的境地。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或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世界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都要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经

3 / 61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1df059d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f5 济制度也不例外。代表新的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建立并巩固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严重阻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要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建立高度文明、高度民主、高度公正的新社会,并在这一过程中,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和公正。这个宏伟目标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最终实现。 ③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作为一种与资本主义对立的崭新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一诞生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国际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进攻以武力为主,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有了长足发展之后,其进攻的方式则转变为以和平方式为主渗透社会主义。无论是以武力方式进攻还是以和平方式渗透,资本主义国家所依仗的是其经济的发达和在经济发达基础上的军事、科技等综合国力的强大。在严峻的国际环境挑战面前,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总之,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立起的社会主义制度要代替原有的旧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曲折过程。

3.谈谈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般特征的理解。

答:(1)社会主义的本质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展望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概括为:

①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社会主义具有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优越性。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很不发达的国家,而社会主义一诞生,

4 / 61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1df059d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f5 就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共存于同一个世界之中。因此,社会主义只有解放生产力并以更快的速度来发展生产力,才能在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对比中展现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之一。

③社会和谐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社会和谐是经久不变的主题之一。人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所证明。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②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③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④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4.试论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 / 61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1df059d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f5 答:(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定性和本质为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共同遵循的一般原则。但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各国的具体国情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等都有差异。所以,在进行社会主义探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的同时,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建设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都为我们做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辉典范

马克思、恩格斯广泛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成果而形成超越前人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创建了科学的思想体系。

列宁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并且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6 / 61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1df059d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f5 (3)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要把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胜利,必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的态度,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大胆进行探索。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的发展实践,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宝贵经验。但是从它的长期发展过程来说,它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还不成熟,不完善。根据不同的国情,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具有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依然是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py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