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5传播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更新时间:2023-04-27 06: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68 页

目录

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5传播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2)

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5传播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15)

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5传播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28)

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5传播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39)

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5传播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54)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68 页 2019年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845传播学理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2019考研初试学员使用,严格按照该科目历年常考题型及难度仿真模拟;

2-资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

一、简答题

1. 施拉姆等人所著的《报刊四种理论》中曾经提到“社会责任论”,这一理论最早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社会责仟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仟和义务的理论,是继自由卞义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它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

(1)社会责任论提出的背景

社会责任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自由主义理论受到修正有其特定的原因和社会背景。

①进入20世纪以后,传播媒介的垄断程度越来越高,传播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观点的公开市场”理念与实际的社会现状发生尖锐的矛盾。

②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传播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

③自由主义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营利活动的信息传播的性质和影响问题。

媒介集中和垄断的加剧使媒介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控制,而大多数人则越来越失去表达自己意见的手段和机会;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有浅薄化、刺激化、煽情化的倾向,严重地危害了健康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带来了不少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对自由主义理论及其媒介制度的强烈不满。社会责任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2)社会责任论产生的原因

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①为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

②为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在第二个方面,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制度化的措施,例如美国《1996年电信法》规定限制暴力和色情内容的yn 芯片”制度和节目内容分级制度。但在第一个方面,由于社会责任理论仅仅将希望寄托于“媒介自律”,其效果必然是微乎其微的。

2. 简述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

【答案】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中,特别强调了大众传播的下述三项功能: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指大众传播具有提高个人、群体和事物的社会知名度和地位、扩大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68 页 其社会影响的作用。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公诸于世,能够唤起社会的普遍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指大众传播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当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3. 简述集合行为的基本特征与传播机制。

【答案】集合行为是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等。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1)集合行为的基本特征

①集合行为是一种非常态的群体行为,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是一种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②与人类正常的、有理性的传播行为相比,集合行为具有非理性的特点。

(2)举例说明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

①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a.暗示是指一种传播方式,即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于临床医学中的催眠暗示,集合行为的参加者通常处于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其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

b.在集合行为中,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经过这种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在这种机制下形成的集合行为,往往会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例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中的球迷暴动、印度尼西业发生的迫害华人事件,就是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机制发生作用的典型事例。

②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a.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集合行为中的模仿主要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心理学认为,这种模仿与人的安全(或防卫)本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突发事件中,每个人都希望与在场的多数人保持一致,把它作为最有效的安全选择。但是,这种失去理性的相互模仿所带来的结果又可能最不安全,例如在电影院失火的场合,一个人向出口跑去,全体观众跟着蜂拥而上造成出口堵塞所带来的危险要比冷静应对大得多。

b.在其他类型的集合行为中,非理性模仿的发生基于另一些原理,如“匿名性”原理。例如,研究表明,“打砸抢”分子中不少人是平时循规蹈矩的正常人,他们之所以会做出越轨行为,是因为集合行为使其淹没在人群之中,这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会使其失去社会责任感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68 页 和自我控制能力,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的冲动的行为。

③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集合行为中的主要的信息形式是流言。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如大众传媒等)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流言可分为非紧急事态下的流言和紧急事态下的流言,集合行为中的流言属于紧急事态下的流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流言信息的奇异回流现象;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在集合行为中,总会有一些别有用心的煽动者和利用者,他们往往会利用人群的亢奋情绪和巨大能量来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而散布谣言则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因为在集合状态下,人们不再具备识别谣言的能力,而谣言则能随着流言快速扩散,不断把人群的行为引向极端,直至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4. 简述世界新闻传播的小平衡状态。

【答案】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力量的不平衡

①传播媒介的分配不均。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科学技术,建立了异常强大的新闻传播事业,拥有大量现代化的新闻传播工具。反之,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事业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新闻传播事业基础与设施薄弱,新闻传播工具既缺乏又落后。

②新传播技术导致不平衡加剧

a.某些大国凭借着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企图在电波、网络空间构筑起新的霸权。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在国际舞台上打着一场“无硝烟的电子战争”,借助无孔不入的传播工具从意识形态领域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b.传播工具的普及率及其先进程度决定着信息量的获取能力。新传播技术领域更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民生活水平。

(2)传播流向的不平衡

少数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现代化的新闻传播媒介和设备,垄断了世界新闻的采集和发布市场。来自发达国家的新闻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向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新闻,不仅数量少,而且很难为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介接受。所以国际市场上的新闻流动,基本上是单向的,即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由“北”流向“南”o

(3)传播内容的不平衡

西方发达国家的机构并不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需要,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播报新闻的。它们按照西方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来筛选、采制新闻,因此报道内容存有很强烈的主观观念。如不惜笔墨着重刻画发展中国家的危机、暴力、灾荒、动乱,让人觉得那里毫无生气、落后愚昧。它们播发的新闻评论,往往包含明显的政治倾向,常常对发展中国家的事务说三道四,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68 页 指手画脚。

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均衡状态,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很大的危害。西方新闻媒介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报道内容严重失衡,在总体上扭曲了发展中自家的国际形象,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阻碍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合作,也在根本上破坏了世界范围内自由采集、自由传播的现实基础。

5. 议程设置假设与有限效果模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1)有限效果模式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限效果模式在传播研究中占据主导的理论地位。研究人员对此越来越不满意,议程设置的理论应运而生。

②克拉拍在他的《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曾对有限效果模式有过非常精当的描述,“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产生受众效果的必要和充分条件,而是处于各种相互牵制的因素和影响中,并通过这些因素和影响而起作用。”

(2)议程设置转换有限效果模式的思路

①在有些人看来,大众媒介一般不产生任何效果的说法似乎有点不合情理。研究者也开始反思,或许是他们在考察媒介效果时找错了地方。

②多年来,传播研究的思路一直是在寻找态度的改变,而绝大多数研究结果告诉人们,人众媒介在态度改变方面效果极小。大众媒介影响的可能不是人们的态度,而是人们的感知,即人们的世界观。

(3)认知心理学促进有限效果模式向议程设置演进

同一时期,发生在心理学界的一个变革,对传播研究者改变思路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异军突起,获得与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为主义相匹敌的地位。行为主义强调强化、奖赏与惩罚的重要性,以及影响人们行为的制约作用,它甚至试图用这些概念解释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与此相反,认知心理学则把人视做主动的知识探索者,他们在世界中的言行正是基于这些知识。

②依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被视作“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被控制或受操纵的对象。认知心理学非常关注世界的再现,即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对世界的印象,以及这些印象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通过考察人们赋予哪些特定议题显著性或重要性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显著性,议程设置假说跟认知心理学一拍即合。

6. 传播媒介的类型

【答案】媒介,又称媒体,即中介或中介物,存在于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也包括与媒介相关的媒介组织。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传播媒介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类型内容,一般而言在介质和传播类型上分为两种。

(1)按传播介质分,可分为:体语、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多媒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6 页,共 68 页 体媒介。

(2)按传播类型分,可分为:人际传播媒介、组织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数字多媒体传播媒介。

7. 传播制度中的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

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它的主要观点有:

(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4)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比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8. 请你以中国2008年奥运会(或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分析大众传播是如何建构共享的意义和文化的。

【答案】(1)传播是共享,詹姆斯·卡里认为,传播是一个制造、保持、修补和转换现实的象征性过程。通过传播,一定群体的人们共享民族、阶级、性别身份、信仰等。

①他们共享着相同的文化。传播塑造和定义“我们”,把“我们”与“他们”区别开。由于我们天天依赖于传播的这一功能,就像鱼相忘于江湖,反而不易察觉。

②传播是仪式。传播仪式是一种对主体的召唤,邀请读者参与到传播中,获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传播仪式是对现实的再现与建构。③传播的仪式观并不把新闻看做是简单的信息,而是把它看做戏剧。传播不是描述世界,而是描述权力、行动的舞台,人们被邀请参与其中。

④大众传播可以形成社群、共同身份、文化,这种观念在中国儒家的文化中也受到重视。

(2)传播是彼此平等的交流和对话,在其中传受双方获得相互理解和共识。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我国大众传播媒体抓住了主旋律,来进行构建我国的奥运文化和意义,大众媒体采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全方位的对奥运会进行报道。对奥运会的报道我国采用的是大的以积极正面的形象报道为卞,同时突出典型的形象。传媒选择了合适的报道素材,因为这些意义是普遍的和典型的,人们就能够很好的理解其中的意义。在受众中不会存在理解的障碍和隔阂,能够做到意义的共通。同时设置了及时的反馈渠道让受众进行反馈,这样传播者就能更好地理解受众意义,这在刘翔退赛中可以很好看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pr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