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税负水平过高

更新时间:2023-04-21 11:2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前段时间,福布斯公布了中国的宏观税负排名世界第二。对其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否,我们先不做讨论,但这次的数据无疑也给中国人民提了醒。中国真实的税负水平到底有多高?从下面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知:今年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0028.43亿元,同比增长了29.6%。而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73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同比增收13681亿元。有研究显示,从1994-2009年,中国宏观税负水平从16%提高至30%,税收收入连年超过GDP增长,更大于居民收入增幅,使得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幅增加。

以去年为例,去年全国完成税收73202亿元,而去年全国的财政收入是83080亿元。上述收入并不包括高达2.9万亿的土地收入以及至少还有不低于5万亿的各级政府预算外收入和非税收入。如果将政府的各项收入相加无疑超过了15万亿。而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是397983亿元。这意味着,中国的宏观税负超过了30%,远远高出此前国税总局公布的20%左右的名义水平。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则似乎佐证了 “中国宏观税负确实不低”。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前 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由此测算,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财政收入确实增长过快,减税势在必行。从上半年相关数据来看,中国居民税负呈现上升局势,与世界其他国家呈现的减税趋势背道而驰。上半年,我国GDP增幅为9.6%,但税收收入增幅达到31.2%,其中个税收入增幅达到35%,税收收入增幅是GDP增幅的3.25倍。根据各地年初制定的居民收入不低于GDP增幅的目标,居民收入增幅最多在10%,远低于税收增幅。而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国家的税负,都呈下降趋势,就连债务缠身的美国,也通过减税让利刺激经济。 *近些年来我国国民收入水平增长却相对缓慢,远远达不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同时,我国近些年来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GDP增速。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财政收入过快增长,远高于国民收入增长水平与GDP增速,实际上也就是我国税负水平相对较高的一个佐证。当然看一个国家税负水平高不高,除了看相关统计数据之外,民众的切身感受实际上更有发言权。当前我国税负水平已经一定程度上超出民众的承受能力,则是大多数民众的共同感受。以民众购买小汽车来说,除了需要缴纳 17%的增值税之外,消费者还需缴纳 10%购置税,另外还要缴纳消费税,按年度交纳车船税。而在小汽车使用环节,除汽油价格中已经含有燃油税之外,车主还需另外缴纳各种过桥过路费。据媒体报道,目前各种税费占了购车总费用的40%,一辆车从出厂、购买、保有到使用环节,缴纳的税种和税金总额在全世界数一数二。民众在购买商品房等大宗商品过程中,对交易税费过高同样也有切身感受。在当前房价畸高上涨情形下,过高的商品房交易税费无疑起到了进一步加重民众购房负担的作用。财政部2010年3月披露的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65%的个人所得税来自工薪阶层。反观新加坡,同期,占人口总数20%的新加坡富人,贡献了93%的个人所得税。这就是说,由于税收公平性被破坏,本应负担重税的中国富人却没有足额负担,而让工薪阶层负担,中国个税成了名副其实的工资税。中小企业和普通老百姓普遍反映税费负担较重。今年7月份,全国税收收入继续高奏凯歌,其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速均超过30%。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增速分别只有13.2%和20.4%。显然,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

村居民,其收入都没有跑赢税收。考察一个国家的税负痛苦指数,不仅要看征了多少税,更要看税收用于何处。如果大家同意这个共识,可以用数字客观说明中国宏观税负的高低,以及财政支出的基本结构。 2010年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显示,2009年按全口径计算的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达32.2%,而学者张斌提供的数据表明,2007年,美国、日本宏观税负分别为27.9%、28.3%。

*“穷政府”的美国尚能实施减税导向,“富政府”的中国缘何就不能呢?尽管相关专家认为,从宏观税负指标上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宏观税负并不高,但是在进行这种比较过程中,显然忽视了一些重要问题。如一些发达国家在国民购买房屋等大宗商品时通常都会通过退税补贴国民;另外,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保障水平非常高,一些国家的福利保障甚至从摇篮到坟墓无所不包。反观我国,社会福利与保障覆盖率不高,而且保障水平相对较低。而与此相对应的是,许多地方政府消费支出居高不下,三公经费数额畸高,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现象并不少见。这些都表明,我国的税收收入并未做到更多地用于提高民众的社会福利与保障水平,并未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如果国家的税收大部分返还给居民,这就不重;如果大部分的税收没有返还到居民身上,哪怕比重再小,我也认为很重。

*世界银行的研究成果表明,低收入国家的最佳宏观税负水平为13%左右;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为20%左右;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为23%左右;高收入国家的为30%收入国家的水平。

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正在接近或者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由于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持续多年保持GDP增长的两倍,中国的宏观税负快速增长的趋势会延续下去;纳税人税负快速增长,但公共服务、社会福利、以及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还没有相应提升;中国税负水平的快速增长的速度应该降下来,需要

结构性减税。为了保持经济的活力和实现社会公正,中国需要税收制度和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

我国目前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含社会保障缴款的宏观税负2005年为19.39%,宏观税负指标已经超过18.59%的平均值。按照目前税收速度增长,已经超过了中上等收入国家21.59%的水平,怎么可能得出“中国宏观税负目前仍处世界较低水平”的结论来呢?

再看税收的支出结构。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的政府支出,绝大部分用于居民的社会保障,而中国政府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用所占比例远高于发达国家。以2006年为例,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18.73%,同期日本的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是2.38%,英国为4.19%,韩国为5.06%,法国为6.5%,加拿大为7.1%,美国最高,也只有9.9%。就财政支出而言,发达国家主要用于社会福利,而中国大量的钱用于行政管理费用,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的情况下,居民对于政府收入的感受远远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

再看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更高达71.49%。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越高,居民所缴纳的税收就越多地被用于居民,自然感觉税收负担轻。中国的财政支出中,与社会福利相关的项目包括教育支出、医疗、抚恤和社会保障支出,在2006年只占财政总支出的26%左右。税负和美国、日本看齐,但社会福利和保障支出,却远低于发达国家。今年前8个月,中国财政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按此速度,即使未来4个月中国财政收入零增长,财政收入超过10万亿已成定局,远超年初制定的8.9万亿的目标。

*当前中国的宏观税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对此,我们可以从宏观税负绝对量和增速两个方面来分析当前中国的宏观税负问题。

第一,用三个口径来衡量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

(1)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小口径的宏观税负。

(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中口径的宏观税负。这里的“财政收入”指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的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少量其他收入(如国有资产收入、变卖公产收入等)。 (3)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称之为大口径的宏观税负。这里的“政府收入”,不仅包括“财政收入”,而且包括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向企业和个人收取的大量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预算外收入,以及没有纳入预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等等,即包括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各种形式取得的收入的总和。

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负担水平。而中、小口径指标则更能说明在政府取得的收入中,财政真正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水平。

在分析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时,我们还需要将这三种不同口径的指标综合起来进行考察。从绝对量上看,中国三个口径的宏观税负当前都处于比较高的历史水平。随着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的增速逐年超过中国GDP的增长速度,累加效应导致了中国的宏观税负增长迅速。

2007年,中国的大、中、小三个口径的宏观税负分别为20.05%、20.80%和24.45%。从三个口径相对比较来看,中、小口径之间的宏观税负差别不大,这主

要是由于中国的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较大的原因所致。而大口径的宏观税负,在数值上要远大于中、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同时,由于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是真正反映企业和居民负担水平的指标,从这一指标看,应该说目前企业和居民的总体税费负担偏重,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

第二,从中国宏观税负的增长速度看,从1997年开始至2002年,中国的宏观税负呈现出加快增长的态势。在这7年时间里,小、中、大三个口径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0.82%、0.88%和0.98%。在中国费改税进度缓慢的背景下,宏观税负的快速提高意味着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我们知道,这段时期,中国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消费不足、国际需求疲软的不利窘境,尽管中国政府推行了近7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宏观税负的快速增长削弱了国内需求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抵消了这段时期中国实行的财政政策的效果。

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的增长速度呈现出缓慢增长的态势,这段时期中国经历了长达7年通货紧缩后的首次物价高速上涨时期,宏观经济增速加快,但宏观税负的提高却比通货紧缩时期要缓慢。2007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速达到了历史高点32.4%,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也达到了历史的新高。 * 并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转变发展模式则很可能会落空。 中国的国内需求同宏观税负之间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宏观税负增长加快,国内需求相对较弱。反之,则国内需求高涨。 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着不利的国际因素,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很难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独善其身。如何切实有效的降低宏观税负,增加国内需求,是中国面对国际需求不足,实现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有力举措。

由于中国的税费改革进展缓慢,所以中国宏观税负的增加直接体现了中国的企业和居民税费负担的加重,这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会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在中国物价水平持续高涨的背景下,中国的宏观税负过高,难以刺激民间的投资和消费,也会加重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在2007年,由于财政、税收的大幅增长造成了中国的宏观税负急剧提高。

税费负担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减少,这样势必会减少居民的消费需求。从企业角度讲,税费过高意味着从主体企业剩余产品价值中抽走较多的资金,作为投资和市场主体的企业缺乏进行扩大投资、技术改造的实力和动力,缺乏创新的活力和动机。在中国物价水平持续高涨的背景下,中国的宏观税负过高,难以刺激民间的投资和消费,难以促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取胜。无论是总体税负,还是中国宏观总体税负水平,已远超企业和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超过了目前经济的发展阶段,税负的高增长已成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最大制度阻力之一。

*“减税是第一选项,随着成本上升、汇率变动、外需减少,不给民企减税没活路,这比解决融资难更重要。同时,民企发展了,也会增加就业,提振消费,最终还会增加税收。”宏观税负过高,将难以刺激民间投资和消费,加重企业和居民负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ph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