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平阳县(3)

更新时间:2024-05-25 07: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画说平阳县“十二五”规划》策划稿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趋势

“十一五”时期,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积极做好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强党建等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8亿元,年均增长11.8%;人均GDP达到22900元,年均增长11.3%;财政总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增长19.5%。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城乡统筹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加速构建。生态文明加快培育。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平阳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无论从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区域发展看,为我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不稳定因素,我县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考验和县域竞争力提升带来了新的挑战。总体上,“十二五”时期,我县将进入抢抓新机遇、实现大作为、推进大跨越的发展阶段,要准确把握发展速度争先、产业结构转型、空间格局优化、城市功能转化、开放合作深化等发展趋势,推动城市建设由温州市远郊县向温州大都市副中心城市跨越、产业发展由承接制造业转移为主向吸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并重跨越。

图示

1、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专栏1:平阳县“十一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十一五”规划目标 指标名称 单 位 亿元 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2005年 105.5 12440 28.9 9.05 4.55 48 67854 15642 5754 46.8 - 5 6.8 绝对值 186 21000 五年累计 220 18.2 8.4 54 85000 23000 8500 82.5 95 10 11 年均增长 12% 11% 15% 15% 13% 1.2个 百分点 约3500人 8% 8% 12% - — — 2010年预计值 绝对值 198 22900 五年累计 237.4 22 13.3 54.2 120000 23073 9274 95.9 99 19 35 年均增长 11.8% 11.3% 20.4% 19.5% 24% 1.2个 百分点 10500 8.1% 10% 15.4% - — — 生产总值 经 人均生产总值 济 全社会固定资产发 投资 展 财政总收入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城市化水平 % 社 会 城镇职工基本养发 人 老保险参保人数 展 城镇居民人均可元 支配收入 人 元 民 农民人均纯收入 生 社会消费品零售亿元 活 总额 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参合率 资 达到生态乡镇要个 源 求的乡镇 环 城镇人均公共绿平方米 境 地面积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统计范围仅为昆阳镇。

2、温福铁路平阳段、瓯南大桥、昆鳌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完工;

3、新农村建设提速,“优美乡村行动”、“十百工程”全面开展。

4、和谐社会加速构建。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均达到100%。

5、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水头、

腾蛟、南雁制革污染整治取得新突破,水头制革省级重点监管区成功“摘帽”;生态县建设加快推进,建成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17个市级以上生态乡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明显提高。

6、“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平阳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继续向纵深发展,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为我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机遇,但世界经济正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增加了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稳定性。从国内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成为经济运行的主旋律,内需主导和创新驱动的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为我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转轨时期的诸多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使我县改革发展面临着新的考验。从区域发展看,海西经济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省、市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温州大都市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区域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客观上也对我县县域竞争力提升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十二五”发展的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总战略,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以“加快转型发展、实现跨越崛起”为主线、固

定资产投资为抓手、新型城市化为龙头、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入实施“中心集聚、产业提升、城乡统筹、生态优先、文化引领、民生为本”六大战略,聚力打造温州大都市副中心城市、鳌江流域中心城市核心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新区、浙南闽北生态休闲旅游区,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图示

1.中心集聚、产业提升、城乡统筹、生态优先、文化引领、民生为本六大战略。

2、建设温州大都市副中心城市。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海西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和温州大都市全面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衔接温州大都市1主6副50个左右镇(乡)的总体空间架构,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不断提升集聚辐射能力,聚力打造温州大都市南翼重要增长极。

3、鳌江流域中心城市核心区。推进昆鳌一体发展,加快城东片、城南片、站前片、滨江片等新区开发,完善商务商贸、金融保险、科技文化等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强化综合服务,提高城市品位。依托城市服务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优化城市居住环境,增强人口集聚能力,打造和谐宜居家园。

4、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新区。以我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为契机,加快海涂围垦工程和沿海高速、滨海大道等快速通道建设,推动围垦区尽快形成可建设用地,构建海洋经济

发展平台。加快平阳港区建设,推进海洋、海岛综合开发,完善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网络,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新区。

5、浙南闽北生态休闲旅游区。充分发挥南雁荡山等山体资源、平原湿地等水网资源、名人志士等人文资源、南麂列岛等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运动养生等业态。加快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创新旅游开发模式,推进旅游产品整合,高起点、高质量打造浙南闽北生态休闲旅游区。

6、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349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GDP达39600元,年均增长11.6%;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至3.2:46.8: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5%;财政总收入达到50.3亿元,年均增长18%;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年均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2.9亿元,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1.7亿美元,年均增长15%。

7、主要社会事业发展指标。力争到201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8%以上,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8%,每千人医生数达2.8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加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7159元、16344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58万人,年均增加3.8

万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5%。森林覆盖率达56.6 %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2平方米;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基本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

三、优化空间架构,培育中心城镇新能级

强化主体功能区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分区要求,以“昆鳌一体、滨海开发、接轨温州、沿江发展、西部崛起”五大板块为重点,明确功能区定位、发展目标及开发管制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引导机制。结合四类主体功能区域开发导向,整体构建“一主一副两轴三区两翼”空间发展格局。即做大做强昆鳌中心城市、做优做精水头县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构筑57省道复线—滨江大道、昆水公路—昆宋公路两条发展轴线;确立实施决战东部、培育中部、提升西部的空间开发策略。保护以南麂列岛等海岛海域为主的蓝色东翼和西部内陆山区为主的绿色西翼。加快推进中心城镇建设,谋划建设滨江总部园、城东大广场、站前商贸城、万全科创园、坡南文教园、水头商业城、萧江市场群、西湾度假区、南雁生态谷、榆垟湿地园等十大城市综合体,相应策划实施复合业态项目,为我县城镇做大做强提供功能支撑。

图示

1、优化开发区主要为昆阳镇、鳌江镇、水头镇、萧江镇、万全镇、麻步镇和腾蛟镇等重点城镇的建成区,要突出

环境优化,提高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重点开发区主要为昆鳌新城区、平阳经济开发区、万全产业新区、鳌江墨城临港工业基地和东部滩涂围垦区块,要突出规划引导,增强城市功能,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产业集聚集约发展。限制开发区主要为中西部地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经济区,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因地制宜,适度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禁止开发区主要为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满田省级森林公园等,要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

2、做大做强昆鳌中心城市。依托昆鳌大道、火车站大道两条交通轴线,加快城东片、坡南片、站前片、滨江片四大区块18平方公里城镇建设,全力打造县域行政文化中心、科教中心、物流中心和商务中心。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政道路及供电、供水等配套设施,加大医疗、文体、教育等发展投入。加快旧城改造步伐,重点完成昆阳坡南旧城改造工程和鳌江旧城改建五期、六期工程。完善昆鳌一体化协调机制,实现昆鳌两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3、做优做精水头县域副中心城市。不断完善水头县域副中心城市的交通组织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和产业发展功能,促进人口和产业聚集,增强其辐射带动北港片发展的能

力。加强与周边乡镇的联系,注重城镇建设、产业发展、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分工协作,着力培育商贸、文化等区域性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城镇建设,适当扩大城镇规模,促进西部地区产业、人口集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水头皮件基地建设和制革基地改造提升。

4、构建两大发展轴。加快构筑57省道复线—滨江大道、昆水公路—昆宋公路两条发展轴线,带动沿线区域乡镇统筹协调发展。依托57省道复线、滨江大道等交通干道,加强水头、麻步、萧江、钱仓、鳌江等城镇的交通联系,形成西部地区连接东部鳌江城区及港口的通道;依托昆水公路、昆宋公路等交通干道,加强沿线水头、鹤溪、梅源、梅溪、昆阳、宋埠等城镇的交通联系,形成西部地区连接东部昆阳城区及万全产业新区的通道。

5、培育三区。确立实施决战东部、培育中部、提升西部的空间开发策略。决战东部:包括昆阳、鳌江、万全、榆垟、宋埠、南麂、西湾等7个乡镇及沿海滩涂围垦区。以东部地区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加快城镇功能提升和滩涂围垦开发利用,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打造以古盘山为中心的环状组团式城镇群,远期建成现代化滨海山水园林大城市。协调中部:包括萧江、麻步、钱仓、梅溪、梅源等5个乡镇。以萧江、麻步两镇为中心区,钱仓、梅溪、梅源为协调区,依托57省道、57省道复线、甬台温高速、104国道等交通干线,优化城镇空间

布局,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增强中部地区整体竞争力。提升西部:包括水头、腾蛟、山门、南雁、顺溪、凤卧、鹤溪、凤巢、龙尾、南湖、朝阳、闹村、晓坑、怀溪、青街、维新、吴垟等17个乡镇。以水头为区域中心,提升城市服务功能,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工业基地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和生态农业,完善交通、电力、防洪等基础设施网络,聚力打造“山绿、水秀、民富”新北港。

6、保护两翼。包括以南麂列岛等海岛海域为主的蓝色东翼和西部内陆山区为主的绿色西翼。东翼以南麂列岛保护开发为重点,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适度开发海洋科教、海洋旅游、海岛度假等高品位业态,构建东部蓝色生态屏障;西翼以南雁荡山景区保护开发为重点,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协同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构建西部绿色生态屏障。

7、加快调整行政区划,培育发展中心镇根据行政区划设臵与城市管理任务相适应的要求,按照区位相邻、文化相习、资源相似、产业相联等原则,结合人口集聚、产业提升和城镇功能培育,加快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按照“中心集聚、区域联动”的思路,积极推进强镇扩权改革,加快昆阳、鳌江、水头、萧江、万全等中心镇培育,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万全镇区位交通、生态环境等优势,努力建设成为飞云江南岸中心镇、接轨温州大都市区桥头堡。发挥萧江镇“南大门”作用,加快塑编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商贸、

物流等服务业,努力打造成为县域中部中心镇。

8、建设十大城市综合体,根据产业转型提升、城镇功能培育等要求,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开发和产业平台建设,谋划建设滨江总部园、城东大广场、站前商贸城、万全科创园、坡南文教园、水头商业城、萧江市场群、西湾度假区、南雁生态谷、榆垟湿地园等十大城市综合体,相应策划实施复合业态项目,为我县城镇做大做强提供功能支撑。

四、构筑发展平台,构建工业经济新优势

按照全省促进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升做优特色产业,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到2015年,力争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引进培育新兴产业,立足“有限目标,集中突破”的原则,对接国家和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导向,大力引进培育新材料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我县未来产业优势,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做大做强机械机电、皮革皮件、塑包印刷等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鳌江、万全机械机电产业生产研发基地;突出政府主导、科技带动,集聚集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伸产业链,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全力打造中国皮件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宠物用品生产基地、中国最重要的明胶生产基地,形成以皮件生产为核心的中国知名现代皮革产业集群。力打造萧江、鳌江、腾蛟和万全塑包印刷产业集群。通过企业重组、品牌培育、技术创新等途径,提升做优商务礼品、服装服饰、

家具、花边等特色产业。加快形成万全产业新区、滨海产业区和提升传统产业带的“两区一带”发展格局,突出打造产业发展新平台。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争取到2015年,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10家,年产值超1亿元的企业达70家。

图示:

1、新材料。在推进实施重金属吸附材料项目、镁合金项目和高份子材料项目的基础上,加快新材料企业的引进,重点发展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电子材料等新材料,着力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我县新的主导产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产值超100亿。积极发展与服装、家具、机电等现有产业密切相关的新型纺织材料、新型家具家居材料、新型机械制造材料等新型复合材料。规划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设立新材料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争取科研院校在我县建立新材料研发中心。

2、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我县海洋资源优势,加快滩涂、岸线、海洋、海岛开发建设,引进培育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旅游等海洋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深加工和贸易等现代海洋渔业。积极引入具有战略意义和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培育一批海洋经济大企业、大品牌,吸引集聚一批海洋生物科研机构。

3、做强主导产业,械机电,力打造鳌江、万全机械机电

产业生产研发基地。皮革皮件。突出政府主导、科技带动,集聚集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延伸产业链,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全力打造中国皮件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宠物用品生产基地、中国最重要的明胶生产基地,形成以皮件生产为核心的中国知名现代皮革产业集群。进水头、腾蛟制革基地改造和水头皮件基地建设,规划建设明胶、宠物生产基地。塑包印刷。着力打造萧江、鳌江、腾蛟和万全塑包印刷产业集群。 专栏4:产业培育目标 到2015年产值达到: ◆皮革皮件:150亿元左右; ◆机械机电:130亿元左右; ◆塑包印刷:120亿元左右; ◆家具:60亿元左右; ◆服装服饰:50亿元左右。 4、做优特色产业通过企业重组、品牌培育、技术创新等途径,提升发展商务礼品、服装服饰、家具、花边等特色产业。商务礼品行业,重点推进企业联合兼并,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扩大平阳“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的影响力。服装服饰行业,重点引导企业采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模式,推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加快建设昆阳服饰园区和平阳经济开发区服饰基地。家具行业,重点增强家具设计营销能力,开发不同种类的家具产品,鼓励家居装饰企业入驻,延伸家具产业链。花边行业,重点培育行业龙头企业,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档次,改进营销方式,拓展国内外市场。

5、形成“两区一带”发展格局。力打造万全产业新区。依托万全平原区位交通优势,加快万全镇中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新材料园、装备制造园、传统产业提升园(家具园、综合园)、配套产业园、生态工业园区等建设,构建“一心多园”空间发展格局。精心培育滨海产业区。主要包括宋埠-西湾围垦、西湾北片围垦、西湾南片围垦(含墨城围垦)和飞鳌滩围垦等区域,重点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临港产业和滨海旅游业。“十二五”时期,建设完成宋埠-西湾、西湾北片、西湾南片(含墨城围垦)等2万多亩围垦工程,启动建设15万亩飞鳌滩涂围垦工程。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带。以57省道及复线和104国道为轴线,包括昆阳工业园、平阳经济开发区、钱仓工业园、萧江塑包生产基地、麻步工业园、水头皮革皮件基地、腾蛟工业基地等工业区块。“十二五”时期,以平阳经济开发区、萧江塑包生产基地、水头皮革皮件基地为重点,着力推进周边传统工业向园区集中,提升发展机械机电、皮革皮件、塑编包装、服装服饰等产业。

6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实施《关于促进企业做强做大的激励办法》,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的大企业大集团。争取到2015年,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10家,年产值超1亿元的企业达70家。深入实施中小企业百星培育计划,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强化信用担保扶持、要素资源倾斜和技术开发支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难、融资难、保险难问题。加快昆阳、

水头、萧江、万全、麻步等地的标准厂房建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平台。

五、整合特色资源,实现休闲旅游新突破

顺应旅游消费层次升级需求,发挥自然景观优美和历史文化深厚优势,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大力发展绿色游、红色游、蓝色游和文化游,构筑推进昆鳌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和水头旅游服务中心建设,着力建设以南雁荡山为核心的南雁旅游景区、以南麂列岛和西湾为核心的滨海旅游景区、以红色革命遗址为核心的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景区等三大旅游景区,建设古屋文化片、名人文化片及古城文化片三大文化旅游片的“一心三区三片”旅游发展格局。通过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构建旅游营销网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创新旅游开发模式,力争到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5亿元,旅游人数突破350万人次,旅游业成为全县支柱产业之一。

图示

1、绿色游。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满田省级森林公园、市级风景名胜区南雁门等为重点,加大森林、植被、水资源的保护,提高自然景观质量,积极开发森林探险、休闲疗养、观光农业等旅游业态。

2、红色游。以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和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为重点,积极开发红色观光、革命传统教育、红色体验、红色度假等旅游业态。加快浙南(平阳)抗日根

据地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拓展教育、休闲、度假等功能。

3、蓝色游。以南麂列岛和西湾景区为核心,打造以海洋、海岛为特色的蓝色旅游,依托鳌江至南麂列岛的水上交通线,积极开发海岛观光、海岛度假、海滨休闲、科普科研、滨海海鲜美食等业态。

4、文化游。深入挖掘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棋王谢侠逊和元代画家黄公望等名人文化,南雁荡山景区儒、释、道等宗教文化,浙南闽北风格的古民居等建筑文化,以及布袋戏、木偶、竹雕刻等民俗文化的资源特色,着力发展以文化、民俗等为主题的文化旅游。

5、建设旅游服务中心。推进昆鳌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和水头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特色旅游商品购物街、旅游娱乐休闲广场和鳌江皇家大酒店、水头五星级酒店等一批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吸引旅游开发策划公司、旅游服务机构、旅游宣传推介公司等集聚,完善导游服务、旅游集散、旅游咨询等功能。

6、着力建设以南雁荡山为核心的南雁旅游景区、以南麂列岛和西湾为核心的滨海旅游景区、以红色革命遗址为核心的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红色旅游景区等三大旅游景区。南雁旅游景区包括东西洞、顺溪、明王峰、碧海天城和腾蛟-赤岩山等,以“山水雁荡在平阳,休闲养生到南雁”为目标,打造山水南雁、休闲南雁、养生南雁、文化南雁。滨海旅游景区包

括南麂列岛、西湾景区及周边岛屿,推进海岛、沙滩、海洋等旅游资源开发,打造滨海旅游度假胜区。红色旅游景区包括山门、凤卧等红色旅游景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全力打造“浙南红都”。

7、着力建设古屋文化片、名人文化片及古城文化片三大文化旅游片。古屋文化片以顺溪镇的大型古民居建筑为主,实施古民居修缮保护工程,大力推进古民居旅游开发。名人文化片以腾蛟镇为核心,保护开发白承恩将军陵、苏步青故居和棋王碑林等文化资源,重点建设腾蛟镇卧牛山文化园及人文旅游景区。古城文化片以坡南古街为核心,结合昆鳌一体化发展,实施古街修缮工程,推进古城保护开发。

8、着力创新旅游开发模式,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构建旅游营销网络。整合对外宣传资源,利用中国南麂海钓节、美食文化旅游节、风情民俗旅游节等重大节庆会展,积极开展旅游宣传,着力打响平阳旅游品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乡村旅游规划,着力推进西部南雁、青街、晓坑、闹村等乡镇发展乡村旅游试点工作。按照“公司+农户”、“农民协会+农户”和农户独立发展的形式,组建乡村旅游开发公司或合作社,开发经营乡村旅游项目。到2015年,力争培育和建成18个乡村旅游特色村、50个“农家乐”示范点。

六、开发功能区块,推进服务经济新发展

着眼于城镇服务功能完善,结合城镇新区建设,加快

昆阳、鳌江、水头等城镇的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以物流园区为主体、物流中心为骨干、物流配送点为网络的“135”物流平台体系的现代物流。建设以服务鳌江流域和辐射浙南闽北地区为目标,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先进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品质房产。培育总部商务、金融保险、科技研发三类新兴服务行业,发展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其他服务业,建设昆阳城东商务区、万全创新创业区、鳌江站前商务区、鳌江滨江商务区、水头商务商贸区五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提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逐步形成特色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劲的服务业发展新局面。

图示:

1、现代物流。依托温福铁路、鳌江港、甬台温高速、104国道、57省道及复线等交通干线,建设集多式联运、存储加工、流通配送、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的现代物流综合体系。重点形成以物流园区为主体、物流中心为骨干、物流配送点为网络的“135”物流平台体系,“1”即重点建设浙南综合物流园区,包括浙南(鳌江)物流基地和临港物流园区;“3”即重点建设万全物流中心、萧江物流中心和水头物流中心; “5”即重点建设5个城镇商贸型物流(配送)点,包括腾蛟物流配送点、麻步物流配送点、宋埠-榆垟物流配送点、山门物流配送点和顺溪物流配送点。力争到2015年,培育发展5家以上现代物流骨干企业。

2、商贸流通。以服务鳌江流域和辐射浙南闽北地区为目标,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先进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强专业市场建设,重点推进昆阳城东毛线市场、鳌江浙南服装城和建筑装饰材料市场、水头皮件市场、萧江华东农贸综合市场等传统市场的整合提升,加快建设鳌江钢材市场迁建工程和昆阳电子通讯市场扩容工程。推进商业街区建设,重点打造昆阳联东路商务礼品街和人民路美食休闲街、鳌江花鸟一条街、南雁商贸街等特色商业街区。深化“千镇连锁超市”工程。

3、品质房产。加快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满足低收入阶层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在昆阳、鳌江、水头和萧江等乡镇,依托城镇新区开发,建设一批精品楼盘和高档住宅区;在万全、水亭、西湾等地,依托山体、水网、滨海等景观,适度开发一批低密度景观房产。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多建地下停车位,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以缓解社会停车难问题。

4、培育总部商务、金融保险、科技研发三类新兴服务行业。依托昆鳌“两轴四片”,吸引一批有自主品牌、较强竞争力、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总部机构集聚。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品牌销售总部和大型企业采购配送中心以及资本雄厚的批发商、代理商和经销商等境内外进出口贸易机构,培育一批与机械机电、皮革皮件、塑编印刷等行业配套的商务机构。。金融保险。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积极

开展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基金、信托投资、金融租赁等特色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担保机制,县政府设立政策性担保机构,以一定比例放大贷款规模,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和“三农”无抵押物、无担保等融资难问题。科技研发。以创建省科技强县为导向,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县创新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搭建科技合作平台。

5、发展社区服务、中介服务其他服务业。社区服务。大力发展便民商业、餐饮娱乐、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等居民生活服务行业,推进综合超市、便利店、社区医药等服务网点建设。中介服务。引进培育设计、会计、咨询、评估、市场调查等中介服务业,扶持一批有实力、有品牌、有信誉的中介机构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商务礼品协会、塑料包装协会、服装商会等协会服务功能,支持其他行业尽快成立行业协会,发挥在市场管理、行业自律、同行沟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6、开发建设五个服务业集聚区

在区位条件好、城市依托充分、产业配套能力强的区块,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发展金融保险、科技信息、总部商务等业态。“十二五”时期,建设昆阳城东商务区、万全创新创业区、鳌江站前商务区、鳌江滨江商务区、水头商务商贸区五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七、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建设新跨越

发挥特色农业优势,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做大做强农业支柱产业。优化农业功能区,打造“三带九区”农业发展格局。顺应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区域化、生态化、效益化发展趋势,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培育 中心村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内聚外迁”战略,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开展农民培训,推进转移转化,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整合支农资金,着力推进农村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图示:

1、打造“三带九区”农业发展格局。“三带”即立足西部山区丰富的农林特资源,着力发展优质茶、杨梅、马蹄笋、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打造西部山体农业发展带;立足中东部平原土壤优势,着力提高优质稻田产出率,推进粮食规模化经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打造平原粮食生产带;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浅海养殖、深水网箱等海水养殖业,打造海洋养殖发展带。“九区”即粮食功能区、特色蔬菜功能区、茶叶功能区、马蹄笋功能区、畜禽功能区、水产养殖功能区、生态公益林功能区、经济林果(中药材)功能区和农产品加工功能区。

2、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建设平阳县现代农业综合园

区;加快建设以南湖为中心的浙南马蹄笋生产基地,以梅溪为中心的蛋(肉)鸽养殖基地,以朝阳为中心的“平阳特早茶”茶叶产区,以南麂岛为中心的南麂无公害大黄鱼养殖基地,以萧江和麻步为中心的蔬菜基地,以晓坑为中心的粗高长毛兔产区等六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产区);着力建设麻步文旦精品园、鹤溪梅源杨梅精品园、昆阳梅花麂精品园、梅溪生猪精品园、宋埠奶牛精品园、塘川橄榄精品园等一批特色农业精品园。

3、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与工业、现代商贸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加快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扶持发展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加工型、流通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积极引进试种试养各类新品种,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创建品牌。制定完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标准,形成与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配套,与国际接轨,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4、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深入实施“内聚外迁”战略,优化村镇建设布局,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人口集聚的促进机制,促进欠发地区人口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十二五”时期,建设山门、萧江、闹村等6个移民点,计划搬迁15000人。实施《旅游富民五年行动计划》,通过南雁荡山五大景区的全面开发,推进乡村游、农家乐、农业观光经济等发展,

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特色种植业和生态旅游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门路。深入开展“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工作,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扩大昆阳、鳌江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技术、教育、就业等协作。充分利用和落实好国家、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库区和海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优惠扶贫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5、开展农民培训,推进农民转移转化,培育现代新型农民。重点针对规模经营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经营者、科技致富带头人,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新成果应用培训。推进农民转移转化。深入推进农民异地转移工程,重点扶持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地质灾害危险区和省重点水库库区的农民以整村搬迁形式向中心村、中心镇搬迁,逐步调整撤并山区行政村,建设大规模、上档次、有影响的新型移民小区。积极推进农民就业转移,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料加工业,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发展“农家乐”,促进农民增收。

6、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加快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实行“三分三改”,重点推进村镇管理体制、农房改造集聚建设、户籍管理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三分”,指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政经分开即把村“两委”组织与村级集体经济组

织分开,把农村居民社会成员身份和经济成员身份分开,保障村级组织坚强有力正常运转和社员正当合法权益;资地分开,就是把非土地资产与土地资产分开,使非土地资产能够正常自由流动;户产分开,就是把户口与产权关系分开,使农民在农村所享有的各项权益不因户口换而改变。◆“三改”,是指股改、地改、户改。股改就是对村集体经济中的非土地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而土地资产则建立土地合作社,保持集体所有性质不变;地改就是农用地在“三不变”(权属不变、用途不变、量质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流转,宅基地的用益物权用来帮助农民进镇入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户改就是以“两实”(实有人口、实有住所)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八、提升社会事业,推动公共服务新提高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体制创新,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到2015年,基本形成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发展格局。

图示:

1、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校网布局调整,鼓励省市重点(示范)学校(幼儿园)走集团化办学道路,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投入,规范管理,进一步提高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点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重视老年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继续实施全员提升和骨干培养“两轮驱动”战略,认真开展“全员读书”、“全员赛课”、“全员考试”三大系列活动和省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按照“优化结构、提质提效、充分利用”的要求,建设县文化中心、广电业务中心等工程,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套设施,努力创建一批浙江东海文化明珠、温州金海岸文化网工程。创建一批农村文化活动室、图书流通点和“农家书屋”,培育一批文化示范村(社区)。坚持文化惠民,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出一批具有较高创作水准和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新闻出版、文化会展、文化休闲娱乐和文化产品制造、流通等产业,鼓励社会资金加大对经营性文化设施的投资经营。推进文化市

场建设,注重增强各类商业街区、市场的文化特色,积极承办各类文化产业会展、大型国家级文体赛事等。进一步打响平阳文化品牌,加强特色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加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加强文化名镇培育,努力打造区域文化品牌。

4、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对存量医疗资源的整合,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基础,构建覆盖城乡、功能互补、紧密合作的高效医疗服务网络,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5、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重大传染病、职业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能力。强化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应急救援、妇幼保健等机构建设和设备配备,建设县卫生监督业务用房等项目。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院内感染控制的管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疫情报告网络。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优化人口结构,全面提升人口素质。

6、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开展省级科技强县创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臵,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创新载体建设,研究建立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及多种类型的企业孵化器,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

学研合作,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积极推进专利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

7、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完善体育服务体系。加快城乡体育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平阳游泳馆、平阳体育场、县少体校和鳌江、水头文体中心等工程。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努力打造国家、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延伸体育产业链。加大体育市场培育力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发展体育事业,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体育技术培训、竞技比赛、体育健身等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并吸引省内外体育俱乐部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

九、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生活品质新提升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险体系、优化社会救助体系、构建社会福利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扩大社会就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开展“六城联创”, 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管理。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到2015年,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发展体系。

图示:

1、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努力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破除城乡户口限制、职工身份限制,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建立健全广覆盖、多层次、便参保、易转移的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完善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稳妥抓好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工作。研究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抓好失业人员的生活保障,提供相应的就业服务和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三大功能。

2、优化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助学制度、医疗救济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加强低保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严格把好低保申请、审核、审批关,健全低保退出机制,确保低保救助公平、公正、公开和及时。加大大病医疗救助力度,实施分类救助,确保应救尽救,切实减轻患大病绝症的困难群众家庭医疗负担。加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实现城乡五保、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全覆盖。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增强求助工作时效性。加快发展慈善事业、老年人事业、妇女儿童事业、残疾人事业。

3、构建社会福利体系。以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为主要服务对象,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逐步提高社会福利事业的全民

参与程度。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惠及全体老年人的服务机制。按照“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加快推进11所中心敬老院建设,到“十二五”末,要让全县所有孤寡老人入住政府敬老院。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平阳县残疾人托养(庇护)中心和平阳县特殊教育学校等项目。

4、加强城乡住房保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重点在昆阳、鳌江、水头、万全等乡镇建设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含人才公寓、经济租赁房、外来务工人员公寓)、限价商品房、旧住宅综合改造、拆迁安臵房、廉租房等项目。完善保障性住房居住的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配套设施,切实增强保障性住房的宜居性,方便居民就业和生活。实施城乡住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城中村改造、老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加快建设鳌江蓝田花苑、下桥地块安臵小区等工程,五年计划投入32.5亿元对全县2万户农村危旧房进行改建、拆建。

5、扩大社会就业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基层劳动保障网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功能完备、运转协调的县、乡(镇)、就业村(社区)三级网络。改善创业环境,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

等政策,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完善就业援助制度,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支持大中专毕业生、被征地农民、残疾人和农村低保对象就业。

6、推进“六城联创”。以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为龙头,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引领,着眼于创造平阳经济和社会的良好发展环境,联动推进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卫生城市等为主要内容的“六城联创”活动。

7、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深化“平安平阳”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抓好以“两所一庭一中心”为重点的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综治网络向农村、社区、企业延伸,完善“综治八大员”工作制度,进一步提高基层治安综合治理能力。加强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查。

8、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切实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在万人以上乡镇建立直派司法所。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维护司法公正,全面提高社会法制化水平。积极推进机关政务、社区事务公开,建立健全多种形式的无障碍“民意通道”,充分发挥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纽带作用。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律师队伍建设,改善律师执业环境,深化乡村法律顾问制度,扶持律师服务业发展。完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畅通申

请渠道,扩大覆盖面,努力做到应援尽援。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继续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加强“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开展“民主法治单位”创建活动。

十、健全设施网络,夯实跨越发展新支撑

按照“优结构、提效益、均空间”的要求,加快推进综合交通、给排水、能源动力、防灾减灾、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化和协调化发展,为“十二五”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图示

1、完善对外快速通道。着力构建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以公路枢纽和港口为节点,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内河航道为基础,干支相连、城乡畅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加快融入长三角、海西、温州大都市等多区域合作,强化交通联系,重点建设沈海高速公路复线平阳段(S19)、温州绕城高速西线平阳段(S10)、104国道西过境公路(昆阳至江溪公路)、104国道郭庄至陈峡垟段改建、万全镇至瑞安火车站公路等工程;争取实施青街至苍南腾垟公路、钱马公路梅源至曹村段改建等工程,做好城市轻轨线位资源保护预留工作。按照构建现代化大港口的要求,积极整合鳌江港区资源,加快核心港区、重点物流基地和集疏运体系建设,优化陆岛交通网络。

2、优化县域内部交通。强化昆鳌中心城市、水头副中心及重要城镇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快建设57省道水头到萧

江段复线、昆鳌快速联系通道、昆阳至水头公路、鳌江火车站至千吨级码头疏港公路、昆阳至宋埠公路等工程。优化城乡客运道路网络,加快建设鳌江、萧江、山门、麻步、顺溪、梅源等乡镇客运站场,争取启动平阳客运中心和鳌江海运码头建设。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便捷的城镇公共交通,引导人们改变出行方式。

3、完善能源电力网络

强化电网建设。结合产业平台建设和城市新区发展,推进能源设施网络向重点开发区块延伸,形成以500千伏、220千伏和110千伏为核心的多分段、多联接和环网的输变电网络。加快建设220千伏鳌东输变电、榆宋输变电和110千伏胜利输变电、站前输变电、围垦输变电等工程。开发利用新能源。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南麂岛1MWP光伏离网发电示范项目和西湾风电场等工程。加强城镇天燃气管道供应网络建设,重点实施昆鳌管道燃气建设工程。

4、构建给排水体系

供水管网。统筹水源工程、取水工程和输配水管网建设,实施城镇规范水厂和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优化供水设施布局,满足城乡供水需求。加快建设珊溪水利枢纽平苍引水(平阳段)、县城区片珊溪引供水(二期)、山门南雁区域供水、平阳县供水管网改造和应急备用水源等工程。排水管网。强化污水集中处理,加快建设东海、萧江、水

头3个污水处理厂和全县各乡镇污水管网、415个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实现城镇和农村污水的集中收集处理。

5、构筑防灾减灾网

建设平安水利保障体系。以河流治理和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顺溪水利枢纽、城市防洪工程水头段、全县小流域堤防加固、鳌江河口整治、平瑞水系(平阳片)河道整治等工程。健全灾害预警防治系统。加强台风、山洪地质、森林火险等灾害监测预警,建立气象、水利、国土资源、林业等多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和短时临近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强化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体系。加快灾害信息系统、预警预报系统、指挥系统建设,完善公共安全服务机制,有效提供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响应、救灾组织保障等服务功能。加强气象、山洪地质、森林火险等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提高信息化水平

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加快信息化步伐,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信息网络,推进电信、广电与计算机“三网融合”。重点建设中国电信各乡镇CDMA网络基站、中国电信各乡镇管道、中国电信信息化网络、平阳县移动TD基站、平阳县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数字化改造和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等工程。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广泛应用信

息化技术,全面推进政府、企业、社区和家庭信息化。积极推进企业上网,引导开发电子商务、行业信息咨询等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技术服务、人才劳务、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等数据资源平台和信息服务系统,提高农村信息通讯网络覆盖率和广播电视覆盖率。

十一、培育生态文明,构筑绿色发展新环境

围绕生态县建设目标,严格环境容量控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2015年,争取建成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平阳”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体系。

图示:

1、推进节能降耗。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的管理体系,落实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形成全社会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良好氛围。严控高耗能、高耗材项目,淘汰制革、塑编等行业落后设备和工艺。推动建筑节材节能、交通节能和照明节能,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能等新能源。加大对节能技术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广各行业相关节能技术操作规范。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农业循环模式。坚持“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原则,强化节水、节地、节能、低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平阳经济开发区、万全产业基地、萧江塑编工业基地、水头和腾蛟制革工业基地等园区的

生态化改造。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大监管力度,对重点污染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格实施环境准入制度,优先发展环保型绿色工业,择优发展高附加值、低污染新兴产业。大力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工艺,提高生产过程中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加强冶金、建材等行业的原材料管理,加快可再生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

3、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顺应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提倡绿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制定生态型消费宣传导则和市民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引导和约束市民养成生态生活方式。在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公益工程、政府办公等公共服务领域先行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绿色交通工具和环保装修材料等低碳产品,推进以废金属、废纸、废电池、废旧家电等为重点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生态道德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体系。

4、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巩固提升水头和腾蛟制革业、萧江废塑料洗涤业、南雁栲皮业等污染整治成果。加快推进鳌江沿岸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实现达标排放,促进鳌江流域水质持续改善。加大平瑞塘河水系环境整治力度,强化河床清淤、水质净化和河岸修复绿化等各项工作。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城镇娱乐场所噪声、餐饮业油烟等污染整治。鼓励制革、明胶、宠

物用品、电镀行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全面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产品深加工水平。实施海堤开口、海域清淤、湾区综合整治、沙滩修复及珍惜物种保护等海洋生态修复行动,建设海上实时立体监测网络和信息集成与应用系统,提高海洋环境监测能力。

5、大力开展“森林平阳”建设。积极推进森林城市建设,新建、扩建昆阳东门山、昆阳九凰山、昆阳城北公园、昆阳平塔龙山公园、鳌江站前广场、鳌江九条河湿地公园、萧江桔坡山、水头龙坑山等一批公园,着力建设“绿在城中、山水相宜”的园林城镇。推进“绿色廊道”和“生态河网”建设,营造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沿线绿色景观带,强化万全平原湿地和滨海滩涂湿地保护。加强“生态屏障”建设,结合旅游资源开发,抓好南雁、山门、顺溪、青街、南麂等生态林区建设,努力打造城市后花园。

十二、创新体制机制,再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围绕破解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系统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出政府职能转变和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图示

1、推进决策管理创新。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包括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行政审批服务全程代理制和行政执法体制和程序等。运用互联网等平台,广泛开展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优化便民服务,规范审批事项,

简化办事程序。培育和引导各类社会中间组织健康发展,规范发展商会、行业协会为核心的市场中介力量。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制度保廉、教育保廉、惩治保廉。

2、推进政府项目投融资改革。做强做优政府融资平台,全力摆脱政府融资平台规模小、比重低、融资渠道单一的被动局面,争取在昆鳌“两轴四片”建设、海洋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组建新的政府融资平台。推进政府项目投融资改革,积极探索基本建设项目多元化的建设模式,除政府直接投资外,支持多个主体联合开发,推广委托代建制,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入。

3、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开拓现代物流、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改制重组。支持民营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集合债券、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直接融资方式。

4、加强信用平阳建设。搭建政府企业信用综合信息平台,完善企业信用数据库,健全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推行信用等级年检申报备案制。全面推进个人信用建设,发挥个人联合征信系统作用。加强政务

诚信建设,建立政府部门信用基础数据库,倡导诚信规范政务。

5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做好企业境外投资的服务工作。加快推进产品、产业和市场的国际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中国品牌商品欧洲展、浙江出口商品(迪拜)交易会、国际宠物水族用品展览会等展览契机,支持企业参加境外展览。以机械机电、高新技术、新型材料、宠物用品等产业为支持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自主出口品牌。

6、推进区域合作。以全面融入温州都市经济圈、加快接轨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为目标,积极推进区域合作。充分发挥毗临海西经济区优势,努力吸引台资企业入驻。积极开展与长三角发达城市在科技人才、金融信息、港口、物流等领域的合作。结合产业转移,推进与中西部地区在资源开发、市场拓展、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合作。发挥在外平阳人在产业、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势,推进内外平阳人互动,引进一批配套型、集聚型、成长型项目。

十三、落实保障措施,建立规划实施新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突出项目带动,增强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能力,确保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顺利完成。

图示

1、推进重大项目实施

“十二五”时期,全县共安排重点项目155个,其中实施项目100个,争取实施项目36个,预备探讨项目19个。重点实施“十类百项千亿”投资计划(即实施项目分10大类、100个项目,近1000亿元投资)。突出重大项目的责任制,确保实施类项目的按时按质完成,并根据“十二五”发展变化,争取实施类项目和预备探讨类项目的推进实施。

专栏15:“十类百项千亿”投资计划 单位:个、亿元、亩 项目 类别 综合交通 农林水利 信息网络 能源设施 城乡建设 民生和谐 项目 “十二五”个数 12 9 3 6 17 10 计划投资 89.29 46.27 13.22 11.11 46.55 390.92 预计 用地 8327 4115 144 385 6497 9028 项目 类别 公共服务 文化提升 生态环境 产业提升 合计 项目 “十二五” 个数 10 4 5 24 100 计划投资 21.03 7.83 31.17 292.61 950 预计 用地 2204 437 3727 12085 46949 2、资金保障。“十二五”期间,全县重点实施类项目建设需要资金投入950亿元,资金主要来源:争取中央、省、市补助55.1亿元,政府投资233.8亿元,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652.8亿元,利用外资7.0亿元。“十二五”期间,要创新资金的来源途径,努力开源节流,扩大政府可用资金规模,强化政府资金配套能力。积极吸引大项目、大投资,通过BOT、BT等形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设立融资平台开展土地资本化运作,以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增强融资能力和政府投资实力。

3、土地保障。按照“十类百项千亿”投资计划,预计“十二五”时期用地规模将达4.69万亩左右。土地指标保障主要途径:一是省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二是争取省重点工程带帽土地指标(省机动指标);三是加快海涂围垦造地步伐;四是加大对转而未供、供而未建等闲臵土地的清理力度;五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中心城区“退二进三”,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复垦和盘活城镇低效用地;六是推进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4、人才保障。“十二五”期末,全县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党政人才等人才资源总量预计达到9.68万人。“十二五”时期,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认真落实《平阳县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若干规定(试行)》和《平阳县企业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若干规定(试行)》,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与激励机制。县政府设立企业引进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高层次及紧缺急需人才的引进、培养、开发、使用及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和单位的奖励。进一步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就业、就医、子女就读等政策。采取多种措施,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在外平阳籍大学生回乡创业。

5、增强抗风险意识。动态分析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变化,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积极应对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时刻关注资金、土地、人才等支撑要素的供

需关系变化,创新保障方式,拓宽保障途径,构建稳健的要素保障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pb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