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王力 第一册 三单元 通论 简体版

更新时间:2024-06-01 21: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汉语通论(七)

判断句,也字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词(判断词)“是”字来联系,例如“我是中国人”。但是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例如: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战国策·赵策)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战国策·赵策)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这种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例如: 是吾师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汤之问棘也是已[1] (庄子·逍遥游)“是已”略等于“是也”,“已”

字也是语气词。

在这三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汤之问棘”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于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在第一个例句里,“是”字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情,其余由此类推。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这种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这样,好像不是判断句,其实仍是判断句。例如: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是)君之惠也。(左传成公三年) 在第一个例子里,“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语,“寡君之愿也”是谓语,其余由此类推。 有些判断句由于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经在上文出现,所以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话里。例如: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左传宣公二年) 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1]” (论语·先进)“非”字是否定副词,下文就要谈到。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常用副词“乃”字来加强肯定,用副词

“非”字来表示否定。先看用“乃”字的判断句: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从上面这些例句里,我们不难看出,判断句用“乃”字,肯定的意味强,而且往往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吾乃梁人也”,这意味着“吾非燕人”“吾非赵人”等等。这种用法的“乃”字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因此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里,“乃”字还可以加在“是”字的前面,说成“乃是”。 再看用“非”字的判断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这种用法的“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是,严格地说,它的语法作用是作为一个否定副词来否定谓语的,它不是否定性的系词,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 在讨论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时候,有一个“为”字值得提出来说一说: 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战国策·赵策)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这类句子里的“为”字,很像现代汉语的系词“是”。其实古代汉语的“为”字是一个涵义非常广泛的动词[1]关于“为”字,古汉语通论(八)里还要讨论。①,在上面这些例句里,虽然可以用现代的“是”字来对译,但不必认为就是上古的真正的系词。在上古汉语里,用“为”字的判断句非常罕见,而且限于一定的场合。就以上面所举的例句而

论,例一“先生为天下之士”不是独立的句子,而是全句谓语动词“知”的宾语。例二“为”字的前后两项,字面相同。例三“为”字后面是疑问代词,这句话在上古更常见的说法是:“夫执舆者谁也?”不用“为”字。《战国策·齐策》:“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孟子·离娄下》:“追我者谁也?”可以为证。“夫执舆者为谁”、“为孔丘”,其实都是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2]当然,从句子的语气说,“夫执舆者为谁”是疑问句。②。例四“为”字的动词意义更为明显。总的说来,上古用“也”字煞句的判断句一般不能用“为”字,所以像“制,岩邑也”不能说成“制为岩邑也”,这是值得注意的。

判断句是表示判断的,但是在语言实践中,我们会遇到某些判断句,它们的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不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来加以分析。这在现代汉语是如此,在古代汉语也是如此。例如《战国策·齐策》:“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千金和重币可以构成判断,但是百乘指的是车马,显使指的是人臣,照形式逻辑讲,就很难构成判断,可是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可以了解的。又如《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战,不能说等于勇气,人们只能说作战是靠勇气的,或者说,勇气是打胜仗的条件之一,等等。但是,照字面讲,这句话又只能解作“打仗就是勇气”。对于这种内容压缩了的判断句,我们不应该以词害义。 判断句有一种最常见的活用法,就是采用判断句的形式来解释原因。例如: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

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在现代汉语里,“是”字也可以用来解释原因。由此可见解释原因和判断在性质上是相近的;又可以证明语言既有发展又有继承的道理。 现在讲到“也”字。 从“也”字的位置看,有两种“也”字:(一)煞句的“也”字;(二)句中的“也”字。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一)煞句的“也”字 煞句的“也”字一般用于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这一点,上文已经说过。现在要讲的是由这种基本用法引申出来的用法。第一,“也”字常用在因果句的句尾。例如: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赵策)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前两个例子是由果溯因,说明真相;最后一个例子是由因及果,进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 第二,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的真实性表示深信不疑,也用“也”字煞句。例如: 蔓难图也。(左传隐公元年)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客无好也。(战国策·齐策)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战国策·齐策)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由于说明因果关系和确认事情的真实性都带有论断的性质,所以用“也”字煞句是很自然的。 此外,古代汉语表示命令的句子也往往用“也”字煞句。例如: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以

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其实“也”字的这种用法,和前面所讲的用法仍然是相通的。 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如果句中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也”字似乎也带了疑问语气。例如: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论语·宪问) 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

有人认为这种“也”字的作用和“邪”(耶)字相同,那是不对的。“也”字和“邪”(耶)字区别在于:(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问,“邪”(耶)字本身表示疑问。例如《庄子·齐物论》:“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就不能换用“也”字,一换“也”字就不是疑问句了。(2)“也”字虽然用在疑问句里,但仍然带有一点确定语气,所以“也”字后面容许再用疑问语气词。例如《论语·先进》:“唯求则非邦也与?”又如《庄子·齐物论》:“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二)句中的“也”字 “也”字有时用在单句或复句中作语气词,表示顿宕。 有的“也”字用在单句中的主语(其中有的是主谓结构作主语)之后。例如: 午也可。(左传襄公三年) 师也过,商也不及。(论语·先进)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先进)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论语·季氏)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论语·泰伯)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前四例“也”字是用在一般主语之后,后二例“也”字是用在主谓结构所充任的主语之后。后面两个句子如果译成现代汉语,似乎可以把

“也”字译为现代的“得”字,例如“水之积也不厚”,可译为“水积得不多。”但是,这只是词序上的偶合,事实上“得”并不相当于“也”,因为这两句话古今的语法结构是大不相同的。下面古汉语通论(十三)讨论“之”字时还要讨论这种句子。(参看本书第二册460页-462页) 有的“也”字不是用在单句主语之后,而是用在时间副词(或词组)之后。例如: 今也则亡。(论语·雍也) 今也,南蛮蛮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有的“也”字是用在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之后,这个分句往往是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例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僖公三十年)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赵策)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

前面三个例子就是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

古汉语通论(八)

叙述句,矣字,焉字

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在古代汉语里,叙述句的结构一般和现代汉语没有什么不同。例如: 冬,晋文公卒。(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晋侯秦伯围郑。(左传僖公三十年) 初,郑武公娶于申。(左传隐公元年)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公赐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马逸不能止。(左传成公二年) 虎求百兽而食之。(战国策·楚策) 在上面所举的这些例句里,“公赐之食”是双宾语句。“赐食”是一个动宾词组,“食”(食物)是直接宾语;“之”指颍考叔,是“赐食”的对象,是间接宾语。类似的例子如: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多予之重器。(战国策·赵策) 一般说来,动词如果是“赐”“予”“遗”“语”“告”等字,大致总有两个宾语:一个是指物的直接宾语,一个是指人的间接宾语。间接宾语放在动词和直接宾语之间。这种句法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上古汉语能带有双宾语的并不限于上述这一类动词,一般的及物动词也可以带有双宾语。例如: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孟子·万章下) 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孟子·告子下) (“紾”zhěn,扭转。) 天生民而立之君。(左传襄公十四年)

“闭门”是一个动宾词组,“门”是直接宾语;“之”指贤人,是“闭门”的对象,是间接宾语。其余由此类推。 在一般的及物动词中,

最值得注意的是动词“为”(wéi)字。这个词在古代的涵义非常广泛,但是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它的涵义比较具体。随着应用的场合不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作”“做”“造”“治”“处理”“安排”等等。古书上有许多句子是用“为”字作动词而后面带有双宾语的。例如: 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左传僖公三十年) 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左传宣公二年) 重为之礼而归之。(左传成公三年) 吾不忍为之民也。(战国策·赵策)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对于上面这类例句,最容易发生两种误解:或则以为第一第二两个例子里的“为”字是介词(读wèi);或则以为第五个例子里的“为之民”等于说“为其民”。这都是不对的。试就第三个例子来分析:“为箪食与肉”是一个动宾词组,“箪食”与“肉”是动词“为”的直接宾语;“之”指灵辄,是间接宾语。其余由此类推。 我们还要注意宾语的位置。在一般情况下,宾语是放在动词的后面的;但是,有时候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面用“是”字、“实”字或“之”字复指。例如: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左传襄公三年) 有时候还在提前的宾语的前面用“惟”(唯)字,构成“惟(唯)??是??”“惟(唯)??之??”的说法。例如: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

传宣公十二年)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荀子·王霸)

现代还说“唯你是问”、“唯利是图”,就是这种语法的残留。 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就只用“之”字复指。例如: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 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滕文公上)

由此可见,用代词“是”字或“之”字复指提前的宾语,是古代汉语变更动宾词序的一种语法手段;即使被提前的宾语本身是代词,也并不排斥这种语法手段。但是,现代汉语没有这种句法了,因此这类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是无需把这种“是”字或“之”字直译出来的。 下面讨论上古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 在上古汉语里,表示行为数量的句法,一般是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而不用表示动量的量词。例如: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宣公二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现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一般是把表示动量的数量值放在动词的后面,比如“九合”,现代汉语则说“会合九次”(“九”在这里只表示多次,不是实数),不但用了动量词,而且词序也变动了。 从句子成份

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例如: 击之,必大捷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国语·晋语)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最后两个例子最富有启发性,这两个例子都是平行的句法,第三个例子上文用“矣”下文用“焉”,第四个例子上文用“焉”下文用“也”,试加比较,可以看出“焉”字所表示的语气来。这种用法的“焉”字有点像现代汉语的“啊”字,但不是每一句的“焉”字都能用“啊”来对译。以上只算“焉”字的活用法,“焉”字的正常用法仍然应该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正如“矣”字一样,“焉”字也可以用于疑问句,在这种情况下,“焉”字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由于句子里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焉”字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例如: 君何患焉?(左传隐公元年)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 此外,古书上还有些“焉”字用于句中,似乎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 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天子焉始乘舟。(吕氏春秋·季春纪) 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墨子·鲁问)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墨子·兼爱上)这种“焉”字又可以写作“安”或“案”,《荀子》书中比较常见。例如: 故先王圣人安为之立中制节。(荀子·礼论) 是案曰是,非案曰非。(荀子·臣道)有人把这种“焉”字解释为“于是”“乃”“则”,认为

是连词。其实这种用法的“焉”字和指示代词的“焉”字仍然相通。如果说,指示代词的“焉”字用于句尾有可能逐渐取得语气词的性质,那么当它用于句中从而逐渐取得某种关联词的性质并不是不可能的。但是“焉”字的这种用法似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一般古书上并不常见。

古汉语通论(九)

否定句,否定词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否定词可以是副词,如“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也可以是代词如“莫”(“莫”字是一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汉代以前很少当“勿”字讲,见下文)。例如: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公冶长) 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左传隐公元年) 王斗曰:“否。??”(战国策·齐策)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在上古汉语里,用“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有一个特点:宾语如果是一个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1]“无”同“毋”,下文就要谈到。①。(左传宣公十五年)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礼记·礼运)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在第一个例子里,“吾”是“知”的宾语,放在“知”的前面,现代汉语却只能说“不知道我”(不了解我)。第二个例句“毋吾以也”中的“吾”是动词“以”的宾语,放在“以”的前面;但按现代汉语的结构,“吾”必须放在“以”的后面。其余由此类推。有人把上面所举的这类句子叫做倒装句,那是不对的。在上古汉语里,这是最正常的结构,而不是“倒装”。这

个规律在用否定词“未”“莫”的句子里最为严格,很少例外。直到后代,由于仿古的关系,古文家仍然运用这一类结构。 至于用“弗”“勿”“非”“无”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就不能运用这种结构了,这是因为“弗”“勿”所限制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见下文),“非”字是否定整个谓语的,而“无”字本身就是动词。 从宾语来看,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能用这种结构。“君”“子”一类的字不是真正的代词,也不能用这种结构。例如: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 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未绝鼓音。(左传成公二年) 若不许君,将焉用之?(左传昭公四年) 吾不能早用子。(左传僖公三十年) 现在我们把古代汉语中常用的九个否定词

“不”“弗”“毋”“勿”“未”“否”“非”“无”“莫”分别加以叙述。 (1)“不”“弗” “不”和“弗”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同的,它们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但是,它们的语法意义有细微的区别。区别在于:“不”字后面的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又可以不带宾语。例如: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不问马。(论语·乡党)“弗”字后面的动词一般是及物动词,而且动词后面往往不带宾语。例如: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左传隐公元年) 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战国策·赵策)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隐公元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礼

记·学记)“弗”字后面的动词带宾语的,非常少见,如“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不”和“弗”都不能否定名词。用在“不”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形容词或动词;用在“弗”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及物动词。例如: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2)“毋”“勿” “毋”和“勿”在词汇意义上是相同的,它们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等于现代汉语的“不要”或“别”。例如: 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 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孟子·梁惠王下)

古书上“毋”字常常写作“无”字。例如: 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无生民心。(左传隐公元年)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无令舆师陷入君地。(左传成公二年) 无欲速,无见小利。(论语·子路) 在语法意义上,“毋”和“不”相当,“勿”和“弗”相当。“毋”字后面的动词一般带宾语,“勿”字后面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但是,正如“不”和“弗”的区别不严格一样,“毋”和“勿”的区别也不严格。孟子:“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动词后面却是带宾语的。 正如“不”“弗”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毋”“勿”后面的名词也用如动词。下面是“毋”字后面的名词用如动词的例子: 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 有时候,“勿”字并非用于祈使句,而是用于陈述句。这样,它就不再表示禁止;它的意义和“不”字差不多。例如: 齐侯

古汉语通论(十)

疑问句,疑问词

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有时候用疑问代词,有时候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是二者都用。例如: 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也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孟子·告子上) (比较“谁欺”和“欺天”、“谁敬”和“敬兄”这些动宾结构的宾语的位置。) 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既富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又谁敢德?(同上)

第一第二两个例子最富有启发性,疑问代词作宾语就在动词前面,不是疑问代词就在后面。有时候,动词前面有助动词,疑问代词宾语就放在助动词前面,上面所举的最后两个例子就是这样。 疑问代词用作介词的宾语时,也受这个规律的制约,它们也必须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 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

民,何以有君?(战国策·齐策) 上古汉语这种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词序,一直为后代古文家所遵守。例如: 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韩愈:祭十二郎文)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将何适而非快?(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比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更为严格,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例外。只有“何如”又说成“如何”,好像是例外,其实这两种词序都出现在上古汉语里。在先秦时代,它们已经是一个凝固形式,意思是“怎么样”、“怎样”或“怎么办”。例如: 与不谷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乡人皆好之,何如?(论语·子路)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楚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古书上还有“若何”、“何若”、“奈何”的说法(含义与“何如”、“如何”相同),但没有说成“何奈”的。例如: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美之与恶,相去何若?(老子·二十章) 事将奈何矣?(战国策·赵策) 秦称帝之害将奈何?(同上) 先生助之奈何?(同上) 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战国策·齐策) 古代又有“如??何”“若??何”“奈??何”的说法,当中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论语·颜渊) 如受吾币而不假吾道,则如之何?(谷梁传僖公二年)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

问) 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力拔山兮气葢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 (“奈若何”就是“奈汝何”。) 陈文子见崔武子曰:“将如君何?”(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 在古代汉语里,“如之何”“若之何”又是一个凝固形式,有时候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反问,译成“怎么”;有时候用在询问句的末尾,译成“怎么样”。例如: 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诗经·齐风·南山) 疑问词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疑问代词,第二类是疑问语气词。现在分别加以叙述。

(一)疑问代词 (1)谁,孰,何 “谁”字跟现代汉语的“谁”一样,是指人的疑问代词。例如: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左传僖公四年)“孰”字经常表示选择。它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例如: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以上指人。)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梁惠王下) (独自作乐快乐呢,还是与众人共听音乐快乐呢?第一第三“乐”字读yuè,其余“乐”字读lè。) 礼与食孰重?(孟子·告子下) 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尽心下) (以上指事物。) “孰”字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示选择的;这时,它就

和“谁”字没有分别了。相反地,“何”字也偶然可以表示选择。例如: 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前面三个例子都可以换用“谁”字,最后一个例子似乎应该用“孰”字,但是“孰”字一般不用作直接宾语,所以用“何”字了。 古书上常常见到“孰与”二字连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例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同上)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种“孰与”和《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里的“孰与”不同。第一个例子是说“我与城北徐公孰美”,第二个例子含有“救赵与勿救孰得孰失”的意思。第三个例子是说“您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较,谁强谁弱?” “何”字和现代汉语的“什么”相当,是指物的疑问代词。例如: 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四) 门人问曰:“何谓也?”(论语·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谁”“何”都可以用作定语(“孰”字不能),但是“谁”字后面一般用“之”字,“何”字后面不能用“之”字。例如: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僖公四年) “何”字又可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先生坐,何至于此?(战国策·魏策四)

当它用作状语的时候,被修饰的不一定是及物动词,有时候也可以是

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例如: 吾何快于是?(孟子·梁惠王上) 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战国策·齐策四) (2)安,恶,焉,胡,奚,曷 这六个疑问代词只能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用作状语要比用作宾语常见。先看用作宾语的例子: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三)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同上) (“恶乎”等于说“于何”。) 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四) 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 奚以知其然也?(庄子·逍遥游) 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战国策·赵策三) “途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荀子·性恶) “安”“恶”是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可以译成“哪里”;“胡”“奚”“曷”和“何”字相当,可以译成“什么”。作为宾语,“恶”字只用于“恶在”“恶乎”,而很少用在其他动词和介词前面。 再看用作状语的例子: 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战国策·赵策三) 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同上)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同上) 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魏风·伐檀)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天曷不降威?(尚书·商书·西伯戡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作为状语,“安”“恶”“焉”一般表示反问,可以译成“哪里”“怎么”;“胡”“奚”“曷”一般询问原因,可以译成“为什么”;但是最后一个例子里的“曷”字是询问未来的时间的,这种用法是《诗经》语法的特点之一,别的古书上很少见到。此外,“曷”字用作状语时,和“盍”字相通,表示“何不”的意思,这里不详细叙述了。 (二)疑问语气词 (1)乎,诸 疑问语气词“乎”字,表示纯粹的疑问。“乎”字译成现代汉语,有时要译成“吗”,有时要译成“呢”,这要看它用在什么样的疑问句里。在是非问句里,发问的人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字,这种“乎”字要译成“吗”。例如: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战国策·齐策四)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卫灵公) 许子冠乎?(孟子·滕文公上) 在选择问句里,“乎”字要译成“呢”。例如: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乎?”(战国策·楚策)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孟子·告子上) 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在先秦时代,句中已经用了疑问代词的所谓特指问句,极少用“乎”字,这可以从本节通论所举的若干特指问句里看到。这是因为既然句中用了疑问代词把疑问之点提出来了,不用“乎”字,仍然可以了解为疑问句。秦汉以后,特指问句用“乎”字才渐渐多起来。例如: 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陈轸列传) 孰为汝多知乎?(列子·汤问)特指问句里的“乎”字要译成“呢”。 “乎”字跟疑问代词、否定词以及常见的“岂”字、“宁”字相呼应

时,往往表示反问。例如: 其何伤于日月乎?(论语·子张) 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战国策·赵策)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战国策·赵策)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庄子·秋水)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战国策·齐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反问句是无疑而问,只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肯定或否定,并不一定要求回答。跟疑问代词相呼应的“乎”字译成现代的“呢”,其余的“乎”字译成现代的“吗”。 “乎”字跟“其”(表示委婉语气)、“无乃”(表示恐怕是的意思)、“得无”(表示该不会的意思)等词相呼应的时候,表示一种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的“吧”字。例如: 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子其怨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其恕乎!(论语·卫灵公)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四) 有时候,“乎”字并不表示疑问,而是表示感叹。例如: 长铗归来乎!(战国策·齐策四) 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 善哉!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诸”字是“之乎”的合音。“诸”字用于句尾的时候,可以用“之乎”去解释,但是只表示疑问和反问。例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论语·先进) (注意比较“行诸”和“行之”。)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2)与(欤),邪(耶) “与”(欤)字略等于现代汉语的“吗”字或“呢”

字。“与”和“乎”的分别是:除了有疑问代词或在选择问句而外,“与”字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用“与”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是说话人猜想大约是这样一件事情,但是还不能深信不疑,要求对话人加以证实。因此,纯粹表示疑问的“乎”字不能换成“与”字,例如“伤人乎?”不能换成“伤人与?”“冯公有亲乎?”不能换成“冯公有亲与?”下面是一些用“与”字的例子: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是鲁孔丘之徒与?(同上) 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 然则废衅钟与?(孟子·梁惠王上) 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孟子·公孙丑上) 上面这种是非问句中,“与”的疑问语气不是很强的。但是在有疑问代词的句子里,或者在选择问句里,“与”字的疑问语气强得多。例如: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丘何为是栖栖者与?(论语·宪问) 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邪”(耶)字和“与”(欤)字的语法作用相同。在先秦,有的古书只用“与”不用“邪”,如《论语》《孟子》;《春秋》三传也只有《左传》用了一个“邪”字。《老子》《庄子》用“邪”很多,《荀子》也是用“邪”多于“与”。“邪”和“与”古音相近,它们的不同大概是方言不同的缘故。下面是一些用“邪”字的例子: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老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四) 治乱,天邪?(荀子·天论)“与”和“邪”

也都能用于反问。例如: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战国策·赵策三)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此非以贱为本邪?(老子) 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庄子·秋水) (3)哉 “哉”字的主要用途有二:一是表示反问,一是表示感叹。“哉”字表示反问略等于现代的“呢”字(只有和“岂”字相呼应时才等于现代的“吗”字)。它永远不表示纯粹的疑问;而且,一般地说,要有疑问代词或“岂”字跟它呼应,才能表示反问。例如: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 “乎哉”连用时可以表示纯粹的疑问,那是“乎”字所带有的语法意义,而“哉”字只是加强“乎”字的语气。例如: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不识此语诚然乎哉?(孟子·万章上)

但是,有时候是“乎哉”连用表示反问。例如: 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 (“慊”qiàn,恨。) “哉”字表示感叹时,略等于现代的“啊”字。例如: 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佾) 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哉”字和它前面的形容词也可以提到句首,构成倒装句,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例如: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野哉由也!(论语·子路) 上面我们叙述了两类疑问词--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下面我们再来简单讨论一下与疑问句或疑问语气词有关的

几种语法现象。 (1)几种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 第一,“不亦??乎”。例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不亦??乎”是古代的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说法。 第二,“何以??为”。例如: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 这种句子,实际上是动词“为”的疑问代词宾语“何”放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前面了,意思是“用??做什么”。第一个例句是说“君子朴质就行了,用文采做什么?”这是无疑而问,是古代表示反问的一种说法。 在“何以??为”这个格式里,“何”字可以用别的疑问词如“奚”、“恶”、“安”等来替换;“以”字也可以“用”字来替换。例如: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恶用是鶃鶃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 古代汉语里介词“以”字是可以省去的,因而“何以??为”句中也可以省去“以”,说成“何??为”。例如: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汉书·张汤传) “我何渡为”意即“我渡河做什么”,“何厚葬为”意即“厚葬做什么”。 第三,“何??之有”。 “何??之有”是“有何??”的倒装,是“有什么??”的意思。“何厌之有”就是“有什么满足呢”(“之”字复指“厌”字)。例如: 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夫晋何厌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 (2)语气词的连用 疑问语气词

不仅可和疑问语气词连用(像上面所讲的“乎哉”),而且也可以和直陈语气词连用。例如: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赵策) 斯谓之君子已乎?(论语·颜渊) 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

连用的语气词,都分别担负了表达语气的任务;这些例子中,“也”、“矣”、“已”等表直陈语气,“与”、“乎”、“哉”等表疑问或反问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所以上面这些句子都是疑问句或反问句。

不仅可和疑问语气词连用(像上面所讲的“乎哉”),而且也可以和直陈语气词连用。例如: 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赵策) 斯谓之君子已乎?(论语·颜渊) 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

连用的语气词,都分别担负了表达语气的任务;这些例子中,“也”、“矣”、“已”等表直陈语气,“与”、“乎”、“哉”等表疑问或反问语气。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所以上面这些句子都是疑问句或反问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on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