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更新时间:2023-04-19 20:2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保证安全施工的关键,在于严格执行“平安工地”建设的标准及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施工,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执行,加强检查、监督力度,并对整改内容认真落实。

一、安全施工总体保障措施

1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制订具体可靠的规则、办法,切实予以执行。严格遵守国家、部、辽宁省颁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2建立健全的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主管施工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是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部的技术负责人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工程项目部必须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班组设安全员,各作业点应有安全监督岗。工程项目部应建立具体的安全责任制,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

3组织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对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人员按其各自的安全职责范围对之进行教育,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并认真落实。

4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

5确保必需的安全投入。购置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安全设备及设施,使之能完全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6积极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7工程施工中如发生死亡事故,或其他恶性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向上级主管、驻地监理及监理总部报告,严肃事故处理,提出预防事故重复发生和防止事故危害复延的有效措施。

8所有分项工程在开工前必须编制有安全技术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用电组织设计),技术复杂的专题方案必须严格执行审核批准手续和程序。

9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有书面资料或有作业指导书(或操作细则)技术交底针对性要强,并履行签字手续,保存资料。项目经理部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的规定来进行作业。

10特种作业人员,包括机械工、电工、电焊工、管道工、起重工、桩机操作工等必须进行专业培训,按规定到有关主管部门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方能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特种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施工。

11施工现场应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使用的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应当按照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机械安装要按平面布置图进行;在投

入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验收,并办好验收手续登记;经验收并确认机械状况良好,能安全运行后,才允许投入使用。所有机械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要进行登记存档,按期复验。使用期间,应当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及安全运作。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应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定》的要求进行设计、验收和检查。临时用电还要有安全技术交底及验收表,要有变更记录,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

13临时用电应落实三项技术措施:

第一,防止误触带电体的措施;

第二,防止漏电措施;第三,实行安全电压措施。所有接地和重复接地电阻值,必须经检验符合规范要求后方能使用,且每季要复测一次,并切实做好记录。

14各类脚手架、井架、便桥、栈桥等施工设施的搭设、拆除和使用,要有设计计算和施工图。搭设完成后应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使用中要定人定期检查使用情况,专人负责维修,并作好记录。

15对高空作业、深基坑开挖等技术复杂又涉及不安全因素较多的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经监理总部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

16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抓好施工平面布置和场地设施管理,做到图物相符,井然有序,状况良好,此外还应做好环保、消防、材料、卫生、设备等文明施工管理。

17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主要包括安全网、围护、洞口盖板、护栏、防护罩等。各种限制装置都必须齐全、有效,并且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动。如因施工实际需要移动时,必须经工地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施工。

18施工现场除应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外,危险地点必须悬挂按照《安全色》和《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还应设红灯示警。

19使用工程车或占道作业,必须严格按照业主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认真做好计划申报,作业防护和“清点”手续,做到组织、制度、措施三落实,以确保工程运输和轨行区作业的安全。

20施工安全教育的重点是岗位生产知识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安全思想、施工纪律和安全生产制度。施工安全教育应有针对性,应结合工地特点和生产的实际情况;施工安全教育应有计划,适时有效地进行,经过培训考核,颁发安全合格证,让工人持证

上岗。

21施工现场安全教育,包括定期教育及对新进工人(含民工)、变工种工人、特种作业工人的安全教育。新进场的职工(包括民工),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不准上岗。采用新工法、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技术难度复杂或危险较大的作业,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及技术交底,才能进行作业。

22施工现场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考核、复验,应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执行,必须实施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培训后经考核合格,获得操作证者,方能独立作业。

23对从事有尘毒危害作业的工人的教育,应进行必要的防治知识和技术的安全教育,同样须经考核,合格者方能获证上岗。

24为了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堵塞事故漏洞,防患于未然,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实施定期的、季节的、专业性的安全检查,以及每周的安全巡检。安全检查以查思想、查制度、查领导、查隐患为主,应结合季节和工地特点,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防治惯性事故安排进行。每次检查要有重点、有标准,要评比记分。

25安全检查由项目经理或主管施工生产的项目副经理主持、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参加。对查出的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验证等制度,要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26安全检查应与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应与安全生产责任制挂钩,做到奖罚严明。

二、突发事故防范措施

(一)地表沉降的预防及处理

(1)地表沉降监测随施工进度进行,并将各沉降点沉降值存入计算机监测管理系统汇总成沉降变化曲线、沉降速度变化曲线,绘制报表。根据报表结果指导施工。

(2)对基坑临边防护和基坑壁内支撑、基坑支护进行日常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工检查,采取措施避免施工事故。

(二)构筑物、管线沉降的预防及处理

(1)构筑物沉降的预防及处理

a.对构筑物的调查结果进行认真分析论证,对因施工原因而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构筑物进行保护,确保地表隆降在警戒值范围内,并使构筑物不发生有害的沉降和倾斜。

b.对沉降超过警戒值的构筑物进行跟踪注浆保护,必要时支撑保护。

(2)地下管线沉降的预防及处理

a.施工前组织专门的管线调查小组,配备管线探测仪进行地下管线调查工作,查清各类管线的允许变形量、并与有关单位协商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备案。

b.对距离开挖面较近、变形反应敏感的管线应为重点,进行相应的保护。

c.对横跨基坑的管线,能改移的改移,不能改移的进行悬吊保护。

d.以监测为指导,监测值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对管线进行有效的保护。

(四)停水、停电预防措施

(1) 停水预防措施:尽量错开施工用水高峰期,并储存一定量的水,保证停水期间不 停工。 (2) 停电预防措施: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发电机组,作为后备电源,以保证电网停电时 能继续进行施工。

三、高压线下方施工专项安全措施

本工程有高压线横跨施工现场,在高压线下方施工需做到:

1、 机械设备的材料进场时,有持高压电工证书技术员在现场做好相关的指导交代并时 刻跟踪,及时防范和处理事故的发生。

2、 做好各类设备器材的接地线保护,尤其是在雨季施工作业时更加做好安全防范。

3、 派安全人员驻守在现场,24小时值班。

4、 积极同相关供电所建立联系,并参考其提供的意见,做好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现场 安全教育。专门进行安全教育,在有可靠措施的情况下,采能进行作业。

5、 监测高压电塔与电线,并在醒目位置粘贴高压电塔下施工注意事项及事故抢救措施, 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做到安全意识要深入每个在场的工作人员。

6使用高度仅3.5m 的旋喷桩机进行旋喷桩的施工,钻(冲)孔桩钢筋笼吊放分节进行 (最多4级),以满足最小安全距离要求。

6在高压线下方施工必须保持满足高压线的最小安全距离要求。 按照规范要求,高压线下方施工的安全距离见下表:

表13-2

施工现场机动车道与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

在高压线下方施工,必须切实做好现场的施工用电安全防护措施:

四、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1、所有施工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自用设备的负荷、地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

2、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标),统一编号;其安装形式、内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选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3、现场内支搭架空线路的线杆底部要牢固,不得倾斜下沉,与临近建筑应有一定安全距离,且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达不到要求必须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4、所有电路均采用三相五线制,所有电器设备及金属外壳或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

5、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做到“一机、一闸、一漏”,并定期检查。

6 施工现场垂直接地体统一采用? 8光面钢筋,不得采用螺纹钢。

刀开关、铁壳开关及倒顺开关的防火

火灾危险性

这三种开关主要用于照明、电热、电机控制等小型电气装置的电流分合控制中,由于其使用对象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其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相对较大。一旦发生超载发热、绝缘损坏、缺相运行、机构故障等引起短路、电击和由于刀口接触不良。闸刀开关与导线连接松弛,都将引起局部升温、电弧等现象,轻则破坏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导致电力网发生火灾。

防火措施

①刀开关应根据额定电流与额定电压进行合理选用,严禁超载。其额定电流应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 2.5 倍以上。安装时,应选择干燥明亮处,并配备专用配电箱。电源接在静触点上,开关按规定安装成正装形式,而且应保证拉、合闸刀的动作方便灵活。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各开关刀口与导线及刀触点处是否接触良好,开关胶盒、瓷底座。手柄等处有无损坏等。

②使用铁壳开关时,应合理选择开关型号,严禁长时间过载使用。保证开关铁壳接地良好。插入式熔断器损坏后应及时更换。严禁使用其他导体代替熔体使用。机械连锁装置及外盖损坏后勿冒险使用。

③倒顺开关的选用应根据电动机的容量和工作情况进行。在倒顺开关前级应加装能切断三相电源的控制开关和熔断器。倒顺开关每月至少检修一次。若发现触点接触不良、厚度磨损或不足原来的一半以及有裂痕、松动等现象时,应停电进行更换和修复。

④潮湿场所应选用拉线开关。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的房间应把开关安在室外或合适的地方,也可采用相应的防爆、防腐开关。

⑤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单级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以防在火线接地时发生短路引起火灾。变、配电装置、配电柜的防火

火灾危险性变、配电所的一些装置都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液体和气体,或者含有强腐蚀性液体,在高温和电弧作用下,都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

防火措施

①高、低压配电室

高、低压配电室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低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采用混凝土地面。长度大于7米的高压配电室和长度大于10 米的低压配电室至少应有两个门,并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一般不宜设门,如必须设门时,则应能向两个方向开启。配电室可以开窗,但应采取一定防范措施,如设网格不大于20毫米x20毫

米的铁丝网和遮雨棚,以防雨雪侵入和小动物进入。高、低压配电装置如布置在同一室内时,装置问的距离应不小于 1 米。

④变、配电室室内、外变配电装置都应有良好的防雷设施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装置,保持清

洁,防止油污灰尘导电引起短路。按规范设置消防器材。

电气设备必须电气线路的防火措施

短路

①必须严格执行电气装置安装规程和安全技术管理规程,坚决禁止非电工人员安装、修

理。

②要根据导线使用的具体环境选用不同类型的寻线,正确选择配电方式。

③安装线路时,电线之间、电线与建筑构件或树木之问要保持一定距离;在距地面之米高以内的一段电线,应用钢管或硬质塑料保护,以防绝缘遭受损坏。

④在线路卜应按规定安装断路器或熔断器,以便在线路发生短路时能及时、可靠地切断

电源。

超负荷

①根据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线。

②严禁滥用铜丝、铁丝代替熔断器的熔丝。

③不准乱拉电线和接入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

④检查去掉线路上过多的用电设备,或者根据线路负荷的发展及时更换成容量较大的导线,或考根据生产程序和需要,采取排列先后控制使用的方法,把用电时间调开,以使线路不超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

①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②铜、铝线相接,宜采用铜铝过渡接头。也可采用在铜铝接头处垫锡箔,或在铜线接头处搪锡。

③通过较大电流的接头,不允许用本线做接头,应采用油质或氧焊接头,在连接时加弹力片后拧紧。

④要定期检查和检测接头,防止接触电阻增大,对重要的连接接头要加强监视。

架空线路的火灾危险性

①电杆倒折、电线断落或搭在易燃物上,易造成线路的短路,出现电火花、电弧。

②电杆档距过大,线问距过小或布线过松,没有拉紧,在大风和外力作用下,容易碰在一起造成短路,此外,布线时把导线拉得过紧,也易发生导线断裂事故,引起火灾或触电事故。

③架空线路上遭到雷击,会使线路绝缘损坏,并产生下频短路电弧,从而使线路跳闸,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

架空线路的防火措施

架空线路的防火措施

①为了防止倒杆断线,对电杆要加强维修,不要在电线杆附近挖土和在电线杆上拴牲畜。

②架空电线穿过通航、河流、公路时,应加装警示,以引起通行车、船注意安全。

③架空线路不应跨越屋顶为燃烧材料做成的建、构筑物。

④架空线与甲类物品库房、可燃易燃、液体贮罐、燃助燃气体贮罐、易燃材料堆场等的

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电杆高度的 1.5 倍;与散发可燃气体的甲类生产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干30 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nm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