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的中国传统雕塑

更新时间:2023-09-30 10:1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栩栩如生”的中国传统雕塑

作者:杨宇辉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3期

摘 要:本文从艺术考古学与中国传统雕塑研究的关系入手,结合文化哲学体系的符号说,对传统雕塑的核心价值以及当代中国雕塑应当或可能具有的语言形式进行研究。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种先决条件,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程并参与到传统的进程中。 关键词:精英文化的缺位;符号现象;太极;传统雕塑的动力学形态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039-02

日前,周晓陆先生在和西美研究生的讲座中谈到当前艺术考古学者在美学方面的知识匮乏时曾风趣地说到,学考古的学者们在描述古代艺术品时最爱使用的词是“栩栩如生”,似乎除此之外无以表达对艺术作品的具体感受,而这种似是而非的概念化理解居然一直作为对传统艺术的规范描述文本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周先生玩笑道:“我看吉祥村的小姐们就很?栩栩如生?嘛”!众皆哗然。笑毕细想并联系我所学习的雕塑专业,不禁深有感触。本文的探索,只是进行局部的验证——它并不企望成为系统的论述。尤其因为,本文不打算过多探究有关文化的溯源及雕塑本体论等方面的问题,而仅仅想指出当代中国雕塑应当或可能具有的语言形式。换言之,我将仅提供一些分析假设的雕塑“语言工具”。

中国传统雕塑的研究与艺术考古学的关系历来极其紧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二者几乎可以相互转化,这主要是由于艺术考古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从分类来讲,艺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考古学研究中的人类精神文化创造物及其遗存,主要分为艺术遗迹和艺术遗物两大类。其中艺术遗迹主要分为壁画和雕塑,艺术遗物则主要分为绘画、雕塑、碑刻和工艺美术等。不难看出,除了其中的绘画部分以外,其他各种类型几乎都与雕塑有着紧密联系。从艺术遗迹中的建筑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到艺术遗物中的玉器(雕)、陶器(雕)、铜器(雕)、瓷器(雕)以及其他如漆、木、金银等各种材质的遗物,无不反映中国传统雕塑形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这岂是区区一个“栩栩如生”便可概括得了的。 但是,翻开中国古代雕塑史,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雕塑研究中使用的却多是类似于“栩栩如生”的模式化称述。例如:“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的艺术特性”;“秦始皇兵马俑其兵俑体态与真人相等,数量众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其马俑形象写实、身材矫健、活灵活现”;“汉代雕塑在继承秦代恢弘庄重的基础上,更突出了雄浑刚健的艺术个性,霍去病墓石雕群在形式上突出了石雕作品的雄浑之势和整体之美”;“隋唐佛雕作品既显博大凝重之态,又不失典雅鲜活之美”……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看似严谨缜密,实则空洞无物,对中国传统雕塑的形态特征和美学取向,仅仅停留在表面称述的层面,缺乏对其内在精神和形态机制方面的研究,而其方法论的核心部分更是未能摆脱过去唯意识形态的思想束缚,将社会学考察作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nf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