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1 10: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社科图书

中国现当代诗歌

理论和写作简议

主 编:舒文龙

参 编:周春久 武邵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浅眠文学艺术研究办公室

前 言

高等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2月13日,有职工100余人。每年出版图书近200个品种,再版图书200多部。辽大出版社建社以来,始终坚持党的出版方针和政策,努力为教学科研服务,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把出版教材、专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著作为自己的使命。从建社到现在已出版各类图书4000多种,近70%的图书为教材、专著;有近400种图书分别获得国家、省、市级的奖励。多部图书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受到读者的广泛赞誉。高等教育出版社立足本校,服务辽宁,逐渐形成了以经济、文史、法律、外语、计算机图书为主体的出版特色。

成立于1985提2月的高等教育出版社,位于中国东北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是一所省属地方大学出版社。它拥有一支业务水平高、编辑能力强的专业出版队伍,现在职工52人,编辑人员35人,全部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0人。副编审以上高级职称21人,占全体职工总数的40%。下设3个编辑部,一个营销部,一个激光照排中心,一个教材零售书店(2002年被全国大学出版协会批准高为中国高校图书代办站)。拥有5000平方米自筹资金盖建的办公大楼。年出版新书和再版图书350余种,主要出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术专著和各类教材为主,资产规模达3200万元,截至2005年底固定资产额1273万元,年均销售码洋5200万元,是国内具有一定实力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作为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积极实施精品战略,打造优势品牌。辽宁大学作为中国“211工程”100所重点院校之一,学校的经济管理学院、工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等院所博士、硕士点集中,西方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等在中国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如何贴近高校实际,发挥重点学科优势,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为辽宁经济建设服务。为此,自1985年以来,出版社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拿出20万元作为校内老师出版教材、学术专著的补贴。1995年还专门设立了“辽宁大学学术出版基金”和“辽宁大学博士论丛基金”,已经为辽宁大学老师700人次500余种图书,其中获奖图书占60%左右。高等教育出版社立足本校,服务辽宁,逐渐形成了以经济、文史、法律、外语、计算机图书为主体的出版特色。

高等教育出版社现已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在图书市场竞争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率。2005年在辽宁大学党委的领导下,出版社率先进行干部体制的改革试点,面向国内公开招聘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并很快组建了新一届领导班子。社委会和广大员工统一思想,认真调研,制定方案,着手改革。最大限度减少行政人员和行政开支,充实一线研发生产队伍,大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人事聘任制度和奖酬金分配制

1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度。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经过科学论证大力调整分配政策,将编辑人员的利润指标降为零起点、为编辑开展工作提供优惠政策等,调动了编辑的积极性,进行了编辑和发行队伍的重新整合和建构,编辑人员统分为3介查对独立的编辑部,计划在适当时机转变成具有较大研发能力的出版事业部,将发行部改编为自主经营的营销部,高营销部总经理,将照排中心、书店确定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进行经营体制改革探索,采取效的廉政措施,社委会成员不拿综合奖,带头大幅度降低津贴系数,不用公车上下班,不用公款变相出国旅游。

2006年出版社又推出了旨在促进出版社跨越发展的“四大工程项目”:选题项目制实施工程、营销部改革工程、图书质量保证工程、精打细算降低成本工程。目前这四项工程正逐步完善论证,并进入有效实施阶段。面对日新月异的出版改革紧迫形势,高等教育出版社将一如既往,坚持改革和发展不动摇,坚持体制和机制不断的发展战略,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部

2011年3月

编者简介

舒文龙,男,陕西省咸阳市人,祖籍上海市,1991年出生于农民家庭,1996年就读大寨小学,2003年就读于代家乡初

2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级中学,在传统的九年义务教育中接受了平凡的学生时代,2005年就读于综合高级中学(现武功县职教中心),自高一开始接触了中国现代诗歌,从此开始了现代诗歌的创作和散文的写作。语文教育受教于曾经在学生时代称为“游侠”的董文杰老师,董老师“曾千里单走西藏”。开始了文学创作的锋芒,高二受教于富有诗情画意的孙敏老师之手,开始了传统的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小说的写作,作文经常作为范文朗诵在语文的课堂上。

2008年进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科)进修计算机网络技术,背弃了语文,进入了计算机的领域,2009年因为“seaon电子软件设计”中获得“三等奖”被沈阳大学(二本)录为预科生,两年毕业。2010年1月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并且考入中国“十大名校之一”的东北大学(一本)。

2010年被评为“东北十大自强之星”

目 录

前 言 ................................................................... 0 编者简介 ................................................................. 2 目 录 ................................................................... 3 第一章:现代诗概述 ....................................................... 5 1.1现代诗歌的特点 ...................................................... 6 1.2现代诗歌的分类 ...................................................... 7 1.2.1叙事诗和抒情诗 .................................................. 7 1.2.2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韵脚诗 .................................. 7

3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1.3现代诗歌的发展 ...................................................... 8 1.4诗歌鉴赏 ............................................................ 8 1.4.1鉴赏方面 ........................................................ 8 1.4.2鉴赏方法 ....................................................... 10 1.5作品欣赏 ........................................................... 11 偶 然 ................................................................ 11 蕙的风 ................................................................ 12 1.6问题探讨 ........................................................... 12 第二章:现代诗的流派 .................................................... 13 2.1流派概述 ........................................................... 13 2.2现代诗歌流派 ....................................................... 14 2.2问题探究 ........................................................... 27 第三章:诗人 ............................................................ 28 3.1诗人来源 ........................................................... 29 3.2诗人发展 ........................................................... 29 3.3佛教诗人 ........................................................... 30 3.4现代诗人 ........................................................... 32 3.5问题探讨 ........................................................... 36 第四章:现代诗歌常识(一) .............................................. 37 4.1诗歌的组成 ......................................................... 38 4.2意象 ............................................................... 38 4.2.1解决现代诗意象创作 ............................................. 41 4.2.2诗歌创作中意象手法的运用 ....................................... 47 4.3问题探究 ........................................................... 48 第五章:现代诗常识(二) ................................................ 48 5.1意境 ............................................................... 49 5.2意象与意境的异同 ................................................... 52 5.3诗歌创作的准备 ..................................................... 53 5.4问题探究 ........................................................... 57 第六章:写作训练(一) .................................................. 58

4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6.1基础训练 ........................................................... 58 6.1.1分析 ........................................................... 58 6.1.2示例 ........................................................... 58 6.2命题写作 ........................................................... 60 6.2.1示例 ........................................................... 60 6.3问题探究 ........................................................... 61 第七章:炼意 ............................................................ 62 7.1立意 ............................................................... 62 7.2炼意 ............................................................... 62 7.3立意和炼意的联系 ................................................... 66 7.4问题探究 ........................................................... 69 第八章:写作训练(二) .................................................. 70 8.1看图创作 ........................................................... 70 8.2自由训练 ........................................................... 71 第九章:诵读名篇 ........................................................ 72 第十章:综合训练 ........................................................ 80 编后语 .................................................................. 88 附录1:中国诗人一览表 ................................................... 89 附录2:个人部分作品 ..................................................... 92 参考资料 ................................................................ 98

第一章:现代诗概述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5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

而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的。是诗歌的一种,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现代诗的发现可以追源到清末,当时,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但是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鲜为人知。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

1.1现代诗歌的特点

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 (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6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1.2现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的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两类。即叙事诗和抒情诗和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韵脚诗。 1.2.1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 叙事诗

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 抒情诗

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1.2.2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韵脚诗

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 格律诗

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 自由诗

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

7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 散文诗

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4) 韵脚诗

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出道于2000年之后。

1.3现代诗歌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也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1、中国现代诗歌:二十世纪上半叶以前的诗歌称为“中国现代诗歌”。 2、中国当代诗歌:二十世纪下半叶以后的诗歌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中国的新诗坎坎坷坷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已经由弱小到中年,按说已经到成熟的时期了。

但是中国只提新诗,不管你是写什么题材,只要是诗的,都叫做诗。可是随着诗的发展、细化,从题材上有了分野,这也是相约俗成的分野。例如什么叫爱情诗、朦胧诗、抒情诗、哲理诗、散文诗等等。

1.4诗歌鉴赏

1.4.1鉴赏方面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很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把握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抒发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诗歌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具体来说,鉴赏现代诗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语言

8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因为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诗歌的语言要求用最简洁的词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使诗歌语言形成了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而言,现代诗用白话写成,且较少用典,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是,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并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2)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有些诗,既描绘具体形象,又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鉴赏时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想象,构建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不是实指,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挖掘形象的内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3)情感

诗歌一般都会抒情言志,鉴赏时必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具体地讲,就是要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有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准确把握诗歌形象的内涵,以便加深对感情的理解。

诗歌总要反映一定的时代生活,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类别、风格、流派等因素。例如,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常不同。 (5)艺术特色

9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是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鉴赏诗歌时要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及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1.4.2鉴赏方法 (1)抓诗眼

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 (2)析意象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

(3)明“虚”“实”

社会生活无限广阔,诗人不可能把它们全部写到诗作中去。因此,诗人往往用“实”表现“虚”,或用“虚”表现“实”。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诗歌如果只写“虚”,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如果只写“实”,则会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 (4)推敲手法

诗人抒情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为直抒胸臆,即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是诗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和烘托气氛的方法,如借助比兴、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达意。

(5)知人论世

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是说,欲解其诗,必知其人,必论作者所处的时代。

10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1.5作品欣赏

偶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鉴赏:

徐志摩的《偶然》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对我来说,用上“情有独钟”之语而不为过。

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11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蕙的风

汪静之 是哪里吹来 这蕙花的风—— 温馨的蕙花的风? 蕙花深锁在园里, 伊满怀着幽怨。 伊底幽香潜出园外, 去招伊所爱的蝶儿。

雅洁的蝶儿, 薰在蕙风里: 他陶醉了; 想去寻着伊呢。 他怎寻得到被禁锢的伊呢? 他只迷在伊底风里, 隐忍着这悲惨而甜蜜的伤心,

醺醺地翩翩地飞着。

鉴赏:

《蕙的风》汪静之作。1922年出版。收集诗作三十三首。内容有表现诗人对人生价值、友谊和大自然的探索与追求,有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也有对新思潮的赞颂,而更多的则是抒写对爱情的渴望,以表现爱的力量。诗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

1.6问题探讨

1.什么是现代诗? 2.现代诗具有什么特点? 3.鉴赏《偶然》、《蕙的风》?

4.写一篇你对诗歌《偶然》、《蕙的风》的理解论文(不少于1500字)。

12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第二章:现代诗的流派

现代诗歌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现代诗歌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代表流派有尝试派,七月派,朦胧派等。

2.1流派概述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出现的最重要的诗歌流派有:

13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20世纪初至1920年代:尝试派、文学研究会(人生派)、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湖畔诗派、新格律诗派(新月派)、中国早期象征诗派

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群、七月派、汉园三诗人 1940年代:中国新诗流派、九叶诗派

195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现代派诗群)、蓝星诗群(蓝星诗社)、创世纪诗群(创世纪诗社)

1970年代:朦胧派(今天派)、白洋淀诗群、中国新现实主义

1980年代:新边塞诗派、大学生诗派、第三代诗群(新生代诗群、新世代)、莽汉主义、整体主义、海上诗派、圆明园诗派、撒娇派、他们诗群、丑石诗群、非非主义(红色写作)、神性写作、新乡土诗派、知识分子写作诗群

1990年代:网络诗歌(网络诗人)、民间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中间代、信息主义、70后诗人

21世纪初:灵性诗歌、新江西诗派、80后诗人、90后诗人

2.2现代诗歌流派

尝试派: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它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俞平伯、康白情等人也发表了白话新诗。胡适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尝试白话诗的创作,现代新诗的诗体范式开始形成。

代表作家:胡适 沈尹默 俞平伯 康白情 刘半农 刘大白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诗派:“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代表诗人主要有鲁迅、冰心、朱自清、周作人等。文学态度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主张“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朱自清、叶绍钧、刘延陵、俞平伯等之后在上海成立了现代文坛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并于次年1月创办了第一个新诗专刊《诗》。文学研究会的诗人以“为人生”为核心的诗歌价值观念,因此常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派。

14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代表作家:王统照 周作人 冰心 鲁迅 朱自清 刘延陵

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1921年7月由郭沫若等人组成。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发行《创造社丛书》,1922年5月起在上海出版《创造》季刊,1923年5月起出版《创造周报》。同年7月在《中华新报》编辑文学副刊《创造日》)。前期的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具有浓重的唯美抒情倾向。后期创造社有冯乃超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其中,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来加入了现代派阵营。

代表作家:郭沫若 宗白华 王独清 冯乃超 穆木天

湖畔诗人:1922年3月,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湖畔诗社后,效仿英国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的风格,以中国的湖畔派诗人自居,并于192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歌合集,书名为《湖畔》和《春的歌集》。后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编辑出版刊物《支那二月》。形成了湖畔诗派。以写作爱情诗而最为有名。

代表作家:应修人 汪静之 潘漠华 冯雪峰

新格律诗派新月派: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团结了一大批后期\新月派\的新诗人。新月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活动时间长并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诗派。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其鲜明的艺术纲领和系统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代表作家:徐志摩 孙大雨 饶孟侃 林徽因 于赓虞 刘梦苇 闻一多 朱湘 邵洵美 卞之琳 方令孺 方玮德 陈梦家

早期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诗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主要出现在1925到1928这4年间。中国的象征诗派创作理论和实践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观念联络的奇特,通过多义的、但却是

15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思想。这一诗派对后来的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代表作家:李金发 穆木天 王独清 冯乃超

现代派:现代主义(包括汉园三诗人):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1932年《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现代派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最早提出“现代派”概念的是当时的批评家孙作云,他于1935年发表了《论“现代派”诗》一文。现代派一方面追求“纯诗”的艺术观,坚持表现自我,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在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现代派诗人中,风格较为独特的是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1936年他们三人出版了合集《汉园集》,被称作“汉园三诗人”。

代表作家:戴望舒 卞之琳 何其芳 李广田 金克木 冯文炳 林庚 李白凤 苏金伞 冯至 纪弦 辛笛 徐迟 南星

七月派:由《七月》杂志得名,指在《七月》、《希望》等杂志以及《七月》丛书的出发表作品的诗人群。《七月》杂志于1937年9月在上海创刊,主编是胡风。诗人阵容强大、思想倾向鲜明,有已经成名的诗人如艾青、田间等,而更多的则是刚刚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政治抒情诗占有较大比重,多着重对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的思考。

代表作家:艾青 胡风 田间 彭燕郊 牛汉 鲁藜绿 原阿垅 曾卓 杜谷 邹荻帆

中国新诗:(包括九叶诗派/九叶诗人)指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在上海出版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而形成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杜运燮等。在中国新诗派诗人中,辛笛、穆旦、唐祈等30年代就开始写诗,而其他诗人如杜运燮、陈敬容、郑敏、杭约赫、袁可嘉等基本上都是在40年代中期才开始他们的诗歌创作生涯。他们在新诗写作中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该诗人群中有九人的作品《九叶集》于1981年出版,因此又被称为\九叶派\。

代表作家:穆旦 杜运燮 辛笛 陈敬容 郑敏 唐祈 唐湜 袁可嘉 杭约赫

16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现实主义:泛指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全国报刊杂志上出版的诗歌。作品普遍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运用典型化的方法描写生活的真实化本质。

代表作家:李瑛 郭小川 公刘 张志民

现代派:新现代主义1953年纪弦创办了《现代诗》季刊,二月创刊号问世。参加《现代诗》季刊的还有杨唤、林泠、元思、羊令野、郑愁予等。1956年纪弦号召诗坛同仁,组成现代派,提倡新现代主义,掀起新诗的再革命运动,即所谓的现代派的“自由诗运动”及“现代诗运动”。现代派诗人也可能说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延续,所以也称为新现代主义。《现代诗》季刊的创办也被认为是台湾现代诗歌的起端。

代表作家:纪弦 杨唤 林泠 羊令野 郑愁予

蓝星诗社:蓝星诗社于1954年由余光中等成立,并先后创办了《蓝星诗刊》杂志、《蓝星诗页》、《蓝星年刊》等,对台湾的现代诗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台湾的现代诗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蓝星诗社是具有沙龙精神的现代派诗社,最具特色的是自由创作路线,提倡充分发挥个人才华、个性,形成独有的以乡土情结作为诗歌精神的创作风格。1957年诗人覃子豪发表重要诗论《新诗向何处去》,主张诗歌应该通过反映现实和人生来观照读者,也就是传统的严谨和浪漫的抒情相结合的风格。蓝星诗群的代表诗人覃子豪、钟鼎文和后起的余光中、罗门、蓉子等。

代表作家:余光中 覃子豪 钟鼎文 罗门蓉子 周梦蝶 向明白萩 夏菁 创世纪:创世纪诗社成立于1954年10月,由当时的洛夫、张默和稍后介入的痖弦发起,出版《创世纪》诗刊。作为\创世纪诗群\的代表诗人,洛夫自1958年写作《我的兽》便开始进入\现代诗\的创作时期。之后,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洛夫完成了总共有64节、600多行的长诗《石室之死亡》,成为台湾诗坛最具争议的作品。痖弦1968年出版了诗集《深渊》,使他在台湾诗坛赢得了持久不衰的盛誉。张默诗歌创作的最佳时期是在对\超现实主义\进行省思和扬弃,而提出\现代诗归宗--归向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之宗\的70年代以后,\乡愁\则是张默这一时期创作最重要的主题。

代表作家:洛夫 张默 痖弦 杨牧 辛郁 管管 商禽 叶维廉

17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朦胧派:今天派(包括白洋淀诗群):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诗坛出现了大批的优秀青年诗人。他们对当代诗歌传统规范进行挑战,先后大量发表了当时无法让“正规”诗坛接受的充满新风格的诗。他们诗歌来反思人的本质问题,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他们由地下秘密写作、交流转入公开写作和集会活动。早期的朦胧派诗人有食指和黄翔等,1978年12月北岛、芒克等创办了民刊《今天》,推出了一批当时的优秀诗人的作品,如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江河、严力等。因为1985年11月出版的《朦胧诗选》收集了这些诗人的作品,所以一般人将他们称为朦胧诗人,又因为大部分朦胧诗人都在《今天》上发表过作品,朦胧派也往往被称为今天派。白洋淀是当年离北京较近的河北知青点,聚集了大批高官子弟,他们因家庭的优势容易接触西方的前沿作品,因此而产生了白洋淀诗群。白洋淀诗群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代表作家:北岛 杨炼 多多 舒婷 芒克 顾城 食指 黄翔 江河 梁小斌 严力王小妮 林莽 方含 田晓青 哑默 傅天琳

新现实主义: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以《诗刊》、《星星》等官方刊物为主要平台,形成了“新现实主义”诗派,其创作原则包括写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和对社会和自然忠诚的写作精神等。新现实主义主要中坚力量是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等。他们的兴起和发展与民间的朦胧诗派几乎平行。

代表作家:叶延滨 流沙河 傅天琳

边塞诗派诗歌:八十年代昌耀等以《绿风》诗刊为平台形成“新边塞”诗派,以咏唱西部为主。

代表作家:昌耀

大学生诗派:指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各大学兴起的前所未有的诗潮,共有4个梯队的具有强大创作力量的大学生诗歌创作队伍。第一梯队是77、78级大学生诗人,如叶延滨、王小妮、王家新、韩东、丁当等;第二梯队是79、80级大学生诗人,如宋琳、于坚、简宁、翟永明、林雪、小君、王寅、陈东东、陆忆敏、骆一禾、海子、普珉、西川等;第三梯队是81、82、83大学生诗人,如江堤、臧棣、黄灿然、张枣、李元胜等;第四梯队是84、85、86大学生诗人,如小海、伊沙、中岛、徐江、候马、桑克、戈麦等。而他们的诗歌报刊分为三种。

18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第一种是跨校组织的大型社团创办的诗歌报刊:如黑龙江省大学生诗歌联合会1984年创办的《大学生诗坛》,重庆近二十家大学生诗社文学社1985年3月联合创办的《大学生诗报》,《这一代》(1979),《中国当代诗歌》(1986),《我们》(1980),《现代诗报》(1985),《南十字星》(1985)等。第二种是各大学诗社、文学社创办的社刊:如辽宁师范学院1979年创办的《新叶》文学丛刊,徐敬亚、王小妮、吕贵品等主编的《赤子心》诗刊和《红叶》,宋琳、张小波、于奎潮等主编的社刊《夏雨岛》,于坚主编的《银杏》《高原诗集》等几十种。第三种是大学生校园诗人自办的诗歌报刊:如兰州大学中文系学生封新成等1982年创办的《回音壁诗刊》及1984年创办的《同代诗刊》,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80级学生王寅、陈东东、陆忆敏1982年创办的《作品1号》,北大中文系83级学生臧棣主编的《启明星》文学丛刊,四川南充师范学院学生万夏、李雪明、朱智勇创办的《彩虹》诗刊以及李亚伟、胡玉创办的《刹那》诗刊,万夏、李亚伟、胡玉等创办的《金盾》诗刊等几十种。

代表作家:叶延滨 王小妮 王家新 韩东 丁当 宋琳 于坚 简宁 翟永明 林雪 小君 王寅 陈东东 陆忆敏 骆一禾 海子

第三代:新生代/新世代/后新诗潮:严格地说,第三代诗人不是属于某一个诗群的流派而是指前朦胧诗人之后出现的一大批诗人,又称“新生代”,以1986年10月的“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为结体标志。这批诗人是在82年以后与朦胧诗人脱离时逐步形成起来的;他们在方式方法上是受其前朦胧诗人的严重影响而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的后现代主义,反英雄反崇高及平民化是创作的主要特征之一。他们人物众多、流派纷呈、各种旗帜铺天盖地,他们往往以集团利益的群体出发尔后又反代、反集团,或努力在个体上趋于成熟后的独立和孤独,或游离于一切社会、文化意义,但他们的统一大旗一直是生命意识即强烈树立个体的趋于完全向内转的本体价值建构文学,是从反民族传统劣根性开始的深层次反文化的泛文学本体思想,是较之前朦胧诗人更加现代意识的本体论上的诗歌革命运动。他们开始以“后文化实验诗”进行实验、反叛,尔后牢固确立了终极生命边缘实验诗歌立场和态度,即先锋诗歌,因此他们是前卫诗人。他们之中的代表人物众多也就泯灭了典型人物的光辉。其实发动这场运动的领潮人包括“非非主义”、

19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他们”、“莽汉主义”、“整体主义”、“海上诗派”、后现代主义以及现代现实主义等的一批具有社会实力的新生代诗人和评论家。

代表作家:周伦佑 蓝马 杨黎 于坚 韩东 严力 西川

莽汉主义:1984年初春,”莽汉”的诗歌流派由李亚伟等人创立。莽汉主义显示了一种非理性式的反文化姿态,他们追求生命的原生态,摧毁优美、解构崇高是他们诗歌的心理基点,随意性的口语、放荡不羁的叙述主体、“垮掉的一代”的形象特征,是他们诗歌的鲜明标志。1986年莽汉解散,但是莽汉主义却留了下来。莽汉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李亚伟,万夏,胡冬,马松等。

代表作家:李亚伟 万夏 胡冬 马松

整体主义:成立于1984年,主要活动时间在1985—1989年之间,以石光华、宋渠、宋炜和杨远宏等人为主。石光华、杨远宏集创作和评论于一身,宋渠、宋炜兄弟专攻写诗。整体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其存在与整体的联系和生成,只有包括人在内的整体才是具有确定意义的存在,人也只有超越自身的存在而上升到整体的层次才是真实的提倡整体主义思想在诗学域中的还原,并强调直接面对整体向存在开放,及对具体生命形态和人类现存生存状态的超越。

代表作家:石光 华宋渠 宋炜 杨远宏

海上诗派:海上诗派成立于1984年4月,成员有王寅、孟浪、刘漫流、陈东东等。“海上”的名称,来源于“上海”的“被推了过来”所暗示的孤独。他们在艺术自释里写道:“有人在海上行走。我们就是”。他们宣称“诗歌出现了,技巧从我们的手中渐渐消失。我们都孤独得可怕??躲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写诗,小心翼翼地使用这样一种语言。”

代表作家:王寅 孟浪 陈东东

圆明园诗派:1984年7月北京一批青年诗人成立“圆明园诗社”,并自办民间诗刊《圆明园》,主要成员有黑大春、雪迪、大仙、刑天等。圆明园诗派创建起就注定了不属于那种能够在诗歌史中确立自身审美体系的诗歌流派。它在朦胧诗之后之所以能够对诗界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诗群中有重要的风格迥异的个性化诗歌的存在。

代表作家:黑大春 雪迪大仙 殷龙龙

20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撒娇派:1985年2月京不特和默默发起的“撒娇”诗社在上海正式成立,创办民间诗刊《撒娇》,胡同和孟浪加盟。1986年12月,《华夏诗报》刊评论《撒娇的与并不撒娇的》,引起全国范围的讨论。2004年,默默等人在上海创办“撒娇诗院”,《撒娇》复刊。在那个相对严肃的年代,公开“嚎叫”是不被允许的,撒娇派的诗人于是选择了迂回着来“撒娇”,也就是“温柔的反抗”。而隐藏在这温柔背后,默默他们真正想做的不过是“撕破那些伪君子的面目”,“诗歌可以真正的平民主义”。

代表作家:京不特默默 孟浪

他们诗群:1985年春,酝酿了一年的《他们》出版。在诗坛引起巨大反响。《他们》的创刊成为第三代诗人崛起的重要标志。其领军人物于坚、韩东也成为“第三代”的代表性诗人。1986年于坚组诗《尚义街六号》发表,该诗对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的口语写作风气产生了重要影响。于坚的名字从一开始便与1985年兴起的先锋运动紧密相连,1998年发表的《飞行》与1994年发表的《0档案》至今被人认为是中国当代诗歌探索的最前沿作品。韩东提出的“诗到语言为止”的着名命题,是对“朦胧诗群”所扮演的“历史真理代言人”的有力否定。他的诗歌作品如《山民》、《有关大雁塔》和《你见过大海》等代表了“第三代”诗歌创作成就的最高水平。另外,“他们诗群”中比较重要的诗人还有丁当、小海、刘立杆、朱文等。

代表作家:于坚 韩东 丁当 小海 刘立杆 朱文 吕德安 杨克普珉 吴晨骏 丑石诗群:《丑石》创办于1985年5月,是诞生在福建霞浦的一个民间诗歌刊物,2001年被《诗选刊》杂志社评选的“中国五大民间诗报刊”之一。早期的丑石诗人是清一色的霞浦诗友,不定期地出版油印诗刊,后来发展到福建和全国,最后发展成全国唯一定期双月出版的民间诗歌大报。2003年,丑石诗歌网成立。以《丑石》为阵地,形成了丑石诗群,涌现出了汤养宗、刘伟雄、谢宜兴、叶玉琳、伊路等一批富有实力的诗人和诗评。

代表作家:谢宜兴 刘伟雄 叶玉琳 伊路 汤养宗 康城

非非主义:(包括红色写作)非非主义于1986年5月创立于四川西昌--成都,由周伦佑、蓝马、杨黎等人为首发起。流派的理论和作品主要刊登于由周伦佑主编的《非非》杂志和《非非评论》报上,此外,1994年非非主义理论及作品专

21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集《打开肉体之门/非非主义∶从理论到作品》出版。非非主义倡导“想入非非”的写作意境,其写作倾向是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但他们对诗歌的目的性始终是鲜明的。非非主义诗人注重语言实验,强调语言还原,强调对声音的前文化探索,对语言符号的前文化探索,它恰恰不注重语言符号的文化含义,不主张在诗中“谈”出什么“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非主义进入“21世纪写作”和“后非非写作”时期。“红色写作”是周伦佑刊登在1992年《非非》复刊号上的诗歌创作理论。

代表作家:周伦佑 杨黎 蓝马海男 何小 竹小安 叶舟

神性写作:神性写作是一种诗歌写作姿态。其代表诗人有海子、骆一禾、戈麦等。他们在从事诗歌创作时,更多的是拷问自己的灵魂,也就是将灵魂或者说绝对精神放在首位,而把带有“实验色彩”的东西如“现代性”、“后现代”之类统统置于次要位置。对他们来说,诗意的本质是一种宇宙真理,诗的理想就是最大程度和范围内表现这种真理的存在。无论是诗的架构还是诗的内容,形式是宇宙规律的再现,内容是哲学和宗教统一于最高的诗艺——绝对宇宙精神,绝对宇宙真理。因此,诗意也是永恒的。

代表作家:海子 骆一禾 戈麦

新乡土诗派:1987年湖南青年诗人江堤、彭国梁、陈惠芳发起了“新乡土诗派”运动,并先后出编了《世纪末的田园》、《家园守望者》、《新乡土诗派作品选》等诗歌刊物。诗派的特点着重于写景状物,有时具有批判意识。诗派发展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了。其间虽几经沉浮而初衷不改,最终以其独具的精神基因和艺术物质,成为这些年的中国诗歌历程中,具有相当影响的一脉走向。

代表作家:江堤 彭国梁 陈惠芳 吴新宇 指纹 庄宗伟 吕宗 林宫哲 唐朝 晖 姚振函 匡国

知识分子写作诗群:知识分子写作是诗人西川与陈东东、欧阳江河于1987年参加诗刊社举办的“青春诗会”时提出来的。西川认为,他之所以提出知识分子写作的概念,一方面是希望对于当时业已泛滥成灾的平民诗歌进行矫正,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表明自己对于服务于意识形态的正统诗歌和以反抗的姿态依附于意识形态的朦胧诗的态度。欧阳江河则认为知识分子写作是抗议的主题被耗尽,群众写作时代过去之后,一种有语境与语言策略的考虑、寻求阶段性活力的诗歌

22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实践。知识分子写作代表诗人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家新等。正是有了知识分子写作诗人欧阳江河、西川、翟永明和王家新等的大量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国新诗在90年代进入了新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有力对抗,更使一批诗人走向“第三条道路写作”。

代表作家:西川 欧阳江河 翟永明 王家新 臧棣

民间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里,“民间写作”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探索和创作实践,成为与“知识分子写作”相伴相克的对抗力量。在“民间写作”看来,诗歌写作应强调本土经验与叙述的客观化,并注重语言的口语化,甚至要重新解放和焕发地方方言的活力。同时,他们致力与拆解诗歌语言,甚至一切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隐喻结构和象征体系,并试图努力恢复语言和生存经验的原生状态。“民间写作”的代表诗人有伊沙、徐江、侯马等。就“民间”本身的概念,在于坚看来,“民间”与口语等价,它对抗的是僵死的、规范的普通话。而在韩东看来,“民间”成了一种立场,一种地下状态,一次农民起义。在“民间”概念的首倡者陈思和看来,民间意味着一种原型,一个超稳定的故事结构,兼具理性化与神秘化的双重特点。在新诗史上,伊沙、徐江和侯马等\民间写作\代表诗人的贡献主要是在拓宽\口语\入诗渠道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坚守了\口语\在诗歌创作中的疆界或底线。

代表作家:伊沙 徐江

第三条道路写作:“第三条道路写作”诗群始于1999年12月,1999年在北京郊区平谷县召开的盘峰诗会上“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间的冲突是促成“第三条道路写作”形成的重要原因,12月莫非、树才和谯达摩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诗歌概念,《九人诗选》出版。《第三条道路》诗报于2002年创刊。第三条道路试图以一种新的理论来介入诗歌写作立场的分歧中,强调诗人个体的位置和基本的责任感,建立起一个超越集团、对立的写作立场。“第三条道路”是要反对一种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并试图建立起一种自由的,并且直接指向人性的写作方式。“第三条道路”试图在思想上容纳来自各个价值立场的写作者及其思想倾向,使得他们能在同一个诗歌氛围中互相碰撞和平等交流。在审美上容纳不同的艺术主张,以不同的诗艺、言说方式、修辞策略来共同

23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丰富当代汉语诗歌的内在品质。因此,随着“第三条道路”诗人与作品的不断增加,写作方式与风格的多元化也在他们的创作实践中日益呈出来。

代表作家:刘文旋 马永波

中间代:“中间代”是指20世纪60年代出生、没有参加“第三代”诗歌运动的诗人。他们独具个性的诗歌写作、精彩纷呈的诗歌文本,已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诗歌的精神高地。“中间代”的出现,预示着中国当代诗歌将彻底告别依靠“诗歌运动”命名的悠久传统。“中间代”不是新一轮的诗歌运动,它是一代诗人对自身诗歌写作的“现身说法”与“自我证明”,是一个宽泛的代际概念。所谓的“中间”,除了代际的辨识之外,还意味着在诗歌运动之外、坚守中间立场的诗歌写作精神。“中间代诗人”,就是自觉维护诗歌的独立写作与本真写作,反对“诗歌运动”与观念写作的一代诗人。

代表作家:安琪 赵丽

网络诗歌:(包括信息主义)1993年起诗阳使用电脑创作诗歌并通过网络大量发表,网络诗歌诞生。1995年诗阳、马兰、鲁鸣等创办《橄榄树》网络诗歌月刊(后曾有祥子、京不特、桑克等加盟),“网络诗人”、“网络诗刊”等名词出现。与网络诗歌密切相关的“信息主义”诗派发端于网络诗歌的兴起,是以信息论的观念对网络诗歌的创作实践进行诠解和干预的尝试,信息主义创作实践带有一定的虚拟现实的网络文化特征,其代表诗人有诗阳、九歌、诺然、遨笛、克莱尔等。1999年出现网络诗刊《界限》(李元胜),2000年诗生活(莱耳、桑克)、诗江湖(南人)等诗歌网站成立,2001年于怀玉创建诗歌报网站,此外还有:丑石(谢宜兴、刘伟雄)、轻诗歌网(刘湛秋)、诗选刊、同志诗歌网(墓草)、新诗代(海啸)、扬子鳄(刘春)、第三条道路(林童)、或者、荒诞诗工厂(祈国)、一行(严力)、女子诗报(晓音)、今天(北岛)、时代(九歌)、翼(周瓒)、蒲公英、独立诗歌网、乐趣园诗歌社区以及其他诗歌网站等,从此中国的网络诗歌进入多元化时代。

代表作家:诗阳九歌 于洛生

70后:“70后”诗人泛指一大批70年代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叶开始创作发表作品的诗人。“70后”的概念最早源于1996年陈卫在南京创办的民刊《黑蓝》。他们在《黑蓝》上打出了“70后——1970以后出生的中国写作人聚集地”。1999年陕西的一份诗歌民办诗报则直接命名为《70年代》,而将这个

24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多一分内心的纯粹和幸福?每选择一分高尚,我们就能多一分内心的平静和安然?所以,杜甫是幸福的,他是那样高尚。

这个常常自称“老儒”的老头,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儒家标举的理想人格——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种伟大的人格,因有了杜甫的诠释而洗去了“腐朽”的铅华,光彩照人,令人神往。杜甫也在诗歌之外显得愈加巍峨高大,辉耀照天。当代学者傅道彬、陈永宏在《歌者的悲欢》一书中言杜甫为后人建立了一座纪念碑,说:“在这座非人工建立的纪念碑面前,任何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都会在它的面前低下自己仰慕感念的头颅;任何一个有民族自尊和责任感的炎黄子孙,都会自心底深处升腾起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为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能哺育出如此伟大高洁的人格而由衷的自豪。”

艰辛的杜甫终生流浪,流浪的路上,他把人世间所有的苦难都一点一点地拣起,扛在了肩上,装进了心里。而他自己呢?“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即便他已经贫得不能再贫了,即便他已经苦得不能再苦了,贫苦一生,却也从来没有推脱更不躲避。就是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在“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尽管“身已要人扶”,他却说“拔剑拨年衰”;尽管“处处是穷途”,他还是“不拟哭穷途”;尽管“万国尽穷途”,他依然“艰危气益增”。他用诗歌作为记录,记述了他“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的一生。

3.3佛教诗人

印度、我国及日本之佛教诗人甚多。通常,杰出之佛教人物大多为杰出之佛教诗人。如佛教之教祖佛陀,其自身即是一位杰出诗人。玆列举佛教史上较具代表性之诗人于下:

(一)原始佛教

30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经典中被推定为佛陀自身所说者,皆以诗偈(梵Gatha)形式记述,如法句经(巴Dhamma-pada),全经皆以诗偈构成。此一特殊文体形式,或因当时不用文字记载,然为便于记忆,遂采诗句形式。此外,可说诗人之特质亦即佛教教团之特质。佛陀弟子大多能作诗,且常以诗歌唱咏其宗教心境。此类诗偈流传至今者有长老偈(巴Thera-gatha^)、长老尼偈(巴Therīgāthā)。佛陀弟子中,最著名之诗人鹏耆舍(巴Vavgīsa,又作婆耆舍)常以即兴之诗偈赞叹佛陀与佛弟子。增一阿含经卷三(大二·五五七中):“我声闻中第一比丘,(中略)能造偈颂叹如来德,所谓鹏耆舍比丘是。”

(二)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之宗教改革运动即具有极浓之文学性格。历代以来,诗人辈出,以诗偈撰成之经典亦甚丰硕。其中,尤以马鸣(梵Aasvaghsa)为代表人物。其所著佛所行赞(梵Buddha-carita),即以诗歌叙述佛陀之传记。马鸣另一名著孙陀利难陀诗(梵Saundarananda-kavya),则以佛陀异母弟难陀及其妻孙陀利之故事为题材所作之美丽叙事诗。其后,马鸣学派之诗人摩咥里制吒(梵Matrceta)作有四百赞(梵Catuhsataka-sttra)与一百五十赞佛颂(梵Sata-pancasatikasttra),迄今为止,此两篇佛颂受到全印度诗人之赞叹。我国求法僧义净于其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曾云(大五四·二二七中):?西方造赞颂者,莫不咸同祖习,无著、世亲菩萨悉皆仰止,故五天之地初出家者,亦既诵得五戒、十戒,即须先教诵斯二赞,无问大乘、小乘,咸同遵此。?至四世纪时,圣勇(梵Aryasura,亦属马鸣学派诗人)以佛陀之本生故事为题材,作成本生鬘论(梵Jatakamala)。一○四○年顷,迦湿弥罗诗人克薛门特罗(梵Ksemendra)作譬喻集(梵Avadana-kalpalata)。

(三)中国佛教

唐代诗人王维、白居易等,留传极多佛教诗。此外,居于始丰县天台山国清寺寒岩中之奇僧寒山,其寒山诗三卷,可谓句句皆具独特之风趣。至宋代,禅僧辈出,杰出之诗作不胜枚举,大多收于碧岩录。其中以雪窦重显(980~1052)之诗风,被赞为具有翰林学士之风。

(四)日本佛教

平安时代之著名诗人,有撰写梁尘秘抄二十卷之后白河法皇,与唯信房集之作者大原藤原赖业(寂然)。于镰仓时代,亲鸾以和赞著称于世。至室町时代,

31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以五山文学最具盛名,尤以雪村友梅、绝海中津、义堂周信为当时杰出诗人。优秀之作品有岷峨集、蕉坚稿、空华集等。江户时代,曹洞宗僧良宽既长于和歌,亦擅于汉诗。另有日莲宗僧深草元政(日政)亦为一时诗坛泰斗,著有汉诗集(草山集)。

3.4现代诗人

现代诗人是用白话语言写作,创作现代诗歌作品的人,属于诗人。 中国现代诗歌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现代诗歌流派,其中最杰出的100多名代表人物为:

20世纪20年代:徐志摩闻一多李金发穆木天冯至

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戴望舒李广田艾青卞之琳何其芳南星辛笛覃子豪纪弦

20世纪40年代:王佐良陈敬容杜运燮穆旦罗寄一郑敏唐祈袁可嘉牛汉屠岸 20世纪50年代:周梦蝶羊令野方思余光中洛夫罗门蓉子痖弦昌耀林泠 20世纪60年代:郑愁予任洪渊杨牧叶维廉食指

20世纪70年代:江河北岛芒克多多舒婷刘自立严力杨炼梁小斌顾城 20世纪80年代(上):周伦佑于坚翟永明王小妮欧阳江河廖亦武孙文波吕德安韩东骆一禾

20世纪80年代(下):孟浪陆忆敏陈东东万夏杨黎张枣李亚伟西川海子小海何小竹于小韦

20世纪90年代(上):马永波谯达摩臧棣伊沙余怒戈麦蓝蓝桑克西渡杨键徐江 20世纪90年代(下):孙磊木朵康城朵渔胡续冬巫昂廖伟棠沈浩波吕叶马兰叶千华庞培宋非杨小滨冯志亮章平

21世纪初十年:阿斐芦哲峰董非邓月亮风轻扬舒子原郁颜南岩山水情人余子愚郑小琼李富平茱萸丑乙

20世纪20年代

徐志摩《再别康桥》、《偶然》、《我等候你》、《翡冷翠的一夜》 闻一多《幻中之邂逅》、《孤雁》、《死水》 李金发《夜之歌》、《爱憎》、《时之表现》

32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穆木天《苍白的钟声》、《苏武》、《落花》

冯至 《十四行集(节选)》、《蚕马》、《帷幔——乡间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

林徽因《仍然》《无题》《秋天,这秋天》 戴望舒《雨巷》《烦忧》《我用残损的手掌》 李广田《秋灯》《笑的种子》《地之子》

艾青 《时代》《大堰河——我的保姆》《给太阳》《我爱这土地》 卞之琳《断章》《妆台(古意新拟)》《古镇的梦》 何其芳《预言》《圆月夜》《声音》 南星 《守墓人》《石象辞》《响尾蛇》 辛笛 《航》《风景》《再见,蓝马店》 覃子豪《过黑发桥》《瓶之存在》《吹箫者》 纪弦 《幻象》《狼之独步》《过程》 20世纪40年代

王佐良《他》《巴黎码头边》《1948年圣诞》 陈敬容《珠和觅珠人》《出发》《题罗丹作《春》》 杜运燮《Narcissus》《山》《秋》

穆旦 《合唱二章又题∶Chrus二章》《森林之魅》《葬歌》 罗寄一《音乐的抒情诗》《一月一日》《序》 郑敏 《Fantasia》《寂寞》《成熟的寂寞》 唐祈 《游牧人》《女犯监狱》《时间与旗》 袁可嘉《沉钟》《走近你》《冬夜》

牛汉 《鹰的诞生》《汗血马》《华南虎》 屠岸 《纸船》《城楼图铭》《潮水湾里的倒影》 20世纪50年代

周梦蝶《逍遥游》《菩提树下》《托钵者》 羊令野《蝉》《秋兴》《无题十二行》

方思 《仙人掌》《夜歌》《竖琴与长笛(节选)》 余光中《芝加哥》《白玉苦瓜》《秦俑》

33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洛夫 《烟之外》《湖南大雪》《巨石之变》 罗门 《麦坚利堡》《第九日的底流》《观海》 蓉子 《一朵青莲》《晨的恋歌》《夏,在雨中》 痖弦 《山神》《深渊》《给超现实主义者》

昌耀 《花朵受难》《现在是夏天》《朝朝暮暮(五首)》 林泠 《阡陌》《散场以后》《不系之舟》 20世纪60年代

郑愁予《错误》《崖上》《最后的春闱》

任洪渊《北京古司天台下》《司马迁的第二创世纪(组诗)》《汉字,二 零零零(组诗选三)》

杨牧 《水之湄》《延陵季子挂剑》《林冲夜奔(节选)》 叶维廉《赋格(Fugue)》《水乡之歌》《追寻》

食指 《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鱼儿三部曲》 20世纪70年代

江河 《没有写完的诗》《回旋》《从这里开始(组诗)》 北岛 《回答》《宣告》《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芒克 《阳光中的向日葵》《死后也还会衰老》《城市》 多多 《致太阳》《手艺》《玛格丽和我的旅行》 舒婷 《致橡树》《神女峰》《会唱歌的鸢尾花》

刘自立《一日又见庞德》《芳香如我的消失》《理性析梦》 严力 《还给我》《反省创造无奈》《我是雪》

杨炼 《人与火组诗(选三)》《《易经》、你及其他》《诺日朗》

梁小斌《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你让我一个人走进少女的内心》 顾城 《弧线》《生命幻想曲》《回家》 20世纪80年代(上)

周伦佑《镜中的石头》《想象大鸟》《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 于坚 《作品111号》《我的女人是沉默的女人》《零档案》 翟永明《女人(组诗选四)》《静安庄(组诗选二)》《黑房间》 王小妮《青绿色的脉》《悬空而挂》《白纸的内部(二首)》

34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欧阳江河《傍晚穿过广场》《咖啡馆》《玻璃工厂》 廖亦武《辞》《海》《渊》 孙文波《歌颂》《回旋》《客居》

吕德安《群山之中》《死亡组诗》《陶弟的土地》 韩东 《你见过大海》《沉默——歌词》《有关大雁塔》 骆一禾《诗歌》《女神》《蜜》 20世纪80年代(下)

孟浪 《冬天》《这一阵乌鸦刮过来》《连朝霞也是陈腐的》 陆忆敏《美国妇女杂志》《年终》《出梅入夏》 陈东东《未完成》《时代广场》《炼丹者巷22号》 万夏 《彼女》《渡湖》《度光阴的人》

杨黎 《鸟之后》《少女十四行》《撒哈拉沙漠上的三张纸牌》 张枣 《何人斯》《十月之水》《卡夫卡致菲丽丝》 李亚伟《中文系》《少年与光头》《秋天的红颜》

西川 《把羊群赶下大海》《虚构的家谱》《厄运(节选)》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十个海子》《弥赛亚(节选)》 小海 《必须弯腰拔草到午后》《田园》《村庄组诗(节选)》 友风《漏水的红雨伞》《雪》《中秋夜》 20世纪90年代(上)

马永波《日子如一对沉默的僧侣》《连通器∶一道做错的物理题》《本地现实∶必要的虚构》

谯达摩《小离骚》《世界之王交响曲》《第一波罗蜜》《穿睡衣的高原》《狐狸炼丹》

臧棣 《完成》《个人书信史话》《抒情诗》

伊沙 《结结巴巴》《某日经过广场》《《等待戈多》》 余怒 《布道者》《衰老》《现出》 戈麦 《誓言》《沧海》《天鹅》 蓝蓝 《一件事情》《盲者》《遗失》

桑克 《夜泊秦淮》《漫长与不可以的狂欢节》《组诗∶农场》

35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西渡 《午后之歌》《一个钟表匠人的记忆》《雪》《蛇》 杨键 《在黄昏》《悲伤》《骰子的八面》 徐江 《世界》《写在七月的玄言诗》《感伤》 20世纪90年代(下)

孙磊 《诗歌》《述说》《声音》

木朵 《五月的悲伤》《暗器》《十面埋伏》

康城 《之前》《来不及品尝你身体里的酒和火焰》《溯溪》 朵渔 《宿命的熊》《西风颂》《我的厨子,我的下人(组诗)》 胡续冬《水边书》《槐花》《蔚秀园》

巫昂 《情歌没有镜头》《有两个不眠之夜》《到处都是孤寂的生活》 廖伟棠《夏天,神秘主义的失败之歌》《草莓果园》《歌(组诗)》 沈浩波《词语的变迁》《雨中抒情》《屋檐》

吕叶 《是谁在中间走着》《如此纯净的夜》《时间加速度》 马兰 《一代人》《献词》《荷花少女》

叶千华《夜幕》《最有情的人》《日与月的情结》《唱起山歌》 庞培 《夜歌》《风中的味道》《蔷薇》 宋非 《林中路》《虚构图案》《轮回(节选)》 杨小滨《灯塔》《音乐会》《四季歌》

章平《远不可及的事物》《三座房子放在三个位置》《我从瞬息穿过这枚镜子》 李富平《长城》《繁忙的母亲》《母亲》《雨中漫步》《她在美丽的光影里》 席慕容《无怨的青春》《七里香》

3.5问题探讨

查找关于郭沫若、徐志摩、舒婷、海子的有关资料,了解他们的作品风格。

36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第四章:现代诗歌常识(一)

现代诗最重要的是凝聚敏锐的感悟力,升华真诚灵魂。诗人要捕捉感觉的意象,还要有一定的表达经验技巧。

写诗是语言技术,又是直觉感悟的表现形态。

诗人要捕捉这些感觉的意象,就要有一定的表达经验技巧,来表现诗的灵感。写诗最重要的还是在诗歌中不断凝聚敏锐的感悟力,展示升华的真诚灵魂。俗话说,诗无定法。

37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4.1诗歌的组成

诗歌是由意象和意境组成的。

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

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

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关于意象和意境的联系和区别将在下章进行详细说明)

4.2意象

意象的结构有单句意象结构和复句意象结构。

单句意象结构:感觉表现句、意识流动句、修辞表现句;

复句意象结构:非规范的假设复合式,及选择复合式、因果转折复合式等;图形意象结构。

一、单句意象结构:

感觉表现句:指以感觉器官为导向而结构的单一诗句。

(1)味觉句:“你卖的是什麽,不安的姑娘,/露出你的乳房?”//“先生,我卖的是/海水。”//……“啊!无比苦涩的是/海水。”(西班牙洛尔迦)

(2)嗅觉句:空气涨满了牵牛花是芳香(简简柔风《山月》) 父亲抽一袋旱烟/咋吧着希望笑了(简简柔风《元宵节短章》) (3)听觉句:最美妙的音乐莫过于庄稼的拔节声 (4)视觉句:一地碎银华光如水(简简柔风《山月》)

(5)触觉句:温润如母亲的抚摸/家的滋味在亲情里升腾翻滚/谁拉扯着想拽住年的衣襟(简简柔风《元宵节短章》)

(6)通感句:有些香味清新若儿童的肌肤,/柔和如双簧管,绿茵茵如草原,——还有一些呢,则腐朽,浓郁,富丽。(法波德莱尔《感应》)

2、意识流动句:指以意识流动的内容为导向而构成的单一诗句。

38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1)联想句:想起土车、篾篓、牛群、和田里成片的水稻(阳阳《一只鸡的端午》)

(2)设想句:也许满山遍野的苹果树都会支棱起耳朵(门外木《车过栖霞》) (3)推想句:不经意的梦里我又是妈妈的小奶孩(简简柔风《山月》) (4)冥想句:梦见自己像风一样在驾着车兜风(刘彩虹《令我感到的开阔》) 3、修辞(或句法、表现手法)表现句:以修辞方法或句法、表现手法而结构的单一诗句。

(1)描写句:山村的女子开始羞涩地梳妆(简简柔风《山月》);(表现手法) (2)比喻句:以事物之间相似特点把一物比成另一物,使得表述更为生动准确。诗歌中的比喻关键在于突破“惰性”的约束,创造性地选择恰当贴切的喻体,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采。

描述比喻句:江水窜出千朵白梅(秋风《风过林梢》);(借代)

判断比喻句:月的天辅路是一件终将褪色的牛仔大衣(梅笛《月的天辅路》);(隐喻)

定语比喻句:火焰的裙子比风还快(秋风《初冬。》;(明喻) 青草的裙裾舞动黄昏(陆华军《姐姐》);(明喻、省略介词)

(3)形容句:咋吧一袋旱烟也皱起思考的眉峰(简简柔风《山月》);(比喻) (4)判断句:也许他们什么都没想/也许他们什么都想了/只是一场暴风雨而已(丁燕《暴风雪后的乡间早晨》);(假设、跳跃、判断);(句法)

(5)夸张句:一万支箭镞穿过心脏啊(竹临石《送葬》) (6)拟人句:稻草选择火/也可选择腐烂(沈河《另一种形式》)

(7)并列句:省略词与词之间的一切修饰,摈弃词与词之间的一切语法规则,将词或词组乃至短语强行堆挤和罗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句式。

如:补锅种痘炼药剥蛇哭巫(林忠成《大阴人》) 二、复句意象结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复句。主要总结由关联词语与关联词语之间(用介词、连词、助词)组成的非规范的奇特联想的复句意象。

39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假设复合式:指以假设复句的关联词“如果”、“倘若”“假如”、“即使”等组成的意象分句,再与其它复句的关联词语(介词、连词、助词)组成的意象分句,重组为一个新的复句。

如:即使人类时而陷入缄默/只是企望这一段一段的滋生(玄鱼《暮春》) 再如:即使有秋风的金色光泽/但饱满的续篇一页页翻开(同上)

2、选择复合式:指以选择复句的关联词语“或”、“或者”“与其”、等组成的意象分句,再与其它复句的关联词语(介词、连词、助词)组成的意象分句,重组为一个新的复句。

如:或者四剑交锋我握住/刃的尖帽教沉没者交流/用阴天的光线我有些缺血。 3、因果转折复合式:指以因果复句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由于”、“以至”、“因此”、“为此”等组成的意象分句,再与转折复句的关联词语“可是”、“却”、“则”等组成的意象分句,重组为一个新的复句。

如:为此天空受到挤压大地/则显得结构松散(大雁《大塔》)

复句的形式有:联合复句(包括并列复句、顺承复句即连贯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解注复句);偏正复句(包括因果复句、假设条件复句、转折复句、让步复句、目的复句);多重复句;紧缩复句等。利用这些形式创作一种非正规的复句结构,在诗歌文本中大量存在。

三、图形意象结构

编钟结构式,借助编钟的形象来转喻诗歌“段位”的意象结构。以青海湖《家园三章》为例:

哦,一切出自你的孕育!

皮肤的褶痕。亮闪闪的牙齿。阳光。血脉。 被忽略的河山。种植在心脏的火焰 还有,难以穷源的鱼和水藻的泪腺 与我心心相印的苦难的气息 请让我在最安静的地方提纯 以一座金字塔的魔力搬动时光 蹈出千年沉积,让我从岩缝里掏出太阳

40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由“哦,一切出自你的孕育!”而横空出世,紧接着连用“皮肤的褶痕”、“亮闪闪的牙齿”、“阳光”、“血脉”、“被忽略的河山”、“种植在心脏的火焰”、“还有,难以穷源的鱼和水藻的泪腺”、“与我心心相印的苦难的气息”八个跨度极大却又看似毫不相干的独立意象,陈吊于“一切出自你的孕育”的主体语句之下,最后“以一座金字塔的魔力搬动时光/蹈出千年沉积,让我从岩缝里掏出太阳”。编钟的形象让青海湖在历史的厚重里生辉。

又如:倒阶梯、阶梯式 两代人(古今)

所有像春辉一样温暖过寸草 或情丝牵系的柔肠 都变成了 希望, 飞到八方, 不管它像一缕煦风

还是一束照亮了别人的烛光。 这首诗阶梯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人生。

一首现代诗,运用技巧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不是技巧,也不是情绪、情节与浪漫的抒情,而在于感悟和扑捉喻象,诗句的断裂、跳跃于新奇的比喻之间。由此一事物的性质、特征而联想到彼一事物的性质、特征而产生的感觉或幻觉;或因生活场景或经验的作用而由此一事物联想到彼一事物;以及因事物存在的方式与过程而联想对人生的启迪与顿悟,由此产生新的喻象。比喻是诗歌的花朵。诗人以其真诚而睿智的心灵统帅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肌肤等感觉器官,把自己的感觉与通感转化为新奇的比喻之花。

这些联想奇特处还在于不直露,少用连词和副词,而选用通感、变形、夸张、跳跃、虚化、逆反、矛盾、戏谑、幽默的意象,幻觉丰富新奇,将外形构建物与经验、感觉、感悟多方融合,形成内张力和冲击波,使诗的语感厚实,形象丰富,意境深远。

4.2.1解决现代诗意象创作

(一)学习和借鉴祖国优秀的传统诗歌,摒弃意象的搜奇出怪及堆砌之风

41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20世纪20年代,由李金发发端的“远取譬”等现代诗意,催生了新质的诗歌意象。穆旦所致力倡导的“诗歌意象的现代化”,使诗歌的意象更具鲜活的时代色彩。这些新质鲜活的诗歌意象,不仅营造出新的诗美形态,同时也大大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也正是由于意象的推陈出新有如此巨大的诗学意义,所以在现代诗的写作中一种偏向也日益明显地显现出来:意象的创新及“现代化”,被许多人实施为意象的搜奇出怪及堆砌。其结果是不仅使得一些“现代诗”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在韵律上也不堪卒读。这一偏向已经使“现代诗”的写作异化:在一些现代诗人那里,诗已经不是独特情思的抒发,而是一种向人炫耀技艺的匠人式的把戏。

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诗人在诗中常常凭借意象来完成诗歌的各种功能,营造了许多经典的诗歌意象。比如李白的诗歌意象奇丽雄浑又飘逸不群。杜甫的诗歌意象个性独特,浸透着诗人伤时忧国、爱民悯生的情感,带有浓厚的悲壮色彩。我们一定要用心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摒弃意象的搜奇出怪及堆砌之风。要明白诗歌的意象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意象要有情感作支撑。晋代文论家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诗者,吟咏情性也”。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也指出:“作诗本乎情”。就是强调情感是诗的生命,抛开了真挚的情感,诗的意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对于那种脱离人的情感,胡乱堆砌意象,不知所云的诗歌,我们要敢于说“不”。绝不能学《皇帝的新装》里面的大臣,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或鉴赏水平,对所有朦胧、隐晦、自己读不懂的诗都不加辨别地大加赞赏,这只能让现代诗进一步脱离轨道。比如,对于诗人吴铭越的《无题诗组》:“最了解的人还未出现/车祸已来临/沉醉于此/体内的钉子带给她犀利线条/那该是什么颜色?/上帝的眉毛给了她??”,我是百思不得其解。虽然把这些诗句分解开来,还能看出几个诗人创造的意象,如“没有出现的人”、“突然的车祸”、“体内的钉子”、“犀利的线条”、“上帝的眉毛”等等。但是,这些意象都是彼此孤立的,起码读者看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就更不要说形成诗的意境了。说实在的,我认为,这些诗句只不过是一些词汇的堆积,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意义,读者看不懂是正常的。而对于冰心的《繁星》(七一):“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我却十分欣赏。虽然只是一首小诗,也排比列出了“月明

42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等意象,但是由于这首诗词句清丽,韵律天然,而且寓情于景,使情与景相映相生,所以创造出了一种恬静和美的意境,令人十分喜爱。

(二)建立现代诗的审美标准和责任意识

中国诗歌的现代嬗变,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历史氛围中展开的。西方文化,尤其是现代西方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审美现代性”,影响并催生了中国的现代诗。国外诗歌崇尚自由和前卫,于是中国就出现了下半身文学、垃圾诗、口水诗、狼心狗肺诗??这些诗折射出了一种浮浪、奢靡之风,他们不关心社会变革中人的心灵、生命的生存状态与感受,而是关心人的生殖器官、屎、尿、屁等等,作者越写越大胆,越写越暴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这样写诗,才是直抒性灵,描写人类的本真。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现代诗的不幸与悲哀?我只觉得,诗家,儿女之事,是你自家的私房中事,何苦要拿到阳光下来展示和炫耀呢?

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的“现代汉诗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的洪子城教授说“现代汉诗需要深入的自我反省”。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则强烈呼吁要建立现代汉诗的写作鉴赏标准,认为必须要有可行的艺术准则来衡量诗歌质量以保证稳定的诗歌作者群和读者群。笔者也认为诗歌应该有一个大致的审美标准,不能把所有的分行文字都称作诗,更不能把那种哗众取宠、挑逗人的内分泌、直白得象说话的诗说成好诗。评价一首诗的好坏,思想比形式更重要,诗表现着诗人的心灵向往和良心。怎样的意识倾向,或许就会孕育出怎样的诗来。但不论怎样,都应该遵循并把握诗的原则与本质,那就是关注人的心灵、生命存在的状态和感受。作为一名真正的诗人,不能只局限于吟唱“小我”,更不能片面地追求低级趣味,自娱自乐,自我陶醉,将诗与我们生息相关的社会孤立地隔绝开来。“位卑未敢忘忧国”,历代诗人在这方面已给我们做出了表率。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面对新的选择和新的挑战,一切热爱诗歌的人们都不应忘记诗歌的使命,忘记时代所赋予我们的责任。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我们都应让我们的心声、作品与国家、民族、时代的脉搏共振。想大众之所想,急大众之所急,使诗歌真正成为时代的鼓点和号角。拥有了这种“大我”,我们才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创作出充满激情和亮丽的诗行,从而引起民众的共鸣和热爱。对那些不健康的、肉麻的、

43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淡然无味的诗歌,我们应该多一点批评,少一点掌声,不要盲目地去追捧和喝彩,要让这些诗自我检讨,自我反省,远离庸俗,提高品味,真正成为能够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的文字,成为对读者有利,对社会有益的艺术。

(三)把握“意”与“象”之间的关系,做到意象合一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意象”即意中之象,“意”与“象”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意是诗的主旨,是意境的内核,这种意,不是意念的意,而是意趣的意,即是经过情思的物态化后可看可听可感的“意”。象即诗歌所表现的物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但也并非纯客观的景物刻画,而是情思化后的“象”。诗歌的立意贵在高洁巧妙,不能鄙俗不堪,取象贵在浅近亲切,又不能隐晦太多。这种分寸确实难以把握。所以,古代的费经虞说:“诗贵似浅非浅,不得似深非深”。在诗歌创作中,要力求“意”与“象”,“物”与“我”的完美结合,使人一看就懂,却又回味无穷。韩瀚的《重量》就是如此:“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一杆生命的天平,称出了张志新烈土生命的比重,突出了她“比泰山还重”的死所具有的独特的震撼力。将一个人和所有的苟活者相比,所形成的反差通过“天平”强烈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其意象既清晰又深刻,体制虽小,却能以极其强烈的情感含量取胜,正所谓“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四)正确运用想象组合诗歌意象

想象是作者在思维天空中翱翔的翅膀。黑格尔说:“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雪莱说:“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别林斯基:“在诗中想象是主要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想象是美感的眼睛,想象是灵感起飞的跑道,好的想象是作品的重要构成部分,离开了想象的作品只能是一潭没有波澜的死水。诗歌作者在把意象词语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借助想象把一个一个的意象组合为整体的诗歌意象系统。组合成什么样的诗歌意象系统就会产生什么样特定的诗歌意境,传达出什么样的诗美体验。诗歌作者的组合意象方法因为神奇想象的介入,显得比其它文学文体的组合方法更自由、更大胆、更出奇不意。但是诗歌中的想象不能是无凭无据,或者空穴来风的,应该是诗人独特的主观心灵的体验下的产

44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物。想象运用得好,意象就丰富,意境就优美。比如台湾着名诗人余光中的代表作《乡愁》,全诗四节分别把乡愁想象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新颖别致,体现了诗人由此物到相关联的彼物之间的超强想象力。诗中的四个想象就营造了四个意象,就单个意象看,并无特别之处。但这些意象紧紧围绕“乡愁”这一中心经营,并按照“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一人生的成长历程层层递进,以“我”与“母亲”、“新娘”、“大陆”对举,就使意象经营深刻化了,同其他乡愁之作的意象经营有本质区别,也使此诗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的一首名作。

(五)处理好意象与谜语之间的关系

法国象征诗人马拉美曾说:“诗永远应当是个谜,这就是文学的目的所在。”马拉美的话当然有点偏激,我们承认诗与谜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诗并不完全等于谜,二者是有显着区别的。谜语是以富于特征的线索暗示隐藏的谜底,诗则使用意象语言来暗示深邃的精神世界。在诗里,意象是帮助读者摆渡到“彼岸”的舟楫,“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读者正是通过意象的启悟唤起自己的体验,而意象所起的作用就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正如谜语的谜面提供的种种线索均指向谜底,当读者经过破解捕捉到谜底之后,线索的媒介作用也就完成了。从这种意义上说,诗歌意象和谜语线索一样,都是一种中介手段。但是,从根本上说,谜语只是一种文字游戏而已,它并不负载情意内容,无可感兴,其形象也不具备审美属性。而诗歌所寄托的是诗人的情怀,所表现的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发现,所展示的是深邃的精神世界。谜语的内涵和目的是确定的,单一的,答案找到了,解谜的过程完结了,谜语也就无意义了,而一首好诗却没有明确的解答,诗具有丰富的暗示和象征意义。例如“白天忙忙碌碌,夜里茅草盖屋”,是谜语,谜底为“眼睛”;而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其间的思维闪现,跳跃,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显得辞约而意丰,令人回味无穷,这显然是一首诗。古人说:诗无达诂。正是由于诗无确解,才为我们的审美探险留下永远开掘不尽的宝藏,也使诗歌获得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六)处理好意象与逻辑之间的关系

45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写诗要重视意象的创作,但同时也要注意逻辑关系。诗与逻辑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诗歌是自由的鸟儿,它张开形象思维的翅膀,在诗的天地里无拘无束地飞翔。出于诗意和情感的需要,作者笔下的事物形象常常出现与事理逻辑相抵牾的变形或夸张,以诗化逻辑或情感逻辑代替生活逻辑。另一方面,诗又有皈依逻辑、遵循逻辑的内在要求,而使诗意显示出一种严谨缜密无懈可击的逻辑力量,诗的这种表面悖理而实质有理的特征,《红楼梦》里的香菱理解得很准确:“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诗的这种特征决定了诗歌的创作既要注重形象思维,又要注重逻辑思维——即是任何修辞手法都可以“悖形”使诗句新奇动人,但决不能真正“悖理”——让人觉得无情无理,想去竟然不合理。诗要经得起推敲,不可忽视诗中的逻辑,忽略它,常常会陷入水桶断箍锄头掉楔的尴尬境地。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有的诗人不大注意,结果使诗出现疏漏,影响了诗意的整体表达。例如,梁南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诗中,有一句诗的意象违背了逻辑:“我们沉默得太久/甚至眼睛都长出了青苔。”沉默者,多指缄默不语,静观默察,并非闭眼不看。闭眼不看,并不等于缄默不语。这样,言青苔长上了眼睛就有点悖理说不通。如果说青苔爬上了紧闭的唇边才合乎逻辑,让人觉得合情合理。诗与逻辑的关系,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逻辑因诗而进入诗歌王国,诗因逻辑而增加内在力量和哲学思辨。

以上是笔者对现代诗意象创作所作的一些浅显的分析、提炼,不免有些挂一漏万。当然,要写好现代诗,仅仅孤立地掌握诗歌的意象知识还是不够的。作者要使自己的诗有意味,就必须以热情专注的目光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去体验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在观察和体验中获得认识,捕捉形象,积累感情,移情入景。最后笔者用别林斯基的话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记述大自然之美的作品是创造出来的,不是抄袭而成的。诗人从心灵深处复制大自然的景象,或是把他所看到的东西加以再创造,无论哪一种情况,美都是由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景象不可能具有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诗人用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想,给大自然景象添加生气,如果他想用大自然景象来感染或者震动我们,他自己先就必须对这景象加以欣赏或者感到吃惊。”

46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4.2.2诗歌创作中意象手法的运用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总体观之,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赋,即平时所说的直写其事,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的情感的特质,便直接加以运用,使这一个意象直射出感情来。这类意象在我国的诗歌创作中是十分常见的,如选入课本中的辛弃疾的词《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以说全词都是铺陈意象,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景图,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但又处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

比,即我们常说的打比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或明喻,或暗喻,或象征,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就是将青丝、雪这样的意象直接拿来比喻头发,从而使读者的联想一下子清晰起来,明朗起来,生动起来,给读者以无比鲜明的感受。舒婷的诗“我是你额上破旧的老水车”一句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原因就在于用老水车这一意象来象征“我”与祖国的某种血肉联系,从而使整首诗作细腻而含有丰富的象外之意。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象,然后使这个具象渗透进作者的感情,从而营造一种意境。创作中白描的使用往往就可看作是一种兴,如臧克家的诗《老马》就是典型的例子。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老马的形象,它让大车“装个够”“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在这里,老马已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直接的兴起对象,作者以这个形象来寄托不屈的民族个性和作者

47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的赞美之情。所以,兴这种创作手法是既省笔墨又含义深刻。

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而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并列式组合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是并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组物象,从而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对比式组合选取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物象,互为对立,互为映衬,如高适的《燕歌行》“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一边是拚杀的血腥,一边是醉生梦死的沉迷,从而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通感式意象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几种意象沟通起来,互为转化。如舒婷的《路遇》“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前一句听觉铃声转化成为视觉悬浮,后一句听觉嗅觉与心理感觉交织转换,沟通组合,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奇妙的境界,铃声能浮,铃声抛花香,使读者不禁为诗人的丰富想像而拍案叫绝。

荒诞式组合将不合事理逻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组合,也即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在心理感觉中却能够实现。如李贺的《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鬼唱”二字石破惊天,它仿佛让人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吟唱鲍照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以此来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沉痛与凄清。诗笔新奇,诡谲多姿,荒诞虚幻中暗合了李诗的鬼才之意。

不管是并列还是对比,是通感还是荒诞,诗歌的意蕴就蕴含在它们的不同组合中,诗歌创作中这些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呈现出无穷的魅力。解读诗歌,首先要搞清楚这些最基本的诗意组合,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鉴赏诗歌。

4.3问题探究

在高中时期,我们学习了很多意象,比如:月亮、菊花、莲花等。请你自己查阅资料给予分类。

第五章:现代诗常识(二)

上章我们讲了意象,我们也对诗歌的构成有了了解。而“意境”是作者自己勾画的。而所谓意境,是指艺术创造特别是诗歌创造所达到的一种能令人感受领

48 现代诗歌理论和写作简议

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艺术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象外,又蕴蓄于象内。

5.1意境

意境就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情怀,它的全部奥秘既是外部世界即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即意的具象化。意境的形成,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而意境的创造,则是诗人为源于生活的情意寻找一个更为典型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实践。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可以称之为意境美的典范。在诗中,徐志摩对诗的意境是苦心经营和刻意追求的。他将自己对母校多年的感情浓缩在精练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些富有个性色彩的形象和想象中间。由于徐志摩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垂柳被镀上了一层富贵而又妩媚的金色,在轻柔的微风摇曳,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仿佛一位美艳绝伦的新娘,这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同时也在诗人的心中荡漾。在徐志摩的眼中,那柳荫下波光潋滟的清泉,沉淀着他象彩虹一样绚丽迷人的梦;可以说是融情入景,把那如水中月,镜中花般的“彩虹似的梦”描绘的多么形象、鲜明,多么令人心醉,仿佛伸手就可以揽到似的。于是,他似乎乘着满载星辉的的一叶小舟,向着水草幽幽的小河深处,击拍纵歌,去寻找他彩虹似的梦。。。。。梦能寻到吗?于是几声浸透淡淡哀愁的的箫音,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惆怅,于是,便诞生了这样流传千古的名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再比如,这样的的一首诗歌〈思念〉。虽然寥寥数字。但它抓住了意境美这一要素,应该是一首很好的情诗。读了它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春意融融的午夜,一个寂寞的男孩,独坐在窗前思念远在他乡的、心爱的女孩。春天,本来就应该是少男、少女们的季节。这首诗通过柔风、无垠的夜空、随风轻舞的柳絮,描绘了一个多么美丽、多么浪漫的春夜,但景色的愈发美丽,更衬托出男孩的寂寞,美的让人心碎!这一感情又通过一幅精彩的描述得到升华:几颗晶莹的泪滴悄挂

4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mx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