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建设中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更新时间:2023-06-10 00: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两型社会建设中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评价

许涤龙a,b,钟

雄a,李正辉b

(湖南大学a.两型社会研究院;b.金融与统计学院,长沙410079)

摘要:文章构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模型和分类判别标准,对长株潭“3+

5”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3+5”城市群经

济与环境的协调度整体上不高,其不协调的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落后与环境质量较好之间的不匹配。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质量;协调度;统计评价中图分类号:F22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487(2010)18-0039-02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即用来度量某区域在一定阶段下,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1)D=姨式中,C为系统或要素之间的功能匹配度,反映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功能量大小之间匹配程度;T为系统或要素总的功能度,反映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加权功能量大小,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的总体水平。实际计算中,一般限定C∈[0,1],T∈[0,1],则D∈[0,1]。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指使两个系统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间,按一定数量和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配合得当、运转有效,即:既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使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承载的范围之内,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它不仅强调经济的数量增长,更强调经济质量得到改善,效益得到提高。长株潭“3+5”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及其周边的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作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肩负着探索两型社会建设经验的重任,而如何协调好经济与环境这对矛盾之间的关系,是关系到两型社会建设成败的关键。本文尝试构建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统计评价指标与方法,并对长株潭“3+5”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处理好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C的计算公式为:

f(X)g(Y)

(2)C=式(2)是通过变异系数推导出来的。其中,f(X)和g(Y)分

别为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环境综合指数,分别用来表征经济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经济与环境两个系统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

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功能量大小;k为调节系数,k≥2,本文中

应该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两者的真实状态以及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其次,应综合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取性。基于此,本文分别构建综合性的经济发展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见表1),作为评价两者之间协调度的基础指标。

k值取2。从本式中可以看出,如果f(X)与g(Y)的值越接近,C值就越大;反之,如果f(X)与g(Y)的值距越悬殊,C值就越小。

T的计算公式为:

(3)T=αf(X)+βg(Y)

赞i,g(Y)=ΣbiY赞i

f(X)=ΣaiX

i=1

i=1

n

n

(4)

式中,α和β为待定权数,因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

2

表1

协调度的计算模型

经济发与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x1)、地方财政收入(x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5)、经济密度(x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8)大气污染指数(y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y2)、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y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y4)森林覆盖率(y5)、城市人均绿地面积(y6)人均耕地面积(y7)、人均水资源量(y8)

等重要,故α和β均取值为0.5;f(X)和g(Y)分别为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环境综合指数;ai和bi分别为各指标的待定权重,

赞i和Y赞i分别表示某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经无量纲标准化处X

理后的数值。指标标准化公式如下:

经济经济总量指标发展经济效率指标指数收入水平指标环境环境状况指标质量生态状况指标指数资源状况指标

赞i=Xi/maxλiXi为正向指标(5)X

minλi/XiXi为负向指标

式中,maxλi或minλi为指标Xi的规划值、期望值或理想值。指标Yi的标准化方法与此一致。对于经济发展综合指数f(X)和环境综合指数g(Y)的计算,本文通过主成份分析法计算得出,并将其值映射到区间[0.1,1]上。

基金项目:湖南省两型办委托项目(2009、2010年专项);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JL02)作者简介:许涤龙(1962-),男,湖南衡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学。

雄(1985-),男,湖南湘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统计方法应用。

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18期(总第318期)

39

3协调度的分类判别标准

为了综合反映某区域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水平,同时又能反映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的高低,本文按照协调度D的大小,采用均匀分布函数法,将协调发展类型划分为3大类、7个中类,并根据经济发展综合指数f(X)与环境综合指数g(Y)的对比关系再细分为21个小类

(表2)。4

协调度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以2007年长株潭“3+5”城市群各市的统计数据作为评价指标的基础数据,按照以上协调度的计算模型,对照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分类判别标准,计算得出长株潭“3+5”城市群各市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结果,如表3。

对表3的评价结果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与对策:

(1)长株潭“3+5”城市群8个城市中,只有长沙市的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大于0.8,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型,其他城市的协调度均较低。在城市群的综合协调发展中,促进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任务还相当重,因此,应注意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

(2)除了长沙和常德2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大于

表2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分类判别标准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中类)第三层次(小类)

(大类)

别优质协f(X)>g(Y)优质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

0.9≤D≤1.0调发展f(X)=g(Y)优质协调发展类经济环境同步型

类f(X)<g(Y)优质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良好协

f(X)>g(Y)良好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0.8≤D<0.9

调发展f(X)=g(Y)良好协调发展类经济环境同步型协调类f(X)<g(Y)良好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发展类

中等协

f(X)>g(Y)中等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0.7≤D<0.8调发展f(X)=g(Y)中等协调发展类经济环境同步型类f(X)<g(Y)中等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基本协

f(X)>g(Y)基本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0.6≤D<0.7调发展f(X)=g(Y)基本协调发展类经济环境同步型类f(X)<g(Y)基本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勉强协

f(X)>g(Y)勉强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0.5≤D<0.6

调发展f(X)=g(Y)勉强协调发展类经济环境同步型过度发展类f(X)<g(Y)勉强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类或发展濒临失

f(X)>g(Y)濒临失调发展类环境损益型不足类

0.4≤D<0.5调发展f(X)=g(Y)濒临失调发展类经济环境共损型类f(X)<g(Y)濒临失调衰退类经济损益型失调发

f(X)>g(Y)失调发展类环境损益型失调0≤D<0.4展类

f(X)=g(Y)失调发展类经济环境共损型发展类f(X)<g(Y)

失调发展类经济损益型

表32007年长株潭“3+5”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评价结果

城市经济发环境质匹配度协调度f(x)与g(x)的协调发展展指数量指数

(C)(D)对比关系

类型

长沙市1.000.770.670.82f(x)>g(x)良好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株洲市0.630.790.350.59f(x)<g(x)勉强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湘潭市0.580.630.220.47f(x)<g(x)濒临协调发展类经济损益型衡阳市0.350.390.050.22f(x)<g(x)失调发展类经济损益型岳阳市0.450.560.130.35f(x)<g(x)失调发展类经济损益型常德市0.370.200.020.14f(x)>g(x)失调发展类环境损益型益阳市0.300.360.040.19f(x)<g(x)失调发展类经济损益型娄底市

0.231.00

0.090.29

f(x)<g(x)

失调发展类经济损益型

40

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18期(总第318期)

环境综合指数外,其余6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均小于

环境综合指数,表明城市群整体环境状况较好,导致城市群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在长株潭“3+5”城市群的综合协调发展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仍是首要任务和重点任务,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3)具体到城市群内各城市而言,长沙市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应注意加强对区域内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力度。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和娄底5市要充分利用环境状况较好的优势,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壮大经济发展总量,同时要注意科学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衡阳和常德两市不仅要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努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技术改造,增强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同时还要加强对城区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

(4)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是不断变化的。本文得出的评价结果只是长株潭“3+5”城市群内各城市在某一个特定时间上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协调度也会逐渐发生变化。环境状况较好的城市或区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而导致的失调发展,如能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可以快速实现经济与环境两者之间的良性协调发展。

(5)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加快整个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将追求经济增长数量转移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的现代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在更高层次上相互协调,减轻城市群经济高速增长对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造成的巨大压力。

(6)要制定统一的城市群环境协调模式。社会经济活动是跨区域的,环境保护与治理也是跨区域的。从长株潭“3+5”城市群区域整体来统筹考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制定统一的城市群环境协调模式,平衡各城市之间的利益关系,有利于解决跨区域的环境问题,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群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3]叶文虎.环境质量评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曾翔旻,赵曼,聂佩进,邹宇.“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实证分析[J].科技创业,2008,(5).

[5]郭荣朝,苗长虹.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07,(1).[6]张卫,郭玉燕.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11).

[7]吴高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科学理论与评估方法[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

[8]蔡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J].齐鲁学刊,2005,(4).

[9]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J].热带地理,1999,(2).

[10]陈年红.我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2000,

(3).

(责任编辑/亦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mt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