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学前教育春季高考幼儿心理学习题集—王振宇版(部分)——练

更新时间:2023-04-16 08:2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11-2,百度文库,做题,自己做,习题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与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

2.心理过程:一个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接受环境的刺激,在大脑中产生一个反映现实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心理过程。

3.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其中核心是思维。

4.情感过程:人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5.意志过程:人在活动过程中为实现目标而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二、填空

1.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最普遍、最熟悉、最真切的现象,但也是最复杂、最深奥、最难以捉摸的现象。

2.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4.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5心理学将人的心理过程划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类。

6.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属于认知的过程。

7.人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是情感过程。

8. 意志过程是人在活动中为实现目标而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9.个体的遗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心理活动特点等相互作用,最终整合成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心理学称为个性。

三、选择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

B.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

C.认知和个性

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B )。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四、判断

1.心理学是了解你在想什么的科学。(N )

2.人人都有心理,因此,人人都是心理学家。(N )

3.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N )

4.心理学是从华生开始独立的。(N )

5.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N )

6.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Y )

7.在认知活动中情感具有调控作用。(N,意志过程)

8.心理活动表现在人们的物质活动中。(N,也表现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

9.幼儿心理学就是发展心理学。(N )

五、简答

在心理过程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共同组织成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过程是基础,情感过程是动力,意志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第二节心理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

1.人脑是的器官,心理是的机能。

2.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脑的越来越复杂,而越来越完善。

3.脑的进化过程不是强拆重建,而是不断、、和的过程。

4.神经信息传导的时速是公里,也就是每秒米。

5.大脑的主要机能是、、、和发布各种信息。

6.大脑分为四个机能区,其中枕叶与有关,颞叶与有关,顶叶与有关,额叶与有关。

7.大脑皮层上绝大部分部位不承担具体感觉和运动机能,集中用于处理,如。

8.儿童出生后脑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和。

9.新生儿的大脑两半球表面占成人大脑皮层的,7岁达到。

10.心理不是物质,而是一种,没有客观现实,人脑酒无从反映。

11.人脑对现实的反映是、的反映,与照镜子不是一回事。

12.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和的影响,同时,还对人的行为有调节作用。

二、选择

1.人的大脑可以划分为()个机能分工的叶。

A.3

B.2

C.4

D.5

2.儿童出生时,皮层的结构分化水平,特别是对()的分化水平已发展得相当高。

A.感觉信息

B.触觉信息

C.知觉信息

D.体觉信息

3.儿童到()岁时,大脑皮层已变得相当成熟,大脑皮层区表面的大小占成人皮层区表面大小的80%-90%。

A.10

B.8

C.5

D.7

4.比较而言,()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A.物质环境

B.社会环境

C.自然环境

D.家庭环境

5.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A.主观能动的

B.消极被动的

C.客观主动的D,积极主观的

三、判断

1.人脑也是一种器官,心理就是它的机能。()

2.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对称的。()

3.大脑左半球主管逻辑思维,右半球主管形象信息。()

4.心理不是一种物质的东西,而是一种反映,()

5.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与镜子反映镜像是一回事。()

6.人类生活的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7.人脑对环境的反映是客观的,有什么就能反映什么。()

8.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带着主观色彩的。()

9.儿童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时,其大脑如同一张白纸。()

10.婴幼儿具有朴素理论。()

四、简答

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节幼儿心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生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的学科。

2.幼儿心理学:是儿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象是3-6岁儿童,是研究人在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3.学前期

4.年龄特征: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某一特定年龄特定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遍、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二、填空

1.幼儿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3-6 岁的儿童。

2.儿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近200 年的事。

3.洛克摈弃了传统观念,提出儿童的心理最初只是一块白板,它的变化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

4.卢梭认为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5.王守仁(阳明)指出,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

6.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是以德国人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一书为标志的。

7.年龄特征是指特定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遍、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8.我们习惯上将婴幼儿期称为学前期。

三、简答

1.幼儿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1)阐明婴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

2.学习幼儿心理学课程对我们的专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认识教育对象,培养科学的儿童观;

第一,幼儿心理学为幼儿的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第二,儿童心理学为儿童的心理健康、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有助于宣传普及“优生优育”的先进理念,维护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诊断和治疗心理方面的疾病,尤其是对儿童智力发育不全和神经、精神病方面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2)探索婴幼儿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第四节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

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

一、名词解释

1.实证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主要特点就是采用规范的方法收集实际材料、数据、事实,再从这些材料、数据、事实重归纳出普遍性的结论来。

2.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一年龄组或者几个年龄组的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3.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4.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5.实验法: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事先拟定周密的设计,把与研究无关的因素控制起来,让被研究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引发出某种行为,从而研究一定条件与某种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实验法是一种由计划、有控制的观察。

6.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是对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因素等的概括和总结。

二、填空

1.心理学是一门强调实证的学科。实证材料必须通过规范的方法得到,这就是科研方法。

2.一个变量变化,另一个变量也发生变化,这两个变量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

3.研究方法按时间取向,可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4,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

5.从时间上分,观察法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6.从范围上分,观察法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7.从规模上分,观察法分为群体观察和重点观察。

8.从观察者的参与程度上分,观察法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9.从工具上分,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10.从设计程度上分,观察法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机构性观察。

11.从观察目的上分,观察法分为验证性观察和探索性观察。12.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

13实验法是实证研究中最严密、最客观的方法。

14.科学的目标是理论而不是材料。

15.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必须坚持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也就是必须坚持唯物辩证

法。

三、选择

1.幼儿园里最常用、最实用的研究方法是( C )。

A.调查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谈话法

2.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是对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因素等的( D )。A.描述和解释 B.分析和归纳 C.预测和控制 D.概括和总结

四、简答

观察法有哪些不同的类型?

答:观察法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儿童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做出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特点的方法。从时间上分,观察法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从范围上分,观察法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从规模上分,观察法分为群体观察和重点观察。

从观察者的参与程度上分,观察法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从工具上分,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从设计程度上分,观察法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机构性观察。

2015年11月3日星期二

第二章幼儿认知的发展

第一节认知的概述

一、名词解释

1.认知:就是认识和知识,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识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2.习惯化:当一个刺激反复出现时,刺激产生的反应会逐渐减弱,这就叫做习惯化。

3.去习惯化:与习惯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当儿童感知到出现一个新刺激,它不同于已习惯化了的刺激时,就会做出新的强烈反应,原有的习惯化就终止了。

二、填空

1.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认知。

2.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识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3.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都有认知的成分。

4.我们说人的认知能力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人获得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

5.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家采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研究方法,在婴幼儿心理研究方面取得大量新成果。

2015-11-4

第二节婴幼儿感知和注意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感觉:客观事物具有许多个别属性,这些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就是感觉。

2.知觉:心理学上把人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内外刺激的整体反映,叫做知觉。

3.视敏度:是指从一定距离处感知两个临近点的能力。

4.深度知觉:是指对自身与物体之间距离的感知。

5.可知度:就是知觉行为的可行程度。

6.自我效能感:是对自己的行动与某种结果之间联系的理解。

7.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8.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9.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二、填空

1.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在于,感觉指人脑对作用在感觉器官上的客观事物的反映,而知觉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整体反映反应。

2.婴儿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有两个重要的器官,它们分别是嘴和手。

3.儿童辨别方向时,先会辨别上下,然后是前后,最后才会辨别左右。

4.多通道感知既包括双向接触,也包括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

5.多通道感知说明幼小的婴儿就已具备良好的信息组合的能力。

6.促进儿童自我效能感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跨通道感知。

7.自我效能感是儿童日后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的基础。

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9.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

10.一般说来,儿童的年龄越小,无意注意的作用就越大。婴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开始迅速发展。

11.3岁儿童能集中注意5-7 分钟,4岁儿童可集中注意15 分钟,5岁儿童可集中注意20 分钟,6岁儿童集中注意的时间可达25 分钟,7岁儿童可集中注意30 分钟。

三、选择

1.现代儿童心理学证明,儿童早在( A )就已经具备人类基本的感觉和知觉。

A.新生儿期 B.婴儿晚期 C.幼儿初期 D.先学前期

2.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的( A )结合起来。

A.名称 B.明度 C.色调 D.饱和度

3.人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 )。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

4.“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A )。

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5.儿童掌握方位知觉的顺序是( D )。

A.上下、左右、前后

B.左右、前后、上下

C.前后、上下、左右

D.上下、前后、左右

6.新生儿视觉的最佳距离是( C )。

A.20厘米 B.25厘米 C.30厘米 D.35厘米

7.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 4岁 C.5岁 D.6岁

8.学前儿童的颜色视觉(辨色力)在何时发生?( A )

A.出生后三四个月

B.1岁

C.6个月

D.2岁

9.3岁儿童已经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能正确辨别前后,部分5岁儿童开始能以( C )

为中心辨别左右。

A.父母

B.同伴

C.自身

D.他人

10.儿童知觉行为的可知度既依赖于环境的直接提供,也依赖于具体情境中( C )

A.成人的指导

B.对象的特点

C.儿童的目标

D.儿童的身体条件

11.注意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A )。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鲜明性和选择性

C.清晰性和指向性

D.清晰性和集中性

12.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现象是( A )。

A.注意

B.想象

C.需要

D.思维

13.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 A )。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 C.两者都占优势 D.两者都不占优势

14.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 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15.儿童不被窗外其他孩子玩耍的笑声所吸引,努力控制自己,专心画画,这是( A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16.幼儿在上课时低头搞小动作,老师发现后,最好是( D )。

A.叫他的名字

B.叫他站起来

C.马上叫他站一边

D.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拍拍他

17.下列现象属于有意注意的是( B )。

A.窗外一声巨响,大家不约而同地把头转向窗外

B.幼儿自始至终认真听老师讲故事

C.万绿丛中一点红

D.造型独特的、会动的玩具引起幼儿的注意

2015年11月5日星期四

四、判断

1.各种感觉在儿童出生后逐步产生,最先产生的是视觉。(N )

2.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Y )

3.研究发现,胎儿已有听觉反应。(N )

4.儿童年龄越小,视敏度越高。(N )

5.新生儿没有痛觉。(N )

6.新生儿对人脸比较感兴趣。(N )

7.儿童的视觉敏感度比正常成人要好一些。(N )

8.男孩子的辨色力比女孩子强些。(N )

9.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上下、左右、前后。(Y )

10.俗话说:“小孩的眼睛亮,耳朵灵。”这说明儿童年龄越小,视力和听力越好。(N )11.多通道感知表明感知觉是一个统一的过程。(Y )

12.儿童被动地接受环境中的信息,从而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N )

13.自我效能感就是儿童对自己的能力(能干什么)和兴趣(喜欢什么)的认识。(N )

14.早期教育归根结底就是教育要趁早。(N )

15.好动、注意力分散的儿童一定患有“多动症”,应请医生治疗。(N )

16.新颖、鲜艳的东西容易引起幼儿注意,所以教师上课时的穿着打扮应新颖、鲜艳,使幼儿有新奇感。(Y )

17.无意注意不如有意注意好。(N )

18.注意只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Y )

19.有意注意的产生与外界刺激物无关。(N )

20.无意注意的产生既与客观刺激的特点有关,也与个体的主观状态有关。(Y )

21.无意注意就是不注意。(N )

22.在儿童注意发展的过程中,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N )

23.小班幼儿的注意可稳定地集中10分钟左右。(N )

2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维持幼儿的有意注意。(N )

25.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Y )

26.强刺激一定比弱刺激更容易引起无意注意。(N )

27.为了引起幼儿的注意,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布置得越鲜艳、越突出、越多变越好。(N )

五、简答

1.视知觉有哪些功能?

答:空间知觉,差异辨别,背景辨别,视觉填充,对象再识。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答:第一,客观条件。首先与刺激物的强度有关,刺激物之间的对比,也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最后,新异的刺激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第二,主观条件。首先是人的需要和兴趣,其次是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再次是人的知识经验会影响无意注意。

3.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答:对目的和任务的理解;动用意志,排除干扰;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间接兴趣。

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

第三节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保存、加工和提取的心理过程。

2.无意识记:是没有自觉的目的和任务,不需任何识记方法和意志努力的识记。

3.有意识记:有预定的识记目的和任务,并运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或意志努力的识记。

4.机械识记:是运用多次重复进行的识记。

5.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

6.自传体记忆:是儿童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7.感觉记忆: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了刺激后,就形成了感觉记忆。可保持0.25-2秒。

8.短时记忆:通过复述,感觉记忆就转化成短时记忆(可保持1分钟以内)。

9.长时记忆:再通过复述和编码,短时记忆又转化为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直至终身。)

10.记忆恢复现象:就是在识记后的某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量比刚学习完的回忆量有所提高的现象。

11.婴儿期记忆缺失:婴儿很早就开始有记忆,但是没有人能记得生命最初两三年的事情。为什么早期的记忆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消失呢?这一奇怪的现象叫做婴儿记忆缺失。

12.记忆策略:是指为了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记忆活动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13.组织性策略:是指将记忆材料按不同的意义,分别组成不同类别,编入各种主题,使材料产生意义联系,或对内容加以改组,以便于记忆的一种策略。

14.提取策略:所有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平时都不在意识水平上,如果我们需要回想起某个信息时,就需要经过提取的过程。一个人在回忆过程中,将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特定信息回收到意识水平上的方法和手段就是提取策略。

二、填空

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并绘制了遗忘曲线。该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保存、加工和提取的心理过程。

3.记忆主要包括识记、再认和回忆几个基本环节。

4.根据识记的目的性可将记忆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按照识记材料的性质以及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5.成人通常很少能回忆起三四岁之前发生的事情,这种现象叫做婴儿期记忆缺失。

6.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这种现象被称为记忆恢复现象。

7.在整个幼儿期,无意识记始终占主导地位。

8.幼儿对处于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的信息回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信息,这种现象称为记忆恢复三、选择

1.下列有关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按照记忆的目的性可以把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态度)

B.幼儿只有机械记忆,没有意义记忆。

C.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D.“记”是“忆”的前提。

2.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D )。

A.短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记忆容量不足

D.婴儿期记忆缺失

3.“死记硬背”属于( A )。

A.机械识记

B.意义识记

C.有意识记

D.无意识记

4.在大街上遇到一个老同学,能立即把他认出来,这种心理现象叫作( C )。

A.回忆

B.识记

C.再认

D.记忆恢复

5.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运用一些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并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A )。

A.有意识记

B.意义识记

C.机械识记

D.无意识记

6.我们学习数理化、语文、外语等文化课,主要属于( B )。

A.情绪记忆

B.语词记忆

C.形象记忆

D.运动记忆

7.开卷考试时的记忆活动是( D )。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8.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消失的记忆为( A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识记

9.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 B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时快时慢

D.均匀递减

10.通过( D )可以将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四、判断

1.幼儿常常能记住不理解的事物,因为他们的机械识记效果比意义识记效果好。(N )

2.及时复习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手段。(Y )

3.幼儿机械识记效果好。教幼儿记忆材料,只要多次重复学习就可以了。(N )

4.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它包括识记、再认和回忆。(Y )

5.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区别在于它们识记的内容是否有意义。(N )

6.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的。(N )

7.在幼儿期,无意识记占优势,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N )

8.无意识记是幼儿主要的记忆形式,随儿童年龄增大,理解能力增强,无意识记逐渐消亡。

(N )

9.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感觉记忆。(N )

10.儿童的有意识记是具有自觉的识记目的,需要一定识记方法的记忆,因此,在儿童的有意识记发展起来后,运用直接讲授的教学方法会使儿童的识记效果更好。(N )

11.能回忆的一定能再认,能再认得不一定能回忆。(N )

12.幼儿活动的动机对他们的有意记忆有很大影响。(Y )

五、简答

1.影响幼儿无意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答:引起幼儿无意识记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外部因素指的是材料必须直观、鲜明、生动,内部因素与幼儿的兴趣、情绪状态、态度有关,也与儿童的智力了水平和活动方式(如有没有直接参加活动和实际操作)有关。其中,幼儿的情绪状态时影响无意识记的关键因素。

2.幼儿有哪些记忆策略?

答: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

3.说明幼儿记忆中组织性策略的发展特点?

答:组织性策略实际上是一种分类的方法。在长时记忆中,记忆材料的分类是提高记忆效果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此时,婴幼儿只是善于按照物品的本质属性或单词的意义来分类。随着幼儿对语义理解的不断深化,一旦他们能通过语义的组织方式来保存信息,组织策略的运用会更加灵活和准确。

2015年11月9日星期一

第四节幼儿想象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刺激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

3.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而自觉进行的想象。

4.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创造想象:是根据已有的表象,在头脑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6.幻想:就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实现的事物的想象。

7.积极的幻想:是指符合客观规律与社会要求,在现实中能实现的幻想。

8.消极的幻想:是指不符合客观规律与社会要求,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9.表象:是个体早先感知过的对象在头脑里的图像记忆,是儿童知识的主要内容。

2015年11月9日星期一

二、填空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进行加工改造,形成的心理过程。

2.根据目的性和自觉性的不同,想象可以分为和两类。

3.按照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将想象分为和

两类。

4.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个人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独立地加工创造,形成新形象的想象是

。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符号等的示意,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5.有意想象是指而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实现的事物的想象。

6.在幼儿的想象中,想象和想象占主导地位,和

想象开始发展。

7.幼儿的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性和性。

8.幼儿教师设计一种新的教具,主要是想象,听故事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想象。

三、选择

1.建筑师设计出一幢大楼的形状,这种想象属于( C );建筑工人根据所设计的图纸,头脑中产生大楼的立体形状,这种想象属于( B )。

A.空想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2.人脑中所保持的有关事物的形象是指( B )。

A.想象

B.表象

C.有意想象

D.无意想象

3.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个人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独立地加工创造,形成新形象的想象是( A )。

A.创造想象

B.有意想象

C.无意想象

D.再造想象

4.幼儿的想象常依赖于承认的语言描述,这一特点是指(B )。

A.创造想象

B.有意想象

C.无意想象

D.再造想象

5.创造想象发生的标志是( C )。

A.拟人化

B.夸张性

C.独立性

D.经验性

6.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未实现事物的想象叫做( A )。

A.幻想

B.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7.在语言或符号的提示下产生的想象是( C )。

A.梦想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8.想象发生的时间是(B )。

A.刚出生

B.2岁左右

C.3岁

D.6岁左右

9.梦是( A )的一种极端形式。

A.幻想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0.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D )上。

A.表象储备

B.实践要求

C.知识经验

D.新颖程度

11.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B )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无意想象

12.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是一种( B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无意想象

13.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B )。

A.感知

B.表象

C.记忆

D.想象

14.有人想修炼成仙的想象是( D )。

A.理想

B.空想

C.梦想

D.幻想

15.一幼儿画画时,本来在画树,看到别人画兔子,就把树涂掉又去画兔子,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A )。

A.再造想象多于创造想象

B.想象易于现实相混淆

C.主题易变不稳定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2015年11月9日星期一

四、判断

1.想象是对不存在的事物进行加工的心理活动。(N )

2.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是根据想象产生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而区分的。(N )

3.想象是人一出生就具备的心理活动。(N )

4.有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N )

5.想象常常脱离现实或者与现实相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一个突出特点。(N )

6.儿童在2岁左右出现了想象的萌芽。(N )

7.梦是有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的表现。(N )

8.再造想象属于无意想象的一种。(N )

9.在幼儿的想象中,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Y )

10.相对于再造想象来说,创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N )

11.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想象。(N )

12.对于吴承恩来说,孙悟空是创造想象的结果,对于每个读者则是再造想象的结果。(N )13.幼儿的想象力比成人强,想象内容非常丰富。(N )

五、简答

概述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

答:(1)幼儿想象的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创造想象开始发展。(2)由于缺乏经验,儿童早期的想象似乎常常还与知觉的过程相纠缠,他们往往只是用想象来补充他们所感知的东西,所以他们常常把想象的东西与现实混淆起来。(3)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以及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幼儿期(即3-6岁)儿童想象活动开始出现一些创造性因素。

2015年11月10日星期二

第五节幼儿思维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直觉行动思维:是借助动作进行的思维。

3.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4.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的思维。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联系的高级心理活动。

5.表征:儿童能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动作在新情景中解决问题时,头脑里一定有一个关于动作的意图和计划。也就是说儿童开始在头脑中运用表象预设动作的进程和结果,这就是表征。

6.推理:儿童在解决问题时,最根本的策略是进行推理。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信息引出新信息的加工过程。

7.演绎推理:就是根据一些假设为真的前提,得出结论。

8.归纳推理:是从许多特殊信息中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9.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推断出其他两个类似事物之间也有相应的关系。

2015年11月10日星期二

二、填空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2.从个体发展来看,思维可分为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种。

3.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由直觉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到

抽象逻辑思维。

4.小班幼儿的思维还明显保留着大量的直觉行动思维思维的成分,大班开始出现

抽象逻辑思维思维。

5.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来进行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思维。

6.使用概念,通过判断和推理进行的、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抽象逻辑思维。

7.思维的基本特点是间接性、概括性和组织性。

8.思维的概括性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9.幼儿最典型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

10. 感知是认识活动的低级形式,属感性认识;思维是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属理性认识。

三、选择

1.儿童思维发生在( D )。

A.0—1岁

B.1—1.5岁

C.1.5—2岁

D.1—3岁

2.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是( A )。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3.婴儿思维的主要方式是( A )。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自我中心性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4.问一名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幼儿回答“都是白的,长的”,这表明了该幼儿思维的( A )。

A.具体形象性

B.抽象逻辑性

C.直觉行动性

D.感知行动性

5.儿童最初的思维方式是( A )。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6.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其借助的思维工具是( B )。

A.形象

B.表象

C.动作

D.语词

7.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B )。

A.概念

B.思维

C.想象

D.语言

8.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患者的病情,这属于( A )的思维特性。

A.概括性

B.直接性

C.抽象性

D.间接性

9.一系列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被称为( A )。

A.问题解决

B.概念形成

C.抽象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0.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例的推理称为( D )。

A.判断

B.决策

C.归纳推理

D.演绎推理

11.人脑对同类食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的反映,是思维( C )的一个特点。

A.间接性

B.直接性

C.概括性

D.推理过程

12.幼儿看见图画里的人穿着棉袄,戴着手套,就知道“这是冬天,天气很冷”。这种认识属于( D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13.儿童从冰箱拿东西时,东西摸起来很凉,久而久之,他们知道凡是冰箱里的东西都是凉的,这种认识体现了思维的( A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具体性

D.固定性

14.平时我们说“保护儿童”、“爱护花木”,指的并不是哪一个具体的人或物,而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一类事物,这就体现了思维的( B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

D.情境性

15.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房屋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晕而雨”的结论,这属于哪种思维特性?( C )

A.抽象性

B.概括性

C.间接性D情境性

16.幼儿利用掰手指来数数,动作停止,他们的思维也就停止了。幼儿这种依赖实际动作的思维被称为( B )。

A.创造表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17.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常常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有关的问题,这种思维现象是( C )。

A.创造表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18.科学家进行科学思考,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等都需要运用已形成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解决各种问题。这种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指的是( D )。

A.创造想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四、判断

1.思维的产生以感知为基础,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感知的发展。(Y )

2.儿童的思维产生在学龄期,6—7岁左右。(N )

3.由于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所以幼儿还不能掌握概念。(N )

4.从特殊事物推出一般原理的推理是演绎推理。(N )

5.婴儿借助于一个工具把他想要的东西能拿到手里时就表示思维发生了。(N )

6.幼儿还完全不能分类。(N )

7.3岁前的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长大后直觉行动思维就会消失。(Y )

8.形象思维的发展水平低于抽象思维,因此应该限制形象思维的发展。(N )

9.儿童在幼儿期主要是按照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N )

10.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已高度发展。(N )

五、简答

1.简述思维的特点。

答:第一,间接性:是指思维不是直接地认识事物,而是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方法,

来组织和理解那些未感知的事物,或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第二,概括性,是指思维必须把握大量的感性材料,从同一材料中,抽象和概括出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或者从一类事物中,揭示出它们内部的联系及规律性;第三,组织性,指的是思维对原有经验的重组和改造,从而发现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

2.简述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答:新生儿以感知作为认识世界的主导方法,随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的思维遵循着从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路线逐步成熟。

3.幼儿根据什么获得概念?

答:首先,直觉特征是儿童形成概念的重要因素;此外儿童头脑中的范畴类型也是进行分类获得概念的重要因素。

4.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实物概念,即具体实物的概念。第一阶段:只能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等外部特征和在生活中的感知联系来概括;第二阶段,按照物体的某一种特殊的非本质特点来概括。这种突出的非本质特点往往是物体的主要用途;第三阶段,能按物体的几种非本质的或自发的包括本质的属性形成实物概念;第四阶段,能按物体的本质特点进行概括,从而形成实物概念。

5.幼儿掌握社会概念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指关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概念。第一阶段,笼统的两极,如好人-坏人,这是儿童所掌握的社会概念是不分化的而且又是静止的;第二阶段,以具体化为分化依据,形成社会概念;第三阶段,逐步以本质属性为依据,形成社会概念。

6.幼儿的计数受到哪些原则的支配?

答:第一,一一对应原则。2。5-3岁的幼儿已经部分地掌握,在计数时,一个物体只能分配一个数字;第二,稳定次序原则。每次计数必须按照同样顺序的数值进行;第三,基数原则。在数一堆东西的时,最后一个数值名就是这堆东西的总数;第四,抽象原则。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计数的对象。第五,次序无关原则。一组物体,无论从哪一个开始计数,结果都是一样的。

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

第三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名词解释

1.面部表情:这是情绪在面部肌肉上的表现。

2.体势表情:这是情绪在身体动作和姿态上的表现。

3.言语表情:这是情绪在语言、语调、语速和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二、填空

1.人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的体验叫作情绪和情感。

2.愉快、欣喜属于积极情感,恐惧、愤怒、悲伤属于消极情感。

3.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情感是情绪经验的概括。

4.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本质内容。

5.人的表情主要有面部表情、体势表情和言语表情。

6.新生儿借助面部表情及动作能引起、维持、调整与成人的交流。

7.儿童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是以表情作为交际的工具。

8.情绪特征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选择

1.情绪和情感反映的是(D )

A.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

B.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C.客观事物的整体面貌

D.客观事物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2.“知之深,爱之切!”说明(C )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A.意志

B.需要

C.认识

D.个性

四、判断

1.情绪是消极性体验,情感是积极性体验。(N )

2.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N )

3.情绪受到情感的制约和调节。(Y )

4.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N )

5.从个体发生的过程来看,先有情感,后有情绪。(N )

6.情绪具有情境性,情感具有暂时性。(N )

7.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区分情绪和情感。(N )

8.儿童早期的情感创伤对个性的形成有重要影响。(Y )

2015年11月16日星期一五、简答

你是怎么认识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关系的?

答:第一,密切相关的。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情感是情绪经验的概括。一方面,情绪要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另一方面,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第二,区别在,1.从发生的过程来看,情绪发生较早;2.情绪就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特点,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而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是人对事物稳定态度的反映;3.情绪就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不轻易流露出来。

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

第二节早期情绪的发生

一、名词解释

1.陌生人焦虑

2.分离焦虑

二、填空

1.新生儿啼哭的原因主要是饿、冷、痛、和。

2.人的情绪多种多样,其中是最基本的积极情绪表现,哭和是最基本的消极情绪表现。

3.新生儿的皮肤受到时,嘴角有类似微笑的反射。

4.婴儿出现真正的微笑是在第周,出现社会性微笑是在个月。

5.引起婴儿最初恐惧的两大因素,一是,二是。

6.从个月左右起,婴儿出现了与相联系的恐惧,

7.六七个月的婴儿开始,对刺激物产生恐惧反应。

8.儿童的焦虑主要与环境中的有关,集中表现在和。

9.婴儿的陌生人焦虑从个月开始表现,到个月时最为严重,

岁以后强度逐渐减弱。

10.大部分孩子从个月起明显表现出分离焦虑。

11.儿童的分离焦虑通常经历、和三个阶段。

12.分离焦虑容易引起儿童的下降。

三、选择

1.原始情绪包括()。

A.怕、喜、哀

B.喜、怒、爱

C.怕、怒、爱

D.怒、怕、笑

2.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具有重要的()价值。

A.报到

B.生理

C.心理

D.社会

3.怕生这种情绪一般在婴儿第()个月开始出现。

A.3

B.6

C.8

D.10

4.分离焦虑的第二阶段是()。

A.对抗阶段

B.失望阶段

C.哭泣阶段

D.出走阶段

四、判断

1.新生儿的怕是因为看不到母亲引起的。()

2.限制新生儿的活动会引起新生儿发怒。

3.四个月左右的婴儿就开始出现对亲近的人的选择性微笑了。

4.六七个月的婴儿开始怕生。

5.分离焦虑对儿童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6.长时期的分离焦虑能锻炼婴儿的独立能力。

五、简答

1.婴儿的哭有哪几种类型?

2.幼儿的分离焦虑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三节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情绪动因:引发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

2.道德感:是人所持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指人对认知活动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之一,它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4.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5.适应性调控:是以社会能够容忍或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或延续表达某种情绪。情绪调控的过程就是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要求人的情绪反应具有灵活性,应变能力,表达适度。

6.功能性调控:这类调控服从于个人的目的,以有利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每个人对自身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调控,往往与实现个人的目的有关。

7.特征性调控:从调控特征来看,往往是为了调控一种情绪,就需要激发和调动另一种活动,而且情绪调动不可避免地涉及生理的、认知的、行为的诸方面。特征性调控主要反映个体对情绪的调控手段。

8.情绪掩蔽: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定、利益的冲突人们会采取某种策略,使外部的情绪表现与内心的情绪体验并不一致,这就叫情绪掩蔽。

2015年11月16日星期一

二、填空

1.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社会化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2.儿童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是理解辨别面部表情的能力和运用表情的能力。

3.在3岁以前,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主要是生理需要。

4.儿童交往中的微笑可以分为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对教师微笑、对小朋友笑,其中后两类微笑属于社会性微笑。

5.在幼儿园中大班幼儿中,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动因作用越来越大。

6.小班幼儿的道德感主要指向个别行为,往往是由成人评价而引起。

7.幼儿幽默感的萌芽表现为幼儿会。

8.中班幼儿爱告状,是由道德感激发出来的一种行为。

9.幼儿情绪和情感的深刻化主要表现为幼儿高级情感的发生和发展,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发生。

10.适应性调控就是按社会能够容忍或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或暂缓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11.功能性调控是为了服从个人的目的,以利于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12.幼儿情绪调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冲动性逐渐减少,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

13.幼儿已经具备了三种情绪调控策略,它们是建构性策略、回避策略和破坏策略。

14.幼儿情绪掩蔽受规则驱动和情境驱动两个因素的影响。

15.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有父母、同伴和教师。

16.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教师可用认知策略、行为策略和情感策略来帮助幼儿提高情感能力。

三、选择

1.认知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情感体验是( B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成就感

2.幼儿在玩智力游戏时,如果问题得到解决,就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否则就会不高兴,这表现了幼儿( C )。

A.情绪的冲动性

B.道德感

C.理智感

D.美感

3.幼儿常会因争夺玩具而打架,在地上撒泼,体现了他们情绪的( A )。

A.易冲动性

B.不稳定性

C.外露性

D.易受感染性

4.幼儿常有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即破涕为笑,主要是因为( C )。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的情绪易外露

C.幼儿的情绪不稳定

D.幼儿的情绪易外露

5.幼儿在看图书时,指着“坏人”说“坏蛋、坏蛋”,这种现象表明幼儿的( A )开始发展起来了。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是非感

6.“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的是一种与( C )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A.思维

B.注意

C.记忆

D.感觉

四、判断

1.学前儿童是无忧无虑的。(N )

2.儿童告状是其道德感发展的表现。(Y )

3.拆卸玩具的行为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Y )

4.幼儿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N )

5.儿童的哭与笑是同时发生的,都是出生时就有的。(N )

6.恐惧属于消极情绪,它只会给婴幼儿带来消极作用。(N )

7.儿童运用表情的能力高于理解表情的能力。(N )

8.婴儿刚出生就能哭,说明人生来是痛苦的。(N )

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

五、简答题

1.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2.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如何正确评价幼儿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

答: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越来越强。

第一,情绪的冲动型减少。幼儿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起初是被动的,即在成人的要求下,由于服从成人的指示而控制自己的情绪。到幼儿晚期,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才逐渐发展。

第二,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婴儿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和短暂的;幼儿的情绪不稳定,与情境的变化关系密切,容易受外部因素的感染。幼儿晚期情绪比较稳定,情境性和受感染性逐渐减少。

第三,情绪和情感从外显和内隐。婴儿期从幼儿初期的儿童,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幼儿调节情绪的外部表现的能力比调节情绪本身的能力发展得早。幼儿晚期,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第四,幼儿情绪调控的手段。出现了最为常见的建构性策略。回避策略的出现,标志着幼儿社会化的进步。还出现了第三种策略,破坏性策略。

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

第四章幼儿的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的概述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步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2.内化:是指来自外部的社会规范逐渐过渡到意识方面,并在行动中重新表现出来,变成一种自觉的规范行为。

3.自我: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情感、对自己的评价三个方面,从社会化角度来看,完整的自我包括角色系统和能力结构两方面。

4.角色系统:每一个人都肩负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一个自我发展完善的人能在不同情境中担任不同的角色,不会出现错误的角色行为。

5.能力结构:自我中的能力结构是指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实际能力,如表现在外部的交往技巧、语言的选择、表情的流露、遵守规则等,还有表现在内部的对特定情境的感知、适度自控、及时决策、准确反馈等。

二、填空

1.心理学的社会化着重研究社会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中对各种反映的结果。

3.社会化研究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影响,这些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

4.儿童掌握社会规范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

5.内化就是由外部的社会规范逐渐向意识过渡,并在行动中重新表现出来,变成一种自觉的规范行为。

6.社会化不是消灭个体,也不是消除个体差异。

7.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也就越强。

8.儿童社会化的前提是认知发展。

9.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形成完整自我,从而使儿童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能正常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10.自我,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情感、对自己的评价三个方面。

11.完整的自我包括角色系统和能力结构两个方面。

三、选择题1.社会化研究与人面对面的心理关系,即( D )。

A.亲子关系

B.同伴关系

C.师生关系

D.人际关系

2.每个儿童都以自己特有的( B )进行社会化。

A.需要、兴趣和智力

B.风格、速率和程度

C.遗传、环境和教育

D.民族、文化和信仰

3.社会化的前提是( D )。

A.教育

B.道德

C.文化

D.认知

4.能力包括( C )。

A.文字能力和操作能力

B.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C.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D.智商和情商

四、判断

1.儿童社会化是一个被环境塑造的过程。(N )

2.社会化就是不要固守个人观点,按社会规范做人。(N )

3.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N )

4.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成果。(Y )

5.有什么样的认知发展水平,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化。(N )

6.认知是社会化的前提,情感是社会化的动力。(N )

7.角色系统就是一个人能够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自如地转换不同角色行为的能力。(N )

8.儿童的角色系统就是孩子、同伴、学生的总和。(N )

9.角色系统和能力结构的整合,构成完整的自我。(Y )

五、简答题

1.情感对社会化有什么重要价值?

答:情感在认知和社会化过程中具有动力作用,能调节人的行为。

2.社会化的目标是什么?

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社会化的目标是形成完整的自我,从而使儿童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能正常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3.认知、情感、社会化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答:认知、情感、社会化三者密不可分,认知是社会化的前提,社会化丰富了人的情感和认知,情感推动着认知和社会化,共同构成人的心理过程的发展。

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

第二节幼儿语言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积极词汇:指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

2.消极词汇:即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3.语用能力:是指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是儿童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

4.自我中心语言:这种语言主要是自己与自己交流而用的,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调节功能。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重复、独白、集体独白。

二、填空

1.儿童从不会讲话到能够使用语言表情达意,是要经过一个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的,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前语言时期”。

2.儿童掌握语言是一个连续发展、从量表到质变的过程,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能力等方面。

3.儿童掌握词的类型由少至多,体现了一定的顺序。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

4.在儿童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哪些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被称为积极词汇。

5.儿童早期的语言就具备表达情感、意动和指物三个功能。

6.儿童语言的表达从最初的单词句到双词句,再到简单句,最后出现完整句。

7.语言是一套社会化的、规范的符号系统,而言语是个人运用语言的具体行为。

8.对于儿童来说,用语言来交流首先根据所处情境以及听者的特点决定说话的内容和形式。有研究指出, 4 岁的幼儿已经能达到这一点。

9.从 5 岁开始,儿童能独立连贯地复述一个故事。

10.从1—2岁儿童语言的习得策略上看,有指物策略和表现策略两类。

三、选择

1.婴儿对语音,尤其是对母亲的语音偏爱发生于( B )时期。

A.胎儿中后期

B.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幼儿期

2.儿童是在( A )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的。

A.听和说

B.听和模仿

C.听和想

D.想和说

3.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不仅有个别差异,还有( D )差异。

A.地区

B.民族

C.经济

D.性别

四、判断

1.婴儿对语言的知觉是从名词开始的。(N )

2.9—12个月的婴儿能将听到的各种语音转换成音素。(Y )

3.4岁以上的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N )

4.词汇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标志。(Y )

5.积极词汇就是讲好话的词汇。(N )

6.消极词汇就是不理解词义或不能正确实用的词汇。(N )

7.儿童最初的语言具有情感、意动和指物功能,但单词句只有指物功能。(N )8.语用能力是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Y )

9.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就是内部语言。(N )

10.儿童语言的习得有性别差异,通常是男孩好于女孩。(N )

五、简答

1.什么是儿童语言中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

答: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积极词汇,指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也有一些消极词汇,即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2.2—6岁儿童的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第一,从浑然一体到逐步分化;第二,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第三,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第四,句子长度由短到长。

3.幼儿良好的复述能力表现出哪些特性?

答:独立性、完整性、逻辑性和语言的生动流畅性。

4.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自我中心语言:重复、独白、集体独白。

社会化语言: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

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第三节幼儿的亲子关系

一、名词解释

依恋:是儿童对养育者(通常是母亲)形成的持久的、稳定的情感关系。

二、填空

1.亲子关系本质的情感模式就是依恋。

2.依恋是儿童对养育者形成的持久的、稳定的情感模式。

3.安思沃斯通过“陌生情境”实验研究,发现依恋有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两类。

4.依恋分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两类。其中,不安全依恋又包括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5.绝大部分儿童(70 %)的依恋属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的儿童约占10 %,矛盾型依恋占20 %。

6.儿童不同的依恋类型的形成通常与母亲的教养方式和婴儿的气质有关。

7.一般说来,容易照看型儿童通常形成安全型依恋,难以照看型儿童容易形成矛盾型依恋,缓慢发动型儿童容易形成回避型依恋。

8.婴儿气质与教养方式对依恋形成的关系,本质上是环境和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关系。

9.依恋对象的存在是为婴儿提供一个探索环境的安全基础。

10.依恋对今后的亲子关系具有预测作用,也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

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选择

1.依恋形成以后,会发生( C )的行为。

A.听见声音就及时反应

B.分离时不出声

C.主动寻求依恋对象

D.与依恋对象重逢时哭闹

2.回避型依恋的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 A )。

A.一般不会主动要妈妈抱

B.怕陌生人

C.一般不喜欢独自游戏

D.比较爱哭

3.矛盾型依恋的儿童与母亲重逢时可能表现出( D )。

A.喜欢和活跃

B.平静和欣慰

C.激动和拥抱

D.哭闹

四、判断

1.依恋一旦形成,儿童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就会紧张。(N )

2.儿童与依恋对象重逢时会哭。(N )

3.安全型依恋儿童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Y )

4.回避型依恋儿童容易跟陌生人走。(N )

5.矛盾型依恋儿童在父母身边很自如。(N )

6.儿童依恋父母,父母依恋儿童。(N )

7.儿童的气质是依恋形成的物理学基础。(N )

8.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Y )

五、简答

什么是依恋?依恋的类型有哪几种?

答:依恋是儿童对养育者(通常是母亲)形成的持久的、稳定的情感关系。一般分为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分为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依恋一旦形成,会有以下行为发生:

(1)主动寻求依恋对象;(2)在与依恋对象分离时会表现出紧张;(3)会主动寻求依恋对象,对依恋对象发出的声音会产生及时反应;(4)与依恋对象重逢时表现出轻松和愉悦。

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

第四节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名词解释

1.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2.交往策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儿童所呈现的交往策略,亦即作为一种社会技能,是儿童社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3.受欢迎儿童:是因为他们具有外向的、友好的人格特征,他们擅长双向交往和群体交往,而且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

4.被拒斥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是比较笨拙的和不明智的,经常表现出许多攻击性甚至是反社会行为。

5.被忽略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更加笨拙的,他们往往逃避双向交往,而将更多时间花在更大的群体中。

二、填空

1.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是相互平行、不可替代的,对儿童社会化的意义更加重大。

2.儿童能在同伴关系中汲取同伴的经验,包括游戏规则、物理经验、学习方法乃至性知识。

3.同伴交往是儿童获得归属感的源泉,是儿童得到爱和尊重

的前提。

4.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儿童所呈现的交往策略,亦即作为一种社会技能,是儿童社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5.同伴关系在心理上是平等的,这有助于让儿童体验内在的尊重感。

6.幼儿偏好于同性别的小朋友玩,这种现象被称为“性别分离”现象,儿童在2-3 岁时就出现这一现象,6岁时尤为明显。

7.幼儿的交往策略主要发生在自由中。

8.幼儿的交往策略一般采用协调、给予、顺从、支配及逆反。

9.在人为障碍条件下,幼儿与成人的交往采用支配、协商、顺从及逆反。

10.幼儿之间的交往倾向于互惠性的策略,而与成人交往时倾向于服从性策略。

11.受欢迎的儿童是因为他们具有外向、友好人格特征,他们擅长双向交往和群体交往。

12.行为特征与认知能力是相互影响的。社会认知技能决定了社会交往,支配着不同的社会技能,也决定着交往活动的成败。

13.在幼儿阶段,有10-24 %的幼儿属于受欢迎型,而10-22 %的幼儿是被拒绝型的,12-20 %的幼儿是被忽略型的。

14.一个儿童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会间接地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儿童的评价。

三、选择

1.同伴关系与亲子关系是( B )的,不可替代的。

A.重叠

B.平行

C.交叉

D.互补

2.同伴关系或团体之间的归属感,有利于儿童克服( D )引发的焦虑。

A.紧张和恐惧

B.孤独和无聊

C.独立和无助

D.孤独和无助

2015年11月5日星期四

四、判断

1.亲子关系可以替代同伴关系。(N )

2.同伴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那是因为他们身高差不多。(N )

3.同伴之间的情感宣泄和表达有利于形成归属感。(N )

4.归属感有利于克服焦虑,增强自我的信心和力量。(Y )

5.交往技能主要是学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N )

6.幼儿园是发展幼儿之间同伴交往的唯一课堂。(N )

7.游戏和强化对同伴交往有重大作用。(N )

8.幼儿人际交往中的“性别分离”现象是从4岁开始表现的。(N )

9.幼儿自由活动是发展同伴交往的重要条件。(N )

10.幼儿交往策略就是交往技能的表现。(N )

11.幼儿以貌取人是家长教育的直接结果。(N )

12.在幼儿交往中,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比较容易受欢迎。(Y )

13.不受欢迎的儿童难以发动活动。(N )

五、简答

1.同伴关系的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第一,发展社会认知;第二,满足归属需要;第三,培养积极性格。

2.幼儿在出生的头两年里在社会交往方面主要获得哪些技能?

答:第二年,幼儿的社会性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玩伴协调行为的能力;模仿同伴行为和意识到被模仿;遵守次序,包括观察同伴——对同伴做出反应——观察和等待——对同伴的反应等相互交流的次序;表现出帮助和分享行为;根据同伴的性格做出恰当反应的能力等。3.幼儿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练习社交技能;第二,强化交往行为;第三,积极投入游戏;第四,幼儿的人际出现“性别分离”的现象。

4.有效的社会交往技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美国学者认为,有效的社会技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在生活生活中,能敏感地判断什么事情将会发生的能力;

第二,在游戏中,能够理解其他儿童需要并与之共同活动的能力;

第三,能想象出多种行为方向并选择出最佳方向的能力。5.受欢迎的儿童有哪些行为特征?

答:积极、快乐的性情;外表吸引人;有许多双向交往;高水平的合作游戏;愿意分享;能坚持交往;被看做好领导;缺乏攻击性。

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

第五节幼儿的社会行为与道德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它是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

2.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3.攻击行为

4.观点采择能力

5.他律:就是按外在的、主要是成人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6.自律:就是根据自身内在的主观价值进行道德判断。

二、填空

1.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包合作、分享、助人、安慰、公德等。这些行为都是指向他人或社会的有益行为。

2.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很少指向老师。

3.一项关于分享的研究表明,33% 的4—6岁儿童采用利他分法;到了6—7岁,百分比上升到69% 。可见,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4.整个幼儿期,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大多指向同性性别伙伴。

5.幼儿的分享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

6.儿童的认知加工与制约人际互动的的认知关系密切。

7.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情感基础是移情,也就是必须要有体验别人情感的能力。

8.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包括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两种形式。

9.社会认知的缺陷和歪曲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

10.社会贫困、资源分配不均、教学质量低劣以及成人社会的暴力,会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增加。

11.电子游戏机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更大的强化作用。

12.当儿童用攻击性行为维护自我价值时,这是一种维护自我的防御手段。

13.成人不要用粗暴的方式压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而应该找出原因,及时疏导、化解儿童的心理压力。

14.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受认知水平的制约。

15.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6.树立榜样,本质上就是让儿童通过观察学习,习得和表现良好的行为。

17.他律不仅表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上,也表现在对游戏规则的态度上,认为规则不可修改。

18.科尔伯格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对道德问题的判断、推理有着质的区别。

三、选择

1.儿童的行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影响儿童行为的内在因素是( A )。

A.观念

B.信仰

C.规则

D.道德

2.自己喜欢,就以为别人也喜欢;自己不喜欢,就以为别人也不喜欢,这就是( D )的表现。

A.自说自话

B.自私自利

C.自以为是

D.自我中心

3.研究表明,在3—9岁年龄段中,儿童的( A )攻击较为稳定。

A.报复性

B.敌意性

C.言语性

D.身体

4.研究表明,身体受过虐待的儿童在( B )岁就开始出现社会认知偏差。

A.3

B.4

C.5

D.6

5.处于他律阶段的幼儿往往根据( C )来判断行为的好坏。

A.最初动机 B.行为时机 C.成人态度 D.实际后果

2015年11月13日星期五

四、判断

1.亲社会行为就是不要酬报的行为。(N )

2.观点采择能力就是接受别人观点的能力。(N )

3.移情,就是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动别人。(N )

4.工具性侵犯,就是使用工具打人。(N )

5.敌意性侵犯就是企图伤害别人或故意破坏财物。(Y )

6.如果从一次攻击性行为中尝到甜头,就可能会促进攻击性行为的频频发生。(Y )

7.有攻击行为的儿童自尊普遍较低。(N )

8.电视暴力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引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N )

9.他律阶段的死守规则与自律阶段的修改规则,是两种不同质的发展水平。(Y )

五、简答

1.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幼儿在幼儿园的亲社会行为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极少数指向教师;

第二,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伴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小班儿童指向同性和异性同伴的次数接近,而中班和大班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指向同伴伙伴的次数不断增加,指向异性伙伴的次数不断减少;第三,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再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

2.幼儿亲社会行为有什么影响因素?

答:第一,社会认知水平。年幼儿童最初是十分自我中心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活动的增加,儿童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已有的认知模式不再能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因此新的认知模式开始形成。儿童慢慢学会以别人的观点来看周围的事物,以别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第二,移情作用。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移情既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方式。在移情训练对培养和提高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效果方面。

第三,家庭引导方式个。家庭的影响主要通过奖励和示范在起作用。

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第一,儿童的教养环境。家庭的情感氛围与教育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有极大的关系。

第二,社会认知的缺陷和歪曲。这样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往往对攻击性行为的后果有一种错误的认知。

第三,交流及文化倾向。当儿童与同伴关系紧张、或同龄人群体的氛围不融洽、竞争激烈、不友好、难以合作的时候,攻击性是更有可能发生的。社会贫困、资源分配不公、教学质量低劣、以及成人社会的暴力,都会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增加。

4.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是什么?

答:幼儿道德发展具有:具体性、他律——自律、情绪性、模仿性等特点。

影响因素是:第一,家庭及其父母。家庭式幼儿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社会化的目标在第一时间都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并且,家庭中的各种因素和父母本身的特点都会全面和直接地影响幼儿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游戏及其活动。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尤其是角色游戏在幼儿社会性认知和社会能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

第五章幼儿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

一、名词解释

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2.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与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要素,它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因素,决定着一个人的活动倾向性、积极性,集中地体现了个性的社会实质。

3.自我意识系统:是一系列自我完善的能动结构,它充分地反映着个性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是人的心理能动性的体现。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个方面。

4.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个体独特性的集中表现,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成分,反映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二、填空

1.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2.个性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形成的心理产物。

3.个性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4.个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得以形成的,

5.当一个人的认知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情感发展到稳定可控水平、社会化发展到完整的自我水平后,便最终整合成为个性。

6.个性具有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个别性四个特征。

7.个性的稳定性表现在一个人所有的活动和行为之中。

8.个性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为各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9.个性形成后,表现在一个人的认知特点、交往风格、情感色彩、意志品质等所有的心理活动中。

10.个性的整合水平越高,个性也就越成熟。

11.社会既是心理发展的条件,也是心理发展的内容。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

12.个性的个别性突出地表现为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差异。

13.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兴趣、志向、世界观等。

14.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个方面。

15.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成分。

2015年11月23日星期一

三、选择

1.以下关于个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个性是天生的

B.穿着打扮与众不同就是有个性

C.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

D.个性非常稳定,无法改变

2.个性是稳定的,但在( B )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个性是可能有变化的。

A.身体健康状况和心情

B.社会、生活和教育

C.居住和出行

D.经济和收入

四、判断

1.个性就是与众不同的特点。(N )

2.个性是与生俱来的。(N )

3.个性是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形成的心理特征系统。(Y )

4.个性具有稳定性,一经形成就不再变化。(N )

5.个性反映在一个人所有的心理活动中。(Y )

6.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Y )

7.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Y )

8.自我意识系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N )

9.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反映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Y )

五、简答

心理学讲的个性与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个性概念有什么不同?

答:日常生活中,提到的个性是当做特点鲜明、与众不同来用的。

心理学的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个性不是天生的,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得以形成的。这“一定水平”就是指认知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情感发展到稳定可控水平,社会化发展到形成完整的自我水平。当这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心理过程在人的活动中变得相对稳定和完整后,便整合为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也就是形成了个性。

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

第二节幼儿的气质

一、名词解释

气质:人的心理活动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动力特征。

二、填空

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动力特征。

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

3.各种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联系和组合,就构成了个人的气质类型特征。

4.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5.传统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类。

6.托马斯将婴儿气质分为容易抚养型、难以抚养型和缓慢发动型三种类型。

7.根据托马斯的测定,容易抚养型的婴儿约占40 %,难以抚养型的婴儿约占10 %,缓慢发动型的婴儿约占15 %,另有65 %属于混合型。

8.凯根将儿童气质划分为抑制型和非抑制型两类。

9.面对新环境,行为抑制型的儿童属于敏感的孩子,行为非抑制型的儿童属于适应的孩子;面对一群人,行为抑制型的儿童属于害羞的孩子,行为非抑制的儿童属于好交往的孩子。

10.杨丽珠将3—9岁儿童的气质划分为活泼型、专注型、抑制型、均衡型、敏感型五类、

2015年11月23日星期一

三、选择

1.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是指( B )。

A.正向与负向

B.外向与内向

C.好向与坏向

D.上向与下向

2.某人,易冲动,急躁,待人热情,直率,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头脑灵活,对学习内容理解快,但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他的气质属于( A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有一个孩子,平时较少有欢快和愉悦;在新环境里很少对事物发生探究行为,总是不开心;别人跟他玩,他就躲在妈妈身后,不敢露面;平时也不太说话。这孩子的气质很可能属于

( C )。

A.容易抚养性 B.难以抚养型 C.缓慢发动型 D.混合型

4.气质是稳定的,但在特殊条件下也可能有一定的变化。气质改变的生理基础是( A )。

A.神经系统的可塑性

B.神经系统的网络性

C.神经系统的传导性

D.神经系统的复杂性

四、判断

1.气质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染上个人的独特色彩。(N )

2.“禀性难移”说的就是气质难变。(N )

3.有35%的婴儿的气质很难归类,因为他们没有气质特征。(N )

4.根据凯根的观点,儿童的气质特点,在面对陌生情境的头15分钟就能加以确定。(N )

5.家长常常把非抑制型的孩子称为胆小的孩子。(N )

6.托马斯认为,气质并不直接决定幼儿个性因素的发展,关键是教养方式要符合儿童气质的特点。(Y )

7.如何及时了解和掌握孩子的气质特点,对家长很重要,对教师则是另外一回事,(N )

五、简答

1.根据托马斯的研究,婴儿的气质分几类?各有什么行为特征?

答:婴儿的气质分为容易抚养型、难以抚养型和缓慢发动型。

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容易抚养型:这类婴儿的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们的情绪一般积极愉快,看到生人经常笑。

2.中国学者对气质研究有什么新见解?

答:我国的学者杨丽珠等人根据情绪性、活动性、反应性、社会性、专注性这几个方面,将我国3-9岁儿童的气质类型划分为活泼型、专注型、抑制型、均衡型和敏捷型5种。

第三节幼儿的性格

一、名词解释

性格:对外部事物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就是一个人的性格。

二、填空

1.性格是一个人对外部事物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

2.性格反映一个人整体的心理发展水平。

3.性格作为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在学前期就有所表现。

4.性格形成的生理学基础是气质。

5.性格是后天养成的,是社会性的,具有可塑性。性格具有好坏之分。

6.凯根认为,性格最重要的指标是儿童适应新环境的难易程度。

7.研究或评判一个儿童的性格,不能脱离他的具体生活环境。

8.俗话说,孩子的行为表现是父母亲性格的一面镜子。

三、选择

1.在普通心理学中,最有影响的性格分类是( C )提出的内、外倾性格概念。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荣格

D.班都拉

2.性格形成的生理学基础是( D )。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神经类型

D.气质

3.分析儿童性格最重要的指标是看他能否( D )。

A.参加游戏

B.富有创造性

C.热爱学习

D.适应环境

4.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性格上( A )明显的差异。

A.不存在

B.存在

C.存在不大

D.存在很不

2015年11月23日星期一

四、判断

1.外倾型性格的人重视外部世界。(N )

2.内倾型性格的人无视外部世界。(N )

3.一个人的表情就是一个人的性格。(N )

4.气质使性格蒙上各自独特的色彩。(N )

5.情感抑制型性格容易出现平衡方面的困难,走路老摔跤。(N )

6.情感非抑制型性格乐于接受环境的变化。(Y )

7.情感抑制型儿童在学前期容易出现道德内化。(Y )

8.婴儿的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而父母的教养方式最终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N )

9.儿童是带着稳定的性格来到幼儿园的,教师要适应儿童的性格。(N )

五、简答

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

答:联系:第一,先天的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学基础;第二,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第三,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

区别: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是生理性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是社会性的,具有可塑性。性格特征可以按照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性格或坏的性格。

2.情感抑制型与非抑制型性格有什么主要表现?

答:情感抑制型的儿童在应对环境的变化时,容易出现平衡上的困难,表现出较强的恐惧和对行为的控制。这类儿童通常的感知水平比较高,因而对杂乱、忙碌、不可预测的环境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反应。在陌生或紧张的气氛中,这类性格的儿童往往徘徊于是趋近还是逃避的冲突之中,难以作出决定。

情感非抑制型性格的儿童对新环境具有强烈的兴趣和自信,表现为乐于接受环境的变化,乐于在新环境中进行探索和交往,总能在新环境中发现乐趣和结交新朋友,敢于冒险等。

3.影响儿童性格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第一:家庭:亲子关系、家庭结构、家庭气氛、父母的榜样;

第二:幼儿园。

2015年11月25日星期三

第四节幼儿的自我意识与性别化

一、名词解释

1.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特征和活动状态的认知和评价。

2.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部分,是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3.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部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4.物质自我:是指自己的身体外貌、衣着装束、言行举止以及所有物的认识和评价,也包括自己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等。

5.心理自我:是指自己的智力、情感与人格特征以及所持有的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等。

6.社会自我: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和权利、义务、责任等,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声望与价值的认知和评价。

7.性别认同:是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自我界定。

8.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的这一特征的认识。

9.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

10.性别角色

2015年11月23日星期一

二、填空

1.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

2.从形式上,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3.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4.3岁儿童开始区分“愿意”和“应该”,也就是说开始懂得了愿意要服从应该。

5.4岁儿童开始能根据要求来管理自己的活动。

6.儿童开始用“我”来替代自己的名字,就意味着从行动中实际地成为主体了。

7.自我意识的核心是自我评价。

8. 4 岁儿童可以进行非常具体的自我评价。

9. 6 岁儿童能从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10.儿童在作自我评价时往往不从事实而是从情绪出发。

11.儿童自我体验中的各因素发展是不平衡的,愉快和愤怒体验发生较早,委屈、自尊和羞愧发生较晚。

12.性别概念包括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

13.性别认同发展正常的儿童能掌握自己的性别属性。

14.儿童在3-4 岁时开始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在一生中是稳定不变的。

15.儿童在 6 岁到7 岁之间形成性别恒常性的认识,这是性别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6.儿童对性别角色的掌握有赖于性别认同的确立,最终有赖于认知的发展。

17.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生物取向阶段、社会取向阶段和心理取向三个阶段。

18.在儿童性别化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

三、选择

1.检测婴儿是否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的实验叫( C )。

A.视觉悬崖

B.点红测验

C.三山实验

D.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2.当3岁儿童开始懂得( D )时,表明他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产生了意识。

A.“必须”

B.“愿意”

C.“应该”

D.“我想”

3.当儿童的自我评价与成人的评价不一致时,( D )岁儿童会提出申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ms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