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学校教育因素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更新时间:2023-09-01 00: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临沂市“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高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学校教育因素应对策略

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莒南县高考补习学校课题组

2012年12月

《高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学校教育因素应

对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考补习学校课题组

关键词:厌学 学校教育;社会;高效课堂;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高中阶段的教育任务,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许多同学学习兴趣普遍缺失,自主学习、自强自立无从谈起。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班会,家长会等方式,从多方面找出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通过集体努力,学校支持,针对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原因做出对策,进行教学模式,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尝试,通过三年的跟踪调查,检验我们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我们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正文

高中生厌学原因及对策这一问题是广大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思考。我们这一课题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农村生源占绝大多数,学校成立时间不长,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硬件设施,软件设施还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对如何调动学生 2

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行了很多思考及总结。09年申报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立项课题,课题组自成立以来就受到学校年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课题组5位成员也在课余时间努力积累教育教学理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调查研究,克服困难,不断充实完善课题成果,并逐步将我们的成果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高中阶段的教育任务: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在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建设高效课堂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县也提出开展效能建设年的目标。我校提出要把提高课堂效率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在目前教育改革的成果上结合我校学生生源和师资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学习兴趣是影响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也是使他从一个专利局 3

的小职员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的物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的真谛。同时,这句话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认识到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专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现在这样的先进理念还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目前,素质教育改革虽然正在不断走向深入,但应试教育的流毒还在,很多教师还很难适应这种转换。所以,兴趣培养仍然是当前很重要的教育话题。

兴趣培养在每一个学科中的应用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一旦教师不能很好的掌握教学方法,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很多地方学生的偏科现象就是因为学习兴趣缺失而导致的。其中兴趣在学习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兴趣培养也成为困扰中国基础教育的顽疾。如果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好,那么教学就会很成功;如果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不好,那么教学就会面临很多的问题。

很多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学习兴趣丧失,对于学习不感兴趣,漠视自己的成绩,甚至厌学,逃学,退学。兴趣的丧失直接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高二年级学生为基础,做出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班主任座谈会和任课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通过学生,学校和家庭三方面,试图找出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通过我组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同事的交流及教育改革成果的理论学习,找出对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设高效课堂。

我校学生大部分都为农村子弟,家庭环境一般,初中时 4

就读的学校也大多为乡镇中学,由于硬件限制,学生学习品质普遍不高,刚进入高中学习生活,再有素质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行,很多学生不能适应目前的学习生活。我们找出学生学习兴趣丧失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我校建设高效课堂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课题的提出

随着县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大部分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对于我校来说,生源状况并不十分乐观。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环境一般,学生的父母大多都在外地打工,对于学生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日和自己的孩子缺乏交流,再有很多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对于子女教育存在很多误区,方法简单,或者溺爱或者简单粗暴,对于学校的一些管理措施不太理解,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交流的欠缺,也是学生学习兴趣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属于一般或较差,这些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但受环境影响较大,学习上容易随波逐流,并不完全具备高中阶段学习所需的综合素质。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面对高中阶段繁重的学业负担,学习压力大,极易产生悲观厌学的情绪,因此,针对我校学生这一具体情况,课题拟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克服学生厌学的消极情绪,培养身体健康具备良好心智的中学生,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

2.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形成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5

3.加强学校、家庭环境的营造,形成家校合力。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早在孔子的《雍也》中就得到了重视,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介绍了B〃A〃苏霍姆林斯基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一文。袁长在,甘雨泽1983年翻译了前苏联西〃索洛维契克著的《学习与兴趣》,该书详细介绍了西〃索洛维契克的研究与实验。李洪玉、何一粟在《学习动力》一书中系统介绍了国外有关兴趣的概念,兴趣与学习的作用以及兴趣的发展规律等各个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章凯的《兴趣与学习:一个正在复兴的研究领域》也是一篇重要的文章,该文从兴趣概念研究的发展、学习中兴趣效应的研究、兴趣影响学习的作用机制以及学习中兴趣效应和有关控制变量四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国家近20年的研究成果。这些介绍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兴趣研究的发展,对于中国兴趣的研究者也是一个极大的启迪。

一线教师和兴趣研究者都注意到了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学习兴趣对学习起促进作用。这同时也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如蒋涛研究了中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结果表明两者的正相关达到了0.66。张凯和章必隐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兴趣对文本理解的作用,结果发现兴趣对读者的推理作用、理解作用以及元认知水平都有促进作用。对于学习兴趣激发的研究是学习兴趣研究的重要部分。研究者从课堂气氛,导入语、板书的设计,以及教材与教法、教具,尤其是多媒体的使用,还有师生关系等方 6

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针对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研究者对各门学科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并对教师素质和教学条件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研究者也对学科兴趣与归因倾向作了研究。如金光电对高中生学科兴趣及其归因倾向的研究显示,高中生将对某学科最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归结于“课程重要性”;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学科归因倾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沃建中教授主持的课题组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作了详细的实证研究。他们采用CIS问卷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特点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学三年级是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时期,以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高。但中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兴趣水平反而下降。针对学习兴趣测查工具的缺乏,胡象岭和李新乡于1997年初步编制了一个物理学习兴趣的量表,该量表共有三个分量表:兴趣水平量表,兴趣差异原因量表和说谎量表。虽然该量表没有建立标准化常模,暂时没有得到应用,但却引起人们对学习兴趣水平测查工具的研究。

虽然对于学习兴趣的研究成果较多,此类文章也多如牛毛,但是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学习兴趣的定义界定不清楚;个人兴趣研究不够;实验研究缺乏;学习兴趣的测查工具极度缺乏等问题。

四、课题的基本界定

关于学习兴趣的界定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把兴趣当成是“乐学”,“喜欢学”,“爱好”等,事实上兴趣并不等于快乐,也不等于喜欢。喜欢是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情, 7

与兴趣并不是同一概念。同样,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有兴趣,却不一定会去从事这一活动,因此这人也就谈不上爱好这一事物,只是感兴趣而已。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休金娜博士和我国学者李洪玉所说的认识兴趣对于学习兴趣的界定,休金娜博士在《教育学中的认识问题》中指出,认识兴趣是指“学生的一种选择性倾向,它指向认识领域,指向该领域的对象及掌握知识的过程。” 李洪玉认为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文本因素是在文本阅读情境里对兴趣产生影响的一些文本特征。

对于学习兴趣丧失的界定,各类研究基本已达成一致,即: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小乃至丧失,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文本特征、分配任务时使用的指导语、先前知识。

我们这一课题主要是以我校学生为一个个案,利用目前学术研究的成果,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状况,找出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实际原因,并结合我校的课程改革,在实践中总结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对策,并指导我校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我们对策的时效性,再通过论文提升为理论,希望能够在同类中学中对于这一课题起到借鉴作用。

五、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班主任日常工作总结,一线教师教学实践,和发放问卷调查,总结学生学习兴趣丧失的原因。

8

2.加强学生身体锻炼和心理辅导,使其以健康的体魄和心智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创设一种适合一般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得益彰。

4.加强教师、学生、学校及家庭等各方面的交流沟通,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六、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调查研究学生学习兴趣丧失的原因,制定对策,使学生以轻松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1.学校的办学思想不端正 。长期以来,中学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着升学的指挥棒运转,而极少根据 中学的实际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许多 中学校长有的认为搞素质教育是长远的事,今后的事,不能立竿见影的事,是软指标;抓升学率才是当务之急。有的认为搞素质教育现成经验少,不知道怎样搞,担心搞来搞去搞不出名堂,出力不讨好。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基本上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从而促使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教育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更难做到针对厌学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模式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支配下,在教学方法上,必然是面向少数学生,忽 9

视大多数,特别是忽视后进生,必然会加剧学生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困难,导致更加厌学。 (1)学习目标功利化

现在的高中生,自打进入高中校门的那一刻起,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在灌输这样功利化的观念: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然后考公务员,或找个好工作,还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斤粟”的老观念,使得学生不堪重负。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只关心自己的考试成绩,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在这种功利化的引导下完全丧失了信心,造成很多破罐子破摔的例子。功利化的学习目标使得学生的学习毫无兴趣可言。

(2)学习空间封闭性

新课改之后,教材较之以前丰富了很多,有了很多新的材料,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这些材料大多都被教师一带而过,为了追求成绩,上课只抓重点,考点,课堂沉闷,极大的损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评价的程式化

素质教育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我校也借鉴一些先进经验做出了许多尝试,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在对学生的评价上面还是比较保守,主要还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教师的评价也还是局限在教学成绩上,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的不是很多。单一的评价模式使得教师为了教学成绩忽视学生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注重分数,这样,一些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同学就会自暴自弃,直接导致学习兴趣的丧 10

失。

2、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的影响又包括几个方面,有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社会对知识的不尊重问题,资讯时代尤其是网络对学生的影响问题等等。根据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多数人无法一次应聘成功: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而且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花费很大: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在求职成功后,据不完全统计: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另外,求职时间长也是一个因素: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有的甚至成为“校飘族”。现在流行着一句话:毕业即是失业。由于功利化的学习目标的引导,使学生们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而残酷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摆在眼前,使得很多的学生迷失了目标,产生了对前途渺茫的感觉,因此学习兴趣也丧失掉了。

我们国家是一个传统的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家,本来对于知识的尊重是比较普遍的,知识分子是受人尊重的。但是由于一些特殊因素,知识分子的地位明显下降。改革开放后,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在社会上风行,如拜金主义。对人的评价已经不是看这个人有多少知识,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对社会贡献有多大,而是变成了这个人能不能赚到钱,有多 11

少钱,这些扭曲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 研究学生学的问题,教师教的问题,寻找教与学结合过程中有利的突破口,以便教与学能达到有效结合。

1、进行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

高中学生对学习持消极态度的为数不少,之所以这样,主要就是对学习的重要性缺少足够的重视,目的不明确,态度也不够端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显得特别重要。进行学习目的地教育首先在于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民族国家的事业和个人远大理想联系起来,从而形成长远的、间接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情促趣

学习兴趣是与学生的情感紧密相连的。“真正的智慧从来就是离不开情感的,也从来不与枯燥为伴的。学习中如果什么情感也没有的话,那就自然不会有丝毫的兴趣,只会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因此要使学生对教学这种活动感兴趣,就必须以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为基础,而师生之间是否建立良好的感情,形成融洽平等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中国有句古语“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他(或她)的课,有时这种喜欢甚至影响孩子的今后人生选择。基于这种认识,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自信、喜悦。

3、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激发兴趣

12

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在他的效果率中认为,人们对工作或学习如得到满意的结果,能增强自我效能感,树立自信心,从而会增强动机,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于这一点深有体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4、增强教学艺术性,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教师单是有了广博深厚的知识积累,还不能保证把课上好,教师语言饶有风趣,生动形象,感人至深,才能抓住学生心灵,使学生精神振奋,促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说的好:“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这就说明教师必须加强语言修养,在口语表达上刻苦锤炼,下一番功夫,只有这样,教学时才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教师掌握高超的语言艺术,善于使用生动精练、风趣幽默和充满感情的语言去讲述描绘、分析现象,揭露现象的本质,这样能很好地去实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愿望。

5、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学校条件的不断改善,所有的教师都已经配上了多媒体讲台,我校的教师也已基本能够熟练运用。所谓多媒体 13

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1.5%来自于触觉。所以利用多种媒介辅助教学,可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特别是听觉和视觉器官,使原来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逼真从而大大加强学生对信息接受、理解和利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调查研究学校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

七、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法

对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明确课题研究内容。

(二)资料搜集法

查阅相关资料,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三)经验交流法

学生,教师,学校,家庭,各方面定期进行交流,及时总结,以便提高。

八、课题实施步骤与过程

(一)准备阶段(2009.07-2010.1)

在准备阶段我们成立课题组,确定五名课题组成员,根据成员各自的特点及特长进行分工,每名课题组成员具体负责一部分任务,由课题组组长统筹。课题立项申报通过后,我们进行开始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准 14

备工作。做出研究综述,仔细分析目前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及成果和不足。根据研究综述,确定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及内容。

(二)实施阶段(2010.1-2011.7)

在本阶段我们落实了课题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落实课题各项内容。主要进行了下列几个步骤。

1、上学期发放调查问卷,以两个班级为范本进行分析问卷。由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作有关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因素对学习兴趣影响的问卷,总共34题,由逯宗见具体操作实施,发放问卷,进行数据汇总,问卷初步分析。确立6名同学为阶段跟踪调查对象。

2、下学期,李向文,明永刚两位班主任按照学校日程安排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交流探讨。确认学生问卷关于家庭背景的真实性,有效性。由班主任汇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明确校纪校规。和家长代表座谈,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确定家庭因素对学生影响的几个方面。和家长交流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确定家校的合作方式和方法,共同培养学生。

3、不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任课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反思,论证教学模式的变化给学生学习兴趣带来的变化。总结教学所得。由课题组组长明永刚负责。

4、每月召开关于学习兴趣的主题班会,班主任总结一个月班内学习情况,同学进步情况,由进步最快的同学作为代表总结发言,以此激励其他同学。同学们自由讨论,这一 15

个月取得了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足,应该如何改正。由李新建,李杰负责。

5、备课组长韩继兰每两周准备一节示范观摩课,课题组每位成员参与备课,课后评课,集体进行教学反思,深入探讨教学模式的变化对学生学习兴趣变化的关系,然后总结记录。每2周一讨论,每月一总结。

(三)总结阶段(2011.1-2012.12)

1、课题组成员汇总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材料,包括调查问卷,家长会课件,精品课件,收集整理有价值的文字材料。

2、分析研究材料,写出总结、论文和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结题报告,申请课题结题。

九、课题研究成果

从09年课题立项开始,我们课题组成员从最初翻阅相关资料,进行理论积累学习,到制定课题研究思路,探讨开展课题的步骤到具体实施,应用到教学当中去,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伴随着学生不断的成长,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论也不断更新,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和学生一起成长,看到很多基础很差的同学开始变得喜欢学习了,成绩慢慢提高了,我们感到非常欣慰。2012年的高考成绩也证明了我们的课题研究应用是比较成功的。

总结我们的成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高一新生座谈会和查阅的资料,做出了一份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调查问卷,并由课题组成员分析问卷数据,初步得出结论。问卷如下:

16

影响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因素的调查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校为了了解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制定学习方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广大同学在校期间学习到各方面的知识!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考上理想的大学!现就影响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因素做一调查,感谢你的参与!谢谢!

1.你觉得你学习的最大动力主要来自哪方面?

A.个人价值的实现 B.家庭情况.

C学校氛围 D.社会就业压力

2.你觉得你学习有动力吗?

A.动力十足 B.时断时续

C.昙花一现 D.感觉不到

3.你对自己学习的期望大吗?

A.很大,渴望有优异成绩 B.还好,平均水平就行

C.一般,没有特别要求 D.不大,不太介意成绩

4.你认为目标对中学生学习提供的动力大吗?

A.大,感觉理想目标在逐步实现

B.只在精神上有较大动力

C.只心情低落时才会想起

D.基本作用不大

5.你认为中学学习是为实现你的人生理想而服务的吗?

A.必然是,我现在所学的就是为以后做准备的

B.大致方向是一样的

C.和理想关系不大,中学只是人生必经之路

17

D.和理想背道而驰,只为得到文凭后过上好日子

6.家庭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的最主要的角色是?

A.家庭的高期望促使我学习

B.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我热爱学习

C.家庭的支持鼓励我积极学习

D.家庭对我的学习影响不太大

7.你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

A.很富裕 B.一般富裕

C.保证温饱 D.很难维持

8.你父母的文化程度如何?

A.小学 B.初中

C.高中或中专 D.大学

9.你的家庭是 A.完整 B.单亲

10.你是否是独生子女 A.是 B.否

11.当你的考试成绩退步时,你的父母是什么态度?

A.帮你分析原因,鼓励你进步 B.严厉批评

C.不理睬,不在乎 D.对你进行打骂

12.你父母平时对你的态度怎样?

A.经常命令你 B.几乎是对你百依百顺

C.做事经常与你商量 D.不太关心你

13.你认为你父母对你的管束如何?

A.很严厉 B.宽严适合

C.较宽松 D.不管不问

14.你父母是如何了解你的学习情况的?

18

A.看考试成绩 B.检查平时作业

C.向老师打听 D.根本不关心

15.你父母想了解你的学习时最关心什么?

A.你考了多少分 B.题目难不难

C.你在班上的名次 D.是否比上次有进步

16.你某次成绩考得比过去好,你父母会怎样做?

A.给予表扬和鼓励

B.给你金钱等物质奖励

C.无所谓,从未表扬过你

D.总是不满足,指责你没考高分

17.家里人是否经常拿你和比你好的同学作比较,认为你不如别人?

A.经常 B.不经常

C.偶尔 D.从不

18.你经常向你的父母谈论班级同学及老师的情况吗?

A.经常 B.不经常

C.偶尔 D.从不谈论

19.如果社会不再以文凭评价一个人,那你还有学习动力么?

A.绝对有,学习是一种信仰 B.有,但动力会减弱

C.可能会有 D.不会有

20.你认为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如何?

A.很大 B.比较大

C.一般 D.不大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mo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