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更新时间:2023-11-12 04: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向1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对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考查,一般选取社会科学类文章,多数为最新发表的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伦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文章,选文字数从800到1200不等,多数超过1000,考题一般为三道单选题,每小题3分。侧重于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社科知识。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知,考查角度多为对文章中重要信息的理解与分析,体现为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有些试题

要求考生根据对文本概念的理解,分析文本以外的相关信息与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内涵的契合度)、对重要语句的理解(一般是比照选项与文本信息的同与异);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主要是判断选项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得当与否);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主要考查考生快速找准论点、分析论据、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各个方面,基本上都要求考生选择错误的选项。上述考查内容从根本上来看考查的都是考生快速准确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预计2018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应该会延续这样的命题思路和试题难度。考生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要重点关注以下高频考点的试题训练: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艺术家在曲阜想向路边的老大娘问路,于是先客气地打了个招呼:“大娘,您吃饭了吗?”大娘回答说:“食久矣。”艺术家不禁感慨万分:曲阜真不愧是孔圣人的故乡,连老太太说话都是先秦古汉语!

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方言,则为语言的艺术锦上添花。文康用北京话写的《儿女英雄传》,邹必显用扬州话写的《飞砣子传》,韩子云用苏州话写的《海上花列传》??都是小说作品中的奇葩。而江苏昆曲、苏州评弹、安徽黄梅戏、京韵大鼓、闽南南音、客家山歌、

陕北民歌、山东梆子、东北二人转??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以方言来表现的艺术形式。如果没有方言,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怪乎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戴庆厦曾言道:“方言式微,文化遗产保护将成空中楼阁。”

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方言的确日渐式微,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方言资源流失”现象。浙江金华市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6岁到14岁孩子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普通话,但52%完全不会说金华方言。同样,福州的很多中小学生不会说福州方言,甚至同一家庭内的成员之间都互讲普通话,这引起了老一代福州人的忧虑,以至于福州市政协委员建议尽快实行“双语”制度,争取把福州话列入国家保护工程。沪语专家也对上海方言的现状忧心忡忡:年轻一代对上海话相对疏离,上海话中有特色的、在普通话中没有的70多个单音动词已在如今的年轻人口中绝迹??罗素曾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参差多态的方言是中国多元文化的承载者,方言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缩减。

事实上,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二者并不矛盾,国家语委的负责人也多次强调:“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只是方言作为弱势语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代交通的发展、大规模移民的流动、影音媒体的传播,逐渐向中心城市趋同,向强势文化靠拢,语言环境日益缩小。好在从2008年10月起,国家语委展开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计划调查、收集并保存当代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的

实态、有声语料,录制“原汁原味”的声音,比如苏州方言已于第一批录音存入了国家数据库。当然,方言最根本的归宿,是民间,而不是博物馆。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方言式微,使一些以方言为艺术表现形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到极大影响。

B.参差多态的方言是中国多元文化的承载者,方言的消失,造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消失。

C.浙江金华市做过的调查表明,在6岁到14岁孩子中,有52%不会说方言,是方言式微造成的。

D.罗素的“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说明了罗素对语言多样性的推崇,也说明了方言式微的危害。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本题围绕“方言式微”这一话题,从方言式微的影响、方言式微的危害等方面命制试题,综合性较强。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准确筛选整合信息的水平。解答本题,要先寻找信息存在的区间,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边读边勾画出关键词句,然后辨析选项表述和文本相应内容的吻合程度。“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课标高考的必考考点,要加强

训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语委的负责人多次强调,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不是要禁止和消灭方言。

B.国家语委展开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切实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了“方言式微”的问题。

C.方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正在逐渐向中心城市趋同,向强势文化靠拢,语言环境日益缩小。

D.我们挽救方言最终目的是语言的多样化,不是仅仅做几盒录音存放起来,而是要保存在民间。

B

【解析】B项,“切实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了‘方言式微’的问题”在文中没有依据,属无中生有。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主要从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建设“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目的、挽救方言的有效措施等角度命制试题,考查考生快速掌握论点,分析论据、论点的匹配度以及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2017年《考试大纲》新增考点,并以客观选择题的考查形式体现在了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中。解答这类考点的试题,一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

论点的关系;二要明确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三要把握主要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引证法、例证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所讲的故事,说明了曲阜文化氛围浓厚,同时引出下文对方言的论述。

B.我们不能为了响应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号召,就在同一家庭内的成员间都互讲普通话,那样会造成方言的消逝。

C.“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方言,则为语言的艺术锦上添花”一句说明了方言在语言大家庭里的重要地位,是不可缺少。

D.现代交通的发展、大规模移民的流动等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方言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了。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从两个角度设置选项:A项从引用的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的故事的角度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B、C、D三项则是从作者的话语中概括总结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分析此类试题,一要分析文中的材料,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要分析作者的有关评价,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三要分析文中的不同观点,把握作者的态度。具体分析时,要看

选项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概括评价是否合乎原文内容,有没有夸大或缩小,有没有将作者认为正确的观点说成是错误的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关于中庸之道 余秋雨

中庸之道侧重于方法论,是反对极端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一种制衡哲学。人类太容易走极端了。能不能在两个极端之间找一条最恰当、最合适的路?儒家就相信这条路的存在,相信即使一时找不到,它也存在。这种信念,变成了一种信仰,因此,方法论也就变成了目的论。

实际上,每个年轻人都有可能沾染极端主义思维。极端主义的初级形态就是追求危言耸听的“痛快”,极端主义的高级形态就是争取成为站在悬崖峭壁上的“英雄”。为什么是站在悬崖峭壁上的呢?因为这些人越要吸引观瞻,就要把对立面看得越大、越强,结果把自己脚下可踩踏的地方越逼越小。我见过“文革”时期的造反派头头儿以及某些族群分裂主义首领,几乎都是这样。他们为什么能成为首领?因为提出的口号特别刺激。特别刺激的口号一定是狭隘、苛刻、夸张的,那就成了“原教旨主义者”,或者说“基本教义派”。他们容不得任何修正、宽容和妥协,并把修正、宽容、妥协看成是叛变。这种思维,把满世界都看成仇敌,那就只能把自己看成无以立足的孤独者了。不少人喜欢仰望这种形象,于是他们也就扮演起这种形象,到后来,让别人和自己都没法活。

中庸之道否定了这种扮演,笑眯眯地解救了这些人,也解救了他们的所谓“仇敌”。天下的活动空间很大,人类的生存方式很多,何必玩这种极端?极端主义认为,“离佛一尺即是魔”。这种理论看似保护了佛的纯洁性,其实是孤立佛、限制佛,让佛失去了话语空间和行为自由,并对一尺之外的所有物象进行呵斥和打斗,那么佛也就不再是佛。中庸之道正相反,认为“离魔一尺即是佛”,佛的世界无比广阔,一切人都能走向光明。

正因为这样,孔子把中庸之道看成是最高、最广的道德。他在《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他由此进一步认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也就是说,那些永远在玩弄极端概念、陈述刺激话语的“英雄”,基本上是小人。这话,希望大家记住。我为什么历来不与极端主义辩论?因为心中早有孔子的这个判断。

学习中庸之道,我建议大家多读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中庸》篇,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所记述的,很有价值。我在这里忍不住要为大家读一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我一直认为,中庸之道,是二十一世纪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最佳哲学,可惜很难让外国人领会。我还认为,中庸之道加上君子之道,是儒家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

(有删改)

1.简要概括第二段的论述层次。

①首先点明年轻人都有可能沾染极端主义思维的观点;②接着指出极端主义的两种形态和这种思维产生的原因;③最后指出这种思维的危害。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主要考查分析第二段的论述层次。“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弄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一个最能体现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特点的考点,虽然近几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没有单独设题考查第一考点,但是在江苏卷中它是高频考点,考生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训练。

2.文中“离佛一尺即是魔”“离魔一尺即是佛”的含意分别是什么?请简要作答。

①“离佛一尺即是魔”,极端主义把自己比作“佛”,认为稍微不合其思想的就都是敌人,就是魔。②“离魔一尺即是佛”,中庸之道认为佛的世界无比广阔,只要不走极端,人人都可以被解救,成为有“佛”性的人。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句子所在的位置,根据上下文来分析其含意。“对一尺之外的所有物象进行呵斥和打斗,那么佛也就不再是佛”,说明极端主义对不合其思想的人的敌视,也即“离佛一尺即是魔”。“佛的世界无比广阔,一切人都能走向光明”,说明中庸之道认为

只要不走极端,人人都可以被解救,即“离魔一尺即是佛”。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主要考查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意及其作用。“重要句子”多数是表达作者所持的观点或概括文章某一局部内容要点的句子,或者结构比较复杂且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句子的含意”主要包括表层含意和深层含意,要分析句子使用了何种句式、何种修辞手法以及其表达效果。本题中,抓住“魔”“佛”的比喻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3.结合全文,谈谈“中庸之道”的理论特点。

①中庸之道讲究制衡,是一种处世哲学;②中庸之道反对极端主义的做法,主张一切人都可教化;③中庸之道讲究中和之美,是一种最高、最广的道德。

考向2 自然科学类文本阅读

自然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的文章。在高考论述类文章阅读中,自然科学类文章的考查频率虽然不及社会科学类文章,但考生也不应掉以轻心。自然科学类文章涵盖面广,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各种应用学科都包含在内。

高考对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在选文角度上,文章具有语意单一性及明确性;语言表达直白,基本不用曲笔;

观点表达理性简练,客观公允,少情感成分;多为最新知识、最新信息。二是考查重点内容为新科技以及新发明的内涵、依据、特点、意义、评价、前景等,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流程、工艺设备、操作规范、应用前景、作用影响等,科学假想、科技理论、科技预测等的提出、实验、验证、前景等。三是考查重点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四是题量、分值相对稳定,以客观题为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论述类文章阅读中,考查自然科学类文章的趋向渐渐淡化,只有2012年课标全国卷选取了这类文章,考查的侧重点更多地表现为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主要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文本内容的归纳概括等。预计2018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应该还会延续这样的命题思路和试题难度,虽然选择该类文本考查考生阅读能力的可能性依然不会很大,但也不排除考查的可能性,考生要注意备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农作物的杀手——霜冻

霜冻指的是空气温度突然下降,使植物体温降低到0 ℃以下而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农业气象灾害。霜冻与气象学中的霜在概念上是不一样的,霜冻与作物受害联系在一起,而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 ℃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也叫白霜,是一种天气现象。发生霜冻时如果空气中水汽含

量少,就可能不会出现白霜。而出现白霜时,作物也不一定会发生霜冻。

霜冻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入秋后的气温随冷空气频繁入侵明显降低,尤其是在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辐射散热增多,地面和植株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当植株体温降至0 ℃以下时,植株体内细胞会脱水结冰,植株就会遭受霜冻危害。我们通常把秋季第一次发生的霜冻称为初霜冻,因为初霜冻总是在悄无声息中就使作物受害,所以有农作物“秋季杀手”的称号。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初、终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都较大。

我国地域广阔,初霜冻的出现日期也大不相同。新疆北部、内蒙古及东北北部地区9月中旬出现初霜冻,东北大部、华北北部、西部及西北地区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出现初霜冻,11月上旬初霜线南移至秦淮一带,11月下旬到达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12月上旬到达南岭,华南中北部初霜冻则在12月下旬到转年1月中旬间出现。

根据霜冻发生的季节不同,霜冻可分为春霜冻和秋霜冻两种:春霜冻又称晚霜冻,也就是春播作物苗期、果树花期、越冬作物返青后发生的霜冻。随着温度的升高,晚霜冻发生的频率逐渐降低,强度也减弱,但是发生得越晚,对作物的危害也就越大。秋霜冻又称早霜冻,是秋收作物尚未成熟,露地蔬菜还未收获时发生的霜冻。随着季节的推移,秋霜冻发生的频率逐渐提高,强度也加大。

霜冻按成因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由北方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霜冻,常见于长江以北的早春和晚秋以及华南和西南的冬季,北方称之

为“风霜”,气象学上叫作“平流霜冻”。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强烈辐射散热而出现低温,由此形成的霜冻称为“晴霜”或“静霜”,气象学上叫作“辐射霜冻”。先因北方强冷空气入侵,气温急降,风停后夜间晴朗,辐射散热强烈,气温再度下降,造成霜冻,这种霜冻称为“混合霜冻”或“平流辐射霜冻”,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霜冻。发生这种霜冻时,往往降温剧烈,空气干冷,很容易使农作物和园林植物枯萎死亡。所以,应特别注意这类霜冻,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对“霜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霜冻作为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指的是植物因气温突然下降而体温降低到0 ℃以下,从而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

B.霜冻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 ℃时在物体上凝成的白色冰晶,因此霜冻也被称为“白霜”。

C.一年四季中只有夏季不会出现霜冻,初霜冻一般指一年中秋季第一次发生的霜冻,往往被称为农作物的“秋季杀手”。

D.霜冻按成因一般分为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混合霜冻三种类型,而混合霜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霜冻。

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该题要求考生结合文本准确

理解“霜冻”这一概念的含义,准确区分“霜冻”与“霜”这两个概念。设置选项时,命题者故意把“霜”的内涵安给“霜冻”,以此来迷惑考生。高考中命题者经常用混淆概念的方法来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此类试题难度不大,考生只要仔细比照原文和选项内容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霜冻形成原因的一项是( ) A.空气温度突然下降,植株体温降至0 ℃以下时,植株体内细胞会脱水结冰。

B.冷空气频繁入侵,大气温度明显降低,地面和植株表面温度也会随之下降。

C.春播作物苗期、果树花期、越冬作物返青后,霜冻出现得越晚,对农作物的危害就越大。

D.秋季北方强冷空气入侵,气温急剧下降,风停后夜间晴朗,地表辐射散热强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霜冻和霜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种气象灾害,往往与农作物联系在一起,后者是一种天气现象,两者并不是相伴而生的。

B.每年春天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虽然随着气温升高发生的强度相对减弱,但对农作物的危害依然很大。

C.平流霜冻一般出现在长江以北的早春、晚秋以及华南、西南的冬季,这是由北方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北方人又称之为“风霜”。

D.平流辐射霜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霜冻,一旦出现,就会使农作物和园林植物枯萎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D

【解析】A项,由文章第一段的第二句话可知,该项表述正确。B项,由原文中的“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随着温度的升高??对作物的危害也就越大”等语句可知,该项表述正确。C项,由原文中的“由北方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霜冻,常见于??北方称之为‘风霜’,气象学上叫作‘平流霜冻’”可知,该项表述正确。D项,主要信息在全文最后几句话,平流辐射霜冻“最为常见”的表述没有问题,但“一旦出现??经济损失”的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说“很容易使农作物和园林植物枯萎死亡”,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该题的命制着眼于文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如A项涉及“霜冻”和“霜”,B项涉及“终霜冻”,C项涉及“平流霜冻”,D项涉及“平流辐射霜冻”,考查考生对文中概念的把握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mnv.html

Top